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祈祷(求月票!求定阅!)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满江红之崛起最新章节!
“帝国建始元年,即在亚洲卷起了战争的风暴”
炎黄4603年,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铭心刻骨的一年,这一年,正月十四日,帝国建始,这一年,面对国家的尊严,这个曾被异族奴役达260年之久,异族的愚民政策的统治下,早已经是虚弱不堪的国家,仍然选择用战争维持国家的尊严。
面对东北交战的日俄两国,面对国家尊严遭受践踏的一幕,除去战争之外,中国别无选择,可是面对击败了欧洲传统列强俄罗斯的日本,这个可以说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十年前被日本击败,被列强视为鱼肉的中国,有可能挑战他吗?
可被外界视为弱者的中国却主动发起了挑战,在战场爆发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怀疑这或许又将是一次“庚子年的疯狂”,可不顾一切的冲过去一打,居然屡战屡胜,一下子,突然的胜利,让这个饱偿对外战争失败的国家变得忘乎所以了,中国人第一次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国民的亢奋。
怎么不是这样呢?
中国人在中华帝国之前,从未来有过“国民”的体验,生活在毫无国家的概念的时代,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顶多是家庭的一员、家族的一份子,直到光复期间的“民族主义”灌输,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拥有了“民族”、“国家”,这一现代观念。
而中华帝国政府为了给中国人灌输国家和国民的观念可谓是煞费苦心,对于政府而言,政府需要爱国的、忠诚的、并愿意为国付出的“国家公民”,先有国家再有公民,国为根,民为本。
而对于皇帝本人而言,他所希望培养出的是——“皇帝陛下的臣民”,这一观念相比于执政府时期提出“国家公民”更容易被人理解,被民众接受,毕竟忠义观念是中国人刻到骨子里的传统思想,相比于“国家公民”,“皇帝陛下的臣民”反倒更为民众所接受。
满清时代的屈辱赔款,让“臣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国家耻辱”,而洋人的横行,更让他感觉到国家衰弱带来的个人耻辱,而异族奴役260年的屈辱历史,更是让他们明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知耻近乎于勇,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在无形之中,通过民族主义的宣传得到了一种平衡。而来自战场上的屡战屡胜使得“皇帝陛下的臣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国家的荣耀,战争的胜利带来的兴奋,又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国家和国民到底是什么概念。
也正是那“人头一两”的赔款之耻,支撑着这支年青的有些出奇的军队不断战斗下去的意志,得益于迫击炮、轻重机枪的大量应用,拥有超过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军队火力的近卫军,奇迹般的夺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前耻的警示、胜利的鼓动,正是这支军队战斗下去的最根本的支撑,对于一支刚刚被灌输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军队来说,这已经实属不易了。
在平壤,弥漫数日的硝烟终于散去了,硝烟散去、枪声平息,只留下一地的弹坑、战壕以及被血染红的土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撤退的命令来得十分突然。昨天师参谋部刚刚下达了修筑第二道防御工事的命令,在弹药不足的时候,必须要构建起第二道防线,从而达到以复杂防线体系补充火力的目的,甚至于师辎重兵们,继续拆着朝鲜人的房屋,扎起了木筏,以便在夜晚的掩护下,渡过大同江,从江对岸到到补给,但是现在撤退的命令却下达了,
“为什么要撤军?”
当命令下达到的40师的时候,每一个士兵的都问出了同样个问题,他们翻山越岭不顾一切的打到大同江以南,对平壤的日军形成包围,尽管从一开始,受限于后勤供应,他们只能依托防线进行防御,但撤军的命令下达后,这些松了一口气的士兵,却怎么也无法理解长官们的命令。
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就是军令。
军官们并没有给予士兵太多的解释,出发的时候,每个人携带180发子弹,这会最多也就只剩下十几二十来发,迫击炮早没了炮弹,甚至就连近卫军战斗核心的机枪也没有了弹药,这个时候再不撤退,他们恐怕真的就被包圆了。
“要离开了朝鲜了”
而对士兵们的愤怒,最终军官们还是向他们尽量解释着离开朝鲜的用意。
嗯,因为南京那边签署了联合公报,日本人从满洲撤军,所以我们要撤军。
这不是该死的当官的出卖了我们了吗?
