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己巳之变终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曹文诏不得不勒住缰绳停下了马,不知道这个百姓犯什么傻,竟然敢拦住大军去路。
官道两边骚动的百姓也是一下静了下来,都看着路中间的矮个子。
“兀那汉子,阻拦大军可是大罪!”曹文诏的一个亲卫警告道。
只见矮个子忽然“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直着身子求曹文诏道:“这位将军,对我恩重如山的丈人一家惨遭鞑子灭门,草民恳请将军务必多杀几个鞑子,草民给您磕头了!”
曹文诏听了一怔,还没说话,他看到又一个百姓走上官道,向他跪了下来。
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了下来,纷纷请求他多杀几个鞑子,为他们惨遭杀害的亲人报仇。
大约只有不到一半的百姓还站那,这些人是和壮汉一样,过来看热闹的,顺便见识下这支复仇之军。因此,他们并没有下跪,仍然站在官道边。
曹文诏看着跪满一地的百姓,心里不禁有点惭愧。正是军队的无能,才让这么》 多百姓的亲人惨遭鞑子毒手。
他在马背上双手抱拳,向着跪地上的百姓诚恳地大声说道:“诸位乡亲放心,曹某在此发誓,一定会让鞑子付出他们应有的代价。现在请各位乡亲让个路,曹某才能领军去给诸位报仇。”
跪地上的百姓见领头的将军表态了,而且确实跪路中间不是办法,就开始陆续起来让路。不过他们避到路边后,又跪了下去。
壮汉有点不解,小声地问跪地上其中之一的矮个子道:“二哥,你怎么还跪啊?”
矮个子没有回头看他,只是低声回答他道:“他们是去拼命,二哥我跪这一跪,也是应当的。”
曹文诏见路已让出来,就催马前行,但他仍一路抱拳向两边回礼。
后续跟上的死营将士看两边跪着的百姓,听着他们喊“报仇”之类的话,刚才的自豪之感便减弱了几分,不过又多了一份对鞑子的仇恨。
复仇之军慢慢地远去,壮汉对矮个子说道:“二哥,他们已经走远了。你看这天色,怕是要马上下雨了,快回去吧。”
矮个子点点头,然后想站起来,却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幸亏壮汉扶了一把。
其他跪着的人也开始陆续站起来,然后转回京师。一路上,京师百姓一边走一边对这支复仇之军评头论足,纷纷祝愿他们能早日得胜归来。
春雨终于在午后开始下到了地上,虽不是很大,却连绵不绝,一直下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才勉强收住雨势。
朝廷到了此时才开始封赏各路高级将领。不过那些来打酱油的将领基本上是给加个散衔,多点薪酬,实权都无再增。
封赏大的当然也有,原昌黎县令左应选在升为蓟州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佥事之后,再次升为代理永平巡抚,负责永平府所在府县的重建和御敌。
原山东按察司副使兼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在历史上原本只是立了点小功,升为右参政兼按察司副使。但现在在钟进卫的影响下,历史改变了。卢象升有生擒奴酋爱新觉罗-阿敏,兼阻击建虏之功,在钟进卫的推荐下,以按察使巡抚登莱,兼管东江镇。
大名府的民壮军阻击建虏有大功,所有参与的民壮家免徭役,死者抚恤加倍,家里老人小孩由朝廷抚养送终。生者组建为卢象升的标营。
原本此时在历史上还默默无名的阎应元也因有生擒奴酋爱新觉罗-阿敏,兼阻击建虏之功,升为参将,统领东江镇新增第三协,即中协,总管水军。
孙承宗光复永平等四城有功,封太子太保,以内阁辅臣之尊出任蓟辽督师。
秦良玉所部白杆军在光复永平四城中出大力,斩杀建虏等功,加太子少保,挂镇东将军印。
祖大寿因汰兵有功,所属骑军在光复四城中有战功,加太子少保,挂镇虏将军印。
祖大乐在光复永平四城中有功升为副将,调其所部一千五百骑军前往登州卫,听候登莱巡抚调遣。
钟进卫监军得方,清水明月关阻击建虏之首功,中兴侯爵位改为世袭。
封赏完毕后,各路总兵回归原地。但秦良玉还驻留京师,训练京营中的五军营。
而秦翼明则领着二千白杆步军和五百白杆骑军,前往张家口,准备驻守在这即将大幅扩建的汉蒙贸易点。
这点其实是钟进卫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要求的,因为钟进卫看了宣府军队的战力,觉得实在看不下去。而宣府又是九边之中的重镇,不管是防蒙古人还是其他都必须要有一支精锐在,才能放心。
阴雨的天气,天黑得很早,京师的百姓早早回归自家吃饭睡觉打呼噜。
随着夜色的加深,北京城内还亮着灯光的地方已经不多,其中紫禁城内的御书房却是一处还亮着灯光的所在。
崇祯皇帝在御书房批完了大部分奏章,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活动活动稍微有点麻木的两腿。
