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又一计借刀杀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宋王最新章节!
许多人都期待着林昭的表现,好在他本人并不知道,否则所要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
王韶因为对林昭很有好感,又有欧阳修的引荐和请托,对林昭自然是格外重视,甚为厚待。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指挥使,按理说手下不过才堪堪率领五百人,可王韶却并不打算亏待了林昭。
任命很快就有了,林昭的任务是驻守大顺城!
大顺城在庆州西北四十里,是庆州的门户,是大宋朝数一数二的重要城堡,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眼下与西夏激烈开战的时候,大顺城的战略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大顺城的守将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或许级别都不是很高,但是权力,尤其是发挥的作用绝对非同寻常。是个好差事,责任却也十分重大。
王韶有此安排也算是高看林昭,特意给他机会,让他展示能力,期待他的精彩表现。
当然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很人性化的原因。比如林昭此前在大顺城待过,尤其是最艰苦的大顺城守卫战,更是指挥者之一。
虽说是个客串的将领,但对大顺城的情况却算得上是了如指,军事指挥方面也甚有才华。是个可造之材,完全可以胜任大顺城的防御任务。
对于林昭而言,大顺城还有另外的意义。
重生以来,第一次的生死危机就是在这里,意义自然非同寻常。他清楚地记着,就是在这里,和将士们一起浴血奋战,杀敌立功。也是在这里,被李复圭陷害,身陷囹圄,九死一生。
大顺城是有特殊意义的,尤其是那里长眠的一千多将士,死因多少和自己有关系,林昭一直以来都有些内疚。
林昭此番来庆州,本来打算着是必然要去大顺城的,目的自然是去祭奠那一千多枉死的英灵。而今,没想到他正好成为大顺城守将,正好顺道前往,方便了许多。
不过林昭毕竟只是个指挥使,为大顺城一方守将显得有些分量不足。所以王韶以景思立为主,林昭为辅。
景思立本身的职位很高,经验丰富,能力也不错,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曾经的大顺城守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有谁比他更了解呢?让他重掌大顺城无疑是最合适的安排。
再回大顺城,景思立与林昭一起配合,相得益彰。至于刘昌祚,则是去了荔原堡,他本来就是那里的守将。
原本,他们两人的命运和轨迹可能都很平淡。如果不是遇到林昭,他们这一辈子都只能是个小小的将领,不会有太大的升迁,想要青史留名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林昭在庆州的作为之后,他们的人生也随之发生改变。
因为林昭蒙冤,李复圭原形毕露,王韶才会前来平定并且主政庆州。如此,王韶与景思立之间才有了交集,景思立才有机会被王韶认识,并且赏识。若干年后,王韶奉旨经略熙河,对吐蕃作战,开疆拓土时副将正是景思立,他们之间的搭档关系正是起于今日。
至于刘昌祚,若非林昭的出现,他在军中的前程如何会一步步逐渐有了起色。当宋朝五路讨伐西夏的时候,他可以成为其中一路主将。
他们的人生,正因为林昭而改变。而今只是因为他们在先前的大顺城之战中立功,以及揭发李复圭受苦许多而有个补偿。而今他们的官阶和地位都略微有些提升,隐约之间他们对林昭多有感激。
他们并不知道,这才只是个开始!
林昭和景思立之间的配合还算是默契的,毕竟他们曾经协同作战,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抵御西夏的猛攻,这份并肩作战的袍泽之情弥足珍贵。何况彼此之间曾经有共同的敌人李复圭,加之脾气性格都比较相投,故而相处十分愉快。
守卫大顺城,虽说自己为主,可景思立却一点也不敢小觑了林昭。这次在汴京,他可是见识到了林昭的影响和实力,人家背后的支持是自己不敢想的,太皇太后都出面了。
林东阳觉得前程远大,虽说目前只是个指挥使,但将来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何况人家有个威远伯的爵位。一句话,自己根本惹不起,景思立有这个自知之明。何况林昭并非是个纨绔子弟,人家的能力摆在那里,自己除了经验略微丰富,其他的当真比不上。
再者,景思立也是有些许私心的。也许以前他觉得,只要在军中好好表现,尽职尽责,勇武作战,总是会有升迁,一展抱负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他推移,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机遇很重要,贵人相助也很重要。若非韩绛看中提拔自己,此刻只怕还是个小将校,永无出头之日。
到庆州之后和韩绛的交集越来越少,注定以后是没什么助力了。想要在军中有所提升必须要有靠山,可景思立本身并非那种善于阿谀奉承之人,曲意逢迎他是做不来的。不过遇到林昭之后,景思立看到了另外的希望。