当然不是,除了日本人撤军外,他们还把台湾归还给我们了。
最终,在军官们的解释下,士兵们终于确信了一件事,他们没有打败仗,他们还是赢家,一个输了260年的民族,他的心灵脆弱到根本无法接受任何失败。
尽管有了一定的解释,尽管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理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道军令。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内心深处已经完全将自己和国家融为一体的军人。
在 师师司令部前的晒场中,数千名官兵默默的站在晒场和晒场周围的水稻田上,尽管天气晴郎,可任何人都能感觉到现在一种莫名的情绪,甚至可以说是愤怒的情绪却正在官兵们的心头中酝酿着。
愤怒每一个的脸上都带着愤慨之色,官兵们赤手空拳,看着前方,尽管他们始终未发一言,虽说从始至终他们只是说要见长官,但任何人都不怀疑,当怒火燃烧起的时候,他们赤手空拳都能撕开敌阵。
站在师司令部外的宪兵们,大都是无奈的看着眼前的这些神情悲愤的战友,尽管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但军令就是军令,作为宪兵他们必须要维持军法的尊严,近卫军的军纪严酷,足以让这几千名士兵全部被判处死刑。
“师长,如果再不制止他们的话,怕就要出大乱子”
“是啊,师长,现在至少有一两千人在外头,如果……”
“再发展下去,就……就成军变了”
师司令部外的官兵们悲愤填膺之时,在司令部内,面坚参谋们的吴禄贞却是闭眼不语,甚至充耳不闻,直到参谋长吐出军变的时候,他才微微张开眼睛。
“如果发生军变的话,那……他们就不佩穿着这身军服。”
冷言冷语就差没从吴禄贞的口中吐出一句“如果演变成军变,所有人就应该被枪毙”了。
“长官,军中军法苛酷,军法不容情,这大家都明白,可……”
不待参谋长把话说完,吴禄贞便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怎么?法不责众是吗?”
眼睛一扫,吴禄贞又叹了一声。
“军法就是军法,从古至今,多少哗变,多少溃逃,那些人有几个不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念头,今个,我就要从根上打消他们的这个念头。”
就在那种愤怒继续在人们的心间萦绕时,师司令部的大门廊下走出来的是一名配带上校军衔的将军,一看到这个军衔,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身份 师师长吴禄贞,当年的日本陆士三杰。
一见长官走出了指挥所,在指挥所外对峙的宪兵和前来询问的官兵同时立正致敬,没有任何的迟疑。
“长官好”
军队之中的秩序并没有因为之前的对峙受到的损坏,毕竟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近卫军军人,纪律仍然是他们最根本的荣誉,他们来这里是为了讨一个说法,而不是的发动军变。
“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
冷眼看着眼前这些来师部讨要说法的官兵,吴禄贞的声音中未带有一丝感情色彩。
“报告长官,中华帝国近卫陆军军人”
一名年岁只有十七八岁上尉迈步走队伍喝声回答道。
“你们还知道自己是近卫军军人吗?看看你们现在做的都是什么事情质疑长官命令,围峙指挥部这是什么行为说轻了是质疑长官命令说重了,就是军变没想到近卫军初成,军变之先河,竟出在 师,看着你们,我都替你们燥得慌告诉我你们曾经的誓言是什么告诉我”