事情一件一件的安排下去,因为建虏入侵而云集京师的大军终于也各自回归驻地,后勤压力明显一松,让崇祯皇帝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去年十月建虏入侵以来,崇祯皇帝一直绷着的心终于得以放下。如果不算京畿之地官吏、百姓的损失,中央财政因此次战事反而有所增加。自己手里能调动的银钱越来越充裕,和去年之前,确切地说,是和今年初之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崇祯皇帝一边想着一边漫不经心地踱步,他回想着这些刚刚经历的事情,心里不禁暗暗向祖宗道谢。要不是祖宗保佑,竟然让钟师傅神奇地从后世穿越到自己的面前,现在的情况还不知道有多糟糕。
崇祯皇帝想着钟师傅在救驾昏迷醒来之后,一团糟的朝局才开始慢慢地好起来,才开始有序地做好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所有这些好事里面,都有钟师傅的身影在里面。钟师傅这种匪夷所思地经历,对于自己,对于大明朝,真得是上天恩赐。
此时崇祯皇帝的信心,不说争霸世界,这个为时还早,就只是救灾赈灾,消灭几处反叛,还百姓一个安宁,他现在对这些是有强烈的信心。
但对于辽东建虏,他现在还不是很有底。没错,现在是对虏取得一个大胜。但崇祯皇帝也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在仔细听取了整个战事过程之后,他明白这次得胜实在是存在侥幸的。
要想彻底灭了辽东建虏,光靠目前的这些军队,显然胜算不大。
崇祯皇帝想着钟师傅提出来的军制革新也得提早实施才行,但眼下很多事情都离不开钟师傅,他在宣府事了后还要去一趟陕西才能回京,这还得有段时间,也因如此,都耽搁了他去年已经定下的婚姻大事。
崇祯皇帝想着想着忽然有点遗憾,钟师傅这样的臣子实在太少了。不过他也很快自嘲一笑,钟师傅是这世界上的唯一,再没有人有钟师傅这匪夷所思地经历。他实在是太宝贵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用才行。
崇祯皇帝正想到这里时,一直侍奉他的轮值太监王承恩忍不住提醒道:“陛下,您那边没有炭火,有点冷,小心龙体。”
崇祯皇帝一听,看看自己所在,笑了下,就转身走回御座去了。
王承恩跟在他身后,小心地劝道:“陛下,眼下手头宽裕了,您看是否让人把地龙烧起来,免得...”
崇祯皇帝刚走到御座前,听到王承恩说话,就转过头说道:“大伴不要说了,朕之前有跟你提过,现在这些钱要省着花,朕可不想过回以前没钱时的苦日子。”
“陛下,您现在一点钱都不花,那过得不也是苦日子嘛!”王承恩忍不住稍微顶了一句。
他见崇祯皇帝现在手中已有一大笔钱了,还这么省,有点为九五至尊的皇上叫屈。
“大伴,你不懂了吧。过得日子一样,但有钱没钱,在朕心里是完全不同的。”崇祯皇帝笑着给王承恩说了下,就没再解释,坐回御座继续批阅剩下的奏章。
王承恩是个聪明人,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皇上指得是有钱没钱时候的心态完全不同了。
要是钟进卫在这里的话,能马上说出一句后世的俗话形容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态。那就是地主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批完了王承恩事先分类整理好的奏章后,崇祯皇帝拿起御座边上的一个盒子。
王承恩一见,为了避嫌就退了几步,离远了御座。因为崇祯皇帝交代过,盒子里的密奏,任何人不得过目。
他很好奇里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让他这个皇帝的亲信,东厂提督都不能过目。
他只知道这东西是从紫禁城外的大明皇家银行递进来的,那里没有东厂番役,因此不存在那个神秘的廉政公署。也就是说,这盒子里的东西,应该只是跟大明皇家银行有关,但再具体得内容就猜不出来了。
因为盒子是崇祯皇帝处理的最后一份奏章,因此他显得有点轻松,拿出里面的奏章看了起来。
不过崇祯皇帝的脸色在看了奏章后,马上晴转多云,犹如外面的天气,虽没发怒,却已阴云密布了。
王承恩一见,内心吃惊之余,更是小心。
过了一会,只听崇祯皇帝命令道:“摆驾永宁宫。”
曹文诏不得不勒住缰绳停下了马,不知道这个百姓犯什么傻,竟然敢拦住大军去路。
官道两边骚动的百姓也是一下静了下来,都看着路中间的矮个子。
“兀那汉子,阻拦大军可是大罪!”曹文诏的一个亲卫警告道。
只见矮个子忽然“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直着身子求曹文诏道:“这位将军,对我恩重如山的丈人一家惨遭鞑子灭门,草民恳请将军务必多杀几个鞑子,草民给您磕头了!”
