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山海关在备战,因为棱堡并不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员,所以只会稍稍增加人员,要等到人员损失了,才考虑派上来,可是各种的物资,就不少了。
首先,当然是铁丝网,当时运送过来的船队,只是携带了人员,装备,还有各种的建筑物资之类的,铁丝网携带的不多,到棱堡建立之后,铁丝网也就没有兴建的意义了,没有办法补充的话,很快就会被破坏掉的。
现在,拿下了折津府,等于是棱堡获得了巨大的支撑,到时候,只要有一只几千人,或者是万把人队伍,驻守在旁边,就可以随时的补充,并且加强整个防护,这种情况之下,铁丝网就成为必备的,一旦布置下来,对于辽国的骑兵,有很大的阻止作用。
长弓最容易发挥作用的,就是在密集的阵营之下,这就成为铁丝网发挥作用的所在。
不管如何,折津府的攻占,对于山海关这里的防御,相当的有用,所有人士气高昂,准备在接下来,跟辽国正面的对抗之中,展现出自己的威力,而远在东北的辽兴宗,此时郁闷无比。
女真不足为虑,可是躲到了大山之中的女真部族,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了。
这些一直都驻扎在这个大山之中,对于周围的情况熟悉的不得了,去的人少了,根本就找不到,去的人多了,一个的方向感,一个偷袭,就会让人头疼。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收获,清扫了30多个女真部落,杀掉的也不少,可是没有问出来什么,三四千装备精良的骑兵,到底是一个部落,还是几个部落凑在一起的,这些根本就没有方向。
问烦了就杀,杀了不少人,清缴了不少,甚至因为追击的太过,在大山深处,还遭到了袭击,损失不少,总之辽国跟女真是打出了真火,对于辽兴宗来说,彻底的把这个心腹大患给干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档口,从东京转过来的急报,直接的送到了辽兴宗的面前。
“北宋!”辽兴宗一脸的铁青,看完之后,直接把报告,摔到了桌子上面的,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辽国连续受到了削弱,并且正处在剿灭女真的关键时刻的,北宋会这么的在背后捅一刀子。
在辽兴宗看来,北宋算什么,软脚羊,一旦辽国腾出空来,一定会去搜刮一番的,可是现在,羊不但没有温顺的待在哪里,反而反咬一口。
围困折津府,这一点就不得不反应了,虽然说折津府还跟三关隔了一个涿州,可是为什么军队会出现在折津府,如果折津府有能力抵挡,会报到他这里来么?
“都看看吧,看怎么办好!”
辽兴宗盛怒的关头,下面的文武百官,谁也不敢说话,一直到辽兴宗把报告递到了他们的面前,这才翻起来。
所有拿过报告的人,第一个想法是,不可能。
北宋在辽国人眼里,特别是辽国贵族的眼里,那是什么概念,软弱的不能再软弱,之前,只要北宋跟西夏有过一点点的争斗,辽国就会派人去压制,一方面,不让北宋全力以赴的对付西夏,保证消耗北宋,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占便宜。
最近的一次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可是两年不见,北宋就变了么?
义愤填膺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折津府的重要性。
如果说之前,辽国刚刚拿到折津府的时候,折津府真的不算什么的,那是汉人们聚聚的地方,多一块飞地而已,那些农田,恨不得都变成草场。
可是百年的时间,辽国逐步的发现了幽云的好处,对北宋来说,是占据了绝对的地利,借助幽云,从高处俯视北宋,随时都可以进攻,可以进攻的方向也是众多。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物资和钱粮,也就是发展和管理幽云,他们才发现的,农耕创造的价值,远高于游牧,近几十年来,幽云的地位逐步的高升,甚至还把折津府当成是南京,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这么一处地方,不能放过,也不可能放过。
按照东京的消息,围城的时间已经是几十天之前了,可是整个账内的文武百官,都不相信,庞大的南京折津府被攻占,10万宋军而已,虽然说折津府被抽调的厉害,还有一两万人,只要稳稳的守住,等待他们到来,是没有问题的。
支援是肯定的,可是要怎么支援,派遣多少人支援,这就是一个问题,眼下的这一战,还要不要继续下去,也是一个问题的关键。
争论不休,有愿意去的,有不愿意去的,毕竟长途奔袭,很劳累,也需要时间,说不定,等到他们到的时候,北宋就已经撤军了,反而不如这里,女真已经被逼到大山之中了,或许有些障碍,可是只要灵活的应对,还是可以拿下来的。
在众人都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说话北院大王,突然的说了一句:“之前的骑兵,会不会是北宋的!”