吴禄贞在说话显得有些愤怒,眼中似乎都要喷出火来。
“长……长官,……”
上尉吱呒着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却一个士兵走了出来,他的脸上带着难掩的悲愤之色。
“长官,为什么要撤退我们还能打下去”
“长官这……咱们不是说过,要打下朝鲜,要复故藩吗?撤退咱们近卫军中,不是永不会有撤退的命令吗?长官只要您一声令下,兄弟们就游到江对岸去,也能把平壤打下来,然后咱们一直打到釜山”
士兵的话说的到是再理,当初是长官们一遍遍的告诉他们,近卫军的字典中,不存在撤退两字,只有进攻、进攻,而现在呢?长官们却告诉他们,要撤退了,就在他们以为能打下整个朝鲜的时候。
从入朝起,长官们一再的告诉他们,朝鲜是中国的千年故藩,十一年前,满清无能丢了朝鲜,现在他们要打下朝鲜,脸在那丢的,就在那里找回来,对于这些刚刚把个人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士兵来说,他们怎么也无法接受撤退的命令。
“长官,长官们告诉我们,外交部和日本签了联合公报,咱们从朝鲜撤军,他们从东北还有台湾撤军,长官,俺当过兵,才学的识字,书念的少,可也知道个理字,就算要撤军,那也是日本人撤,咱们撤那门子军,朝鲜是中国的,台湾是中国的,咱那有拿自家东西,去换回让强盗抢走的东西的理最起码,这个理字,说不通”
一句话,把吴禄贞的下话给堵住了。
对于这些刚刚通过军官的教导和不断的胜利,好不容易才树立起“军人荣誉”的士兵来说,他们简单的意识里,觉得这拿朝鲜交换台湾,无疑于在他们的脸上狠狠的抽了一个耻光,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无能吗?
要是有能耐的话,国家至于吃这么大亏吗?所以无论是为了国家的面子或是个人的里子,他们都希望能战斗下去。
“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士兵们的确,有人称今天是一场胜利但是我却将今天视为耻辱,请你们一定要劳劳的记住这一天炎黄4603年的5月15日”
吴禄贞看到士兵们在听到自己这么说时,脸上的悲愤之意更浓了,而战时他身后的参谋们却大都露出不解甚至不安之色,吴 想干什么?难不成他想煽动士兵造反?
“无论是对于中国或是陆军军人,这都是耻辱奇耻大辱,因为我们和强盗进行了交易,而代价是士兵的鲜血和国家的领土”
随着吴禄贞的话语,空气中的悲愤之氛更浓了,师司令部前的官兵们呼吸变得急促,面上的怒意已经到了怒不可抑的地步。
“耻辱啊怎能不是军人奇耻大辱呢?怎能不是国家的耻辱呢?”
深吸一口气,吴禄贞这会变得也有些激动了,甚至在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双眼禁不住闪动起些许泪光。
“长官,我们能打下去我们能打下朝鲜”
人群中传出一声吼喊,悲愤的吼喊。
“是我们现在是能打下朝鲜,陛下不会怀疑你们的能力,陛下相英勇的战士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可为什么,为什么国家宁可承受这奇耻大辱,陛下宁肯蒙受此等屈辱,做出这一艰难的选择?”
这会吴禄贞似乎比所有人都更了解陛下一般,比南京的政客们、外交官们更了解签署那联合公报的原意来。可士兵们愿意听他说,愿意听他去解释,不同于那种官方式的解释。
“是为了我们,我们打下了朝鲜,可我们没有强大的海军去保卫沿海,只要日军在我们后方来个登陆,就能断我们的后路,就能让我们白白战死在朝鲜”
“我们不怕死”
