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粮食问题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由内侍转了一份奏章给钟进卫。
不会是陕西又爆发农民起义了吧?钟进卫心中想着,手头便加快了速度,迅速翻开奏章,快速浏览了起来。
他很快就看完了奏章的内容,心中松了口气,原来不是自己担心的事情。
钟进卫合上奏章,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眼下还不能指望秦地藩王,去收留整编灾民吧?”
从崇祯皇帝的脸色看,他并不是很担忧,只听他对钟进卫说道:“这个朕知道。收到三边总督的奏章之后,朕便与温卿在商量,目前已经有初步的措施。”
钟进卫在崇祯皇帝说话的时候,侧头看了眼温体仁。心中想着,既然已经商议出措施,解决洪承畴在奏章中说灾情依旧严重的问题,那不就可以了么,还让自己看干嘛?
“朕准备让巡盐御史张同敞前往晋地督察食盐生产,提高食盐产量,加大对秦地的粮食开中力度。同时已准了秦地修建通往蜀地的水泥路,[以工代赈。”
崇祯皇帝向钟进卫解释了下他和温体仁商议的措施后,顺便表扬道:“巡盐御史在江淮之地的成绩很不错,食盐的产量在短短地半年多时间内提高了十倍不止。之前存而未兑的仓钞已兑换的差不多了,由此带动了百姓积极响应开中之法,很好地解决了登莱的粮食问题。”
钟进卫一听,心中才恍然,怪不得一直没听到卢象升提粮食不够吃的事情了。
登莱靠海,只要开中法给江南和淮河一带百姓以信心,保证他们能及时兑换到食盐,粮食就能通过海运迅速运到登莱。张同敞不愧是张居正的后人,做事还挺麻利的。
“因此,朕希望他到解州之后,也能快速提高那里的食盐产量。”崇祯皇帝最后说道。
钟进卫点点头,张同敞应该能做到的。
不过这时温体仁插话了,他对钟进卫说道:“但秦地开中之法可能效果不会有江淮这边的效果好。因为秦地属内陆,周边地区除蜀地之外,其他地方的粮食收成并不好。如果从南方运粮进秦地的话,成本太高,不见得有商人愿意去做。”
在明初开中之法执行的时候,像秦地这些地方,那个时候的商人也是因运输费用太高而选择了边屯。
崇祯皇帝听温体仁说完他就接着对钟进卫说道:“因此朕想问下钟师傅,秦地的灾情真得会持续多年么?”
钟进卫在以前的时候已经说过这个问题,此次见崇祯皇帝又问这个事情,显然是带着一点侥幸心理。
于是,他郑重地说道:“陛下,人事可以改变,但天气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据臣所知,至少还有十多年才会慢慢缓解。”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说,他穿越而来,能改变人事,天气却不会影响到。
钟进卫说到这里,看了下温体仁,发现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就又转回头对崇祯皇帝道:“赈灾其实就是与天斗,和打仗一样,凡事预料到最坏的结果去做,是不会差的。万一和臣家乡所了解的不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坏,那就算是给了惊喜,也是一个好的结果。”
崇祯皇帝一听,放弃了侥幸心理,对温体仁说道:“温卿,钟师傅说得不错,秦地开中之法就长期执行,鼓励商人往秦地屯边吧!”
“是,陛下。”温体仁躬身答应道。
钟进卫忽然想起一事,就问崇祯皇帝道:“陛下,锦衣卫有没有以国企的名义派往东南亚?”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想了下才回答道:“在九月份的时候已经派去了。钟师傅,东南亚的事应该不急吧,大明现在还是要先解决辽东这个心腹大患才行!”