骑兵?所有人愣了一下,机灵一点的直接想到了他们远征的罪魁祸首,突然出现在辽东半岛的骑兵。
那个骑兵,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什么头绪的,之前还可以追赶到踪迹的,可是到了白山这边的时候,就没有了。
辽兴宗认为,这些骑兵是到家了,躲到了部落之中分散了。
可是攻占了这么多的部落,一点线索都没有的,大部分的女真人都是迷茫的,就算是那些激进的,在最初的时候,也没有做好全面攻击的准备,反而迅速的被辽军各个击破。
种种的疑点,其实早在有心人的心中萦绕,可是一直都没有说出来,现在北院大王所说的,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可是,北宋要怎么过来!”一个年轻一点的皇族成员,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怎么进来,潜入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捣乱,不是在北方,而是在辽东半岛,从女真聚居的地方,到辽东,距离还不近呢?”
这!北院大王讲的很有道理,而北宋的攻击也来的太巧合了一点,这不由得不让人怀疑。
之前辽兴宗已经有了退意,折津府作为辽国南京,是必须要救的,在经受了草原上面,一连串的损失之后,辽国已经相当的虚弱了,这一次代领大军,不但没有任何的收获,反而损失不少,这种情况下,再在女真部落这里待下去,一点意义都没有。
部落,那就是穷地方,或许有些金银和药材之类的,可是这些对于辽国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收入太少。
可是北宋就不一样了,没有挑衅的时候,辽国都想要跑到北宋去劫掠一番,现在机会上门了,顺势攻入到北宋境内,那样拿到的好处更多。
至于骑兵可能是北宋的这一点,辽兴宗认为不太可能,北宋有这么精锐的骑兵么?还有,他们要怎么的来到辽东半岛。
连机械和钢铁都没有弄明白的辽国,肯定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海船这样的逆天的东西,落后的思想,让他在最开始的判断过程之中,就错了,而且错的相当的离谱。
整个辽国大军,基本上都是骑兵,而且还是在运动的状态之下,他们压着女真来打,所以,只要他们想,脱离战斗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大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跟女真脱离了接触,然后整合在一起离开。
这让女真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一战打的没头没脑,结束的同样是没头没脑,可惜辽国是强者,他们可以肆无忌惮,他们就只能够压下这个仇恨,甚至不敢轻易的触碰辽国,省的引来报复,这就是弱者的悲哀。
大军开拨,几十万大军,哪怕是全是骑兵,也需要不短的时间,一天大概在150里左右,是步兵的5倍以上,这是内线行军,如果是在外,这个速度还要降低一点。
从白山附近,到东京,按照150里的速度,就要10天左右,从东京到折津府,差不多又是七八天,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在辽兴宗看来,以折津府的防御强度,守个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折津府已经陷落了,可惜知道这件事情的,基本上都被包裹在折津府,守将跑了,可是还在山里面,偷偷的逃走,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够抵达辽国境内。
在辽兴宗得到消息,向折津府赶去的时候,另外一匹快马,在几千里外,正在官道上面奔驰。
800里加急,他携带着宋军大胜的战报。
本身,攻克折津府的第一时间,这个战报就应该发出去,可是对于战场而言,有时候,攻克并不代表能够守下来,万一被反攻了怎么办。
一般拿下城池,多会稳定个十天半个月,看到没有什么问题,后续的人员上来,才会报讯。
在狄青攻占折津府的第三天,韩琦就携带了5000精骑过来,全面接手了折津府的一切。
韩琦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曾经也在大名府待过,更别说是西北,对于折津府这样,防御强横,人口众多的城市,还是新附之地,军管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在韩琦接受了政务之后,狄青主要把精力放在了横扫辽国残余力量上面,辽国在折津府,留下的军队并不多,可是基本的政治构架,还是有的,要全面的拿下,让这里变成安全的后方,需要时间。
正因为确定,可以有条不紊的接受折津府,有整个北伐的二三十万军队,基本上可以保证折津府不失,这种情况下,才是最保险的,把折津府和整个幽云12个郡被攻占的消息传给汴梁。