“是,你们不怕死,我也不怕死,可国家怕啊陛下怕啊他怕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他怕国家好不容易积聚的力量,就这么消耗在的朝鲜死很容易一眨眼就行了,不惜一切打下朝鲜也很容易有了你们这群不怕死的、爱国的士兵,别说是朝鲜,就是欧洲也能打过去可我问你们,咱们中国的敌人,就只有一个日本吗?咱们来的时候,打天津过的时候,没看着八国联军的军营吗?威海卫、香港、九龙,都让英国人占着青岛德国人占领着,就是长江,外国人的兵舰大摇大摆的,想过过,想走走,咱们的首都可都在那,若是说如果我们都死在了这,那最高兴的是谁?是那些占着咱们国土的洋鬼子,到那时,谁来保卫祖国,谁来把洋鬼子打出国你们谁来告诉我”
看着眼前的这些战士吴禄贞大声吼着,如果说需要给他们一个理由的话,国家的时局就是唯一的理由。
“大局,什么是大局,这就是大局我们这个国家早已经被满清糟蹋的千疮百孔,强国又岂是一朝之功,帝国近卫军是什么?就是国家最根本的支撑,只要我们在,任何国家就不敢进犯我们,我们在朝鲜在东北狠狠的教训了日本人,就是杀鸡给猴看,等到将来,别说是朝鲜,就是安南,就是尼泊尔,就是江北之地,咱们早晚都得打回来但是现在……士兵们,我们必须要保存实力留待他日再决胜负”
沉默,这一次原本悲愤不已的官兵们猛然静了下为,他们看着面前的长官,想着国家的时局,紧紧的咬着嘴唇,不甘的泪光在他们的眼中闪现着,悲愤的的呜咽声从他们嗓间发出,那是强自压抑的呜咽声。
“哭什么哭有泪,过些年,让日本人、让那些洋鬼子去哭去,把你们的泪都给我收回去,男儿流血不流泪,别忘了你们是军人”
吴禄贞嘴上这么说着,可自己却也忍不住流着泪,他说的那番理由不是说给士兵听的,更多的却是他的心中所想。
“是”
众人齐声吼喊着,眼中的悲愤这会变成了抑怒,这怒火却只是针对外国人。
“诸位皆是近卫军人,即为军人,必知军令如山诸位虽事出有因,但群起而行,违反军令,吴某负管教之责,处笞刑二十,其它人等,士兵笞刑五。尉官七,校官十”
吴禄贞适时的下达的惩处的命令,这时原本围着师司令部的官兵们先是一愣,但旋即还是选择了服从,军令如山,这是他们当兵之后,学会的第一个道理,在军队之中,唯一的道理就是军令,而他们所犯之罪,往重了说,即便是杀头也不过份。
而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军法官却走出来,冲着的吴禄贞开口说道。
“长官,您负管理不严之责,需处笞形四十其余官兵加倍惩处”
他的一句话换来的是官兵们的怒视,而吴禄贞面容一板,冷喝一声。
“行刑”V
“帝国建始元年,即在亚洲卷起了战争的风暴”
炎黄4603年,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铭心刻骨的一年,这一年,正月十四日,帝国建始,这一年,面对国家的尊严,这个曾被异族奴役达260年之久,异族的愚民政策的统治下,早已经是虚弱不堪的国家,仍然选择用战争维持国家的尊严。
面对东北交战的日俄两国,面对国家尊严遭受践踏的一幕,除去战争之外,中国别无选择,可是面对击败了欧洲传统列强俄罗斯的日本,这个可以说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十年前被日本击败,被列强视为鱼肉的中国,有可能挑战他吗?
可被外界视为弱者的中国却主动发起了挑战,在战场爆发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怀疑这或许又将是一次“庚子年的疯狂”,可不顾一切的冲过去一打,居然屡战屡胜,一下子,突然的胜利,让这个饱偿对外战争失败的国家变得忘乎所以了,中国人第一次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国民的亢奋。
怎么不是这样呢?
