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2 植保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道田最新章节!
除了渠道问题,真的发展果树种植最大的问题显然就是技术问题了——大规模的人工林,尤其是果林,病虫害的发病率一定会显著增高,相应的技术支持显然也变得异常重要了。
解决市场是解决销路,技术支持则是给村民提供稳产、增产的保障,可以说二者缺一不可。
想到这个,徐毅也有些挠头,这看起来不起眼儿的事儿还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别说村里到现在没哪家还在经营那些果树。
说来就算有人在种,这毕竟也有私心,未必肯教还未必有人肯信,这倒是没什么奇怪的。
而原本能够指望的还有农技部门,不过说起来乡里的农技站现在也是人去楼空,就连门口的牌子都掉光了油漆,要是不熟悉的人,肯定不知道这里原本是干什么的。
说起来别说农技站,就连农业局也因为这些年县里的经济不大景气,所以办公经费不足。财政拨款能维持着编内的职工工资就不错了,至于各个农技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原本就没编制,哪儿还能拿得到多少钱。欠薪这事儿只要开个头儿,后面就习惯成自然了,没几次人心就散了。有人带头辞职,后面的就有样学样,没用多久县里的农技站就全面瘫痪了。
跟这个相似的,还有什么农机站、良种站之类的部门同样如此。
脑子活络又有门路的,就自己开店单干,倒也能赚得满飘满钵。那些没什么门路的,就只能想办法另谋出路了。
可以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国家对基层农业的扶持力度也降低到冰点,农民要想学习知识,往往只能靠着自己摸索,这也是现今农业发展相比经济的突飞猛进明显滞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至于县里坐办公室的那些老爷们,徐毅也不抱什么希望,这些人专业都不对口——相比服务农民而言,他们的专业技能是服务上级。
徐毅小的时候还有农技站的人下到村里,多少也能解决些实际问题,可是这几年就根本没人来了。
村里人也只留着那些卖籽种化肥、农药农资的联系电话。
种地如果发生虫害或者病害,他们也只能去问那些卖农药的、卖化肥的。
可想而知他们会怎样答复——肯定推销自己利润更高的产品,至于卖出去的东西有效没效,是不是最合适的,没准儿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徐毅看到这情况想说,话到嘴边却也只好咽下去——自己也不懂这玩意儿,说了也没啥用处。就算真的听了自己的话,难道让他们干挺着么?
再想想隔壁大学,哪怕身为985高校一员,总体上他们的学生去向还是不错的。不过这几年徐毅也没少听说过,身为他们学校重点学科之一的植物保护专业也跟生物一样烂大街。
说来,自己报考那时候,自己的高中老师还信誓旦旦地说什么“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专业多高大上,就业前景多好多好……
徐毅不知道多少人信了,反正自己没上大学没了解真相之前是深信不疑的。
可是,现在每逢报考时节,看到各种报考推荐秘籍,徐毅真的觉得有些绝望了——什么十大热门专业之类的,不管是医药还是生物还都往往榜上有名。
想来,编写这玩意儿的人,估计是当年深受其害,所以怀着“不能只让我自己吃亏”的原则来编造的这份榜单吧?
生物的话自己学校本科阶段没设置相应的专业,不过研究生的话每年还有那么小猫三两只。不过得益于现阶段大力推广中医药,自己学校又是冠名着中医药大学。这些人毕业了倒还能进药厂搞研发之类的,再不济的也能去一些相关的实验室。
至于医药专业,说来国内西药发展起步晚,仿药盛行。学药学的,能找个医院进药房工作就很不错了。要是运气差进不了医院的药房,那也基本上不用想着去药厂做研发,能去药厂做个化验的工作也算稳定,结果也是非常不错了。
去药店做药师?
小点的药店都是专门找人挂个证书就算,哪儿来的闲钱招聘专职的药师?
