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来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对于苗家,赵信是充满了感激,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苗家家丁的支持,恐怕在运河之上,他就死掉了,后来到了苗家庄,没有苗家庄这个背景的话,也撑不过之后的保州兵变,后来,假死脱身,离开保州的时候的,手下的人员,大部分还是苗家庄的人员。
没有苗家庄给赵信打下的基础,赵信也可以通过穿越者的能力来发展,可是绝对不会发展的这么的快。
赵信并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一定程度之中,他跟苗家,是捆绑在一起的,对苗家,也是极尽的帮助。
赵信在苗家庄,虽然带走了大量的人力,可是剩下扩张了好几倍的苗家庄,依然是苗家最为赚钱的,带走了碱面的秘方,可是保州城的馒头生意,还是交给苗家庄来经营的。
单纯这么一点,一年下来,不下万贯。
万贯,可能对于定海军来说,是一个很不起眼,甚至不太重要的一个数字,定海军哪怕一个街区的支出,可能都要超过这个数字,可怕的发展速度,是由海量的投入带来的,每年几乎2亿以上的的投入,这还是针对一县之地,这可比北宋庞大的国土,整个的投入都要巨大。
可能每一平方公里的投入,都超过了100万,哪怕其中有很多的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可是真正落到了实处的投入,也非常的惊人,交通,住宅,城市基础建设,这些一一的完成之后,定海军,一定会变一个模样的。
赵信当然不会忘记,是苗家庄,在他最弱小的时候,给予的巨大帮助,除了保州这边的,留下肥皂和馒头的经营权海外,每年,都会让汴梁这边销售利润,拿出一部分交给苗家庄。
汴梁是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北宋城市,这里任何一个跟底层民众息息相关的产业,都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按照平均一个人,消费10文这个简单的数字,一天的总量就是1万贯。
更何况,这个人口的基数,并不是汴粱本身,而是附近京畿的1000万人口,半年多下来的,接近5000万贯的总收入,哪怕是定海军,扣掉了大部分的利润,可是有固定的利润,是留出来的。
给仁宗的是固定5%,不是利润,而是总的销售额,也就是说,5000万贯的前提下,达到了250万贯,这笔钱可不少,当然了,暂时没有送给仁宗,而是在银行开了一个账号存起来,等待着赵信的到来。
给苗家的,本身是定在了2%,可是这笔钱,在汇报上来之后,实在太多了,给仁宗的250万,是考虑到了皇帝,还有朝廷的一些东西,这不单单是给仁宗一个人的,可是苗家,就不存在那么多的问题了。
真的2%的话,那就是100万贯,这笔财富,对于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个可怕,无法承受的巨额资金。
贾朝昌这样的枢密使,12万贯每年的收入,已经让他低头了,苗家的人丁稀少的,老太君是仁宗的乳娘出身,老太爷也只是之前京城的普通人家的,也就仁宗念旧情,再加上苗氏入宫之后,这才慢慢发展的。
哪怕把所有的支脉都接到了京城,也不可能全部锦衣玉食,有个远近亲疏,并且让所有人都过上温饱以上就可以了,这样根本用不了太多。
北宋的铜钱,购买力,还是相当强大,2贯每月的禁军收入,十来口人,温饱哪怕稍稍多一点,5贯也足以让10口人温饱,苗家的各个支系,加起来也不超过500人,按照这个标准,每一个月250贯已经是不错了,加上主家的消费,迎来送往,一年下来,有个8000贯,已经够了。
赵信也是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之后,给了每年固定的数字,一年15万贯。
这笔钱不少,要知道连一个王爷也不过是万贯而已,15万贯,足以让苗家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也是之前,贵妃省亲的时候,苗家有能力兴建宅院,不过被赵信接过去了而已。,
这个时代,铜钱的购买力强大,一头牛,也不过是十来贯,一亩地8到10贯,就算是一些出色的千里马,也不过是两三千贯左右。
15万贯,如果按照粮食的价格,这算成后世的钱的话,几乎有几千万贯那么多,特别是在仁宗这个北宋较为平稳,发展较快的时间段,铜钱几乎没有多少的贬值。
接下来四五天的时间之中,赵信开始对园林进行布置,各种丝绸,针织品,还有一些丁海军都称得上是珍贵的工艺品,不计成本的投入到了这个宅院之中。