中国人在中华帝国之前,从未来有过“国民”的体验,生活在毫无国家的概念的时代,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顶多是家庭的一员、家族的一份子,直到光复期间的“民族主义”灌输,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拥有了“民族”、“国家”,这一现代观念。
而中华帝国政府为了给中国人灌输国家和国民的观念可谓是煞费苦心,对于政府而言,政府需要爱国的、忠诚的、并愿意为国付出的“国家公民”,先有国家再有公民,国为根,民为本。
而对于皇帝本人而言,他所希望培养出的是——“皇帝陛下的臣民”,这一观念相比于执政府时期提出“国家公民”更容易被人理解,被民众接受,毕竟忠义观念是中国人刻到骨子里的传统思想,相比于“国家公民”,“皇帝陛下的臣民”反倒更为民众所接受。
满清时代的屈辱赔款,让“臣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国家耻辱”,而洋人的横行,更让他感觉到国家衰弱带来的个人耻辱,而异族奴役260年的屈辱历史,更是让他们明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知耻近乎于勇,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在无形之中,通过民族主义的宣传得到了一种平衡。而来自战场上的屡战屡胜使得“皇帝陛下的臣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国家的荣耀,战争的胜利带来的兴奋,又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国家和国民到底是什么概念。
也正是那“人头一两”的赔款之耻,支撑着这支年青的有些出奇的军队不断战斗下去的意志,得益于迫击炮、轻重机枪的大量应用,拥有超过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军队火力的近卫军,奇迹般的夺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前耻的警示、胜利的鼓动,正是这支军队战斗下去的最根本的支撑,对于一支刚刚被灌输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军队来说,这已经实属不易了。
在平壤,弥漫数日的硝烟终于散去了,硝烟散去、枪声平息,只留下一地的弹坑、战壕以及被血染红的土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撤退的命令来得十分突然。昨天师参谋部刚刚下达了修筑第二道防御工事的命令,在弹药不足的时候,必须要构建起第二道防线,从而达到以复杂防线体系补充火力的目的,甚至于师辎重兵们,继续拆着朝鲜人的房屋,扎起了木筏,以便在夜晚的掩护下,渡过大同江,从江对岸到到补给,但是现在撤退的命令却下达了,
“为什么要撤军?”
当命令下达到的40师的时候,每一个士兵的都问出了同样个问题,他们翻山越岭不顾一切的打到大同江以南,对平壤的日军形成包围,尽管从一开始,受限于后勤供应,他们只能依托防线进行防御,但撤军的命令下达后,这些松了一口气的士兵,却怎么也无法理解长官们的命令。
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就是军令。
军官们并没有给予士兵太多的解释,出发的时候,每个人携带180发子弹,这会最多也就只剩下十几二十来发,迫击炮早没了炮弹,甚至就连近卫军战斗核心的机枪也没有了弹药,这个时候再不撤退,他们恐怕真的就被包圆了。
“要离开了朝鲜了”
而对士兵们的愤怒,最终军官们还是向他们尽量解释着离开朝鲜的用意。
嗯,因为南京那边签署了联合公报,日本人从满洲撤军,所以我们要撤军。
这不是该死的当官的出卖了我们了吗?
当然不是,除了日本人撤军外,他们还把台湾归还给我们了。
最终,在军官们的解释下,士兵们终于确信了一件事,他们没有打败仗,他们还是赢家,一个输了260年的民族,他的心灵脆弱到根本无法接受任何失败。
尽管有了一定的解释,尽管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理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道军令。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内心深处已经完全将自己和国家融为一体的军人。
在 师师司令部前的晒场中,数千名官兵默默的站在晒场和晒场周围的水稻田上,尽管天气晴郎,可任何人都能感觉到现在一种莫名的情绪,甚至可以说是愤怒的情绪却正在官兵们的心头中酝酿着。
愤怒每一个的脸上都带着愤慨之色,官兵们赤手空拳,看着前方,尽管他们始终未发一言,虽说从始至终他们只是说要见长官,但任何人都不怀疑,当怒火燃烧起的时候,他们赤手空拳都能撕开敌阵。
站在师司令部外的宪兵们,大都是无奈的看着眼前的这些神情悲愤的战友,尽管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但军令就是军令,作为宪兵他们必须要维持军法的尊严,近卫军的军纪严酷,足以让这几千名士兵全部被判处死刑。
“师长,如果再不制止他们的话,怕就要出大乱子”
“是啊,师长,现在至少有一两千人在外头,如果……”
“再发展下去,就……就成军变了”
师司令部外的官兵们悲愤填膺之时,在司令部内,面坚参谋们的吴禄贞却是闭眼不语,甚至充耳不闻,直到参谋长吐出军变的时候,他才微微张开眼睛。
“如果发生军变的话,那……他们就不佩穿着这身军服。”
冷言冷语就差没从吴禄贞的口中吐出一句“如果演变成军变,所有人就应该被枪毙”了。
“长官,军中军法苛酷,军法不容情,这大家都明白,可……”
不待参谋长把话说完,吴禄贞便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怎么?法不责众是吗?”
