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理还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政客最新章节!
秦良玉被皇上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确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大明朝自成立以来,能够出任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的,都是读书人,还没有哪个武将出任过这个职务,更不用说秦良玉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了,也有部分的大臣表示反对,但内阁首辅孙承宗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他认为秦良玉效忠朝廷,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勋,这一次又能够生擒罗汝才,彻底剿灭流寇,足以证明自身的能力,这个任命是合适的。
争论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都是正二品的文官,和六部尚书是一个品秩的,但和六部尚书比起来,还是有所区别的,都察院的主要职责是掌监察、弹劾以及建议,这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要有充足的学识,左右都御史无定员,没有规定具体职数,平时也很少过问都察院的具体事务,真正管理都察院具体政务的,还是左右佥都御使。
秦良玉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从更大的程度上来说,这还是带有荣誉的成分,毕竟秦良玉的学识不是很高,长年都是在外征战,对于朝廷内部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加之年岁也大了,六十多岁了,不可能提出来多少的建议,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弹劾他人,只是每天都要参加早朝了,这倒是一种煎熬。
如果说秦良玉出任了六部尚书了,那才真正的是轩然大波了,六部尚书是真正需要署理政务的,尚书仅仅一人,负责本部的全面工作,没有推脱的地方,要拿出来真正的意见的,当然,这些年也好一些了,重大的事情。都是内阁把持,做出来决定的。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
苏天成再次有了喜事了,顾横波怀孕了,朱审馨第二次怀孕。
顾横波一直都是郁郁寡欢的,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没有怀孕,她非常担心。要是这个时代的生理知识,也是缺乏的可怜,一段时间,顾横波甚至以为,自己是不是因为在青楼长大,染上了痼疾。以至于不能够怀孕了,苏天成当然知道,不存在这样的情况,顾横波嫁给自己的时候,还是处子,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之所以没有能够怀孕。可能与同房次数的多少有关系的。所以说,这段时间,苏天成很是努力。
老婆多了,这也是问题,苏天成弄得疲惫不堪。
自从确定怀孕之后,顾横波的情绪马上发生了变化,整日里兴高采烈,做事情也特别注意了。时常咨询怀孕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正好朱审馨也怀孕了,顾横波能够得到一些孕期知识的传授,她以前爱吃甜食,口味也有些大,现在马上开始改进了,少吃甜食了。
苏天成已经有四个儿女了。这要是在几百年之后,是不可能想象的,不过如今这个年代,子女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少了就不正常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苏天成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少的孩子,本身还年轻,还可以努力耕耘,加之诸多的老婆,身体都是很棒的,心情也是不错的,弄不好就再次怀孕了。
想想皇帝那么多的儿子女儿,还被文武大臣吹捧,可见人们的生育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十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从这个月开始,各地的巡抚、布政使等官员,就有可能进入京城了,只要是皇上召见,就需要汇报各自的工作情况,这项制度本来是固定的,但在崇祯八年之前,因为流寇的骚扰、后金的侵袭,朱由检根本顾不上,为了战事和银子焦头烂额,顾不上听下面的情况,不过崇祯八年之后,大明的局势慢慢开始稳定,这个制度就没有提上来了,特别是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之后,更是强力支持,必须要落实这项制度,孙承宗还提出来了要求,不仅仅是巡抚和布政使等官员,包括一些知府,也需要进京禀报工作。