曹文诏听了一怔,还没说话,他看到又一个百姓走上官道,向他跪了下来。
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了下来,纷纷请求他多杀几个鞑子,为他们惨遭杀害的亲人报仇。
大约只有不到一半的百姓还站那,这些人是和壮汉一样,过来看热闹的,顺便见识下这支复仇之军。因此,他们并没有下跪,仍然站在官道边。
曹文诏看着跪满一地的百姓,心里不禁有点惭愧。正是军队的无能,才让这么》 多百姓的亲人惨遭鞑子毒手。
他在马背上双手抱拳,向着跪地上的百姓诚恳地大声说道:“诸位乡亲放心,曹某在此发誓,一定会让鞑子付出他们应有的代价。现在请各位乡亲让个路,曹某才能领军去给诸位报仇。”
跪地上的百姓见领头的将军表态了,而且确实跪路中间不是办法,就开始陆续起来让路。不过他们避到路边后,又跪了下去。
壮汉有点不解,小声地问跪地上其中之一的矮个子道:“二哥,你怎么还跪啊?”
矮个子没有回头看他,只是低声回答他道:“他们是去拼命,二哥我跪这一跪,也是应当的。”
曹文诏见路已让出来,就催马前行,但他仍一路抱拳向两边回礼。
后续跟上的死营将士看两边跪着的百姓,听着他们喊“报仇”之类的话,刚才的自豪之感便减弱了几分,不过又多了一份对鞑子的仇恨。
复仇之军慢慢地远去,壮汉对矮个子说道:“二哥,他们已经走远了。你看这天色,怕是要马上下雨了,快回去吧。”
矮个子点点头,然后想站起来,却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幸亏壮汉扶了一把。
其他跪着的人也开始陆续站起来,然后转回京师。一路上,京师百姓一边走一边对这支复仇之军评头论足,纷纷祝愿他们能早日得胜归来。
春雨终于在午后开始下到了地上,虽不是很大,却连绵不绝,一直下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才勉强收住雨势。
朝廷到了此时才开始封赏各路高级将领。不过那些来打酱油的将领基本上是给加个散衔,多点薪酬,实权都无再增。
封赏大的当然也有,原昌黎县令左应选在升为蓟州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佥事之后,再次升为代理永平巡抚,负责永平府所在府县的重建和御敌。
原山东按察司副使兼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在历史上原本只是立了点小功,升为右参政兼按察司副使。但现在在钟进卫的影响下,历史改变了。卢象升有生擒奴酋爱新觉罗-阿敏,兼阻击建虏之功,在钟进卫的推荐下,以按察使巡抚登莱,兼管东江镇。
大名府的民壮军阻击建虏有大功,所有参与的民壮家免徭役,死者抚恤加倍,家里老人小孩由朝廷抚养送终。生者组建为卢象升的标营。
原本此时在历史上还默默无名的阎应元也因有生擒奴酋爱新觉罗-阿敏,兼阻击建虏之功,升为参将,统领东江镇新增第三协,即中协,总管水军。
孙承宗光复永平等四城有功,封太子太保,以内阁辅臣之尊出任蓟辽督师。
秦良玉所部白杆军在光复永平四城中出大力,斩杀建虏等功,加太子少保,挂镇东将军印。
祖大寿因汰兵有功,所属骑军在光复四城中有战功,加太子少保,挂镇虏将军印。
祖大乐在光复永平四城中有功升为副将,调其所部一千五百骑军前往登州卫,听候登莱巡抚调遣。
钟进卫监军得方,清水明月关阻击建虏之首功,中兴侯爵位改为世袭。
封赏完毕后,各路总兵回归原地。但秦良玉还驻留京师,训练京营中的五军营。
而秦翼明则领着二千白杆步军和五百白杆骑军,前往张家口,准备驻守在这即将大幅扩建的汉蒙贸易点。
这点其实是钟进卫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要求的,因为钟进卫看了宣府军队的战力,觉得实在看不下去。而宣府又是九边之中的重镇,不管是防蒙古人还是其他都必须要有一支精锐在,才能放心。
阴雨的天气,天黑得很早,京师的百姓早早回归自家吃饭睡觉打呼噜。
随着夜色的加深,北京城内还亮着灯光的地方已经不多,其中紫禁城内的御书房却是一处还亮着灯光的所在。
崇祯皇帝在御书房批完了大部分奏章,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活动活动稍微有点麻木的两腿。
