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三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寒门称王最新章节!
晋建兴五年三月(318年),一条消息传遍匈奴境内,匈奴国主、大单于刘聪被子侄刘曜于朝堂之上刺杀,刘曜割下刘聪头颅后奔入皇宫内院,后见无法脱逃,在一院落内引火*,尸骨无存。
而同一时间,在匈奴都城左国城内,接连发生了爆炸、骚乱和奴隶起义。
最让人称奇的是,那颗本该和刘曜一起在*中毁掉的刘聪首级,竟然出现在了叛军之手。
叛乱的,正是依附于刘聪的前羯人首领石勒之子石弘。
他以为刘聪报仇的名义宣布自立,其属下夔安、张敬响应,一日内拉起了十万兵马,顺利控制了左国城大部,并推举石弘为新任大单于。
左国城内有二十余万匈奴人,更有十余万匈奴骑士常年驻扎,周遭也有十数万兵马拱卫,得知这个消息后迅速围攻石弘所部。
石弘筹划多年,虽然匈奴人在人数上占优,奈何国内无主,刘聪、刘敷身死,刘曜*、刘桀远在蜀中,剩余的皇子要么没有威望,要么没有兵权,群龙无首、尤其是在阵前看到刘聪首级后,军心顿时溃散,第一天就被夔安率领人马奇袭了大营,损失将近三万余人。
随后,双方又交战数场,匈奴势力连战连败,转眼之间二十多万兵马折损三停,整个左国城完全被夔安占领。
只能暂时退守附近小城,而夔安一方面亲率大军围攻。一方面以匈奴大将军的身份,号召大家归顺于他,为刘聪报仇。
虽然大多数人都明知道夔安这是颠倒黑白,可现在这个世界谁有权势谁就有话语权。
让而且。不得不说夔安此人的确是天生帅才,人格魅力十足,他手下现在有了近二十万兵马,羯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占,大多是匈奴人和汉人以及其他杂胡,但就是凭借这些人马,他却能掌控住整个局势,甚至一些匈奴将领都奉其为主。
在夔安如此强势下,匈奴眼看就处于崩溃边缘。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异变再生。羯胡一方夔安如此强势。军权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石弘手中兵马依旧只是开始那千余人。
如此情况下,很快又人传出消息,说夔安和石弘已经有个隔阂。石弘指责夔安有不臣之心,夔安指责石弘偏信张敬,不再信任他。
就在石弘和夔安手下人马人心惶惶的时候,担心内讧的时候,夔安在军营内被人刺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亲卫发现。
而当夜最后一个拜访夔安的正是张敬。
如此一来,双方彻底决裂,夔安这边没有了首领,但羯胡此时大部人马都为他生前所掌控,他一死。除了不足两万归附石弘和张敬外,一部自动散去,另有三四万人却不肯归附,而是选择与石弘对抗。
石弘连连发表声明,说自己根本没有与夔安不和,更不曾刺杀夔安。
但这种乱局下,有几人能分辨真假?就算能分辨,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些野心勃勃的将领也不肯再服从一个看似无能的主公的统领。
胡人崇奉英雄勇武,夔安文武双全,才能控制住不属于羯人的兵马,而石弘显然没有这份威严。
接着,匈奴这边,一直出使蜀中,毫无消息传回的刘桀忽然回归国内。
刘桀一回国内,一干匈奴人顿时有了主心骨。毕竟刘桀为了能继承大统,平日里表现的也十分谦和,无论军事、内务都很有一套,而且善于拉拢人心,刘聪死前宠信的几个重臣,如宣怀、俞容、靳准等人,这些人要么是掌握军权,要么人脉广泛,有他们的支持,刘桀顺利取得了军权。
更主要的是,刘聪这一辈子剩下了足足二十几个儿女,但真正活下来,有点气象的不过数个,能胜过刘桀的也只有一个子侄刘曜和五子刘敷(昨天笔误,把刘敷写成了四子,致歉)。
如今刘曜和刘敷惨死,左国城又大半落入敌手,就算有人不喜欢刘桀,为了大局为重,也只能支持他统领全军了。
