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火箭计划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穿越清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第476章 火箭计划
康广仁又介绍道:“这位是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奥伯特。曾在世界大战中被征召入奥匈帝国军队当兵,中断了学习,但他专注于宇宙航行的基础理论研究。退役后在维也纳工程军院从事火箭研究,后又在德累斯顿大学研制液体火箭的燃料泵,但他的主要兴趣在固体火箭方面,是德国火箭研究方面的绝对权威。”
“这位是美国科学家戈达德,是美国著名的教授、工程师和发明家,液体火箭的主要研究者。”
康光仁对皇上说道:“这四位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受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的影响,而迷上了星际旅行的。”
关绪清非常高兴,眼前的这四个人被后世誉为现代火箭事业的奠基人,康光仁不负众望,一举把这四位都请到了北京,将来帝国的航空事业将会迅猛发展。“朕久仰四位的大名,一直都很想与你们见面,没想到今日朕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四个人一起躬身道:“大皇帝陛下,您太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伟大的帝王见面才是我们毕生的荣耀。”
奥伯特面有难色的说:“陛下实在是抬举我了,其实我并不像您所夸奖的那样,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我在德国的处境就已经比较艰难了,那时我就觉得太空飞行的运载工具研制已经不是一种推测,很快就将变为现实。只有火箭才能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人完全可以乘坐这种飞行器到太空中飞行并且可以保证安全。那一年,我向海德堡大学提交了题为《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的论文,但没想到该论文被当时的德国科学界断定是最不切实际的空想之作。我并不甘心,于是拿着我的理论研究成果走遍了柏林和慕尼黑的所有大学,并向政府兜售我的理论,但遗憾的是,我并不被科学界所认可,只有时任陆军部总参谋长的小毛奇看到我的著作之后觉得很好奇,便接见了我,并在陆军部为我安排了一个空有其名的职位。这么多年过去了,政府和军方显然并不看中我的理论,一不给资金,二不给助手,在别人眼中,我就像是一个异想天开、哗众取宠的小丑,现在德皇下台了,兴登堡把持的政府一举把我赶出了军事部门。没有办法我就只好落魄到了慕尼黑,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做教员。就在这个时候,康先生派人找到了我,并且热情的邀请我到中国来发展,我早就知道您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中国科学院早已闻名于世界,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次会得到您的亲自接见,我实在是太意外了。”
美国人戈达德深有同感的说:“是啊,我的经历与奥伯特先生非常相似除了凡尔纳那本科幻巨著对我的影响之外,从16岁起我就阅读了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开始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仰望东方的天空时,我突然想要是我们能够做个飞行器飞向火星,那该有多好!我幻想着有这么个小玩艺可以从地上腾空而起,飞向蓝天。从那时起,我像变了个人,定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与奥伯特先生所不同的是后来我迷上了液体燃料作为动力的火箭研究。全世界都知道,原始的火箭是由聪慧的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一千多年来,人们对火箭的兴趣似乎从来都没有增加过,我希望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最初我的精力集中在固体燃料作为动力的火箭研究上,并且试验出了几枚微型火箭,并取得了成功,我试图把这一成果向美国政府和军方推广,但是遭到了拒绝,被人嘲笑为是异想天开的愚蠢行为,而且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对我的研究进行投资。我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终于懂得了怎样让火箭飞得比什么都高。但我干得太累了,又病倒了,不得不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经过检查,我患上了肺结核。医生说我只能再活两周,让我长期休息。但我很想活下去,我不能死,我要工作。两周后,我真的没有死,于是又开始工作了。虽然疾病虽然没有把我打垮,但是面对人们的不理解,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科技部的官员联系到了我,邀请我到中国来,我知道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这里有居里夫妇、卡尔本茨、约翰诺兰等这些世界科学巨匠,甚至还有伟大的莱特兄弟。是您让他们实现了自己毕生的理想,这也是每一个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就来到这里,愿意倾尽我所有的才智为大皇帝陛下服务终生。”
接下来,瑞士科学家拉瓦尔和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也表达了相同的愿望。
关绪清感慨的说道:“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一项伟大的发明在它开始的时候总是会面临人们这样或那样的不理解,但是时间会证明你们的伟大,如果你们愿意留在中国的话,朕愿意给你们提供一切需要的条件,别人不相信你们,朕永远相信!”
