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节!
div lign="ener">
国师府,天津特区的权利中心。天津特区游离余大明官场体制之外,但是却拥有超然力量。
人们,肖图白大人经常在国师府中接见军人、商人、学生、媒体记者、医生、工人等等各方面的人士。听取各方面人士的呼声,肖图白会经过慎重的思考,从而制定出一条条新的政策,而这些政策被制定,将会影响到整个天津特区。而天津特区的影响力,已经居于北直隶之冠。天津被影响,北直隶就会被影响。甚至,这股影响力会被传导向北方各地,甚至朝鲜、日本、南洋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为政者,尤其是强权的执政者,个人喜欢影响着其所治理下社会的发展方向。强权、独裁,优势在于英明的独裁者,可以将社会的效率提升到极点,在正确的发展路线上,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伟力!但是,强权和独裁政府,犯起误来,危险性也是成倍的增长。
肖图白特区政府,就的一个典型的独裁强权政府!很多事项,仅需肖图白拍板决定,即可动员整个特区。甚至,连对外出兵这种大事,也能够先斩后奏,事后向朝廷汇报。
当然,天津特区每一次对外出兵,借口皆是“奉了皇上密旨”,而崇祯皇帝也最快速度宣布“朕对这件事负责”。文人内阁,已经对于皇帝不断饶过内阁,向特区“下密旨”深恶痛绝。但是,皇帝强硬的表示。有下密旨的权限,而特区愿意奉这份没有内阁批准的不正规圣旨。大臣们也只能不断用嘴炮表示的愤怒。
当然,鉴于大明王朝,有几个皇帝天顺、正德、天启三个皇帝,都是年纪轻轻、身体健康,就因为落水啊之类的小问题,不明不白的死掉了。而死后,都是没有留下子嗣!一次两次,是意外。连续三次的意外,不免令人觉得不寒而栗。
史书上没有证据说文臣弄死了皇帝,但是那几个死掉的皇帝,都做了一些伤害地主官绅利益的改革,文官们有谋杀皇帝的利益动机,也有策划这种阴谋的能力。
所以,崇祯对于文臣的能量。也是非常忌惮。
肖图白同样忌惮那群道貌岸然的文臣,所以远离他们,只在的能控制的地盘出入。虽然,这样一来,肖图白将困在天津这么一个小小地盘上,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值得的。
此时,肖图白正在捧着一本书,名叫做《天工开物》。这部书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根据考察大明诸多的手工作坊和农田中是采用的先进生产技术,所创作的一部17世纪百科全说式的科普书籍。
《天工开物》中收录了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领域的先进生产技术。可以说,按照《天工开物》里面的项目。已经达到手工业时代的巅峰。如果将这些项目集中上马,甚至已经达到工业革命前夜的标准。
《天工开物》虽在大明崇祯十年年出版。但是并未受到重视。历史上这部技术百科全书,在清初被英国商人购入欧洲,对促进英国生产力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甚至,工业革命爆发后,这部书依然具备重大的参考价值。
后世,《天工开物》的原本,在中国已经绝版了。中国人重新获得《天工开物》内容,还是靠在大英帝国的博物馆中,以照相机将书本内容拍摄下来,才重新引进国内。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后世被誉为明末大科学家,备受推崇。但是,宋应星在世的时候,仅是大明微不足道的底层小官员,几十年的心血都放在了其热爱的科研研究上,从而在官场上是非常失败的。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上更是哀叹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意思是,我非常穷啊,想要做实验验证一些科学道理,却没有钱去实现。所以,希望能出版这本书,赚一点钱去做科学研究。也希望一些同是科学爱好者,读了这本里面的一些技术能不能实现。
不过,《天工开物》是一本扑街书,宋应星在涂绍煃的资助下获得出版。但是,发行量仅仅数千本,并不可能依靠图书出版的稿费,提供其科研的资金。
而宋应星在整个明末,虽然官职卑微,但是一直没有放弃科学,并且主张“天工人其代之”和“开物成务”。
“天工人其代之”,主张发明先进的机器,增加劳动生产效率,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开物成务”的主张,则是希望一些大明的科学研究者,不要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好奇心,而是要研究和与生产结合起来,让科技研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事实上,宋应星的主张,与肖图白是不谋而合的。肖图白的优势,仅仅是在于穿越,眼光比宋应星更长远。但是,在实际主持17世纪的科研、生产项目上,肖图白未必能有宋应星内行。
而在肖图白眼里,一个宋应星比之大明南京朝廷的内阁诸公,加起来还有用的多。
其实,明末的满朝诸公,多是嘴炮一堆,写的文章锦绣。但是一个个主张的策略,既不能改变大明王朝灭亡的宿命,又不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成为强国。国家由这群文科废柴治理,还不如换宋应星这种理科大牛人掌权。
后世的中国,挨了无数次打,才领悟到军阀不能强国、文人也不能强国,工程师治国能让国家实现富强。
于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领导人。都有一定理工科的背景。
理工科的领导人治国,治理结果是很明显的。皆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问题。
理工科治国:国家的信仰是gd,百姓的信仰是人民币!
