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眼界是通过见识来堆积的,对于寻常北宋官员的眼里,定海军只是一片荒芜之地,他们没有深入的了解定海军的一切,甚至一些曾经来到定海军的,如果不是全面的了解定海军全部的科技水准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惯性思维所蒙蔽了。
如果还有一个穿越者来到定海军,单纯从定海军的规模,港口吞吐的货物的情况,还有钢铁的产量,就可以迅速的判断出的定海军的实力,把他放在非常危险的程度。
可是那时在21世纪的熏陶上面,把科技,钢铁产量,还有其他的一些简单的方面,判断出来的结果,这不是他们天赋或者是聪慧程度,比这个时代的北宋的这些才俊强大多少的,而是21世纪的资讯时代,带来的常识和眼光。
在北宋看来,真正的强大是军队,你拥有500人的精锐战士,就拥有500得到战斗力,拥有1000或者是2000,就拥有这些,一些后勤,钢铁,还有科技这方面的实力,就根本不会放在评价的范畴之中。
在这些北宋官员看来,各种商业上面的成就,这确实是值得注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富庶的地方,能够养得起足够的士兵,定海军有铁,能够打造兵器,还有人口,应该值得注意。
可是定海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土地,这是一个硬伤,特别是在北宋看来,无法解决的硬伤。
哪怕人口再怎么的稠密,只有百里大小的地方,在任何将军看来,都没有任何的战略纵深,根本不足以承担军事方面的任务。
棱堡的出现,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就算是狄青这样的天才统帅,对于棱堡的作用估计也不足,他不知道,密集布置的棱堡群,本身就可以拥有强大的防御,更别说还有战舰和火药武器这样,御敌于外的武器。
可以说,只要舰队和火药武器得到发展,定海军的问题就不存在,别说是是几十里宽的海峡,就算是几公里长的海域,对于弱者一方来说,再多的人,也无法逾越。
技术上面的领先,这不是人力所能够及的,这一点,也只有赵信看的清清楚楚,其他人,没有这个经历,当然也就不会看到了。
这不是智力所能够想到的,而是见识的,打个比方吧,就算是强如狄青这样的天才将军,天才统帅,在没有见过棱堡之前,也不会想到棱堡这么可怕的防御性武器。
可以用不足1000人的人数,抵挡住10万大军,甚至更多军队,可是这种专门为了防御而存在的堡垒,却成功的解释了这一切,哪怕是狄青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天才的,把防御做到极致的堡垒。
热武器同样是如此,一方拥有了热武器,一方没有,那就是天上地上的差别,那就真的如同排队枪毙一样,不同的是,一方拥有枪,另外一方没有而已,这跟屠杀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一点,只有穿越者才能够认识到,没有见到实物的前提下,就算是赵信明白无误的告诉别人,一条海峡,足以挡住千军万马的攻击,恐怕他们也不会相信。
认识上面的差别,让定海军正在飞速的发展,甚至已经累积了可怕的势力的前提下,依然平稳你发展的根本,甚至现在,有了一百多万的人口,也没有引起什么重视。
当然了,如果定海军发展到1000万,2000万,甚至是3000万人的前提下,那就不一样了。
100多万的人口,在北宋来说,也不算什么,相对于北宋可怕的人口来说, 100多万的人口,只是百分之一,可能大一点的州,人口都已经超过了100万了,那些人口,跟定海军的生产力比起来,还是差了太多太多了。
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生产效率,跟真正工业化,并且进入到流水线程度的生产力水平,差别是天上地下的,这中间的差别,可不是10倍,而是几十倍。
也就是说,120万的人口,发挥出来的生产效率,最少也是30倍以上,那么120万人,可以发挥出接近4000万人的生产力,未来,人口的增加,再加上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提升,这个差别还会更大。
在强大的生产力的推动下,定海军的几大拳头产品,都发展迅猛,这些是定海军的支柱了。
钢铁是一个,几万人,每年可以生产220万吨的钢铁,平均每个人,每年的产量,都超过百吨了。
这个数字非常的可怕,已经超过了中国在80年代末的平均产量了,这在大规模的电动工具没有广泛的使用的前提下,已经是各方面能够达成的极致了。
这在普通的铁匠铺来说,一天超过50斤已经是非常可怕了,这个甚至是在不计算学徒的前提下。
要知道,铁匠铺更多的是以铁匠为计算的,一般一个成熟的铁匠,打制菜刀的话,一天能够出四五把已经是非常多的了,也就是一些大型农具,耗铁量更多的农具,才会消耗的多一点。
