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亦真亦假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看碧成朱最新章节!
阮老夫人趾高气扬地回到府里,第二天,少不得约几个知交好友,如此这番地将沈府损贬一顿。朱雀大街第一家有多少荣耀,就有多少只妒忌眼睛盯着它,就有多少颗阴暗的心期盼着它的倒霉。因此,这些知交好友回到府里,少不得又在亲朋好友面前添油加醋地宣扬一番。
风言风语传到沈老夫人耳朵里,这回她也无力较劲了,直接气倒在床上。
早朝时,韩王指使的一干文武百官纷纷质疑沈相,认为他德行有亏,抛弃发妻及其腹中幼女,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不足为百官之首。
不过沈相也不是吃素的,在他们狂风骤雨般的一番斥责后,直接使出杀手锏:“关于此事,庆和十四年,先帝就有了定论。”然后再不肯说多一句。他抬出先帝,让那些人措手不及,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找不到话来反驳——质疑这桩事就是质疑先帝的英明神武。
见一干喋喋不休的“倒沈”大臣们终于闭上嘴巴,被吵得头晕眼花的皇帝高兴地宣布退朝。晋王一走出大殿,就看到太后身边的一个内侍笑嘻嘻地迎了上来,说:“王爷,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起用午膳。”
晋王点点头,随他到慈宁宫,刚走进正殿,听到东侧殿传来嘤嘤的哭泣声,他诧异地顿住脚,低声问内侍:“里面何人在?”
内侍低声说:“是柔真郡主。”
晋王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肯定是来哭诉的。
走到东侧殿门口,内侍高声说:“太后娘娘,晋王爷来了。”
里面的哭泣声顿时小了,片刻,响起太后的声音:“柔真,你且放宽心,当初可是我给你保的媒,定然会为你作主。”顿了顿,又说,“来人呀,带柔真郡主去匀脸。”跟着便有脚步声往另一个方向去。
晋王心里一动,原来当年柔声郡主嫁给沈赟还是太后保的媒。
“晞儿,进来吧。”
晋王走进东侧殿,见太后端坐在榻上,脸有余怒。上前行礼,笑呵呵地问:“这是谁招惹母后了?”
太后拉他起来到榻上坐下,说:“真真是气人。没想到文孝公夫人越活越回头,当真胆大妄为,居然提出让沈相接她女儿回去当正室夫人,那置柔真郡主于何地?柔真可是宗室女儿。当年和离在前,阮氏怀孕在后。发现有孕时,柔真已与沈相成亲,阮氏此后又另嫁,如今又是个寡妇,以她再蘸之身,居然也敢腼言要当沈相的正室,不知羞耻。”
晋王笑着说:“或许文孝公夫人只是一时激愤,胡乱说话而已。”
太后说:“便是心里有怨恨,也不能张口乱说,羞辱宗室女儿。”
正说着,门外小黄门又传:“大后娘娘,阮老夫人、阮五姑娘来了。”
晋王心里突的一下,转眸看着太后。
太后冷冷地说:“叫她们在外头候着。”
已是冬天,外面都开始刮风,虽然天气还不冷,但是吹久了也难受。晋王扭头看看钟漏说:“母后,午膳还得一些时辰,不如你先见她们吧。”
太后微微一笑,说:“傻孩子,你以为我当真叫你来用膳呀?”
“哪是什么事?”
“昨日你姨妈进宫跟我说,惠文长公主想在腊月初六给小白下聘阮五姑娘。你看看,连小白都要定亲了,你还要我等到几时?”
晋王顾左右而言之:“姨妈不是一直不同意这桩亲事吗不跳字。
“是呀,她还是不乐意。昨晚跟我抱怨,说你姑婆刚愎自用,把小白的婚事大抱大揽了,她根本说不上话。但她又不敢直说,这才跑我这里,想让我出面呢。其实,你姑婆这回选了阮府五姑娘,我觉得不错。小白性情未定,跳脱飞扬,若再寻个幼稚不懂事的,那还不得鸡飞狗跳?”
