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秘来客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玄舞飞扬最新章节!
普陀山,东海中一座隐秘的小岛,四面环海,南北狭长。在这岛上的南北纵线上分别建有三座寺庙,虽然连通这三座寺庙的道路时而向上,时而又向下,但三座寺庙的相对高度却是由南至北一座比一座来得高。
在岛上这三座寺庙中面积最大、建造最为宏伟的则要数最南面的一座寺庙,该寺庙不仅是普陀山中最为有名的一座庙宇,也是观世音菩萨留在人界中的最大的一座道场,名为不肯去观音院。平时在这不肯去观音院殿内进行佛事活动的僧侣就有百人之多,香火从未断过。在这不肯去观音院内的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一座毗卢观音,殿内两侧则分别端坐有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由于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留在人界最负盛名的一座道场,因此在这里只供奉观世音菩萨也就不足为奇了。
穿过不肯去观音院向北不远就能看到一座漂亮的莲花池,穿过这座莲花池后继续向北面就来到了坐落在普陀山南北中间的那一座庙宇,比起前面的不肯去观音院,眼前的这座庙宇要来的小得多。由于该庙就坐落在不肯去观音院背后的不远处,因此它被命名为寺后寺。这寺后寺殿内的装饰以灵芝、仙鹤、八卦、八仙等道家所特有的符号为主,与那不肯去观音院内的装饰完全不同,同时在这寺后寺殿内供奉着一座一尺来高的铜观音神像,并且在这座铜观音神像后面还挂有一幅三尺多高的画像,画中的人物一身道家服饰,手握拂尘,仙风道骨。
从寺后寺往北一直走是一条不断通往山下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来到山下的陆地后很快就能看到一片沙滩。只见那沙滩中央立有一石碑,上面刻有“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八个大字。顺着沙滩上的小路继续向北前行,很快就能发现这片沙滩竟然一路延伸到了一条百来米宽的水面之下。也就在这里,那条贯穿岛上南北的道路在这里戛然而止。
细看眼前的这片水面,它似乎一点都不深,而且水质还十分清澈,透过清澈的水面一眼就能看到水底下的那片沙滩一路延伸到了对岸。说来真是奇怪,尽管整座小岛四周的海面上时刻都是波涛汹涌,但夹在岛中间的这条百米宽的水面却始终平静如镜。就这样,整座小岛在这里被这条百米宽的水面给悄无声息的分割了开来。
至于水面对岸的那一小片岛屿,对于来普陀山进香的香客们来说是极为神秘的,也是无知的,因为那一片区域是普陀山的一片禁区,不但外人严禁进入,就算是南面两院中的弟子也很少有人能涉足到这里。
隔着水面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地势陡然增高,其间山石险峻,竹林密布。这里的竹林与普通的竹林完全不同,它并非是绿油油的一片,而是呈现出了一片紫色。透过山间的这片紫竹林再往北看去,隐约能看到离山顶不远处坐落着一座小庙。这座小庙正是普陀山三座庙宇中位置最靠北的那一座庙宇,名为观音殿。至于普陀山最北面的这座观音殿内究竟供奉些什么?抑或是那观世音菩萨就在这观音殿内修炼?由于水岸对面的这片区域从来就没有对外开放过,因此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由于水面对岸的那座观音殿地处普陀山最高处,因此那些来普陀山进香的人在不肯去观音院就能远远看到有一座巨大的白玉观音像矗立在观音殿后面的山顶之上。只见这座观世音菩萨神像雕刻的栩栩如生,每当岛上的香火寥寥升起时,从不肯去观音院远远看那观音大士的神像就犹如站在了云雾中一般。要是遇到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大士诞辰、出家、得道的三大香会期间,整个普陀山完全裹在了浓浓的香烟之中,此时在不肯去观音院朝北面那座观音殿后面的观音大士神像望去,立刻会给人以一种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正腾云驾雾朝普陀山而来的感觉。在看到如此盛景之后,香客们必然是会顿足而久久不愿离去,更有甚者直接下跪,口中不停地念道:“菩萨保佑。”
正因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留在人界最负盛名的一座道场,因此每年来岛上虔诚参拜观音大士的香客是络绎不绝,这也是为什么岛内的香火常年不断的原因。为了方便虔诚的香客到岛上进香祈福,普陀山每天都会派出接引僧侣,由小岛最南面的海滩码头渡过莲花洋接引大量慕名而来的香客上岛。当然了,要是到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大士诞辰、出家、得道的三大香会期间,前来普陀山进香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因此这几天往返于普陀山和内陆的接引船只更是一刻也得不到歇息,在那莲花洋中来回穿行。等到普陀山内人山人海时,整个普陀山瞬间就消失在了一片烟雾之中,展现出一幅海天佛国的盛象。