四个落魄的科学家听了中国皇帝的话,全都感动得难以言表。
康光仁在一旁笑道:“我国皇帝陛下是世界上最开明的君主,他对于科学的尊重也超过了任何一位帝王,你们要是留在中国一定会向莱特兄弟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的皇帝陛下会给你插上一对翱翔天际的翅膀!”
“我们愿意,大皇帝陛下,我衷心的愿意留在中国,为您效力,为中国的科学事业效力,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荣幸!”四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既然如此,从现在起,你们将会进入帝国科学院工作,隶属于科技部管理,你们四位就着手组建一个火箭研究院,一心一意的研制火箭计划,这个计划将会作为继飞机研制计划之后帝国最重要的科研计划之一,朕每年给你们提供200万元的科研经费,要是不够的话,科技部会随时追加。”
“够了,够了,皇帝陛下,这笔钱足够了……”
“陛下,对于火箭这种高端科技,我觉得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那么难以逾越,我是这么考虑的,第一,以目前的科学知识水平,能够制造出一种机器,它可以飞到地球大气层以外的高度,当然我们可以称之为火箭或是太空发射器。第二,经过进一步改进,这种机器能够达到这样一种速度,使它不受阻碍地进入以太空间而不返回地球,甚至能够摆脱地球的引力。第三,这种机器可以制造成载人的形式,而不会危及他们的安全。第四,在一定条件下,制造这样的机器是有用益的,这样的条件可望在几十年内发展成熟。燃料消耗、燃气消耗速度、火箭速度、发射阶段重力作用、飞行延续时间和飞行距离等,这些关系是火箭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奥伯特对自己的设想充满了信心,而且也急迫的希望皇帝能够理解并支持他的这一设想。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火箭不过是一种少有用途的玩具。我已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们在我的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在莫斯科求学期间,我就开始思索实现太空飞行的方法。16岁那年,我忽然想到利用离心力。这使我极度兴奋,以为发现了通向星际空间的道路。当时我简直高兴得发狂,那一晚我整夜都无法入睡。我慢慢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徘徊,一直思考着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但到了第二天黎明,我终于认识到我的推理是错误的。后来,我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了牛顿第三定律。这个看似简单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突然使我豁然开朗。我可以向陛下举一个例子,如果在一只充满高压气体的桶的一端开一个口,气体就会通过这个小口喷射出来,并给桶产生反作用力,使桶沿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对火箭飞行原理的形象描述。第二年,我在我的论文《自由空间》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我对这种火箭动力的定性解释是:火箭运动的理论基础是牛顿第三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语声充满了狂热的宗教主义激情,对于像他们这样落魄的科学家太需要找一个理解自己的人痛快的倾诉一番了。
接下来,拉瓦尔和戈达德也分别阐述了自己对于火箭原理的看法。
关绪清静静的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直到四个人都说完了之后,这才说道:“四位说的都非常有道理,朕看得出来,你们对于火箭和航天都有着精深的研究,当然每个人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导致你们的观点有一些出入,但是每一项科学研究到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只要你们能把思想集中起来,发挥共同的才智,用不了多久,火箭项目必然可成为现实。朕之所以重视这个项目,就是因为火箭将会开启帝国征服外太空的梦想,火箭只不过是一个突破口,将来火箭研制出来了,我们在上面安装上炸弹就可以成为一种超级武器,我们只要坐在地面上操控就可以对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进行精确打击。安装上仪表设备进行载人实验,就可以成为太空科学研究的最好的工具,甚至可以预测天气情况,还可以发射太空探测器这类的东西。总之,朕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早日实现这个梦想。”
四个人一起恭声道:“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早日实现帝国的航空之梦付出自己的全部才智。”
第476章 火箭计划
康广仁又介绍道:“这位是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奥伯特。曾在世界大战中被征召入奥匈帝国军队当兵,中断了学习,但他专注于宇宙航行的基础理论研究。退役后在维也纳工程军院从事火箭研究,后又在德累斯顿大学研制液体火箭的燃料泵,但他的主要兴趣在固体火箭方面,是德国火箭研究方面的绝对权威。”
