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善堂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有山有水有点田最新章节!
造福一个村庄的大事,多半都要涉及到惠及村中绝大多数村民这一利益需求,就筱雨目前的能力来说,要办到这样一件大事,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她才买了那么多在外人瞧来没必要买的地,其实已经是一件帮扶秦家村人的举动。只可惜,虽然出发点是她自己想囤地,但造福村人的效果不显著,秦家村人眼睛都盯着她许诺的那二十两银子办的事。
那么,这一笔银子到底办什么事好呢?
二十一世纪的普遍标语是,要想富,先修路。可秦家村的村道贯通东西,瞧着倒也算平整,马车牛车都能走,还需要怎么修?除非她有水泥沥青什么的把村道给浇灌上,让道路成现代的马路那般,行车速度肯定大幅提高可这明显不现实,更何况修路一途,程序繁琐,工期太长,二十两银子的善银更是达不到办成的要求,她还得继续往这上面投钱。
同理,修桥一途也不好走。秦家村是有一条河,可河对面没什么人烟,河上连个摆渡的船夫都没有。撇开修桥所需的人工、时间、金钱来说,就这目的,修桥也是毫无意义。
筱雨这般想着,赶到镇上去便直接回了药膳馆,唤了秦二毛坐到了药膳馆大堂最里边的角落里商量。
秦家村里其他人她都不甚熟悉,她也不想去询问那些名义上她的“长辈”,免得被人一顿说教。要寻人给建议,她更倾向于求助于她的朋友。
作为土生土长的秦家村人,秦二毛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将事情经过大致讲了一遍,筱雨道:“我就是想让你给我个方向,做什么事情既能一劳永逸,让村里人满意,又不用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银钱方面即便是超出二十两,只要不多,我负担得起,我也愿意。早些把这个事情给翻篇,我才有精力去做别的。”
秦二毛想了想,搔了搔头道:“你突突然这般问,我一时也不知知道有些什么好的……”
“没事,你慢慢想,我……”
“呀,筱雨你也在店里?”筱雨还没说完,就听到秦乐的声音。回过头一看,可不就是秦乐?他没穿捕快衣裳,倒是穿着常服,旁边跟了个与他同样身量的男子,筱雨也认识,是秦泰。
筱雨对二人点了个头,碰见熟人总不好把人给撇到一边去,便也请他们坐下,唤了小二给两人斟茶,端上两盘小点心。
“可是巧了,秦泰难得到镇上来,正好今日不是我当值,我就带着他出来逛逛,刚好走到你这药膳馆,就带了他过来。”秦乐笑嘻嘻地喝了口茶,咂了咂嘴道:“可是筱雨,你不是在村里家中待着的吗?什么时候回镇上来了?”
筱雨道:“才刚回来,这就遇到你了。”
秦乐嬉皮笑脸地挑眉说:“你看,这就是缘分。”
说着,秦乐冲着秦泰挤眉弄眼,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他的意思。
秦泰微微红了脸,看了下筱雨,见她还是那副淡然的模样,似乎没听见秦乐说什么。一抹沮丧便浮现在了秦泰的眉头。
见筱雨没什么反应,秦乐也就见好就收,咳了咳收了那副暧昧的神态,正经问道:“如今你买了地,可有什么打算?”
筱雨摇了摇头,道:“马上过冬了,先紧着这个冬天过了再说吧,土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
“这倒是,只是我爹也看了那些地,说是肥力真不好,就怕种了东西下去没什么收成。”秦乐叹了一声,“你之前决定要买地,怎么也不再好好想想。”
“我想清楚了的。”
筱雨简单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倒是问秦乐道:“你说,如果这会儿你还在村里,有个善人想要出一笔银子帮助秦家村人,你最希望这善人做什么事?”
秦乐被问得一愣:“善人?”
“你就说,造福于秦家村的大事,你最希望是什么?”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秦乐认真地思考了会儿,道:“如果是村里孩子们想要的,肯定是个学塾。”
开办学塾这一点筱雨倒是也想过,她示意秦乐继续。
秦乐道:“咱们村里的娃想要念书可是相当困难,一则村里没像样的学堂,娃们想要读书习字也没个去处。二则我们村穷,也请不起教书先生,娃们家里也交不上束。如果这善人能够出银子在村里办个学塾,寻个好的教书先生教咱们村里娃子读书习字,束少收一些,好歹能让娃们家里能负担得起,这就是个大善举了。”
秦二毛闻言也附和道:“的,的确,村里还是有,有好多聪明娃,没先生教,就只能埋,埋没了。筱雨你要不就,就帮着村里办个学塾?”