耽误了十几天的功夫,可更加的保险,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可是相当的漫长的,可是加入了丁海军和炸药的战争,注定是很快,实际上,从狄青从三关出发,到占据折津府,也不超过20天的时间,就算是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在汴梁这里,还以为是在僵持阶段,并没有追问,却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
山海关,群山之中的通道,相当的险峻,而周围的群山,也是连绵不绝的,因为有了后面的支持,开始逐步的深入布置。
原来,对于他们来说,守住和争取时间是关键,他们尽可能的杀伤敌人,放过去一部分也没有关系,毕竟后面是攻城的10万人。
可是现在,虽然依然是战争,可是意义不一样了,争取不要放过去,因为在占据折津府之后,很自然要扫荡周边,一旦放过去,哪怕人数不多,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之前人手不足,虽然有些预备队,却要防备激烈的战斗,可是现在,背后已经变成了支撑,在战争没有来临的时候,或许没有太多的支持,只是补充了2000士兵,一旦战争到来,最少1万,最多3万的军队,随时可以驻扎过来。
不说后续的支持,就说现在,2000士兵的注入,就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余力,不但把整个防线布置的更好,也同时,也把警戒线前移。
山海关,不只是山海关本身,还包括了周围的群山,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把警戒线前移差不多35公里,加上望远镜和高山,最少可以提前发现70公里左右。
听起来不多,可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急行军来说,这都是一天的距离,这对于预警相当的有用,一天的时间,可以针对进行相应的布置,甚至做出准备。
既然已经准备,那就做好,一系列的联络条件都已经完成,只要是发现,简单的一些情报,会通过一些接力的旗语,传递到棱堡去,然后做好战斗准备。
侦查,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整整7天都没有任何的收获,可是对于侦察者来说,必要的耐心是有的,不过今天,天刚过正午,在远处,一阵烟尘飘起,很显然是大军在进发,又等了一会,在望远镜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几十里之外,一只超过万人的军队,正在快速的行进,辽军终于来了。
山海关在备战,因为棱堡并不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员,所以只会稍稍增加人员,要等到人员损失了,才考虑派上来,可是各种的物资,就不少了。
首先,当然是铁丝网,当时运送过来的船队,只是携带了人员,装备,还有各种的建筑物资之类的,铁丝网携带的不多,到棱堡建立之后,铁丝网也就没有兴建的意义了,没有办法补充的话,很快就会被破坏掉的。
现在,拿下了折津府,等于是棱堡获得了巨大的支撑,到时候,只要有一只几千人,或者是万把人队伍,驻守在旁边,就可以随时的补充,并且加强整个防护,这种情况之下,铁丝网就成为必备的,一旦布置下来,对于辽国的骑兵,有很大的阻止作用。
长弓最容易发挥作用的,就是在密集的阵营之下,这就成为铁丝网发挥作用的所在。
不管如何,折津府的攻占,对于山海关这里的防御,相当的有用,所有人士气高昂,准备在接下来,跟辽国正面的对抗之中,展现出自己的威力,而远在东北的辽兴宗,此时郁闷无比。
女真不足为虑,可是躲到了大山之中的女真部族,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了。
这些一直都驻扎在这个大山之中,对于周围的情况熟悉的不得了,去的人少了,根本就找不到,去的人多了,一个的方向感,一个偷袭,就会让人头疼。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收获,清扫了30多个女真部落,杀掉的也不少,可是没有问出来什么,三四千装备精良的骑兵,到底是一个部落,还是几个部落凑在一起的,这些根本就没有方向。
问烦了就杀,杀了不少人,清缴了不少,甚至因为追击的太过,在大山深处,还遭到了袭击,损失不少,总之辽国跟女真是打出了真火,对于辽兴宗来说,彻底的把这个心腹大患给干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档口,从东京转过来的急报,直接的送到了辽兴宗的面前。
“北宋!”辽兴宗一脸的铁青,看完之后,直接把报告,摔到了桌子上面的,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辽国连续受到了削弱,并且正处在剿灭女真的关键时刻的,北宋会这么的在背后捅一刀子。
在辽兴宗看来,北宋算什么,软脚羊,一旦辽国腾出空来,一定会去搜刮一番的,可是现在,羊不但没有温顺的待在哪里,反而反咬一口。
围困折津府,这一点就不得不反应了,虽然说折津府还跟三关隔了一个涿州,可是为什么军队会出现在折津府,如果折津府有能力抵挡,会报到他这里来么?
