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化敌为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政客最新章节!
济尔哈朗秘密进入了京城,尽管身为大清国的亲王,可这次肩负的使命太过于重要了,好在辽东的通行很是方便了,济尔哈朗对大明京城也是非常熟悉了,所以说来到大明京城,不算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要说满人进入到大明境内,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头发,不过进入十月之后,天气渐渐寒冷起来,戴上帽子,也不会令人疑心的。
皇太极的认识,总是朝前一些的,也正是凭着这些睿智,能够得到满人权贵的拥护,能够被努尔哈赤确定为接班人,能够被草原诸多的部落拥护,登基称帝,成立大清国。在与大明朝廷联合的事情方面,皇太极就表现出来了不一般的认识。
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都认为,苏天成登基称帝是最好的机会,大明的实力将要遭受到极大的损害,这个时候从辽东方向展开进攻,就能够获取到最大的好处,可惜皇太极不是这样的看法,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皇太极也想着能够从中渔利,但经过了认真的思考,皇太极否定了这样的观点,而且要求多尔衮率领大军,返回到耀州和海州一带,准备与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作战。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化敌为友的举措,可不是轻易能够做出来的,满人权贵的顶尖阶层,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辩驳之后,终于接受了皇太极的观点,这也是因为诸多的满人权贵,的确知道了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厉害,若是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导致大明王朝轰然倒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在直接帮助苏天成和大晋王朝。就会导致大清国遭受到更加严酷的打击,这种违背自身利益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济尔哈朗是从内心里面接受皇太极的意见的,其实最早的时候,他就提出来了这样的观点,恐怕要采取联合的态势。
济尔哈朗参与了连续几次的谈判。对于大明朝廷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在大明京城的时候,也听到了很多的议论,同时也搜集到了一些情报,对于苏天成的所作所为,济尔哈朗只能够用恐惧来形容,苏天成进入到大明朝廷之后,所过之处,老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赋税就能够增加,特别是在满目疮痍的登州和莱州等地,创出一片富庶的局面,这种能力,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出来的。
了解情况的济尔哈朗,同样认为大清国最大的敌人就是苏天成,也就是如今的大晋王朝,至于说大明王朝。能够维系的时间不多了。
济尔哈朗与皇太极和豪格秘密商议了好几次,对于采取联合大明朝廷。对付大晋王朝和苏天成的观点,是高度统一的,但这里面也有微妙之处,也就是在联合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才能够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大清国臣服大明王朝。前面签署的有协议,故而这次济尔哈朗到大明京城,是非常低调的,不可能张扬,这也就表明了。这一次的谈判,不一定非常的顺利,大明朝廷不一定会答应联合的主张,甚至会直接要求大清国出兵攻打苏天成,如此的情况,济尔哈朗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面子上的失去不算什么,关键是如何进攻,从哪个方向进攻的问题。
谭泰和贾吉涵搜集到了很多的情报,这些情报表明,江宁营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南直隶一带,包括山东等地,复州、宣州和盖州等地,驻扎的军士不是很多,而且苏天成的主要精力,也就是在占领南方之后,朝着北方推进,进而统一中原的。
这里面就有机会了,皇太极命令多尔衮返回到耀州和宣州,其实就是选择这边作为进攻的方向,至于说迎战江宁营的主力大军,那是大明朝廷的事情和任务,与大清国没有关系,这样大清国就能够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了。
而且这样的部署,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明朝廷可以调动辽东边军参与厮杀,不管怎么说,近三十万的大军,也足够苏天成头疼了。
