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长平之战(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ps:第二章在晚上
丹水以西二十里,光狼城。
由百户小邑改造而成的晋军大本营并不宽敞,各家的代表和将吏一拥而入后,便将大帐站得满满当当的,都在等待主帅知瑶下令。
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晋国人才凋零,无能战的大将,于是知瑶便渐渐从一个偏师统帅脱颖而出。灭仇由之战,少水之战,破铜鞮、拔上党之战,台谷之战,重新夺长子之战,但凡晋军取得的胜利,基本都是由他指挥的。
他的兄长知宵,却打了一场败仗,归来后一蹶不振,兄弟二人高下立判。
所以祖父知伯跞便响应舆情,将他卓拔为上大夫、中军司马,代国君和执政统帅三军!
可知瑶心中却没有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喜悦,这两年里,赵氏放缓了攻势,晋国各家有了喘息的机会,但周边的大网却一丝丝的被收紧:中行灭亡了,中山国成为新的敌人;惧怕强权的周室反复,收回了伐赵的号召;郑国在夺取阴地后,也匆匆脱离了晋国这艘要翻的大船,和赵氏请平,与宋国举行边界谈判。
结果就是赵氏在消化新征服的领地,知氏却未能得到休息,太行天险已经是双方共有,敌人随时可能会发动进攻,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完全落入了他们手中!
果不其然,今年入秋后,府库里再度积满粮食的赵氏终于忍不住了,他们明攻几经易手的长子,实际却调兵直插泫氏邑,打算抄晋军后路,但知瑶反应很快,他判断出了赵氏的打算,立刻集结了上党的军队,将赵氏先锋击退。
但长子还是重归赵氏,赵军达到了初期战略目的,不单光复长子,在上党山地边缘站稳了脚跟,田贲部如同钉子一般,成功进入丹水盆地,有利于大部队充分展开作战。
到这时候,知瑶已经意识到了,这次试探不同于以往小打小闹的牵制******,而是大张旗鼓的进攻!
警讯越来越多,而且都来自丹水以东的不同地方,斥候报来的赵军旗号足足有二十个师之多。对于赵氏手下的兵力,知瑶平日还是做过一些功课的,赵无恤已经非同日而语,全职当兵的武卒超过了一万人,更有分别从河内、邯郸、鲁国征召的三军近四万人,外加韩氏可以提供的一军,机动兵力足足有六万之多!这还不包括较弱的地方驻戍部队。
这次,赵氏至少带了五万,外加一万民夫,几乎倾尽治下所有兵马而来。
知瑶算是正式领教了赵军全力以赴的厉害,他开始以主帅的身份调遣各家力量。总的来说,知氏有两军,魏氏有两军,公室有一军,范氏残党有半军,其余大夫之家也能凑个半军,明明上不输于赵氏,可他们还得留人防守,所以集中在上党地区的人数较赵军略少,仅有不到五万。
既然兵力不如对方,士气也不如,以守为主是较明智的决定。知瑶便以大营所在的光狼城为中心,以丹水为天然屏障,还利用当地的山石夯土,沿着丹水修筑了一条长达二十里的壁垒,只要赵军敢渡河攻击,就立刻半渡而击之。
依托于一条河水和一条山脉的防线,终于挡住了赵军的步伐,赵军一个月内多次进攻也无法前进,数次挑战,知瑶都不予理睬,于是双方进入两个月的对峙期。
可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知瑶赫然发现自己上当了,赵无恤这次进攻,打的是一手连环子,叫人防不胜防。在他注意力被吸引在名为“长平”的这块弹丸之地时,北方却出了大篓子!
……
收到晋阳的报警是七天前的事情,七天来陆续又有三拨信使来到军前,原来,仇由已被中山国夺回,赵军通过那里进入太原盆地,晋阳地区的代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击败,晋国的北边,重新插上赵氏旗帜。
对于这些信使,知瑶痛下狠手,无一例外地将其斩杀,因为他要稳定军心封锁消息,这点小事也还难不倒他。
因为他知道,知氏家臣还好说,若帐下的大夫们得知这一消息,只怕就一哄而散了……
局势虽然已经风雨飘摇,但好歹新绛晋侯的旗帜还在,知氏魏氏主力尚存。梁婴父等大夫与赵氏积怨太深,只怕自己投降后像鲁国的大夫一样失去一切,故而还存着将赵氏赶到太行以东,划太行而治的想法。
没错,以战促和,这就是知氏目前的指望。
“我若不想让大军不战而溃,便只有在消息传开前,硬着头皮与赵无恤决战一场了……打赢了这一仗,将赵氏赶到山东,再收兵回去收拾残局!”