“都看看吧,看怎么办好!”
辽兴宗盛怒的关头,下面的文武百官,谁也不敢说话,一直到辽兴宗把报告递到了他们的面前,这才翻起来。
所有拿过报告的人,第一个想法是,不可能。
北宋在辽国人眼里,特别是辽国贵族的眼里,那是什么概念,软弱的不能再软弱,之前,只要北宋跟西夏有过一点点的争斗,辽国就会派人去压制,一方面,不让北宋全力以赴的对付西夏,保证消耗北宋,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占便宜。
最近的一次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可是两年不见,北宋就变了么?
义愤填膺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折津府的重要性。
如果说之前,辽国刚刚拿到折津府的时候,折津府真的不算什么的,那是汉人们聚聚的地方,多一块飞地而已,那些农田,恨不得都变成草场。
可是百年的时间,辽国逐步的发现了幽云的好处,对北宋来说,是占据了绝对的地利,借助幽云,从高处俯视北宋,随时都可以进攻,可以进攻的方向也是众多。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物资和钱粮,也就是发展和管理幽云,他们才发现的,农耕创造的价值,远高于游牧,近几十年来,幽云的地位逐步的高升,甚至还把折津府当成是南京,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这么一处地方,不能放过,也不可能放过。
按照东京的消息,围城的时间已经是几十天之前了,可是整个账内的文武百官,都不相信,庞大的南京折津府被攻占,10万宋军而已,虽然说折津府被抽调的厉害,还有一两万人,只要稳稳的守住,等待他们到来,是没有问题的。
支援是肯定的,可是要怎么支援,派遣多少人支援,这就是一个问题,眼下的这一战,还要不要继续下去,也是一个问题的关键。
争论不休,有愿意去的,有不愿意去的,毕竟长途奔袭,很劳累,也需要时间,说不定,等到他们到的时候,北宋就已经撤军了,反而不如这里,女真已经被逼到大山之中了,或许有些障碍,可是只要灵活的应对,还是可以拿下来的。
在众人都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说话北院大王,突然的说了一句:“之前的骑兵,会不会是北宋的!”
骑兵?所有人愣了一下,机灵一点的直接想到了他们远征的罪魁祸首,突然出现在辽东半岛的骑兵。
那个骑兵,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什么头绪的,之前还可以追赶到踪迹的,可是到了白山这边的时候,就没有了。
辽兴宗认为,这些骑兵是到家了,躲到了部落之中分散了。
可是攻占了这么多的部落,一点线索都没有的,大部分的女真人都是迷茫的,就算是那些激进的,在最初的时候,也没有做好全面攻击的准备,反而迅速的被辽军各个击破。
种种的疑点,其实早在有心人的心中萦绕,可是一直都没有说出来,现在北院大王所说的,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可是,北宋要怎么过来!”一个年轻一点的皇族成员,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怎么进来,潜入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捣乱,不是在北方,而是在辽东半岛,从女真聚居的地方,到辽东,距离还不近呢?”