事情一件一件的安排下去,因为建虏入侵而云集京师的大军终于也各自回归驻地,后勤压力明显一松,让崇祯皇帝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去年十月建虏入侵以来,崇祯皇帝一直绷着的心终于得以放下。如果不算京畿之地官吏、百姓的损失,中央财政因此次战事反而有所增加。自己手里能调动的银钱越来越充裕,和去年之前,确切地说,是和今年初之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崇祯皇帝一边想着一边漫不经心地踱步,他回想着这些刚刚经历的事情,心里不禁暗暗向祖宗道谢。要不是祖宗保佑,竟然让钟师傅神奇地从后世穿越到自己的面前,现在的情况还不知道有多糟糕。
崇祯皇帝想着钟师傅在救驾昏迷醒来之后,一团糟的朝局才开始慢慢地好起来,才开始有序地做好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所有这些好事里面,都有钟师傅的身影在里面。钟师傅这种匪夷所思地经历,对于自己,对于大明朝,真得是上天恩赐。
此时崇祯皇帝的信心,不说争霸世界,这个为时还早,就只是救灾赈灾,消灭几处反叛,还百姓一个安宁,他现在对这些是有强烈的信心。
但对于辽东建虏,他现在还不是很有底。没错,现在是对虏取得一个大胜。但崇祯皇帝也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在仔细听取了整个战事过程之后,他明白这次得胜实在是存在侥幸的。
要想彻底灭了辽东建虏,光靠目前的这些军队,显然胜算不大。
崇祯皇帝想着钟师傅提出来的军制革新也得提早实施才行,但眼下很多事情都离不开钟师傅,他在宣府事了后还要去一趟陕西才能回京,这还得有段时间,也因如此,都耽搁了他去年已经定下的婚姻大事。
崇祯皇帝想着想着忽然有点遗憾,钟师傅这样的臣子实在太少了。不过他也很快自嘲一笑,钟师傅是这世界上的唯一,再没有人有钟师傅这匪夷所思地经历。他实在是太宝贵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用才行。
崇祯皇帝正想到这里时,一直侍奉他的轮值太监王承恩忍不住提醒道:“陛下,您那边没有炭火,有点冷,小心龙体。”
崇祯皇帝一听,看看自己所在,笑了下,就转身走回御座去了。
王承恩跟在他身后,小心地劝道:“陛下,眼下手头宽裕了,您看是否让人把地龙烧起来,免得...”
崇祯皇帝刚走到御座前,听到王承恩说话,就转过头说道:“大伴不要说了,朕之前有跟你提过,现在这些钱要省着花,朕可不想过回以前没钱时的苦日子。”
“陛下,您现在一点钱都不花,那过得不也是苦日子嘛!”王承恩忍不住稍微顶了一句。
他见崇祯皇帝现在手中已有一大笔钱了,还这么省,有点为九五至尊的皇上叫屈。
“大伴,你不懂了吧。过得日子一样,但有钱没钱,在朕心里是完全不同的。”崇祯皇帝笑着给王承恩说了下,就没再解释,坐回御座继续批阅剩下的奏章。
王承恩是个聪明人,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皇上指得是有钱没钱时候的心态完全不同了。
要是钟进卫在这里的话,能马上说出一句后世的俗话形容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态。那就是地主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批完了王承恩事先分类整理好的奏章后,崇祯皇帝拿起御座边上的一个盒子。
王承恩一见,为了避嫌就退了几步,离远了御座。因为崇祯皇帝交代过,盒子里的密奏,任何人不得过目。
他很好奇里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让他这个皇帝的亲信,东厂提督都不能过目。
他只知道这东西是从紫禁城外的大明皇家银行递进来的,那里没有东厂番役,因此不存在那个神秘的廉政公署。也就是说,这盒子里的东西,应该只是跟大明皇家银行有关,但再具体得内容就猜不出来了。
因为盒子是崇祯皇帝处理的最后一份奏章,因此他显得有点轻松,拿出里面的奏章看了起来。
不过崇祯皇帝的脸色在看了奏章后,马上晴转多云,犹如外面的天气,虽没发怒,却已阴云密布了。
王承恩一见,内心吃惊之余,更是小心。
过了一会,只听崇祯皇帝命令道:“摆驾永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