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高祖欲立刘如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
未央宫前殿,刘邦居于首位,文武百官各在左右侧,君臣礼毕,刘邦略作思考的说道:“今皇太子刘盈虽躬亲,却懦弱,唯有那如意与朕相似。”
诸官听言,大部分还是有些明事理的,萧何首先出列答道:“当初皇太子乃是陛下钦定,况且皇太子温良谦恭,总比侠义之风要好些。”
刘邦在旁,听罢萧何的话,脸色略有些不高兴,这分明是在说自己不适合盛世,但细细想来,安定之世,为人表率即可,也没有必要涌出侠义精神,民生淳朴总归是好的。
“子玉有何看法?不若说来听听?”刘邦转眼看向了一旁的陆言,希望他能同意自己的决策,如此这个事情就算成了。
陆言亦是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臣在学宫之时,便知晓皇太子勤恳好学,皇室之中,百官之内,诸多弟子皆不及也,不知今皇太子有何过错,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见,而那三皇子又有何优势,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袒?”
“这个?朕只是觉得如意性格和朕相似,故而怜悯喜爱。”刘邦有些没有底气的说道。
“启禀陛下,当今选太子,而非以陛下之意,乃是以万民之意,长安万民皆是拥戴皇太子,此事还有什么需要商议的吗?”陆言紧接着说道。
刘邦沉吟良久,方才缓缓说道:“子玉言之有理,此事日后再议,暂且退朝。”
然后宫之中戚氏听闻此事被驳回,心中颇感无奈,当下便前往未央宫拜见刘邦,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的儿子。
刘邦此时正在批阅各地的呈报,忽见戚氏前来,不免有些惊讶,“爱妃不在后宫,为何来我这未央宫中,当下诸事甚多,他事容后再议。”
哪知道不待刘邦起身迎接,戚夫人直接扑倒在刘邦怀里大哭起来,“陛下,今如意年纪尚幼,才学非同一般,陛下却不以重用,恐怕我母子二人性命忧矣。”
“爱妃何来如此之言,今天下太平,百官和谐,你母子二人何来攸关性命的事情?”刘邦也是颇为茫然的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吕后强权后宫,处处为难于我母子二人,今陛下尚在,吕后如此,陛下若是不在,吾母子二人自然性命攸关。”戚夫人抽泣道。
“爱妃莫要忧虑,那如意与朕性格相似,朕自然会好生解决此事,绝不会让吕雉欺负到你们。”刘邦缓缓说道。
戚夫人听罢略微点头,抽噎两三声方才离去,真恨不得刘邦能将此事写在帛书上,拿回去心中还有个念想。
然而汉家不乏有观念的老臣,对于此事相当看重,听闻刘邦欲要废除皇太子,心中大为震惊,当即前往宫中拜见刘邦。
此人便是周昌,这个人在刘邦称帝后稍显名气,其实他也是沛县的,他的哥哥周苛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就是死守荥阳的那位。
刘邦觉得周苛之死甚是可惜,便大力提拔周昌,犹如郦生死后,刘邦甚是怀念,便封其子为侯,这也算是刘邦报答战友的方法之一。
当日周昌听说陆言和萧何二人都没有说动刘邦,心中甚是惊讶,想来皇太子岂可随便废立,加上其学识渊博,忠于儒学,因此思想颇为顽固。对于废立却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说来也巧,周昌到宫里的时候,刘邦和戚夫人正在搂搂抱抱,周昌见状扭头就跑,觉得自己这是对皇帝大不敬的行为。
而戚夫人也是刚刚与刘邦商议好事情,这边戚夫人起身时,刘邦恰好看见周昌向宫外跑去,刘邦觉得有趣,立即持剑追了出去。
“老匹夫给我站住,你跑什么!”刘邦在后面大喊道。
周昌听见刘邦呼喊,慌忙停下身子欲要行礼,哪知道刘邦竟从后面跳了过来,直接骑在了周昌的脖子上。
“老匹夫,刚才看见什么了,快给我如实招来!”刘邦故意大声喊道。
周昌虽然被刘邦骑在头上,依旧不忘整理衣衫,颇为恭敬的说道:“启禀陛下,正与后宫妇人卿卿我我。”
“那你觉得朕是什么样的人?”刘邦紧接着问道。
“启禀陛下,此刻犹如夏桀、商纣一般。”周昌很快答道。
刘邦听罢,只是大笑,心中却对周昌颇显敬畏,当即从他脖子上下来,将其请入后殿之中,赐座备茶。
君臣叙礼毕,刘邦首先开口道:“今天下无事,御史为何现在前来宫中,不说出一个所以然不准离开此处。”
周昌稍微抿口温茶,“臣听闻陛下欲要废掉皇太子,臣觉得此事不妥,还请大王打消此顾虑。”
由于刚才戚夫人还在说此事,刘邦便趁机问道:“你觉得我为什么要立刘盈,而不能立刘如意呢?”