刘桀统军后,却不忙攻打石弘等人,而是先以讨逆的名义收拢之前被夔安击溃的匈奴残兵,更号召原来夔安手下的那些匈奴骑士“弃暗投明”,回到他这个正统的匈奴继承人麾下。
刘桀回到左国城不出三日,手下就收拢了近二十万大军。
刘桀整军后,以大将呼延猛为先锋,直接杀向左国城。
此刻,左国城内,夔安虽然已死,少部兵马散去,但大部仍在城内,只是分成了原夔安一派,以及石弘一派。
若两派能齐心协力,凭借他们十几万人,也足矣守住左国城。
但就在刘桀攻城当日,城门被人从内打开,刘桀大军顺利进入外城。
这左国城分为内外两城,而且不是那种被外城完全包围内城的格局,而是先有了内城,再修葺的外城,外城就在内城前方。
而石弘他们占据的是内城,外城则为那些夔安手下的散兵控制。
刘桀进城后,那些散兵没有能带头的将领,竟然全部散去。
于是,二十万大军直接困住内城不足五万人的石弘兵马。
石弘等人以城内俘虏的匈奴百官和刘聪遗留下的家眷为人质,要求刘桀退兵。
但此刻刘桀一心相当皇帝,怎会管城内被俘的那些官员和父亲留下的娇妻美妾的死活,就算是他亲生母亲来了,一样要攻城。
攻城开始后,石弘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或者说已经受尽屈辱的他宁可战死也不会再选择投降,在张敬的辅助下。硬是凭借内城的坚固,抵抗了足足十余日。
十余日内,刘桀手下战死近四万人,石弘手下也死了两万余人。
整个左国城彻底变成了尸骸遍地的人间炼狱。
至于城内百姓。早就四散逃命去了。
但不管损失多大,只要按照这个速度打下去,石弘的失败只在眼前,局势应该就此明朗,至少刘桀马上可以一尝夙愿,成为国主了。
但谁知道凭空又起波澜,在左国城之外,几个匈奴小部落竟然奉刘聪的兄长皇太弟刘乂为主,并放出话来,说刘桀才是这次刺杀刘聪的主谋。而那个*的刘曜也是他找人假冒的。
而他们也很快聚集了近二十万大军。直接杀向了左国城。
此言不论真假。但却是在匈奴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更何况就算是假的,也给一部分不甘心奉刘桀为主的人。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刘乂是当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皇后所生,所以比刘聪更有资格继承单于之位。但刘乂生性淡泊,知道自己不适合做皇帝,就把帝位让给了刘聪。
刘聪也十分感激,封刘乂为皇太弟,宠信有加,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自古君王之家最无情,刘聪儿子渐大,就算他不怀疑刘乂。那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却都对这位皇叔很是忌惮。
尤其是刘桀,在刘曜死后,更担心自己父亲会把皇位传给刘乂,就算不亲传,如果刘乂想争,也会给他增添很多麻烦。
因此,当日刘桀一直与王沈等人勾结,不断在刘聪面前说刘乂的坏话,刘聪后期又有些糊涂昏聩,觉得刘乂在身边的确是一个威胁,但又不忍杀了自己这个皇太弟,索性将他发送到边境部落里,名义上是代他督边,实际上变相软禁起来。
这次刘聪一死,消息很快就传到边境,没想到却给了刘乂一个复起的机会。
此时,就算刘乂本来没有野心,也已经不得不上位,刘聪固然伤透了他的心,那些拥戴他的部落首领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主公再这个时候服软,否则刘乂不死在敌人手里,反而会被他们杀死,这就是狼群的生存法则。
刘乂一自立,本来明朗的局势顿时更加混乱,刘桀手下大将卜翊竟然带领手下五千多兵马投奔了刘乂。
刘桀本来攻打左国城内城就损兵折将,此刻更是担心被刘乂断了后路,只好带领兵马退出了左国城。
没想到就在退兵之时,外城忽然燃起大火,顿时引发了大军炸营,混乱之中,内城的石弘兵马杀出,杀了刘桀一个措手不及。
