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自卑与超越最新章节!
这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观念了。虽然事实上我们之中很多人患了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但是,这并没有使我们怀疑我们精神健康的总的标准。我们深信,只要介绍一些较好的心理卫生方法,我们就能进一步改善我们的精神健康状况。
★弗洛姆
对母亲来说,在这种分离过程开始之前爱她的孩子,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让孩子脱离自己,并希望孩子脱离自己,却是件大多数的母亲做不到的事。
★弗洛姆
虽然人人都有诸如饥、渴、性等某些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
★弗洛姆
个体化进程是一个力量增长和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丧失与别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其中儿童与他人越来越分离的过程。这种日益加剧的分离可能导致寂寞的孤立,产生紧张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如果儿童能够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的话,也有可能与他人建立一种新的密切而又休戚相关的关系。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是与世界建立新型关系的前提。
★弗洛姆
婴儿一生下来就具有人的一切潜力,这些潜力能够在有利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充分发挥出来;整个人类也是如此,在历史的进程中,潜在的品质会演变成实在的东西。
★弗洛姆
“自卑情结”作为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已经闻名于世了。很多心理学家对于这个名词都表示认可,并将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法运用到了实际当中。至于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这一名词或者运用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准确无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比如说:倘若告诉一个人,他在受到自卑情结的侵害,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自卑,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这种情绪。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找到在他生活模式中令他沮丧的环节,然后在那一点上不断给他勇气。在通常情况下,神经病患者都受到自卑情结的困扰。如果想通过有无自卑情结来对他们进行区分,那是不可能的。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们“你有自卑情结”,这样并不能帮助他们找到勇气,因为这就相当于告诉一个头痛症患者:“我知道你现在哪里难受,你的头痛。”
很多神经病患者并不承认自己有自卑情结,有些甚至会极力否认这一事实,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有资本骄傲。所以,我们不需要问他们,而是要关注他们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彰显自己的重要性的。比如说,我们遇到一个举止傲慢的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周围的人都小看我,我一定要展现一下自己,让他们看得起我。”再比如,我们见到一个说话时手舞足蹈、表情丰富的人,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如果不用一些办法来吸引注意力,我讲的话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得盛气凌人、异常强势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在他内心深处是否隐藏着需要刻意掩盖的自卑感。比如,一个人怕别人觉得自己个子矮,于是总是踮着脚走路。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孩子比身高,有自卑情结的一方总会把身子挺得直直的,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以便让自己看起来高一些。假如有人问他:“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高?”他却不会勇敢地承认这一事实。
然而,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这个事实,我可以用三个儿童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玩的事例来说明。当他们面对关在笼子里的狮子时,一个孩子迅速地跑到母亲身后,脸色苍白地说:“妈妈,带我回家吧。”另一个孩子愣愣地站在那里,声音颤抖着:“我不怕它。”第三个孩子满脸好奇地问道:“妈妈,如果我向它吐口水,那会怎么样?”其实,他们都发觉自己面对狮子时居于劣势,但是他们的表现形式却是不同的。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假如我们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寻找到适当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就可以摆脱自卑感。没有谁能够长久地忍受自卑的困扰,他必定会想方设法消除不好的情绪。就算是一个人已经丧失信心,不再相信踏实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他也不能容忍自卑的感觉,他还是会想办法自救,只不过他的做法都是徒劳的罢了。他的目光总是锁定在如何克服困难上面,却没有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反而以一种优越的姿态进行自我催眠。这样一来,他的自卑情结反而越来越严重,因为引发自卑的因素依然存在。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可笑行为,他的压力反而会越来越大。假如我们不去了解问题的实质,而是简单关注他的行为,会误以为他是盲目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计划性,他虽然也在努力让一切变得合情合理,却并没有坚持改善所处环境的信念,他的行为将这一点暴露无遗。