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9章 钻进燕山
第9章 钻进燕山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
“圣上,多余的粮食怎么办?”刘文炳问道。
朱高远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不能全带走吗?”
昨天早上突围的时候,因为时间太紧,而且突围需要轻装,所以没有携带辎重,但是现在已经突围出来,就必须带齐足够的辎重。
接下来可是要在深山之中呆够半个月。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是熬不过这半个月的。
再就是毛毡,山中苦寒,没有毛毡保暖那真是要冻死人的。
“每匹战马已经携带了七八十斤辎重,不能再多了。”刘文炳说道,“再多就会影响到行军速度了,战马会吃不消的。”
“不是还有一百多匹驮马吗?”朱高远道。
刘文炳道:“每匹驮马已经驮了三百多斤辎重,可既便这样,也还是有一千多石粮食带不走,怎么办?”
朱高远便沉默了。
巩永固道:“圣上,多余的粮食不能留给流贼,烧了吧。”
“不能烧。”王文彦急道,“烧了粮食也未必会饿着流贼,受苦的还是京畿百姓。”
“王爱卿所言极是,就把多余的粮食留给京畿百姓吧。”朱高远喟然说道,“朕御极十七年,就没给京畿百姓带来福祉。”
“倒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灾祸。”
“临别之际,也算是给他们的一点补偿吧。”
说到这一顿,朱高远又翻身上马,沉声道:“走,去天寿山。”
虽然暂时摆脱了大顺追兵,甚至还通过奇袭攻占了昌平州城,但是这对当下的天下大势并没有丝毫影响。
大顺军仍占据着绝对优势。
要想凭借这一千乌合之众逆转天下大势,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昌平失守的消息一旦传回到北京,李自成就一定会派出大军前来追杀,朱高远可不认为他这一千多乌合之众能够在十几万大顺军的围追堵截下逃出生天。
四渡赤水两占遵义这样的神仙仗,只有毛教员才能打得出来,他朱高远可没有毛教员的本事,所以还是老实钻山沟吧,所以再接下来的这半个多月,他们就只能夹起尾巴躲进燕山深处,等着一片石的大战爆发。
……
昌平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时,
李自成刚和牛金星、宋献策商量好怎么处理承天门外的文官。
一大清早,大明内阁首辅魏藻德又带着大大小小上千个官员,跪在了承天门外,要求大顺朝一体录用。
甲申国难,殉节的官员不少,
但是急着投降大顺朝的更多。
经过讨论,李自成决定三品以上官员一律不用。
三品以下的则可以优先挑选出一批清廉自守的官员委以重任。
一通操作,首批一百多名明朝降官被委以重任,比如原吏部郎中左懋泰,从正五品的郎中直接超擢成为正三品的兵政府左侍郎,连升四级!
左懋泰刚刚走马上任,就接到了昌平失守的败报。
“禀主上,昌平失守,掌旅郭琦力战身亡。”左懋泰奏报道。
“你说什么,昌平失守?”李自成有些错愕的道,“谁干的?崇祯小儿?”
左懋泰答道:“据败军回报,昨夜袭击昌平的贼兵中确有人喊了声圣上,所以袭破昌平的贼兵应该就是伪帝崇祯的败兵。”
“还真的是崇祯小儿?”李自成脸色垮下来。
“这不可能。”刘宗敏不信道,“崇祯小儿溃围之后没有南下,没有东进,反而北上去了昌平?他是傻么?”
“是啊,崇祯是傻子吗?”
李自成和牛金星也有着同样的疑惑。
南下或者东进尚有一线生机,北上真是死路。
毕竟居庸关就挡在那里,崇祯小儿那几百乌合之众还能拿下重兵驻守的居庸关?只怕是王阳明再世也绝无可能办到。
……
“他并不傻。”李岩摇头说道,“一点都不傻。”
“怎么不傻。”李年不以为然,“崇祯老儿在溃围之后直接往南逃跑的话,虽然最后难免被追上,但是乔妆流民或许还有机会逃脱。”
“毕竟就算主上发下海捕公文也未必能抓住。”
“往东的话,更是有很大可能与关宁军会合。”
“关宁军足有四五万人马,还是堪与我大顺军一战的。”
“但是往北,前有居庸关,后有追兵,右威武将军和兄长发现扑空之后,也一定会率领本部骑兵从东西两翼北上包抄。”
“届时我大顺军四面合围,崇祯老儿还能往哪跑?”
