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对峙的开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政客最新章节!
这一次的辩论,苏天成丝毫不敢小觑,士子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能够在民间造成巨大的震动,有些时候,朝廷也需要注意这样的声音,比如说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再次进入内阁,成为内阁首辅,就是依靠东林党、复社和张溥等出力的。
当然了,自己穿越到大明朝来,就有着足够的信心,改变这一切,不管怎么说,紫金梁、老回回、不沾泥命丧他的手里,这已经是改写历史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的。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经过这几年的拼搏和实践,苏天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巅峰,如今的基垂是不错的,至少大明朝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代表着先进,就和几百年之后,某个超级大国一样,只是这种潜能,完全消耗在了内忧外困方面。
但这样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关键还是在于做出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力量,不能够忽视。
张溥、钱谦益以及黄道周等人,都是代表着一种力量的,他们的身后,有着大批的追随者,这些人摇旗呐喊的本事很不错,而且与朝廷里面的官员,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被他们所污蔑,后面的日子不好过,至少自己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应对这谐心的事情。
舆论和宣传的作用是无穷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时代。读书人不多,朝政完全被读书人把持。民众的文化素质,普遍是偏低的,他们没有多少的辨别能力,对士绅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和尊敬,相信官员士绅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
普通民众,更不知道维护自身的权益,农民起义军只是最为极端和暴力的一种维权方式。一旦这种方式成气候了,对社会发展造成的破坏,令人难以置信,他们通过血腥的手段,获得了政权,稍有成就之后,洋洋自得。醉心于享受,过着更加奢侈**的生活,最终以更快的速度,失去民众的支持。
如何获得舆论的支持,成为了苏天成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说到底,这就是统一战线的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当初之所以不想结社,也是因为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够出面做这样的事情,比如东林党的顾宪成、钱谦益,复社的张溥等人。都是辞去了官职之后,才能够大肆结社的。
经过了和张溥的辩论之后。苏天成愈发认识到了,必须要组织一个社团,团结大部分的读书人,这个社团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关心和议论朝政的,在效忠皇上的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这个能够得到皇上直接支持的社团,来击垮东林党、复社等社团,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毕竟读书人的愿望,还是想着展现自身的能力,就算是不能够直接进入朝廷为官,能够提出来一些意见建议,被朝廷采纳,在他们看来,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当然了,这个社团的领导人,必须是德高望重的,自己不合适,毕竟是朝廷官员。
一个人的名字,进入了苏天成的脑海,赋闲在家的孙承宗。
孙承宗是万历年间的殿试榜眼,曾经是明熹宗朱由检的老师,在朝廷之内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就是魏忠贤专权的时候,也想着拉拢孙承宗。
孙承宗的仕途极为坎坷,两次被排挤下台,特别是崇祯四年,担任辽东经略的时候,因为大凌河兵败,引起了朝廷内部的互相倾轧,被迫辞职。
但孙承宗抗击后金的战功,举朝皆知。
这样的人来担任社团的领袖,一定是众望所归,什么钱谦益、张溥等人,根本没有资格与孙承宗较劲的。
这里面的工作,也是好做的,只要皇上支持,凭着自己的说辞,孙承宗一定会欣然同意的,孙承宗本来就在家里著书立说,能够成为诸多读书人的老师,那是很荣耀的事情,对于做学问,也是很有利的。
就在苏天成还在筹划如何达到目的的时候,他与张溥之间的辩论,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了,南直隶的士子开始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次的争论,来的很是突然,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这一次的辩论思潮,促使苏天成下定决心,加快了做事情的步伐。
传出去这一次辩论内容的,是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
他们当然认为,张溥坚持的观点,是正确的,苏天成就是一派胡言,所以说,在讲述辩论内容的时候,想方设法的贬低苏天成。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黄道周站出来了,还原了当天辩论的情形,而且在东林书院授课的时候,原原本本的讲述了辩论的内容。不仅如此,黄道周还要求诸多的学子,认真思索,看看这一场的辩论,究竟应该怎么看。
东林四公子,因为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已经在应天府乃至于南直隶,引发了一定的反响,他们的声誉就不是很好了,这一次,剩余的东林三公子,在传播消息的过程中,故意贬低苏天成,有着泄私愤的意思,引发了黄道周的不满,站出来澄清了事实,这更加令大家看不惯东林三公子了。
要知道,学子的骨头是很硬的,最为看不惯的,就是背后中伤的做法,苏天成和张溥之间的辩论,这该是多大的事情,参加的人还有钱谦益和黄道周,面对如此重要的事情,东林三公子都敢于随便说,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有人觉得,难怪东林四公子为首的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可见在品行的比较上面,三公子是输了一筹的。