“筱雨你办学塾?”秦乐愣了下,想了想后方才恍然大悟:“我之前听我娘说你会拿银子出来做造福秦家村人的事儿,我还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成想这是真的?”
筱雨苦笑了下:“真的,只是里正现如今不让我直接出银子,而把这事情全都推到了我身上来了。我拿着很难办。”
秦乐打了个响指:“那就办学塾吧!”
筱雨摇了摇头道:“我也想过办学塾,可这件事虽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却不是最紧迫的。何况即便是学塾办起来了,教书先生也寻到了,当真会有那么多的孩子进去念书吗?能交得起束的家庭很少,即便真的去读了,未来做官的可能太低。就我看来,孩子们的父母不大会为了一个可能性极小的成功而让孩子放弃他们本该承担的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们应该更愿意让孩子能够踏踏实实下地种田,收获粮食,能够让日子过得再好一些。”
大晋的科举制度还不成熟,寒门子弟即便是念再多书,没有引荐渠道,也只能明珠蒙尘。虽然如今咸宁帝已经在推广起能够让寒族子弟也能入朝为官的科举制,但毕竟要改革官场察举举荐,多半被世族大家垄断的沉珂旧习,尚需要一定时日。在这光明没能普照天下之前,愚昧落后的村人不会冒险让他们的孩子踏入这一条路在他们的认知上,读书,那是有钱人做的事。
筱雨的话让秦乐沉默了,半晌后他才喃喃道:“你说的有道理,晨风哥认字念书,我娘虽然羡慕,让我多跟晨风大哥接触,学学他说话,趁机能认识几个大字,但也不过是希望我瞧上去多些别人家儿郎没有的书卷气,娘她从来没说让我也去念书……”
秦泰轻轻拍了拍秦乐的肩,道:“办学塾的事情因为有太多不可预测性,那这个想法就搁置了吧。再想想别的。”
筱雨苦笑道:“想过了,没有一件合我心意的。”
四人便沉默了下来,这事的确难办,里正给筱雨出了个大难题。
半晌后,秦泰忽然出声道:“……不然,办个善堂吧。”
“善堂?”筱雨来了兴致,直起身来问道:“什么善堂?”
被筱雨这般看着,秦泰微微有些紧张。他咳了咳,清了下嗓子方才道:“村里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人,每年气候转暖的时候办丧事的人家总有那么几家甚至十几家,去世的多半都是老人和小孩。如果你办一个善堂,让那些家中太冷冰,没处取暖的人家住,让他们挨过一个冬天,这对秦家村人来说,也是一个大善举了。”
秦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说道:“秦泰这想法很不错!如果哪一年过冬秦家村人没人冻死,不单是对村民,对村长,就是对龙知县,那也是极大的好事!”
官员任期业绩评断中,有一项就是在职期间,人口数量的变化。像秦家村这样每年都会有因饥饿、寒冻而死人的村落,要是从某一年起不再有人因这些原因而亡,那便是一项极大的功业。
秦二毛是账房,听到这提议便开始算账。他虽是个结巴,但算起账来却不含糊,念起账来嘴皮子也变得十分利索。
“建善堂就需要建个大房子,工期算半年的话,在村里也就需要十两银子左右。冬日取暖需要烧柴烧炭,柴火用量按每日二十斤算,三个月寒冬期总共需要约两千斤,换算成银两约四两银。供人住,按一百个人算,需要一百床厚棉被,合计五两银……总共加起来二十两绰绰有余。”
秦泰还道:“善堂的地方不需要再动土修建,村里祠堂够宽大,只要稍加修葺一下就行。比起其他地方来,村里人想必更加愿意在祠堂里过冬吧。只要供暖不断就可以了。”
秦乐点头道:“没错,祠堂的位置好,听说最初祠堂的选址可是请了好些个风水师傅来瞧的,正处在村子中间位置,这样大家来往也更方便。”
三人都说完了,全都看向了筱雨。筱雨缓缓放下手上的茶杯,摩挲着茶杯口边缘,轻声道:“住的问题解决了,那,一日三餐怎么办?让他们的家人各自做好了冒着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出门给他们送来,还是,我来提供?”
一句问话顿时将三个男子都给难住了。
秦二毛很快算起了账,抿抿唇道:“算一百个人的话,供他们吃喝,一个冬天需要花费至少十两银子。”
“不算多。”筱雨笑了笑:“建善堂的钱省下来,正好提供这些开销。不过”
筱雨话头一转:“这么好的事情,善堂一开,恐怕全村人都要赶着进善堂了吧。”
秦乐陷入了沉思。
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他看向筱雨问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阻止全村的人都进善堂?”
