第一百七十八章 别样的负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
犹豫了一下,杨震又道:“给南线的两位老总发报,将目前西线的战局转变,以及我们新的部署调整转告他们。希望他们能多注意尚义、张北日军的调动情况。如果可能的话,尽快的拿下张北、沽源两县,完成对独立第二混成旅团的分割包围。”
“命令王光宇所部加快进度,务必于二十八日之前抢占公主岭,完成对新京战场日军合围,切断新京战场与四平街一线日军之间的联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关东军在这个时候,无法抽调一兵一卒用于关内战场。”
“他那里集中了我们坦克数量的百分之五十,直属炮兵的百分之四十五,战术航空兵的百分之三十。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抢占公主岭,封闭新京战场的任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告诉他,务必要加快进度。”
“另,给晋绥军区老总发报,将我们这里即将展开迂回行动的情况,向他们做一个通报。至于大青山游击支队那里,暂时不要事先通知。让人将于大青山游击支队联络的密码,直接交给陈翰章。”
其实让杨震犹豫的不是将杜开山调回总部,这件事情他将陶净非安排到西线预备队的位置上就已经决定的了。让他犹豫的是给挺进军以及晋绥军区那两封看似商量,实则是命令的电报。想想自己给十几年之后,共和国三大元帅下命令。
其中还有一个是后世自己所在那支红军时期便屡立战功,抗战期间纵横华北。解放战争时期横扫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抗美援朝时期,杨威朝鲜半岛,五次战役孤军突入,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之下,连一个伤员都没有丢下的老部队,从抗战直到建国时期的统帅,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十大元帅。
尽管语气上已经很缓和了,但是下达这样的命令杨震实在有些头疼。这三位,放在后世都是万人敬仰的人物。现在让自己给他们下命令,杨震还是有些放不开手脚。尽管他知道这几位老帅都绝对不会在这方面为难自己,更不会不顾大局。
而且为了协调此次会战,老总受主席所托,已经亲自赶往晋绥军区坐镇。副总指挥也从山东赶回,亲自坐镇晋察冀、太行两大区协调指挥。可以说这一战,杨震的后台是主席。但在杨震心中,却就是放不开那块大石头。有些时候知道的太多,实际上也是一种负担。
三个元帅,还有后世的那些大将、上将,而自己在后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少校。一个少校指挥三个元帅,一群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杨震在大感刺激的同时,自己心中也有一定的压力。
只不过他忘了,他现在也带着中将军衔。至少在职务上,与那三位元帅还是平级的。至于手下,掌握着全军最强大的,也是装备最精良,训练最有素的一支军队。现在的他,只不过是没有跳出那道心中的坎而已。
尽管这种负担只是心里上的,杨震更不会因为这些负担影响到作战,但这些东西。或多或少的对杨震还是带来了一些潜意识上的影响。至少今天的电报这语气上,与他一贯的风格相差太多。只不过这些东西,郭炳勋是不太清楚的。
正在起草命令,突然听到杨震要用陶净非将杜开山换下来,并调回总部报道,郭炳勋立即明白了杨震的想法:“一号,你是准备用杜开山将刘长顺换下来?这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一旦陈翰章那里的行动展开,整个西线正面战场更需要的是将日军的更多兵力牵制在西线。”
“刘长顺虽说指挥风格上有些过于死板,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擅长防御作战。在眼下这个时候接替陈翰章,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适合的人选。而且我们已经批准刘长顺接替陈翰章,眼下战役刚刚开始就将他换下,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临阵换将,毕竟不是一件好事。”
“再说杜开山,眼下也很难抽出身来。双辽一线虽说不算是主战场,但却是整个新京战场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我军从侧翼刺向关东军腹部的一把尖刀。而且承担着在新京以南二道合围圈的职责,可以说是整个东北境内战局机动预备队的作用。”