苗家作为这个宅院名义上面的主人,却从最开始,就是充满了震惊,这个园林本身已经足够的精致了,可以说步步是景,可是经过了赵信这么一个布置,却有些富贵气息了,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还是巨大的玻璃镜,各种珍贵的工艺品,还有丝绸和刺绣,这些全部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
对于苗家来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对他们的压力也就越大,还有不到两天,贵妃就要归家了,他们必须要打起精神,保证不出现任何的疏漏。
反倒是赵信和深宫之中的贵妃,并不在意,赵信是因为的明白,贵妃不过是来看他,贵妃也是一样,主要目的抓住了,其他就无所谓了。
又是一天的忙碌,到下午,这才完成了全部布置,剩下的都是一些细节上面的,这些赵信就可以不介入了,总不能让苗家一点都不做吧,怎么说,贵妃都是老太君的女儿,老太君很清楚他喜欢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赵信要养精蓄税,见贵妃,对他而言,是一个节点,他必须要全力以赴。
同样的,身体之中莫名的感觉,也让他感觉到,是必须要见的。
本以为,回到定海侯府之后,可以休息下来,谁知道,定海侯府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赵信听到了他的名字,愣了一下,却不敢怠慢,直接把他请入到了客厅之中。
没错,前来见他的,正是三司使叶清臣。
在北宋高层的序列之中,三司使是仅次于东府首脑,枢密使的高官,甚至是身为财相的他,在一定的范围之中,比起另外两位,更有发言权。
赵信的地位很高,丁海军节度使,这是实权,还有丁海军的财力,也让他水涨船高。
可是除了在码头,枢密院的几个官员迎接他之外,到定海侯府拜访的,几乎一个没有。
中层次的京官,都没有任何一个,愿意来找赵信,原因就是,这个不确定性,在这个时候,赵信到这里,不是要把继承权这玩意摆上台面,那就是轩然大波。
就算是宰辅,贸然的进入到继承权的漩涡之中,都是非常危险的,中层官员的嗅觉更加的强烈。
无论是节度使,还是金钱,这些方面,都暂时没有办法影响到他们,放弃一条路也何尝不可。
这些对于叶清臣没有用,他这个人,除了精明之外,也不涉足到一些党争之中,之前犹豫,也是看赵信是不是心口如一。
可是现在,用这么高调的做法,连仁宗都不见,只是见一下苗贵妃,这没关系,这证明了他还没有这个心情,那么之前他想叶清臣提出的那个邀请,叶清臣当然要回应了,他也想知道,赵信的提出的那个机会到底是什么。
宾主相见,双方不是第一次见面,也非常熟悉,寒暄上茶了之后,叶清臣很是对赵信表达了感谢之意。
要知道,从苦逼的三司使,变成了香饽饽的三司使,只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从三司干净的可以跑老鼠开始,到现在,可能推动300万贯,甚至是500万贯的项目,三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赵信了。
如果说,赵信节约的资金,让北宋的财政减少了某些方面的支出,让北宋的财务状况,从之前的赤字的情况下,变成后来的盈利状态,这是间接的支持的话,那么给仁宗的那些分红,则是直接的支持。
几百万贯,这对于北宋的财政来说,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提升,没有这笔钱,叶清臣的一些计划都不可能进行。
当然了,这一次来见赵信,一方面是看看赵信到底有什么新的计划,能让他这么的有信心,甚至是亲自来到汴粱的计划,肯定是不简单的,另外一方面,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些想法,能不能获得更多支持,之前在大名府都给了仁宗那么多钱,现在,丁海军发展的更好的前提下,应该会跟多。
这个见面的过程,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从赵信回来,下午的时候,一直到了深夜的,叶清臣才离开,跨度高达3个多时辰。
在出来的时候,整个汴粱已经宵禁了,当然了,这个宵禁是针对普通人,一般到了晚上,都会有专门的禁军,在街道之上巡逻,一些坊区还会关闭的。
这就是北宋的首都,白天,那是人头攒动,一片热闹和祥和的景观,可是到了夜间,却是一个个的小的区域,在强悍的防御之下,独立拥有防御。
这些,对于的一定层次的官员,都没有多少约束力,一些有特别职权的中层官员,都可以拿着令牌行走在夜间,而叶清臣这样的宰辅,甚至拥有入宫的令牌,行走在夜间的汴粱,那更是不在话下。
不过马车上面的叶清臣,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此时此刻还在震惊之中。
从见到赵信开始,这个震惊都没有停过,他已经足够高估了赵信的眼光了,却没有想到,赵信的眼光高到了这个程度。