钢铁场的产量,却是严格的按照总产量跟人员之间的对比,每一个人员的产量都是很惊人的。
就算是几倍的扩大他们的平均产量,一年下来,普通的铁匠,大概就是两三吨的样子,现在更加科学的炼钢高炉,产量是之前的50倍以上,这还是为了安全,减少了不少激进的产量,否则的话,早已经超过了400万吨了。
庞大的产量,带来的是可怕的收益,现在钢铁厂的钢铁等的出厂价格是10文,可是在系统的降低成本之后,钢铁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相当低的程度,差不多达到了不到3文的程度,也就是说,毛利高达2倍。
不说利润,按照每斤铁平均的出厂价10文来计算,一吨差不多就是20贯,每年220万吨的产量,4400万贯的总产值,这中间的利润超过了7成。
炼钢的产出,是整个定海军的拳头产品,其中绝大部分,都供给北宋的枢密院,有不少的份额,是直接生产军事产品,比如说箭头,各种的武器,装甲。
这些东西的技术含量更高,当然了利润也更高,这些几乎占据了整个定海军的三四成的份额,每年为定海军创造了可怕的收益,成为了定海军的重要支柱之一。
如果说,钢铁的产量,是整个的定海军的拳头产品,可是其他的各种产品,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支撑,这些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民用。
一些民用用品,既有定海军的新产品,比如说水泥,铁制品等新产品,也有一些传统的产品。
相对于这些新产品,新产品开拓的是新的市场,传统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广阔的,甚至不用开发就可以占据的市场。
比如说,为什么大名府的铁,直接就能够占据整个北宋的市场的,原因就在于,本身,铁的用途非常广泛,大名铁匠作坊又降低了成本。
这才是关键,同样,或者是更高的质量的前提下的,还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售价,哪怕是降低了一点点的程度,就足以的占据市场。
同样的东西,通过现代的生产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当然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新产品,一个推广是一个问题,就如同水泥这样,如果不是棱堡的深入人心,枢密院大规模的采购,还有本身定海军的的消耗,这些东西生产出来的太多,就容易挤压,无法销售出去,产生利润。
可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就不一样了,瓷器,黑陶,各种的手工艺品,铁质的各种的工具,这些东西,本就是日常生活中间常见的,只要在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一两成价格降低,就足以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这样的成本的降低,对于现代化生产,还有采用流水线的技术的定海军来说,根本就不成问题,一些效率的提升,大规模的生产产生的成本降低,就不止一两成了。
比如说,传统的黑陶窑,一次性的出产的,也就是上万件黑陶,在控制等诸多的方面,并不的严格,有时候成品率能够保证在7成以上已经算不错了。
可是定海军从各地聘请名匠,然后通过汇总,用科学的实验的方法,一步步的减少消耗,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消耗,同样加强配方,提升成品效率。
能耗降低一两成,成品率提升到九成八以上,这样方方面面减少,就可以降低成本,这可不是一两成的降低,甚至是五六成的降低,
在大宗商品之中,一成的降低,就足以让一个家族兴旺发达,两成就足以造就一个区域的特产,三成以上,就是无以伦比了,任何关系和背景,都无法抗衡的东西。
就如同大名铁匠作坊来说,就算是赵信还是皇子身份,在同样的条件下,甚至是成本稍稍少一点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动摇铁匠的订单。
可是大名铁匠作坊直接就降低了一半,从原来80文左右,降低到了40文,后面,又降低到了30文以下,这还是成品,而不是最原始的铁料,这种情况下,哪怕贾朝昌贵为枢密使,都无法动摇这样的订单。
现在,其他的产品也是一样,哪怕都是民品,却更加合适,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在同样的效用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成本,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是天大的惊喜,他们不可能拒绝的。
