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战略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450万斤的棉花,听起来很多,可是制作出帆布,就真的不多了,帆布比重比起一般的棉布大的多,同样面积的前提下,是普通布匹的数倍以上,一艘帆船,特别是西班牙帆船,还有盖伦船的这种,需要的帆布的数量非常大。
软帆的强大,在于受力面巨大,同样高度的桅杆下,帆布的长度,可能是桅杆的长度的一两倍以上,这样算下来,一艘船就会消耗数量极为庞大的帆布。
哪怕是为了航海事业,现在棉花种植面积,也有些不足的,15万亩听起来很多的,可是实际上,真的很少了。
赵信不可能如同后世那样,让绝大部分北方农田,都是棉花和小麦的套种,可是影响一部分,是没问题的。
至于推广的问题,在赵信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棉花是经济作物,这一点没错,北宋的这个节点,棉花还没有传入,但是到了一百多年之后的南宋,在棉花被引入,并且在织布上面展现了之后,棉花的大规模推广,几乎立刻在整个南宋风靡。
从出现到彻底流传,最多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在南宋初年,还没有的棉花,在关闽川陕刚刚出现,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个利益,直接引导着这些人,前仆后继的投身到了棉花种植。
有什么比直接的利益更加吸引人的,种粮食一亩地能够达到一贯的收入,已经算是老天的照顾了,对于普通的农民而言,扣掉赋税,佃租,剩下的钱也是勉强糊口,这也是一旦遭遇到了大的灾害,四等以下的户,就坚持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如果换成种棉花的话,就不一样了,就算是现在亩产,30斤皮棉,丁海军这边的收购指导价是80文一斤,也就是说,棉花的产量不大规模的提升,单纯现在,种植棉花的收益,就已经比粮食高了。
不是说,定海军故意定的高价,原因在于,这些棉花现在就值这么多钱。
30斤皮棉,差不多就是3匹布了,宋朝的布匹,宽2尺,长40尺,比起现代棉布来说,小了很多,现代布匹的宽度,一般都在一米以上,宽的甚至达到了1.5米,甚至是2米,可是宋朝的棉布,则是小匹,也就是2尺,几乎只有现代五六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体的重量也不太高,大概是8斤左右。
棉花纺纱会损耗,织布也是同样会损耗,可是再怎么的损耗,30斤皮棉,也足够织出3匹的布料。
北宋的布价低廉,一匹布不过是300文,这个布的价格,是指麻布,还是比较差的那种布。
这种布是普通人穿着的主要衣料的,经过裁剪之后,一匹布最少可以裁剪出10件衣服,平均五六十文衣服价格,也是劳动人民,能够消费的起的。
棉布在北宋这个时节,属于是高端的产品,特别是纯白如雪,高细支的柔和棉布,因为舒适并且贴身,他们是跟高端的丝绸是一个价格的,价格是凌驾于普通丝绸之上。
高端棉布,经过了特别的印染编织,甚至可以达到顶级丝绸的价值,并且哪怕最初级的那种棉布,他们的价格的也非常高昂。
物以稀为贵,并不是稀少的东西就一定贵,自然界,有很多稀少,只有很少储量的石头,他们没有特定的价值,他们跟普通的砂石,没有多少的区别。
可是稀少,并且有独特价值的,就一定会很贵的,棉布独特的性能,让它是贴身衣物最高端的选择,丝绸虽然好,夏天是很合适,可是冬天穿起来,就有些冷了,相对而言,还是棉布最合适。
同样,相对于草棉,印度棉的保暖效果更好的,用印度棉制作的棉被,效果非常的好,在高档人群之中,一直都有使用,一些高端,甚至不低于皮草的价格,这就推升了棉花的价格。
哪怕按照最普通,一匹布2贯来计算,30皮棉产3匹布,价格也高达6贯,哪怕折扣和扣除手工成本,原材料的价格也相当的高昂,一斤80文,30斤就是2.4贯,相对于他的价值来说,是很合适的。
一亩棉花的收益,超过了2贯,单纯种地来说,种粮食,绝对比不上种棉花,这样就是棉花被称之为经济作物的根本原因,经济作物,如果在价值上还比不过种粮食,又怎么被称之为经济作物。
当然了,未来棉花的价格是会降低下来了,如果按照现在,一匹2贯的价格,根本不能够大规模的普及,一件衣服的价格超过500文,这样的衣服,恐怕只能够是达官贵人来穿。
不过,丁海军现在物价水平,还是没有问题的,平均每一个人80贯的月薪,500文一件衣服,真的没什么,单纯丁海军,未来超过200万人的人口,按照一个人平均一匹布的消耗而言,年销量就是200万匹布,最少也需要1600万斤棉花,以现在的种植程度,远远不够。