钟进卫一听,笑着摇了下头回答道:“陛下,臣问这个不是说要马上着手东南亚之事。而是臣想起,东南亚的粮食应该有不少。可以让锦衣卫在刺探东南亚情况的时候以购粮为主,运回大明,算是一举二得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正待说话之时,温体仁已经先说了。只听他对钟进卫说道:“之前中兴侯好像说过大明南边海盗横行,运粮怕是会便宜了海盗;而通过陆路运输的话,消耗又太大了。”
“是啊,我是这么说过。”钟进卫点点头回答道,“但现在大明境内的粮食总归会有紧张的一天,毕竟灾情可能会持续很久,而且会呈扩大的趋势。因此能从东南亚运些粮食回来,就运些回来。另外我想着还有一个法子或许可以部分解决海盗问题。”
“哦,钟师傅是指什么法子?”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
钟进卫转头看向崇祯皇帝,微笑着回答道:“让那郑芝龙加大剿匪力度,清剿海盗,这和他本人的利益一致,他是不会拒绝的。另外可以让阎应元带兵护送粮食北运。如果郑芝龙借口战船不够,不想让阎应元带兵的话,几个造船厂造出来的船可以尽快开往福建,由阎应元指挥。”
现在朝廷的精力都集中在北方,因此对郑芝龙是听之任之的状态。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怕万一逼紧了他,郑芝龙就又重操旧业。毕竟郑芝龙原本是大明东南沿海最大的海盗头子,这股力量实在不容小视。
当然,等以后大明从北方腾出了手,有了自己的水师之后,郑芝龙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只需一纸调令,让他前来京师或者让他的家人来京师,就能知道他的忠心与否。敢不听话,朝廷就专门集中力量,先剿灭了他。另外还有不少辅助手段,可以解决郑芝龙。
崇祯皇帝听了钟进卫的话,就转向温体仁问道:“温卿,那几个造船厂现在有多少战船造出来了?”
温体仁想了一下,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因之前的各大造船厂基本上是停工状态,船匠、木匠、铁匠大都已逃散,各谋生路去了,因此恢复满员状态还需一段时间。而且朝廷给各大船厂的任务,是让他们同时造战舰和运输用途海船。据臣了解,现在就是有战船也不会多。”
反正有总比没有好,崇祯皇帝想着就对钟进卫说道:“现在有几艏战船就给阎卿拨过去几艏好了,朕也会让锦衣卫多购些粮食回来。”
钟进卫点点头,现在就只能这么办了。不过光战船还不够,还得有熟练水兵才行,这是个问题。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由内侍转了一份奏章给钟进卫。
不会是陕西又爆发农民起义了吧?钟进卫心中想着,手头便加快了速度,迅速翻开奏章,快速浏览了起来。
他很快就看完了奏章的内容,心中松了口气,原来不是自己担心的事情。
钟进卫合上奏章,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眼下还不能指望秦地藩王,去收留整编灾民吧?”
从崇祯皇帝的脸色看,他并不是很担忧,只听他对钟进卫说道:“这个朕知道。收到三边总督的奏章之后,朕便与温卿在商量,目前已经有初步的措施。”
钟进卫在崇祯皇帝说话的时候,侧头看了眼温体仁。心中想着,既然已经商议出措施,解决洪承畴在奏章中说灾情依旧严重的问题,那不就可以了么,还让自己看干嘛?
“朕准备让巡盐御史张同敞前往晋地督察食盐生产,提高食盐产量,加大对秦地的粮食开中力度。同时已准了秦地修建通往蜀地的水泥路,[以工代赈。”
崇祯皇帝向钟进卫解释了下他和温体仁商议的措施后,顺便表扬道:“巡盐御史在江淮之地的成绩很不错,食盐的产量在短短地半年多时间内提高了十倍不止。之前存而未兑的仓钞已兑换的差不多了,由此带动了百姓积极响应开中之法,很好地解决了登莱的粮食问题。”
钟进卫一听,心中才恍然,怪不得一直没听到卢象升提粮食不够吃的事情了。
登莱靠海,只要开中法给江南和淮河一带百姓以信心,保证他们能及时兑换到食盐,粮食就能通过海运迅速运到登莱。张同敞不愧是张居正的后人,做事还挺麻利的。
“因此,朕希望他到解州之后,也能快速提高那里的食盐产量。”崇祯皇帝最后说道。
钟进卫点点头,张同敞应该能做到的。
不过这时温体仁插话了,他对钟进卫说道:“但秦地开中之法可能效果不会有江淮这边的效果好。因为秦地属内陆,周边地区除蜀地之外,其他地方的粮食收成并不好。如果从南方运粮进秦地的话,成本太高,不见得有商人愿意去做。”
在明初开中之法执行的时候,像秦地这些地方,那个时候的商人也是因运输费用太高而选择了边屯。
崇祯皇帝听温体仁说完他就接着对钟进卫说道:“因此朕想问下钟师傅,秦地的灾情真得会持续多年么?”
