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 第1349章 侠客行(83)
第1349章 侠客行(83)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最新章节!
这种绳技据说在印度尚有人会,言者凿凿。但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曾出重赏征求,却也无人应征。
笔者到印度观光时,曾询问当地的学者,无人能妥善答覆,后来向一位在香港的印度朋友Sam Sekon 先生请教。他肯定的说:“印度有人会这技术。这是群体性催眠术,是一门十分危险的魔术。如果观众之中有人精神力量极强,不受催眠,施术者自己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四
车中女子
唐朝开元年间,吴郡有一个举人到京城去应考求仕。到了长安后,在街坊闲步,忽见两个身穿麻布衣衫的少年迎面走来,向他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但其实并非相识。举人以为他们认错了人,也不以为意。
过了几天,又遇到了。二人道:“相公驾临,我们未尽地主之谊,今日正要前来奉请,此刻相逢,那再好也没有了。”一面行礼,一面坚持相邀。举人虽甚觉疑怪,但见对方意诚,便跟了去。过了几条街,来到东市的一条胡同中,有临路店数间,一同进去,见舍宇颇为整齐。二人请他上坐,摆设酒席,甚为丰盛,席间相陪的尚有几名少年,都是二十余岁年纪,执礼甚恭,但时时出门观望,似在等候贵客。一直等到午后,众人说道:“来了,来了!”
只听得门外车声响动,一辆华贵的钿车直驶到堂前,车后有数少年跟随。车帷卷起,一个女子从车中出来,约十七八岁,容貌艳丽,头上簪花,戴满珠宝,穿着素色绸衫。两个少年拜伏在地,那女子不答。举人亦拜,女子还礼,请客人进内。女子居中向外而坐,请二人及举人入席。三人行礼后入座。又有十余名少年,都衣服轻新,列坐于客人下首。
仆役再送上菜肴,极为精洁。酒过数巡,女子举杯向举人道:“二君盛称尊驾,今日相逢,大是欣慰。听说尊驾身怀绝技,能让我们一饱眼福吗?”举人卑逊谦让,说道:“自幼至长,唯习儒经,弦管歌曲,从未学过。”女子道:“我所说的并非这些。相公请仔细想想有什么特别技能。”
举人沉思良久,说道:“在下在学堂之时,少年顽皮,曾练习着了靴子上墙壁走路,可以走得数步。至于其余的戏耍玩乐,却实在都不会。”女子喜道:“原是要请你表演这项绝技。”
举人于是出座,提气疾奔,冲上墙壁,行走数步,这才跃下。女子道:“那也不容易得很了。”回顾座中诸少年,令各人献技。
诸少年俱向女子拜伏行礼,然后各献妙技。有的纵身行于壁上,有的手撮椽子,行于半空,各有轻身功夫,状如飞鸟。举人见所未见,拱手惊惧,不知所措。过不多时,女子起身,辞别出门。举人惊叹,回到寓所后,心神恍惚,不知那女子和众少年是何等样人。
过了数日,途中又遇到二人。二人问道:“想借尊驾的坐骑一用,可以吗?”举人当即答允。
第二日,京城中传出消息,说皇宫失窃。官府掩捕盗贼,搜查甚紧,但只查到一匹驮负赃物的马匹,验问马主,终于将举人捉了去,送入内侍省勘问。衙役将他驱入一扇小门,用力在他背上一推。举人一个倒栽筋斗,跌入了一个数丈深的坑中,爬起身来,仰望屋顶,离坑约有七八丈,屋顶只开了一个尺许的小孔。