朱由检本来就是勤勉的皇帝,当然是大力支持了。
所以说,每年从十月开始,所有的巡抚和布政使分批次进入到京城,至于说各地的知府,则是带有选择性的进京汇报工作。
这项事情,一直要持续到十二月,有些巡抚和布政使,甚至会留在京城,陪着皇上一同欢度春节的。
十月初,朱审烜来到了京城,陪着他一起来的,还有朱由菘和张溥,西安府知府吴伟业、延安府知府苏平阳等人随后也要到京城来,值得注意的是,巩昌府知府陈于泰没有奉召,也就是说,朱由检这一次是不会见陈于泰的。
陕西的情况,苏天成还是清楚的,朱审烜上任之后,继续推行以前的政策,对农民进行优抚,限制士绅富户的特权,大力发展商贸,提高商贾的地位,鼓励商贾雇佣农民,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业赋税,除开朝廷规定的赋税,不准增加农民的负担,同时大幅度调节商贸赋税,落实了这些政策之后,陕西开始快速发展,速度甚至比苏天成主政的时候还快。
苏天成较为担心的两个地方,分别是西安府和巩昌府。
实际情况与苏天成的担忧,有一些出入,主要是西安府知府吴伟业,完全支持朱审烜提出来的这些政策,亲自督办落实,对于州县不能够落实的,予以惩戒和弹劾。但巩昌府还是有些差距,陈于泰依旧有些坚持自身的观点,朱审烜考虑到影响,也考虑到自己上任的时间不长,只是对陈于泰提出来了批评,暂时没有弹劾。
但一年时间过去了,朱审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这一次皇上没有召见陈于泰,已经说明了问题。
按照孙承宗的建议,皇上召见哪些知府,大都是巡抚提出来建议,这也是对巡抚职权的一种肯定和支持,陈于泰是殿试状元,按说是应该接受皇上的召见的,可惜榜上无名。
十月十五日,皇上召见之后,朱审烜专门来拜访苏天成了。
苏天成知道朱审烜会来,专门在家里等着,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哥哥的朱审馨,也是非常高兴的,亲自到厨房去安排,府邸里面也专门收拾出来了一个小院子,供朱审烜居住的。
苏天成很快带着朱审烜进入了书房。
两人说了一些陕西的事情,都是已经知晓的事情,朱审烜提出来了要求,陕西府州县的开销需要增加了,特别是官吏的待遇,明显有些偏低了,陕西的赋税本来就低,商贸刚刚开始发展,除开西安府、汉中府、延安府等几个地方不错,其余的府州还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省里统一协调了。
朱审烜的意思,能不能够从互市之中,多抽出来两成的利润,给陕西省。
苏天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江宁营已经不是特别依赖互市的收入了,宋思军的生意做得很大了,不仅仅是蒙古部落和后金,就是距离更远的异族部落,也开始来采购军火了,而且人家出手大方,根本不讲价钱,目的就是要军火。
宋思军的生意,最大的控制力度,就在于弹药,这些是江宁营的成果,毕懋康等人日夜研究,耗费精力研制出来的,别人不可能仿制,也缺乏这样的技术。
依靠军火生意的利润,江宁营的开销足足有余了,说实话,苏天成个人都有了不少的收入了,每年宋思军都会想方设法,给京城的府邸送来数万两的黄金,这些黄金都是直接交给朱审馨的,供苏天成的家人开销,谁都知道,苏天成这么多的老婆,要是依靠俸禄来维持,恐怕穷的饭都吃不上的。
互市的收入,除开户部、兵部拔走的部分,剩下的大约有五百两白银,这些白银,是按照比例来分成的,江宁营拿走六成,陕西拿走三成,余下一成留给互市开销。
朱审烜要求之后,变为陕西拿走五成,江宁营拿走四成,也就是说,陕西从互市得到的银子,达到了二百五十万两了。
这些银子能够做太多的事情了。
苏天成虽然答应了,可也提出来了要求,陕西的自然条件有些恶劣,历来都被称之为穷山恶水之地,这样的地方容易出现刁民,所以有了那么多的流寇,可朱审烜担任巡抚,有了这样一大笔额外的收入,就要考虑诸多的建设了,比如说整修农田、官道等等,可以慢慢来,这些钱不要全部都发下去了,再说了,随着商贸的发展,陕西的收入会越来越多的,赋税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才是真正的发展了。
这样的要求,朱审烜当然是答应的,他已经明白了苏天成以前说过的道理,也就是良性循环的道理,只有老百姓富足了,官府才有可能富足起来,否则官富民穷,就容易出事情,就不好管理了。
说完陕西的事情之后,朱审烜脸上出现了为难的神情。