今天是宋仁宗嘉佑七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正是观音大士诞辰的日子。这一天的天气也出奇地好,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海岸边微风徐徐。此时的莲花洋,洋面波涛微耸,形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一片祥和。但你千万别被这种表面的祥和欺骗了,如若你独自驾舟前行,你很快就会发现这看似祥和的洋面其实暗流涌动,小船一旦驶入就已置身于各种漩涡之中,寸步难行。如果驾船者一意孤行继续前行,到了莲花洋中心,海面上会突然狂风四起,紧接着海面上惊涛骇浪,无论乘坐的船只有多大,都将被这巨浪撕裂成碎片。正如一首渔歌中所咏道的:“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由此可见,这莲花洋中暗藏着多少的凶险。不过那些由普陀山派出的接引船只却能轻松的通过这片海面,因此香客们如果想要到普陀山去进香,唯有乘坐普陀山派来的接引船只。
此刻堤岸边等着去普陀山进香的人早已是人山人海,喧哗不已。就在这时,海上随风隐隐约约飘来一阵呢喃细语声,堤岸上的所有人立刻安静了下来,伸长了脖子向海面上张望了起来。渐渐的,远处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堤岸边的众人很快就沉浸在咏诵经文的声音之中,甚至有许多人在心中开始跟着默默念了起来。就听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句:“快看,那不是普陀山派来接引我们的船吗?”众人这才缓过神来。果然在海面远处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船队,在僧侣们的诵经声音下缓缓朝着众香客们所站的方向驶来。
普陀山派来接引的船只还未靠岸,岸边等候多时的香客们拼了命的往那些接引船只将会停靠的地方挤了过去,眼看岸边的人群就要失控的时候,接引船内传出了一声:“阿弥陀佛,众位施主莫急,拜佛不分先后,贵在虔诚。”这声音虽然不大,但传到岸边那些香客耳朵里却是声音浑厚,如雷贯耳。众人立刻停止了推搡,朝声音来处看去。
接引的船队在岸边稳稳停靠完毕后,就见其中的一艘接引船船舱内走出了一位大师。人群中很快有香客认出了这位大师,原来这位大师是普陀山的知客净空大师。只见那净空大师走到船头,然后双手合十对着岸上众人说道:“众位施主,虔诚不论先后,心诚足矣;善恶不在大小,一念之间,阿弥陀佛。”
净空大师的这一番话让众香客们如醍醐灌顶,心中因长时间等候所产生的急躁情绪立刻平复了下来。知客净空大师等众香客们都心平气和之后,这才吩咐手下的沙弥们放下船板,引导岸边的香客们上船。那些香客们在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有序的登上了船,没有再发生异常的情况。
“师傅,那老和尚的一句话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真是厉害呀!”人群中站着一高一矮两个人,而说这话的正是其中的那个矮个子。此二人身穿一袭黑衣黑袍,头上都戴着一顶大斗笠,而且斗笠边缘还缠着一块黑布,似乎是有意要将自己的脸遮起来。由于这二人的这一身穿着风格与身边的那些香客完全不同,因此站在人群中是格外的显眼。
那个被称作师傅的高个子听了矮个子的话之后回道:“曲人之道,攻心为上,佛家注重的是心的磨练,心能生万物,所以说,佛家渡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渡心。由此可见,要制服一个人,武力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徒儿,你要记住了。”
“知道啦,师傅。”矮个子心不在焉的回答道,他师傅见状只得摇了摇头。
师徒二人边说边走,很快就来到了知客净空大师所站的那艘接引船边,二人刚想上船,就被船上的沙弥们给叫住了。虽然到寺庙中烧香的人各种各样的都有,有尊有卑,有善有恶,但佛门之地从不拒人于千里,在佛门之中有这么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渡一切可度之人。”可船上那几个沙弥在看到师徒俩的这种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打扮后,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是否让二人上船。
此时接引船上已基本坐满了香客,大家都等着船能尽快开动去普陀山进香,但突然出现的这两个黑衣人却使得整个船队迟迟不能出发,因此船上的香客们开始你一言我一句的对着两个人劝说起来。
站在船上的净空大师也看到了这两位黑衣人,见沙弥们正左右为难,于是快步走了过来,双手合十对着两位黑衣人说道:“二位施主既然是去普陀山烧香拜佛,为何要如此着装,又不以真面目示人,可谓虔诚乎?”
