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飞鱼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目前,定海军已经制造出了负责通讯的船只,目前正在紧张的海试,一旦实验完成,就会投入到通讯之中,帮助定海军,跟各地进行通讯。
这一种专门用于通讯的船只,是一个总吨位只有900料的小船。
这个小,当然是指在海上的小,当万料,甚至是数万料的大船,不断的出现的前提下,900料的,并不能称之为大。
在海上,哪怕是近海航行,太小的船都不行,比如说,通行在海州和定海军的这些船只,最近的时候,只有一二十里,可是一旦风浪稍稍大一点,就无法通行,更别说在海上。
这种船,目前只有3艘,只能够在实验室生产,而无法进入到造船厂,因为它的技术含量很高,预计到年底的时候,整个数量会增加到12艘,可以基本上满足整个定海军,对于通讯上面的需要。
这一种船,并不是风帆时代,速度最高的飞剪船,赵信也曾经想过,用飞剪船,那不但是速度最高的,也是可以远洋,长距离竞速的船只。
可是稍稍的研究一下,赵信就发现,除了样子,其他的子项目都不具备的船。
飞剪船的技术,就算是到二十一世纪的,在非动力的帆船上面,也是领先的,这种船,只是一个样子,那根本就达不到它的效果,还容易出现危险。
与其冒险的使用这种,非常不靠谱的船,还不如自己研究,基于目前的技术水准之下的船。
在认真的思考了之后,一个船让赵信想起来了。
混合式帆船,说实话,在风帆时代,混合式帆船已经落伍了,特别是西班牙大帆船横行的时代,已经没有了混合式帆船空间。
可是在大型帆船之前,在大航海时代的初期,混合式帆船却是地中海一霸。
伴随着大航海时代,海上贸易的丰厚收益的,让一些人暴富,但是同样的,也引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海盗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之中,海盗们自由奔放,充满了冒险的精神,可是海盗们,却是残忍的,最不劳而获的一种人。
他们不事生产,只是装备自己之后,在海上四处劫掠。
在空旷的大海之上,要想用船捕获另外一艘船,一定的信息收集是一个方面,可是更重要的则是速度。
海盗们的船速,远远高于普通商船,只要在空旷的,周围没有陆地的海域,被海盗的追上,那么大部分的船只都无法逃离。
在众多海盗船之中,最为出名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混合式帆船。
这种诞生于意大利,把帆跟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流线型的身体,较为的狭窄,在航行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从船身伸出的巨大船桨,在关键时刻,可以快速的滑动,给船增加速度。
这个除了速度,一无是处的船,却在海盗手中,迸发了光彩,无数大名鼎鼎的海盗,都拥有一艘这样的船,并且使用了大量的水手。
这些水手,在追击的时候,可以充当划桨手,在追上之后,就可以攀登地方的船的,充当冲锋手可以说,一举两得。
通讯,海商通讯,在没有无线电的前提下,不可能当时就达到的,那么速度越快,效率就越高的,越不容易发生问题。
就比如说,琉球发生的事情,如果有一艘,可以三四天就抵达定海军的快船,他们不至于半个月之后才反应,初期,哪怕的无法给与足够的支援,只要有一个的合理的明明令下达,就不至于提心吊胆的。
混合式帆船拥有这样的能力,并且机构简单,跟飞剪船不一样,作为比西班牙帆船诞生更早船只,他的结构简单,只要画出了图样,就可以制造出来。
不过在赵信的主导之下,定海军不但拥有了基础的船舶生产能力,同样,也有一些研究能力,比如说,基本力学的,水池实验,还有一些小型的实验器材。
有了这些东西之后,混合是帆船就不会是历史上面的那个样子了。
最初做水池实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些改变,后来,几个研究院都提出,用混合式帆船这样的船桨,不但危险性较大,还占用了太多的人员,这是劣势。
最终,经过了最少4轮的修改,这种根据历史图片之中,在地中海流行的混合式帆船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可实际上,跟历史上那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最大的改进是形态上面的,没有大量的桨,同样的狭长的船身,可是因为没有桨的关系,显得相当小。
从发明了船开始,桨就是船的最重要的工具,有了桨,可以在逆风,或者是逆流的前提下行船的,这是桨的优势。
