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节!
div lign="ener">
白奴们的手艺,只能算是“技术”。
长远来看,翻译的西方知识的价值,比纯粹的技术要强的多。懂技术的工匠,大多数只能掌握制作的方法,而并不能够归纳其核心的科学道理。
只有科学家以数学作为工具,将这种技术长期的总结、归纳成为科学的道理,这才更有意义。
掌握了一门科学的原理,自是可以推演出无数种技术应用。
何塞带来的书本有一万多本,在肖图白看来大约有1300本拥有价值。其他的那些哲学、小说、诗歌类的,反正肖图白根本不屑一顾,也许放个几百年,能够成为价值连城的古董书籍,但是眼下肖图白是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去翻译。
肖图白只会令人去翻译科学技术类的书籍。
为了大规模的翻译西方科技书籍,肖图白成立了“西学馆”,专事翻译、整理西方科技书籍的任务。
何塞除了带来了1万多部书籍之外,还为肖图白弄的30多名翻译人才,其中只有5人拥有将西方文字准确翻译成为中文的能力。而天津市舶司,也提供了3名有一定水平的翻译家。
8个翻译家的能力,一年才能够翻译10本,要将1300多部科技书籍翻译完成,则需要百年时间。
这样的效率,肖图白是非常不满意的。
“国师大人为何烦恼?”陈观鱼询问道,
肖图白叹道:“这1300多部西方科技书籍,一本便等于一座金山银山。但是8名翻译家,需要100年之久才能全部翻译完成。不但我等不及,风雨飘摇的大明也等不及......”
陈观鱼笑道:“若论学贯中西的人才,钦天监里面最多,尤其是钦天监中的历局里面,更是有大量的西人传教士,那些传教士来到大明,第一件事就是学中国语言和文字,大人何不请旨,借用钦天监的人力物力?”
肖图白点头笑道:“差点忘了钦天监”
受到了陈观鱼的提点之后,肖图白立马带人去了北京一趟。之后,顺利的通过了崇祯皇帝分身的圣旨,去钦天监奉旨挑选人才。
大明王朝整体而言,是看不起“奇巧yin技”的。
但是,中国也并不像欧洲宗教裁判所那样,将科学家给绑在火刑柱上烧死。而仅仅社会风气,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看不起各种杂学。
比如,像《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一般的杰出科学家,也只能担任微不足道的小官吏,而被当做科技与官场失败的典型例子。
而像徐光启这种,既科举官场得意,又精通自然科学的天才。这大明朝基本是找不到第二个了。
研究自然科学的读书人,往往被视为浪费光阴,大好的聪明才智都浪费在那些“奇巧yin技”上,从未导致科举失败的反面教材。
不过,有一个部门是例外的——钦天监
钦天监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观测天文、气象,修订和颁布历法。要做好修订历法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重农主义。与农业相关的大事,均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而历法的准确与否,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为了演技天文修订历法,钦天监不得不重视自然科学。
钦天监是大明朝自然科学水平最高的一个部门。而钦天监中的历局,又属于钦天监学术水平最高的部门。
“历局”的产生背景,是在明朝末年钦天监推算月食、日食等等天文现象,误差越来越大。
于是,徐光启建议重新修订历法,获得了朝堂批准。而为了历法修订任务,徐光启成立了“历局”,由徐光启亲自统领。
与此同时,徐光启提出重修历法需要“以数学为根本”,兼顾气象学、水利学、军事工程技术、建筑学、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会计,甚至还包括音乐等等一系列的研究部门。
所以,“历局”已经不仅仅是天文历法研究部门,而是大明王朝规模最大庞大的科学院。
在徐光启去世后,历局由李天经主持,而里面很多的核心科研人员,都是西方传教士兼职的。
说起来比较荒唐的是,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在欧洲本土依然在迫害科学家。但是,另外一方面,为了在中国传教,西方宗教势力不得不选拔科学素养优秀的传教士,打入中国北京高层,传教士以科学技术为中国政府服务,换取在中国境内传教的权利。