“大师可否借一步说话?”高个子黑衣人低声说道。
“哦,施主请。”说完净空大师下了船与高个子黑衣人两人朝着堤岸无人的地方走了几步。二人停下脚步之后,只见高个子黑衣人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块令牌给净空大师看了一下,净空大师神色略显惊慌,但很快又平复了平静,然后两人嘀咕说了几句,便走回了船岸边。
净空大师上了船后,对着船上的那几个沙弥说道:“让这两位施主上船,随我一起到船舱内一坐。”
“是,师傅。”众沙弥回应道。
等两位黑衣人上船进入船舱坐好后,接应的船只纷纷解去缆绳,船上负责划桨的沙弥们立刻开始划动船桨。净空大师在船舱内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拨动佛珠,带领着船舱内的几个沙弥们念起了佛经,船上的香客们立刻跟着师傅们一同念起佛经来。整个船队在佛经声中缓缓驶向普陀山。
这两个一高一矮的黑衣人真的只是去普陀山进香吗?还是他们有着什么特殊的目的呢?
普陀山,东海中一座隐秘的小岛,四面环海,南北狭长。在这岛上的南北纵线上分别建有三座寺庙,虽然连通这三座寺庙的道路时而向上,时而又向下,但三座寺庙的相对高度却是由南至北一座比一座来得高。
在岛上这三座寺庙中面积最大、建造最为宏伟的则要数最南面的一座寺庙,该寺庙不仅是普陀山中最为有名的一座庙宇,也是观世音菩萨留在人界中的最大的一座道场,名为不肯去观音院。平时在这不肯去观音院殿内进行佛事活动的僧侣就有百人之多,香火从未断过。在这不肯去观音院内的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一座毗卢观音,殿内两侧则分别端坐有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由于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留在人界最负盛名的一座道场,因此在这里只供奉观世音菩萨也就不足为奇了。
穿过不肯去观音院向北不远就能看到一座漂亮的莲花池,穿过这座莲花池后继续向北面就来到了坐落在普陀山南北中间的那一座庙宇,比起前面的不肯去观音院,眼前的这座庙宇要来的小得多。由于该庙就坐落在不肯去观音院背后的不远处,因此它被命名为寺后寺。这寺后寺殿内的装饰以灵芝、仙鹤、八卦、八仙等道家所特有的符号为主,与那不肯去观音院内的装饰完全不同,同时在这寺后寺殿内供奉着一座一尺来高的铜观音神像,并且在这座铜观音神像后面还挂有一幅三尺多高的画像,画中的人物一身道家服饰,手握拂尘,仙风道骨。
从寺后寺往北一直走是一条不断通往山下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来到山下的陆地后很快就能看到一片沙滩。只见那沙滩中央立有一石碑,上面刻有“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八个大字。顺着沙滩上的小路继续向北前行,很快就能发现这片沙滩竟然一路延伸到了一条百来米宽的水面之下。也就在这里,那条贯穿岛上南北的道路在这里戛然而止。
细看眼前的这片水面,它似乎一点都不深,而且水质还十分清澈,透过清澈的水面一眼就能看到水底下的那片沙滩一路延伸到了对岸。说来真是奇怪,尽管整座小岛四周的海面上时刻都是波涛汹涌,但夹在岛中间的这条百米宽的水面却始终平静如镜。就这样,整座小岛在这里被这条百米宽的水面给悄无声息的分割了开来。
至于水面对岸的那一小片岛屿,对于来普陀山进香的香客们来说是极为神秘的,也是无知的,因为那一片区域是普陀山的一片禁区,不但外人严禁进入,就算是南面两院中的弟子也很少有人能涉足到这里。