周昌这个人本来就不善言谈,对刘邦这般突兀的问起,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当下便慌忙的说道:“臣不擅长口才,反正陛下这样做是不对的,臣不能接受陛下的诏令。”
刘邦在旁,听到周昌的话语之后,有些无语的掩面而笑,他以为周昌这么着急赶来,定会有一番高论,哪知道就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行了,朕知道了,这个事情朕会先放下的,你且回去忙吧。”刘邦颇为无奈的说道。
周昌叩首退下,未曾想还没有走出未央宫,就被吕雉拦了下来,周昌见是吕后,立即行礼道:“微臣拜见娘娘。”
哪知道吕雉竟直接在周昌面前跪下,很是感激地说道:“多谢御史在陛下面前据理力争,否则皇太子的位置难以保全也。”
“娘娘真是折煞老臣也,国本不可动摇,此乃臣的职责也。”周昌慌忙扶起吕雉说道。
刘邦在废刘盈立刘如意的事情上,经过萧何陆言的殿上劝谏,周昌的宫中劝慰,使得刘邦在此事上有所踌躇,遂多日不再提起。
但是刘邦不提,不代表此事过去,在众人看来,只要刘如意封王,才算是刘盈的地位稳固,否则刘如意在长安一天,刘盈的地位就时刻受到威胁。
未央宫前殿,刘邦居于首位,文武百官各在左右侧,君臣礼毕,刘邦略作思考的说道:“今皇太子刘盈虽躬亲,却懦弱,唯有那如意与朕相似。”
诸官听言,大部分还是有些明事理的,萧何首先出列答道:“当初皇太子乃是陛下钦定,况且皇太子温良谦恭,总比侠义之风要好些。”
刘邦在旁,听罢萧何的话,脸色略有些不高兴,这分明是在说自己不适合盛世,但细细想来,安定之世,为人表率即可,也没有必要涌出侠义精神,民生淳朴总归是好的。
“子玉有何看法?不若说来听听?”刘邦转眼看向了一旁的陆言,希望他能同意自己的决策,如此这个事情就算成了。
陆言亦是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臣在学宫之时,便知晓皇太子勤恳好学,皇室之中,百官之内,诸多弟子皆不及也,不知今皇太子有何过错,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见,而那三皇子又有何优势,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袒?”
