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再考虑到贸然变动行政体系,容易引起麻烦,比如说和上海有类似问题的,其实还有广州呢,广州可是一个府,而府城乃至省城其实也就是番禺县城。
而番禺县和周边几个县的矛盾和冲突也是非常大。
如果上海这边进行合并了,那么广州那边是不是也要进行合并呢?
更关键的是,这种合并只是名义上的合并而已,对事情的解决并没有用处。
考虑一番后,李轩直接批示“着松江府加大对各县协调,合并一事押后再议!”
这基本上是同意了内阁方面的意见!
不过这么批阅之后,他却是觉得还应该再多说几句,然后就是摇铃,把外头候着的秘书叫了进来,然后道:“拟旨,着陈立夫放开手对松江四县进行协调,必要时候可进行各县进行一定调整,务必让松江府的工商业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直接批示就是可以的,但是李轩还是专门下了一个圣旨,这里头体现的是对松江府,对上海的重视,让陈立夫知道,既然坐上了松江府知府这个位置,就要用心去做事。
此外,也是给陈立夫一定的权限,让他进行细微的调整,用以更好的发展工商业。
因此,陈立夫的这份折子,并没有在帝国上层引起什么波澜,不过陈立夫接到了李轩的圣旨后,却还是知道,自己虽然不能对三县进行直接的合并,但是却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整,而这个调整也足够了。
怎么调整?圣天子没有明说!
是对各县的辖区进行调整?还是说对官员进行调整?又或者是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圣天子没有明说,陈立夫也就只能自己琢磨,然后想办法了。
反正不管是圣天子还是他自己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松江府的工商业而已!
在这个前提下,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也是可行的。
直接对辖区进行调整,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辖区调整到最后还是要上报中央,而且大概率也是会被打回,不过官员调整,政策调整他还是有一定的权限的。
当即,他就是直接以松江府知府衙门召开了经济会议,随后迅速确定了沿江大道以及其他主干道的延长计划!
如今上海那边的沿江大道,都是只局限在上海的北岸工业区、商贸区、老城区以及第一、第二工业区,如今陈立夫要做的事就是,对沿江大道进行南北延伸。
在北边,一直延伸到嘉定那边,而在南边,则是延伸到华亭,当然了,并不是全部区域,而是只有一段距离而已。
在华亭这边,将会把沿江大道延伸到华亭开发区,从第二工业区开始,再到华亭开发区的最南端,一共大约七公里。
这七公里的延伸路段,施工标准将会和在上海内的沿江大道统一标准,一样的宽度,同样是采用硬化路面!
至于资金问题,在上海境内的路段,由上海财政独自承担,而华亭县内的路段,则是华亭县财政出资一小部分,大头由松江府财政出。
嘉定那边的也是同样如此操作。
说白了就是,动用府级财政的资金,援助华亭和嘉定的基础建设。
同时对于公共交通问题,陈立夫亲自出面,约谈上海公共马车公司,然后又是约谈了嘉定和华亭两县的官员,要求他们不管怎么样,都要拿出一个合作方案了。
而上海公共马车公司,也是属于国有资产企业,虽然是独立商业运营,但是在这种时候,也是不可避免需要承担一些政治性的任务,最后是捏着鼻子让出了一部分的利益。
在陈立夫的牵头下,由松江府府级财政出资,成立松江公共马车公司,统一运营全府四县的公共马车业务,不过上海公共马车公司依旧独立运营,但是只局限于县内的业务,同时成立华亭、嘉定、青浦三个分公司分别运营各自辖区内的业务。
而县际公共马车服务,则是由松江公共马车公司负责协调运营。
不过,作为补偿,上海公共马车公司在新公司里,占据了百分之绝大多数的股份。
当成立了松江公共马车公司统一协调管理后,一直困扰三县的公共交通问题也是得到了迅速的解决,迅速开通了多条公共马车路线。
更加重要的是,轨道马车也会从第二工业区延伸到华亭开发区。
如此,将会极大的解决目前居住在华庭开发区的数万民众前往第二工业区上班的交通问题。
虽然说其中只间隔了几公里,但是没有公共马车,只是走路的话也是太远了,而且没有轨道马车的话,只靠普通马车,这票价也是太高,普通工人无法承受。
如果有了轨道马车,依托运输量大幅度上涨,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到时候,这种轨道马车的价格,哪怕是普通的工人也能够坐得起。
目前上海那边的轨道马车,已经是开始规模化运营了!
虽然一开始投入的成本巨大,但是运载量那是没的说的,只需要两匹马,就能够拖动载客数十人的马车,而且速度还更快,乘坐起来舒适性也更高。
如今这种轨道马车交通系统,已经是开始承担上海城市交通的主要运力了!