李牟也说道:“是啊,崇祯老儿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你们错了。”李岩摆手道,“你们忽略了一个事实。”
“什么?”李友和李牟一脸不解的道,“我们忽略了什么?”
“地形。”李岩道,“你们难道不记得,当年大明督师杨嗣昌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方略围剿我大顺军,主上是怎么躲过这一死劫的?”
李友道:“怎么不记得,在最危急时主上仅率十七骑遁入商洛山,正是凭借着商洛山之地形才得以摆脱明军之追剿。”
李牟哂然一笑接着说道:“崇祯十二年,主上从商洛山中复出时不过三千众,要不是兄长鼎力相助,又岂能有今天?”
“闭嘴!”李岩遽然色变道,“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这种话今后不要再提。”
“这不是你我兄弟私下里说说嘛。”李牟讪然说道,“人前小弟保证不说这话。”
“私下也不许说。”李岩正色说道,“要是说顺嘴了,一不小心就会脱口而出,万一这话传入丞相和主上耳中,那就说不清楚了。”
李年转移话题道:“兄长,这跟崇祯老儿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李岩道,“你们难道没有发现,此时的崇祯与当年的主上,处境竟然有些类似吗?”
“唔,我明白了。”李年恍然说道,“兄长你是说,崇祯的数百骑兵只要往燕山的山沟里随便一钻,我们大顺军就拿他毫无办法。”
“对。”李岩说道,“只要进了燕山,明军兵少就反而成了优势。”
“可是兄长,还是不对啊。”李年道,“主上当年遁入商洛山中是要韬光养晦,以待时局发生变化,崇祯老儿躲进燕山能有什么用?”
“我们大顺朝可不是伪明,不可能给他机会的。”
李牟也说道:“是啊,崇祯老儿还能在燕山躲藏一辈子?”
“不,你们太乐观了。”李岩皱眉说道,“眼下时局仍存在变数,别的先不说,吴三桂的关宁军就是个巨大的隐患,在关外更有建奴虎视眈眈。”
“这倒也是。”李年道,“所以兄长才要北上古北口?”
“是的。”李岩点头道,“古北口是进入燕山的古通道之一,如果运气好的话,崇祯直接会被你我兄弟拦个正着,退一步讲,就算崇祯没从古北口进山,最终大概率也还是要从古北口出山与关宁军会合的,所以我们只要守住古北口准能逮住他。”
“明白。”李牟大笑道,“崇祯老儿别想逃出兄长的手心。”
……
紫禁城,乾清宫。
李自成一拍御案,说道:“不管崇祯小儿是真傻还是慌不择路,既然他自己找死,那我就得成全他。”
“立即派出飞骑,诏令李友、李岩北上包抄昌平之两翼。”
“再让老谷率两千轻骑北上,会同李友、李岩活捉崇祯。”
“臣遵旨。”左懋泰长长一揖,转身出了乾清宫去草拟诏书。
李自成又对牛金星和宋献策道:“丞相、左军师,我们接着再议刚才的事,对吴三桂的那几万关宁军,究竟是打还是招降?”
宋献策道:“属下以为如能招降,还是应当招降。”
牛金星道:“但是吴三桂跟唐通、白广恩、张天琳他们可不一样,关宁军的实力也要比宣府镇、大同镇的实力要强出一大截。”
宋献策道:“正因为关宁军实力强,才更应招抚。”
牛金星道:“若招抚的话,将来会不会尾大不掉?”
宋献策道:“属下以为还是应该尽可能招抚,因为一旦招抚成功,不仅可以获得一支抵御关外建奴的生力军,更加可以给江南的左良玉、刘泽清等明军边镇吃下一颗定心丸,将来我大顺军平定江南的时候就会容易得多。”
“有道理。”李自成拍板道,“那就还是招抚。”
牛金星道:“既然主上决定了要招抚,最好还是派数员降将前往,吴三桂看到主上善待大明各路降军,并对各镇降将委以重任后,也就不会再生出疑虑之心。”
李自成道:“那就让白广恩和唐通去永平府吧,再带四万两银子去。”
实话实说,李自成也觉得四万两银子寒碜了些,但是他拿不出更多了。
宋献策眼珠一转道:“主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在京师,不如让吴襄给吴三桂写一封招降信,这封书信可抵十万两银。”
李自成道:“善,就这么办。”
“圣上,多余的粮食怎么办?”刘文炳问道。
朱高远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不能全带走吗?”