苏天成面对的是两线作战的可能性,就算是江宁营骁勇无比,可要面对这样的局面,也难以应付。
至于说大清国,从这里面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大明朝廷与苏天成展开了绝命的搏杀,两边都会受到致命的伤害,而且辽东的防御空虚了,不管是大明朝廷获得了胜利,还是大晋王朝将要统一中原,休养生息的大清国,完全可以出兵占领整个的辽东,甚至是趁着机会,在苏天成喘息养伤的时候,开始对大晋王朝的征伐。
这就是皇太极的全部打算,是皇太极和大清国所需要追求的最大利益,也是济尔哈朗这次到大明京城来的目的。
济尔哈朗来到大明京城,携带了大量的财宝,通过这些财宝,他很快就见到了大明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和周延儒见面之后的交谈,情况并不是很好,济尔哈朗从周延儒的言行之中就看出来了,周延儒对这个计划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也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
这其中的难度,济尔哈朗是非常清楚的,皇太极之所以要求他来到大明京城,之所以还是要求他采取卑躬屈膝的态度,骨子里当然是为了大清国的利益,所以说,只要周延儒愿意见面,这就是胜利了。
接下来见到大明内阁次辅陈新甲,态度就有些不一样了,陈新甲听得很是仔细,虽然对于联手的方案未知可否,但济尔哈朗能够从陈新甲的态度之中,感受到明确的不同之处的,这令济尔哈朗的信心大增了。
济尔哈朗来到京城之后,所有的行动都被朝廷掌握了,济尔哈朗能够顺利的见到周延儒和陈新甲,其实也是皇上的安排,若是没有皇上的点头,如此的非常时刻,济尔哈朗就是带着金山银山来到大明京城,也不可能有多少的路子可走的,毕竟牵涉到生命的安危,没有谁会过于的看重钱财了。
紫禁城,养心殿,朱由检正在认真听取周延儒和陈新甲的禀报。
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人的意见有些不大一致,与济尔哈朗接触,从目前的局势来说,还是绝密的事情,朝廷不可能议论,内阁也不可能讨论,至于说后面应该如何的决定,朱由检也没有仔细考虑,且走一步看一步。
周延儒的态度是坚决的,认为与后金鞑子的合作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不要说朝廷内的文武大臣不会允许,就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同意的,毕竟后金鞑子是异类,反叛了朝廷这么多年,自立为王,给大明朝廷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与之合作,从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再说了,与蛮夷合作,也会令朝廷掉了身价。
陈新甲的态度不一样,相对来说务实一些,陈新甲也没有立刻认为联合可以应允,不过认为这个建议值得考虑,从形式上来说,后金鞑子不是与朝廷合作,而是听从朝廷的安排,对苏天成展开进攻,因为后金鞑子已经臣服朝廷,双方签署了协议,只不过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朝廷暂时没有回复建州卫的建制,也还没有来得及重新设立奴儿干都司。
陈新甲的态度是,朝廷可以以调遣兵力的形式,要求后金鞑子对苏天成展开进攻,至于说具体的操作步骤,那是需要双方坐下来商议的事情。
陈新甲说完之后,周延儒马上就反对了,认为这样的想法过于的幼稚了,皇太极和后金鞑子的用心,尽人皆知,后金鞑子臣服朝廷之后,很多的事情都没有做,根本就不管协议如何,将庄妃和福临放在京城当做人质,就认为是做完一切的事情了,从这等的态度来说,合作是同床异梦,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局。
陈新甲也反驳了,认为联合是说得过去的,他从后金鞑子的角度分析,认为后金的皇太极,一定也是感觉到危险了,朝廷内忧外困之时,皇太极没有想着从辽东展开进攻,而是选择合作,共同来对付苏天成,这样的远见卓识,本来就不简单的,如此的情况之下,双方联合的基础还是存在的,至于说后面怎么具体的操作,让后金鞑子不至于占到什么便宜,那是在谈判过程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读书人和老百姓对后金鞑子是深恶痛绝的,不过后金鞑子臣服朝廷了,后金鞑子所拥有的满八旗和汉八旗,甚至是蒙八旗,也就是朝廷可以调遣的军队之一了,从这个方面出发解释,读书人和老百姓也不会有太多的反感。
朱由检最终拍板了,同意进行商谈,具体让陈新甲来操作这件事情。
皇太极不愧是厉害,猜中了朱由检的心思,朱由检也不是那么笨,知道朝廷想要完全调动后金的军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从两个方向对苏天成展开进攻,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苏天成的力量,此外辽东边军也就可以适当的调遣了,既然后金鞑子选择与朝廷联合,一同来对付苏天成,辽东就不应该是双方厮杀的地方。