刘桀在亲卫的保护下,拼死奔逃,一直逃到与大晋雍凉接壤的边境,他自己的封地灵武城才算停了下来,再收拢点齐人马,却只剩下了不足万人。
幸好灵武城虽小,但城池坚固,城内也还有守兵近万,军械粮草也一应俱全,刘桀这才算安定下来。
而因为守城,占据了左国城的石弘手下现在也只剩下了一万余人,就算后来招揽刘桀的败军,甚至强行在百姓中征兵,也仅仅凑起来不足三万人。
这些兵马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投机者,一旦战事不利就可能倒戈相向。
至于左国城,早已经在烈火中化作一片废墟,城内要人没人,要粮草没粮草,实在不能坚守。
面对这样的凄惨景象,张敬给出建议,让出左国城,退回六壁城。
至少六壁城并没有受到战火侵袭,而且这些年石弘轻税重信,城内百姓对他还算支持。
石弘听了张敬建议,率兵马返回六壁城,抵达后先将手下兵马全部整理,剔除了老弱病残,滞留下万名精壮,又从城内百姓中招募了一万精壮,共两万兵马。
虽然兵马不多,但胜在精悍,而且对他还算忠心,石弘也总算恢复了一点自信。
刘桀、石弘先后损兵折将,这样一来反到便宜了后来居上的刘乂,刘乂毫发无伤的率领十多万大军杀到了左国城,正兴冲冲的准备夺回自己的一切,重新称帝的时候,却只看到了满目疮痍的左国城。
气得刘乂大骂刘桀和石弘造孽,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在剩下匈奴群臣的拥戴下,继位称帝,改元为永兴。
但这世上哪有永远兴盛的帝国,刘乂继位后,先后派人招揽刘桀和石弘归降不能,亲率大军征讨石弘,意欲先将左国城附近祸患扫清,但六壁城为石弘经营多年,刘乂强攻不克,又恐刘桀趁机偷袭自己后方,只好退兵修生养息。
而石弘在张敬的建议下,索性遣使去和刘桀讲和,共同对付目前最强大的刘乂。
刘桀也不愚蠢,知道合则两利,双方约定只要刘乂再出兵攻打其中一方,一方就出兵援助。
一时间匈奴内三方势力,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晋建兴五年三月(318年),一条消息传遍匈奴境内,匈奴国主、大单于刘聪被子侄刘曜于朝堂之上刺杀,刘曜割下刘聪头颅后奔入皇宫内院,后见无法脱逃,在一院落内引火*,尸骨无存。
而同一时间,在匈奴都城左国城内,接连发生了爆炸、骚乱和奴隶起义。
最让人称奇的是,那颗本该和刘曜一起在*中毁掉的刘聪首级,竟然出现在了叛军之手。
叛乱的,正是依附于刘聪的前羯人首领石勒之子石弘。
他以为刘聪报仇的名义宣布自立,其属下夔安、张敬响应,一日内拉起了十万兵马,顺利控制了左国城大部,并推举石弘为新任大单于。
左国城内有二十余万匈奴人,更有十余万匈奴骑士常年驻扎,周遭也有十数万兵马拱卫,得知这个消息后迅速围攻石弘所部。
石弘筹划多年,虽然匈奴人在人数上占优,奈何国内无主,刘聪、刘敷身死,刘曜*、刘桀远在蜀中,剩余的皇子要么没有威望,要么没有兵权,群龙无首、尤其是在阵前看到刘聪首级后,军心顿时溃散,第一天就被夔安率领人马奇袭了大营,损失将近三万余人。
随后,双方又交战数场,匈奴势力连战连败,转眼之间二十多万兵马折损三停,整个左国城完全被夔安占领。
只能暂时退守附近小城,而夔安一方面亲率大军围攻。一方面以匈奴大将军的身份,号召大家归顺于他,为刘聪报仇。
虽然大多数人都明知道夔安这是颠倒黑白,可现在这个世界谁有权势谁就有话语权。
让而且。不得不说夔安此人的确是天生帅才,人格魅力十足,他手下现在有了近二十万兵马,羯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占,大多是匈奴人和汉人以及其他杂胡,但就是凭借这些人马,他却能掌控住整个局势,甚至一些匈奴将领都奉其为主。
在夔安如此强势下,匈奴眼看就处于崩溃边缘。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异变再生。羯胡一方夔安如此强势。军权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石弘手中兵马依旧只是开始那千余人。