只是这种轨道马车投入巨大,目前能够有这个财力大规模发展的,也就只有上海了,就算是在金陵城那边,目前也只是搞了一条实验性的轨道马车路线而已,而且还不是为载客服务,而是为了运货服务的,说白了就是把原来的港口货运专线延长了几公里而已。
类似的还有广州,那边也是开始小规模的搞。
只不过还是没办法和上海这样,直接大规模的搞轨道马车,甚至是要覆盖全城。
到目前为止,上海这边已经是完成了大约五十公里长度的轨道路线,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轨道路线,有半数都是去年开工建设的,由此可见发展速度之快。
原本在宣平十七年里,上海那边本来就规划了有大概四十公里的轨道路线,准备彻底把覆盖全部主要城区,如今又是加上了连接华亭和嘉定的线路,还得额外再加上大约十五公里的路线。
上述所有路线建成后,等到宣平十八年的时候,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轨道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就会达到一百公里以上,承担城区内的载客,货运的主要任务。
这发展起来,比可单纯的铁路要更加的快速!
这是因为,城区轨道交通,只直接沿着各大公路铺设的,有着坚实的陆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平整,压实路面,然后铺上铁轨就行了,而且设计的运载量并不算大,对路基和铁轨的要求并不高。
但是真正的铁路建设起来可就难多了,真正的铁路建设,都是在荒郊野外的,需要开山,挖隧道,架桥,而且设计的标准也是非常高,因为这并不是简单为了现有的马拉轨道车而准备的,而是为了真正的蒸汽动力的火车准备的,因此设计标准是非常高的。
如今京镇铁路施工也有几年了,但是依旧还没有完工,乐观估计,要在宣平十八年秋天才能够彻底建成通车。
不过李轩对此也不着急,反正高压蒸汽机也没有搞出来,高压蒸汽机不出来,火车就出不来,只是用马车的话,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是到底还是不如真正的火车。
陈立夫通过打通上海到华亭、嘉定两地的陆地交通,这才是初步整合三地的资源。
随后,他又是动用府财政支援华亭开发区建设码头!
这一系列的措施,那么就可以看成是陈立夫在松江府的施政政策,不再是继续用全府的力量支持上海的发展,反而是支持华亭和嘉定的发展。
但是,这种支持,其实反过来也是支持上海的发展!
因为陈立夫的施政政策里,还是以上海为核心,让嘉定、华亭、青浦三地为上海进行配套发展。
比如说,让嘉定发展造船业,嘉定的黄浦江沿岸面积其实更大,而且条件更好,在此地发展造船业以及部分重工业,可以让上海保留宝贵的土地资源,但是同时也能够得到重工业的各种配套资源。
而在华亭,则是从事一些零配件等辅助性的配套产业,通过接受中小企业的落户,从而为第一工业区和第二工业区里的大量企业进行配套。
为了吸引企业落户华亭开发区,陈立夫拍板,取消对上海的部分财政补贴,然后转移到华庭开发区来,当然了,这些财政补贴只局限于松江府自身的财政补贴,江南道的财政补贴和中央的财政补贴,陈立夫是没权利去动的。
至于青浦,这个不太好搞,暂时只能是给上海做一些农业配套了,搞粮食加工、贸易之类的,上海是一个庞大的城市,每天都需要消费大量的农产品,青浦就近提供各类农产品,搞农业的还是有前途的。
陈立夫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就是为了让企业从扎堆上海,变成围绕着上海遍地开花!
这种政策一施行,就是收到了部分的效果,陆续有二十多家中小企业开始落户华亭开发区,但是总体数量还是不够多,而且这些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如今各大企业,对华亭和嘉定的顾虑还是比较大的!
嘉定那边,除了需要大量占地面积的造船厂、钢铁、化工、机械等典型重工业外,基本上上也没有其他企业去投资落户了,而华亭这边,也只有少量没啥实力,在上海感到压力山大的中小企业才会考虑迁移到华亭来。
而且只局限于工厂,至于公司总部什么的,那是不用说的,清一色的都是留在上海。
如江南造船厂这样的大企业,其主要造船基地实际上是建设嘉定的,但是其公司总部却是在商贸区,类似这·江南造船厂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就更多了。
没办法,大家都扎堆在上海,你要是把公司总部设在其他地方,人家谈生意都懒得去,哪有在上海方便,在商贸区的沿江大道里走一圈,基本上就能够找到所有类型的大型企业总部或者分公司驻地。
在这方圆一千米之内,是没有什么生意做不来的,哪怕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大生意,也是能够搞定。
不过好说好歹,总算是把上海和周边的三个县联系起来,由此达成的效果实际上和之前陈立夫所设想的大上海县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也就是名字不同而已!