昨天早上突围的时候,因为时间太紧,而且突围需要轻装,所以没有携带辎重,但是现在已经突围出来,就必须带齐足够的辎重。
接下来可是要在深山之中呆够半个月。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是熬不过这半个月的。
再就是毛毡,山中苦寒,没有毛毡保暖那真是要冻死人的。
“每匹战马已经携带了七八十斤辎重,不能再多了。”刘文炳说道,“再多就会影响到行军速度了,战马会吃不消的。”
“不是还有一百多匹驮马吗?”朱高远道。
刘文炳道:“每匹驮马已经驮了三百多斤辎重,可既便这样,也还是有一千多石粮食带不走,怎么办?”
朱高远便沉默了。
巩永固道:“圣上,多余的粮食不能留给流贼,烧了吧。”
“不能烧。”王文彦急道,“烧了粮食也未必会饿着流贼,受苦的还是京畿百姓。”
“王爱卿所言极是,就把多余的粮食留给京畿百姓吧。”朱高远喟然说道,“朕御极十七年,就没给京畿百姓带来福祉。”
“倒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灾祸。”
“临别之际,也算是给他们的一点补偿吧。”
说到这一顿,朱高远又翻身上马,沉声道:“走,去天寿山。”
虽然暂时摆脱了大顺追兵,甚至还通过奇袭攻占了昌平州城,但是这对当下的天下大势并没有丝毫影响。
大顺军仍占据着绝对优势。
要想凭借这一千乌合之众逆转天下大势,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昌平失守的消息一旦传回到北京,李自成就一定会派出大军前来追杀,朱高远可不认为他这一千多乌合之众能够在十几万大顺军的围追堵截下逃出生天。
四渡赤水两占遵义这样的神仙仗,只有毛教员才能打得出来,他朱高远可没有毛教员的本事,所以还是老实钻山沟吧,所以再接下来的这半个多月,他们就只能夹起尾巴躲进燕山深处,等着一片石的大战爆发。
……
昌平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时,
李自成刚和牛金星、宋献策商量好怎么处理承天门外的文官。
一大清早,大明内阁首辅魏藻德又带着大大小小上千个官员,跪在了承天门外,要求大顺朝一体录用。
甲申国难,殉节的官员不少,
但是急着投降大顺朝的更多。
经过讨论,李自成决定三品以上官员一律不用。
三品以下的则可以优先挑选出一批清廉自守的官员委以重任。
一通操作,首批一百多名明朝降官被委以重任,比如原吏部郎中左懋泰,从正五品的郎中直接超擢成为正三品的兵政府左侍郎,连升四级!
左懋泰刚刚走马上任,就接到了昌平失守的败报。
“禀主上,昌平失守,掌旅郭琦力战身亡。”左懋泰奏报道。
“你说什么,昌平失守?”李自成有些错愕的道,“谁干的?崇祯小儿?”
左懋泰答道:“据败军回报,昨夜袭击昌平的贼兵中确有人喊了声圣上,所以袭破昌平的贼兵应该就是伪帝崇祯的败兵。”
“还真的是崇祯小儿?”李自成脸色垮下来。
“这不可能。”刘宗敏不信道,“崇祯小儿溃围之后没有南下,没有东进,反而北上去了昌平?他是傻么?”
“是啊,崇祯是傻子吗?”
李自成和牛金星也有着同样的疑惑。
南下或者东进尚有一线生机,北上真是死路。
毕竟居庸关就挡在那里,崇祯小儿那几百乌合之众还能拿下重兵驻守的居庸关?只怕是王阳明再世也绝无可能办到。
……
“他并不傻。”李岩摇头说道,“一点都不傻。”
“怎么不傻。”李年不以为然,“崇祯老儿在溃围之后直接往南逃跑的话,虽然最后难免被追上,但是乔妆流民或许还有机会逃脱。”
“毕竟就算主上发下海捕公文也未必能抓住。”
“往东的话,更是有很大可能与关宁军会合。”
“关宁军足有四五万人马,还是堪与我大顺军一战的。”
“但是往北,前有居庸关,后有追兵,右威武将军和兄长发现扑空之后,也一定会率领本部骑兵从东西两翼北上包抄。”
“届时我大顺军四面合围,崇祯老儿还能往哪跑?”