但这可是决定晋国归属终战,数万将士生死的抉择啊。知瑶虽然崛起如彗星般迅速,却依然是个不满三十的年轻人,此时此刻,看着火光下各怀心思的众人,一时间,他对自己的决定又有些动摇起来……
有人站了出来,请他屏退左右,又用一席话帮他下定了决心:“子玉(知瑶的字),吾等必须与赵军交战,再拖下去,粮食将尽,大军便不战而溃了!”
……
帐内离知瑶最近的人,在他耳边低声说出这番话的人,是魏驹,魏氏的世子,也是魏氏表示忠于晋侯的人质,数年未见,他已经蓄起了浓浓的软须,身高八尺,颇有魏氏世代武人的风范。
知氏与魏氏的关系并非没有耿介,两年前,魏氏的小宗吕行在知宵进攻温县时提前带着船队撤离,导致知氏偏师全军覆没,知宵全靠苌弘庇护才得以走脱。
知伯跞十分震怒,要魏氏给出解释,魏氏方面将罪过全部归于小宗令狐博和吕行自作主张。这两人一个被驱逐不知所踪一个被贬斥在行伍里,算是给知氏一个交代。
为了让知氏彻底打消猜疑,魏氏的家主魏侈却主动前往新绛,相当于代替儿子做人质,知魏同盟也才得以维系下去。
正因为这种种变数,魏驹才能站在大帐里,在知瑶犹豫时,说了这一番话。
“过去两年间,赵无恤控制了孟门、轵关,不断派兵来西边袭扰,并利用空城长子引诱我军进攻,消耗吾等力量。几次反复后,军旅疲惫,耕作耽搁……”
“知氏在太行一线的领地产量极少,河西倒是有不少良田,这两年军用基本靠河西田和我魏氏曲沃、安邑的粮仓维持,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今子玉集中五万人于丹水西岸,百里馈粮,内外之费,兵卒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粟米数千石,府库已空空如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子腾说的有理……”知瑶点了点头,他对魏氏谈不上信任,却迫于形势只能依靠他们。
唇亡齿寒,这是虢虞两国留下的历史教训,若这时候他们相互猜疑背弃,只会被赵氏轻易击破,全取晋国,想来魏氏也明白这个道理吧。
他打消了自己的种种犹疑,作为大军统帅,最忌讳的就是当断不断,哪怕晋阳那边不出事,自己没有时间慢悠悠与赵无恤对峙了。
“不过赵无恤只怕一直在等着吾等主动进攻,吾等虽然占据了上党山地之利,可丹水以东也一样,泫氏以东有山名曰摩天岭,为谷地的制高点,易守难攻。我军若贸然出击,并不占优势,反而容易中了赵无恤的诡计,你与他交情匪浅,应该知道他的战法。”
说起与赵无恤的“交情”,魏驹有些尴尬,温县桃园结义众所周知,可韩虎兢兢业业地站在赵氏一边,他却与两人的敌人为伍,骄傲的知瑶与他的关系,可称不上友善,就算是现在,话里还带着刺呢!
但他想到那位新寻来的家臣所说的话,很快就挥去了一丝不快,笑道:“子玉代替执政统领三军,如何作战自然由你做主,吾等听你号令便是。”
”善!子腾你来看地图。”
知瑶点了点地图上丹水的源头丹朱岭,岭东的小村长平,又一直划到南面的光狼城和泫氏邑一带,这便是战场的全貌。
“对峙的战线南北长达十余里,斥候南北通报得半个时辰,战局瞬息万变,绝不可能等主帅下令,所以赵军各营垒必然有战时自行抉择之权。”
魏驹点了点头:”此言有理,我军亦是如此,那子玉的打算是?“
”诱敌先击!“
知瑶已经胸有成竹,如今还没有被赵军大败过的晋人将吏寥寥无几,他就是其中之一。
己方兵力虽然不如赵军,但却控制了上党地区的交通要道,踞险而守,这地势大军根本展不开,兵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只能在丹水谷地里进行零散的交锋。让诸侯闻之色变的赵军骑兵优势在于速度和冲击力,在这种硬扛的攻防战中无法发挥,这种情况下,军中兵卒多为太行地区山民的知军或许还有一丝胜算……
知瑶的手再度重重敲在长平处:“斥候探明,长平附近驻扎的赵军将吏名为田贲,吾等若效仿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之计,让丹朱岭的士鲋军更换营地,做出撤离的架势。田贲喜欢冒进,一定不会错过。待赵军渡河来追击时,吾等便让伏兵从侧面半渡而击,以此作为此战的突破口,一举攻到丹水东面,将赵无恤击败!“
(未完待续。)
ps:第二章在晚上
丹水以西二十里,光狼城。
由百户小邑改造而成的晋军大本营并不宽敞,各家的代表和将吏一拥而入后,便将大帐站得满满当当的,都在等待主帅知瑶下令。
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晋国人才凋零,无能战的大将,于是知瑶便渐渐从一个偏师统帅脱颖而出。灭仇由之战,少水之战,破铜鞮、拔上党之战,台谷之战,重新夺长子之战,但凡晋军取得的胜利,基本都是由他指挥的。
他的兄长知宵,却打了一场败仗,归来后一蹶不振,兄弟二人高下立判。
所以祖父知伯跞便响应舆情,将他卓拔为上大夫、中军司马,代国君和执政统帅三军!