假如,他觉得自己不够坚强,他就会躲避到一个会让他感觉良好的环境中去,他并不着眼于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想让自己在自己的心中显得坚强一些。他这样自欺欺人的努力只能换取一丁点儿的成功。假如这样的问题挥之不去,或许他会变成专制的暴君,刻意维护自身的权威性;他可以自我催眠,然而,自卑情结却从未改变。那些旧有的情境会潜伏在生活中,依然会引发他的自卑感,这便是所谓的“自卑情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这样来为自卑情结下定义: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自卑情绪会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眼泪、愤怒、歉意等。因为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因此,他就会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于是,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会致力于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困难所带给他的只剩下彷徨、犹豫和退却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公共场所具有恐惧症的案例来深入了解上面的理论。患有这种病症的人一般都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不应该离开熟悉的环境而走得太远,我一定要避免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当一个人存在这样的心理时,他会待在屋子里或者躲在床上不下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还有可能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这个时候,个人已经完全放弃了解决问题的想法,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我们明白自杀的行为意味着一种报复或苛责,便可以明白自杀者不过是试图从自杀中获取一定程度的优越感。从各种自杀案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死者一般会把导致自杀的责任推到某个人身上。他们仿佛在对外宣称:“看,我是多么的柔弱和仁慈,而你,却是这样的残忍。”
通常,神经病患者会通过缩小自身活动范围的方式来避免与情绪的全方位接触。他想要把自己限制在自己能够主宰的环境中,从而远离各种现实问题。这样的做法,类似于给自己建起一座狭小的城堡,紧闭门窗,远离阳光、清风和户外新鲜的空气。他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在所掌握的各种方法里,挑选出一种能够达到目标的有效方式,或许是低声下气,或许是怒吼呵斥。如果对第一种方法不是很满意,他则会尝试另一种。然而,无论方式是怎样的,将获取优越感作为终极目标却是不会改变的。当孩子发现用泪水可以很好地驾驭他人时,他会变得爱哭,而爱哭的孩子患上忧郁症的概率非常大。眼泪和抱怨等被我们称作“水性的力量”的方式不仅会破坏合作,还会导致将他人贬为奴仆的结果。从这些人的言谈举止间,我们可以看出自卑情结,他们和忸怩作态、过度害羞及有犯罪感的人一样,总是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他们的目标超越一切,会不择手段地试图凌驾于别人之上,对此,他们绝口不提。
一个喜欢夸耀的孩子,在见面伊始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优越感,然而,倘若我们注意他的行为,那么,他的自卑情结将暴露无遗。对于神经病患者的“狭小城堡”,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9]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不能勇敢地面对爱情,便无法真正收获爱情。倘若他的生活圈子仅限于家庭,那么,他的性欲问题也必须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解决,这不足为奇。因为他缺乏安全感,他的兴趣总是局限在熟悉的几个人身上。他怕无法继续按照习惯来控制局面,因而害怕与人相处。受到这一情结困扰的一般是受到父母溺爱的儿童,他们不知道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家庭以外获取关心和爱情,而是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愿望天生就可以被无条件满足。成年之后,他们对母亲的依赖有增无减。他们想找到一个仆人而不是一个伴侣,最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仆人就是他们的母亲。这一情节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儿童身上,只要他的母亲溺爱他,不允许他对其他人产生兴趣,而他的父亲则对他不闻不问。
大多数神经病患者都会限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跟整个环境接触。比如,口吃者常常持有怀疑的态度。在仅存的一点社会感的支配下,他与人交往,但是他害怕这种尝试,鄙视自己,结果在语言方面表现得犹豫不决。除此之外,具有自卑情结的人群还包括:上学期间明显不如别人的孩童、强迫症神经病患者、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或者婚姻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的男人女人、由于厌恶工作而失眠的人等,这些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会感到无助。有些人面对异性时,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于是出现了早泄、阳痿、性冷淡、手淫等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呢?那是因为这些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知道,自卑可以促进人类地位的提升,它本身并不是变态的。比如:由于人类觉得自己无知,而对未来的预测却是异常美好的,人类必须努力改进自身所处的情境,于是他们努力地控制自然,努力探求宇宙的领域,这些做法便促成了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其实,在我看来,自卑情结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倘若我们邀请一位外来的客人观光,他一定会发出一些感慨:“人类一定是地球上最弱势的群体了,看!