明末历史上,有两位传教士最为有名,甚至载入史册。
其一是利玛窦,利玛窦来到中国后采用了“合儒”的方式传教,谦虚的学习儒家思想,并穿着儒家的服装,打扮和中国儒者一般。并带去了世界地图、圣经、自鸣钟等等礼物,在中国打着学术交流的名义,发展天主教事业。利玛窦与徐光启合力翻译《几何原本》,与明朝众多地图专家合力制作《坤舆万国全图》。因为,利玛窦合儒策略比较成功,并在明朝士林,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当然了,在中国交友和学术交流,并不是利玛窦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他真正的目的主要是传播天主教。事实上,利玛窦虽然翻译了不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但是他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翻译《圣经》,并且以儒家的理论去解释读解《圣经》。因为利玛窦从全新角度诠释儒家学说,倒被明朝士林尊为“秦西大儒”。
而另外一个非常有名的传教士是汤若望,他是在神学院读书时,无意在图书馆中看到了关于利玛窦在东方传教的记载后,开始苦学各种对传教有用的自然科学和汉语。到了大明后,受到利玛窦好友徐光启的照顾,成为了徐光启的助手。而汤若望像儿子一般的对待徐光启,更是讨得这位老大人的欢心。
徐光启病危时,指定了汤若望成为中国教区的天主教下一任领袖。并且,临终托孤的方式,让东林党的巨头们对汤若望等等天主教徒多多照顾。
当然,相比利玛窦来说,汤若望则是功利心更强一些,在经历满清兵临北京城下时,朝中热议要铸造威力更强的火炮,增强对北京的防御。汤若望便写信给崇祯,表示自己能造出质量更好的红衣大炮。因此,受到了崇祯的赏识,不但在历局中工作,更兼职了红衣大炮铸造的技术顾问。在崇祯年间,汤若望至少监制了500多门红衣大炮,在战场中创造了不俗的战绩,因为崇祯皇帝对汤若望也是一再赏赐、提拔。
而汤若望从崇祯年便开始在北京城,经历了崇祯、李自成、顺治、康熙等等政权更迭,如同不倒翁一般。
到了康熙朝准备实行“文*字*狱”愚民政策,而汤若望传洋、传播西方学术,以及制作火器,触怒了康熙而被判了凌迟处死。
当然了,清廷处死汤若望的理由的其推算日食错误。但是问题是,汤若望推算的日食是正确的,属于冤杀的范畴,史称“历狱”,也属于清廷“文*字*狱”的一种。
令人讽刺的是,徐光启死后,汤若望继承其未完成事业,经过几十年努力编写的“现代农历”,在不久后开始显露出了比传统农历更精确。
所以,从康熙年开始,逐步的采用了“现代农历”。而后世所用的农历,其实主要也是指徐光启、汤若望修订、完善后的现代农历。
对于即将要见到汤若望这个充满争议的历史名人,肖图白心中颇感兴趣。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div lign="ener">
白奴们的手艺,只能算是“技术”。
长远来看,翻译的西方知识的价值,比纯粹的技术要强的多。懂技术的工匠,大多数只能掌握制作的方法,而并不能够归纳其核心的科学道理。
只有科学家以数学作为工具,将这种技术长期的总结、归纳成为科学的道理,这才更有意义。
掌握了一门科学的原理,自是可以推演出无数种技术应用。
何塞带来的书本有一万多本,在肖图白看来大约有1300本拥有价值。其他的那些哲学、小说、诗歌类的,反正肖图白根本不屑一顾,也许放个几百年,能够成为价值连城的古董书籍,但是眼下肖图白是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去翻译。
肖图白只会令人去翻译科学技术类的书籍。
为了大规模的翻译西方科技书籍,肖图白成立了“西学馆”,专事翻译、整理西方科技书籍的任务。
何塞除了带来了1万多部书籍之外,还为肖图白弄的30多名翻译人才,其中只有5人拥有将西方文字准确翻译成为中文的能力。而天津市舶司,也提供了3名有一定水平的翻译家。
8个翻译家的能力,一年才能够翻译10本,要将1300多部科技书籍翻译完成,则需要百年时间。
这样的效率,肖图白是非常不满意的。
“国师大人为何烦恼?”陈观鱼询问道,
肖图白叹道:“这1300多部西方科技书籍,一本便等于一座金山银山。但是8名翻译家,需要100年之久才能全部翻译完成。不但我等不及,风雨飘摇的大明也等不及......”
陈观鱼笑道:“若论学贯中西的人才,钦天监里面最多,尤其是钦天监中的历局里面,更是有大量的西人传教士,那些传教士来到大明,第一件事就是学中国语言和文字,大人何不请旨,借用钦天监的人力物力?”
