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峥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皇宋锦绣最新章节!
很热闹的一件事情,这一份报告,放在了贾朝昌那里,贾朝昌已经没有期待了,看了之后,又不一样了,质量是完全没有问题,铁料明显在普通的铁料之上,精铁也是如此,同时提到了,在各方面性能都出色的前提下,精铁的重量比起之前的精铁轻了一半以上。
这个轻重,贾朝昌不理解,可是通篇全部都是赞赏,还是让他有些郁闷,终于,看到了由他任命的那个铁匠添加问题,本身心中一喜,可是看完之后,他就失望了。
因为这个问题是价格的问题,价格有问题么?他们提出让铁匠们测试的是质量,关于价格,一直都掌控在枢密院的这几个首脑的手中的。
铁匠们更多的是根据经验来判定,本身精铁的价格极高,再加上这个精铁,改变了一些精铁的特性,更轻,而且质量更好,这种情况之下,就把价格判定的高了。
可是除了两个铁匠因为估计精铁过高而否决,还有三个,则比较客观,如果这个精铁的价格在500文每斤左右,是值得购买。
500文每斤,写下这个之后,另外两个铁匠早就哑然失笑了,这么出色的精铁,怎么可能500文,哪怕是800文,就可以完爆之前的精铁,都是可以购买。
500文和800文这两个数字,相当的刺眼,让贾朝昌有些无奈,价格这也算是这一次订单的核心,正因为如此,铁匠们提出的唯一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贾朝昌知道的,清清楚楚得,普通的铁料,是35文一斤,精铁制作的步人甲的,按照150文一斤的价格,这是成品的价格,不是单纯的材料的价格。
铁匠们给出来500文到800文的价格,这个价格都可以接受,150文的价格,那不单单是便宜了,已经是便宜到了极点。
这样下来,一套普通的精铁步人甲,不会超过5贯,跟之前的,普通的步人甲的价格差不多。
头疼啊,最有可能否决的漏洞,也不存在,这下唯一的想法也没有了。
叹息一声,或许是刚刚想通的关系,贾朝昌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了,把文件递给左手边的田况,就这样的,在宰抚和参知政事那里,传了一圈,特别是作为三司使叶清臣也看过了之后,不知道在想什么,可是不断转动的眼睛,证明了他动心了。
作为三司使,叶清臣很清楚,军方对于铁料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战争的前提下,就是6000万斤,这些如果全部换成这个铁料,会节约多少,200万,300万,哪怕三司只能够得到一半的减少,对于三司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促进。
什么陕西灾害,什么西夏的危机的,多了150万贯,总能够解决,而且能够比较好的解决。
田况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还真的是又便宜又质量好,不知道这个铁匠铺的精铁产量如何!”
这句话到是问到了重点,特别是叶清臣,一直都注意着这边,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如果质量再好,价格再低,数量很少的话,也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几万斤,几十万斤的,就没有意义了。
此时奏折还在韩琦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些,翻开奏折,果然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关于产量的描述,说道:“上面不是都有写么,产量很高,铁料的产量最高,一天可能是50万斤,精铁稍稍少了一点,最少每天10万斤是没问题的!”