东西好了,就能够推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农民而言,一个比起种粮食,高出三五倍的项目,他几乎必然会在北宋流传起来。
按照真实的历史上面,这比棉花普及的时候,早了差不多100多年,可是北宋占据的地盘也更大,推动好处也更多。
只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从普通人发现了棉花的好处的,逐步的跟风,到种植量加大的时候,最少要几十年的时间,赵信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15万亩,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苗家庄,还有大名府周边的土地,赵信选择丁海军,可以脱开皇位更迭的漩涡,可是相应的,他也受到了限制。
哪怕明明知道,修建一条从海州到洪泽湖的铁路,可以大幅度的加快丁海军的发展,甚至,耗费巨资,修筑一条300多里长的运河的,让淮河拥有入海口,让从丁海军到北宋主流水系,完全无障碍的联通。
别小看这一点,就算是21世纪,有集装箱和机械化运作的港口,一艘船从入港到装卸,也需要时间,更别说这个时代,哪怕丁海军做了改变,可是从海州卸货,陆路运输,再到洪泽湖装船,一卸一装之下,耗费的时间,最少是两三天。
或许,对于一些大宗的物资来说,两三天没有什么,可是对于高速发展,对于商品的普及度有很强认识的丁海军来说,这直接的影响了利益的。
连这样利益巨大的事情,都因为顾虑而停止,更别说大规模的推广的棉花了。
目前的15万亩之中,其中八成以上,是在苗家庄,苗家庄本身的种植的,几乎全部种植了棉花,甚至为此,耽误了粮食的种植也在所不惜,当然了,苗家庄没有十几万亩的土地,可是保州事变之后,苗家庄已经是保州最强的家族了,它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所以,在他的影响下,整个保州最少有十几万亩,是在种植的棉花。
剩下的,就是大名府铁匠作坊附近,铁匠作坊占地庞大,因为影响力和实力,还是影响了一两万亩的土地。
这基本上,已经是丁海军的极限了,加大影响的话,或许在一些关联商会之中,可以影响一些,可是让他们放弃种植粮食,而选择完全陌生的棉花,这需要时间,或许要一两年的时间之中,才能够普及。
一两年,对于北宋而言,并不太长,甚至是对于仁宗来说,也同样不长,可是对于赵信而言,真的有些长了。
单纯丁海军本身的需求,就需要最少1600万斤的棉花,几乎是现在数量的4倍左右,更别说帆布,还有其他需求,保守估计,起码要3000万斤以上,甚至是5000万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丁海军采用的是双管齐下的方法,3000万斤棉花,如果按照30斤产量的话,需要大概100万亩的土地。
在整个中原地带,要找到这些土地,并不是不可以,可是代价是非常高昂的,毫不客气的说,丁海军现在,生产的许多东西,也产生了海量的利益,这些利益用于交换,有些太不值得了,毕竟,这是一个赚钱的生意,赵信要的只是节约这个时间。
中原不行,那就转向别处,21世纪咨询发达的时代,棉花也从的中原,转向了北方,从新疆到中亚,这些地方才是种植棉花的最适合的产地,日照时间长,光和水量也充沛,新疆和中亚的棉花,成为了最优的产品,直接的创造了一个产业的。
现在,开发新疆还为时尚早,可是河套平原,到是非常合适。
要在河套平原这里,推广棉花的种植,一个人是绕不过去的,赵信实际上,还是利益交换,但是利益交换的目标,从很多人,从很多商人,转为了一个人。
那就是韩琦,虽然,韩琦已经调回中枢了,甚至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宣布,他主要负责的东西,可是韩琦高升也是一定的,并且对于整个河套平原,影响最大的,也是他。
跟其他的地方不一样,灵州,还有的新附的土地,这些都是新近得到的,而且几乎是在韩琦的意志之下。
对于这些新俯土地,实际上北宋中枢是没有多看中的,这些被称为贫瘠的地方,又有多少的资源,是韩琦一手推动西北农田水利建设,让河套平原,从草原变成了塞上江南,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这是韩琦的根基之地,也是最重要的资本,只要这个基础不减弱,未来韩琦的道路,是极为平坦的,那么,韩琦根本不可能让这里脱出他的掌控。
门生故吏,提拔之恩,北宋还没有发展到未来,王安石和司马光针锋相对,朋党的时候,可是这些关系,是默认的,也是有的。