这一次的讨论,有些奇怪,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按照张溥、钱谦益等人的影响,南直隶的学子,要毫无疑问支持他们的,至于说苏天成,虽然文采出众,但和学子的接触,毕竟不多,在学子中间的影响,相对还是小了很多的。
或许是黄道周显示出来了不同的态度,但更为关键的是,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范景文,在一次讲话的时候表态了,他的话语,居然是支持苏天成的,这就令众人开始沉思了。
在官场上,范景文的影响是非同一般的,也是诸多的学子所推崇的。
于是,南直隶的士子,分为了两大阵营,一边是支持张溥和钱谦益的,一边是支持苏天成的,两派学子争得面红耳赤,常常让双方都下不来台。
这一切的情况,终于引起了苏天成的注意。
他已经请渠清泽帮忙了,在给上面的奏折中间,提出来了面圣的事情,时间安排上面,必须要尽快,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了,和朱由检好好的谈一谈,无论如何,都是要说动朱由检支持自己的。
自己与张溥之间的辩论,引发了南直隶士子的争论,这是出乎预料的,毕竟当天到四海酒楼的,就是那么几个人,渠清泽和王大治是绝对不会说的,至于说张溥、钱谦益和黄道周,因为身份的关系,也不会随便说,剩下就是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了。
想到邹平章那样的性格,苏天成暗暗叹气,年轻人具有这样的性格,没有什么稀奇的,穿越之前,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些性格,还要厉害,只不过经历了这次的穿越,成熟稳重了很多,肩负的责任也不相同了。
负责去打探消息的苏俊,来到了三堂。
“大人,属下打听清楚了,上元县、江宁县的士子,包括诸多的士绅富户,确实在议论和争论您与张溥之间的辩论,泄露四海酒楼辩论事宜的,是东林三公子,他们胡言乱语,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引发了黄道周大人的不满,黄大人站出来说话了,原原本本说了当日的辩论,如今,东林三公子为众多的士子唾弃啊。”
看着苏俊兴奋的表情,苏天成面带微笑开口了。
“苏俊,辛苦你了,还有什么消息啊。”
“对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据说范大人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有过表态,他的意见,是支持您的,范大人的表态,在士子中间,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苏天成的神色,有些严肃了。
“哦,原来有这样的事情啊,那你是否打听到,如今的辩论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这个,属下还不是很清楚,听说是旗鼓相当,毕竟好多的士子,要么就是东林书院的学生,要么就是复社的成员。”
“好了,我知道了,这段时间,你重点去打听一下,看看这场讨论,究竟是哪一方占据上风,不要有什么顾忌,尽管实话实说。”
看着苏俊离开之后,苏天成的神情更加的严肃了,这样的辩论和讨论,可不能够小看,这是一次改变历史发展的重大机会,众多士子的认识,在慢慢开始发生改变了,要说读书人中间,真正的富裕户,也不是很多的,大部分的人,还是渴望公平正义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T
这一次的辩论,苏天成丝毫不敢小觑,士子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能够在民间造成巨大的震动,有些时候,朝廷也需要注意这样的声音,比如说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再次进入内阁,成为内阁首辅,就是依靠东林党、复社和张溥等出力的。
当然了,自己穿越到大明朝来,就有着足够的信心,改变这一切,不管怎么说,紫金梁、老回回、不沾泥命丧他的手里,这已经是改写历史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的。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经过这几年的拼搏和实践,苏天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巅峰,如今的基垂是不错的,至少大明朝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代表着先进,就和几百年之后,某个超级大国一样,只是这种潜能,完全消耗在了内忧外困方面。
但这样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关键还是在于做出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力量,不能够忽视。
张溥、钱谦益以及黄道周等人,都是代表着一种力量的,他们的身后,有着大批的追随者,这些人摇旗呐喊的本事很不错,而且与朝廷里面的官员,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被他们所污蔑,后面的日子不好过,至少自己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应对这谐心的事情。
舆论和宣传的作用是无穷的,特别是在这样的时代。读书人不多,朝政完全被读书人把持。民众的文化素质,普遍是偏低的,他们没有多少的辨别能力,对士绅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和尊敬,相信官员士绅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
普通民众,更不知道维护自身的权益,农民起义军只是最为极端和暴力的一种维权方式。一旦这种方式成气候了,对社会发展造成的破坏,令人难以置信,他们通过血腥的手段,获得了政权,稍有成就之后,洋洋自得。醉心于享受,过着更加奢侈**的生活,最终以更快的速度,失去民众的支持。
如何获得舆论的支持,成为了苏天成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说到底,这就是统一战线的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当初之所以不想结社,也是因为自己是朝廷的官员,不能够出面做这样的事情,比如东林党的顾宪成、钱谦益,复社的张溥等人。都是辞去了官职之后,才能够大肆结社的。
