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强工业国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兴泉府城内,李轩刚看到数天前郝柏年发送回来的战报,战报上说,第一步兵团已经即将抵达黎平府城,并且将会对黎平府城展开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为后续第二步兵团抵达后合力发起总攻做准备。
同时也是把搜集到了明军情报一同送了回来,情报上说,黎平府城内的正规守军不过超过千人,剩下的都是战力羸弱的临时征召的青壮,而且也没有发现省城方向有大量明军前往。
从多方面获取的情报上来看,位于省城贵阳的巡抚祝志海对兴泉府失陷一事极为重视,准备抽调大军进剿兴泉府,预测集结的大军数量不会少于三万人,并且极有可能数量会高达五万人以上。
但是因为越是重视,这军队的规模越大,集结部队的难度也就越大,出兵的时间也就越晚。
祝志海要从抽调兵力,只能是从全省范围内抽调兵力,同时还会征召大量的青壮作战,同时也需要组织众多民夫运输辎重。
这种事要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提筹集粮饷,协调各部的难度,仅仅是祝志海要从贵州全省内把部队集结起来然后抵达黎平府,就需要最少一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行军只能靠双腿的时代里,在贵州这个山地众多的地区里调集大军,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从集结部队到发起进攻,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根本就办不到。
这样一来,也就给了大唐新军足够的时间,至少在未来的半个月乃至到一个月时间里,大唐新军都不会受到来自明军的大规模进攻。
这种情况下,要打下黎平府的难度并不会太大!
所以李轩并没有给予前线的将领们太大的压力,更加不会横加干涉前线将领的作战,这兴泉府距离前线可是有好几天的来回路程呢,如果他学光头玩什么亲自指挥干涉部队的详细作战,这大唐新军想要不战败都是不可能的事。
再者,李轩对郝柏年和李春景这两个人的能力还是比较放心的,这大唐新军建立也有一年多了,御学堂里就学过的军官也有上百人了,李轩唯独提拔重用这两个人的理由就是他们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出色。
因此攻打黎平府这一战,李轩并没有太大的担心,他更担心的是拿下黎平府后,如何面对明军的反扑。
省城那边的祝志海可是要集结好几万大军呢,仅仅靠现在在黎平府内的两个步兵团是难以维持的,更何况,这两个步兵团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在黎平府防守,而是要继续南下广西。
未来防守黎平府的任务,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依赖后续进军黎平府的部队的。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李轩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放在了后续扩军上。
纵然第三步兵团和第四步兵团还没有完全成军,但是筹建第五步兵团的计划已经是被李轩确定了下来,并且让枢密院下属各司提前做相关的准备。
比如说提前物色第五步兵团各营、各队的主官,各排的基层军官以及骨干士官,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安排好的。
这样等到黎平府那边招募的新兵完成一个月的新兵基础训练后,就能够立即补充到第五步兵团,让第五步兵团能够立即成立并展开训练,早日成军。
如今随着第一步兵团和第二步兵团相继进入黎平府,哪怕还没有拿下黎平府,但是兵部的官员们已经是广泛深入到黎平府的东部地区,开始募兵站来,每天都有数百人被招募成为大唐新军的新兵,这些新兵将会进入枢密院设立的两个临时新兵营进行训练。
这些人在一个月后就能够完成基础的体能、纪律、战术训练,一部分会补充到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补充这两个步兵团的战损,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会成为第四步兵团、第五步兵团的兵员。
也就是说,一个月后,第五步兵团就能够接受到大量的新兵了,所以留给李轩筹备第五步兵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除了人员上的准备外,军械上的准备同样是不容松懈。
冷兵器还好,大唐新军自己打造的冷兵器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缴获自明军的冷兵器却是多的很,盔甲、腰刀、长矛、弓箭,几乎是应有尽有,而且大唐的工部作坊自身打造的一些冷兵器,也是仿效的明军制式刀剑,如此也就导致了实际上大唐新军所装备的冷兵器,清一色都是明军制式兵器,从刀剑再到弓箭都是如此。
但是限制大唐新军扩军的军械困难,并不是缺乏冷兵器,而是缺乏火器,尤其是火枪以及火炮。
李轩已经数次让工部那边想办法,尽可能的提高火炮和火枪的产量!