隔着水面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的地势陡然增高,其间山石险峻,竹林密布。这里的竹林与普通的竹林完全不同,它并非是绿油油的一片,而是呈现出了一片紫色。透过山间的这片紫竹林再往北看去,隐约能看到离山顶不远处坐落着一座小庙。这座小庙正是普陀山三座庙宇中位置最靠北的那一座庙宇,名为观音殿。至于普陀山最北面的这座观音殿内究竟供奉些什么?抑或是那观世音菩萨就在这观音殿内修炼?由于水岸对面的这片区域从来就没有对外开放过,因此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由于水面对岸的那座观音殿地处普陀山最高处,因此那些来普陀山进香的人在不肯去观音院就能远远看到有一座巨大的白玉观音像矗立在观音殿后面的山顶之上。只见这座观世音菩萨神像雕刻的栩栩如生,每当岛上的香火寥寥升起时,从不肯去观音院远远看那观音大士的神像就犹如站在了云雾中一般。要是遇到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大士诞辰、出家、得道的三大香会期间,整个普陀山完全裹在了浓浓的香烟之中,此时在不肯去观音院朝北面那座观音殿后面的观音大士神像望去,立刻会给人以一种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正腾云驾雾朝普陀山而来的感觉。在看到如此盛景之后,香客们必然是会顿足而久久不愿离去,更有甚者直接下跪,口中不停地念道:“菩萨保佑。”
正因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留在人界最负盛名的一座道场,因此每年来岛上虔诚参拜观音大士的香客是络绎不绝,这也是为什么岛内的香火常年不断的原因。为了方便虔诚的香客到岛上进香祈福,普陀山每天都会派出接引僧侣,由小岛最南面的海滩码头渡过莲花洋接引大量慕名而来的香客上岛。当然了,要是到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大士诞辰、出家、得道的三大香会期间,前来普陀山进香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因此这几天往返于普陀山和内陆的接引船只更是一刻也得不到歇息,在那莲花洋中来回穿行。等到普陀山内人山人海时,整个普陀山瞬间就消失在了一片烟雾之中,展现出一幅海天佛国的盛象。
今天是宋仁宗嘉佑七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正是观音大士诞辰的日子。这一天的天气也出奇地好,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海岸边微风徐徐。此时的莲花洋,洋面波涛微耸,形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一片祥和。但你千万别被这种表面的祥和欺骗了,如若你独自驾舟前行,你很快就会发现这看似祥和的洋面其实暗流涌动,小船一旦驶入就已置身于各种漩涡之中,寸步难行。如果驾船者一意孤行继续前行,到了莲花洋中心,海面上会突然狂风四起,紧接着海面上惊涛骇浪,无论乘坐的船只有多大,都将被这巨浪撕裂成碎片。正如一首渔歌中所咏道的:“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由此可见,这莲花洋中暗藏着多少的凶险。不过那些由普陀山派出的接引船只却能轻松的通过这片海面,因此香客们如果想要到普陀山去进香,唯有乘坐普陀山派来的接引船只。
此刻堤岸边等着去普陀山进香的人早已是人山人海,喧哗不已。就在这时,海上随风隐隐约约飘来一阵呢喃细语声,堤岸上的所有人立刻安静了下来,伸长了脖子向海面上张望了起来。渐渐的,远处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堤岸边的众人很快就沉浸在咏诵经文的声音之中,甚至有许多人在心中开始跟着默默念了起来。就听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句:“快看,那不是普陀山派来接引我们的船吗?”众人这才缓过神来。果然在海面远处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船队,在僧侣们的诵经声音下缓缓朝着众香客们所站的方向驶来。
