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心惊肉跳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傲唐最新章节!
---------------
李隆基没一点预兆的问询把杨晞吓了一大跳。
他根本没想到李隆基会突然间拿这么敏感、重大的问题来问询他,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之下呆在了那里,回不过神来。因为没想过李隆基会问询他这个问题,他没想过如何回答。
杨晞当然不知道,李隆基对他进一步刮目相看,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杨玉环时不时在李隆基面前说杨晞的好话,差不多把杨晞说成了一个几乎没什么问题,根正苗红的大忠臣,是可以托付任何事的大臣,对大唐,对大唐皇帝李隆基忠心耿耿,不然今天李隆基也不会和杨晞说这些话的。
看到杨晞吃惊后呆愣在了那里,李隆基并不以为意,他知道今日所说的话会让杨晞震惊的,当下也继续以不急不慢的话说道:“四郎,你心里觉得怎么样就怎么说,无论意见如何,朕都不会怪你的!”
李隆基这句话没让杨晞感觉到任何的放心,这并不是李隆基怪不怪的问题,而是站队的问题。无论哪个年代,在新旧交替之际,总有许多人因为站错队毁了前程,甚至性命。倒霉的人可能是死在前一任皇帝手中,也可能是新皇即位后因为站错队而被贬被杀。深知这一点的杨晞,无论李隆基怎么说,自己心里的担心是肯定有的。他并不想在李隆基面前表态,这很危险。但李隆基这样问了,他怎么可以不表态?今日李隆基召他进来,摆明就是要在他这时问出个答案来的。
那就只能豁出去了,把自己的真实意思讲明白。
也就在李隆基的注视中,杨晞深吸了口气,回答道:“陛下,臣很迷惑于陛下竟然问臣这个问题。如今朝中有太子,太子是大唐的储君,是大唐皇位的继承人。陛下要将皇位传于的人,肯定是太子。”
话一出口,杨晞松了口气,有点意外自己竟然会回答的这么“圆滑”。这话可是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的,太子本来就是当作皇位继续人而设的,老皇帝将皇位传给太子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个子就将李隆基抛过来的难题解决了,杨晞心里顿然轻松。
只不过杨晞心里的轻松只持续了一小会,李隆基再一个问题马上砸过来。
“四郎。一些大臣认为太子性子太懦弱,能力也不足,以数次监国时候并没出色的表现。而永王璘各方面才能都不错,远胜太子,特别是这段时间他向朕提的许多建议,朕觉得都非常中肯,挺有头脑。有大臣提议改立永王璘为太子,朕也觉得以永王璘为太子可能更合适,只是不知道四郎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让杨晞无限头大。不过在刚才李隆基问询的时候,他已经在琢磨着该怎么表述这件事了,在李隆基问询完,他流露吃惊的时候。他也在思索着该怎么回答才合适。
李隆基看来对李玢真的挺失望,为了大唐的江山更稳固,为了大唐越来越强盛,他开始倾向于各方面更有才能的李璘了。这一点挺好理解。若是让杨晞选择的话,他也不希望继任者是个碌碌无为的人,肯定希望后来者能力非常出色。那样才能将事业什么的继续下去,将这个世界打造的更完美。
但杨晞无论如何都是不愿意看到李璘被立为太子的,要是李璘当了太子,那皇位和他基本就无缘了。当下也马上回答:“陛下,臣觉得这样做不妥当。”
“为何不妥当?”李隆基并没有任何的惊愕,口气平静地问询。
“陛下,现太子被立后,各方面表现虽然不是很出色,但其处理朝事也没出什么差错,相信接触朝事久了,对这方面的事务会有灵念,处事能力会越来越好的。太子新立后,从来没有什么失德的事做出来,上次弹劾臣的事,也应该不错太子的主意,而是彭城郡王嫉妒臣才这样的!”杨晞说着,语调也响了一点,“陛下,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一些下来,民心也思定。要是现在再改立太子,并且太子没什么过错,那定会让许多大臣寒心,让天下百姓忧心忡忡的。为了天下的安宁,陛下要慎重处事啊!”
