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苏天成的安排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政客最新章节!
得知刘宗周到了江宁县,苏天成更多的是担心。
应该说,刘宗周是大儒,真正的大儒,从学术理论的研究来说,刘宗周是青史留名的,历史上称呼他为明朝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从学术和建树方面来说,刘宗周是当之无愧的,可刘宗周也有着认识上的局限,那就是一味的强调慎独,崇祯元年,被朱由检重新启用之后,坚持自身的认识,要求朱由检慎独,也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对于急于改变大明朝局势的朱由检来说,这些建议,被斥之为迂腐。
刘宗周强调的慎独,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高的道德要求,他将世间万事万物和一切的道德标准,都渗透在慎独之中,要求每个人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成为人世间的完美之人。他提出来慎独,也是针对士大夫中间,盛行的党争以及自私自利的思想,是有着一定针对xing的。
刘宗周的这种认识,对于明末这个时代来说,有着一定的先进意义,不过,这种道德上过高的要求,真正的推行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尤其在乱世,根本行不通。
刘宗周与东林党有着密切的联系,曾经被认为是东林党中的一员,实际上,他也是支持东林党的思想的,与东林党诸多有影响的人物,有着很不错的关系。
面对这样的一个大儒,苏天成需要费一些心思。
能够让刘宗周加入到中兴学社,当然是好事情。可难度很大,刘宗周的意识已经形成。因为有着慎独的思想,对于扎扎实实做事情,是不大感冒的,他总是认为,士大夫要从思想上转变,朝廷官员要道德高尚,不能够有自私的想法,至于说解决大明朝面对的诸多困难。实实在在的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被他视为急功近利,没有根本的作用。
天下大同的思想,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人人都希望达到那样的境界,但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严格说。几百年之后,社会发展,也没有达到刘宗周所说的境界。
苏天成的认识,与刘宗周的认识,大方向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说,苏天成的要求。是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奠定基础,用小球来带动大球,从而做出来改变,刘宗周的要求。是从皇上开始,自我严格要求。进而影响到朝廷官员和士大夫,整个的官僚集团,都发生根本xing的改变,是想着从高层出发的。
两人的目的有些一致,到方法截然不同。
而且苏天成讲究的就是实际效果,不管你有着如何崇高的思想,有着多大的野心,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做出来事情,那些站在高位,不体察民间疾苦、不愿意做实际的事情、夸夸其谈的做法,他是最为反感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苏天成与刘宗周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就是矛盾,实实在在的矛盾。
可刘宗周确实是大儒,不能够轻易否定的大儒。
不管是在繁华的时代、还是乱世,社会都需要刘宗周、黄道周这类人,他们有着书生节气,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yin,追求学术思想,坚持自身的信念。
可这类人,也要好好使用,否则,他们可能会危及到朝廷的根基。
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之后,苏天成找到了柳敬亭。
自从加入中兴学社之后,柳敬亭再也没有说书了,他已经成为了中兴学社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跟随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在他们谈话的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和归纳其中的认识。
这样的工作任务,可不是随便就能够做好的,所以说,柳敬亭几乎投入了全部的jing力,一方面,他时常向孙承宗等人学习请教,一方面跟着刘云清等人读书,每次谈话下来,他将整理好的资料,给孙承宗等人过目,对于其中不妥当的部分,马上进行修改。
半个月的时间下来,柳敬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里面,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
隐隐的,他也感觉到了,这个全新的领域里面,有些观点,与士大夫提倡的观点是不一样的,重点强调了民生,也就是要让普通的老百姓,过上好ri子,似乎是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的,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观点。
内心里面,柳敬亭非常的感激苏天成,因为苏天成亲自担保,他能够留在中兴学社,不需要继续说书维持生活,接触的人不一样了,见识也不一样了。
得知苏天成找他有事情,柳敬亭匆匆赶到了县衙。
“柳兄,在学社半个月时间了,感觉如何啊。”
“非常好,草民感谢大人给予的这个机会。”
“可不要这样说,我听到孙大人、鹿大人和黄大人都说了,你每ri里都很是辛苦,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注意身体啊,我本来想着听你说说书的,可惜没有机会了。”
“大人万万不要这样说,若是想听草民说书,随时随地都可以的。”
“好,我有个想法,就在最近的时间之内,请你说一段书,不过不要说到历史书籍了,说一说我大明朝的事情,重点是老百姓的疾苦,你在市井多年,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知道老百姓的怨气和不平,就将这些事情说出来,让那些士子和士绅富户,好好听听,知道他们需要做一些什么事情。”
柳敬亭非常的吃惊,说书人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够随便的议论朝政,因言获罪的事情太多了,老百姓的疾苦算什么啊,要是随便议论朝政了,被降罪了,那才是破天的冤枉。