造福一个村庄的大事,多半都要涉及到惠及村中绝大多数村民这一利益需求,就筱雨目前的能力来说,要办到这样一件大事,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她才买了那么多在外人瞧来没必要买的地,其实已经是一件帮扶秦家村人的举动。只可惜,虽然出发点是她自己想囤地,但造福村人的效果不显著,秦家村人眼睛都盯着她许诺的那二十两银子办的事。
那么,这一笔银子到底办什么事好呢?
二十一世纪的普遍标语是,要想富,先修路。可秦家村的村道贯通东西,瞧着倒也算平整,马车牛车都能走,还需要怎么修?除非她有水泥沥青什么的把村道给浇灌上,让道路成现代的马路那般,行车速度肯定大幅提高可这明显不现实,更何况修路一途,程序繁琐,工期太长,二十两银子的善银更是达不到办成的要求,她还得继续往这上面投钱。
同理,修桥一途也不好走。秦家村是有一条河,可河对面没什么人烟,河上连个摆渡的船夫都没有。撇开修桥所需的人工、时间、金钱来说,就这目的,修桥也是毫无意义。
筱雨这般想着,赶到镇上去便直接回了药膳馆,唤了秦二毛坐到了药膳馆大堂最里边的角落里商量。
秦家村里其他人她都不甚熟悉,她也不想去询问那些名义上她的“长辈”,免得被人一顿说教。要寻人给建议,她更倾向于求助于她的朋友。
作为土生土长的秦家村人,秦二毛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将事情经过大致讲了一遍,筱雨道:“我就是想让你给我个方向,做什么事情既能一劳永逸,让村里人满意,又不用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银钱方面即便是超出二十两,只要不多,我负担得起,我也愿意。早些把这个事情给翻篇,我才有精力去做别的。”
秦二毛想了想,搔了搔头道:“你突突然这般问,我一时也不知知道有些什么好的……”
“没事,你慢慢想,我……”
“呀,筱雨你也在店里?”筱雨还没说完,就听到秦乐的声音。回过头一看,可不就是秦乐?他没穿捕快衣裳,倒是穿着常服,旁边跟了个与他同样身量的男子,筱雨也认识,是秦泰。
筱雨对二人点了个头,碰见熟人总不好把人给撇到一边去,便也请他们坐下,唤了小二给两人斟茶,端上两盘小点心。
“可是巧了,秦泰难得到镇上来,正好今日不是我当值,我就带着他出来逛逛,刚好走到你这药膳馆,就带了他过来。”秦乐笑嘻嘻地喝了口茶,咂了咂嘴道:“可是筱雨,你不是在村里家中待着的吗?什么时候回镇上来了?”
筱雨道:“才刚回来,这就遇到你了。”
秦乐嬉皮笑脸地挑眉说:“你看,这就是缘分。”
说着,秦乐冲着秦泰挤眉弄眼,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他的意思。
秦泰微微红了脸,看了下筱雨,见她还是那副淡然的模样,似乎没听见秦乐说什么。一抹沮丧便浮现在了秦泰的眉头。
见筱雨没什么反应,秦乐也就见好就收,咳了咳收了那副暧昧的神态,正经问道:“如今你买了地,可有什么打算?”
筱雨摇了摇头,道:“马上过冬了,先紧着这个冬天过了再说吧,土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
“这倒是,只是我爹也看了那些地,说是肥力真不好,就怕种了东西下去没什么收成。”秦乐叹了一声,“你之前决定要买地,怎么也不再好好想想。”
“我想清楚了的。”
筱雨简单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倒是问秦乐道:“你说,如果这会儿你还在村里,有个善人想要出一笔银子帮助秦家村人,你最希望这善人做什么事?”
秦乐被问得一愣:“善人?”
“你就说,造福于秦家村的大事,你最希望是什么?”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秦乐认真地思考了会儿,道:“如果是村里孩子们想要的,肯定是个学塾。”
开办学塾这一点筱雨倒是也想过,她示意秦乐继续。
秦乐道:“咱们村里的娃想要念书可是相当困难,一则村里没像样的学堂,娃们想要读书习字也没个去处。二则我们村穷,也请不起教书先生,娃们家里也交不上束。如果这善人能够出银子在村里办个学塾,寻个好的教书先生教咱们村里娃子读书习字,束少收一些,好歹能让娃们家里能负担得起,这就是个大善举了。”
秦二毛闻言也附和道:“的,的确,村里还是有,有好多聪明娃,没先生教,就只能埋,埋没了。筱雨你要不就,就帮着村里办个学塾?”