李隆基在问询杨晞后,眼睛一直盯着杨晞看,杨晞说话时候的神情变化尽落在他眼里。
李隆基虽然老暮了,身体状况差不多到了风烛残年的地步,但脑袋还不是很糊涂的,很多时候都保持非常清醒的状态。他清楚在要不要改立太子的问题上,杨晞在今天之前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他可以从杨晞说话时候的神态中判断出来这个大唐朝堂上最年轻的高官真实的想法。
杨晞说话时候神态所表示的意思让李隆基坐实了此前的猜测,杨晞是一力支持李玢,反对改立李璘为太子的。李隆基此前的判断也是这样,当初是杨国忠等人支持立李玢为太子的,杨晞与李玢在平叛战事中合作了好多时候,两人不可能没有交情产生的。
不过李隆基虽然这样想,但他还是疑惑自那次弹劾事件后,李玢会不会与杨晞起很大的矛盾,让杨晞对李玢失去信心,改而支持李璘。现在看来,一切都没变,杨晞依然是支持李玢当太子的。
杨晞这样的表示,李隆基也没再在这件事上问询,只是淡淡地表示自己知道了,就不说了。
“四郎,你觉得如今朝堂上哪些人,更可堪重用?”李隆基改问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了。
这同样出乎杨晞的意外,让他心里更紧张。他实在想不明白,今日李隆基召他进来为何要问询他这么重大的问题,差点额头冒汗了。
“陛下,这三年,臣一直在守孝中,朝堂上的变化臣真的不是很知情,朝中那些同僚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了,陛下让我现在说这事,臣真的说不出来!”杨晞只能打太极了!
“无妨,你只要说说你觉得朝中那些大臣有教学、有能力就行了,无论怎么说,朕都不会怪你的!”李隆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摆摆手示意杨晞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李隆基这副态度,那杨晞也豁出去了,“陛下,臣觉得朝中大臣中,左相郭相公、文部颜尚书、武部高侍郎、中书侍郎李泌,此皆臣认为的良臣!庞忠、李光弼、王思礼、仆固怀恩、浑释之、浑缄、来瑱、李抱贞,这些都是良将,其他的也有很多有才能者,只不过臣与他们交集不多,无法评判!”
杨晞说的这些人物李隆基并没什么意外,因为这些人当中大部与杨晞关系不错的,有不少还是得杨晞举荐而任更高官职的,要是杨晞觉得他们能力不怎么样,那实在说不过去。但杨晞没将韦见素、房琯、李白、杜甫、岑参及他自己的三个哥哥杨暄、杨昢、杨晓说进去,还是挺让李隆基意外的。
李隆基原本以为,杨晞肯定会将与杨国忠关系非常不错的韦见素列入有才人之列,但听杨晞这样说,知道杨晞对韦见素没太多好感,不然今天不会不提这位当朝宰相,并对其表示敬佩之意的。
心里虽然惊愕,但李隆基脸色依然平静,也没再在这个问题多问杨晞,又把话题叉过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内,李隆基问询了杨晞不少关于军制改革方面的,再又说起了周边那些部落和小国,问询杨晞要怎么处理吐蕃、突厥、契丹等势力,杨晞一一讲了自己的意见。
最终李隆基感觉到乏了,让杨晞出宫自去。
杨晞出了宫后,并未马上回府,而是马上去找了郭子仪。
郭子仪刚巧在府上。到了书房,屏退下人后,杨晞也马上将今天李隆基和他所说的话大部都讲给了郭子仪听,直听的郭子仪也惊愕不已。
“子亮,陛下竟然和你说这些事!”这段时间郭子仪虽然经常进宫看望李隆基,并与李隆基讨论过很多次朝事,但一次也没和他说过这事,这让他有点不是滋味的同时,也隐隐察觉出什么来。
但他琢磨不出究竟来。
“岳父大人,你说陛下为何要问询我这些事?”杨晞心里依然充满了疑惑。
“陛下应该是将你列为他可以托付大事的大臣,不然不会和你说这事的,要是陛下决定将皇位传给谁了,一定会让你进政事堂,参知政事的!”郭子仪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着杨晞,“子亮,陛下待你这般信任,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外,也出乎老夫的意外。不过这是好事,无论让何人继位,你都是顾命大臣之一!”
杨晞虽然也有点猜到了这样,但却不敢确定,听郭子仪讲出来,终于有点相信了。
不过他心里又有点惴惴,清楚如何李隆基真的是这个意思,那大唐的天肯定马上就要变了。李隆基驾崩后,新皇即位,那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他一直觉得,他要取得皇位,最好的机会就是新皇即位之前,那时候时局肯定有点动荡,无论谁即位位置都是不稳的,这是他下手的机会。
要是新皇即位时间长了,局势稳定下来,官员的撤换也多起来,朝中大臣大部听命于新皇,那要折腾起来就累了!