再考虑到贸然变动行政体系,容易引起麻烦,比如说和上海有类似问题的,其实还有广州呢,广州可是一个府,而府城乃至省城其实也就是番禺县城。
而番禺县和周边几个县的矛盾和冲突也是非常大。
如果上海这边进行合并了,那么广州那边是不是也要进行合并呢?
更关键的是,这种合并只是名义上的合并而已,对事情的解决并没有用处。
考虑一番后,李轩直接批示“着松江府加大对各县协调,合并一事押后再议!”
这基本上是同意了内阁方面的意见!
不过这么批阅之后,他却是觉得还应该再多说几句,然后就是摇铃,把外头候着的秘书叫了进来,然后道:“拟旨,着陈立夫放开手对松江四县进行协调,必要时候可进行各县进行一定调整,务必让松江府的工商业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直接批示就是可以的,但是李轩还是专门下了一个圣旨,这里头体现的是对松江府,对上海的重视,让陈立夫知道,既然坐上了松江府知府这个位置,就要用心去做事。
此外,也是给陈立夫一定的权限,让他进行细微的调整,用以更好的发展工商业。
因此,陈立夫的这份折子,并没有在帝国上层引起什么波澜,不过陈立夫接到了李轩的圣旨后,却还是知道,自己虽然不能对三县进行直接的合并,但是却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整,而这个调整也足够了。
怎么调整?圣天子没有明说!
是对各县的辖区进行调整?还是说对官员进行调整?又或者是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圣天子没有明说,陈立夫也就只能自己琢磨,然后想办法了。
反正不管是圣天子还是他自己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松江府的工商业而已!
在这个前提下,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也是可行的。
直接对辖区进行调整,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辖区调整到最后还是要上报中央,而且大概率也是会被打回,不过官员调整,政策调整他还是有一定的权限的。
当即,他就是直接以松江府知府衙门召开了经济会议,随后迅速确定了沿江大道以及其他主干道的延长计划!
如今上海那边的沿江大道,都是只局限在上海的北岸工业区、商贸区、老城区以及第一、第二工业区,如今陈立夫要做的事就是,对沿江大道进行南北延伸。
在北边,一直延伸到嘉定那边,而在南边,则是延伸到华亭,当然了,并不是全部区域,而是只有一段距离而已。
在华亭这边,将会把沿江大道延伸到华亭开发区,从第二工业区开始,再到华亭开发区的最南端,一共大约七公里。
这七公里的延伸路段,施工标准将会和在上海内的沿江大道统一标准,一样的宽度,同样是采用硬化路面!
至于资金问题,在上海境内的路段,由上海财政独自承担,而华亭县内的路段,则是华亭县财政出资一小部分,大头由松江府财政出。
嘉定那边的也是同样如此操作。
说白了就是,动用府级财政的资金,援助华亭和嘉定的基础建设。
同时对于公共交通问题,陈立夫亲自出面,约谈上海公共马车公司,然后又是约谈了嘉定和华亭两县的官员,要求他们不管怎么样,都要拿出一个合作方案了。
而上海公共马车公司,也是属于国有资产企业,虽然是独立商业运营,但是在这种时候,也是不可避免需要承担一些政治性的任务,最后是捏着鼻子让出了一部分的利益。
在陈立夫的牵头下,由松江府府级财政出资,成立松江公共马车公司,统一运营全府四县的公共马车业务,不过上海公共马车公司依旧独立运营,但是只局限于县内的业务,同时成立华亭、嘉定、青浦三个分公司分别运营各自辖区内的业务。
而县际公共马车服务,则是由松江公共马车公司负责协调运营。
不过,作为补偿,上海公共马车公司在新公司里,占据了百分之绝大多数的股份。
当成立了松江公共马车公司统一协调管理后,一直困扰三县的公共交通问题也是得到了迅速的解决,迅速开通了多条公共马车路线。
更加重要的是,轨道马车也会从第二工业区延伸到华亭开发区。
如此,将会极大的解决目前居住在华庭开发区的数万民众前往第二工业区上班的交通问题。
虽然说其中只间隔了几公里,但是没有公共马车,只是走路的话也是太远了,而且没有轨道马车的话,只靠普通马车,这票价也是太高,普通工人无法承受。
如果有了轨道马车,依托运输量大幅度上涨,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到时候,这种轨道马车的价格,哪怕是普通的工人也能够坐得起。
目前上海那边的轨道马车,已经是开始规模化运营了!
虽然一开始投入的成本巨大,但是运载量那是没的说的,只需要两匹马,就能够拖动载客数十人的马车,而且速度还更快,乘坐起来舒适性也更高。
如今这种轨道马车交通系统,已经是开始承担上海城市交通的主要运力了!
