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 第54章 朱棣的对手(3)
第54章 朱棣的对手(3)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最新章节!
毫无退路
完成表演任务的朱棣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打坐的道衍。即使这个怪异的和尚已经跟了他十余年,但他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奇特的人。这个和尚从不安心过日子,一心一意想造反,更让朱棣惊叹的是,此人无论碰到什么紧急情况,总是不慌不忙,悠然自得。
这是个难以捉摸的人。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出兵到如今,他才真正体会到天子之路的艰难,要想获得那无上的荣光,就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即使自己有着无与伦比的军事政治天赋,但仍然走得无比艰难,而这次失败也又一次重重地提醒了他,前路凶险无比。
朱棣似乎有点厌倦了这种生活,每一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何时是个头呢?
他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道衍,这个始作俑者此刻似乎变成了一个与此事毫无关系的人。他摇摇头,苦笑着对道衍说道:“此次靖难如此艰难,实出意料,若与大师一同出家为僧,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听到朱棣的这番话,一直闭眼打坐的道衍突然间站了起来,走向了对面的朱棣,他没有如以往一样向朱棣行礼,而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
他一把抓住朱棣的衣袖,用近乎咆哮的语气对朱棣喊道:“殿下,已经无法回头了!我们犯了谋逆之罪,已是乱臣贼子,若然失败,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被惊呆了,这些话的意思他不是不知道,他也明白自己失败后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但他仍然不愿意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不做天子,就不能再做人了。
在道衍那可怕的逼视下,朱棣带着一丝无奈的表情垂下了头。半晌,他又抬起了头,脸上已经恢复了以往那冷酷的表情。
“是的,你是对的,我们没有退路了。”
再战盛庸
东昌之战成全了盛庸的威名,这位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将领终于获得了一次真正的成功。朱允炆大喜过望,决定去祭祀太庙,想来祭祀内容无非是告诉他的爷爷朱元璋,你的孙子朱允炆战胜了你的儿子朱棣。真不知如朱元璋在天有灵,会作何感想。
而盛庸则借此战确立了他的统帅地位,朱允炆终于将军队交给了正确的指挥官,但很可惜,此刻已经不是正确的时机了。消灭朱棣的最好时机已经被李景隆错过了。朱棣虽然主力受损,但实力尚存,他终究还会与盛庸在战场上相遇的,但他不会再轻敌了。
建文三年(1401)三月,盛庸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夹河再次遭遇朱棣的军队,他将在这里第二次挑战朱棣。
朱棣已经不敢再小看这位对手了。很明显,盛庸充分研究了自己的攻击特点,并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付自己。相对而言,自己却不了解盛庸,朱棣明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就需要详细地侦察敌军阵形和列队情况,并找出对方的弱点。
但问题在于,盛庸所擅长使用的正是火器和弓弩。如果派骑兵去侦察,只怕还没有靠近就被打成了筛子。但如果不了解敌情,此战取胜机会更是渺茫。朱棣灵机一动,他决定利用战场规则上的一个漏洞,派出自己的敢死队去侦察敌情。
应该说执行这样任务的人确实是敢死的,因为死亡的概率是相当的高,可是朱棣派出的这支敢死队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率领这支队伍的正是他自己,而他身上穿着朱允炆为他贴身准备的防弹衣。
第二天一早,盛庸军全副武装列队出营,他的阵势和上次没有什么区别,以盾牌列于队伍前方及左右翼,防止北军的突袭,并装备大量的火器和弓弩,随时可以打击北军骑兵。
盛庸在中军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不久如他所料,敌人的先头骑兵就冲了过来,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冲过来的这个人竟然就是朱棣!
他曾经很多次梦想过要亲手抓住朱棣,洗雪以前失败的耻辱,现在这个人竟然孤军冲到了自己的面前,大功就要告成!
然而朱棣并未接近自己所布的阵形,而是从旁掠过,很明显他的目的是侦察。此时盛庸也终于发现,自己并不能把朱棣怎么样。对付这种侦察骑兵,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枪,把他打下马来,可是皇帝陛下的教导始终萦绕在耳边,无论如何是不能开枪或者射箭的,因为那会让仁慈的皇帝陛下担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虽然盛庸不止一次地怀疑过皇帝这种近乎弱智的仁爱之心的适当性和可行性,虽然他很难忍受这种看得见却吃不着的极度痛苦和失落,但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只能派出自己的骑兵去追击对方,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
穿着防弹衣的朱棣大大方方地检阅了盛庸的军队,虽然队列中的每个人都对他报以愤怒的眼神和大声的责骂,他却依然从容不迫地完成了这次检阅任务。在这个作战系统中,朱棣是一个利用规则的作弊者,而他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这个愚蠢系统规则的制定者朱允炆。
朱棣完成了侦察任务,但却没有更好的攻击方法,因为他发现这个阵势似乎并没有破绽,无论从哪个侧面进攻都捞不到好处,盛庸实在不是浪得虚名,此人深得兵法之奥妙。朱棣看似神气地转了一圈,其实也不过是精神胜利法而已。盛庸依然在那里等待着他。
经过仔细的考虑后,朱棣仍然选择了攻击对方阵形的左翼。其实朱棣的这一行动无非是要探个虚实而已,并没有全军进攻的意思,但他的部下却不这样想,于是一件出乎朱棣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朱棣发动试探性进攻的同时,朱棣大将谭渊看见左翼大战,估计由于视力不好加上过于兴奋,误认为是正式进攻的开始,二话不说就率领自己所部投入了战斗,但当他到达敌军阵前时,才发现自己从一个凑热闹的龙套变成了主角。
盛庸在中军清楚地辨明了形势,他立刻命令后军大将庄得带领大军前去合攻谭渊,庄得在南军中素来以勇猛闻名,他在盛庸的指挥下对谭渊发动夹击,谭渊没有提防,被庄得一刀砍死。
谭渊是北军中仅次于张玉和朱能的战将,他的死对北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朱棣又一次发挥了他利用死人的特长,他迅速地化悲愤为力量,利用谭渊引起的南军短时间混乱发动了总攻!