钟进卫在以前的时候已经说过这个问题,此次见崇祯皇帝又问这个事情,显然是带着一点侥幸心理。
于是,他郑重地说道:“陛下,人事可以改变,但天气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据臣所知,至少还有十多年才会慢慢缓解。”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说,他穿越而来,能改变人事,天气却不会影响到。
钟进卫说到这里,看了下温体仁,发现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就又转回头对崇祯皇帝道:“赈灾其实就是与天斗,和打仗一样,凡事预料到最坏的结果去做,是不会差的。万一和臣家乡所了解的不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坏,那就算是给了惊喜,也是一个好的结果。”
崇祯皇帝一听,放弃了侥幸心理,对温体仁说道:“温卿,钟师傅说得不错,秦地开中之法就长期执行,鼓励商人往秦地屯边吧!”
“是,陛下。”温体仁躬身答应道。
钟进卫忽然想起一事,就问崇祯皇帝道:“陛下,锦衣卫有没有以国企的名义派往东南亚?”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想了下才回答道:“在九月份的时候已经派去了。钟师傅,东南亚的事应该不急吧,大明现在还是要先解决辽东这个心腹大患才行!”
钟进卫一听,笑着摇了下头回答道:“陛下,臣问这个不是说要马上着手东南亚之事。而是臣想起,东南亚的粮食应该有不少。可以让锦衣卫在刺探东南亚情况的时候以购粮为主,运回大明,算是一举二得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正待说话之时,温体仁已经先说了。只听他对钟进卫说道:“之前中兴侯好像说过大明南边海盗横行,运粮怕是会便宜了海盗;而通过陆路运输的话,消耗又太大了。”
“是啊,我是这么说过。”钟进卫点点头回答道,“但现在大明境内的粮食总归会有紧张的一天,毕竟灾情可能会持续很久,而且会呈扩大的趋势。因此能从东南亚运些粮食回来,就运些回来。另外我想着还有一个法子或许可以部分解决海盗问题。”
“哦,钟师傅是指什么法子?”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
钟进卫转头看向崇祯皇帝,微笑着回答道:“让那郑芝龙加大剿匪力度,清剿海盗,这和他本人的利益一致,他是不会拒绝的。另外可以让阎应元带兵护送粮食北运。如果郑芝龙借口战船不够,不想让阎应元带兵的话,几个造船厂造出来的船可以尽快开往福建,由阎应元指挥。”
现在朝廷的精力都集中在北方,因此对郑芝龙是听之任之的状态。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怕万一逼紧了他,郑芝龙就又重操旧业。毕竟郑芝龙原本是大明东南沿海最大的海盗头子,这股力量实在不容小视。
当然,等以后大明从北方腾出了手,有了自己的水师之后,郑芝龙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只需一纸调令,让他前来京师或者让他的家人来京师,就能知道他的忠心与否。敢不听话,朝廷就专门集中力量,先剿灭了他。另外还有不少辅助手段,可以解决郑芝龙。
崇祯皇帝听了钟进卫的话,就转向温体仁问道:“温卿,那几个造船厂现在有多少战船造出来了?”
温体仁想了一下,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因之前的各大造船厂基本上是停工状态,船匠、木匠、铁匠大都已逃散,各谋生路去了,因此恢复满员状态还需一段时间。而且朝廷给各大船厂的任务,是让他们同时造战舰和运输用途海船。据臣了解,现在就是有战船也不会多。”
反正有总比没有好,崇祯皇帝想着就对钟进卫说道:“现在有几艏战船就给阎卿拨过去几艏好了,朕也会让锦衣卫多购些粮食回来。”
钟进卫点点头,现在就只能这么办了。不过光战船还不够,还得有熟练水兵才行,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