就连中医院都有几个医生考了药师证放在网上挂出来卖,一年也能卖个万把块钱……
每年毕业的药师数量庞大,真的能到药厂去做的,基本上也只能去做那种用不到太多专业知识的销售工作——说来,这些人读这么多年大学,难道就是为的耍嘴皮子做人际沟通,专业知识又对你的业绩能有什么帮助?你能不能看懂说明书,拿着资料讲得天花乱坠有多少用处,最终还不是得看药厂能开出多少回扣?
相比医学院校相对过得滋润的医学生物工程而言来说,农大的生物专业更坑,生物和植保这俩专业的难兄难弟们到了毕业估计早哭得没力气再抱头痛哭了。
这俩专业,不考研基本上没人要。真考研,那往往也只会咬牙考本专业以外的专业,要是一意孤行的在火坑里还接着往深处钻,就算研究生毕业了想要就业,找工作的艰辛仍然会让你分分钟感叹怀才不遇。
生物如此,学植保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胖子就有一个在读农林大植保专业的一个朋友,听他说过:不管是哪里开大型的农业展览,就相当于给全国各地农大的植保专业开校友会——只要去参展,基本上多少总能看到一些应届、往届的校友。
可以说植保这专业的学生毕业了,要么转行要么公考,剩下的男生大半都跑去卖农药了。至于女生,就算想卖农药都没人愿意要,所以毕业后真正从事跟本专业相关的真算得上凤毛麟角。
所以这就出现了很无奈的现象:想招人的地方求贤若渴而不得,学相关专业的毕业了找不到工作。
啥,你说让这些人下基层就行了,你自己肯不肯去做?
总不能指望那些学子,一个月拿那么千八百块钱的工资还满腔热情地燃烧青春吧。甚至有时候就这一两千块钱还得被扣,被压个一年半载的,你让人家怎么活!
所以,分配的不合理,国家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现状,这也注定这专业同样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这样想着,徐毅也有了点想法——渠道的事情其实还是可以慢慢解决。
果树栽培虽然不至于说“十年树木”这么夸张,尤其现在基本上都是栽种的嫁接苗,基本上养护到位,一两年就能见到效益。甚至还有像枣子这类奇葩的栽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
但是再怎样,这果树的盛果期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达到的,在这之前自己应该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不过这技术方面,自己就得尽早想办法解决才行。毕竟这东西自己没基础,想学也得及早才行。临时抱佛脚的话,只怕真的事倍功半了。
只要销路、技术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能解决好了,其他的问题即便是资金也未必是多大的问题,毕竟自己有这空间在,总有办法解决的。至于别的方面,那就更就不是个事儿,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慢慢解决。
养殖方面这样的问题同样突出,甚至还有个问题就是养殖业对资金的占用更高。
尤其是对于渠道和市场信息的前瞻性掌握也很必要,要不然哪怕诸事顺利也可能临出栏时,市场垮掉,那也难免亏得底儿掉。
更何况对于养殖业来说,这疾病防控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就算人多了凑在一起也容易生病,更何况不管是生存条件还是饮食条件更差的禽畜。
那么多的禽畜扎堆儿一块儿,一场病下来搞不好来个全灭也不无可能,就连老话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所以,想要在这方面突破,也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甚至比对于渠道和资金的需求更高。
要不然不管投入多少,万一防疫工作出现纰漏,那就根本没机会等到市场的检验。一场疫病,绝对能坑得你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彻底被淘汰出局。
徐毅当然也没笨到光想着自己去学,他也想了如果自己有钱,那应该可以找到真正的专家。不过这年头,有些专家也被叫做砖家,就连教授也可能只是叫兽。而且不排除哪怕自己肯花钱,也未必能找得到跟救火队一样随叫随到的专家。
如此想来,自己学习这方面的能力好处就很明显了。
一来自己能有相应方面的技能,自己学有所成,自然可以想办法解决。
就算自己真的本事不到家,解决不了,又或者没在家,远水解不了近渴,那求学过程中认识的业内人士自然也可以求助一二。要是这些人都搞不定,那这问题估计真的解决不了了。