可知瑶心中却没有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喜悦,这两年里,赵氏放缓了攻势,晋国各家有了喘息的机会,但周边的大网却一丝丝的被收紧:中行灭亡了,中山国成为新的敌人;惧怕强权的周室反复,收回了伐赵的号召;郑国在夺取阴地后,也匆匆脱离了晋国这艘要翻的大船,和赵氏请平,与宋国举行边界谈判。
结果就是赵氏在消化新征服的领地,知氏却未能得到休息,太行天险已经是双方共有,敌人随时可能会发动进攻,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完全落入了他们手中!
果不其然,今年入秋后,府库里再度积满粮食的赵氏终于忍不住了,他们明攻几经易手的长子,实际却调兵直插泫氏邑,打算抄晋军后路,但知瑶反应很快,他判断出了赵氏的打算,立刻集结了上党的军队,将赵氏先锋击退。
但长子还是重归赵氏,赵军达到了初期战略目的,不单光复长子,在上党山地边缘站稳了脚跟,田贲部如同钉子一般,成功进入丹水盆地,有利于大部队充分展开作战。
到这时候,知瑶已经意识到了,这次试探不同于以往小打小闹的牵制******,而是大张旗鼓的进攻!
警讯越来越多,而且都来自丹水以东的不同地方,斥候报来的赵军旗号足足有二十个师之多。对于赵氏手下的兵力,知瑶平日还是做过一些功课的,赵无恤已经非同日而语,全职当兵的武卒超过了一万人,更有分别从河内、邯郸、鲁国征召的三军近四万人,外加韩氏可以提供的一军,机动兵力足足有六万之多!这还不包括较弱的地方驻戍部队。
这次,赵氏至少带了五万,外加一万民夫,几乎倾尽治下所有兵马而来。
知瑶算是正式领教了赵军全力以赴的厉害,他开始以主帅的身份调遣各家力量。总的来说,知氏有两军,魏氏有两军,公室有一军,范氏残党有半军,其余大夫之家也能凑个半军,明明上不输于赵氏,可他们还得留人防守,所以集中在上党地区的人数较赵军略少,仅有不到五万。
既然兵力不如对方,士气也不如,以守为主是较明智的决定。知瑶便以大营所在的光狼城为中心,以丹水为天然屏障,还利用当地的山石夯土,沿着丹水修筑了一条长达二十里的壁垒,只要赵军敢渡河攻击,就立刻半渡而击之。
依托于一条河水和一条山脉的防线,终于挡住了赵军的步伐,赵军一个月内多次进攻也无法前进,数次挑战,知瑶都不予理睬,于是双方进入两个月的对峙期。
可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知瑶赫然发现自己上当了,赵无恤这次进攻,打的是一手连环子,叫人防不胜防。在他注意力被吸引在名为“长平”的这块弹丸之地时,北方却出了大篓子!
……
收到晋阳的报警是七天前的事情,七天来陆续又有三拨信使来到军前,原来,仇由已被中山国夺回,赵军通过那里进入太原盆地,晋阳地区的代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击败,晋国的北边,重新插上赵氏旗帜。
对于这些信使,知瑶痛下狠手,无一例外地将其斩杀,因为他要稳定军心封锁消息,这点小事也还难不倒他。
因为他知道,知氏家臣还好说,若帐下的大夫们得知这一消息,只怕就一哄而散了……
局势虽然已经风雨飘摇,但好歹新绛晋侯的旗帜还在,知氏魏氏主力尚存。梁婴父等大夫与赵氏积怨太深,只怕自己投降后像鲁国的大夫一样失去一切,故而还存着将赵氏赶到太行以东,划太行而治的想法。
没错,以战促和,这就是知氏目前的指望。
“我若不想让大军不战而溃,便只有在消息传开前,硬着头皮与赵无恤决战一场了……打赢了这一仗,将赵氏赶到山东,再收兵回去收拾残局!”