“筱雨你办学塾?”秦乐愣了下,想了想后方才恍然大悟:“我之前听我娘说你会拿银子出来做造福秦家村人的事儿,我还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成想这是真的?”
筱雨苦笑了下:“真的,只是里正现如今不让我直接出银子,而把这事情全都推到了我身上来了。我拿着很难办。”
秦乐打了个响指:“那就办学塾吧!”
筱雨摇了摇头道:“我也想过办学塾,可这件事虽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却不是最紧迫的。何况即便是学塾办起来了,教书先生也寻到了,当真会有那么多的孩子进去念书吗?能交得起束的家庭很少,即便真的去读了,未来做官的可能太低。就我看来,孩子们的父母不大会为了一个可能性极小的成功而让孩子放弃他们本该承担的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们应该更愿意让孩子能够踏踏实实下地种田,收获粮食,能够让日子过得再好一些。”
大晋的科举制度还不成熟,寒门子弟即便是念再多书,没有引荐渠道,也只能明珠蒙尘。虽然如今咸宁帝已经在推广起能够让寒族子弟也能入朝为官的科举制,但毕竟要改革官场察举举荐,多半被世族大家垄断的沉珂旧习,尚需要一定时日。在这光明没能普照天下之前,愚昧落后的村人不会冒险让他们的孩子踏入这一条路在他们的认知上,读书,那是有钱人做的事。
筱雨的话让秦乐沉默了,半晌后他才喃喃道:“你说的有道理,晨风哥认字念书,我娘虽然羡慕,让我多跟晨风大哥接触,学学他说话,趁机能认识几个大字,但也不过是希望我瞧上去多些别人家儿郎没有的书卷气,娘她从来没说让我也去念书……”
秦泰轻轻拍了拍秦乐的肩,道:“办学塾的事情因为有太多不可预测性,那这个想法就搁置了吧。再想想别的。”
筱雨苦笑道:“想过了,没有一件合我心意的。”
四人便沉默了下来,这事的确难办,里正给筱雨出了个大难题。
半晌后,秦泰忽然出声道:“……不然,办个善堂吧。”
“善堂?”筱雨来了兴致,直起身来问道:“什么善堂?”
被筱雨这般看着,秦泰微微有些紧张。他咳了咳,清了下嗓子方才道:“村里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人,每年气候转暖的时候办丧事的人家总有那么几家甚至十几家,去世的多半都是老人和小孩。如果你办一个善堂,让那些家中太冷冰,没处取暖的人家住,让他们挨过一个冬天,这对秦家村人来说,也是一个大善举了。”
秦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说道:“秦泰这想法很不错!如果哪一年过冬秦家村人没人冻死,不单是对村民,对村长,就是对龙知县,那也是极大的好事!”
官员任期业绩评断中,有一项就是在职期间,人口数量的变化。像秦家村这样每年都会有因饥饿、寒冻而死人的村落,要是从某一年起不再有人因这些原因而亡,那便是一项极大的功业。
秦二毛是账房,听到这提议便开始算账。他虽是个结巴,但算起账来却不含糊,念起账来嘴皮子也变得十分利索。
“建善堂就需要建个大房子,工期算半年的话,在村里也就需要十两银子左右。冬日取暖需要烧柴烧炭,柴火用量按每日二十斤算,三个月寒冬期总共需要约两千斤,换算成银两约四两银。供人住,按一百个人算,需要一百床厚棉被,合计五两银……总共加起来二十两绰绰有余。”
秦泰还道:“善堂的地方不需要再动土修建,村里祠堂够宽大,只要稍加修葺一下就行。比起其他地方来,村里人想必更加愿意在祠堂里过冬吧。只要供暖不断就可以了。”
秦乐点头道:“没错,祠堂的位置好,听说最初祠堂的选址可是请了好些个风水师傅来瞧的,正处在村子中间位置,这样大家来往也更方便。”
三人都说完了,全都看向了筱雨。筱雨缓缓放下手上的茶杯,摩挲着茶杯口边缘,轻声道:“住的问题解决了,那,一日三餐怎么办?让他们的家人各自做好了冒着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出门给他们送来,还是,我来提供?”
一句问话顿时将三个男子都给难住了。
秦二毛很快算起了账,抿抿唇道:“算一百个人的话,供他们吃喝,一个冬天需要花费至少十两银子。”
“不算多。”筱雨笑了笑:“建善堂的钱省下来,正好提供这些开销。不过”
筱雨话头一转:“这么好的事情,善堂一开,恐怕全村人都要赶着进善堂了吧。”
秦乐陷入了沉思。
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他看向筱雨问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阻止全村的人都进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