桨是用手来操作的,并且要伸出去的,就算是在河流上面,在恶劣天气,或者是长时间的运作的话,就会非常的困难,更别说在海上。
大海无情,无风三尺浪,在这样波涛汹涌的地方,桨的出现,并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在大航海时代,之所以混合式帆船大量的流行,原因就是因为地中海,这个实际上,位于非洲和欧洲的内海,它的风浪并不大,适合混合式帆船开行的。
在那个时代,海盗们最猖獗的,其实还是在地中海之中,一旦离开了地中海,进入到北海之中,就少了很多。
原因就在于,混合式帆船,不太适合北海的汹涌。
太平洋,因为足够大的关系,也较为的平静,跟大西洋比起来,风浪也相对较小,可是这个较小,并不是没有,近海还好些,一旦深入到深海之中,风浪就会越大。
除了海情的关系之外的,桨对于力量的运作力并不高,就算是在平静的水面上,都不能够得到完全的利用,更别说在风浪不休的,定海军为这个新式的船,加装了螺旋桨。
后世,为什么船只都选择螺旋桨,就是这个原因,位于后侧部分,并且半深,或者全深入到水下的螺旋桨,给绝大部分的船,带来庞大的动力。
从桨到螺旋桨,历史上,走过了漫长的时间,从船的出现,到大航海时代,一直到18世纪的中叶,才有专门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螺旋桨比起其他的桨,都有这不可思议的效率,同样力量的作用下,螺旋桨比起桨,效率要高很多。
正是这个跃升,才让整个船只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从桨船,变成了无桨船,力的应用也更高的,从名轮船,到汽船,再到轮船,一步步的发展过来、
或许,对于近代的科学家们来首,一个船型,或者是螺旋桨的应用,需要漫长的时间。
历史上,发现螺旋桨的好处设计师,最初的时候,还遭遇了失败,不知道是速度的关系,或许是材料和加工的角度的关系,螺旋桨没有第一时间,安装到船上,这个项目失败了,反倒是明轮船开始发展。
后来,伴随着技术提升,材料和科技水平共同进步,在明轮船之后,才是螺旋桨船。
对于赵信而言,这些就是常识,后世只要是了解的船,全部都是螺旋桨船,甚至一些动画,图片,电影之类的,螺旋桨的位置和形态特别的明显。
在那些研究员们,提出,在海浪的作用之下,尽可能的减少桨的运用,用别的方法提供动力的时候,赵信很自然的就提出了螺旋桨,并且主导加工了第一个螺旋桨。
螺旋桨,他并不是直面的加工,他带着一定的曲度,这样才能够转换更多的力量。
这个加工难度,一直到19世纪的中后期,才逐步的解决,这也是到了19世纪后期,在明轮船,各种汽船不停的流行的前提下,船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大的。
从几百吨,到上千吨,再到万吨,到了20世纪初,协约国和同盟国战争的时候,两大集团,都已经拥有了,总吨位接近两万吨的钢铁猛兽。
船的吨位,提升到这么大,动力的进步是一个巨大的原因,可是巨大的,可以支撑整个动力,转换到速度的螺旋桨,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赵信在否决了混合式帆船的桨了之后,第一时间选择的不是北宋特有的车船,而是这个螺旋桨。
车船实际上,是中国特有的,通过传动装置进行转换,推动船只快速前进的一种船。
它实际上,是一种明轮船,借助着明轮,推动船只快速的前进,这种船,实际上也非常不错,可是赵信有了螺旋桨船,很自然的就放弃了这个。
定海军目前,或许无法加工出来,完全静音,甚至是效率最高的螺旋桨,可是按照后世,对于螺旋桨的描述和图片,画出来就可以了,只要形态够了,螺旋桨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大量的曲面加工,对于后世来说,那是五轴机床干的事情,一些潜艇或者军用舰艇,他们的噪音较高,原因就在于螺旋桨的不合理,在推动水的时候,摩擦过大,发出的声音过高。
赵信要的又不是隐形,他要的是性能的最大化,只要能够有较大的转换率,哪怕是声音大一点,也无所谓。
定海军本就没有车床,别说是曲面加工了,就算是平面也做不好。
这一点,对于工业时代来说,是最大的劣势,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有不同的变化。
因为没有车床,不太实用平面加工,所有的一切都是手工来的。
类似于之前的定海币,几个高手匠人,用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加工出来,而螺旋桨也是如此。
材料上面,只要用更硬,更加锋利的刀具,就可以加工,一个人不行了,两个人,两个人不行了更多了,正是这些经过了十几年培养的专业匠人,他们可以用手徒手雕琢出来。