说服韩琦,并不困难的,西北的发展,仰仗赵信的地方也很多,而且从应天府到的汴粱的那一条铁路,也让韩琦看到的机会,一条贯通西北的道路,只要解决了交通问题,西北的发展不可限量的。
有求于人,就不会太过火的,在赵信稍稍向西北倾斜一些物资,并且在道路和铁路方面,给予支持之后,韩琦也就同意了。
整个举措的顺利程度,也超过了赵信的预料,河套平原,总面积差不多2.5万平方公里,抛开一些无法作为耕地的地方,哪怕只开发出一成的土地,也差不多有接近400万亩的土地。
实际上,全面开发,甚至可以达到1000多万亩,拿出其中的十分之一种植棉花,同时又是棉麦套种,丁海军会派遣专人,指导和大规模的种植棉花,这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赵信,用一个个真实的成绩,在韩琦那里树立信心,他是不会心口开合,棉花收购价格,棉花的收益,这些都不是骗人,哪怕是只有这个产量的一半,也可以让一亩地收益在一贯以上,这对于西北来说,非常重要。
同样的,韩琦最看重的,实际上,还是棉花独特的功效。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树立无上权威的统帅,韩琦的很多思路上面,是从军事上面考量。
棉花是经济作物,可是同时,对于北宋而言,棉花同样是军事作物。
在寒冷的北方,棉花可是战略物资,中国为什么不能够进入到草原,广阔草原上面,地广人稀,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可是,北方的寒冷,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北方的牧民,天然有各种的毛皮,制作皮衣,他们在寒冷的天气之中,很有用的保暖,让他们在冬天之中,也拥有战斗力。
北宋的禁军,怎么可能穿着皮衣,铠甲都是有一个容纳限度的,皮衣几乎很难的融入到铠甲之中,最多就是一个皮坎肩。
北宋如此,辽国稍稍好一点,对于不穿,或者少穿甲的轻骑兵可以,重骑兵,每一个重量都考虑到了极致,他们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套入。
这也是在辽国,他们也很少在冬天出动的根本原因。
在冬天,钢铁会变得非常的寒冷,导热性非常的强,在这样的强度之下,根本很难作战。
棉花改变了这一切,只要稍稍的填充棉花,就可以相当的保暖,这样的穿在内部,又不会挤占很多的空间,这种前提下,作战的范围会扩大很多。
450万斤的棉花,听起来很多,可是制作出帆布,就真的不多了,帆布比重比起一般的棉布大的多,同样面积的前提下,是普通布匹的数倍以上,一艘帆船,特别是西班牙帆船,还有盖伦船的这种,需要的帆布的数量非常大。
软帆的强大,在于受力面巨大,同样高度的桅杆下,帆布的长度,可能是桅杆的长度的一两倍以上,这样算下来,一艘船就会消耗数量极为庞大的帆布。
哪怕是为了航海事业,现在棉花种植面积,也有些不足的,15万亩听起来很多的,可是实际上,真的很少了。
赵信不可能如同后世那样,让绝大部分北方农田,都是棉花和小麦的套种,可是影响一部分,是没问题的。
至于推广的问题,在赵信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棉花是经济作物,这一点没错,北宋的这个节点,棉花还没有传入,但是到了一百多年之后的南宋,在棉花被引入,并且在织布上面展现了之后,棉花的大规模推广,几乎立刻在整个南宋风靡。
从出现到彻底流传,最多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在南宋初年,还没有的棉花,在关闽川陕刚刚出现,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个利益,直接引导着这些人,前仆后继的投身到了棉花种植。
有什么比直接的利益更加吸引人的,种粮食一亩地能够达到一贯的收入,已经算是老天的照顾了,对于普通的农民而言,扣掉赋税,佃租,剩下的钱也是勉强糊口,这也是一旦遭遇到了大的灾害,四等以下的户,就坚持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如果换成种棉花的话,就不一样了,就算是现在亩产,30斤皮棉,丁海军这边的收购指导价是80文一斤,也就是说,棉花的产量不大规模的提升,单纯现在,种植棉花的收益,就已经比粮食高了。
不是说,定海军故意定的高价,原因在于,这些棉花现在就值这么多钱。
30斤皮棉,差不多就是3匹布了,宋朝的布匹,宽2尺,长40尺,比起现代棉布来说,小了很多,现代布匹的宽度,一般都在一米以上,宽的甚至达到了1.5米,甚至是2米,可是宋朝的棉布,则是小匹,也就是2尺,几乎只有现代五六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体的重量也不太高,大概是8斤左右。