这种信仰,没有不好!比之任何主义,更加符合唯物主义!金钱、生产力,既是唯物主义!
只要gd发展的好,政府财政就不会太差。政府财政不差,对于处理灾荒,流民等等问题。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去解决,而不会将之变成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因为,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仅仅是为了生存,仅仅是为了吃饭。连吃饭问题也不能解决,谁给一口饭、一条生路。他们自然会跟从谁,哪怕让他们造反,也在所不惜。
比如,宋朝别看历史上叫嚷穷、亏空,但是宋朝总财政收入是其他朝代的几倍,并且大手大脚用钱解决社会问题。才会一天到晚叫嚷穷。宋朝的穷,是每年收入上1.6亿贯钱,结果花出去1.7亿贯,形成了赤字。和明朝每年3000万两财政收入,觉得苦逼非常。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宋朝很少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因为哪里出现了灾情。政府就出钱,将灾民雇佣为军人养起来。虽然这些军人基本没有战斗力,但是被政府雇佣了,自然也就不会当流寇了,反而帮助政府镇压起义。所以,南北两宋,农民起义确实有,但是规模都不大。因为,灾民中的青壮年,被政府花钱雇佣收买了,想要造反的野心家找不到大量的失业青年响应,自是不能将农民起义事业做大做强。
而明朝的财政制度一塌糊涂,不但不可能采取宋朝那种用钱收买灾民的策略,更连给已经有的200万军队发军饷也不能够。于是,明朝后期,士兵闹饷暴动,也是司空见惯。
想要做到用经济问题解决政治、军事问题,先决条件是有钱!必须必宋朝还有钱才行!
而要有钱,则需要发展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后世被十多亿人熟知!而发展科技,自然需要重用科技人才。
明末科技人才,宋应星应该居首!仅凭《天工开物》,宋应星也当得起崇祯年间科技第一人!况且,《天工开物》仅是宋应星著作中,很小一部分,他对于科技的认,并不仅是一部《天工开物》可以涵盖!
而通过阅读《天工开物》,肖图白便已惊叹于宋应星的对于17世纪科学知识的渊博和扎实,以及宋应星毕生对于科学研究是执着。
虽然宋应星直接掌握的科学知识,甚至不如后世熟读《十万个为》的普通人。但是,关键是宋应星,掌握已知、探索未知,并且将科学应用于生产,通过改变生产力的方式,影响这个世界。这种改变,比政治、军事的改变更彻底,因为人类帝王将相的历史是很卑微的,真正的唯物主义大历史,是人类自然、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的这一个过程。生产力的积累进步,这才是深远的改变文明进程。谁做宰相,谁当皇帝,书发表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真的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肖图白并不厌恶文科生,但是厌恶文科生治国!
文科生无用论,或者是偏激了一些。但是,文科生不能成为统治者,至少文科生不能成为政权唯一的统计阶层。
而中国自古以来,就采取悲哀的文科生治国。文科生对于精确的数学不感兴趣,对于详细的军事情报不感兴趣,凡事只讲究个大概、也许。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墨子等人的学科严禁细致。
而一些儒家先贤,描述的的开十二石弓,已经令人吐槽无力了。甚至,儒家的一些学者,为了阐述的道理,经常喜欢“瞎编”、“捏造”历史。儒家学生,从根子里面的先贤就不讲究真实性,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还有,明朝的文科生描述12磅红衣大炮“一炮糜烂数十里”,实际是描述这一炮的碎片打中了努尔哈赤,鞑子因此撤退的描写。但是严谨的军事统计,应该是这一炮射程、命中、杀伤了多少人之类的详细战果统计,而不是这中夸张其词,让不知情的人吐槽,这是描写核武器呢?
后世的清末明初,也效仿西方兴建了一些大学,但是早期的大学里面弄出了一堆的法律、政治、文学、历史、考古之类的学科,培养了一大堆的文科大师。但是,这些文科大师,对于国家民族真的没有多少用处,既不可富国强兵,也不能改善民生。
中国的国力,一直到“没有文科大师”,骨子才逐渐硬朗起来,没有文科大师,遍地都是廉价工科生、工程师,那才是国力蒸腾磅礴的真正写照。
任何一个年代,想要发展生产力,理工大牛人是根本!
宋应星是明末最伟大的本土理工大牛,肖图白自是不愿意埋没了这样的国宝级人才!