这样的效率不高,可是对于一个大船而言,一个螺旋桨,又有多大,在整个造船工程之中,所占据的比重也不高的。
这实际上也是这个船只,只能够实验室生产的根本原因,无法工业化的生产,速度太慢了,分成10个组的匠人,两个月才能够完成一个螺旋桨,这就是2个月10个,真的要是用在船上,这点连塞牙缝都不够。
赵信也没有打算,普及螺旋桨,动力系统没有蒸汽机的时候,螺旋桨船并不是主流。
人力有限,就算是加入了畜力,也是相对而言的,螺旋桨在低俗的时候,效率并不是很高,这也是在最初的时候,明轮船战胜了螺旋桨的根本原因。
可是当着眼点放在了速度这个方面,螺旋桨就比明轮船,有很大的优势。
在决定下螺旋桨之后,又参考了混合式帆船样子,构筑了狭长的船身,以减少阻力,这一点,赵信也给不出什么,必须要考实验人员来一次次的实验,从中间计算出结果。
螺旋桨设立的位置,赵信给出的是尾部潜水,不过中间,需要设置多少动力装置,进行怎么样的转化,到底是使用人力,还是畜力,这一点,就需要慢慢的计算了。
在经过了一轮轮的实验,并且是研究,最终在人力和畜力的选择上面,畜力被否决了。
相对于什么都不懂,甚至无法缓解的晕船的牲畜,人要好一点,可以通过训练进行减缓,也可以吃药的。
虽然说,在力量上,人跟牲口,还有较大的差别,可是无外乎是人员多少的问题。
900料的船,在海船上面,属于入门级,又不用装载货物,或者说,需要装载的货物较少,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速度,并且增加长途运行的速度,弄上两三组人,也不是不可以。
因为船较小,并且阻力很小的关系,人员使用,也降低到了最低,低速一点的,大概用18个人,最多是3组,54个人。
在整个设置上面,搭配了两个整组,也就是108个人,在特殊时刻,还能够增加到144人,这样的人,分成两班或者三班,足够应对整个船的高速运转。
最终,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又专门为这些船制定了系统和规则,最终,第一艘在10天之前下水,并且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一旦实验顺利,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加入到现役,而这些船,也被赵信命名为飞鱼级。
目前,定海军已经制造出了负责通讯的船只,目前正在紧张的海试,一旦实验完成,就会投入到通讯之中,帮助定海军,跟各地进行通讯。
这一种专门用于通讯的船只,是一个总吨位只有900料的小船。
这个小,当然是指在海上的小,当万料,甚至是数万料的大船,不断的出现的前提下,900料的,并不能称之为大。
在海上,哪怕是近海航行,太小的船都不行,比如说,通行在海州和定海军的这些船只,最近的时候,只有一二十里,可是一旦风浪稍稍大一点,就无法通行,更别说在海上。
这种船,目前只有3艘,只能够在实验室生产,而无法进入到造船厂,因为它的技术含量很高,预计到年底的时候,整个数量会增加到12艘,可以基本上满足整个定海军,对于通讯上面的需要。
这一种船,并不是风帆时代,速度最高的飞剪船,赵信也曾经想过,用飞剪船,那不但是速度最高的,也是可以远洋,长距离竞速的船只。
可是稍稍的研究一下,赵信就发现,除了样子,其他的子项目都不具备的船。
飞剪船的技术,就算是到二十一世纪的,在非动力的帆船上面,也是领先的,这种船,只是一个样子,那根本就达不到它的效果,还容易出现危险。
与其冒险的使用这种,非常不靠谱的船,还不如自己研究,基于目前的技术水准之下的船。
在认真的思考了之后,一个船让赵信想起来了。
混合式帆船,说实话,在风帆时代,混合式帆船已经落伍了,特别是西班牙大帆船横行的时代,已经没有了混合式帆船空间。
可是在大型帆船之前,在大航海时代的初期,混合式帆船却是地中海一霸。
伴随着大航海时代,海上贸易的丰厚收益的,让一些人暴富,但是同样的,也引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海盗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之中,海盗们自由奔放,充满了冒险的精神,可是海盗们,却是残忍的,最不劳而获的一种人。
他们不事生产,只是装备自己之后,在海上四处劫掠。
在空旷的大海之上,要想用船捕获另外一艘船,一定的信息收集是一个方面,可是更重要的则是速度。
海盗们的船速,远远高于普通商船,只要在空旷的,周围没有陆地的海域,被海盗的追上,那么大部分的船只都无法逃离。
在众多海盗船之中,最为出名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混合式帆船。