为此工部的那些工匠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各种能够想到的办法都给用上了,比如强制让那些有技术的工匠师傅们带徒弟,而且是带很多的徒弟,比如说制定统一的制造标准,简化生产流程。
最后规模扩大之后,还按照李轩的说法制定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比如一支火枪,需要多个零部件,而每个零部件都是需要多道工序的。
为此,工部是把制造火枪的全部工序流程都是分拆,然后制定了标准参数,让每一个人都是专门做其中的一道工序。
一把火枪从原材料,再到出厂,先后需要经过至少上百个工人的手,不再是和以往一样,由那些工匠们亲力亲为,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工匠带着几个徒弟负责到底。
如今在兴泉府这边建立的火枪作坊,已经是率先采用了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整个作坊数百人在不同的分工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什么是擅长?
以往一个技术娴熟的工匠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够打造一支火枪,如此也就代表着同样的一道工序,他们每个月才会只做一遍,但是现在,这个工匠可能每天都要重复做同一道工序,日积夜累下来,在针对这一段工序的技术上,远远要比以往的那些工匠们更好。
同样的,这样的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还极大的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不再大量需要那些技术娴熟的工匠了,这些技术娴熟的工匠们可以担任一些小组的组长,负责技术上的调整和改进,但是具体打造火枪的人,已经是变成了普通工人了。
这种生产模式,实际上和后期十九世纪的生产模式差不多了,当然了,和后世二十世纪的那种全社会都参与进来的广泛流水线式生产模式,还是有极大的不同,只能算是最初步,最基础的狭义流水线式生产模式而已,直接说是流水线式生产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对象专业化’和‘零部件标准化’的相互结合。
而这两种生产模式,结合起来并广泛应用是在十九世纪初期开始,并到二十世纪发展为福特模式的广泛流水性生产。
大唐的作坊搞起了零部件标准化、对象专业化,这夸张一点的说,实际上已经算是进入了近代工业的范畴了。
所以李轩如果不要脸一点的话,完全可以说大唐王朝已经是一个近代工业国家了,而且还是当代最先进的工业国,工业化生产的模式足以吊打明王朝以及欧洲的诸多乱七八糟的国家。
大唐王朝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强工业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这样的生产模式几乎就是把工当成机器人用,而且重复单调并且劳动强度相当大,很容易造成工人们的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疲惫。
因为一个工人,要在流水线上不断的重复单调的工作,每一天都要持续十多个小时,为了加大产量,工人们的休息时间被极度压缩,自从兴泉府城里的火枪作坊采用流水性生产后,已经是活生生累倒了好几个工人了,并且因为过度疲惫出现意外,从而导致意外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也有不少。
但是对此,工部的那些官员们自然是视而不见的,只要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达到陛下的要求,从而保住自己的官帽子乃至更升一级,他们才不在乎那些工人们的死活呢。
而负责兴泉府城火枪作坊的官员因为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升官了后,工部下属的其他作坊也是不约而同的陆续采用了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各种军械产品的产量也是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的增长。
为此李轩自然是不会吝惜自己的嘉奖,近期总是会听闻工部那边的官员升官的消息,让内阁其他部门的官员们听到了都羡慕不已。
提升军械的产量,工部那边的官员已经把这个当成了升官的主要政绩来抓,对此李轩也是没有太过担心,唯独新式军械的开发,这是依旧需要李轩亲自看着的。
毕竟没有他自己亲自看着的时候,谁知道工部的那些人会搞出来什么稀奇古怪的军械来,比如说前些时候就有人异想天开,说是要造一种可以同时密集发射数十发的火枪。
这听上去还以为是连发步枪呢,但实际上工部的工匠们是把好几十根枪管绑在了一起,然后装填后一次性点火发射出去。
那威力的确是挺猛的,猛到连续密集的后坐力,直接把这固定数十根枪管的铁架都给震散了,因为是数十根枪管内的子弹射击也不是同一时间内射击,枪架散架后,后续射击的子弹,当场就把参与实验的一个工匠打成了马蜂窝,另外还有三人。
听闻这事后,李轩是有点无可奈何,一方面他是埋怨这些人乱搞,这下好了吧,浪费了大量资源不说,而且还弄出事故死了人。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却是又有些庆幸,因为这些工部的工匠们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在积极的探讨新式技术以及武器。