如此情况下,很快又人传出消息,说夔安和石弘已经有个隔阂。石弘指责夔安有不臣之心,夔安指责石弘偏信张敬,不再信任他。
就在石弘和夔安手下人马人心惶惶的时候,担心内讧的时候,夔安在军营内被人刺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亲卫发现。
而当夜最后一个拜访夔安的正是张敬。
如此一来,双方彻底决裂,夔安这边没有了首领,但羯胡此时大部人马都为他生前所掌控,他一死。除了不足两万归附石弘和张敬外,一部自动散去,另有三四万人却不肯归附,而是选择与石弘对抗。
石弘连连发表声明,说自己根本没有与夔安不和,更不曾刺杀夔安。
但这种乱局下,有几人能分辨真假?就算能分辨,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些野心勃勃的将领也不肯再服从一个看似无能的主公的统领。
胡人崇奉英雄勇武,夔安文武双全,才能控制住不属于羯人的兵马,而石弘显然没有这份威严。
接着,匈奴这边,一直出使蜀中,毫无消息传回的刘桀忽然回归国内。
刘桀一回国内,一干匈奴人顿时有了主心骨。毕竟刘桀为了能继承大统,平日里表现的也十分谦和,无论军事、内务都很有一套,而且善于拉拢人心,刘聪死前宠信的几个重臣,如宣怀、俞容、靳准等人,这些人要么是掌握军权,要么人脉广泛,有他们的支持,刘桀顺利取得了军权。
更主要的是,刘聪这一辈子剩下了足足二十几个儿女,但真正活下来,有点气象的不过数个,能胜过刘桀的也只有一个子侄刘曜和五子刘敷(昨天笔误,把刘敷写成了四子,致歉)。
如今刘曜和刘敷惨死,左国城又大半落入敌手,就算有人不喜欢刘桀,为了大局为重,也只能支持他统领全军了。
刘桀统军后,却不忙攻打石弘等人,而是先以讨逆的名义收拢之前被夔安击溃的匈奴残兵,更号召原来夔安手下的那些匈奴骑士“弃暗投明”,回到他这个正统的匈奴继承人麾下。
刘桀回到左国城不出三日,手下就收拢了近二十万大军。
刘桀整军后,以大将呼延猛为先锋,直接杀向左国城。
此刻,左国城内,夔安虽然已死,少部兵马散去,但大部仍在城内,只是分成了原夔安一派,以及石弘一派。
若两派能齐心协力,凭借他们十几万人,也足矣守住左国城。
但就在刘桀攻城当日,城门被人从内打开,刘桀大军顺利进入外城。
这左国城分为内外两城,而且不是那种被外城完全包围内城的格局,而是先有了内城,再修葺的外城,外城就在内城前方。
而石弘他们占据的是内城,外城则为那些夔安手下的散兵控制。
刘桀进城后,那些散兵没有能带头的将领,竟然全部散去。
于是,二十万大军直接困住内城不足五万人的石弘兵马。
石弘等人以城内俘虏的匈奴百官和刘聪遗留下的家眷为人质,要求刘桀退兵。
但此刻刘桀一心相当皇帝,怎会管城内被俘的那些官员和父亲留下的娇妻美妾的死活,就算是他亲生母亲来了,一样要攻城。
攻城开始后,石弘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或者说已经受尽屈辱的他宁可战死也不会再选择投降,在张敬的辅助下。硬是凭借内城的坚固,抵抗了足足十余日。
十余日内,刘桀手下战死近四万人,石弘手下也死了两万余人。
整个左国城彻底变成了尸骸遍地的人间炼狱。
至于城内百姓。早就四散逃命去了。
但不管损失多大,只要按照这个速度打下去,石弘的失败只在眼前,局势应该就此明朗,至少刘桀马上可以一尝夙愿,成为国主了。
但谁知道凭空又起波澜,在左国城之外,几个匈奴小部落竟然奉刘聪的兄长皇太弟刘乂为主,并放出话来,说刘桀才是这次刺杀刘聪的主谋。而那个*的刘曜也是他找人假冒的。
而他们也很快聚集了近二十万大军。直接杀向了左国城。