棉花纺纱会损耗,织布也是同样会损耗,可是再怎么的损耗,30斤皮棉,也足够织出3匹的布料。
北宋的布价低廉,一匹布不过是300文,这个布的价格,是指麻布,还是比较差的那种布。
这种布是普通人穿着的主要衣料的,经过裁剪之后,一匹布最少可以裁剪出10件衣服,平均五六十文衣服价格,也是劳动人民,能够消费的起的。
棉布在北宋这个时节,属于是高端的产品,特别是纯白如雪,高细支的柔和棉布,因为舒适并且贴身,他们是跟高端的丝绸是一个价格的,价格是凌驾于普通丝绸之上。
高端棉布,经过了特别的印染编织,甚至可以达到顶级丝绸的价值,并且哪怕最初级的那种棉布,他们的价格的也非常高昂。
物以稀为贵,并不是稀少的东西就一定贵,自然界,有很多稀少,只有很少储量的石头,他们没有特定的价值,他们跟普通的砂石,没有多少的区别。
可是稀少,并且有独特价值的,就一定会很贵的,棉布独特的性能,让它是贴身衣物最高端的选择,丝绸虽然好,夏天是很合适,可是冬天穿起来,就有些冷了,相对而言,还是棉布最合适。
同样,相对于草棉,印度棉的保暖效果更好的,用印度棉制作的棉被,效果非常的好,在高档人群之中,一直都有使用,一些高端,甚至不低于皮草的价格,这就推升了棉花的价格。
哪怕按照最普通,一匹布2贯来计算,30皮棉产3匹布,价格也高达6贯,哪怕折扣和扣除手工成本,原材料的价格也相当的高昂,一斤80文,30斤就是2.4贯,相对于他的价值来说,是很合适的。
一亩棉花的收益,超过了2贯,单纯种地来说,种粮食,绝对比不上种棉花,这样就是棉花被称之为经济作物的根本原因,经济作物,如果在价值上还比不过种粮食,又怎么被称之为经济作物。
当然了,未来棉花的价格是会降低下来了,如果按照现在,一匹2贯的价格,根本不能够大规模的普及,一件衣服的价格超过500文,这样的衣服,恐怕只能够是达官贵人来穿。
不过,丁海军现在物价水平,还是没有问题的,平均每一个人80贯的月薪,500文一件衣服,真的没什么,单纯丁海军,未来超过200万人的人口,按照一个人平均一匹布的消耗而言,年销量就是200万匹布,最少也需要1600万斤棉花,以现在的种植程度,远远不够。
东西好了,就能够推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农民而言,一个比起种粮食,高出三五倍的项目,他几乎必然会在北宋流传起来。
按照真实的历史上面,这比棉花普及的时候,早了差不多100多年,可是北宋占据的地盘也更大,推动好处也更多。
只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从普通人发现了棉花的好处的,逐步的跟风,到种植量加大的时候,最少要几十年的时间,赵信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15万亩,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苗家庄,还有大名府周边的土地,赵信选择丁海军,可以脱开皇位更迭的漩涡,可是相应的,他也受到了限制。
哪怕明明知道,修建一条从海州到洪泽湖的铁路,可以大幅度的加快丁海军的发展,甚至,耗费巨资,修筑一条300多里长的运河的,让淮河拥有入海口,让从丁海军到北宋主流水系,完全无障碍的联通。
别小看这一点,就算是21世纪,有集装箱和机械化运作的港口,一艘船从入港到装卸,也需要时间,更别说这个时代,哪怕丁海军做了改变,可是从海州卸货,陆路运输,再到洪泽湖装船,一卸一装之下,耗费的时间,最少是两三天。
或许,对于一些大宗的物资来说,两三天没有什么,可是对于高速发展,对于商品的普及度有很强认识的丁海军来说,这直接的影响了利益的。
连这样利益巨大的事情,都因为顾虑而停止,更别说大规模的推广的棉花了。
目前的15万亩之中,其中八成以上,是在苗家庄,苗家庄本身的种植的,几乎全部种植了棉花,甚至为此,耽误了粮食的种植也在所不惜,当然了,苗家庄没有十几万亩的土地,可是保州事变之后,苗家庄已经是保州最强的家族了,它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所以,在他的影响下,整个保州最少有十几万亩,是在种植的棉花。
剩下的,就是大名府铁匠作坊附近,铁匠作坊占地庞大,因为影响力和实力,还是影响了一两万亩的土地。
这基本上,已经是丁海军的极限了,加大影响的话,或许在一些关联商会之中,可以影响一些,可是让他们放弃种植粮食,而选择完全陌生的棉花,这需要时间,或许要一两年的时间之中,才能够普及。
一两年,对于北宋而言,并不太长,甚至是对于仁宗来说,也同样不长,可是对于赵信而言,真的有些长了。