举人心中惶急,等了良久,见小孔中用绳缒了一钵饭菜下来。举人正饿得狠了,急忙取食。吃完后,长绳又将食钵吊了上去。
举人夜深不眠,心中忿甚,寻思无辜为人所害,此番只怕要毕命于此。正烦恼间,一抬头,忽见一物有如飞鸟,从小孔中跃入坑中,却是一人。这人以手拍拍他,说道:“计甚惊怕。然某在,无虑也。”(一定很受惊了罢?但有我呢,不用耽心。)听声音原来便是那车中女子。只听她又道:“我救你出去。”取出一疋绢来,一端缚住了他胸膊,另一端缚在她自己身上。那女子耸身腾上,带了那举人飞出宫城,直飞出离宫门数十里,这才跃下,说:“相公且回故乡去,求仕之计,将来再说罢。”
举人徒步潜窜,乞食寄宿,终于回到吴地,但从此再也不敢到京城去求功名了。
这故事也出《源化记》,所描写的这个盗党,很有现代味道。首领是一个武功高强的美丽少女,下属都是衣着华丽的少年。这情形一般武侠小说都没写过。盗党居然大偷皇宫的财宝,可见厉害。盗党为什么要找上这个举人,很引发人的想像。似乎这个苏州举人年少英俊,又有上壁行走的轻功,为盗党所知,女首领便想邀他入伙,但一试他的功夫,却又平平无奇,于是打消了初意。向他借一匹马,只不过是故意陷害,让他先给官府捉去,再救他出来,他变成了越狱的犯人,就永远无法向官府告密了。
五
汝州僧
唐朝建中年间,士人韦生搬家到汝州去住,途中遇到一僧,并骑共行,言谈很是投机。傍晚时分,到了一条歧路口。僧人指着歧路道:“过去数里,便是贫僧的寺院,郎君能枉顾吗?”韦生道:“甚好。”于是命夫人及家口先行。僧人即指挥从者,命他们赶赴寺中,准备饮食,招待贵客。
行了十余里,还是没有到。韦生问及,那僧人指着一处林烟道:“那里就是了。”待得到达该处,僧人却又领路前行。越走越远,天已昏黑。韦生心下起疑,他素善弹弓暗器之术,于是暗暗伸手到靴子中取出弹弓,左手握了十余枚铜丸,才责备僧人道:“弟子预定即日赶到汝州,偶相邂逅,因图领教上人清论,这才勉从相邀。现下已行了二十余里,还是未到,不知何故?却要请教。”
那僧人笑道:“不用心急,这就到了。”说着快步向前,行出百余步。韦生知他是盗,当下提起弹弓,呼的一声,射出一丸,正中僧人后脑。岂知僧人似乎并无知觉。韦生连珠弹发,五丸飞出,皆中其脑。僧人这才伸手摸了摸脑后中弹之处,缓缓的道:“郎君莫恶作剧。”
韦生知道奈何他不得,也就不再发弹,心下甚是惊惧。又行良久,来到一处大庄院前,数十人手执火炬,迎了出来,执礼甚恭。
僧人肃请韦生入厅就坐,笑道:“郎君勿忧。”转头问左右从人:“是否已好好招待夫人?”又向韦生道:“郎君请去见夫人罢,就在那一边。”韦生随着从人来到别厅,只见妻子和女儿都安然无恙,饮食供应极是丰富。三人知道身入险地,不由得相顾涕泣。韦生向妻子女儿安慰几句,又回去见那僧人。
僧人上前执韦生之手,说道:“贫僧原是大盗,本来的确想打你的主意,却不知郎君神弹,妙绝当世,若非贫僧,旁人亦难支持。现下别无他意,请勿见疑。适才所中郎君弹丸,幸未失却。”伸手一摸后脑,五颗弹丸都落了下来。
韦生见这僧人具此武功,心下更是栗然。不一会陈设酒筵,一张大桌上放了一头蒸熟的小牛,牛身上插了十余把明晃晃的锋利刀子,刀旁围了许多面饼。
僧人揖韦生就座,道:“贫僧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说着便有五六条大汉出来,列于阶下,都身穿红衣,腰束巨带。僧人喝道:“拜郎君!”众大汉一齐行礼。韦生拱手还礼。僧人道:“郎君武功卓绝,世所罕有。你们若是遇到郎君,和他动手,立即便粉身碎骨了。”