“这位是美国科学家戈达德,是美国著名的教授、工程师和发明家,液体火箭的主要研究者。”
康光仁对皇上说道:“这四位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受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的影响,而迷上了星际旅行的。”
关绪清非常高兴,眼前的这四个人被后世誉为现代火箭事业的奠基人,康光仁不负众望,一举把这四位都请到了北京,将来帝国的航空事业将会迅猛发展。“朕久仰四位的大名,一直都很想与你们见面,没想到今日朕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四个人一起躬身道:“大皇帝陛下,您太客气了,能够与您这样伟大的帝王见面才是我们毕生的荣耀。”
奥伯特面有难色的说:“陛下实在是抬举我了,其实我并不像您所夸奖的那样,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我在德国的处境就已经比较艰难了,那时我就觉得太空飞行的运载工具研制已经不是一种推测,很快就将变为现实。只有火箭才能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人完全可以乘坐这种飞行器到太空中飞行并且可以保证安全。那一年,我向海德堡大学提交了题为《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的论文,但没想到该论文被当时的德国科学界断定是最不切实际的空想之作。我并不甘心,于是拿着我的理论研究成果走遍了柏林和慕尼黑的所有大学,并向政府兜售我的理论,但遗憾的是,我并不被科学界所认可,只有时任陆军部总参谋长的小毛奇看到我的著作之后觉得很好奇,便接见了我,并在陆军部为我安排了一个空有其名的职位。这么多年过去了,政府和军方显然并不看中我的理论,一不给资金,二不给助手,在别人眼中,我就像是一个异想天开、哗众取宠的小丑,现在德皇下台了,兴登堡把持的政府一举把我赶出了军事部门。没有办法我就只好落魄到了慕尼黑,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做教员。就在这个时候,康先生派人找到了我,并且热情的邀请我到中国来发展,我早就知道您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中国科学院早已闻名于世界,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次会得到您的亲自接见,我实在是太意外了。”
美国人戈达德深有同感的说:“是啊,我的经历与奥伯特先生非常相似除了凡尔纳那本科幻巨著对我的影响之外,从16岁起我就阅读了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开始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仰望东方的天空时,我突然想要是我们能够做个飞行器飞向火星,那该有多好!我幻想着有这么个小玩艺可以从地上腾空而起,飞向蓝天。从那时起,我像变了个人,定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与奥伯特先生所不同的是后来我迷上了液体燃料作为动力的火箭研究。全世界都知道,原始的火箭是由聪慧的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一千多年来,人们对火箭的兴趣似乎从来都没有增加过,我希望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最初我的精力集中在固体燃料作为动力的火箭研究上,并且试验出了几枚微型火箭,并取得了成功,我试图把这一成果向美国政府和军方推广,但是遭到了拒绝,被人嘲笑为是异想天开的愚蠢行为,而且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对我的研究进行投资。我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终于懂得了怎样让火箭飞得比什么都高。但我干得太累了,又病倒了,不得不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经过检查,我患上了肺结核。医生说我只能再活两周,让我长期休息。但我很想活下去,我不能死,我要工作。两周后,我真的没有死,于是又开始工作了。虽然疾病虽然没有把我打垮,但是面对人们的不理解,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科技部的官员联系到了我,邀请我到中国来,我知道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这里有居里夫妇、卡尔本茨、约翰诺兰等这些世界科学巨匠,甚至还有伟大的莱特兄弟。是您让他们实现了自己毕生的理想,这也是每一个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就来到这里,愿意倾尽我所有的才智为大皇帝陛下服务终生。”
接下来,瑞士科学家拉瓦尔和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也表达了相同的愿望。
关绪清感慨的说道:“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一项伟大的发明在它开始的时候总是会面临人们这样或那样的不理解,但是时间会证明你们的伟大,如果你们愿意留在中国的话,朕愿意给你们提供一切需要的条件,别人不相信你们,朕永远相信!”