盛庸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将领,他的战术以防守反击为主,正好克制朱棣的闪击侧翼战术,在没有判断出朱棣准确的行动方针前,他是不会发动进攻的。然而粗人谭渊的鲁莽行动使得他不得不调动中军进行围剿并打败了北军,却也露出了破绽。虽然破绽出现的时间很短。
如果他面对的是一般的将领也就罢了,可惜,他的敌人是朱棣。
朱棣是一个天生的战争动物,他对时机的把握就如同鲨鱼对血液一样敏感。谭渊用生命换来的这短短一刻战机被朱棣牢牢地抓在了手里。
此时天色已经见黑。黑灯瞎火里搞偷袭正是朱棣的强项,他立刻率领朱能、张武等人向出现空当的南军后侧发动猛攻。在骑兵的突然冲击下,南军阵势被冲垮,军中大将、刚刚斩杀谭渊的庄得也死于乱军之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光荣和死亡原来靠得这么近。
但盛庸实在厉害,他及时稳住了阵脚,抵挡住了朱棣的骑兵攻击,朱棣敏锐地发现了南军阵形的恢复,他立刻意识到此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便决定撤走部队。
在撤走时,社会青年朱棣又玩了一次作弊的把戏,他仗着自己有防弹衣,便亲率少数骑兵殿后,扬长而去。这种把戏他在今后还会不断使用,并将之作为胜利的重要资本之一。
愚蠢的朱允炆并不真正了解他的这位朱棣叔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是一个无赖,他可以使用任何他想用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而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不知道,对付无赖,只能无赖。
毫无退路
完成表演任务的朱棣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打坐的道衍。即使这个怪异的和尚已经跟了他十余年,但他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奇特的人。这个和尚从不安心过日子,一心一意想造反,更让朱棣惊叹的是,此人无论碰到什么紧急情况,总是不慌不忙,悠然自得。
这是个难以捉摸的人。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出兵到如今,他才真正体会到天子之路的艰难,要想获得那无上的荣光,就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即使自己有着无与伦比的军事政治天赋,但仍然走得无比艰难,而这次失败也又一次重重地提醒了他,前路凶险无比。
朱棣似乎有点厌倦了这种生活,每一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何时是个头呢?
他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道衍,这个始作俑者此刻似乎变成了一个与此事毫无关系的人。他摇摇头,苦笑着对道衍说道:“此次靖难如此艰难,实出意料,若与大师一同出家为僧,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听到朱棣的这番话,一直闭眼打坐的道衍突然间站了起来,走向了对面的朱棣,他没有如以往一样向朱棣行礼,而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
他一把抓住朱棣的衣袖,用近乎咆哮的语气对朱棣喊道:“殿下,已经无法回头了!我们犯了谋逆之罪,已是乱臣贼子,若然失败,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被惊呆了,这些话的意思他不是不知道,他也明白自己失败后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但他仍然不愿意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不做天子,就不能再做人了。
在道衍那可怕的逼视下,朱棣带着一丝无奈的表情垂下了头。半晌,他又抬起了头,脸上已经恢复了以往那冷酷的表情。
“是的,你是对的,我们没有退路了。”
再战盛庸
东昌之战成全了盛庸的威名,这位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将领终于获得了一次真正的成功。朱允炆大喜过望,决定去祭祀太庙,想来祭祀内容无非是告诉他的爷爷朱元璋,你的孙子朱允炆战胜了你的儿子朱棣。真不知如朱元璋在天有灵,会作何感想。
而盛庸则借此战确立了他的统帅地位,朱允炆终于将军队交给了正确的指挥官,但很可惜,此刻已经不是正确的时机了。消灭朱棣的最好时机已经被李景隆错过了。朱棣虽然主力受损,但实力尚存,他终究还会与盛庸在战场上相遇的,但他不会再轻敌了。
建文三年(1401)三月,盛庸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夹河再次遭遇朱棣的军队,他将在这里第二次挑战朱棣。
朱棣已经不敢再小看这位对手了。很明显,盛庸充分研究了自己的攻击特点,并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付自己。相对而言,自己却不了解盛庸,朱棣明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就需要详细地侦察敌军阵形和列队情况,并找出对方的弱点。
但问题在于,盛庸所擅长使用的正是火器和弓弩。如果派骑兵去侦察,只怕还没有靠近就被打成了筛子。但如果不了解敌情,此战取胜机会更是渺茫。朱棣灵机一动,他决定利用战场规则上的一个漏洞,派出自己的敢死队去侦察敌情。
应该说执行这样任务的人确实是敢死的,因为死亡的概率是相当的高,可是朱棣派出的这支敢死队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率领这支队伍的正是他自己,而他身上穿着朱允炆为他贴身准备的防弹衣。
第二天一早,盛庸军全副武装列队出营,他的阵势和上次没有什么区别,以盾牌列于队伍前方及左右翼,防止北军的突袭,并装备大量的火器和弓弩,随时可以打击北军骑兵。
盛庸在中军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不久如他所料,敌人的先头骑兵就冲了过来,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冲过来的这个人竟然就是朱棣!