肖图白点头笑道:“差点忘了钦天监”
受到了陈观鱼的提点之后,肖图白立马带人去了北京一趟。之后,顺利的通过了崇祯皇帝分身的圣旨,去钦天监奉旨挑选人才。
大明王朝整体而言,是看不起“奇巧yin技”的。
但是,中国也并不像欧洲宗教裁判所那样,将科学家给绑在火刑柱上烧死。而仅仅社会风气,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看不起各种杂学。
比如,像《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一般的杰出科学家,也只能担任微不足道的小官吏,而被当做科技与官场失败的典型例子。
而像徐光启这种,既科举官场得意,又精通自然科学的天才。这大明朝基本是找不到第二个了。
研究自然科学的读书人,往往被视为浪费光阴,大好的聪明才智都浪费在那些“奇巧yin技”上,从未导致科举失败的反面教材。
不过,有一个部门是例外的——钦天监
钦天监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观测天文、气象,修订和颁布历法。要做好修订历法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重农主义。与农业相关的大事,均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而历法的准确与否,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为了演技天文修订历法,钦天监不得不重视自然科学。
钦天监是大明朝自然科学水平最高的一个部门。而钦天监中的历局,又属于钦天监学术水平最高的部门。
“历局”的产生背景,是在明朝末年钦天监推算月食、日食等等天文现象,误差越来越大。
于是,徐光启建议重新修订历法,获得了朝堂批准。而为了历法修订任务,徐光启成立了“历局”,由徐光启亲自统领。
与此同时,徐光启提出重修历法需要“以数学为根本”,兼顾气象学、水利学、军事工程技术、建筑学、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会计,甚至还包括音乐等等一系列的研究部门。
所以,“历局”已经不仅仅是天文历法研究部门,而是大明王朝规模最大庞大的科学院。
在徐光启去世后,历局由李天经主持,而里面很多的核心科研人员,都是西方传教士兼职的。
说起来比较荒唐的是,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在欧洲本土依然在迫害科学家。但是,另外一方面,为了在中国传教,西方宗教势力不得不选拔科学素养优秀的传教士,打入中国北京高层,传教士以科学技术为中国政府服务,换取在中国境内传教的权利。
明末历史上,有两位传教士最为有名,甚至载入史册。
其一是利玛窦,利玛窦来到中国后采用了“合儒”的方式传教,谦虚的学习儒家思想,并穿着儒家的服装,打扮和中国儒者一般。并带去了世界地图、圣经、自鸣钟等等礼物,在中国打着学术交流的名义,发展天主教事业。利玛窦与徐光启合力翻译《几何原本》,与明朝众多地图专家合力制作《坤舆万国全图》。因为,利玛窦合儒策略比较成功,并在明朝士林,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当然了,在中国交友和学术交流,并不是利玛窦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他真正的目的主要是传播天主教。事实上,利玛窦虽然翻译了不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但是他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翻译《圣经》,并且以儒家的理论去解释读解《圣经》。因为利玛窦从全新角度诠释儒家学说,倒被明朝士林尊为“秦西大儒”。
而另外一个非常有名的传教士是汤若望,他是在神学院读书时,无意在图书馆中看到了关于利玛窦在东方传教的记载后,开始苦学各种对传教有用的自然科学和汉语。到了大明后,受到利玛窦好友徐光启的照顾,成为了徐光启的助手。而汤若望像儿子一般的对待徐光启,更是讨得这位老大人的欢心。
徐光启病危时,指定了汤若望成为中国教区的天主教下一任领袖。并且,临终托孤的方式,让东林党的巨头们对汤若望等等天主教徒多多照顾。
当然,相比利玛窦来说,汤若望则是功利心更强一些,在经历满清兵临北京城下时,朝中热议要铸造威力更强的火炮,增强对北京的防御。汤若望便写信给崇祯,表示自己能造出质量更好的红衣大炮。因此,受到了崇祯的赏识,不但在历局中工作,更兼职了红衣大炮铸造的技术顾问。在崇祯年间,汤若望至少监制了500多门红衣大炮,在战场中创造了不俗的战绩,因为崇祯皇帝对汤若望也是一再赏赐、提拔。
而汤若望从崇祯年便开始在北京城,经历了崇祯、李自成、顺治、康熙等等政权更迭,如同不倒翁一般。
到了康熙朝准备实行“文*字*狱”愚民政策,而汤若望传洋、传播西方学术,以及制作火器,触怒了康熙而被判了凌迟处死。
当然了,清廷处死汤若望的理由的其推算日食错误。但是问题是,汤若望推算的日食是正确的,属于冤杀的范畴,史称“历狱”,也属于清廷“文*字*狱”的一种。
令人讽刺的是,徐光启死后,汤若望继承其未完成事业,经过几十年努力编写的“现代农历”,在不久后开始显露出了比传统农历更精确。
所以,从康熙年开始,逐步的采用了“现代农历”。而后世所用的农历,其实主要也是指徐光启、汤若望修订、完善后的现代农历。
对于即将要见到汤若望这个充满争议的历史名人,肖图白心中颇感兴趣。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