苏天成很是奇怪,陕西发展这么好,皇上也是赞誉有加,眼看着朱审烜为皇室宗亲树立了榜样,这是好事情啊,还有什么为难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T
秦良玉被皇上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确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大明朝自成立以来,能够出任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的,都是读书人,还没有哪个武将出任过这个职务,更不用说秦良玉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了,也有部分的大臣表示反对,但内阁首辅孙承宗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他认为秦良玉效忠朝廷,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勋,这一次又能够生擒罗汝才,彻底剿灭流寇,足以证明自身的能力,这个任命是合适的。
争论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都是正二品的文官,和六部尚书是一个品秩的,但和六部尚书比起来,还是有所区别的,都察院的主要职责是掌监察、弹劾以及建议,这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要有充足的学识,左右都御史无定员,没有规定具体职数,平时也很少过问都察院的具体事务,真正管理都察院具体政务的,还是左右佥都御使。
秦良玉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从更大的程度上来说,这还是带有荣誉的成分,毕竟秦良玉的学识不是很高,长年都是在外征战,对于朝廷内部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加之年岁也大了,六十多岁了,不可能提出来多少的建议,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弹劾他人,只是每天都要参加早朝了,这倒是一种煎熬。
如果说秦良玉出任了六部尚书了,那才真正的是轩然大波了,六部尚书是真正需要署理政务的,尚书仅仅一人,负责本部的全面工作,没有推脱的地方,要拿出来真正的意见的,当然,这些年也好一些了,重大的事情。都是内阁把持,做出来决定的。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
苏天成再次有了喜事了,顾横波怀孕了,朱审馨第二次怀孕。
顾横波一直都是郁郁寡欢的,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没有怀孕,她非常担心。要是这个时代的生理知识,也是缺乏的可怜,一段时间,顾横波甚至以为,自己是不是因为在青楼长大,染上了痼疾。以至于不能够怀孕了,苏天成当然知道,不存在这样的情况,顾横波嫁给自己的时候,还是处子,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之所以没有能够怀孕。可能与同房次数的多少有关系的。所以说,这段时间,苏天成很是努力。
老婆多了,这也是问题,苏天成弄得疲惫不堪。
自从确定怀孕之后,顾横波的情绪马上发生了变化,整日里兴高采烈,做事情也特别注意了。时常咨询怀孕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正好朱审馨也怀孕了,顾横波能够得到一些孕期知识的传授,她以前爱吃甜食,口味也有些大,现在马上开始改进了,少吃甜食了。
苏天成已经有四个儿女了。这要是在几百年之后,是不可能想象的,不过如今这个年代,子女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少了就不正常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苏天成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少的孩子,本身还年轻,还可以努力耕耘,加之诸多的老婆,身体都是很棒的,心情也是不错的,弄不好就再次怀孕了。
想想皇帝那么多的儿子女儿,还被文武大臣吹捧,可见人们的生育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十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从这个月开始,各地的巡抚、布政使等官员,就有可能进入京城了,只要是皇上召见,就需要汇报各自的工作情况,这项制度本来是固定的,但在崇祯八年之前,因为流寇的骚扰、后金的侵袭,朱由检根本顾不上,为了战事和银子焦头烂额,顾不上听下面的情况,不过崇祯八年之后,大明的局势慢慢开始稳定,这个制度就没有提上来了,特别是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之后,更是强力支持,必须要落实这项制度,孙承宗还提出来了要求,不仅仅是巡抚和布政使等官员,包括一些知府,也需要进京禀报工作。