——————
:悲催求订阅,均订只有250。吐血,250啊,真有喜感。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div lign="ener">
国师府,天津特区的权利中心。天津特区游离余大明官场体制之外,但是却拥有超然力量。
人们,肖图白大人经常在国师府中接见军人、商人、学生、媒体记者、医生、工人等等各方面的人士。听取各方面人士的呼声,肖图白会经过慎重的思考,从而制定出一条条新的政策,而这些政策被制定,将会影响到整个天津特区。而天津特区的影响力,已经居于北直隶之冠。天津被影响,北直隶就会被影响。甚至,这股影响力会被传导向北方各地,甚至朝鲜、日本、南洋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为政者,尤其是强权的执政者,个人喜欢影响着其所治理下社会的发展方向。强权、独裁,优势在于英明的独裁者,可以将社会的效率提升到极点,在正确的发展路线上,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伟力!但是,强权和独裁政府,犯起误来,危险性也是成倍的增长。
肖图白特区政府,就的一个典型的独裁强权政府!很多事项,仅需肖图白拍板决定,即可动员整个特区。甚至,连对外出兵这种大事,也能够先斩后奏,事后向朝廷汇报。
当然,天津特区每一次对外出兵,借口皆是“奉了皇上密旨”,而崇祯皇帝也最快速度宣布“朕对这件事负责”。文人内阁,已经对于皇帝不断饶过内阁,向特区“下密旨”深恶痛绝。但是,皇帝强硬的表示。有下密旨的权限,而特区愿意奉这份没有内阁批准的不正规圣旨。大臣们也只能不断用嘴炮表示的愤怒。
当然,鉴于大明王朝,有几个皇帝天顺、正德、天启三个皇帝,都是年纪轻轻、身体健康,就因为落水啊之类的小问题,不明不白的死掉了。而死后,都是没有留下子嗣!一次两次,是意外。连续三次的意外,不免令人觉得不寒而栗。
史书上没有证据说文臣弄死了皇帝,但是那几个死掉的皇帝,都做了一些伤害地主官绅利益的改革,文官们有谋杀皇帝的利益动机,也有策划这种阴谋的能力。
所以,崇祯对于文臣的能量。也是非常忌惮。
肖图白同样忌惮那群道貌岸然的文臣,所以远离他们,只在的能控制的地盘出入。虽然,这样一来,肖图白将困在天津这么一个小小地盘上,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值得的。
此时,肖图白正在捧着一本书,名叫做《天工开物》。这部书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根据考察大明诸多的手工作坊和农田中是采用的先进生产技术,所创作的一部17世纪百科全说式的科普书籍。
《天工开物》中收录了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领域的先进生产技术。可以说,按照《天工开物》里面的项目。已经达到手工业时代的巅峰。如果将这些项目集中上马,甚至已经达到工业革命前夜的标准。
《天工开物》虽在大明崇祯十年年出版。但是并未受到重视。历史上这部技术百科全书,在清初被英国商人购入欧洲,对促进英国生产力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甚至,工业革命爆发后,这部书依然具备重大的参考价值。
后世,《天工开物》的原本,在中国已经绝版了。中国人重新获得《天工开物》内容,还是靠在大英帝国的博物馆中,以照相机将书本内容拍摄下来,才重新引进国内。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后世被誉为明末大科学家,备受推崇。但是,宋应星在世的时候,仅是大明微不足道的底层小官员,几十年的心血都放在了其热爱的科研研究上,从而在官场上是非常失败的。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上更是哀叹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意思是,我非常穷啊,想要做实验验证一些科学道理,却没有钱去实现。所以,希望能出版这本书,赚一点钱去做科学研究。也希望一些同是科学爱好者,读了这本里面的一些技术能不能实现。
不过,《天工开物》是一本扑街书,宋应星在涂绍煃的资助下获得出版。但是,发行量仅仅数千本,并不可能依靠图书出版的稿费,提供其科研的资金。
而宋应星在整个明末,虽然官职卑微,但是一直没有放弃科学,并且主张“天工人其代之”和“开物成务”。
“天工人其代之”,主张发明先进的机器,增加劳动生产效率,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
“开物成务”的主张,则是希望一些大明的科学研究者,不要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好奇心,而是要研究和与生产结合起来,让科技研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事实上,宋应星的主张,与肖图白是不谋而合的。肖图白的优势,仅仅是在于穿越,眼光比宋应星更长远。但是,在实际主持17世纪的科研、生产项目上,肖图白未必能有宋应星内行。
而在肖图白眼里,一个宋应星比之大明南京朝廷的内阁诸公,加起来还有用的多。
其实,明末的满朝诸公,多是嘴炮一堆,写的文章锦绣。但是一个个主张的策略,既不能改变大明王朝灭亡的宿命,又不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成为强国。国家由这群文科废柴治理,还不如换宋应星这种理科大牛人掌权。
后世的中国,挨了无数次打,才领悟到军阀不能强国、文人也不能强国,工程师治国能让国家实现富强。
于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领导人。都有一定理工科的背景。
理工科的领导人治国,治理结果是很明显的。皆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问题。
理工科治国:国家的信仰是gd,百姓的信仰是人民币!