此言不论真假。但却是在匈奴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更何况就算是假的,也给一部分不甘心奉刘桀为主的人。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刘乂是当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皇后所生,所以比刘聪更有资格继承单于之位。但刘乂生性淡泊,知道自己不适合做皇帝,就把帝位让给了刘聪。
刘聪也十分感激,封刘乂为皇太弟,宠信有加,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自古君王之家最无情,刘聪儿子渐大,就算他不怀疑刘乂。那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却都对这位皇叔很是忌惮。
尤其是刘桀,在刘曜死后,更担心自己父亲会把皇位传给刘乂,就算不亲传,如果刘乂想争,也会给他增添很多麻烦。
因此,当日刘桀一直与王沈等人勾结,不断在刘聪面前说刘乂的坏话,刘聪后期又有些糊涂昏聩,觉得刘乂在身边的确是一个威胁,但又不忍杀了自己这个皇太弟,索性将他发送到边境部落里,名义上是代他督边,实际上变相软禁起来。
这次刘聪一死,消息很快就传到边境,没想到却给了刘乂一个复起的机会。
此时,就算刘乂本来没有野心,也已经不得不上位,刘聪固然伤透了他的心,那些拥戴他的部落首领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主公再这个时候服软,否则刘乂不死在敌人手里,反而会被他们杀死,这就是狼群的生存法则。
刘乂一自立,本来明朗的局势顿时更加混乱,刘桀手下大将卜翊竟然带领手下五千多兵马投奔了刘乂。
刘桀本来攻打左国城内城就损兵折将,此刻更是担心被刘乂断了后路,只好带领兵马退出了左国城。
没想到就在退兵之时,外城忽然燃起大火,顿时引发了大军炸营,混乱之中,内城的石弘兵马杀出,杀了刘桀一个措手不及。
刘桀在亲卫的保护下,拼死奔逃,一直逃到与大晋雍凉接壤的边境,他自己的封地灵武城才算停了下来,再收拢点齐人马,却只剩下了不足万人。
幸好灵武城虽小,但城池坚固,城内也还有守兵近万,军械粮草也一应俱全,刘桀这才算安定下来。
而因为守城,占据了左国城的石弘手下现在也只剩下了一万余人,就算后来招揽刘桀的败军,甚至强行在百姓中征兵,也仅仅凑起来不足三万人。
这些兵马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投机者,一旦战事不利就可能倒戈相向。
至于左国城,早已经在烈火中化作一片废墟,城内要人没人,要粮草没粮草,实在不能坚守。
面对这样的凄惨景象,张敬给出建议,让出左国城,退回六壁城。
至少六壁城并没有受到战火侵袭,而且这些年石弘轻税重信,城内百姓对他还算支持。
石弘听了张敬建议,率兵马返回六壁城,抵达后先将手下兵马全部整理,剔除了老弱病残,滞留下万名精壮,又从城内百姓中招募了一万精壮,共两万兵马。
虽然兵马不多,但胜在精悍,而且对他还算忠心,石弘也总算恢复了一点自信。
刘桀、石弘先后损兵折将,这样一来反到便宜了后来居上的刘乂,刘乂毫发无伤的率领十多万大军杀到了左国城,正兴冲冲的准备夺回自己的一切,重新称帝的时候,却只看到了满目疮痍的左国城。
气得刘乂大骂刘桀和石弘造孽,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在剩下匈奴群臣的拥戴下,继位称帝,改元为永兴。
但这世上哪有永远兴盛的帝国,刘乂继位后,先后派人招揽刘桀和石弘归降不能,亲率大军征讨石弘,意欲先将左国城附近祸患扫清,但六壁城为石弘经营多年,刘乂强攻不克,又恐刘桀趁机偷袭自己后方,只好退兵修生养息。
而石弘在张敬的建议下,索性遣使去和刘桀讲和,共同对付目前最强大的刘乂。
刘桀也不愚蠢,知道合则两利,双方约定只要刘乂再出兵攻打其中一方,一方就出兵援助。
一时间匈奴内三方势力,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