眼睛一扫,吴禄贞又叹了一声。
“军法就是军法,从古至今,多少哗变,多少溃逃,那些人有几个不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念头,今个,我就要从根上打消他们的这个念头。”
就在那种愤怒继续在人们的心间萦绕时,师司令部的大门廊下走出来的是一名配带上校军衔的将军,一看到这个军衔,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身份 师师长吴禄贞,当年的日本陆士三杰。
一见长官走出了指挥所,在指挥所外对峙的宪兵和前来询问的官兵同时立正致敬,没有任何的迟疑。
“长官好”
军队之中的秩序并没有因为之前的对峙受到的损坏,毕竟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近卫军军人,纪律仍然是他们最根本的荣誉,他们来这里是为了讨一个说法,而不是的发动军变。
“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
冷眼看着眼前这些来师部讨要说法的官兵,吴禄贞的声音中未带有一丝感情色彩。
“报告长官,中华帝国近卫陆军军人”
一名年岁只有十七八岁上尉迈步走队伍喝声回答道。
“你们还知道自己是近卫军军人吗?看看你们现在做的都是什么事情质疑长官命令,围峙指挥部这是什么行为说轻了是质疑长官命令说重了,就是军变没想到近卫军初成,军变之先河,竟出在 师,看着你们,我都替你们燥得慌告诉我你们曾经的誓言是什么告诉我”
吴禄贞在说话显得有些愤怒,眼中似乎都要喷出火来。
“长……长官,……”
上尉吱呒着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却一个士兵走了出来,他的脸上带着难掩的悲愤之色。
“长官,为什么要撤退我们还能打下去”
“长官这……咱们不是说过,要打下朝鲜,要复故藩吗?撤退咱们近卫军中,不是永不会有撤退的命令吗?长官只要您一声令下,兄弟们就游到江对岸去,也能把平壤打下来,然后咱们一直打到釜山”
士兵的话说的到是再理,当初是长官们一遍遍的告诉他们,近卫军的字典中,不存在撤退两字,只有进攻、进攻,而现在呢?长官们却告诉他们,要撤退了,就在他们以为能打下整个朝鲜的时候。
从入朝起,长官们一再的告诉他们,朝鲜是中国的千年故藩,十一年前,满清无能丢了朝鲜,现在他们要打下朝鲜,脸在那丢的,就在那里找回来,对于这些刚刚把个人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士兵来说,他们怎么也无法接受撤退的命令。
“长官,长官们告诉我们,外交部和日本签了联合公报,咱们从朝鲜撤军,他们从东北还有台湾撤军,长官,俺当过兵,才学的识字,书念的少,可也知道个理字,就算要撤军,那也是日本人撤,咱们撤那门子军,朝鲜是中国的,台湾是中国的,咱那有拿自家东西,去换回让强盗抢走的东西的理最起码,这个理字,说不通”
一句话,把吴禄贞的下话给堵住了。
对于这些刚刚通过军官的教导和不断的胜利,好不容易才树立起“军人荣誉”的士兵来说,他们简单的意识里,觉得这拿朝鲜交换台湾,无疑于在他们的脸上狠狠的抽了一个耻光,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无能吗?
要是有能耐的话,国家至于吃这么大亏吗?所以无论是为了国家的面子或是个人的里子,他们都希望能战斗下去。
“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士兵们的确,有人称今天是一场胜利但是我却将今天视为耻辱,请你们一定要劳劳的记住这一天炎黄4603年的5月15日”
吴禄贞看到士兵们在听到自己这么说时,脸上的悲愤之意更浓了,而战时他身后的参谋们却大都露出不解甚至不安之色,吴 想干什么?难不成他想煽动士兵造反?
“无论是对于中国或是陆军军人,这都是耻辱奇耻大辱,因为我们和强盗进行了交易,而代价是士兵的鲜血和国家的领土”
随着吴禄贞的话语,空气中的悲愤之氛更浓了,师司令部前的官兵们呼吸变得急促,面上的怒意已经到了怒不可抑的地步。
“耻辱啊怎能不是军人奇耻大辱呢?怎能不是国家的耻辱呢?”