食毕,僧人道:“贫僧为盗已久,现下年纪大了,决意洗手不干,可是不幸有一犬子,武艺胜过老僧,请郎君为老僧作个了断。”于是高声叫道:“飞飞出来,参见郎君!”后堂转出一名少年,碧衣长袖,身形瘦削,皮肉如腊,又黄又干。僧人道:“到后堂去侍奉郎君。”飞飞走后,僧人取出一柄长剑交给韦生,又将那五颗弹丸还给他,说道:“请郎君出全力杀了这孩子,免他为老僧之累。”言辞极为诚恳。当下引韦生走进一堂,那僧人退出门去,将门反锁了。
堂中四角都点了灯火。飞飞执一短鞭,当堂而立。韦生一弹发出,料想必中,岂知啪的一声,竟为飞飞短鞭击落,余劲不衰,嵌入梁中。飞飞展开轻功,登壁游走,捷若猿猴。韦生四弹续发,一一为飞飞击开,于是挺剑追刺。飞飞倏往倏来,奔行如电,有时欺到韦生身旁,相距不及一尺。韦生以长剑连断其鞭数节,始终伤不了他。
过了良久,僧人开门,问韦生道:“郎君为老僧除了害吗?”韦生具以告知。老僧怅然,长叹一声,向飞飞凝视半晌,道:“你决意要做大盗,连郎君也奈何你不得。唉,将来不知如何了局?”当晚僧人和韦生畅论剑法暗器之学,直至天明。僧人送韦生直至路口,赠绢百疋,流泪而别。
这故事《太平广记》称出于《唐语林》,但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有载,编于“盗侠”类,文中唯数字不同。本文原文题目“僧侠”,此僧除了不伤人、不抢劫之外,不见得有什么“侠气”。
大盗老僧想洗手不干,却奈何不了自己儿子(或者是不忍亲手除他),想假手旁人杀了他,亦难如愿。这十六七岁的瘦削少年名字叫做飞飞,真是今日阿飞的老前辈了。韦生的武功明明远不及僧人,那僧人的真正用意如何,却不易推测了。大概是想杀了儿子,免得他继续作恶,不过韦生武功不够,没能办到。原文作者所以在“僧”字之上加个“侠”字,当是为他尚有是非之心。但我们通常所指的“侠”,一定有“舍己为人”的含义,这个老和尚就欠缺了。
六
京西店老人
唐朝有个名叫韦行规的人,曾对人叙述他少年时所遇到的一件异事:
他年轻时有一次往京西游览,傍晚时分到了一所客店,眼见天色不早,但贪赶路程,还想继续前进。店前有个老人正在箍桶,对他说:“客官不可赶夜路,这一带盗贼很多。”韦行规拍一拍腰间的弓箭,笑道:“在下会弯弓射箭,小小毛贼,倒也不在我的心上。”那老人道:“原来客官是位英雄,倒是老汉多言了。”
韦行规乘马驰了数十里,天已黑了,忽觉身后草中有人跃了出来,跟在马后。韦行规喝问:“什么人?”对方不应,当即弯弓搭箭,连射数箭,此人却不退去。韦行规连珠箭发,始终伤他不得,一摸箭袋中箭已射尽,不禁大惧,驰马急奔。
片刻间风雷大作,韦行规纵身下马,倚大树而立,见空中电光闪闪,有白光数道,相互盘旋追逐,渐近树梢。忽觉半空中有物纷纷坠下,一看之下,却是一根根断截的树枝。断枝越坠越多,渐渐堆积齐膝。这般斩将下来,终于连脑袋也会给削去了,韦行规大惊战栗,抛下手中长弓,仰头向空中哀求乞命,跟着跪下拜倒。拜了几十拜后,电光渐高而灭,风雷亦息。
韦行规看那大树,只见枝干已被削尽,成为半截秃树,不禁骇然。再去牵坐骑时,却见马背鞍子行李都已失却,不敢再向前行,只得折回客店。见那老人仍在箍桶,韦行规知道遇到了异人,当即拜伏。
老人笑道:“客官勿恃弓箭,须知剑术。”于是引到后院,见马鞍行李,都在一旁。老人笑道:“你都取回罢,刚才不过试试你而已。”取出桶板一片,但见昨夜所射的羽箭,一一都插在板上。
韦行规大是敬服,请老人收他为徒,老人不许,但指点了一些击剑的要道,韦行规也学得了十之一二。