这!北院大王讲的很有道理,而北宋的攻击也来的太巧合了一点,这不由得不让人怀疑。
之前辽兴宗已经有了退意,折津府作为辽国南京,是必须要救的,在经受了草原上面,一连串的损失之后,辽国已经相当的虚弱了,这一次代领大军,不但没有任何的收获,反而损失不少,这种情况下,再在女真部落这里待下去,一点意义都没有。
部落,那就是穷地方,或许有些金银和药材之类的,可是这些对于辽国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收入太少。
可是北宋就不一样了,没有挑衅的时候,辽国都想要跑到北宋去劫掠一番,现在机会上门了,顺势攻入到北宋境内,那样拿到的好处更多。
至于骑兵可能是北宋的这一点,辽兴宗认为不太可能,北宋有这么精锐的骑兵么?还有,他们要怎么的来到辽东半岛。
连机械和钢铁都没有弄明白的辽国,肯定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海船这样的逆天的东西,落后的思想,让他在最开始的判断过程之中,就错了,而且错的相当的离谱。
整个辽国大军,基本上都是骑兵,而且还是在运动的状态之下,他们压着女真来打,所以,只要他们想,脱离战斗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大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跟女真脱离了接触,然后整合在一起离开。
这让女真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一战打的没头没脑,结束的同样是没头没脑,可惜辽国是强者,他们可以肆无忌惮,他们就只能够压下这个仇恨,甚至不敢轻易的触碰辽国,省的引来报复,这就是弱者的悲哀。
大军开拨,几十万大军,哪怕是全是骑兵,也需要不短的时间,一天大概在150里左右,是步兵的5倍以上,这是内线行军,如果是在外,这个速度还要降低一点。
从白山附近,到东京,按照150里的速度,就要10天左右,从东京到折津府,差不多又是七八天,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在辽兴宗看来,以折津府的防御强度,守个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折津府已经陷落了,可惜知道这件事情的,基本上都被包裹在折津府,守将跑了,可是还在山里面,偷偷的逃走,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够抵达辽国境内。
在辽兴宗得到消息,向折津府赶去的时候,另外一匹快马,在几千里外,正在官道上面奔驰。
800里加急,他携带着宋军大胜的战报。
本身,攻克折津府的第一时间,这个战报就应该发出去,可是对于战场而言,有时候,攻克并不代表能够守下来,万一被反攻了怎么办。
一般拿下城池,多会稳定个十天半个月,看到没有什么问题,后续的人员上来,才会报讯。
在狄青攻占折津府的第三天,韩琦就携带了5000精骑过来,全面接手了折津府的一切。
韩琦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曾经也在大名府待过,更别说是西北,对于折津府这样,防御强横,人口众多的城市,还是新附之地,军管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在韩琦接受了政务之后,狄青主要把精力放在了横扫辽国残余力量上面,辽国在折津府,留下的军队并不多,可是基本的政治构架,还是有的,要全面的拿下,让这里变成安全的后方,需要时间。
正因为确定,可以有条不紊的接受折津府,有整个北伐的二三十万军队,基本上可以保证折津府不失,这种情况下,才是最保险的,把折津府和整个幽云12个郡被攻占的消息传给汴梁。
耽误了十几天的功夫,可更加的保险,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可是相当的漫长的,可是加入了丁海军和炸药的战争,注定是很快,实际上,从狄青从三关出发,到占据折津府,也不超过20天的时间,就算是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在汴梁这里,还以为是在僵持阶段,并没有追问,却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
山海关,群山之中的通道,相当的险峻,而周围的群山,也是连绵不绝的,因为有了后面的支持,开始逐步的深入布置。
原来,对于他们来说,守住和争取时间是关键,他们尽可能的杀伤敌人,放过去一部分也没有关系,毕竟后面是攻城的10万人。
可是现在,虽然依然是战争,可是意义不一样了,争取不要放过去,因为在占据折津府之后,很自然要扫荡周边,一旦放过去,哪怕人数不多,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之前人手不足,虽然有些预备队,却要防备激烈的战斗,可是现在,背后已经变成了支撑,在战争没有来临的时候,或许没有太多的支持,只是补充了2000士兵,一旦战争到来,最少1万,最多3万的军队,随时可以驻扎过来。
不说后续的支持,就说现在,2000士兵的注入,就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余力,不但把整个防线布置的更好,也同时,也把警戒线前移。
山海关,不只是山海关本身,还包括了周围的群山,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把警戒线前移差不多35公里,加上望远镜和高山,最少可以提前发现70公里左右。
听起来不多,可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急行军来说,这都是一天的距离,这对于预警相当的有用,一天的时间,可以针对进行相应的布置,甚至做出准备。
既然已经准备,那就做好,一系列的联络条件都已经完成,只要是发现,简单的一些情报,会通过一些接力的旗语,传递到棱堡去,然后做好战斗准备。
侦查,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整整7天都没有任何的收获,可是对于侦察者来说,必要的耐心是有的,不过今天,天刚过正午,在远处,一阵烟尘飘起,很显然是大军在进发,又等了一会,在望远镜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几十里之外,一只超过万人的军队,正在快速的行进,辽军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