他们建立了各种团体,为了获得安全感;他们做出了各种努力,为了防风避雨,他们建造房屋;为了抵御严寒而穿上衣服。”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在某些领域是比较弱势的。我们不像猩猩或狮子一样健壮,地球上很多动物都比人类适合单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虽然群居与团结也是解决困难的一种方式,然而,人类却比其他动物更加需要合作。婴儿是脆弱的,需要长期的呵护和照顾。而任何人都是从婴儿发展而来的。若是缺乏了合作,就只能被环境所限制,因此,我们认识到:假若一个孩子没有学会与人合作,他就会越来越悲观,渐渐发展成牢固的自卑情结。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就算是一个非常喜欢与人合作的人,也需要面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棘手问题。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完全全地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人生苦短,人类是脆弱的,而生活中的三个现实问题却始终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会满足现状,止步不前。不管怎样,我们始终要奋斗,但是,只有与人合作,我们的奋斗才是充满希望并且有意义的。
我想,没有人会怀疑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永远无法达到生命的终极目标的。如果一个人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已经达到完全没有任何困难的程度,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完美的环境中,一定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推算出将要发生的每一件事,明天是不存在任何风险和意外的,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那么,对于未来,我们也就没有什么期望了。其实,生活的乐趣主要是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如果我们可以确定每件事的发展,那么,也就没有了讨论和发现的必要性,这个时候,科学也就走上了末路,宇宙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只意味着一次轮回;曾经让我们感到愉悦的艺术或宗教,也将失去意义。幸好,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走向末路,我们奋斗的脚步不会停下来,我们也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病患者往往不能找到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他们的前进是相当困难的。而正常人对待问题时,总会用较为合适的方法一步步解决,他们能够接受并解决新问题。因此,他们不需要他人特殊的照顾,不会让同伴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他们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就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这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观念了。虽然事实上我们之中很多人患了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但是,这并没有使我们怀疑我们精神健康的总的标准。我们深信,只要介绍一些较好的心理卫生方法,我们就能进一步改善我们的精神健康状况。
★弗洛姆
对母亲来说,在这种分离过程开始之前爱她的孩子,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让孩子脱离自己,并希望孩子脱离自己,却是件大多数的母亲做不到的事。
★弗洛姆
虽然人人都有诸如饥、渴、性等某些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
★弗洛姆
个体化进程是一个力量增长和个人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丧失与别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其中儿童与他人越来越分离的过程。这种日益加剧的分离可能导致寂寞的孤立,产生紧张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如果儿童能够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的话,也有可能与他人建立一种新的密切而又休戚相关的关系。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是与世界建立新型关系的前提。
★弗洛姆
婴儿一生下来就具有人的一切潜力,这些潜力能够在有利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充分发挥出来;整个人类也是如此,在历史的进程中,潜在的品质会演变成实在的东西。
★弗洛姆
“自卑情结”作为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已经闻名于世了。很多心理学家对于这个名词都表示认可,并将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法运用到了实际当中。至于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这一名词或者运用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准确无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比如说:倘若告诉一个人,他在受到自卑情结的侵害,这样只会让他更加自卑,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这种情绪。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找到在他生活模式中令他沮丧的环节,然后在那一点上不断给他勇气。在通常情况下,神经病患者都受到自卑情结的困扰。如果想通过有无自卑情结来对他们进行区分,那是不可能的。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们“你有自卑情结”,这样并不能帮助他们找到勇气,因为这就相当于告诉一个头痛症患者:“我知道你现在哪里难受,你的头痛。”