“这个?朕只是觉得如意性格和朕相似,故而怜悯喜爱。”刘邦有些没有底气的说道。
“启禀陛下,当今选太子,而非以陛下之意,乃是以万民之意,长安万民皆是拥戴皇太子,此事还有什么需要商议的吗?”陆言紧接着说道。
刘邦沉吟良久,方才缓缓说道:“子玉言之有理,此事日后再议,暂且退朝。”
然后宫之中戚氏听闻此事被驳回,心中颇感无奈,当下便前往未央宫拜见刘邦,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的儿子。
刘邦此时正在批阅各地的呈报,忽见戚氏前来,不免有些惊讶,“爱妃不在后宫,为何来我这未央宫中,当下诸事甚多,他事容后再议。”
哪知道不待刘邦起身迎接,戚夫人直接扑倒在刘邦怀里大哭起来,“陛下,今如意年纪尚幼,才学非同一般,陛下却不以重用,恐怕我母子二人性命忧矣。”
“爱妃何来如此之言,今天下太平,百官和谐,你母子二人何来攸关性命的事情?”刘邦也是颇为茫然的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吕后强权后宫,处处为难于我母子二人,今陛下尚在,吕后如此,陛下若是不在,吾母子二人自然性命攸关。”戚夫人抽泣道。
“爱妃莫要忧虑,那如意与朕性格相似,朕自然会好生解决此事,绝不会让吕雉欺负到你们。”刘邦缓缓说道。
戚夫人听罢略微点头,抽噎两三声方才离去,真恨不得刘邦能将此事写在帛书上,拿回去心中还有个念想。
然而汉家不乏有观念的老臣,对于此事相当看重,听闻刘邦欲要废除皇太子,心中大为震惊,当即前往宫中拜见刘邦。
此人便是周昌,这个人在刘邦称帝后稍显名气,其实他也是沛县的,他的哥哥周苛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就是死守荥阳的那位。
刘邦觉得周苛之死甚是可惜,便大力提拔周昌,犹如郦生死后,刘邦甚是怀念,便封其子为侯,这也算是刘邦报答战友的方法之一。
当日周昌听说陆言和萧何二人都没有说动刘邦,心中甚是惊讶,想来皇太子岂可随便废立,加上其学识渊博,忠于儒学,因此思想颇为顽固。对于废立却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说来也巧,周昌到宫里的时候,刘邦和戚夫人正在搂搂抱抱,周昌见状扭头就跑,觉得自己这是对皇帝大不敬的行为。
而戚夫人也是刚刚与刘邦商议好事情,这边戚夫人起身时,刘邦恰好看见周昌向宫外跑去,刘邦觉得有趣,立即持剑追了出去。
“老匹夫给我站住,你跑什么!”刘邦在后面大喊道。
周昌听见刘邦呼喊,慌忙停下身子欲要行礼,哪知道刘邦竟从后面跳了过来,直接骑在了周昌的脖子上。
“老匹夫,刚才看见什么了,快给我如实招来!”刘邦故意大声喊道。
周昌虽然被刘邦骑在头上,依旧不忘整理衣衫,颇为恭敬的说道:“启禀陛下,正与后宫妇人卿卿我我。”
“那你觉得朕是什么样的人?”刘邦紧接着问道。
“启禀陛下,此刻犹如夏桀、商纣一般。”周昌很快答道。
刘邦听罢,只是大笑,心中却对周昌颇显敬畏,当即从他脖子上下来,将其请入后殿之中,赐座备茶。
君臣叙礼毕,刘邦首先开口道:“今天下无事,御史为何现在前来宫中,不说出一个所以然不准离开此处。”
周昌稍微抿口温茶,“臣听闻陛下欲要废掉皇太子,臣觉得此事不妥,还请大王打消此顾虑。”
由于刚才戚夫人还在说此事,刘邦便趁机问道:“你觉得我为什么要立刘盈,而不能立刘如意呢?”
周昌这个人本来就不善言谈,对刘邦这般突兀的问起,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当下便慌忙的说道:“臣不擅长口才,反正陛下这样做是不对的,臣不能接受陛下的诏令。”
刘邦在旁,听到周昌的话语之后,有些无语的掩面而笑,他以为周昌这么着急赶来,定会有一番高论,哪知道就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行了,朕知道了,这个事情朕会先放下的,你且回去忙吧。”刘邦颇为无奈的说道。
周昌叩首退下,未曾想还没有走出未央宫,就被吕雉拦了下来,周昌见是吕后,立即行礼道:“微臣拜见娘娘。”
哪知道吕雉竟直接在周昌面前跪下,很是感激地说道:“多谢御史在陛下面前据理力争,否则皇太子的位置难以保全也。”
“娘娘真是折煞老臣也,国本不可动摇,此乃臣的职责也。”周昌慌忙扶起吕雉说道。
刘邦在废刘盈立刘如意的事情上,经过萧何陆言的殿上劝谏,周昌的宫中劝慰,使得刘邦在此事上有所踌躇,遂多日不再提起。
但是刘邦不提,不代表此事过去,在众人看来,只要刘如意封王,才算是刘盈的地位稳固,否则刘如意在长安一天,刘盈的地位就时刻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