这故事出《酉阳杂俎》。跟在韦行规后面,警惕他不可大言逞技的,大概就是这个箍桶老人。
七
兰陵老人
唐时黎干做京兆尹(京城长安的市长),碰到大旱,设祭求雨,观者数千人。他带了衙役卫士到达时,众人纷纷让路,独有一名老人站在街头不避。黎干大怒,叫人捉了他来,当街杖背二十下。杖击其背时,声拍拍然,好像打在牛皮鼓上一般。那老人也不呼痛,杖毕,漫不在乎的扬长而去。
黎干心下惊异,命一名年老坊卒悄悄跟踪。一直跟他到了兰陵里之内,见他走进一道小门,只听他大声道:“今天可给人欺侮得够了,快烧汤罢!”坊卒急忙奔回禀报。
黎干越想越怕,于是取过一件旧衣,罩在公服之上,和坊卒同到那老人的住处。
这时天已昏黑,坊卒先进去通报。黎干跟着进门,拜伏于地,说道:“适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丈人,该死之极。”老人惊起,问道:“是谁引你来的?”黎干默察对方神色,知道能以理折服,缓缓的道:“在下做京兆尹的官,如果不得百姓尊重,不免坏了规矩。丈人隐身于众人之中,非有慧眼,难识高明。倘若丈人为了日间之事而怪罪,未免不大公道,非义士之心也。”老人笑道:“这倒是老夫的不是了。”于是拿了酒菜出来,摆在地下,席地而坐,和黎干及坊卒同饮。
夜深,谈到养生之术,言辞精奥。黎干又敬又惧。老人道:“老夫有一小技,在大人面前献丑。”走进内堂,过了良久出来,已换了装束,身穿紫衣,发结红带,手持长剑短剑七口,舞于庭中。七剑奔跃挥霍,有如电光,时而直进,时而圆转,黎干看得眼也花了。有一口二尺余的短剑,剑锋时时刺到黎干的衣襟。黎干不禁全身战栗。老人舞了一顿饭时分,举手挥抛,七剑飞了起来,同时插入地下,成北斗之形,说道:“适才试一试黎君的胆气。”
黎干拜倒在地,道:“今后性命,皆丈人所赐,请准许随侍左右。”老人道:“君骨相中无道气,不能传我之术,以后再说罢。”作了个揖,便即入内。
黎干归去,气色如病,照镜子时才发觉胡须已遭割落寸余。次日再去兰陵里寻访时,室中已无人了。(故事出《酉阳杂俎》)
黎干,唐史上真有其人,此人后来升官,做财政官,贪污凶暴,给皇帝处死。
这种绳技据说在印度尚有人会,言者凿凿。但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曾出重赏征求,却也无人应征。
笔者到印度观光时,曾询问当地的学者,无人能妥善答覆,后来向一位在香港的印度朋友Sam Sekon 先生请教。他肯定的说:“印度有人会这技术。这是群体性催眠术,是一门十分危险的魔术。如果观众之中有人精神力量极强,不受催眠,施术者自己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四
车中女子
唐朝开元年间,吴郡有一个举人到京城去应考求仕。到了长安后,在街坊闲步,忽见两个身穿麻布衣衫的少年迎面走来,向他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但其实并非相识。举人以为他们认错了人,也不以为意。
过了几天,又遇到了。二人道:“相公驾临,我们未尽地主之谊,今日正要前来奉请,此刻相逢,那再好也没有了。”一面行礼,一面坚持相邀。举人虽甚觉疑怪,但见对方意诚,便跟了去。过了几条街,来到东市的一条胡同中,有临路店数间,一同进去,见舍宇颇为整齐。二人请他上坐,摆设酒席,甚为丰盛,席间相陪的尚有几名少年,都是二十余岁年纪,执礼甚恭,但时时出门观望,似在等候贵客。一直等到午后,众人说道:“来了,来了!”