“你不要有什么担心的,这次你说书,听的人不多,但绝对是能够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你仔细整理一下,也认真准备一下,就说老百姓的疾苦,不要有什么忌讳的,你大可放心,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
“大人,这书草民说了,不过不能够要大人承担责任啊。”
“就这么定下来了,我来承担所有的责任,你不要坚持,要求你来承担责任,会引发很多事情的,你也不一定能够承受。”
“大人,那草民准备好了之后,首先给大人说说,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犯下忌讳的地方。”
“呵呵,柳兄,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婆婆妈妈的,请师师为主,你认为合适的,直接就说出来,老百姓的冤屈太多了,可惜我们好多的士大夫,忘记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老百姓都是愚昧的,就是要依靠你说出来,你可要记住,你到了中兴学社,代表的是好多的穷苦人,他们的委屈和要求,你要大胆的说出来。”
柳敬亭看着苏天成,感觉到眼眶发热,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他内心的感受,也愈发的真实了,中兴学社不同于其他的学社,重点是为着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而且是要求士绅富户做出来贡献的。
“大人放心,草民一定做好准备的。”
柳敬亭离开之后,黄道周也到了县衙。
苏天成和黄道周之间,说话就直接很多了,刘宗周到江宁县来了,黄道周肯定是知道的,两人以前的交情,也是不错的,要想说服刘宗周,或者是让刘宗周继续研究自身的学问,继续发扬光大儒学,不是简单的事情,苏天成需要得到黄道周的帮助。
黄道周得知了苏天成的想法,沉吟了好长的时间。
他确实知道刘宗周的思想,在朝廷上的时候,刘宗周坚持自身的想法,不惜和皇上辩解,想要转变思想,恐怕不容易。
不过,大半年的时间,黄道周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江宁县发生的一系列的改变,江宁营取得的骄人的战绩,这些都是在江宁县赋税政策发生根本xing的改变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慢慢的,相信事实的黄道周,觉得苏天成坚持的一切,是正确的。
他同意了,和苏天成一道来说服刘宗周。
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苏天成稍微安心了一些。
刘宗周的认识固定了,不可能通过一次的交谈,就让其放弃以前的想法,这不现实,但至少可以做到,令刘宗周不反对中兴学社坚持的观点和做法。
做任何的事情,有人支持,就必然有人反对,想着天下的读书人、士绅富户,都是一个鼻孔出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包容一切的心胸要有,但更要用强制的手段,推行一切的政策,保证政权的运转。
退一万步说,最不济的局面,就是刘宗周坚持己见,团结东林党和复社,与中心学社对着干,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心学社的发展步伐,不会因为这些坎坷慢下来,相反,通过一系列的斗争,中兴学社的思想,慢慢的成熟和完善起来,达到一定的历史高度,从而团结最多的读书人,众人拧成一股绳,逐步的改变大明朝千疮百孔的局面。T
得知刘宗周到了江宁县,苏天成更多的是担心。
应该说,刘宗周是大儒,真正的大儒,从学术理论的研究来说,刘宗周是青史留名的,历史上称呼他为明朝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从学术和建树方面来说,刘宗周是当之无愧的,可刘宗周也有着认识上的局限,那就是一味的强调慎独,崇祯元年,被朱由检重新启用之后,坚持自身的认识,要求朱由检慎独,也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对于急于改变大明朝局势的朱由检来说,这些建议,被斥之为迂腐。
刘宗周强调的慎独,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高的道德要求,他将世间万事万物和一切的道德标准,都渗透在慎独之中,要求每个人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成为人世间的完美之人。他提出来慎独,也是针对士大夫中间,盛行的党争以及自私自利的思想,是有着一定针对xing的。
刘宗周的这种认识,对于明末这个时代来说,有着一定的先进意义,不过,这种道德上过高的要求,真正的推行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尤其在乱世,根本行不通。
刘宗周与东林党有着密切的联系,曾经被认为是东林党中的一员,实际上,他也是支持东林党的思想的,与东林党诸多有影响的人物,有着很不错的关系。
面对这样的一个大儒,苏天成需要费一些心思。
能够让刘宗周加入到中兴学社,当然是好事情。可难度很大,刘宗周的意识已经形成。因为有着慎独的思想,对于扎扎实实做事情,是不大感冒的,他总是认为,士大夫要从思想上转变,朝廷官员要道德高尚,不能够有自私的想法,至于说解决大明朝面对的诸多困难。实实在在的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被他视为急功近利,没有根本的作用。
天下大同的思想,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人人都希望达到那样的境界,但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严格说。几百年之后,社会发展,也没有达到刘宗周所说的境界。
苏天成的认识,与刘宗周的认识,大方向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说,苏天成的要求。是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奠定基础,用小球来带动大球,从而做出来改变,刘宗周的要求。是从皇上开始,自我严格要求。进而影响到朝廷官员和士大夫,整个的官僚集团,都发生根本xing的改变,是想着从高层出发的。
两人的目的有些一致,到方法截然不同。
而且苏天成讲究的就是实际效果,不管你有着如何崇高的思想,有着多大的野心,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做出来事情,那些站在高位,不体察民间疾苦、不愿意做实际的事情、夸夸其谈的做法,他是最为反感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苏天成与刘宗周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就是矛盾,实实在在的矛盾。