很多神经病患者并不承认自己有自卑情结,有些甚至会极力否认这一事实,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要有资本骄傲。所以,我们不需要问他们,而是要关注他们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彰显自己的重要性的。比如说,我们遇到一个举止傲慢的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周围的人都小看我,我一定要展现一下自己,让他们看得起我。”再比如,我们见到一个说话时手舞足蹈、表情丰富的人,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如果不用一些办法来吸引注意力,我讲的话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得盛气凌人、异常强势的人,不得不让人怀疑,在他内心深处是否隐藏着需要刻意掩盖的自卑感。比如,一个人怕别人觉得自己个子矮,于是总是踮着脚走路。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个孩子比身高,有自卑情结的一方总会把身子挺得直直的,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以便让自己看起来高一些。假如有人问他:“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高?”他却不会勇敢地承认这一事实。
然而,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这个事实,我可以用三个儿童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玩的事例来说明。当他们面对关在笼子里的狮子时,一个孩子迅速地跑到母亲身后,脸色苍白地说:“妈妈,带我回家吧。”另一个孩子愣愣地站在那里,声音颤抖着:“我不怕它。”第三个孩子满脸好奇地问道:“妈妈,如果我向它吐口水,那会怎么样?”其实,他们都发觉自己面对狮子时居于劣势,但是他们的表现形式却是不同的。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假如我们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寻找到适当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就可以摆脱自卑感。没有谁能够长久地忍受自卑的困扰,他必定会想方设法消除不好的情绪。就算是一个人已经丧失信心,不再相信踏实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他也不能容忍自卑的感觉,他还是会想办法自救,只不过他的做法都是徒劳的罢了。他的目光总是锁定在如何克服困难上面,却没有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反而以一种优越的姿态进行自我催眠。这样一来,他的自卑情结反而越来越严重,因为引发自卑的因素依然存在。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可笑行为,他的压力反而会越来越大。假如我们不去了解问题的实质,而是简单关注他的行为,会误以为他是盲目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他的计划性,他虽然也在努力让一切变得合情合理,却并没有坚持改善所处环境的信念,他的行为将这一点暴露无遗。假如,他觉得自己不够坚强,他就会躲避到一个会让他感觉良好的环境中去,他并不着眼于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想让自己在自己的心中显得坚强一些。他这样自欺欺人的努力只能换取一丁点儿的成功。假如这样的问题挥之不去,或许他会变成专制的暴君,刻意维护自身的权威性;他可以自我催眠,然而,自卑情结却从未改变。那些旧有的情境会潜伏在生活中,依然会引发他的自卑感,这便是所谓的“自卑情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这样来为自卑情结下定义: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自卑情绪会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眼泪、愤怒、歉意等。因为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因此,他就会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于是,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会致力于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困难所带给他的只剩下彷徨、犹豫和退却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公共场所具有恐惧症的案例来深入了解上面的理论。患有这种病症的人一般都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不应该离开熟悉的环境而走得太远,我一定要避免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当一个人存在这样的心理时,他会待在屋子里或者躲在床上不下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还有可能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这个时候,个人已经完全放弃了解决问题的想法,对于自己的处境,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如果我们明白自杀的行为意味着一种报复或苛责,便可以明白自杀者不过是试图从自杀中获取一定程度的优越感。从各种自杀案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死者一般会把导致自杀的责任推到某个人身上。他们仿佛在对外宣称:“看,我是多么的柔弱和仁慈,而你,却是这样的残忍。”
通常,神经病患者会通过缩小自身活动范围的方式来避免与情绪的全方位接触。他想要把自己限制在自己能够主宰的环境中,从而远离各种现实问题。这样的做法,类似于给自己建起一座狭小的城堡,紧闭门窗,远离阳光、清风和户外新鲜的空气。他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在所掌握的各种方法里,挑选出一种能够达到目标的有效方式,或许是低声下气,或许是怒吼呵斥。如果对第一种方法不是很满意,他则会尝试另一种。然而,无论方式是怎样的,将获取优越感作为终极目标却是不会改变的。当孩子发现用泪水可以很好地驾驭他人时,他会变得爱哭,而爱哭的孩子患上忧郁症的概率非常大。眼泪和抱怨等被我们称作“水性的力量”的方式不仅会破坏合作,还会导致将他人贬为奴仆的结果。从这些人的言谈举止间,我们可以看出自卑情结,他们和忸怩作态、过度害羞及有犯罪感的人一样,总是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他们的目标超越一切,会不择手段地试图凌驾于别人之上,对此,他们绝口不提。