这种信仰,没有不好!比之任何主义,更加符合唯物主义!金钱、生产力,既是唯物主义!
只要gd发展的好,政府财政就不会太差。政府财政不差,对于处理灾荒,流民等等问题。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去解决,而不会将之变成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因为,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仅仅是为了生存,仅仅是为了吃饭。连吃饭问题也不能解决,谁给一口饭、一条生路。他们自然会跟从谁,哪怕让他们造反,也在所不惜。
比如,宋朝别看历史上叫嚷穷、亏空,但是宋朝总财政收入是其他朝代的几倍,并且大手大脚用钱解决社会问题。才会一天到晚叫嚷穷。宋朝的穷,是每年收入上1.6亿贯钱,结果花出去1.7亿贯,形成了赤字。和明朝每年3000万两财政收入,觉得苦逼非常。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宋朝很少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因为哪里出现了灾情。政府就出钱,将灾民雇佣为军人养起来。虽然这些军人基本没有战斗力,但是被政府雇佣了,自然也就不会当流寇了,反而帮助政府镇压起义。所以,南北两宋,农民起义确实有,但是规模都不大。因为,灾民中的青壮年,被政府花钱雇佣收买了,想要造反的野心家找不到大量的失业青年响应,自是不能将农民起义事业做大做强。
而明朝的财政制度一塌糊涂,不但不可能采取宋朝那种用钱收买灾民的策略,更连给已经有的200万军队发军饷也不能够。于是,明朝后期,士兵闹饷暴动,也是司空见惯。
想要做到用经济问题解决政治、军事问题,先决条件是有钱!必须必宋朝还有钱才行!
而要有钱,则需要发展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后世被十多亿人熟知!而发展科技,自然需要重用科技人才。
明末科技人才,宋应星应该居首!仅凭《天工开物》,宋应星也当得起崇祯年间科技第一人!况且,《天工开物》仅是宋应星著作中,很小一部分,他对于科技的认,并不仅是一部《天工开物》可以涵盖!
而通过阅读《天工开物》,肖图白便已惊叹于宋应星的对于17世纪科学知识的渊博和扎实,以及宋应星毕生对于科学研究是执着。
虽然宋应星直接掌握的科学知识,甚至不如后世熟读《十万个为》的普通人。但是,关键是宋应星,掌握已知、探索未知,并且将科学应用于生产,通过改变生产力的方式,影响这个世界。这种改变,比政治、军事的改变更彻底,因为人类帝王将相的历史是很卑微的,真正的唯物主义大历史,是人类自然、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的这一个过程。生产力的积累进步,这才是深远的改变文明进程。谁做宰相,谁当皇帝,书发表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真的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肖图白并不厌恶文科生,但是厌恶文科生治国!
文科生无用论,或者是偏激了一些。但是,文科生不能成为统治者,至少文科生不能成为政权唯一的统计阶层。
而中国自古以来,就采取悲哀的文科生治国。文科生对于精确的数学不感兴趣,对于详细的军事情报不感兴趣,凡事只讲究个大概、也许。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墨子等人的学科严禁细致。
而一些儒家先贤,描述的的开十二石弓,已经令人吐槽无力了。甚至,儒家的一些学者,为了阐述的道理,经常喜欢“瞎编”、“捏造”历史。儒家学生,从根子里面的先贤就不讲究真实性,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还有,明朝的文科生描述12磅红衣大炮“一炮糜烂数十里”,实际是描述这一炮的碎片打中了努尔哈赤,鞑子因此撤退的描写。但是严谨的军事统计,应该是这一炮射程、命中、杀伤了多少人之类的详细战果统计,而不是这中夸张其词,让不知情的人吐槽,这是描写核武器呢?
后世的清末明初,也效仿西方兴建了一些大学,但是早期的大学里面弄出了一堆的法律、政治、文学、历史、考古之类的学科,培养了一大堆的文科大师。但是,这些文科大师,对于国家民族真的没有多少用处,既不可富国强兵,也不能改善民生。
中国的国力,一直到“没有文科大师”,骨子才逐渐硬朗起来,没有文科大师,遍地都是廉价工科生、工程师,那才是国力蒸腾磅礴的真正写照。
任何一个年代,想要发展生产力,理工大牛人是根本!
宋应星是明末最伟大的本土理工大牛,肖图白自是不愿意埋没了这样的国宝级人才!
——————
:悲催求订阅,均订只有250。吐血,250啊,真有喜感。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