只听得门外车声响动,一辆华贵的钿车直驶到堂前,车后有数少年跟随。车帷卷起,一个女子从车中出来,约十七八岁,容貌艳丽,头上簪花,戴满珠宝,穿着素色绸衫。两个少年拜伏在地,那女子不答。举人亦拜,女子还礼,请客人进内。女子居中向外而坐,请二人及举人入席。三人行礼后入座。又有十余名少年,都衣服轻新,列坐于客人下首。
仆役再送上菜肴,极为精洁。酒过数巡,女子举杯向举人道:“二君盛称尊驾,今日相逢,大是欣慰。听说尊驾身怀绝技,能让我们一饱眼福吗?”举人卑逊谦让,说道:“自幼至长,唯习儒经,弦管歌曲,从未学过。”女子道:“我所说的并非这些。相公请仔细想想有什么特别技能。”
举人沉思良久,说道:“在下在学堂之时,少年顽皮,曾练习着了靴子上墙壁走路,可以走得数步。至于其余的戏耍玩乐,却实在都不会。”女子喜道:“原是要请你表演这项绝技。”
举人于是出座,提气疾奔,冲上墙壁,行走数步,这才跃下。女子道:“那也不容易得很了。”回顾座中诸少年,令各人献技。
诸少年俱向女子拜伏行礼,然后各献妙技。有的纵身行于壁上,有的手撮椽子,行于半空,各有轻身功夫,状如飞鸟。举人见所未见,拱手惊惧,不知所措。过不多时,女子起身,辞别出门。举人惊叹,回到寓所后,心神恍惚,不知那女子和众少年是何等样人。
过了数日,途中又遇到二人。二人问道:“想借尊驾的坐骑一用,可以吗?”举人当即答允。
第二日,京城中传出消息,说皇宫失窃。官府掩捕盗贼,搜查甚紧,但只查到一匹驮负赃物的马匹,验问马主,终于将举人捉了去,送入内侍省勘问。衙役将他驱入一扇小门,用力在他背上一推。举人一个倒栽筋斗,跌入了一个数丈深的坑中,爬起身来,仰望屋顶,离坑约有七八丈,屋顶只开了一个尺许的小孔。
举人心中惶急,等了良久,见小孔中用绳缒了一钵饭菜下来。举人正饿得狠了,急忙取食。吃完后,长绳又将食钵吊了上去。
举人夜深不眠,心中忿甚,寻思无辜为人所害,此番只怕要毕命于此。正烦恼间,一抬头,忽见一物有如飞鸟,从小孔中跃入坑中,却是一人。这人以手拍拍他,说道:“计甚惊怕。然某在,无虑也。”(一定很受惊了罢?但有我呢,不用耽心。)听声音原来便是那车中女子。只听她又道:“我救你出去。”取出一疋绢来,一端缚住了他胸膊,另一端缚在她自己身上。那女子耸身腾上,带了那举人飞出宫城,直飞出离宫门数十里,这才跃下,说:“相公且回故乡去,求仕之计,将来再说罢。”
举人徒步潜窜,乞食寄宿,终于回到吴地,但从此再也不敢到京城去求功名了。
这故事也出《源化记》,所描写的这个盗党,很有现代味道。首领是一个武功高强的美丽少女,下属都是衣着华丽的少年。这情形一般武侠小说都没写过。盗党居然大偷皇宫的财宝,可见厉害。盗党为什么要找上这个举人,很引发人的想像。似乎这个苏州举人年少英俊,又有上壁行走的轻功,为盗党所知,女首领便想邀他入伙,但一试他的功夫,却又平平无奇,于是打消了初意。向他借一匹马,只不过是故意陷害,让他先给官府捉去,再救他出来,他变成了越狱的犯人,就永远无法向官府告密了。
五
汝州僧
唐朝建中年间,士人韦生搬家到汝州去住,途中遇到一僧,并骑共行,言谈很是投机。傍晚时分,到了一条歧路口。僧人指着歧路道:“过去数里,便是贫僧的寺院,郎君能枉顾吗?”韦生道:“甚好。”于是命夫人及家口先行。僧人即指挥从者,命他们赶赴寺中,准备饮食,招待贵客。
行了十余里,还是没有到。韦生问及,那僧人指着一处林烟道:“那里就是了。”待得到达该处,僧人却又领路前行。越走越远,天已昏黑。韦生心下起疑,他素善弹弓暗器之术,于是暗暗伸手到靴子中取出弹弓,左手握了十余枚铜丸,才责备僧人道:“弟子预定即日赶到汝州,偶相邂逅,因图领教上人清论,这才勉从相邀。现下已行了二十余里,还是未到,不知何故?却要请教。”