朱由检更加清楚的是,在辽河以南安营扎寨的后金鞑子,已经完全撤走了,这就是表现出来的诚意。(未完待续。。)RT
济尔哈朗秘密进入了京城,尽管身为大清国的亲王,可这次肩负的使命太过于重要了,好在辽东的通行很是方便了,济尔哈朗对大明京城也是非常熟悉了,所以说来到大明京城,不算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要说满人进入到大明境内,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头发,不过进入十月之后,天气渐渐寒冷起来,戴上帽子,也不会令人疑心的。
皇太极的认识,总是朝前一些的,也正是凭着这些睿智,能够得到满人权贵的拥护,能够被努尔哈赤确定为接班人,能够被草原诸多的部落拥护,登基称帝,成立大清国。在与大明朝廷联合的事情方面,皇太极就表现出来了不一般的认识。
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都认为,苏天成登基称帝是最好的机会,大明的实力将要遭受到极大的损害,这个时候从辽东方向展开进攻,就能够获取到最大的好处,可惜皇太极不是这样的看法,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皇太极也想着能够从中渔利,但经过了认真的思考,皇太极否定了这样的观点,而且要求多尔衮率领大军,返回到耀州和海州一带,准备与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作战。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化敌为友的举措,可不是轻易能够做出来的,满人权贵的顶尖阶层,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辩驳之后,终于接受了皇太极的观点,这也是因为诸多的满人权贵,的确知道了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厉害,若是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导致大明王朝轰然倒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在直接帮助苏天成和大晋王朝。就会导致大清国遭受到更加严酷的打击,这种违背自身利益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济尔哈朗是从内心里面接受皇太极的意见的,其实最早的时候,他就提出来了这样的观点,恐怕要采取联合的态势。
济尔哈朗参与了连续几次的谈判。对于大明朝廷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在大明京城的时候,也听到了很多的议论,同时也搜集到了一些情报,对于苏天成的所作所为,济尔哈朗只能够用恐惧来形容,苏天成进入到大明朝廷之后,所过之处,老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赋税就能够增加,特别是在满目疮痍的登州和莱州等地,创出一片富庶的局面,这种能力,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出来的。
了解情况的济尔哈朗,同样认为大清国最大的敌人就是苏天成,也就是如今的大晋王朝,至于说大明王朝。能够维系的时间不多了。
济尔哈朗与皇太极和豪格秘密商议了好几次,对于采取联合大明朝廷。对付大晋王朝和苏天成的观点,是高度统一的,但这里面也有微妙之处,也就是在联合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才能够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大清国臣服大明王朝。前面签署的有协议,故而这次济尔哈朗到大明京城,是非常低调的,不可能张扬,这也就表明了。这一次的谈判,不一定非常的顺利,大明朝廷不一定会答应联合的主张,甚至会直接要求大清国出兵攻打苏天成,如此的情况,济尔哈朗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面子上的失去不算什么,关键是如何进攻,从哪个方向进攻的问题。
谭泰和贾吉涵搜集到了很多的情报,这些情报表明,江宁营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南直隶一带,包括山东等地,复州、宣州和盖州等地,驻扎的军士不是很多,而且苏天成的主要精力,也就是在占领南方之后,朝着北方推进,进而统一中原的。
这里面就有机会了,皇太极命令多尔衮返回到耀州和宣州,其实就是选择这边作为进攻的方向,至于说迎战江宁营的主力大军,那是大明朝廷的事情和任务,与大清国没有关系,这样大清国就能够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了。
而且这样的部署,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明朝廷可以调动辽东边军参与厮杀,不管怎么说,近三十万的大军,也足够苏天成头疼了。
苏天成面对的是两线作战的可能性,就算是江宁营骁勇无比,可要面对这样的局面,也难以应付。