晋王听出她对阮碧的印象不错,又听出顾夫人对亲事不满,心里大喜。
“怎么说到小白?”太后怔了怔,转移话题,“上回我就跟你说了,你要是再不定下来,便由我来决定了。说起来,我给你挑的,哪一个不是龙章凤姿?先说沈相的女儿,虽然年龄小,但是相貌才情都是一等一的。阮侍郎的二女儿相貌出挑,性格开朗活泼,还有一手好绣活。镇国公的女儿知书达理,善解人意。还有何老太傅的孙女,娴静淑雅,胸有丘壑,谢贵妃的妹妹虽然略有逊色,却也十分娇憨……今日我把她们都叫进宫里来了,这会儿就在临梅馆里猜枚行令,你随我去看看吧。”
“母后……”晋王不情愿地叫了一声。
太后白他一眼,携着他便往外走,出正殿,一阵打风头吹来。内侍宫女忙将太后围着,戴风兜的戴风兜,支挡风团扇的支挡风团扇……晋王下意识地看着门口立着的阮碧,看到她的脑袋谦卑地垂着,心里十分难受,脚步一滞。
太后察觉到他的异样神色,随他视线看过去,见落在阮碧身上,心里不由地一怔。脚步却不停,一直往东边的临梅馆而去。
还没有走到临梅馆,就传来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两两相比,晋王越发觉得门口吃打头风的阮碧可怜兮兮,哪里还有心思看别的姑娘?不情不愿地跟着太后走进去。
欢声笑语就更加清晰了。
绕过门口的大屏风,到旁边的一间小屋,向里面的窗口都是青纱制成的,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殿内情景,只见六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坐在矮几前,身后立着丫鬟、嬷嬷、宫女、内侍等等,这六位少女个个身着华丽衣衫,戴着明晃晃的首饰,身材婀娜多姿,神情或娇憨、或端庄、或温和、或俏丽。其中最出挑的自然是沈婳,身着一件黄地白色龙爪菊衣衫,象是一朵盈盈盛放的龙爪菊,道不尽的美好。
太后一直留意晋王的神色,见他的目光一掠而过,只在沈婳身上流连片刻,微微一笑,说:“我就知道你定然会钟意沈相的女儿。”
晋王吓得几乎要跳起来,说:“母后,她还是个小丫头……”
太后笑着说:“什么小丫头?都十三周岁了,生日又大。等到明年夏天再成亲,十四岁,正合适。当年,我就是十四岁时进的宫。”
听她连成亲的日子都想好了,晋王震惊万分,赶紧说:“母后,容我再想想。”
“你还要想到什么时候?”太后不高兴地说,“你从西北回来五个多月,也想了五个多月,你如今是二十二岁,不是十二岁。大周朝最好的女子都在这里了,你还要想什么?”
“母后你答应过我,要让我自己选的。”
太后冷冷地哼了一声说:“让你选,我怕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抱上孙子。上回我就跟你说过了,如果你不选,就由我来决定。就沈相的女儿吧,我瞅你对她也是有意思的。”
晋王恳求地说:“母后,请再给我半个月时间。”
太后心生迷惑,上上下下地看他一眼,嘲讽地问:“难道半个月时间,还会从天下掉下一个出身世族、身家清白、德容兼备的女子不成?”
“只要半个月,半个月过后,全凭母后处置。”
太后神情复杂地看他一会儿,说:“来人,去把阮五姑娘请过来。”
晋王心里一惊,虽然极力镇定,到底神色变了。
太后慧眼如电,将他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心里又确定了一二分,却有点不敢相信。小房间里没有人说话,只有呼吸声此起伏彼。而旁边的大殿里,那一干少女们不知道说到什么趣事,正咯咯咯地笑着不停。
一会儿,门外走廊里传来悄悄的脚步声,跟着小黄门低声说:“太后娘娘,阮五姑娘来了。”
“叫她在门外跪着。”
“母后。”晋王皱眉叫了一声。
太后转眸看着他,目光微冷,片刻,她摆摆手,一干内侍宫女识趣地纷纷退了出去。
半晌,太后犹带着一点不敢相信,喃喃地说:“原来你钟意的是她。”
“是,孩儿钟意她。”顿了顿,晋王加重语气说,“只钟意她。”
太后呵呵地笑了几声,脸上却一点笑意也没有,她缓缓地走到椅子边坐下,半晌,又低低地笑了几声,笑声诡异至极。然后她幽幽地说:“从前老听那些和尚说报应,原来果然有报应。”
晋王不解地转头看着她。
屋里光线黯淡,太后又背着光线坐着,整张脸都在暗影里,脸上的表情也是似是而非,模模糊糊。
半晌,晋王跪下,说:“求母后成全。”
“方才你说等半个月,是想让沈相认她回去后再求娶,对吧?让她认祖归宗也是你想的办法吧?”太后根本不用他的承认,长长叹口气说,“我的好儿子,你所学的文韬武略居然都用在这里了。”心里仿佛黄河决堤,洪水泛滥,说不出究竟是什么样的滋味,心痛、害怕、酸楚、愧疚,五味杂陈。
晋王直直地跪着,不吱一声。
是 由】.