10万斤精铁,所有人都带着期待,精铁比铁强的不知道多少,它的价格也因为稀少高昂,对于很多的铁匠而言,炼制出精铁,对于他们而言,如同里程碑一样。
一直以来,精铁都是精品的材料,弄到一点,就如同过年一样,精铁也是神兵利器的代名词,是手工,小批量生产的,什么时候,精铁也能够大规模的生产了。
拿一件步人甲25斤来说的话,10万斤精铁,也就是4000套步人甲,按照四分之一装备步人甲的话,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让禁军完成更替。
到时候,更加轻便,且更加坚固的步人甲,足以帮助北宋步兵实力倍增,这对于每一个军方人员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田况的话,让所有人都有共鸣,甚至一部分在考虑,这种诱惑是太大了。
同样的话,在田况耳朵里,那是难以的言明的诱惑,如果得到了这个的话,对于整个北宋军方,都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可是在叶清臣哪里,却是噩梦。
听到一天50万斤的精铁产量,这样一年下来,是一亿斤以上,这个数量足以笼罩整个军方的消耗,这对于三司来说,是一件大事,无论如何,叶清臣都会推动这件事情完成,同时,也要给三司留下足够资金。
可是听到田况的重点不是铁料,而是精铁的时候的,他脸色大变。
一个步人甲,就能够抹平跟重甲骑兵之间的距离,如果是精铁战甲呢,武器虽然不是全部,却是很大一部分的,当武器形成代差之后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大的提升的。
几个人稍稍交流了一下,正要关于这个问题来考虑,却听到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不能换精铁!”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叶清臣,作为三司使,他没有必要涉足到枢密院的事情之中,可是之前的传闻,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一个质量出色,价格还要低的铁料,而且产量是最少每月的1000万斤,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按照每月消耗500万斤的数字,接近50文减少,代表着一年最少是300万的减少,这还单纯在铁料上面,如果把这个扩张到的武器的购买上面,会有多少。
军费,永远是整个财政拨款的最重要的方面,可是却是必不可少,三司已经尽可能的筹措了,叶清臣之所以能够当上三司使,就在于捋顺各种的关系之中,减少财政的支出,增加收入方面。
他可不想,好容易出现的变化,因为这些好大喜功的军方将领们给搞没了。
提供铁料减少支出,这是减少,可是如果牵扯到更换,哪怕更换的两者之间,是价格相同了,可是他是更换,这就又是一大笔的投入的。
叶清臣作为三司使,在这个方面非常有发言权,最关键的是他控制着财权。
田况和众位三司使面面相觑,如果,叶清臣没有来,他们在内部商议的事情,拿出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之后,然后这笔结余,就会成为枢密院内部的资金了。
可是偏偏叶清臣在,同时,叶清臣听到了精铁步人甲的更换,主动提出了异议,田况等人,都是参知政事的,到了目前他们的级别,他们当然知道目前北宋的财务状况,之前想到的,更多的是从军事方面的。
一款精铁的步人甲,全面更换的话,对于整个军队的提升作用很大,可是这样一来,财政压力就非常的大了。
这一款步人甲是跟之前的步人甲差不多,却不等于等价的交换,一款5贯左右的步人甲,卖铁的话,未必能够买得到5贯,在大名府铁料出现的前提下,很可能出现暴跌,说不定只有不足1贯的样子。
这样的话,一款步人甲的更换费用,在旧的步人甲销售出去的前提下,一套就是4贯以上的差额,如果禁军更换20万步人甲,就需要投入80到100万贯。
在没有减少的前提下,还要再支出接近百万贯,不是要了叶清臣的老命么?
叹息一声,对于军人而言,如果能够全部更换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北宋支撑不了如此大量的更换,小批量更换还可以,如果是大批量的更换,只是资金的压力,就足以压倒北宋的财政。
田况等人没办法,只好在其他的方面做讨论,这时候,叶清臣也加入进来,铁料的出现,是巨大的利好,35文的铁料,比之前的减少了一半以上,对于整个北宋的军方来说,仅仅是这么一项上面,就减少的支出,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只不过,产量能够保证么?