李牟也说道:“是啊,崇祯老儿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你们错了。”李岩摆手道,“你们忽略了一个事实。”
“什么?”李友和李牟一脸不解的道,“我们忽略了什么?”
“地形。”李岩道,“你们难道不记得,当年大明督师杨嗣昌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方略围剿我大顺军,主上是怎么躲过这一死劫的?”
李友道:“怎么不记得,在最危急时主上仅率十七骑遁入商洛山,正是凭借着商洛山之地形才得以摆脱明军之追剿。”
李牟哂然一笑接着说道:“崇祯十二年,主上从商洛山中复出时不过三千众,要不是兄长鼎力相助,又岂能有今天?”
“闭嘴!”李岩遽然色变道,“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这种话今后不要再提。”
“这不是你我兄弟私下里说说嘛。”李牟讪然说道,“人前小弟保证不说这话。”
“私下也不许说。”李岩正色说道,“要是说顺嘴了,一不小心就会脱口而出,万一这话传入丞相和主上耳中,那就说不清楚了。”
李年转移话题道:“兄长,这跟崇祯老儿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李岩道,“你们难道没有发现,此时的崇祯与当年的主上,处境竟然有些类似吗?”
“唔,我明白了。”李年恍然说道,“兄长你是说,崇祯的数百骑兵只要往燕山的山沟里随便一钻,我们大顺军就拿他毫无办法。”
“对。”李岩说道,“只要进了燕山,明军兵少就反而成了优势。”
“可是兄长,还是不对啊。”李年道,“主上当年遁入商洛山中是要韬光养晦,以待时局发生变化,崇祯老儿躲进燕山能有什么用?”
“我们大顺朝可不是伪明,不可能给他机会的。”
李牟也说道:“是啊,崇祯老儿还能在燕山躲藏一辈子?”
“不,你们太乐观了。”李岩皱眉说道,“眼下时局仍存在变数,别的先不说,吴三桂的关宁军就是个巨大的隐患,在关外更有建奴虎视眈眈。”
“这倒也是。”李年道,“所以兄长才要北上古北口?”
“是的。”李岩点头道,“古北口是进入燕山的古通道之一,如果运气好的话,崇祯直接会被你我兄弟拦个正着,退一步讲,就算崇祯没从古北口进山,最终大概率也还是要从古北口出山与关宁军会合的,所以我们只要守住古北口准能逮住他。”
“明白。”李牟大笑道,“崇祯老儿别想逃出兄长的手心。”
……
紫禁城,乾清宫。
李自成一拍御案,说道:“不管崇祯小儿是真傻还是慌不择路,既然他自己找死,那我就得成全他。”
“立即派出飞骑,诏令李友、李岩北上包抄昌平之两翼。”
“再让老谷率两千轻骑北上,会同李友、李岩活捉崇祯。”
“臣遵旨。”左懋泰长长一揖,转身出了乾清宫去草拟诏书。
李自成又对牛金星和宋献策道:“丞相、左军师,我们接着再议刚才的事,对吴三桂的那几万关宁军,究竟是打还是招降?”
宋献策道:“属下以为如能招降,还是应当招降。”
牛金星道:“但是吴三桂跟唐通、白广恩、张天琳他们可不一样,关宁军的实力也要比宣府镇、大同镇的实力要强出一大截。”
宋献策道:“正因为关宁军实力强,才更应招抚。”
牛金星道:“若招抚的话,将来会不会尾大不掉?”
宋献策道:“属下以为还是应该尽可能招抚,因为一旦招抚成功,不仅可以获得一支抵御关外建奴的生力军,更加可以给江南的左良玉、刘泽清等明军边镇吃下一颗定心丸,将来我大顺军平定江南的时候就会容易得多。”
“有道理。”李自成拍板道,“那就还是招抚。”
牛金星道:“既然主上决定了要招抚,最好还是派数员降将前往,吴三桂看到主上善待大明各路降军,并对各镇降将委以重任后,也就不会再生出疑虑之心。”
李自成道:“那就让白广恩和唐通去永平府吧,再带四万两银子去。”
实话实说,李自成也觉得四万两银子寒碜了些,但是他拿不出更多了。
宋献策眼珠一转道:“主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在京师,不如让吴襄给吴三桂写一封招降信,这封书信可抵十万两银。”
李自成道:“善,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