普陀山派来接引的船只还未靠岸,岸边等候多时的香客们拼了命的往那些接引船只将会停靠的地方挤了过去,眼看岸边的人群就要失控的时候,接引船内传出了一声:“阿弥陀佛,众位施主莫急,拜佛不分先后,贵在虔诚。”这声音虽然不大,但传到岸边那些香客耳朵里却是声音浑厚,如雷贯耳。众人立刻停止了推搡,朝声音来处看去。
接引的船队在岸边稳稳停靠完毕后,就见其中的一艘接引船船舱内走出了一位大师。人群中很快有香客认出了这位大师,原来这位大师是普陀山的知客净空大师。只见那净空大师走到船头,然后双手合十对着岸上众人说道:“众位施主,虔诚不论先后,心诚足矣;善恶不在大小,一念之间,阿弥陀佛。”
净空大师的这一番话让众香客们如醍醐灌顶,心中因长时间等候所产生的急躁情绪立刻平复了下来。知客净空大师等众香客们都心平气和之后,这才吩咐手下的沙弥们放下船板,引导岸边的香客们上船。那些香客们在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有序的登上了船,没有再发生异常的情况。
“师傅,那老和尚的一句话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真是厉害呀!”人群中站着一高一矮两个人,而说这话的正是其中的那个矮个子。此二人身穿一袭黑衣黑袍,头上都戴着一顶大斗笠,而且斗笠边缘还缠着一块黑布,似乎是有意要将自己的脸遮起来。由于这二人的这一身穿着风格与身边的那些香客完全不同,因此站在人群中是格外的显眼。
那个被称作师傅的高个子听了矮个子的话之后回道:“曲人之道,攻心为上,佛家注重的是心的磨练,心能生万物,所以说,佛家渡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渡心。由此可见,要制服一个人,武力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徒儿,你要记住了。”
“知道啦,师傅。”矮个子心不在焉的回答道,他师傅见状只得摇了摇头。
师徒二人边说边走,很快就来到了知客净空大师所站的那艘接引船边,二人刚想上船,就被船上的沙弥们给叫住了。虽然到寺庙中烧香的人各种各样的都有,有尊有卑,有善有恶,但佛门之地从不拒人于千里,在佛门之中有这么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渡一切可度之人。”可船上那几个沙弥在看到师徒俩的这种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打扮后,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是否让二人上船。
此时接引船上已基本坐满了香客,大家都等着船能尽快开动去普陀山进香,但突然出现的这两个黑衣人却使得整个船队迟迟不能出发,因此船上的香客们开始你一言我一句的对着两个人劝说起来。
站在船上的净空大师也看到了这两位黑衣人,见沙弥们正左右为难,于是快步走了过来,双手合十对着两位黑衣人说道:“二位施主既然是去普陀山烧香拜佛,为何要如此着装,又不以真面目示人,可谓虔诚乎?”
“大师可否借一步说话?”高个子黑衣人低声说道。
“哦,施主请。”说完净空大师下了船与高个子黑衣人两人朝着堤岸无人的地方走了几步。二人停下脚步之后,只见高个子黑衣人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块令牌给净空大师看了一下,净空大师神色略显惊慌,但很快又平复了平静,然后两人嘀咕说了几句,便走回了船岸边。
净空大师上了船后,对着船上的那几个沙弥说道:“让这两位施主上船,随我一起到船舱内一坐。”
“是,师傅。”众沙弥回应道。
等两位黑衣人上船进入船舱坐好后,接应的船只纷纷解去缆绳,船上负责划桨的沙弥们立刻开始划动船桨。净空大师在船舱内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拨动佛珠,带领着船舱内的几个沙弥们念起了佛经,船上的香客们立刻跟着师傅们一同念起佛经来。整个船队在佛经声中缓缓驶向普陀山。
这两个一高一矮的黑衣人真的只是去普陀山进香吗?还是他们有着什么特殊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