但这可是决定晋国归属终战,数万将士生死的抉择啊。知瑶虽然崛起如彗星般迅速,却依然是个不满三十的年轻人,此时此刻,看着火光下各怀心思的众人,一时间,他对自己的决定又有些动摇起来……
有人站了出来,请他屏退左右,又用一席话帮他下定了决心:“子玉(知瑶的字),吾等必须与赵军交战,再拖下去,粮食将尽,大军便不战而溃了!”
……
帐内离知瑶最近的人,在他耳边低声说出这番话的人,是魏驹,魏氏的世子,也是魏氏表示忠于晋侯的人质,数年未见,他已经蓄起了浓浓的软须,身高八尺,颇有魏氏世代武人的风范。
知氏与魏氏的关系并非没有耿介,两年前,魏氏的小宗吕行在知宵进攻温县时提前带着船队撤离,导致知氏偏师全军覆没,知宵全靠苌弘庇护才得以走脱。
知伯跞十分震怒,要魏氏给出解释,魏氏方面将罪过全部归于小宗令狐博和吕行自作主张。这两人一个被驱逐不知所踪一个被贬斥在行伍里,算是给知氏一个交代。
为了让知氏彻底打消猜疑,魏氏的家主魏侈却主动前往新绛,相当于代替儿子做人质,知魏同盟也才得以维系下去。
正因为这种种变数,魏驹才能站在大帐里,在知瑶犹豫时,说了这一番话。
“过去两年间,赵无恤控制了孟门、轵关,不断派兵来西边袭扰,并利用空城长子引诱我军进攻,消耗吾等力量。几次反复后,军旅疲惫,耕作耽搁……”
“知氏在太行一线的领地产量极少,河西倒是有不少良田,这两年军用基本靠河西田和我魏氏曲沃、安邑的粮仓维持,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今子玉集中五万人于丹水西岸,百里馈粮,内外之费,兵卒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粟米数千石,府库已空空如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子腾说的有理……”知瑶点了点头,他对魏氏谈不上信任,却迫于形势只能依靠他们。
唇亡齿寒,这是虢虞两国留下的历史教训,若这时候他们相互猜疑背弃,只会被赵氏轻易击破,全取晋国,想来魏氏也明白这个道理吧。
他打消了自己的种种犹疑,作为大军统帅,最忌讳的就是当断不断,哪怕晋阳那边不出事,自己没有时间慢悠悠与赵无恤对峙了。
“不过赵无恤只怕一直在等着吾等主动进攻,吾等虽然占据了上党山地之利,可丹水以东也一样,泫氏以东有山名曰摩天岭,为谷地的制高点,易守难攻。我军若贸然出击,并不占优势,反而容易中了赵无恤的诡计,你与他交情匪浅,应该知道他的战法。”
说起与赵无恤的“交情”,魏驹有些尴尬,温县桃园结义众所周知,可韩虎兢兢业业地站在赵氏一边,他却与两人的敌人为伍,骄傲的知瑶与他的关系,可称不上友善,就算是现在,话里还带着刺呢!
但他想到那位新寻来的家臣所说的话,很快就挥去了一丝不快,笑道:“子玉代替执政统领三军,如何作战自然由你做主,吾等听你号令便是。”
”善!子腾你来看地图。”
知瑶点了点地图上丹水的源头丹朱岭,岭东的小村长平,又一直划到南面的光狼城和泫氏邑一带,这便是战场的全貌。
“对峙的战线南北长达十余里,斥候南北通报得半个时辰,战局瞬息万变,绝不可能等主帅下令,所以赵军各营垒必然有战时自行抉择之权。”
魏驹点了点头:”此言有理,我军亦是如此,那子玉的打算是?“
”诱敌先击!“
知瑶已经胸有成竹,如今还没有被赵军大败过的晋人将吏寥寥无几,他就是其中之一。
己方兵力虽然不如赵军,但却控制了上党地区的交通要道,踞险而守,这地势大军根本展不开,兵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只能在丹水谷地里进行零散的交锋。让诸侯闻之色变的赵军骑兵优势在于速度和冲击力,在这种硬扛的攻防战中无法发挥,这种情况下,军中兵卒多为太行地区山民的知军或许还有一丝胜算……
知瑶的手再度重重敲在长平处:“斥候探明,长平附近驻扎的赵军将吏名为田贲,吾等若效仿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之计,让丹朱岭的士鲋军更换营地,做出撤离的架势。田贲喜欢冒进,一定不会错过。待赵军渡河来追击时,吾等便让伏兵从侧面半渡而击,以此作为此战的突破口,一举攻到丹水东面,将赵无恤击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