工业替代的手工业,必然会带来原始的手工业者的破产,因为北宋的富庶,暂时还没有展现出这种可怕,但是赵信未雨绸缪,对于人口的需求,是永无止境,只要造船业获得发展,基本上获得差不多的远洋船只,就会向外扩张。
一个定海军,就能够容纳下100多万人,那么边境的众多岛屿,台湾海南岛呢,甚至是东南亚的,辽阔的海洋会给他足够的养料,并且借助这些养料逐步的发展,最终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保守估计,台湾抛开中央的那些山脉,仅仅是海边的这些平原,就足以的容纳超过5000万的人口,这还是在相对比较稀疏的前提下,后世的台湾,甚至都拥有了2000万以上的人口,。这是在跟大陆相互不流通的前提下,不然在大城市和集中的前提下,最少能够容纳5000万以上。
一个小小的上海,就有3000多万的常驻人口,还不包括大量的流动人口,超级大城市的容纳程度,是远超过的其他城市的。
一个定海军,这么小小的地盘,就容纳了这个时代不可想象的100多万人口,一个更加庞大台湾,能够容纳的更多。
更别说台湾之后,还有小一点的海南岛,更加庞大,甚至是富庶的东南亚诸岛,这些本身就是自然分布在中国旁边的岛屿,却在中国放弃了海洋之后,成为别人的肥肉,现在,在赵信穿越了之后,又深刻认识到未来属于海洋时代的前提下,更加不可能放过,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的。
赵信从造船厂出来,今天的进度比较满意,却跟他预想的有些差距,不过这些事情也急不得,只能够慢慢来,他缓步走在港口上面,港口的第二期第三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这是规模庞大的现代化港口。
看着远方的落日,赵信是浮想连天,达北宋已经快要两年的时间了,除了最初的半年多时间,一直挣扎在生存的前提下,是被动的,强化战斗力的发展,之后的一年半,从大名府开启,然后到定海军,全部都是在商业和工业上的发展。
这个发展势头非常的凶猛,也就是到了炼铁厂出现了巨大的事故之后,这才稍稍的放缓,却还是快速发展。
半年的时间之中,赵信除了强调安全生产之外,也对生产进行了一些调整,从原来的四面开花,逐步放在了有目的发展,现在的定海军,已经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了。
定海军已经拥有了一个城市的样子,并且去掉了所有的隐患之后,稳步的向前发展,可是在赵信眼里,这还是有些太慢,需要决定方向,那就需要赵信来抉择。
眼界是通过见识来堆积的,对于寻常北宋官员的眼里,定海军只是一片荒芜之地,他们没有深入的了解定海军的一切,甚至一些曾经来到定海军的,如果不是全面的了解定海军全部的科技水准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惯性思维所蒙蔽了。
如果还有一个穿越者来到定海军,单纯从定海军的规模,港口吞吐的货物的情况,还有钢铁的产量,就可以迅速的判断出的定海军的实力,把他放在非常危险的程度。
可是那时在21世纪的熏陶上面,把科技,钢铁产量,还有其他的一些简单的方面,判断出来的结果,这不是他们天赋或者是聪慧程度,比这个时代的北宋的这些才俊强大多少的,而是21世纪的资讯时代,带来的常识和眼光。
在北宋看来,真正的强大是军队,你拥有500人的精锐战士,就拥有500得到战斗力,拥有1000或者是2000,就拥有这些,一些后勤,钢铁,还有科技这方面的实力,就根本不会放在评价的范畴之中。
在这些北宋官员看来,各种商业上面的成就,这确实是值得注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富庶的地方,能够养得起足够的士兵,定海军有铁,能够打造兵器,还有人口,应该值得注意。
可是定海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土地,这是一个硬伤,特别是在北宋看来,无法解决的硬伤。
哪怕人口再怎么的稠密,只有百里大小的地方,在任何将军看来,都没有任何的战略纵深,根本不足以承担军事方面的任务。
棱堡的出现,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就算是狄青这样的天才统帅,对于棱堡的作用估计也不足,他不知道,密集布置的棱堡群,本身就可以拥有强大的防御,更别说还有战舰和火药武器这样,御敌于外的武器。
可以说,只要舰队和火药武器得到发展,定海军的问题就不存在,别说是是几十里宽的海峡,就算是几公里长的海域,对于弱者一方来说,再多的人,也无法逾越。
技术上面的领先,这不是人力所能够及的,这一点,也只有赵信看的清清楚楚,其他人,没有这个经历,当然也就不会看到了。
这不是智力所能够想到的,而是见识的,打个比方吧,就算是强如狄青这样的天才将军,天才统帅,在没有见过棱堡之前,也不会想到棱堡这么可怕的防御性武器。