只是这种轨道马车投入巨大,目前能够有这个财力大规模发展的,也就只有上海了,就算是在金陵城那边,目前也只是搞了一条实验性的轨道马车路线而已,而且还不是为载客服务,而是为了运货服务的,说白了就是把原来的港口货运专线延长了几公里而已。
类似的还有广州,那边也是开始小规模的搞。
只不过还是没办法和上海这样,直接大规模的搞轨道马车,甚至是要覆盖全城。
到目前为止,上海这边已经是完成了大约五十公里长度的轨道路线,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轨道路线,有半数都是去年开工建设的,由此可见发展速度之快。
原本在宣平十七年里,上海那边本来就规划了有大概四十公里的轨道路线,准备彻底把覆盖全部主要城区,如今又是加上了连接华亭和嘉定的线路,还得额外再加上大约十五公里的路线。
上述所有路线建成后,等到宣平十八年的时候,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轨道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就会达到一百公里以上,承担城区内的载客,货运的主要任务。
这发展起来,比可单纯的铁路要更加的快速!
这是因为,城区轨道交通,只直接沿着各大公路铺设的,有着坚实的陆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平整,压实路面,然后铺上铁轨就行了,而且设计的运载量并不算大,对路基和铁轨的要求并不高。
但是真正的铁路建设起来可就难多了,真正的铁路建设,都是在荒郊野外的,需要开山,挖隧道,架桥,而且设计的标准也是非常高,因为这并不是简单为了现有的马拉轨道车而准备的,而是为了真正的蒸汽动力的火车准备的,因此设计标准是非常高的。
如今京镇铁路施工也有几年了,但是依旧还没有完工,乐观估计,要在宣平十八年秋天才能够彻底建成通车。
不过李轩对此也不着急,反正高压蒸汽机也没有搞出来,高压蒸汽机不出来,火车就出不来,只是用马车的话,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是到底还是不如真正的火车。
陈立夫通过打通上海到华亭、嘉定两地的陆地交通,这才是初步整合三地的资源。
随后,他又是动用府财政支援华亭开发区建设码头!
这一系列的措施,那么就可以看成是陈立夫在松江府的施政政策,不再是继续用全府的力量支持上海的发展,反而是支持华亭和嘉定的发展。
但是,这种支持,其实反过来也是支持上海的发展!
因为陈立夫的施政政策里,还是以上海为核心,让嘉定、华亭、青浦三地为上海进行配套发展。
比如说,让嘉定发展造船业,嘉定的黄浦江沿岸面积其实更大,而且条件更好,在此地发展造船业以及部分重工业,可以让上海保留宝贵的土地资源,但是同时也能够得到重工业的各种配套资源。
而在华亭,则是从事一些零配件等辅助性的配套产业,通过接受中小企业的落户,从而为第一工业区和第二工业区里的大量企业进行配套。
为了吸引企业落户华亭开发区,陈立夫拍板,取消对上海的部分财政补贴,然后转移到华庭开发区来,当然了,这些财政补贴只局限于松江府自身的财政补贴,江南道的财政补贴和中央的财政补贴,陈立夫是没权利去动的。
至于青浦,这个不太好搞,暂时只能是给上海做一些农业配套了,搞粮食加工、贸易之类的,上海是一个庞大的城市,每天都需要消费大量的农产品,青浦就近提供各类农产品,搞农业的还是有前途的。
陈立夫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就是为了让企业从扎堆上海,变成围绕着上海遍地开花!
这种政策一施行,就是收到了部分的效果,陆续有二十多家中小企业开始落户华亭开发区,但是总体数量还是不够多,而且这些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如今各大企业,对华亭和嘉定的顾虑还是比较大的!
嘉定那边,除了需要大量占地面积的造船厂、钢铁、化工、机械等典型重工业外,基本上上也没有其他企业去投资落户了,而华亭这边,也只有少量没啥实力,在上海感到压力山大的中小企业才会考虑迁移到华亭来。
而且只局限于工厂,至于公司总部什么的,那是不用说的,清一色的都是留在上海。
如江南造船厂这样的大企业,其主要造船基地实际上是建设嘉定的,但是其公司总部却是在商贸区,类似这·江南造船厂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就更多了。
没办法,大家都扎堆在上海,你要是把公司总部设在其他地方,人家谈生意都懒得去,哪有在上海方便,在商贸区的沿江大道里走一圈,基本上就能够找到所有类型的大型企业总部或者分公司驻地。
在这方圆一千米之内,是没有什么生意做不来的,哪怕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大生意,也是能够搞定。
不过好说好歹,总算是把上海和周边的三个县联系起来,由此达成的效果实际上和之前陈立夫所设想的大上海县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也就是名字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