在他的手上,有两个厚厚的包袱,里面装着两个工程的资料,正是这两个资料,让叶清臣从赵信哪里离开的时候,却有些魂不守舍,赵信提出了两个庞大的工程。
这两个工程都是跟交通有关系的,一个是长期的工程,而且只要建成,就会大幅度的改变北宋的交通状况,是以棱堡的重要材料水泥作为基础,修建宽敞的水泥路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长达五年,甚至十年,不间断的投入。
另外一个,以钢铁为核心的铁路,在赵信的说法之中,更倾向于这个,这个只要材料够,就很容易的建成,比起水泥路来说,还要容易一点。
叶清臣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赵信会找来,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辽国跟北宋的这一次交易。
韩琦在西北弄了那个大规模的牲口大会之后,中枢才算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牲口,已经交付了,那么庞大的牛羊马,中枢当然想拿到手,可是稍稍的了解一下,才知道,一个运输的问题,就足以制约这些东西的变现。
在经过了短暂的商谈和考虑之后,中枢已经准备修缮的从汴梁到陇西的官道了。
这些官道,真的是非常的不好走的,西北军情,之所以耗资巨大,原因就在于这些道路上面,如果道路好上一些,可能未来的西北战争,投入就会减少很多。
不过这个修缮,只不过是简单的修补,在北宋的经济形势向好了之后,整个北宋不存在什么问题,拿出来200万,甚至是300万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别说是有这个大宗的牲口的交易,就算是没有,修建这一条路,增加整个北宋经济环境,这也是么有多少的问题
关键问题在于,需要付出多少的时间,哪怕是调动民力,也是需要,这个路要怎么铺,有说是用水泥,可是水泥产量有限,整个陇西,加上河北这一片的区域,防御工事都需要更换,从原来的城市转变成为棱堡。
这种情况之下,水泥的消耗激增,从丁海军获得的水泥不算太贵,可是要修路这到底是多少,水泥路的修建,没人会啊。
本就准备找赵信,赵信却招上门来了的,直接提出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终极版本的水泥路,也是他们曾经想过,却没有付诸实现的,但是这个方案,却被赵信定位了备选,赵信本身,更加请先股一个被称之为铁路的道路。
对于苗家,赵信是充满了感激,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苗家家丁的支持,恐怕在运河之上,他就死掉了,后来到了苗家庄,没有苗家庄这个背景的话,也撑不过之后的保州兵变,后来,假死脱身,离开保州的时候的,手下的人员,大部分还是苗家庄的人员。
没有苗家庄给赵信打下的基础,赵信也可以通过穿越者的能力来发展,可是绝对不会发展的这么的快。
赵信并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一定程度之中,他跟苗家,是捆绑在一起的,对苗家,也是极尽的帮助。
赵信在苗家庄,虽然带走了大量的人力,可是剩下扩张了好几倍的苗家庄,依然是苗家最为赚钱的,带走了碱面的秘方,可是保州城的馒头生意,还是交给苗家庄来经营的。
单纯这么一点,一年下来,不下万贯。
万贯,可能对于定海军来说,是一个很不起眼,甚至不太重要的一个数字,定海军哪怕一个街区的支出,可能都要超过这个数字,可怕的发展速度,是由海量的投入带来的,每年几乎2亿以上的的投入,这还是针对一县之地,这可比北宋庞大的国土,整个的投入都要巨大。
可能每一平方公里的投入,都超过了100万,哪怕其中有很多的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可是真正落到了实处的投入,也非常的惊人,交通,住宅,城市基础建设,这些一一的完成之后,定海军,一定会变一个模样的。
赵信当然不会忘记,是苗家庄,在他最弱小的时候,给予的巨大帮助,除了保州这边的,留下肥皂和馒头的经营权海外,每年,都会让汴梁这边销售利润,拿出一部分交给苗家庄。
汴梁是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北宋城市,这里任何一个跟底层民众息息相关的产业,都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按照平均一个人,消费10文这个简单的数字,一天的总量就是1万贯。
更何况,这个人口的基数,并不是汴粱本身,而是附近京畿的1000万人口,半年多下来的,接近5000万贯的总收入,哪怕是定海军,扣掉了大部分的利润,可是有固定的利润,是留出来的。
给仁宗的是固定5%,不是利润,而是总的销售额,也就是说,5000万贯的前提下,达到了250万贯,这笔钱可不少,当然了,暂时没有送给仁宗,而是在银行开了一个账号存起来,等待着赵信的到来。