“这方向的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减轻新京战场可能会受到的压力,以及切断关东军增援新京战场的路线。尽管看起来没有北线重要,投入的兵力也没有北线多,但是却是承上启下的一环。这个时候调整指挥人选,恐怕有些不太合适。”
对于郭炳勋的反对,杨震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要现在就将刘长顺接替下来,我的意思是要做好随时接替的准备。刘长顺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在战场上实在是太中规中矩了。把握战机的能力,始终不尽如人意。”
“一句话,就是慎重太过、魄力不足。这一点从他在西线北方向的指挥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家伙太过于谨慎了,很多时候指挥上过于拖泥带水了。这个人适合让他死守一地,进攻却不适合他的风格。”
“一旦战局发生变化,他很难保证牢牢把握住战局的进展,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最佳的攻防转换选择。如果西线正面现在就转入全线防御,刘长顺是最好的人选。但是眼下西线正面,却恰恰需要保持相当的大力度的攻势。”
“过早转入防御,只能让日军缓过气来。再说一个二十六师团就想将我的三个师外加一个坦克旅,几个坦克营的兵力吸引住,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那里的攻势力度不仅要保持,而且还要加强。”
“而眼下整个西线战局现在到了关键的节点上,我很担心刘长顺的能力上,会很难应对战局的随时变化。将杜开山提前调回来,先熟悉一下西线战局。一旦需要,立即可以调他接替刘长顺。有他在总部待命,我们回旋的余地就大一些。”
“这个家伙虽说还略微有些毛躁,但是在关键的地方绝对不含糊。而且这个应变能力,在咱们的高级指挥员之中,还是相当突出的。将他放到西线接替陈翰章,其实一直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当初我也是有些犹豫,但是最终还是听取了陈翰章的建议。”
“现在看,当初这个决策下的明显有些过于草率了。尽管我们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弥补,但是刘长顺毕竟是军事主官。***和杨继财的各种决策,还是需要围绕他的思路来进行的。军事主官不行,一个参谋长和作战处长是改变不了全局的。”
犹豫了一下,杨震又道:“给南线的两位老总发报,将目前西线的战局转变,以及我们新的部署调整转告他们。希望他们能多注意尚义、张北日军的调动情况。如果可能的话,尽快的拿下张北、沽源两县,完成对独立第二混成旅团的分割包围。”
“命令王光宇所部加快进度,务必于二十八日之前抢占公主岭,完成对新京战场日军合围,切断新京战场与四平街一线日军之间的联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关东军在这个时候,无法抽调一兵一卒用于关内战场。”
“他那里集中了我们坦克数量的百分之五十,直属炮兵的百分之四十五,战术航空兵的百分之三十。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抢占公主岭,封闭新京战场的任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告诉他,务必要加快进度。”
“另,给晋绥军区老总发报,将我们这里即将展开迂回行动的情况,向他们做一个通报。至于大青山游击支队那里,暂时不要事先通知。让人将于大青山游击支队联络的密码,直接交给陈翰章。”
其实让杨震犹豫的不是将杜开山调回总部,这件事情他将陶净非安排到西线预备队的位置上就已经决定的了。让他犹豫的是给挺进军以及晋绥军区那两封看似商量,实则是命令的电报。想想自己给十几年之后,共和国三大元帅下命令。
其中还有一个是后世自己所在那支红军时期便屡立战功,抗战期间纵横华北。解放战争时期横扫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抗美援朝时期,杨威朝鲜半岛,五次战役孤军突入,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之下,连一个伤员都没有丢下的老部队,从抗战直到建国时期的统帅,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十大元帅。
尽管语气上已经很缓和了,但是下达这样的命令杨震实在有些头疼。这三位,放在后世都是万人敬仰的人物。现在让自己给他们下命令,杨震还是有些放不开手脚。尽管他知道这几位老帅都绝对不会在这方面为难自己,更不会不顾大局。
而且为了协调此次会战,老总受主席所托,已经亲自赶往晋绥军区坐镇。副总指挥也从山东赶回,亲自坐镇晋察冀、太行两大区协调指挥。可以说这一战,杨震的后台是主席。但在杨震心中,却就是放不开那块大石头。有些时候知道的太多,实际上也是一种负担。