可以用不足1000人的人数,抵挡住10万大军,甚至更多军队,可是这种专门为了防御而存在的堡垒,却成功的解释了这一切,哪怕是狄青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天才的,把防御做到极致的堡垒。
热武器同样是如此,一方拥有了热武器,一方没有,那就是天上地上的差别,那就真的如同排队枪毙一样,不同的是,一方拥有枪,另外一方没有而已,这跟屠杀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一点,只有穿越者才能够认识到,没有见到实物的前提下,就算是赵信明白无误的告诉别人,一条海峡,足以挡住千军万马的攻击,恐怕他们也不会相信。
认识上面的差别,让定海军正在飞速的发展,甚至已经累积了可怕的势力的前提下,依然平稳你发展的根本,甚至现在,有了一百多万的人口,也没有引起什么重视。
当然了,如果定海军发展到1000万,2000万,甚至是3000万人的前提下,那就不一样了。
100多万的人口,在北宋来说,也不算什么,相对于北宋可怕的人口来说, 100多万的人口,只是百分之一,可能大一点的州,人口都已经超过了100万了,那些人口,跟定海军的生产力比起来,还是差了太多太多了。
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生产效率,跟真正工业化,并且进入到流水线程度的生产力水平,差别是天上地下的,这中间的差别,可不是10倍,而是几十倍。
也就是说,120万的人口,发挥出来的生产效率,最少也是30倍以上,那么120万人,可以发挥出接近4000万人的生产力,未来,人口的增加,再加上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提升,这个差别还会更大。
在强大的生产力的推动下,定海军的几大拳头产品,都发展迅猛,这些是定海军的支柱了。
钢铁是一个,几万人,每年可以生产220万吨的钢铁,平均每个人,每年的产量,都超过百吨了。
这个数字非常的可怕,已经超过了中国在80年代末的平均产量了,这在大规模的电动工具没有广泛的使用的前提下,已经是各方面能够达成的极致了。
这在普通的铁匠铺来说,一天超过50斤已经是非常可怕了,这个甚至是在不计算学徒的前提下。
要知道,铁匠铺更多的是以铁匠为计算的,一般一个成熟的铁匠,打制菜刀的话,一天能够出四五把已经是非常多的了,也就是一些大型农具,耗铁量更多的农具,才会消耗的多一点。
钢铁场的产量,却是严格的按照总产量跟人员之间的对比,每一个人员的产量都是很惊人的。
就算是几倍的扩大他们的平均产量,一年下来,普通的铁匠,大概就是两三吨的样子,现在更加科学的炼钢高炉,产量是之前的50倍以上,这还是为了安全,减少了不少激进的产量,否则的话,早已经超过了400万吨了。
庞大的产量,带来的是可怕的收益,现在钢铁厂的钢铁等的出厂价格是10文,可是在系统的降低成本之后,钢铁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相当低的程度,差不多达到了不到3文的程度,也就是说,毛利高达2倍。
不说利润,按照每斤铁平均的出厂价10文来计算,一吨差不多就是20贯,每年220万吨的产量,4400万贯的总产值,这中间的利润超过了7成。
炼钢的产出,是整个定海军的拳头产品,其中绝大部分,都供给北宋的枢密院,有不少的份额,是直接生产军事产品,比如说箭头,各种的武器,装甲。
这些东西的技术含量更高,当然了利润也更高,这些几乎占据了整个定海军的三四成的份额,每年为定海军创造了可怕的收益,成为了定海军的重要支柱之一。
如果说,钢铁的产量,是整个的定海军的拳头产品,可是其他的各种产品,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支撑,这些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民用。
一些民用用品,既有定海军的新产品,比如说水泥,铁制品等新产品,也有一些传统的产品。
相对于这些新产品,新产品开拓的是新的市场,传统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广阔的,甚至不用开发就可以占据的市场。
比如说,为什么大名府的铁,直接就能够占据整个北宋的市场的,原因就在于,本身,铁的用途非常广泛,大名铁匠作坊又降低了成本。
这才是关键,同样,或者是更高的质量的前提下的,还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售价,哪怕是降低了一点点的程度,就足以的占据市场。
同样的东西,通过现代的生产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当然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新产品,一个推广是一个问题,就如同水泥这样,如果不是棱堡的深入人心,枢密院大规模的采购,还有本身定海军的的消耗,这些东西生产出来的太多,就容易挤压,无法销售出去,产生利润。