深吸一口气,吴禄贞这会变得也有些激动了,甚至在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双眼禁不住闪动起些许泪光。
“长官,我们能打下去我们能打下朝鲜”
人群中传出一声吼喊,悲愤的吼喊。
“是我们现在是能打下朝鲜,陛下不会怀疑你们的能力,陛下相英勇的战士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可为什么,为什么国家宁可承受这奇耻大辱,陛下宁肯蒙受此等屈辱,做出这一艰难的选择?”
这会吴禄贞似乎比所有人都更了解陛下一般,比南京的政客们、外交官们更了解签署那联合公报的原意来。可士兵们愿意听他说,愿意听他去解释,不同于那种官方式的解释。
“是为了我们,我们打下了朝鲜,可我们没有强大的海军去保卫沿海,只要日军在我们后方来个登陆,就能断我们的后路,就能让我们白白战死在朝鲜”
“我们不怕死”
“是,你们不怕死,我也不怕死,可国家怕啊陛下怕啊他怕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他怕国家好不容易积聚的力量,就这么消耗在的朝鲜死很容易一眨眼就行了,不惜一切打下朝鲜也很容易有了你们这群不怕死的、爱国的士兵,别说是朝鲜,就是欧洲也能打过去可我问你们,咱们中国的敌人,就只有一个日本吗?咱们来的时候,打天津过的时候,没看着八国联军的军营吗?威海卫、香港、九龙,都让英国人占着青岛德国人占领着,就是长江,外国人的兵舰大摇大摆的,想过过,想走走,咱们的首都可都在那,若是说如果我们都死在了这,那最高兴的是谁?是那些占着咱们国土的洋鬼子,到那时,谁来保卫祖国,谁来把洋鬼子打出国你们谁来告诉我”
看着眼前的这些战士吴禄贞大声吼着,如果说需要给他们一个理由的话,国家的时局就是唯一的理由。
“大局,什么是大局,这就是大局我们这个国家早已经被满清糟蹋的千疮百孔,强国又岂是一朝之功,帝国近卫军是什么?就是国家最根本的支撑,只要我们在,任何国家就不敢进犯我们,我们在朝鲜在东北狠狠的教训了日本人,就是杀鸡给猴看,等到将来,别说是朝鲜,就是安南,就是尼泊尔,就是江北之地,咱们早晚都得打回来但是现在……士兵们,我们必须要保存实力留待他日再决胜负”
沉默,这一次原本悲愤不已的官兵们猛然静了下为,他们看着面前的长官,想着国家的时局,紧紧的咬着嘴唇,不甘的泪光在他们的眼中闪现着,悲愤的的呜咽声从他们嗓间发出,那是强自压抑的呜咽声。
“哭什么哭有泪,过些年,让日本人、让那些洋鬼子去哭去,把你们的泪都给我收回去,男儿流血不流泪,别忘了你们是军人”
吴禄贞嘴上这么说着,可自己却也忍不住流着泪,他说的那番理由不是说给士兵听的,更多的却是他的心中所想。
“是”
众人齐声吼喊着,眼中的悲愤这会变成了抑怒,这怒火却只是针对外国人。
“诸位皆是近卫军人,即为军人,必知军令如山诸位虽事出有因,但群起而行,违反军令,吴某负管教之责,处笞刑二十,其它人等,士兵笞刑五。尉官七,校官十”
吴禄贞适时的下达的惩处的命令,这时原本围着师司令部的官兵们先是一愣,但旋即还是选择了服从,军令如山,这是他们当兵之后,学会的第一个道理,在军队之中,唯一的道理就是军令,而他们所犯之罪,往重了说,即便是杀头也不过份。
而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军法官却走出来,冲着的吴禄贞开口说道。
“长官,您负管理不严之责,需处笞形四十其余官兵加倍惩处”
他的一句话换来的是官兵们的怒视,而吴禄贞面容一板,冷喝一声。
“行刑”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