这种诞生于意大利,把帆跟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流线型的身体,较为的狭窄,在航行之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从船身伸出的巨大船桨,在关键时刻,可以快速的滑动,给船增加速度。
这个除了速度,一无是处的船,却在海盗手中,迸发了光彩,无数大名鼎鼎的海盗,都拥有一艘这样的船,并且使用了大量的水手。
这些水手,在追击的时候,可以充当划桨手,在追上之后,就可以攀登地方的船的,充当冲锋手可以说,一举两得。
通讯,海商通讯,在没有无线电的前提下,不可能当时就达到的,那么速度越快,效率就越高的,越不容易发生问题。
就比如说,琉球发生的事情,如果有一艘,可以三四天就抵达定海军的快船,他们不至于半个月之后才反应,初期,哪怕的无法给与足够的支援,只要有一个的合理的明明令下达,就不至于提心吊胆的。
混合式帆船拥有这样的能力,并且机构简单,跟飞剪船不一样,作为比西班牙帆船诞生更早船只,他的结构简单,只要画出了图样,就可以制造出来。
不过在赵信的主导之下,定海军不但拥有了基础的船舶生产能力,同样,也有一些研究能力,比如说,基本力学的,水池实验,还有一些小型的实验器材。
有了这些东西之后,混合是帆船就不会是历史上面的那个样子了。
最初做水池实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些改变,后来,几个研究院都提出,用混合式帆船这样的船桨,不但危险性较大,还占用了太多的人员,这是劣势。
最终,经过了最少4轮的修改,这种根据历史图片之中,在地中海流行的混合式帆船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可实际上,跟历史上那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最大的改进是形态上面的,没有大量的桨,同样的狭长的船身,可是因为没有桨的关系,显得相当小。
从发明了船开始,桨就是船的最重要的工具,有了桨,可以在逆风,或者是逆流的前提下行船的,这是桨的优势。
桨是用手来操作的,并且要伸出去的,就算是在河流上面,在恶劣天气,或者是长时间的运作的话,就会非常的困难,更别说在海上。
大海无情,无风三尺浪,在这样波涛汹涌的地方,桨的出现,并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在大航海时代,之所以混合式帆船大量的流行,原因就是因为地中海,这个实际上,位于非洲和欧洲的内海,它的风浪并不大,适合混合式帆船开行的。
在那个时代,海盗们最猖獗的,其实还是在地中海之中,一旦离开了地中海,进入到北海之中,就少了很多。
原因就在于,混合式帆船,不太适合北海的汹涌。
太平洋,因为足够大的关系,也较为的平静,跟大西洋比起来,风浪也相对较小,可是这个较小,并不是没有,近海还好些,一旦深入到深海之中,风浪就会越大。
除了海情的关系之外的,桨对于力量的运作力并不高,就算是在平静的水面上,都不能够得到完全的利用,更别说在风浪不休的,定海军为这个新式的船,加装了螺旋桨。
后世,为什么船只都选择螺旋桨,就是这个原因,位于后侧部分,并且半深,或者全深入到水下的螺旋桨,给绝大部分的船,带来庞大的动力。
从桨到螺旋桨,历史上,走过了漫长的时间,从船的出现,到大航海时代,一直到18世纪的中叶,才有专门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螺旋桨比起其他的桨,都有这不可思议的效率,同样力量的作用下,螺旋桨比起桨,效率要高很多。
正是这个跃升,才让整个船只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从桨船,变成了无桨船,力的应用也更高的,从名轮船,到汽船,再到轮船,一步步的发展过来、
或许,对于近代的科学家们来首,一个船型,或者是螺旋桨的应用,需要漫长的时间。
历史上,发现螺旋桨的好处设计师,最初的时候,还遭遇了失败,不知道是速度的关系,或许是材料和加工的角度的关系,螺旋桨没有第一时间,安装到船上,这个项目失败了,反倒是明轮船开始发展。
后来,伴随着技术提升,材料和科技水平共同进步,在明轮船之后,才是螺旋桨船。
对于赵信而言,这些就是常识,后世只要是了解的船,全部都是螺旋桨船,甚至一些动画,图片,电影之类的,螺旋桨的位置和形态特别的明显。
在那些研究员们,提出,在海浪的作用之下,尽可能的减少桨的运用,用别的方法提供动力的时候,赵信很自然的就提出了螺旋桨,并且主导加工了第一个螺旋桨。
螺旋桨,他并不是直面的加工,他带着一定的曲度,这样才能够转换更多的力量。