有专业基础,有人际交往,再良莠不分地找错人,那就真的只能怪自己眼瞎。
徐毅也就打定主意,等着手头最近的事情忙得差不多,生意也上了正轨,自己干脆就花钱去隔壁申请个业余的植保专业的成教来读。
当然成教存在的意义导致这样的教学内容肯定是短平快,两三年就完事儿了,一般而言教材、课时之类的全都有缩水的问题。这样的学历明面上国家都承认,实际上也只是对于在职人员职称评定、提干和工资分配等而言。对于求职来说,你拿着那张文凭哪怕是脱产的成教文凭,比一张废纸也强不到哪儿去。读成教的那些人往往都已经身在岗位,也就是花钱买个文凭。你给学校送钱,学校自然笑颜接纳,也肯定让你乐呵呵毕业就是。
相比脱产什么的,网络教育的兴起更让这些人喜笑颜开,这个甚至比自考函授什么的还让他们满意。
说来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徐毅而言差强人意,对于夯实基础的作用肯定也有限,不过他也不太在意。
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还有空间,能够再找相应的著作来学习。而且相比全日制的本科,这也能更早地接触到实际应用内容,短平快的模式对他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真的只是为的做学问,他完全可以申请免考去读全日制的本科。不过他的目的是在于应用,哪儿来那么多时间浪费?他也不缺那一张文凭。
当然,徐毅也没傻到想着自己去买一套教材自学,那样真的也只会空有理论,没有实际应用能力。而且从医学教材和临床的差距,也让他也知道教材上的知识相比实际操作存在着严重的知识滞后性,真拿教材来套用实际应用那肯定会产生太多问题。
真自学成材那就应了那个“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的笑话。
更不用说,自己还想搭建人脉什么的“不良”企图。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书中哪儿去找真正的专家教授呢?
除了渠道问题,真的发展果树种植最大的问题显然就是技术问题了——大规模的人工林,尤其是果林,病虫害的发病率一定会显著增高,相应的技术支持显然也变得异常重要了。
解决市场是解决销路,技术支持则是给村民提供稳产、增产的保障,可以说二者缺一不可。
想到这个,徐毅也有些挠头,这看起来不起眼儿的事儿还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别说村里到现在没哪家还在经营那些果树。
说来就算有人在种,这毕竟也有私心,未必肯教还未必有人肯信,这倒是没什么奇怪的。
而原本能够指望的还有农技部门,不过说起来乡里的农技站现在也是人去楼空,就连门口的牌子都掉光了油漆,要是不熟悉的人,肯定不知道这里原本是干什么的。
说起来别说农技站,就连农业局也因为这些年县里的经济不大景气,所以办公经费不足。财政拨款能维持着编内的职工工资就不错了,至于各个农技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原本就没编制,哪儿还能拿得到多少钱。欠薪这事儿只要开个头儿,后面就习惯成自然了,没几次人心就散了。有人带头辞职,后面的就有样学样,没用多久县里的农技站就全面瘫痪了。
跟这个相似的,还有什么农机站、良种站之类的部门同样如此。
脑子活络又有门路的,就自己开店单干,倒也能赚得满飘满钵。那些没什么门路的,就只能想办法另谋出路了。
可以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国家对基层农业的扶持力度也降低到冰点,农民要想学习知识,往往只能靠着自己摸索,这也是现今农业发展相比经济的突飞猛进明显滞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至于县里坐办公室的那些老爷们,徐毅也不抱什么希望,这些人专业都不对口——相比服务农民而言,他们的专业技能是服务上级。
徐毅小的时候还有农技站的人下到村里,多少也能解决些实际问题,可是这几年就根本没人来了。
村里人也只留着那些卖籽种化肥、农药农资的联系电话。
种地如果发生虫害或者病害,他们也只能去问那些卖农药的、卖化肥的。
可想而知他们会怎样答复——肯定推销自己利润更高的产品,至于卖出去的东西有效没效,是不是最合适的,没准儿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徐毅看到这情况想说,话到嘴边却也只好咽下去——自己也不懂这玩意儿,说了也没啥用处。就算真的听了自己的话,难道让他们干挺着么?