朱由检本来就是勤勉的皇帝,当然是大力支持了。
所以说,每年从十月开始,所有的巡抚和布政使分批次进入到京城,至于说各地的知府,则是带有选择性的进京汇报工作。
这项事情,一直要持续到十二月,有些巡抚和布政使,甚至会留在京城,陪着皇上一同欢度春节的。
十月初,朱审烜来到了京城,陪着他一起来的,还有朱由菘和张溥,西安府知府吴伟业、延安府知府苏平阳等人随后也要到京城来,值得注意的是,巩昌府知府陈于泰没有奉召,也就是说,朱由检这一次是不会见陈于泰的。
陕西的情况,苏天成还是清楚的,朱审烜上任之后,继续推行以前的政策,对农民进行优抚,限制士绅富户的特权,大力发展商贸,提高商贾的地位,鼓励商贾雇佣农民,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业赋税,除开朝廷规定的赋税,不准增加农民的负担,同时大幅度调节商贸赋税,落实了这些政策之后,陕西开始快速发展,速度甚至比苏天成主政的时候还快。
苏天成较为担心的两个地方,分别是西安府和巩昌府。
实际情况与苏天成的担忧,有一些出入,主要是西安府知府吴伟业,完全支持朱审烜提出来的这些政策,亲自督办落实,对于州县不能够落实的,予以惩戒和弹劾。但巩昌府还是有些差距,陈于泰依旧有些坚持自身的观点,朱审烜考虑到影响,也考虑到自己上任的时间不长,只是对陈于泰提出来了批评,暂时没有弹劾。
但一年时间过去了,朱审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这一次皇上没有召见陈于泰,已经说明了问题。
按照孙承宗的建议,皇上召见哪些知府,大都是巡抚提出来建议,这也是对巡抚职权的一种肯定和支持,陈于泰是殿试状元,按说是应该接受皇上的召见的,可惜榜上无名。
十月十五日,皇上召见之后,朱审烜专门来拜访苏天成了。
苏天成知道朱审烜会来,专门在家里等着,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哥哥的朱审馨,也是非常高兴的,亲自到厨房去安排,府邸里面也专门收拾出来了一个小院子,供朱审烜居住的。
苏天成很快带着朱审烜进入了书房。
两人说了一些陕西的事情,都是已经知晓的事情,朱审烜提出来了要求,陕西府州县的开销需要增加了,特别是官吏的待遇,明显有些偏低了,陕西的赋税本来就低,商贸刚刚开始发展,除开西安府、汉中府、延安府等几个地方不错,其余的府州还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省里统一协调了。
朱审烜的意思,能不能够从互市之中,多抽出来两成的利润,给陕西省。
苏天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江宁营已经不是特别依赖互市的收入了,宋思军的生意做得很大了,不仅仅是蒙古部落和后金,就是距离更远的异族部落,也开始来采购军火了,而且人家出手大方,根本不讲价钱,目的就是要军火。
宋思军的生意,最大的控制力度,就在于弹药,这些是江宁营的成果,毕懋康等人日夜研究,耗费精力研制出来的,别人不可能仿制,也缺乏这样的技术。
依靠军火生意的利润,江宁营的开销足足有余了,说实话,苏天成个人都有了不少的收入了,每年宋思军都会想方设法,给京城的府邸送来数万两的黄金,这些黄金都是直接交给朱审馨的,供苏天成的家人开销,谁都知道,苏天成这么多的老婆,要是依靠俸禄来维持,恐怕穷的饭都吃不上的。
互市的收入,除开户部、兵部拔走的部分,剩下的大约有五百两白银,这些白银,是按照比例来分成的,江宁营拿走六成,陕西拿走三成,余下一成留给互市开销。
朱审烜要求之后,变为陕西拿走五成,江宁营拿走四成,也就是说,陕西从互市得到的银子,达到了二百五十万两了。
这些银子能够做太多的事情了。
苏天成虽然答应了,可也提出来了要求,陕西的自然条件有些恶劣,历来都被称之为穷山恶水之地,这样的地方容易出现刁民,所以有了那么多的流寇,可朱审烜担任巡抚,有了这样一大笔额外的收入,就要考虑诸多的建设了,比如说整修农田、官道等等,可以慢慢来,这些钱不要全部都发下去了,再说了,随着商贸的发展,陕西的收入会越来越多的,赋税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才是真正的发展了。
这样的要求,朱审烜当然是答应的,他已经明白了苏天成以前说过的道理,也就是良性循环的道理,只有老百姓富足了,官府才有可能富足起来,否则官富民穷,就容易出事情,就不好管理了。
说完陕西的事情之后,朱审烜脸上出现了为难的神情。
苏天成很是奇怪,陕西发展这么好,皇上也是赞誉有加,眼看着朱审烜为皇室宗亲树立了榜样,这是好事情啊,还有什么为难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