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没有清闲日子过了!(未完待续。。)RT
---------------
李隆基没一点预兆的问询把杨晞吓了一大跳。
他根本没想到李隆基会突然间拿这么敏感、重大的问题来问询他,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之下呆在了那里,回不过神来。因为没想过李隆基会问询他这个问题,他没想过如何回答。
杨晞当然不知道,李隆基对他进一步刮目相看,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杨玉环时不时在李隆基面前说杨晞的好话,差不多把杨晞说成了一个几乎没什么问题,根正苗红的大忠臣,是可以托付任何事的大臣,对大唐,对大唐皇帝李隆基忠心耿耿,不然今天李隆基也不会和杨晞说这些话的。
看到杨晞吃惊后呆愣在了那里,李隆基并不以为意,他知道今日所说的话会让杨晞震惊的,当下也继续以不急不慢的话说道:“四郎,你心里觉得怎么样就怎么说,无论意见如何,朕都不会怪你的!”
李隆基这句话没让杨晞感觉到任何的放心,这并不是李隆基怪不怪的问题,而是站队的问题。无论哪个年代,在新旧交替之际,总有许多人因为站错队毁了前程,甚至性命。倒霉的人可能是死在前一任皇帝手中,也可能是新皇即位后因为站错队而被贬被杀。深知这一点的杨晞,无论李隆基怎么说,自己心里的担心是肯定有的。他并不想在李隆基面前表态,这很危险。但李隆基这样问了,他怎么可以不表态?今日李隆基召他进来,摆明就是要在他这时问出个答案来的。
那就只能豁出去了,把自己的真实意思讲明白。
也就在李隆基的注视中,杨晞深吸了口气,回答道:“陛下,臣很迷惑于陛下竟然问臣这个问题。如今朝中有太子,太子是大唐的储君,是大唐皇位的继承人。陛下要将皇位传于的人,肯定是太子。”
话一出口,杨晞松了口气,有点意外自己竟然会回答的这么“圆滑”。这话可是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的,太子本来就是当作皇位继续人而设的,老皇帝将皇位传给太子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个子就将李隆基抛过来的难题解决了,杨晞心里顿然轻松。
只不过杨晞心里的轻松只持续了一小会,李隆基再一个问题马上砸过来。
“四郎。一些大臣认为太子性子太懦弱,能力也不足,以数次监国时候并没出色的表现。而永王璘各方面才能都不错,远胜太子,特别是这段时间他向朕提的许多建议,朕觉得都非常中肯,挺有头脑。有大臣提议改立永王璘为太子,朕也觉得以永王璘为太子可能更合适,只是不知道四郎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让杨晞无限头大。不过在刚才李隆基问询的时候,他已经在琢磨着该怎么表述这件事了,在李隆基问询完,他流露吃惊的时候。他也在思索着该怎么回答才合适。
李隆基看来对李玢真的挺失望,为了大唐的江山更稳固,为了大唐越来越强盛,他开始倾向于各方面更有才能的李璘了。这一点挺好理解。若是让杨晞选择的话,他也不希望继任者是个碌碌无为的人,肯定希望后来者能力非常出色。那样才能将事业什么的继续下去,将这个世界打造的更完美。
但杨晞无论如何都是不愿意看到李璘被立为太子的,要是李璘当了太子,那皇位和他基本就无缘了。当下也马上回答:“陛下,臣觉得这样做不妥当。”
“为何不妥当?”李隆基并没有任何的惊愕,口气平静地问询。
“陛下,现太子被立后,各方面表现虽然不是很出色,但其处理朝事也没出什么差错,相信接触朝事久了,对这方面的事务会有灵念,处事能力会越来越好的。太子新立后,从来没有什么失德的事做出来,上次弹劾臣的事,也应该不错太子的主意,而是彭城郡王嫉妒臣才这样的!”杨晞说着,语调也响了一点,“陛下,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一些下来,民心也思定。要是现在再改立太子,并且太子没什么过错,那定会让许多大臣寒心,让天下百姓忧心忡忡的。为了天下的安宁,陛下要慎重处事啊!”