单纯丁海军本身的需求,就需要最少1600万斤的棉花,几乎是现在数量的4倍左右,更别说帆布,还有其他需求,保守估计,起码要3000万斤以上,甚至是5000万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丁海军采用的是双管齐下的方法,3000万斤棉花,如果按照30斤产量的话,需要大概100万亩的土地。
在整个中原地带,要找到这些土地,并不是不可以,可是代价是非常高昂的,毫不客气的说,丁海军现在,生产的许多东西,也产生了海量的利益,这些利益用于交换,有些太不值得了,毕竟,这是一个赚钱的生意,赵信要的只是节约这个时间。
中原不行,那就转向别处,21世纪咨询发达的时代,棉花也从的中原,转向了北方,从新疆到中亚,这些地方才是种植棉花的最适合的产地,日照时间长,光和水量也充沛,新疆和中亚的棉花,成为了最优的产品,直接的创造了一个产业的。
现在,开发新疆还为时尚早,可是河套平原,到是非常合适。
要在河套平原这里,推广棉花的种植,一个人是绕不过去的,赵信实际上,还是利益交换,但是利益交换的目标,从很多人,从很多商人,转为了一个人。
那就是韩琦,虽然,韩琦已经调回中枢了,甚至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宣布,他主要负责的东西,可是韩琦高升也是一定的,并且对于整个河套平原,影响最大的,也是他。
跟其他的地方不一样,灵州,还有的新附的土地,这些都是新近得到的,而且几乎是在韩琦的意志之下。
对于这些新俯土地,实际上北宋中枢是没有多看中的,这些被称为贫瘠的地方,又有多少的资源,是韩琦一手推动西北农田水利建设,让河套平原,从草原变成了塞上江南,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这是韩琦的根基之地,也是最重要的资本,只要这个基础不减弱,未来韩琦的道路,是极为平坦的,那么,韩琦根本不可能让这里脱出他的掌控。
门生故吏,提拔之恩,北宋还没有发展到未来,王安石和司马光针锋相对,朋党的时候,可是这些关系,是默认的,也是有的。
说服韩琦,并不困难的,西北的发展,仰仗赵信的地方也很多,而且从应天府到的汴粱的那一条铁路,也让韩琦看到的机会,一条贯通西北的道路,只要解决了交通问题,西北的发展不可限量的。
有求于人,就不会太过火的,在赵信稍稍向西北倾斜一些物资,并且在道路和铁路方面,给予支持之后,韩琦也就同意了。
整个举措的顺利程度,也超过了赵信的预料,河套平原,总面积差不多2.5万平方公里,抛开一些无法作为耕地的地方,哪怕只开发出一成的土地,也差不多有接近400万亩的土地。
实际上,全面开发,甚至可以达到1000多万亩,拿出其中的十分之一种植棉花,同时又是棉麦套种,丁海军会派遣专人,指导和大规模的种植棉花,这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赵信,用一个个真实的成绩,在韩琦那里树立信心,他是不会心口开合,棉花收购价格,棉花的收益,这些都不是骗人,哪怕是只有这个产量的一半,也可以让一亩地收益在一贯以上,这对于西北来说,非常重要。
同样的,韩琦最看重的,实际上,还是棉花独特的功效。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树立无上权威的统帅,韩琦的很多思路上面,是从军事上面考量。
棉花是经济作物,可是同时,对于北宋而言,棉花同样是军事作物。
在寒冷的北方,棉花可是战略物资,中国为什么不能够进入到草原,广阔草原上面,地广人稀,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可是,北方的寒冷,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北方的牧民,天然有各种的毛皮,制作皮衣,他们在寒冷的天气之中,很有用的保暖,让他们在冬天之中,也拥有战斗力。
北宋的禁军,怎么可能穿着皮衣,铠甲都是有一个容纳限度的,皮衣几乎很难的融入到铠甲之中,最多就是一个皮坎肩。
北宋如此,辽国稍稍好一点,对于不穿,或者少穿甲的轻骑兵可以,重骑兵,每一个重量都考虑到了极致,他们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套入。
这也是在辽国,他们也很少在冬天出动的根本原因。
在冬天,钢铁会变得非常的寒冷,导热性非常的强,在这样的强度之下,根本很难作战。
棉花改变了这一切,只要稍稍的填充棉花,就可以相当的保暖,这样的穿在内部,又不会挤占很多的空间,这种前提下,作战的范围会扩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