给苗家的,本身是定在了2%,可是这笔钱,在汇报上来之后,实在太多了,给仁宗的250万,是考虑到了皇帝,还有朝廷的一些东西,这不单单是给仁宗一个人的,可是苗家,就不存在那么多的问题了。
真的2%的话,那就是100万贯,这笔财富,对于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个可怕,无法承受的巨额资金。
贾朝昌这样的枢密使,12万贯每年的收入,已经让他低头了,苗家的人丁稀少的,老太君是仁宗的乳娘出身,老太爷也只是之前京城的普通人家的,也就仁宗念旧情,再加上苗氏入宫之后,这才慢慢发展的。
哪怕把所有的支脉都接到了京城,也不可能全部锦衣玉食,有个远近亲疏,并且让所有人都过上温饱以上就可以了,这样根本用不了太多。
北宋的铜钱,购买力,还是相当强大,2贯每月的禁军收入,十来口人,温饱哪怕稍稍多一点,5贯也足以让10口人温饱,苗家的各个支系,加起来也不超过500人,按照这个标准,每一个月250贯已经是不错了,加上主家的消费,迎来送往,一年下来,有个8000贯,已经够了。
赵信也是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之后,给了每年固定的数字,一年15万贯。
这笔钱不少,要知道连一个王爷也不过是万贯而已,15万贯,足以让苗家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也是之前,贵妃省亲的时候,苗家有能力兴建宅院,不过被赵信接过去了而已。,
这个时代,铜钱的购买力强大,一头牛,也不过是十来贯,一亩地8到10贯,就算是一些出色的千里马,也不过是两三千贯左右。
15万贯,如果按照粮食的价格,这算成后世的钱的话,几乎有几千万贯那么多,特别是在仁宗这个北宋较为平稳,发展较快的时间段,铜钱几乎没有多少的贬值。
接下来四五天的时间之中,赵信开始对园林进行布置,各种丝绸,针织品,还有一些丁海军都称得上是珍贵的工艺品,不计成本的投入到了这个宅院之中。
苗家作为这个宅院名义上面的主人,却从最开始,就是充满了震惊,这个园林本身已经足够的精致了,可以说步步是景,可是经过了赵信这么一个布置,却有些富贵气息了,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还是巨大的玻璃镜,各种珍贵的工艺品,还有丝绸和刺绣,这些全部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
对于苗家来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对他们的压力也就越大,还有不到两天,贵妃就要归家了,他们必须要打起精神,保证不出现任何的疏漏。
反倒是赵信和深宫之中的贵妃,并不在意,赵信是因为的明白,贵妃不过是来看他,贵妃也是一样,主要目的抓住了,其他就无所谓了。
又是一天的忙碌,到下午,这才完成了全部布置,剩下的都是一些细节上面的,这些赵信就可以不介入了,总不能让苗家一点都不做吧,怎么说,贵妃都是老太君的女儿,老太君很清楚他喜欢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赵信要养精蓄税,见贵妃,对他而言,是一个节点,他必须要全力以赴。
同样的,身体之中莫名的感觉,也让他感觉到,是必须要见的。
本以为,回到定海侯府之后,可以休息下来,谁知道,定海侯府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赵信听到了他的名字,愣了一下,却不敢怠慢,直接把他请入到了客厅之中。
没错,前来见他的,正是三司使叶清臣。
在北宋高层的序列之中,三司使是仅次于东府首脑,枢密使的高官,甚至是身为财相的他,在一定的范围之中,比起另外两位,更有发言权。
赵信的地位很高,丁海军节度使,这是实权,还有丁海军的财力,也让他水涨船高。
可是除了在码头,枢密院的几个官员迎接他之外,到定海侯府拜访的,几乎一个没有。
中层次的京官,都没有任何一个,愿意来找赵信,原因就是,这个不确定性,在这个时候,赵信到这里,不是要把继承权这玩意摆上台面,那就是轩然大波。
就算是宰辅,贸然的进入到继承权的漩涡之中,都是非常危险的,中层官员的嗅觉更加的强烈。
无论是节度使,还是金钱,这些方面,都暂时没有办法影响到他们,放弃一条路也何尝不可。
这些对于叶清臣没有用,他这个人,除了精明之外,也不涉足到一些党争之中,之前犹豫,也是看赵信是不是心口如一。
可是现在,用这么高调的做法,连仁宗都不见,只是见一下苗贵妃,这没关系,这证明了他还没有这个心情,那么之前他想叶清臣提出的那个邀请,叶清臣当然要回应了,他也想知道,赵信的提出的那个机会到底是什么。
宾主相见,双方不是第一次见面,也非常熟悉,寒暄上茶了之后,叶清臣很是对赵信表达了感谢之意。