李隆基在问询杨晞后,眼睛一直盯着杨晞看,杨晞说话时候的神情变化尽落在他眼里。
李隆基虽然老暮了,身体状况差不多到了风烛残年的地步,但脑袋还不是很糊涂的,很多时候都保持非常清醒的状态。他清楚在要不要改立太子的问题上,杨晞在今天之前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他可以从杨晞说话时候的神态中判断出来这个大唐朝堂上最年轻的高官真实的想法。
杨晞说话时候神态所表示的意思让李隆基坐实了此前的猜测,杨晞是一力支持李玢,反对改立李璘为太子的。李隆基此前的判断也是这样,当初是杨国忠等人支持立李玢为太子的,杨晞与李玢在平叛战事中合作了好多时候,两人不可能没有交情产生的。
不过李隆基虽然这样想,但他还是疑惑自那次弹劾事件后,李玢会不会与杨晞起很大的矛盾,让杨晞对李玢失去信心,改而支持李璘。现在看来,一切都没变,杨晞依然是支持李玢当太子的。
杨晞这样的表示,李隆基也没再在这件事上问询,只是淡淡地表示自己知道了,就不说了。
“四郎,你觉得如今朝堂上哪些人,更可堪重用?”李隆基改问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了。
这同样出乎杨晞的意外,让他心里更紧张。他实在想不明白,今日李隆基召他进来为何要问询他这么重大的问题,差点额头冒汗了。
“陛下,这三年,臣一直在守孝中,朝堂上的变化臣真的不是很知情,朝中那些同僚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了,陛下让我现在说这事,臣真的说不出来!”杨晞只能打太极了!
“无妨,你只要说说你觉得朝中那些大臣有教学、有能力就行了,无论怎么说,朕都不会怪你的!”李隆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摆摆手示意杨晞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李隆基这副态度,那杨晞也豁出去了,“陛下,臣觉得朝中大臣中,左相郭相公、文部颜尚书、武部高侍郎、中书侍郎李泌,此皆臣认为的良臣!庞忠、李光弼、王思礼、仆固怀恩、浑释之、浑缄、来瑱、李抱贞,这些都是良将,其他的也有很多有才能者,只不过臣与他们交集不多,无法评判!”
杨晞说的这些人物李隆基并没什么意外,因为这些人当中大部与杨晞关系不错的,有不少还是得杨晞举荐而任更高官职的,要是杨晞觉得他们能力不怎么样,那实在说不过去。但杨晞没将韦见素、房琯、李白、杜甫、岑参及他自己的三个哥哥杨暄、杨昢、杨晓说进去,还是挺让李隆基意外的。
李隆基原本以为,杨晞肯定会将与杨国忠关系非常不错的韦见素列入有才人之列,但听杨晞这样说,知道杨晞对韦见素没太多好感,不然今天不会不提这位当朝宰相,并对其表示敬佩之意的。
心里虽然惊愕,但李隆基脸色依然平静,也没再在这个问题多问杨晞,又把话题叉过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内,李隆基问询了杨晞不少关于军制改革方面的,再又说起了周边那些部落和小国,问询杨晞要怎么处理吐蕃、突厥、契丹等势力,杨晞一一讲了自己的意见。
最终李隆基感觉到乏了,让杨晞出宫自去。
杨晞出了宫后,并未马上回府,而是马上去找了郭子仪。
郭子仪刚巧在府上。到了书房,屏退下人后,杨晞也马上将今天李隆基和他所说的话大部都讲给了郭子仪听,直听的郭子仪也惊愕不已。
“子亮,陛下竟然和你说这些事!”这段时间郭子仪虽然经常进宫看望李隆基,并与李隆基讨论过很多次朝事,但一次也没和他说过这事,这让他有点不是滋味的同时,也隐隐察觉出什么来。
但他琢磨不出究竟来。
“岳父大人,你说陛下为何要问询我这些事?”杨晞心里依然充满了疑惑。
“陛下应该是将你列为他可以托付大事的大臣,不然不会和你说这事的,要是陛下决定将皇位传给谁了,一定会让你进政事堂,参知政事的!”郭子仪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着杨晞,“子亮,陛下待你这般信任,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外,也出乎老夫的意外。不过这是好事,无论让何人继位,你都是顾命大臣之一!”
杨晞虽然也有点猜到了这样,但却不敢确定,听郭子仪讲出来,终于有点相信了。
不过他心里又有点惴惴,清楚如何李隆基真的是这个意思,那大唐的天肯定马上就要变了。李隆基驾崩后,新皇即位,那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他一直觉得,他要取得皇位,最好的机会就是新皇即位之前,那时候时局肯定有点动荡,无论谁即位位置都是不稳的,这是他下手的机会。
要是新皇即位时间长了,局势稳定下来,官员的撤换也多起来,朝中大臣大部听命于新皇,那要折腾起来就累了!
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没有清闲日子过了!(未完待续。。)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