可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就不一样了,瓷器,黑陶,各种的手工艺品,铁质的各种的工具,这些东西,本就是日常生活中间常见的,只要在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一两成价格降低,就足以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这样的成本的降低,对于现代化生产,还有采用流水线的技术的定海军来说,根本就不成问题,一些效率的提升,大规模的生产产生的成本降低,就不止一两成了。
比如说,传统的黑陶窑,一次性的出产的,也就是上万件黑陶,在控制等诸多的方面,并不的严格,有时候成品率能够保证在7成以上已经算不错了。
可是定海军从各地聘请名匠,然后通过汇总,用科学的实验的方法,一步步的减少消耗,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消耗,同样加强配方,提升成品效率。
能耗降低一两成,成品率提升到九成八以上,这样方方面面减少,就可以降低成本,这可不是一两成的降低,甚至是五六成的降低,
在大宗商品之中,一成的降低,就足以让一个家族兴旺发达,两成就足以造就一个区域的特产,三成以上,就是无以伦比了,任何关系和背景,都无法抗衡的东西。
就如同大名铁匠作坊来说,就算是赵信还是皇子身份,在同样的条件下,甚至是成本稍稍少一点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动摇铁匠的订单。
可是大名铁匠作坊直接就降低了一半,从原来80文左右,降低到了40文,后面,又降低到了30文以下,这还是成品,而不是最原始的铁料,这种情况下,哪怕贾朝昌贵为枢密使,都无法动摇这样的订单。
现在,其他的产品也是一样,哪怕都是民品,却更加合适,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在同样的效用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成本,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是天大的惊喜,他们不可能拒绝的。
工业替代的手工业,必然会带来原始的手工业者的破产,因为北宋的富庶,暂时还没有展现出这种可怕,但是赵信未雨绸缪,对于人口的需求,是永无止境,只要造船业获得发展,基本上获得差不多的远洋船只,就会向外扩张。
一个定海军,就能够容纳下100多万人,那么边境的众多岛屿,台湾海南岛呢,甚至是东南亚的,辽阔的海洋会给他足够的养料,并且借助这些养料逐步的发展,最终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保守估计,台湾抛开中央的那些山脉,仅仅是海边的这些平原,就足以的容纳超过5000万的人口,这还是在相对比较稀疏的前提下,后世的台湾,甚至都拥有了2000万以上的人口,。这是在跟大陆相互不流通的前提下,不然在大城市和集中的前提下,最少能够容纳5000万以上。
一个小小的上海,就有3000多万的常驻人口,还不包括大量的流动人口,超级大城市的容纳程度,是远超过的其他城市的。
一个定海军,这么小小的地盘,就容纳了这个时代不可想象的100多万人口,一个更加庞大台湾,能够容纳的更多。
更别说台湾之后,还有小一点的海南岛,更加庞大,甚至是富庶的东南亚诸岛,这些本身就是自然分布在中国旁边的岛屿,却在中国放弃了海洋之后,成为别人的肥肉,现在,在赵信穿越了之后,又深刻认识到未来属于海洋时代的前提下,更加不可能放过,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的。
赵信从造船厂出来,今天的进度比较满意,却跟他预想的有些差距,不过这些事情也急不得,只能够慢慢来,他缓步走在港口上面,港口的第二期第三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这是规模庞大的现代化港口。
看着远方的落日,赵信是浮想连天,达北宋已经快要两年的时间了,除了最初的半年多时间,一直挣扎在生存的前提下,是被动的,强化战斗力的发展,之后的一年半,从大名府开启,然后到定海军,全部都是在商业和工业上的发展。
这个发展势头非常的凶猛,也就是到了炼铁厂出现了巨大的事故之后,这才稍稍的放缓,却还是快速发展。
半年的时间之中,赵信除了强调安全生产之外,也对生产进行了一些调整,从原来的四面开花,逐步放在了有目的发展,现在的定海军,已经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了。
定海军已经拥有了一个城市的样子,并且去掉了所有的隐患之后,稳步的向前发展,可是在赵信眼里,这还是有些太慢,需要决定方向,那就需要赵信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