再想想隔壁大学,哪怕身为985高校一员,总体上他们的学生去向还是不错的。不过这几年徐毅也没少听说过,身为他们学校重点学科之一的植物保护专业也跟生物一样烂大街。
说来,自己报考那时候,自己的高中老师还信誓旦旦地说什么“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专业多高大上,就业前景多好多好……
徐毅不知道多少人信了,反正自己没上大学没了解真相之前是深信不疑的。
可是,现在每逢报考时节,看到各种报考推荐秘籍,徐毅真的觉得有些绝望了——什么十大热门专业之类的,不管是医药还是生物还都往往榜上有名。
想来,编写这玩意儿的人,估计是当年深受其害,所以怀着“不能只让我自己吃亏”的原则来编造的这份榜单吧?
生物的话自己学校本科阶段没设置相应的专业,不过研究生的话每年还有那么小猫三两只。不过得益于现阶段大力推广中医药,自己学校又是冠名着中医药大学。这些人毕业了倒还能进药厂搞研发之类的,再不济的也能去一些相关的实验室。
至于医药专业,说来国内西药发展起步晚,仿药盛行。学药学的,能找个医院进药房工作就很不错了。要是运气差进不了医院的药房,那也基本上不用想着去药厂做研发,能去药厂做个化验的工作也算稳定,结果也是非常不错了。
去药店做药师?
小点的药店都是专门找人挂个证书就算,哪儿来的闲钱招聘专职的药师?
就连中医院都有几个医生考了药师证放在网上挂出来卖,一年也能卖个万把块钱……
每年毕业的药师数量庞大,真的能到药厂去做的,基本上也只能去做那种用不到太多专业知识的销售工作——说来,这些人读这么多年大学,难道就是为的耍嘴皮子做人际沟通,专业知识又对你的业绩能有什么帮助?你能不能看懂说明书,拿着资料讲得天花乱坠有多少用处,最终还不是得看药厂能开出多少回扣?
相比医学院校相对过得滋润的医学生物工程而言来说,农大的生物专业更坑,生物和植保这俩专业的难兄难弟们到了毕业估计早哭得没力气再抱头痛哭了。
这俩专业,不考研基本上没人要。真考研,那往往也只会咬牙考本专业以外的专业,要是一意孤行的在火坑里还接着往深处钻,就算研究生毕业了想要就业,找工作的艰辛仍然会让你分分钟感叹怀才不遇。
生物如此,学植保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胖子就有一个在读农林大植保专业的一个朋友,听他说过:不管是哪里开大型的农业展览,就相当于给全国各地农大的植保专业开校友会——只要去参展,基本上多少总能看到一些应届、往届的校友。
可以说植保这专业的学生毕业了,要么转行要么公考,剩下的男生大半都跑去卖农药了。至于女生,就算想卖农药都没人愿意要,所以毕业后真正从事跟本专业相关的真算得上凤毛麟角。
所以这就出现了很无奈的现象:想招人的地方求贤若渴而不得,学相关专业的毕业了找不到工作。
啥,你说让这些人下基层就行了,你自己肯不肯去做?
总不能指望那些学子,一个月拿那么千八百块钱的工资还满腔热情地燃烧青春吧。甚至有时候就这一两千块钱还得被扣,被压个一年半载的,你让人家怎么活!