要知道,从苦逼的三司使,变成了香饽饽的三司使,只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从三司干净的可以跑老鼠开始,到现在,可能推动300万贯,甚至是500万贯的项目,三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赵信了。
如果说,赵信节约的资金,让北宋的财政减少了某些方面的支出,让北宋的财务状况,从之前的赤字的情况下,变成后来的盈利状态,这是间接的支持的话,那么给仁宗的那些分红,则是直接的支持。
几百万贯,这对于北宋的财政来说,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提升,没有这笔钱,叶清臣的一些计划都不可能进行。
当然了,这一次来见赵信,一方面是看看赵信到底有什么新的计划,能让他这么的有信心,甚至是亲自来到汴粱的计划,肯定是不简单的,另外一方面,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些想法,能不能获得更多支持,之前在大名府都给了仁宗那么多钱,现在,丁海军发展的更好的前提下,应该会跟多。
这个见面的过程,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从赵信回来,下午的时候,一直到了深夜的,叶清臣才离开,跨度高达3个多时辰。
在出来的时候,整个汴粱已经宵禁了,当然了,这个宵禁是针对普通人,一般到了晚上,都会有专门的禁军,在街道之上巡逻,一些坊区还会关闭的。
这就是北宋的首都,白天,那是人头攒动,一片热闹和祥和的景观,可是到了夜间,却是一个个的小的区域,在强悍的防御之下,独立拥有防御。
这些,对于的一定层次的官员,都没有多少约束力,一些有特别职权的中层官员,都可以拿着令牌行走在夜间,而叶清臣这样的宰辅,甚至拥有入宫的令牌,行走在夜间的汴粱,那更是不在话下。
不过马车上面的叶清臣,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此时此刻还在震惊之中。
从见到赵信开始,这个震惊都没有停过,他已经足够高估了赵信的眼光了,却没有想到,赵信的眼光高到了这个程度。
在他的手上,有两个厚厚的包袱,里面装着两个工程的资料,正是这两个资料,让叶清臣从赵信哪里离开的时候,却有些魂不守舍,赵信提出了两个庞大的工程。
这两个工程都是跟交通有关系的,一个是长期的工程,而且只要建成,就会大幅度的改变北宋的交通状况,是以棱堡的重要材料水泥作为基础,修建宽敞的水泥路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长达五年,甚至十年,不间断的投入。
另外一个,以钢铁为核心的铁路,在赵信的说法之中,更倾向于这个,这个只要材料够,就很容易的建成,比起水泥路来说,还要容易一点。
叶清臣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赵信会找来,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辽国跟北宋的这一次交易。
韩琦在西北弄了那个大规模的牲口大会之后,中枢才算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牲口,已经交付了,那么庞大的牛羊马,中枢当然想拿到手,可是稍稍的了解一下,才知道,一个运输的问题,就足以制约这些东西的变现。
在经过了短暂的商谈和考虑之后,中枢已经准备修缮的从汴梁到陇西的官道了。
这些官道,真的是非常的不好走的,西北军情,之所以耗资巨大,原因就在于这些道路上面,如果道路好上一些,可能未来的西北战争,投入就会减少很多。
不过这个修缮,只不过是简单的修补,在北宋的经济形势向好了之后,整个北宋不存在什么问题,拿出来200万,甚至是300万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别说是有这个大宗的牲口的交易,就算是没有,修建这一条路,增加整个北宋经济环境,这也是么有多少的问题
关键问题在于,需要付出多少的时间,哪怕是调动民力,也是需要,这个路要怎么铺,有说是用水泥,可是水泥产量有限,整个陇西,加上河北这一片的区域,防御工事都需要更换,从原来的城市转变成为棱堡。
这种情况之下,水泥的消耗激增,从丁海军获得的水泥不算太贵,可是要修路这到底是多少,水泥路的修建,没人会啊。
本就准备找赵信,赵信却招上门来了的,直接提出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终极版本的水泥路,也是他们曾经想过,却没有付诸实现的,但是这个方案,却被赵信定位了备选,赵信本身,更加请先股一个被称之为铁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