阮老夫人趾高气扬地回到府里,第二天,少不得约几个知交好友,如此这番地将沈府损贬一顿。朱雀大街第一家有多少荣耀,就有多少只妒忌眼睛盯着它,就有多少颗阴暗的心期盼着它的倒霉。因此,这些知交好友回到府里,少不得又在亲朋好友面前添油加醋地宣扬一番。
风言风语传到沈老夫人耳朵里,这回她也无力较劲了,直接气倒在床上。
早朝时,韩王指使的一干文武百官纷纷质疑沈相,认为他德行有亏,抛弃发妻及其腹中幼女,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不足为百官之首。
不过沈相也不是吃素的,在他们狂风骤雨般的一番斥责后,直接使出杀手锏:“关于此事,庆和十四年,先帝就有了定论。”然后再不肯说多一句。他抬出先帝,让那些人措手不及,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找不到话来反驳——质疑这桩事就是质疑先帝的英明神武。
见一干喋喋不休的“倒沈”大臣们终于闭上嘴巴,被吵得头晕眼花的皇帝高兴地宣布退朝。晋王一走出大殿,就看到太后身边的一个内侍笑嘻嘻地迎了上来,说:“王爷,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起用午膳。”
晋王点点头,随他到慈宁宫,刚走进正殿,听到东侧殿传来嘤嘤的哭泣声,他诧异地顿住脚,低声问内侍:“里面何人在?”
内侍低声说:“是柔真郡主。”
晋王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肯定是来哭诉的。
走到东侧殿门口,内侍高声说:“太后娘娘,晋王爷来了。”
里面的哭泣声顿时小了,片刻,响起太后的声音:“柔真,你且放宽心,当初可是我给你保的媒,定然会为你作主。”顿了顿,又说,“来人呀,带柔真郡主去匀脸。”跟着便有脚步声往另一个方向去。
晋王心里一动,原来当年柔声郡主嫁给沈赟还是太后保的媒。
“晞儿,进来吧。”
晋王走进东侧殿,见太后端坐在榻上,脸有余怒。上前行礼,笑呵呵地问:“这是谁招惹母后了?”
太后拉他起来到榻上坐下,说:“真真是气人。没想到文孝公夫人越活越回头,当真胆大妄为,居然提出让沈相接她女儿回去当正室夫人,那置柔真郡主于何地?柔真可是宗室女儿。当年和离在前,阮氏怀孕在后。发现有孕时,柔真已与沈相成亲,阮氏此后又另嫁,如今又是个寡妇,以她再蘸之身,居然也敢腼言要当沈相的正室,不知羞耻。”
晋王笑着说:“或许文孝公夫人只是一时激愤,胡乱说话而已。”
太后说:“便是心里有怨恨,也不能张口乱说,羞辱宗室女儿。”
正说着,门外小黄门又传:“大后娘娘,阮老夫人、阮五姑娘来了。”
晋王心里突的一下,转眸看着太后。
太后冷冷地说:“叫她们在外头候着。”
已是冬天,外面都开始刮风,虽然天气还不冷,但是吹久了也难受。晋王扭头看看钟漏说:“母后,午膳还得一些时辰,不如你先见她们吧。”
太后微微一笑,说:“傻孩子,你以为我当真叫你来用膳呀?”
“哪是什么事?”
“昨日你姨妈进宫跟我说,惠文长公主想在腊月初六给小白下聘阮五姑娘。你看看,连小白都要定亲了,你还要我等到几时?”
晋王顾左右而言之:“姨妈不是一直不同意这桩亲事吗不跳字。
“是呀,她还是不乐意。昨晚跟我抱怨,说你姑婆刚愎自用,把小白的婚事大抱大揽了,她根本说不上话。但她又不敢直说,这才跑我这里,想让我出面呢。其实,你姑婆这回选了阮府五姑娘,我觉得不错。小白性情未定,跳脱飞扬,若再寻个幼稚不懂事的,那还不得鸡飞狗跳?”