所以李轩自己也是有些无奈,这惩罚自然是不能惩罚的,还得妥善处理后事,给予死亡的工匠家属丰厚的抚恤。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加强了需要花费众多资源的新武器研发项目的掌控,凡是需要花费大量资源的重大项目的研发计划,都必须得到他的批准。
而一千三百斤火炮项目,就是这样的一种,这个项目,李轩全程都是盯着呢,这样炮刚制造出来,准备进行实弹测试的时候,李轩就是亲自跑到了工部兴泉府火炮作坊那边观看试射了。
兴泉府城内,李轩刚看到数天前郝柏年发送回来的战报,战报上说,第一步兵团已经即将抵达黎平府城,并且将会对黎平府城展开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为后续第二步兵团抵达后合力发起总攻做准备。
同时也是把搜集到了明军情报一同送了回来,情报上说,黎平府城内的正规守军不过超过千人,剩下的都是战力羸弱的临时征召的青壮,而且也没有发现省城方向有大量明军前往。
从多方面获取的情报上来看,位于省城贵阳的巡抚祝志海对兴泉府失陷一事极为重视,准备抽调大军进剿兴泉府,预测集结的大军数量不会少于三万人,并且极有可能数量会高达五万人以上。
但是因为越是重视,这军队的规模越大,集结部队的难度也就越大,出兵的时间也就越晚。
祝志海要从抽调兵力,只能是从全省范围内抽调兵力,同时还会征召大量的青壮作战,同时也需要组织众多民夫运输辎重。
这种事要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提筹集粮饷,协调各部的难度,仅仅是祝志海要从贵州全省内把部队集结起来然后抵达黎平府,就需要最少一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行军只能靠双腿的时代里,在贵州这个山地众多的地区里调集大军,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从集结部队到发起进攻,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根本就办不到。
这样一来,也就给了大唐新军足够的时间,至少在未来的半个月乃至到一个月时间里,大唐新军都不会受到来自明军的大规模进攻。
这种情况下,要打下黎平府的难度并不会太大!
所以李轩并没有给予前线的将领们太大的压力,更加不会横加干涉前线将领的作战,这兴泉府距离前线可是有好几天的来回路程呢,如果他学光头玩什么亲自指挥干涉部队的详细作战,这大唐新军想要不战败都是不可能的事。
再者,李轩对郝柏年和李春景这两个人的能力还是比较放心的,这大唐新军建立也有一年多了,御学堂里就学过的军官也有上百人了,李轩唯独提拔重用这两个人的理由就是他们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出色。
因此攻打黎平府这一战,李轩并没有太大的担心,他更担心的是拿下黎平府后,如何面对明军的反扑。
省城那边的祝志海可是要集结好几万大军呢,仅仅靠现在在黎平府内的两个步兵团是难以维持的,更何况,这两个步兵团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在黎平府防守,而是要继续南下广西。
未来防守黎平府的任务,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依赖后续进军黎平府的部队的。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李轩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放在了后续扩军上。
纵然第三步兵团和第四步兵团还没有完全成军,但是筹建第五步兵团的计划已经是被李轩确定了下来,并且让枢密院下属各司提前做相关的准备。
比如说提前物色第五步兵团各营、各队的主官,各排的基层军官以及骨干士官,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安排好的。
这样等到黎平府那边招募的新兵完成一个月的新兵基础训练后,就能够立即补充到第五步兵团,让第五步兵团能够立即成立并展开训练,早日成军。
如今随着第一步兵团和第二步兵团相继进入黎平府,哪怕还没有拿下黎平府,但是兵部的官员们已经是广泛深入到黎平府的东部地区,开始募兵站来,每天都有数百人被招募成为大唐新军的新兵,这些新兵将会进入枢密院设立的两个临时新兵营进行训练。
这些人在一个月后就能够完成基础的体能、纪律、战术训练,一部分会补充到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补充这两个步兵团的战损,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会成为第四步兵团、第五步兵团的兵员。
也就是说,一个月后,第五步兵团就能够接受到大量的新兵了,所以留给李轩筹备第五步兵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除了人员上的准备外,军械上的准备同样是不容松懈。
冷兵器还好,大唐新军自己打造的冷兵器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缴获自明军的冷兵器却是多的很,盔甲、腰刀、长矛、弓箭,几乎是应有尽有,而且大唐的工部作坊自身打造的一些冷兵器,也是仿效的明军制式刀剑,如此也就导致了实际上大唐新军所装备的冷兵器,清一色都是明军制式兵器,从刀剑再到弓箭都是如此。
但是限制大唐新军扩军的军械困难,并不是缺乏冷兵器,而是缺乏火器,尤其是火枪以及火炮。
李轩已经数次让工部那边想办法,尽可能的提高火炮和火枪的产量!