他曾经很多次梦想过要亲手抓住朱棣,洗雪以前失败的耻辱,现在这个人竟然孤军冲到了自己的面前,大功就要告成!
然而朱棣并未接近自己所布的阵形,而是从旁掠过,很明显他的目的是侦察。此时盛庸也终于发现,自己并不能把朱棣怎么样。对付这种侦察骑兵,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枪,把他打下马来,可是皇帝陛下的教导始终萦绕在耳边,无论如何是不能开枪或者射箭的,因为那会让仁慈的皇帝陛下担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虽然盛庸不止一次地怀疑过皇帝这种近乎弱智的仁爱之心的适当性和可行性,虽然他很难忍受这种看得见却吃不着的极度痛苦和失落,但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只能派出自己的骑兵去追击对方,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
穿着防弹衣的朱棣大大方方地检阅了盛庸的军队,虽然队列中的每个人都对他报以愤怒的眼神和大声的责骂,他却依然从容不迫地完成了这次检阅任务。在这个作战系统中,朱棣是一个利用规则的作弊者,而他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这个愚蠢系统规则的制定者朱允炆。
朱棣完成了侦察任务,但却没有更好的攻击方法,因为他发现这个阵势似乎并没有破绽,无论从哪个侧面进攻都捞不到好处,盛庸实在不是浪得虚名,此人深得兵法之奥妙。朱棣看似神气地转了一圈,其实也不过是精神胜利法而已。盛庸依然在那里等待着他。
经过仔细的考虑后,朱棣仍然选择了攻击对方阵形的左翼。其实朱棣的这一行动无非是要探个虚实而已,并没有全军进攻的意思,但他的部下却不这样想,于是一件出乎朱棣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朱棣发动试探性进攻的同时,朱棣大将谭渊看见左翼大战,估计由于视力不好加上过于兴奋,误认为是正式进攻的开始,二话不说就率领自己所部投入了战斗,但当他到达敌军阵前时,才发现自己从一个凑热闹的龙套变成了主角。
盛庸在中军清楚地辨明了形势,他立刻命令后军大将庄得带领大军前去合攻谭渊,庄得在南军中素来以勇猛闻名,他在盛庸的指挥下对谭渊发动夹击,谭渊没有提防,被庄得一刀砍死。
谭渊是北军中仅次于张玉和朱能的战将,他的死对北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朱棣又一次发挥了他利用死人的特长,他迅速地化悲愤为力量,利用谭渊引起的南军短时间混乱发动了总攻!
盛庸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将领,他的战术以防守反击为主,正好克制朱棣的闪击侧翼战术,在没有判断出朱棣准确的行动方针前,他是不会发动进攻的。然而粗人谭渊的鲁莽行动使得他不得不调动中军进行围剿并打败了北军,却也露出了破绽。虽然破绽出现的时间很短。
如果他面对的是一般的将领也就罢了,可惜,他的敌人是朱棣。
朱棣是一个天生的战争动物,他对时机的把握就如同鲨鱼对血液一样敏感。谭渊用生命换来的这短短一刻战机被朱棣牢牢地抓在了手里。
此时天色已经见黑。黑灯瞎火里搞偷袭正是朱棣的强项,他立刻率领朱能、张武等人向出现空当的南军后侧发动猛攻。在骑兵的突然冲击下,南军阵势被冲垮,军中大将、刚刚斩杀谭渊的庄得也死于乱军之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光荣和死亡原来靠得这么近。
但盛庸实在厉害,他及时稳住了阵脚,抵挡住了朱棣的骑兵攻击,朱棣敏锐地发现了南军阵形的恢复,他立刻意识到此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便决定撤走部队。
在撤走时,社会青年朱棣又玩了一次作弊的把戏,他仗着自己有防弹衣,便亲率少数骑兵殿后,扬长而去。这种把戏他在今后还会不断使用,并将之作为胜利的重要资本之一。
愚蠢的朱允炆并不真正了解他的这位朱棣叔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是一个无赖,他可以使用任何他想用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而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不知道,对付无赖,只能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