那僧人笑道:“不用心急,这就到了。”说着快步向前,行出百余步。韦生知他是盗,当下提起弹弓,呼的一声,射出一丸,正中僧人后脑。岂知僧人似乎并无知觉。韦生连珠弹发,五丸飞出,皆中其脑。僧人这才伸手摸了摸脑后中弹之处,缓缓的道:“郎君莫恶作剧。”
韦生知道奈何他不得,也就不再发弹,心下甚是惊惧。又行良久,来到一处大庄院前,数十人手执火炬,迎了出来,执礼甚恭。
僧人肃请韦生入厅就坐,笑道:“郎君勿忧。”转头问左右从人:“是否已好好招待夫人?”又向韦生道:“郎君请去见夫人罢,就在那一边。”韦生随着从人来到别厅,只见妻子和女儿都安然无恙,饮食供应极是丰富。三人知道身入险地,不由得相顾涕泣。韦生向妻子女儿安慰几句,又回去见那僧人。
僧人上前执韦生之手,说道:“贫僧原是大盗,本来的确想打你的主意,却不知郎君神弹,妙绝当世,若非贫僧,旁人亦难支持。现下别无他意,请勿见疑。适才所中郎君弹丸,幸未失却。”伸手一摸后脑,五颗弹丸都落了下来。
韦生见这僧人具此武功,心下更是栗然。不一会陈设酒筵,一张大桌上放了一头蒸熟的小牛,牛身上插了十余把明晃晃的锋利刀子,刀旁围了许多面饼。
僧人揖韦生就座,道:“贫僧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说着便有五六条大汉出来,列于阶下,都身穿红衣,腰束巨带。僧人喝道:“拜郎君!”众大汉一齐行礼。韦生拱手还礼。僧人道:“郎君武功卓绝,世所罕有。你们若是遇到郎君,和他动手,立即便粉身碎骨了。”
食毕,僧人道:“贫僧为盗已久,现下年纪大了,决意洗手不干,可是不幸有一犬子,武艺胜过老僧,请郎君为老僧作个了断。”于是高声叫道:“飞飞出来,参见郎君!”后堂转出一名少年,碧衣长袖,身形瘦削,皮肉如腊,又黄又干。僧人道:“到后堂去侍奉郎君。”飞飞走后,僧人取出一柄长剑交给韦生,又将那五颗弹丸还给他,说道:“请郎君出全力杀了这孩子,免他为老僧之累。”言辞极为诚恳。当下引韦生走进一堂,那僧人退出门去,将门反锁了。
堂中四角都点了灯火。飞飞执一短鞭,当堂而立。韦生一弹发出,料想必中,岂知啪的一声,竟为飞飞短鞭击落,余劲不衰,嵌入梁中。飞飞展开轻功,登壁游走,捷若猿猴。韦生四弹续发,一一为飞飞击开,于是挺剑追刺。飞飞倏往倏来,奔行如电,有时欺到韦生身旁,相距不及一尺。韦生以长剑连断其鞭数节,始终伤不了他。
过了良久,僧人开门,问韦生道:“郎君为老僧除了害吗?”韦生具以告知。老僧怅然,长叹一声,向飞飞凝视半晌,道:“你决意要做大盗,连郎君也奈何你不得。唉,将来不知如何了局?”当晚僧人和韦生畅论剑法暗器之学,直至天明。僧人送韦生直至路口,赠绢百疋,流泪而别。
这故事《太平广记》称出于《唐语林》,但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有载,编于“盗侠”类,文中唯数字不同。本文原文题目“僧侠”,此僧除了不伤人、不抢劫之外,不见得有什么“侠气”。
大盗老僧想洗手不干,却奈何不了自己儿子(或者是不忍亲手除他),想假手旁人杀了他,亦难如愿。这十六七岁的瘦削少年名字叫做飞飞,真是今日阿飞的老前辈了。韦生的武功明明远不及僧人,那僧人的真正用意如何,却不易推测了。大概是想杀了儿子,免得他继续作恶,不过韦生武功不够,没能办到。原文作者所以在“僧”字之上加个“侠”字,当是为他尚有是非之心。但我们通常所指的“侠”,一定有“舍己为人”的含义,这个老和尚就欠缺了。
六
京西店老人
唐朝有个名叫韦行规的人,曾对人叙述他少年时所遇到的一件异事:
他年轻时有一次往京西游览,傍晚时分到了一所客店,眼见天色不早,但贪赶路程,还想继续前进。店前有个老人正在箍桶,对他说:“客官不可赶夜路,这一带盗贼很多。”韦行规拍一拍腰间的弓箭,笑道:“在下会弯弓射箭,小小毛贼,倒也不在我的心上。”那老人道:“原来客官是位英雄,倒是老汉多言了。”
韦行规乘马驰了数十里,天已黑了,忽觉身后草中有人跃了出来,跟在马后。韦行规喝问:“什么人?”对方不应,当即弯弓搭箭,连射数箭,此人却不退去。韦行规连珠箭发,始终伤他不得,一摸箭袋中箭已射尽,不禁大惧,驰马急奔。
片刻间风雷大作,韦行规纵身下马,倚大树而立,见空中电光闪闪,有白光数道,相互盘旋追逐,渐近树梢。忽觉半空中有物纷纷坠下,一看之下,却是一根根断截的树枝。断枝越坠越多,渐渐堆积齐膝。这般斩将下来,终于连脑袋也会给削去了,韦行规大惊战栗,抛下手中长弓,仰头向空中哀求乞命,跟着跪下拜倒。拜了几十拜后,电光渐高而灭,风雷亦息。
韦行规看那大树,只见枝干已被削尽,成为半截秃树,不禁骇然。再去牵坐骑时,却见马背鞍子行李都已失却,不敢再向前行,只得折回客店。见那老人仍在箍桶,韦行规知道遇到了异人,当即拜伏。
老人笑道:“客官勿恃弓箭,须知剑术。”于是引到后院,见马鞍行李,都在一旁。老人笑道:“你都取回罢,刚才不过试试你而已。”取出桶板一片,但见昨夜所射的羽箭,一一都插在板上。
韦行规大是敬服,请老人收他为徒,老人不许,但指点了一些击剑的要道,韦行规也学得了十之一二。
这故事出《酉阳杂俎》。跟在韦行规后面,警惕他不可大言逞技的,大概就是这个箍桶老人。
七
兰陵老人
唐时黎干做京兆尹(京城长安的市长),碰到大旱,设祭求雨,观者数千人。他带了衙役卫士到达时,众人纷纷让路,独有一名老人站在街头不避。黎干大怒,叫人捉了他来,当街杖背二十下。杖击其背时,声拍拍然,好像打在牛皮鼓上一般。那老人也不呼痛,杖毕,漫不在乎的扬长而去。
黎干心下惊异,命一名年老坊卒悄悄跟踪。一直跟他到了兰陵里之内,见他走进一道小门,只听他大声道:“今天可给人欺侮得够了,快烧汤罢!”坊卒急忙奔回禀报。
黎干越想越怕,于是取过一件旧衣,罩在公服之上,和坊卒同到那老人的住处。
这时天已昏黑,坊卒先进去通报。黎干跟着进门,拜伏于地,说道:“适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丈人,该死之极。”老人惊起,问道:“是谁引你来的?”黎干默察对方神色,知道能以理折服,缓缓的道:“在下做京兆尹的官,如果不得百姓尊重,不免坏了规矩。丈人隐身于众人之中,非有慧眼,难识高明。倘若丈人为了日间之事而怪罪,未免不大公道,非义士之心也。”老人笑道:“这倒是老夫的不是了。”于是拿了酒菜出来,摆在地下,席地而坐,和黎干及坊卒同饮。
夜深,谈到养生之术,言辞精奥。黎干又敬又惧。老人道:“老夫有一小技,在大人面前献丑。”走进内堂,过了良久出来,已换了装束,身穿紫衣,发结红带,手持长剑短剑七口,舞于庭中。七剑奔跃挥霍,有如电光,时而直进,时而圆转,黎干看得眼也花了。有一口二尺余的短剑,剑锋时时刺到黎干的衣襟。黎干不禁全身战栗。老人舞了一顿饭时分,举手挥抛,七剑飞了起来,同时插入地下,成北斗之形,说道:“适才试一试黎君的胆气。”
黎干拜倒在地,道:“今后性命,皆丈人所赐,请准许随侍左右。”老人道:“君骨相中无道气,不能传我之术,以后再说罢。”作了个揖,便即入内。
黎干归去,气色如病,照镜子时才发觉胡须已遭割落寸余。次日再去兰陵里寻访时,室中已无人了。(故事出《酉阳杂俎》)
黎干,唐史上真有其人,此人后来升官,做财政官,贪污凶暴,给皇帝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