所以,分配的不合理,国家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现状,这也注定这专业同样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这样想着,徐毅也有了点想法——渠道的事情其实还是可以慢慢解决。
果树栽培虽然不至于说“十年树木”这么夸张,尤其现在基本上都是栽种的嫁接苗,基本上养护到位,一两年就能见到效益。甚至还有像枣子这类奇葩的栽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
但是再怎样,这果树的盛果期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达到的,在这之前自己应该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不过这技术方面,自己就得尽早想办法解决才行。毕竟这东西自己没基础,想学也得及早才行。临时抱佛脚的话,只怕真的事倍功半了。
只要销路、技术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能解决好了,其他的问题即便是资金也未必是多大的问题,毕竟自己有这空间在,总有办法解决的。至于别的方面,那就更就不是个事儿,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慢慢解决。
养殖方面这样的问题同样突出,甚至还有个问题就是养殖业对资金的占用更高。
尤其是对于渠道和市场信息的前瞻性掌握也很必要,要不然哪怕诸事顺利也可能临出栏时,市场垮掉,那也难免亏得底儿掉。
更何况对于养殖业来说,这疾病防控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就算人多了凑在一起也容易生病,更何况不管是生存条件还是饮食条件更差的禽畜。
那么多的禽畜扎堆儿一块儿,一场病下来搞不好来个全灭也不无可能,就连老话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所以,想要在这方面突破,也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甚至比对于渠道和资金的需求更高。
要不然不管投入多少,万一防疫工作出现纰漏,那就根本没机会等到市场的检验。一场疫病,绝对能坑得你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彻底被淘汰出局。
徐毅当然也没笨到光想着自己去学,他也想了如果自己有钱,那应该可以找到真正的专家。不过这年头,有些专家也被叫做砖家,就连教授也可能只是叫兽。而且不排除哪怕自己肯花钱,也未必能找得到跟救火队一样随叫随到的专家。
如此想来,自己学习这方面的能力好处就很明显了。
一来自己能有相应方面的技能,自己学有所成,自然可以想办法解决。
就算自己真的本事不到家,解决不了,又或者没在家,远水解不了近渴,那求学过程中认识的业内人士自然也可以求助一二。要是这些人都搞不定,那这问题估计真的解决不了了。
有专业基础,有人际交往,再良莠不分地找错人,那就真的只能怪自己眼瞎。
徐毅也就打定主意,等着手头最近的事情忙得差不多,生意也上了正轨,自己干脆就花钱去隔壁申请个业余的植保专业的成教来读。
当然成教存在的意义导致这样的教学内容肯定是短平快,两三年就完事儿了,一般而言教材、课时之类的全都有缩水的问题。这样的学历明面上国家都承认,实际上也只是对于在职人员职称评定、提干和工资分配等而言。对于求职来说,你拿着那张文凭哪怕是脱产的成教文凭,比一张废纸也强不到哪儿去。读成教的那些人往往都已经身在岗位,也就是花钱买个文凭。你给学校送钱,学校自然笑颜接纳,也肯定让你乐呵呵毕业就是。
相比脱产什么的,网络教育的兴起更让这些人喜笑颜开,这个甚至比自考函授什么的还让他们满意。
说来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徐毅而言差强人意,对于夯实基础的作用肯定也有限,不过他也不太在意。
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还有空间,能够再找相应的著作来学习。而且相比全日制的本科,这也能更早地接触到实际应用内容,短平快的模式对他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真的只是为的做学问,他完全可以申请免考去读全日制的本科。不过他的目的是在于应用,哪儿来那么多时间浪费?他也不缺那一张文凭。
当然,徐毅也没傻到想着自己去买一套教材自学,那样真的也只会空有理论,没有实际应用能力。而且从医学教材和临床的差距,也让他也知道教材上的知识相比实际操作存在着严重的知识滞后性,真拿教材来套用实际应用那肯定会产生太多问题。
真自学成材那就应了那个“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的笑话。
更不用说,自己还想搭建人脉什么的“不良”企图。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书中哪儿去找真正的专家教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