这个加工难度,一直到19世纪的中后期,才逐步的解决,这也是到了19世纪后期,在明轮船,各种汽船不停的流行的前提下,船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大的。
从几百吨,到上千吨,再到万吨,到了20世纪初,协约国和同盟国战争的时候,两大集团,都已经拥有了,总吨位接近两万吨的钢铁猛兽。
船的吨位,提升到这么大,动力的进步是一个巨大的原因,可是巨大的,可以支撑整个动力,转换到速度的螺旋桨,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赵信在否决了混合式帆船的桨了之后,第一时间选择的不是北宋特有的车船,而是这个螺旋桨。
车船实际上,是中国特有的,通过传动装置进行转换,推动船只快速前进的一种船。
它实际上,是一种明轮船,借助着明轮,推动船只快速的前进,这种船,实际上也非常不错,可是赵信有了螺旋桨船,很自然的就放弃了这个。
定海军目前,或许无法加工出来,完全静音,甚至是效率最高的螺旋桨,可是按照后世,对于螺旋桨的描述和图片,画出来就可以了,只要形态够了,螺旋桨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大量的曲面加工,对于后世来说,那是五轴机床干的事情,一些潜艇或者军用舰艇,他们的噪音较高,原因就在于螺旋桨的不合理,在推动水的时候,摩擦过大,发出的声音过高。
赵信要的又不是隐形,他要的是性能的最大化,只要能够有较大的转换率,哪怕是声音大一点,也无所谓。
定海军本就没有车床,别说是曲面加工了,就算是平面也做不好。
这一点,对于工业时代来说,是最大的劣势,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有不同的变化。
因为没有车床,不太实用平面加工,所有的一切都是手工来的。
类似于之前的定海币,几个高手匠人,用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加工出来,而螺旋桨也是如此。
材料上面,只要用更硬,更加锋利的刀具,就可以加工,一个人不行了,两个人,两个人不行了更多了,正是这些经过了十几年培养的专业匠人,他们可以用手徒手雕琢出来。
这样的效率不高,可是对于一个大船而言,一个螺旋桨,又有多大,在整个造船工程之中,所占据的比重也不高的。
这实际上也是这个船只,只能够实验室生产的根本原因,无法工业化的生产,速度太慢了,分成10个组的匠人,两个月才能够完成一个螺旋桨,这就是2个月10个,真的要是用在船上,这点连塞牙缝都不够。
赵信也没有打算,普及螺旋桨,动力系统没有蒸汽机的时候,螺旋桨船并不是主流。
人力有限,就算是加入了畜力,也是相对而言的,螺旋桨在低俗的时候,效率并不是很高,这也是在最初的时候,明轮船战胜了螺旋桨的根本原因。
可是当着眼点放在了速度这个方面,螺旋桨就比明轮船,有很大的优势。
在决定下螺旋桨之后,又参考了混合式帆船样子,构筑了狭长的船身,以减少阻力,这一点,赵信也给不出什么,必须要考实验人员来一次次的实验,从中间计算出结果。
螺旋桨设立的位置,赵信给出的是尾部潜水,不过中间,需要设置多少动力装置,进行怎么样的转化,到底是使用人力,还是畜力,这一点,就需要慢慢的计算了。
在经过了一轮轮的实验,并且是研究,最终在人力和畜力的选择上面,畜力被否决了。
相对于什么都不懂,甚至无法缓解的晕船的牲畜,人要好一点,可以通过训练进行减缓,也可以吃药的。
虽然说,在力量上,人跟牲口,还有较大的差别,可是无外乎是人员多少的问题。
900料的船,在海船上面,属于入门级,又不用装载货物,或者说,需要装载的货物较少,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速度,并且增加长途运行的速度,弄上两三组人,也不是不可以。
因为船较小,并且阻力很小的关系,人员使用,也降低到了最低,低速一点的,大概用18个人,最多是3组,54个人。
在整个设置上面,搭配了两个整组,也就是108个人,在特殊时刻,还能够增加到144人,这样的人,分成两班或者三班,足够应对整个船的高速运转。
最终,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又专门为这些船制定了系统和规则,最终,第一艘在10天之前下水,并且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一旦实验顺利,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加入到现役,而这些船,也被赵信命名为飞鱼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