至于说大清国,从这里面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大明朝廷与苏天成展开了绝命的搏杀,两边都会受到致命的伤害,而且辽东的防御空虚了,不管是大明朝廷获得了胜利,还是大晋王朝将要统一中原,休养生息的大清国,完全可以出兵占领整个的辽东,甚至是趁着机会,在苏天成喘息养伤的时候,开始对大晋王朝的征伐。
这就是皇太极的全部打算,是皇太极和大清国所需要追求的最大利益,也是济尔哈朗这次到大明京城来的目的。
济尔哈朗来到大明京城,携带了大量的财宝,通过这些财宝,他很快就见到了大明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和周延儒见面之后的交谈,情况并不是很好,济尔哈朗从周延儒的言行之中就看出来了,周延儒对这个计划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也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
这其中的难度,济尔哈朗是非常清楚的,皇太极之所以要求他来到大明京城,之所以还是要求他采取卑躬屈膝的态度,骨子里当然是为了大清国的利益,所以说,只要周延儒愿意见面,这就是胜利了。
接下来见到大明内阁次辅陈新甲,态度就有些不一样了,陈新甲听得很是仔细,虽然对于联手的方案未知可否,但济尔哈朗能够从陈新甲的态度之中,感受到明确的不同之处的,这令济尔哈朗的信心大增了。
济尔哈朗来到京城之后,所有的行动都被朝廷掌握了,济尔哈朗能够顺利的见到周延儒和陈新甲,其实也是皇上的安排,若是没有皇上的点头,如此的非常时刻,济尔哈朗就是带着金山银山来到大明京城,也不可能有多少的路子可走的,毕竟牵涉到生命的安危,没有谁会过于的看重钱财了。
紫禁城,养心殿,朱由检正在认真听取周延儒和陈新甲的禀报。
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人的意见有些不大一致,与济尔哈朗接触,从目前的局势来说,还是绝密的事情,朝廷不可能议论,内阁也不可能讨论,至于说后面应该如何的决定,朱由检也没有仔细考虑,且走一步看一步。
周延儒的态度是坚决的,认为与后金鞑子的合作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不要说朝廷内的文武大臣不会允许,就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同意的,毕竟后金鞑子是异类,反叛了朝廷这么多年,自立为王,给大明朝廷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与之合作,从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再说了,与蛮夷合作,也会令朝廷掉了身价。
陈新甲的态度不一样,相对来说务实一些,陈新甲也没有立刻认为联合可以应允,不过认为这个建议值得考虑,从形式上来说,后金鞑子不是与朝廷合作,而是听从朝廷的安排,对苏天成展开进攻,因为后金鞑子已经臣服朝廷,双方签署了协议,只不过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朝廷暂时没有回复建州卫的建制,也还没有来得及重新设立奴儿干都司。
陈新甲的态度是,朝廷可以以调遣兵力的形式,要求后金鞑子对苏天成展开进攻,至于说具体的操作步骤,那是需要双方坐下来商议的事情。
陈新甲说完之后,周延儒马上就反对了,认为这样的想法过于的幼稚了,皇太极和后金鞑子的用心,尽人皆知,后金鞑子臣服朝廷之后,很多的事情都没有做,根本就不管协议如何,将庄妃和福临放在京城当做人质,就认为是做完一切的事情了,从这等的态度来说,合作是同床异梦,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局。
陈新甲也反驳了,认为联合是说得过去的,他从后金鞑子的角度分析,认为后金的皇太极,一定也是感觉到危险了,朝廷内忧外困之时,皇太极没有想着从辽东展开进攻,而是选择合作,共同来对付苏天成,这样的远见卓识,本来就不简单的,如此的情况之下,双方联合的基础还是存在的,至于说后面怎么具体的操作,让后金鞑子不至于占到什么便宜,那是在谈判过程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读书人和老百姓对后金鞑子是深恶痛绝的,不过后金鞑子臣服朝廷了,后金鞑子所拥有的满八旗和汉八旗,甚至是蒙八旗,也就是朝廷可以调遣的军队之一了,从这个方面出发解释,读书人和老百姓也不会有太多的反感。
朱由检最终拍板了,同意进行商谈,具体让陈新甲来操作这件事情。
皇太极不愧是厉害,猜中了朱由检的心思,朱由检也不是那么笨,知道朝廷想要完全调动后金的军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从两个方向对苏天成展开进攻,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苏天成的力量,此外辽东边军也就可以适当的调遣了,既然后金鞑子选择与朝廷联合,一同来对付苏天成,辽东就不应该是双方厮杀的地方。
朱由检更加清楚的是,在辽河以南安营扎寨的后金鞑子,已经完全撤走了,这就是表现出来的诚意。(未完待续。。)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