这也是让他们一直都怀疑的地方,也是无法确定的地方。
赵信要是听到了这个,肯定会哑然失笑,对于整个工业化的作坊来说,哪怕没有使用炼钢炉,平炉和转炉这样的东西,只是传统的铁匠工作台,可是使用了后世标准化的布局,加上催化剂和焦炭的使用,效率大大的提升了,全力以赴,每天超过200万斤,换算成每年,差不多就是7亿斤。
这个数字,换算成公制单位的话,也不过是35万吨的产量,在后世,连一个零头都达不到,可是在北宋,这可是北宋之前全部产量2倍以上,这就是工业化的可怕,哪怕只是集中个一两万人,甚至专业的铁匠只有2000多人左右,却生产了整个北宋,亿万民众才能够生产出来的钢铁。
产量这玩意,是最不受到质疑的,哪怕是没有催化剂,单纯的用量来堆,都能够支撑这些消耗,更别说发现了大量的催化剂和使用了集约化和统筹的方法调整的铁匠作坊,大名铁匠作坊,就如同一个可怕的猛兽,在诞生之初,就展现出了可怕的峥嵘,让整个北宋受到了影响。
很热闹的一件事情,这一份报告,放在了贾朝昌那里,贾朝昌已经没有期待了,看了之后,又不一样了,质量是完全没有问题,铁料明显在普通的铁料之上,精铁也是如此,同时提到了,在各方面性能都出色的前提下,精铁的重量比起之前的精铁轻了一半以上。
这个轻重,贾朝昌不理解,可是通篇全部都是赞赏,还是让他有些郁闷,终于,看到了由他任命的那个铁匠添加问题,本身心中一喜,可是看完之后,他就失望了。
因为这个问题是价格的问题,价格有问题么?他们提出让铁匠们测试的是质量,关于价格,一直都掌控在枢密院的这几个首脑的手中的。
铁匠们更多的是根据经验来判定,本身精铁的价格极高,再加上这个精铁,改变了一些精铁的特性,更轻,而且质量更好,这种情况之下,就把价格判定的高了。
可是除了两个铁匠因为估计精铁过高而否决,还有三个,则比较客观,如果这个精铁的价格在500文每斤左右,是值得购买。
500文每斤,写下这个之后,另外两个铁匠早就哑然失笑了,这么出色的精铁,怎么可能500文,哪怕是800文,就可以完爆之前的精铁,都是可以购买。
500文和800文这两个数字,相当的刺眼,让贾朝昌有些无奈,价格这也算是这一次订单的核心,正因为如此,铁匠们提出的唯一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贾朝昌知道的,清清楚楚得,普通的铁料,是35文一斤,精铁制作的步人甲的,按照150文一斤的价格,这是成品的价格,不是单纯的材料的价格。
铁匠们给出来500文到800文的价格,这个价格都可以接受,150文的价格,那不单单是便宜了,已经是便宜到了极点。
这样下来,一套普通的精铁步人甲,不会超过5贯,跟之前的,普通的步人甲的价格差不多。
头疼啊,最有可能否决的漏洞,也不存在,这下唯一的想法也没有了。
叹息一声,或许是刚刚想通的关系,贾朝昌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了,把文件递给左手边的田况,就这样的,在宰抚和参知政事那里,传了一圈,特别是作为三司使叶清臣也看过了之后,不知道在想什么,可是不断转动的眼睛,证明了他动心了。
作为三司使,叶清臣很清楚,军方对于铁料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战争的前提下,就是6000万斤,这些如果全部换成这个铁料,会节约多少,200万,300万,哪怕三司只能够得到一半的减少,对于三司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促进。
什么陕西灾害,什么西夏的危机的,多了150万贯,总能够解决,而且能够比较好的解决。
田况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还真的是又便宜又质量好,不知道这个铁匠铺的精铁产量如何!”
这句话到是问到了重点,特别是叶清臣,一直都注意着这边,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如果质量再好,价格再低,数量很少的话,也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几万斤,几十万斤的,就没有意义了。
此时奏折还在韩琦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些,翻开奏折,果然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关于产量的描述,说道:“上面不是都有写么,产量很高,铁料的产量最高,一天可能是50万斤,精铁稍稍少了一点,最少每天10万斤是没问题的!”