晋王听出她对阮碧的印象不错,又听出顾夫人对亲事不满,心里大喜。
“怎么说到小白?”太后怔了怔,转移话题,“上回我就跟你说了,你要是再不定下来,便由我来决定了。说起来,我给你挑的,哪一个不是龙章凤姿?先说沈相的女儿,虽然年龄小,但是相貌才情都是一等一的。阮侍郎的二女儿相貌出挑,性格开朗活泼,还有一手好绣活。镇国公的女儿知书达理,善解人意。还有何老太傅的孙女,娴静淑雅,胸有丘壑,谢贵妃的妹妹虽然略有逊色,却也十分娇憨……今日我把她们都叫进宫里来了,这会儿就在临梅馆里猜枚行令,你随我去看看吧。”
“母后……”晋王不情愿地叫了一声。
太后白他一眼,携着他便往外走,出正殿,一阵打风头吹来。内侍宫女忙将太后围着,戴风兜的戴风兜,支挡风团扇的支挡风团扇……晋王下意识地看着门口立着的阮碧,看到她的脑袋谦卑地垂着,心里十分难受,脚步一滞。
太后察觉到他的异样神色,随他视线看过去,见落在阮碧身上,心里不由地一怔。脚步却不停,一直往东边的临梅馆而去。
还没有走到临梅馆,就传来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两两相比,晋王越发觉得门口吃打头风的阮碧可怜兮兮,哪里还有心思看别的姑娘?不情不愿地跟着太后走进去。
欢声笑语就更加清晰了。
绕过门口的大屏风,到旁边的一间小屋,向里面的窗口都是青纱制成的,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殿内情景,只见六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坐在矮几前,身后立着丫鬟、嬷嬷、宫女、内侍等等,这六位少女个个身着华丽衣衫,戴着明晃晃的首饰,身材婀娜多姿,神情或娇憨、或端庄、或温和、或俏丽。其中最出挑的自然是沈婳,身着一件黄地白色龙爪菊衣衫,象是一朵盈盈盛放的龙爪菊,道不尽的美好。
太后一直留意晋王的神色,见他的目光一掠而过,只在沈婳身上流连片刻,微微一笑,说:“我就知道你定然会钟意沈相的女儿。”
晋王吓得几乎要跳起来,说:“母后,她还是个小丫头……”
太后笑着说:“什么小丫头?都十三周岁了,生日又大。等到明年夏天再成亲,十四岁,正合适。当年,我就是十四岁时进的宫。”
听她连成亲的日子都想好了,晋王震惊万分,赶紧说:“母后,容我再想想。”
“你还要想到什么时候?”太后不高兴地说,“你从西北回来五个多月,也想了五个多月,你如今是二十二岁,不是十二岁。大周朝最好的女子都在这里了,你还要想什么?”
“母后你答应过我,要让我自己选的。”
太后冷冷地哼了一声说:“让你选,我怕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抱上孙子。上回我就跟你说过了,如果你不选,就由我来决定。就沈相的女儿吧,我瞅你对她也是有意思的。”
晋王恳求地说:“母后,请再给我半个月时间。”
太后心生迷惑,上上下下地看他一眼,嘲讽地问:“难道半个月时间,还会从天下掉下一个出身世族、身家清白、德容兼备的女子不成?”
“只要半个月,半个月过后,全凭母后处置。”
太后神情复杂地看他一会儿,说:“来人,去把阮五姑娘请过来。”
晋王心里一惊,虽然极力镇定,到底神色变了。
太后慧眼如电,将他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心里又确定了一二分,却有点不敢相信。小房间里没有人说话,只有呼吸声此起伏彼。而旁边的大殿里,那一干少女们不知道说到什么趣事,正咯咯咯地笑着不停。
一会儿,门外走廊里传来悄悄的脚步声,跟着小黄门低声说:“太后娘娘,阮五姑娘来了。”
“叫她在门外跪着。”
“母后。”晋王皱眉叫了一声。
太后转眸看着他,目光微冷,片刻,她摆摆手,一干内侍宫女识趣地纷纷退了出去。
半晌,太后犹带着一点不敢相信,喃喃地说:“原来你钟意的是她。”
“是,孩儿钟意她。”顿了顿,晋王加重语气说,“只钟意她。”
太后呵呵地笑了几声,脸上却一点笑意也没有,她缓缓地走到椅子边坐下,半晌,又低低地笑了几声,笑声诡异至极。然后她幽幽地说:“从前老听那些和尚说报应,原来果然有报应。”
晋王不解地转头看着她。
屋里光线黯淡,太后又背着光线坐着,整张脸都在暗影里,脸上的表情也是似是而非,模模糊糊。
半晌,晋王跪下,说:“求母后成全。”
“方才你说等半个月,是想让沈相认她回去后再求娶,对吧?让她认祖归宗也是你想的办法吧?”太后根本不用他的承认,长长叹口气说,“我的好儿子,你所学的文韬武略居然都用在这里了。”心里仿佛黄河决堤,洪水泛滥,说不出究竟是什么样的滋味,心痛、害怕、酸楚、愧疚,五味杂陈。
晋王直直地跪着,不吱一声。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