为此工部的那些工匠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各种能够想到的办法都给用上了,比如强制让那些有技术的工匠师傅们带徒弟,而且是带很多的徒弟,比如说制定统一的制造标准,简化生产流程。
最后规模扩大之后,还按照李轩的说法制定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比如一支火枪,需要多个零部件,而每个零部件都是需要多道工序的。
为此,工部是把制造火枪的全部工序流程都是分拆,然后制定了标准参数,让每一个人都是专门做其中的一道工序。
一把火枪从原材料,再到出厂,先后需要经过至少上百个工人的手,不再是和以往一样,由那些工匠们亲力亲为,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工匠带着几个徒弟负责到底。
如今在兴泉府这边建立的火枪作坊,已经是率先采用了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整个作坊数百人在不同的分工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什么是擅长?
以往一个技术娴熟的工匠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够打造一支火枪,如此也就代表着同样的一道工序,他们每个月才会只做一遍,但是现在,这个工匠可能每天都要重复做同一道工序,日积夜累下来,在针对这一段工序的技术上,远远要比以往的那些工匠们更好。
同样的,这样的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还极大的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不再大量需要那些技术娴熟的工匠了,这些技术娴熟的工匠们可以担任一些小组的组长,负责技术上的调整和改进,但是具体打造火枪的人,已经是变成了普通工人了。
这种生产模式,实际上和后期十九世纪的生产模式差不多了,当然了,和后世二十世纪的那种全社会都参与进来的广泛流水线式生产模式,还是有极大的不同,只能算是最初步,最基础的狭义流水线式生产模式而已,直接说是流水线式生产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对象专业化’和‘零部件标准化’的相互结合。
而这两种生产模式,结合起来并广泛应用是在十九世纪初期开始,并到二十世纪发展为福特模式的广泛流水性生产。
大唐的作坊搞起了零部件标准化、对象专业化,这夸张一点的说,实际上已经算是进入了近代工业的范畴了。
所以李轩如果不要脸一点的话,完全可以说大唐王朝已经是一个近代工业国家了,而且还是当代最先进的工业国,工业化生产的模式足以吊打明王朝以及欧洲的诸多乱七八糟的国家。
大唐王朝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强工业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这样的生产模式几乎就是把工当成机器人用,而且重复单调并且劳动强度相当大,很容易造成工人们的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疲惫。
因为一个工人,要在流水线上不断的重复单调的工作,每一天都要持续十多个小时,为了加大产量,工人们的休息时间被极度压缩,自从兴泉府城里的火枪作坊采用流水性生产后,已经是活生生累倒了好几个工人了,并且因为过度疲惫出现意外,从而导致意外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也有不少。
但是对此,工部的那些官员们自然是视而不见的,只要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达到陛下的要求,从而保住自己的官帽子乃至更升一级,他们才不在乎那些工人们的死活呢。
而负责兴泉府城火枪作坊的官员因为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升官了后,工部下属的其他作坊也是不约而同的陆续采用了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各种军械产品的产量也是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的增长。
为此李轩自然是不会吝惜自己的嘉奖,近期总是会听闻工部那边的官员升官的消息,让内阁其他部门的官员们听到了都羡慕不已。
提升军械的产量,工部那边的官员已经把这个当成了升官的主要政绩来抓,对此李轩也是没有太过担心,唯独新式军械的开发,这是依旧需要李轩亲自看着的。
毕竟没有他自己亲自看着的时候,谁知道工部的那些人会搞出来什么稀奇古怪的军械来,比如说前些时候就有人异想天开,说是要造一种可以同时密集发射数十发的火枪。
这听上去还以为是连发步枪呢,但实际上工部的工匠们是把好几十根枪管绑在了一起,然后装填后一次性点火发射出去。
那威力的确是挺猛的,猛到连续密集的后坐力,直接把这固定数十根枪管的铁架都给震散了,因为是数十根枪管内的子弹射击也不是同一时间内射击,枪架散架后,后续射击的子弹,当场就把参与实验的一个工匠打成了马蜂窝,另外还有三人。
听闻这事后,李轩是有点无可奈何,一方面他是埋怨这些人乱搞,这下好了吧,浪费了大量资源不说,而且还弄出事故死了人。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却是又有些庆幸,因为这些工部的工匠们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在积极的探讨新式技术以及武器。
所以李轩自己也是有些无奈,这惩罚自然是不能惩罚的,还得妥善处理后事,给予死亡的工匠家属丰厚的抚恤。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加强了需要花费众多资源的新武器研发项目的掌控,凡是需要花费大量资源的重大项目的研发计划,都必须得到他的批准。
而一千三百斤火炮项目,就是这样的一种,这个项目,李轩全程都是盯着呢,这样炮刚制造出来,准备进行实弹测试的时候,李轩就是亲自跑到了工部兴泉府火炮作坊那边观看试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