经过了和张溥的辩论之后。苏天成愈发认识到了,必须要组织一个社团,团结大部分的读书人,这个社团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关心和议论朝政的,在效忠皇上的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这个能够得到皇上直接支持的社团,来击垮东林党、复社等社团,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毕竟读书人的愿望,还是想着展现自身的能力,就算是不能够直接进入朝廷为官,能够提出来一些意见建议,被朝廷采纳,在他们看来,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当然了,这个社团的领导人,必须是德高望重的,自己不合适,毕竟是朝廷官员。
一个人的名字,进入了苏天成的脑海,赋闲在家的孙承宗。
孙承宗是万历年间的殿试榜眼,曾经是明熹宗朱由检的老师,在朝廷之内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就是魏忠贤专权的时候,也想着拉拢孙承宗。
孙承宗的仕途极为坎坷,两次被排挤下台,特别是崇祯四年,担任辽东经略的时候,因为大凌河兵败,引起了朝廷内部的互相倾轧,被迫辞职。
但孙承宗抗击后金的战功,举朝皆知。
这样的人来担任社团的领袖,一定是众望所归,什么钱谦益、张溥等人,根本没有资格与孙承宗较劲的。
这里面的工作,也是好做的,只要皇上支持,凭着自己的说辞,孙承宗一定会欣然同意的,孙承宗本来就在家里著书立说,能够成为诸多读书人的老师,那是很荣耀的事情,对于做学问,也是很有利的。
就在苏天成还在筹划如何达到目的的时候,他与张溥之间的辩论,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了,南直隶的士子开始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次的争论,来的很是突然,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这一次的辩论思潮,促使苏天成下定决心,加快了做事情的步伐。
传出去这一次辩论内容的,是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
他们当然认为,张溥坚持的观点,是正确的,苏天成就是一派胡言,所以说,在讲述辩论内容的时候,想方设法的贬低苏天成。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黄道周站出来了,还原了当天辩论的情形,而且在东林书院授课的时候,原原本本的讲述了辩论的内容。不仅如此,黄道周还要求诸多的学子,认真思索,看看这一场的辩论,究竟应该怎么看。
东林四公子,因为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已经在应天府乃至于南直隶,引发了一定的反响,他们的声誉就不是很好了,这一次,剩余的东林三公子,在传播消息的过程中,故意贬低苏天成,有着泄私愤的意思,引发了黄道周的不满,站出来澄清了事实,这更加令大家看不惯东林三公子了。
要知道,学子的骨头是很硬的,最为看不惯的,就是背后中伤的做法,苏天成和张溥之间的辩论,这该是多大的事情,参加的人还有钱谦益和黄道周,面对如此重要的事情,东林三公子都敢于随便说,更不要说其他的事情了,有人觉得,难怪东林四公子为首的刘云清,毅然离开,投奔了苏天成,可见在品行的比较上面,三公子是输了一筹的。
这一次的讨论,有些奇怪,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按照张溥、钱谦益等人的影响,南直隶的学子,要毫无疑问支持他们的,至于说苏天成,虽然文采出众,但和学子的接触,毕竟不多,在学子中间的影响,相对还是小了很多的。
或许是黄道周显示出来了不同的态度,但更为关键的是,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范景文,在一次讲话的时候表态了,他的话语,居然是支持苏天成的,这就令众人开始沉思了。
在官场上,范景文的影响是非同一般的,也是诸多的学子所推崇的。
于是,南直隶的士子,分为了两大阵营,一边是支持张溥和钱谦益的,一边是支持苏天成的,两派学子争得面红耳赤,常常让双方都下不来台。
这一切的情况,终于引起了苏天成的注意。
他已经请渠清泽帮忙了,在给上面的奏折中间,提出来了面圣的事情,时间安排上面,必须要尽快,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了,和朱由检好好的谈一谈,无论如何,都是要说动朱由检支持自己的。
自己与张溥之间的辩论,引发了南直隶士子的争论,这是出乎预料的,毕竟当天到四海酒楼的,就是那么几个人,渠清泽和王大治是绝对不会说的,至于说张溥、钱谦益和黄道周,因为身份的关系,也不会随便说,剩下就是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了。
想到邹平章那样的性格,苏天成暗暗叹气,年轻人具有这样的性格,没有什么稀奇的,穿越之前,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些性格,还要厉害,只不过经历了这次的穿越,成熟稳重了很多,肩负的责任也不相同了。
负责去打探消息的苏俊,来到了三堂。
“大人,属下打听清楚了,上元县、江宁县的士子,包括诸多的士绅富户,确实在议论和争论您与张溥之间的辩论,泄露四海酒楼辩论事宜的,是东林三公子,他们胡言乱语,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引发了黄道周大人的不满,黄大人站出来说话了,原原本本说了当日的辩论,如今,东林三公子为众多的士子唾弃啊。”
看着苏俊兴奋的表情,苏天成面带微笑开口了。
“苏俊,辛苦你了,还有什么消息啊。”
“对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据说范大人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有过表态,他的意见,是支持您的,范大人的表态,在士子中间,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苏天成的神色,有些严肃了。
“哦,原来有这样的事情啊,那你是否打听到,如今的辩论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这个,属下还不是很清楚,听说是旗鼓相当,毕竟好多的士子,要么就是东林书院的学生,要么就是复社的成员。”
“好了,我知道了,这段时间,你重点去打听一下,看看这场讨论,究竟是哪一方占据上风,不要有什么顾忌,尽管实话实说。”
看着苏俊离开之后,苏天成的神情更加的严肃了,这样的辩论和讨论,可不能够小看,这是一次改变历史发展的重大机会,众多士子的认识,在慢慢开始发生改变了,要说读书人中间,真正的富裕户,也不是很多的,大部分的人,还是渴望公平正义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