四个落魄的科学家听了中国皇帝的话,全都感动得难以言表。
康光仁在一旁笑道:“我国皇帝陛下是世界上最开明的君主,他对于科学的尊重也超过了任何一位帝王,你们要是留在中国一定会向莱特兄弟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的皇帝陛下会给你插上一对翱翔天际的翅膀!”
“我们愿意,大皇帝陛下,我衷心的愿意留在中国,为您效力,为中国的科学事业效力,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荣幸!”四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既然如此,从现在起,你们将会进入帝国科学院工作,隶属于科技部管理,你们四位就着手组建一个火箭研究院,一心一意的研制火箭计划,这个计划将会作为继飞机研制计划之后帝国最重要的科研计划之一,朕每年给你们提供200万元的科研经费,要是不够的话,科技部会随时追加。”
“够了,够了,皇帝陛下,这笔钱足够了……”
“陛下,对于火箭这种高端科技,我觉得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那么难以逾越,我是这么考虑的,第一,以目前的科学知识水平,能够制造出一种机器,它可以飞到地球大气层以外的高度,当然我们可以称之为火箭或是太空发射器。第二,经过进一步改进,这种机器能够达到这样一种速度,使它不受阻碍地进入以太空间而不返回地球,甚至能够摆脱地球的引力。第三,这种机器可以制造成载人的形式,而不会危及他们的安全。第四,在一定条件下,制造这样的机器是有用益的,这样的条件可望在几十年内发展成熟。燃料消耗、燃气消耗速度、火箭速度、发射阶段重力作用、飞行延续时间和飞行距离等,这些关系是火箭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奥伯特对自己的设想充满了信心,而且也急迫的希望皇帝能够理解并支持他的这一设想。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火箭不过是一种少有用途的玩具。我已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们在我的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在莫斯科求学期间,我就开始思索实现太空飞行的方法。16岁那年,我忽然想到利用离心力。这使我极度兴奋,以为发现了通向星际空间的道路。当时我简直高兴得发狂,那一晚我整夜都无法入睡。我慢慢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徘徊,一直思考着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但到了第二天黎明,我终于认识到我的推理是错误的。后来,我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了牛顿第三定律。这个看似简单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突然使我豁然开朗。我可以向陛下举一个例子,如果在一只充满高压气体的桶的一端开一个口,气体就会通过这个小口喷射出来,并给桶产生反作用力,使桶沿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对火箭飞行原理的形象描述。第二年,我在我的论文《自由空间》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我对这种火箭动力的定性解释是:火箭运动的理论基础是牛顿第三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语声充满了狂热的宗教主义激情,对于像他们这样落魄的科学家太需要找一个理解自己的人痛快的倾诉一番了。
接下来,拉瓦尔和戈达德也分别阐述了自己对于火箭原理的看法。
关绪清静静的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直到四个人都说完了之后,这才说道:“四位说的都非常有道理,朕看得出来,你们对于火箭和航天都有着精深的研究,当然每个人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导致你们的观点有一些出入,但是每一项科学研究到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只要你们能把思想集中起来,发挥共同的才智,用不了多久,火箭项目必然可成为现实。朕之所以重视这个项目,就是因为火箭将会开启帝国征服外太空的梦想,火箭只不过是一个突破口,将来火箭研制出来了,我们在上面安装上炸弹就可以成为一种超级武器,我们只要坐在地面上操控就可以对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进行精确打击。安装上仪表设备进行载人实验,就可以成为太空科学研究的最好的工具,甚至可以预测天气情况,还可以发射太空探测器这类的东西。总之,朕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早日实现这个梦想。”
四个人一起恭声道:“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早日实现帝国的航空之梦付出自己的全部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