一个喜欢夸耀的孩子,在见面伊始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优越感,然而,倘若我们注意他的行为,那么,他的自卑情结将暴露无遗。对于神经病患者的“狭小城堡”,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9]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不能勇敢地面对爱情,便无法真正收获爱情。倘若他的生活圈子仅限于家庭,那么,他的性欲问题也必须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解决,这不足为奇。因为他缺乏安全感,他的兴趣总是局限在熟悉的几个人身上。他怕无法继续按照习惯来控制局面,因而害怕与人相处。受到这一情结困扰的一般是受到父母溺爱的儿童,他们不知道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家庭以外获取关心和爱情,而是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愿望天生就可以被无条件满足。成年之后,他们对母亲的依赖有增无减。他们想找到一个仆人而不是一个伴侣,最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仆人就是他们的母亲。这一情节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儿童身上,只要他的母亲溺爱他,不允许他对其他人产生兴趣,而他的父亲则对他不闻不问。
大多数神经病患者都会限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跟整个环境接触。比如,口吃者常常持有怀疑的态度。在仅存的一点社会感的支配下,他与人交往,但是他害怕这种尝试,鄙视自己,结果在语言方面表现得犹豫不决。除此之外,具有自卑情结的人群还包括:上学期间明显不如别人的孩童、强迫症神经病患者、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或者婚姻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的男人女人、由于厌恶工作而失眠的人等,这些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会感到无助。有些人面对异性时,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于是出现了早泄、阳痿、性冷淡、手淫等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呢?那是因为这些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知道,自卑可以促进人类地位的提升,它本身并不是变态的。比如:由于人类觉得自己无知,而对未来的预测却是异常美好的,人类必须努力改进自身所处的情境,于是他们努力地控制自然,努力探求宇宙的领域,这些做法便促成了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其实,在我看来,自卑情结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倘若我们邀请一位外来的客人观光,他一定会发出一些感慨:“人类一定是地球上最弱势的群体了,看!他们建立了各种团体,为了获得安全感;他们做出了各种努力,为了防风避雨,他们建造房屋;为了抵御严寒而穿上衣服。”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在某些领域是比较弱势的。我们不像猩猩或狮子一样健壮,地球上很多动物都比人类适合单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虽然群居与团结也是解决困难的一种方式,然而,人类却比其他动物更加需要合作。婴儿是脆弱的,需要长期的呵护和照顾。而任何人都是从婴儿发展而来的。若是缺乏了合作,就只能被环境所限制,因此,我们认识到:假若一个孩子没有学会与人合作,他就会越来越悲观,渐渐发展成牢固的自卑情结。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就算是一个非常喜欢与人合作的人,也需要面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棘手问题。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完全全地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人生苦短,人类是脆弱的,而生活中的三个现实问题却始终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会满足现状,止步不前。不管怎样,我们始终要奋斗,但是,只有与人合作,我们的奋斗才是充满希望并且有意义的。
我想,没有人会怀疑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永远无法达到生命的终极目标的。如果一个人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已经达到完全没有任何困难的程度,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完美的环境中,一定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推算出将要发生的每一件事,明天是不存在任何风险和意外的,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那么,对于未来,我们也就没有什么期望了。其实,生活的乐趣主要是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如果我们可以确定每件事的发展,那么,也就没有了讨论和发现的必要性,这个时候,科学也就走上了末路,宇宙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只意味着一次轮回;曾经让我们感到愉悦的艺术或宗教,也将失去意义。幸好,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走向末路,我们奋斗的脚步不会停下来,我们也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病患者往往不能找到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他们的前进是相当困难的。而正常人对待问题时,总会用较为合适的方法一步步解决,他们能够接受并解决新问题。因此,他们不需要他人特殊的照顾,不会让同伴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他们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就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