可刘宗周确实是大儒,不能够轻易否定的大儒。
不管是在繁华的时代、还是乱世,社会都需要刘宗周、黄道周这类人,他们有着书生节气,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yin,追求学术思想,坚持自身的信念。
可这类人,也要好好使用,否则,他们可能会危及到朝廷的根基。
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之后,苏天成找到了柳敬亭。
自从加入中兴学社之后,柳敬亭再也没有说书了,他已经成为了中兴学社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跟随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等人,在他们谈话的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和归纳其中的认识。
这样的工作任务,可不是随便就能够做好的,所以说,柳敬亭几乎投入了全部的jing力,一方面,他时常向孙承宗等人学习请教,一方面跟着刘云清等人读书,每次谈话下来,他将整理好的资料,给孙承宗等人过目,对于其中不妥当的部分,马上进行修改。
半个月的时间下来,柳敬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里面,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
隐隐的,他也感觉到了,这个全新的领域里面,有些观点,与士大夫提倡的观点是不一样的,重点强调了民生,也就是要让普通的老百姓,过上好ri子,似乎是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的,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观点。
内心里面,柳敬亭非常的感激苏天成,因为苏天成亲自担保,他能够留在中兴学社,不需要继续说书维持生活,接触的人不一样了,见识也不一样了。
得知苏天成找他有事情,柳敬亭匆匆赶到了县衙。
“柳兄,在学社半个月时间了,感觉如何啊。”
“非常好,草民感谢大人给予的这个机会。”
“可不要这样说,我听到孙大人、鹿大人和黄大人都说了,你每ri里都很是辛苦,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注意身体啊,我本来想着听你说说书的,可惜没有机会了。”
“大人万万不要这样说,若是想听草民说书,随时随地都可以的。”
“好,我有个想法,就在最近的时间之内,请你说一段书,不过不要说到历史书籍了,说一说我大明朝的事情,重点是老百姓的疾苦,你在市井多年,知道老百姓的疾苦,知道老百姓的怨气和不平,就将这些事情说出来,让那些士子和士绅富户,好好听听,知道他们需要做一些什么事情。”
柳敬亭非常的吃惊,说书人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够随便的议论朝政,因言获罪的事情太多了,老百姓的疾苦算什么啊,要是随便议论朝政了,被降罪了,那才是破天的冤枉。
“你不要有什么担心的,这次你说书,听的人不多,但绝对是能够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你仔细整理一下,也认真准备一下,就说老百姓的疾苦,不要有什么忌讳的,你大可放心,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
“大人,这书草民说了,不过不能够要大人承担责任啊。”
“就这么定下来了,我来承担所有的责任,你不要坚持,要求你来承担责任,会引发很多事情的,你也不一定能够承受。”
“大人,那草民准备好了之后,首先给大人说说,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犯下忌讳的地方。”
“呵呵,柳兄,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婆婆妈妈的,请师师为主,你认为合适的,直接就说出来,老百姓的冤屈太多了,可惜我们好多的士大夫,忘记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老百姓都是愚昧的,就是要依靠你说出来,你可要记住,你到了中兴学社,代表的是好多的穷苦人,他们的委屈和要求,你要大胆的说出来。”
柳敬亭看着苏天成,感觉到眼眶发热,有些说不出话来了,他内心的感受,也愈发的真实了,中兴学社不同于其他的学社,重点是为着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而且是要求士绅富户做出来贡献的。
“大人放心,草民一定做好准备的。”
柳敬亭离开之后,黄道周也到了县衙。
苏天成和黄道周之间,说话就直接很多了,刘宗周到江宁县来了,黄道周肯定是知道的,两人以前的交情,也是不错的,要想说服刘宗周,或者是让刘宗周继续研究自身的学问,继续发扬光大儒学,不是简单的事情,苏天成需要得到黄道周的帮助。
黄道周得知了苏天成的想法,沉吟了好长的时间。
他确实知道刘宗周的思想,在朝廷上的时候,刘宗周坚持自身的想法,不惜和皇上辩解,想要转变思想,恐怕不容易。
不过,大半年的时间,黄道周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江宁县发生的一系列的改变,江宁营取得的骄人的战绩,这些都是在江宁县赋税政策发生根本xing的改变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慢慢的,相信事实的黄道周,觉得苏天成坚持的一切,是正确的。
他同意了,和苏天成一道来说服刘宗周。
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苏天成稍微安心了一些。
刘宗周的认识固定了,不可能通过一次的交谈,就让其放弃以前的想法,这不现实,但至少可以做到,令刘宗周不反对中兴学社坚持的观点和做法。
做任何的事情,有人支持,就必然有人反对,想着天下的读书人、士绅富户,都是一个鼻孔出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包容一切的心胸要有,但更要用强制的手段,推行一切的政策,保证政权的运转。
退一万步说,最不济的局面,就是刘宗周坚持己见,团结东林党和复社,与中心学社对着干,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心学社的发展步伐,不会因为这些坎坷慢下来,相反,通过一系列的斗争,中兴学社的思想,慢慢的成熟和完善起来,达到一定的历史高度,从而团结最多的读书人,众人拧成一股绳,逐步的改变大明朝千疮百孔的局面。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