三个元帅,还有后世的那些大将、上将,而自己在后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少校。一个少校指挥三个元帅,一群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杨震在大感刺激的同时,自己心中也有一定的压力。
只不过他忘了,他现在也带着中将军衔。至少在职务上,与那三位元帅还是平级的。至于手下,掌握着全军最强大的,也是装备最精良,训练最有素的一支军队。现在的他,只不过是没有跳出那道心中的坎而已。
尽管这种负担只是心里上的,杨震更不会因为这些负担影响到作战,但这些东西。或多或少的对杨震还是带来了一些潜意识上的影响。至少今天的电报这语气上,与他一贯的风格相差太多。只不过这些东西,郭炳勋是不太清楚的。
正在起草命令,突然听到杨震要用陶净非将杜开山换下来,并调回总部报道,郭炳勋立即明白了杨震的想法:“一号,你是准备用杜开山将刘长顺换下来?这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一旦陈翰章那里的行动展开,整个西线正面战场更需要的是将日军的更多兵力牵制在西线。”
“刘长顺虽说指挥风格上有些过于死板,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擅长防御作战。在眼下这个时候接替陈翰章,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适合的人选。而且我们已经批准刘长顺接替陈翰章,眼下战役刚刚开始就将他换下,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临阵换将,毕竟不是一件好事。”
“再说杜开山,眼下也很难抽出身来。双辽一线虽说不算是主战场,但却是整个新京战场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我军从侧翼刺向关东军腹部的一把尖刀。而且承担着在新京以南二道合围圈的职责,可以说是整个东北境内战局机动预备队的作用。”
“这方向的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减轻新京战场可能会受到的压力,以及切断关东军增援新京战场的路线。尽管看起来没有北线重要,投入的兵力也没有北线多,但是却是承上启下的一环。这个时候调整指挥人选,恐怕有些不太合适。”
对于郭炳勋的反对,杨震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要现在就将刘长顺接替下来,我的意思是要做好随时接替的准备。刘长顺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在战场上实在是太中规中矩了。把握战机的能力,始终不尽如人意。”
“一句话,就是慎重太过、魄力不足。这一点从他在西线北方向的指挥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家伙太过于谨慎了,很多时候指挥上过于拖泥带水了。这个人适合让他死守一地,进攻却不适合他的风格。”
“一旦战局发生变化,他很难保证牢牢把握住战局的进展,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最佳的攻防转换选择。如果西线正面现在就转入全线防御,刘长顺是最好的人选。但是眼下西线正面,却恰恰需要保持相当的大力度的攻势。”
“过早转入防御,只能让日军缓过气来。再说一个二十六师团就想将我的三个师外加一个坦克旅,几个坦克营的兵力吸引住,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那里的攻势力度不仅要保持,而且还要加强。”
“而眼下整个西线战局现在到了关键的节点上,我很担心刘长顺的能力上,会很难应对战局的随时变化。将杜开山提前调回来,先熟悉一下西线战局。一旦需要,立即可以调他接替刘长顺。有他在总部待命,我们回旋的余地就大一些。”
“这个家伙虽说还略微有些毛躁,但是在关键的地方绝对不含糊。而且这个应变能力,在咱们的高级指挥员之中,还是相当突出的。将他放到西线接替陈翰章,其实一直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当初我也是有些犹豫,但是最终还是听取了陈翰章的建议。”
“现在看,当初这个决策下的明显有些过于草率了。尽管我们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弥补,但是刘长顺毕竟是军事主官。***和杨继财的各种决策,还是需要围绕他的思路来进行的。军事主官不行,一个参谋长和作战处长是改变不了全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