10万斤精铁,所有人都带着期待,精铁比铁强的不知道多少,它的价格也因为稀少高昂,对于很多的铁匠而言,炼制出精铁,对于他们而言,如同里程碑一样。
一直以来,精铁都是精品的材料,弄到一点,就如同过年一样,精铁也是神兵利器的代名词,是手工,小批量生产的,什么时候,精铁也能够大规模的生产了。
拿一件步人甲25斤来说的话,10万斤精铁,也就是4000套步人甲,按照四分之一装备步人甲的话,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让禁军完成更替。
到时候,更加轻便,且更加坚固的步人甲,足以帮助北宋步兵实力倍增,这对于每一个军方人员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田况的话,让所有人都有共鸣,甚至一部分在考虑,这种诱惑是太大了。
同样的话,在田况耳朵里,那是难以的言明的诱惑,如果得到了这个的话,对于整个北宋军方,都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可是在叶清臣哪里,却是噩梦。
听到一天50万斤的精铁产量,这样一年下来,是一亿斤以上,这个数量足以笼罩整个军方的消耗,这对于三司来说,是一件大事,无论如何,叶清臣都会推动这件事情完成,同时,也要给三司留下足够资金。
可是听到田况的重点不是铁料,而是精铁的时候的,他脸色大变。
一个步人甲,就能够抹平跟重甲骑兵之间的距离,如果是精铁战甲呢,武器虽然不是全部,却是很大一部分的,当武器形成代差之后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大的提升的。
几个人稍稍交流了一下,正要关于这个问题来考虑,却听到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不能换精铁!”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叶清臣,作为三司使,他没有必要涉足到枢密院的事情之中,可是之前的传闻,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一个质量出色,价格还要低的铁料,而且产量是最少每月的1000万斤,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按照每月消耗500万斤的数字,接近50文减少,代表着一年最少是300万的减少,这还单纯在铁料上面,如果把这个扩张到的武器的购买上面,会有多少。
军费,永远是整个财政拨款的最重要的方面,可是却是必不可少,三司已经尽可能的筹措了,叶清臣之所以能够当上三司使,就在于捋顺各种的关系之中,减少财政的支出,增加收入方面。
他可不想,好容易出现的变化,因为这些好大喜功的军方将领们给搞没了。
提供铁料减少支出,这是减少,可是如果牵扯到更换,哪怕更换的两者之间,是价格相同了,可是他是更换,这就又是一大笔的投入的。
叶清臣作为三司使,在这个方面非常有发言权,最关键的是他控制着财权。
田况和众位三司使面面相觑,如果,叶清臣没有来,他们在内部商议的事情,拿出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之后,然后这笔结余,就会成为枢密院内部的资金了。
可是偏偏叶清臣在,同时,叶清臣听到了精铁步人甲的更换,主动提出了异议,田况等人,都是参知政事的,到了目前他们的级别,他们当然知道目前北宋的财务状况,之前想到的,更多的是从军事方面的。
一款精铁的步人甲,全面更换的话,对于整个军队的提升作用很大,可是这样一来,财政压力就非常的大了。
这一款步人甲是跟之前的步人甲差不多,却不等于等价的交换,一款5贯左右的步人甲,卖铁的话,未必能够买得到5贯,在大名府铁料出现的前提下,很可能出现暴跌,说不定只有不足1贯的样子。
这样的话,一款步人甲的更换费用,在旧的步人甲销售出去的前提下,一套就是4贯以上的差额,如果禁军更换20万步人甲,就需要投入80到100万贯。
在没有减少的前提下,还要再支出接近百万贯,不是要了叶清臣的老命么?
叹息一声,对于军人而言,如果能够全部更换就好了,这是不可能的,北宋支撑不了如此大量的更换,小批量更换还可以,如果是大批量的更换,只是资金的压力,就足以压倒北宋的财政。
田况等人没办法,只好在其他的方面做讨论,这时候,叶清臣也加入进来,铁料的出现,是巨大的利好,35文的铁料,比之前的减少了一半以上,对于整个北宋的军方来说,仅仅是这么一项上面,就减少的支出,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只不过,产量能够保证么?
这也是让他们一直都怀疑的地方,也是无法确定的地方。
赵信要是听到了这个,肯定会哑然失笑,对于整个工业化的作坊来说,哪怕没有使用炼钢炉,平炉和转炉这样的东西,只是传统的铁匠工作台,可是使用了后世标准化的布局,加上催化剂和焦炭的使用,效率大大的提升了,全力以赴,每天超过200万斤,换算成每年,差不多就是7亿斤。
这个数字,换算成公制单位的话,也不过是35万吨的产量,在后世,连一个零头都达不到,可是在北宋,这可是北宋之前全部产量2倍以上,这就是工业化的可怕,哪怕只是集中个一两万人,甚至专业的铁匠只有2000多人左右,却生产了整个北宋,亿万民众才能够生产出来的钢铁。
产量这玩意,是最不受到质疑的,哪怕是没有催化剂,单纯的用量来堆,都能够支撑这些消耗,更别说发现了大量的催化剂和使用了集约化和统筹的方法调整的铁匠作坊,大名铁匠作坊,就如同一个可怕的猛兽,在诞生之初,就展现出了可怕的峥嵘,让整个北宋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