林昭的脾性他已经掌握了一些,不需要刻意去讨好,只需要和林昭保持良好的关系,将来都是大有好处的。所以这趟大顺城的差事,景思立实际上是以林昭为主的,至少必须要尊重林昭的意见。
两人来到大顺城的时候,这座经过烽火和鲜血洗礼的城池依旧屹立,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在此之前,李复圭虽然屠杀了大顺城的守军,但至关重要的城池却丝毫不敢有失,始终掌控在宋军手中,并未丢失。
大顺城外,本来大一片的平地,此刻却突出了许多低矮的小丘。这些正是那枉死的一千多将士的坟茔。李复圭将其残杀之后,对外宣称是林昭与西夏人所为,所以将士们依旧享受到英烈的待遇。
有的骨灰被送回了家乡,有得则直接埋在了大顺城之外。即便是身死之后,英魂也一直护卫着大顺城。
骑着小白龙,远远看到这一幕,林昭立即心如刀绞。
几个月前的那个夜晚,惨烈的情景再次浮现在眼前,熊熊的火光,将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不绝于耳……
林昭默默地闭上了已经有些发红,有些湿润的眼睛。沉默了片刻,再次睁开眼睛便翻身下马,一步步地走向那新堆起不久的坟茔。景思立也紧随其后,仔细说起来他的感情是最深的,毕竟这些将士曾经是他的属下。
走在坟前,林昭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男儿膝下有黄金,是绝对不会轻易下跪的。古代也有传统,跪只跪天地君亲师,实际上在开明的宋朝,即便是面见皇帝也不需要下跪。
但是今天,林昭在这里跪下了。
这千余将士是抵御西夏,经历了一场场恶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幸存下来的英雄。是为大宋朝浴血奋战的勇士,这些人本身就值得尊敬。
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最终却被李复圭一把火烧死,着实有些冤枉。林昭很清楚,火虽然是李复圭放得,却有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有道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李复圭本身是不会轻易谋害将士们的,只是在构陷自己的时候,千余将士成为最不利的证人,于是乎他举起了屠刀。
林昭对此内疚不已,若非自己,也许那千余将士就不会这样枉死。他们之中有人会从军中退伍,解甲归田,与妻儿一道共享天伦;或许有人积累军功,得以升迁,去更大的舞台上表演;也许……
可是他们的生命却这样无端的终止在大顺城的那个夜晚,林昭愧疚不已。这一跪也是应该,不只是个形势,他的心无比虔诚。
跪下了那一刻,林昭想起了自己的誓言。那夜,当着李复圭的面,当着数千将士,林昭曾经说过,必定要手刃李复圭,为将士报仇。
大丈夫言出必行,这不是一句空话,林昭会尽一切可能去完成这个诺言。即便是李复圭逃去了西夏,也要想办法将其斩杀,以慰将士们在天之灵。
~~~~~~~~~~~~~~~~~~~~~~~~~~~~~
西夏,兴庆府。
居住在国相府的李复圭连续几个喷嚏,擦去鼻涕的时候,忍不住道:“到底是什么人,这般念叨我?”
李复圭叛逃西夏,待遇还算不错。
虽说他曾经是宋军将领,多次与西夏在战场上交锋,死在他手下的西夏士卒也不在少数。西夏人虽然有些许怨恨,可大局为重的道理他们是明白的。
尤其是眼下,西夏大规模进攻宋朝,李复圭这样一个叛逃的高级将领,掌握了宋军最多的秘密。尤其是对宋军边防布局情况了如指掌,他的存在无疑是好有好处的。
至少西夏人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宋军的堡寨的准确位置,以及驻军状况,尤其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这可是西夏斥候忙活好几年都很难掌握的情报,有了这个就可以趁虚而入,将宋军打的七零八落。
这种优势而今已经凸显出来,战争最开始的阶段,西夏人全面出击,确实在数千里边防线上取得了一定战果,至少占便宜不少。李复圭的价值自然而然更加凸显了,国相梁乙埋更是将李复圭看作是至宝,直接接回到到自己府中居住,就是想要据为己有,不让其他人染指其中,情报是很宝贵的资源。
这一次,梁乙埋想要依靠李复圭这个宝贝,在对宋朝作战中立下大功,从而一雪前耻,也好巩固自己在西夏国内的地位。所以此战对他十分重要,本来梁乙埋是想要稳扎稳打的,可自从有了李复圭之后,梁乙埋便觉得这是无比难得的好机会,并且动了亲自领兵作战的打算。于是乎,李复圭成为国相府的座上宾。
在所有人眼里,李复圭价值连城。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潜在价值却在不断减少。接下来在西夏该如何过活,这是李复圭最为头疼的事情。
目前在西夏如鱼得水,受的礼遇,那是因为自己还有利用价值。可是一旦战事 结束,自己还有用吗?当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全部说出来的时候,怕也就一文不值了。尤其是宋夏之间的关系若是好转,宋朝说不定会提出要西夏交出自己的要求。
一旦议和,西夏能得罪宋朝吗?能不答应吗?自己一个宋朝的逃犯,在西夏这边又一文不值,会是什么结果不言而喻。所以处境很尴尬,也很危险。
李复圭虽然是流落在外,可头脑还是相当清醒的,尤其是涉及到自己的生死存亡,他已经没了往日的那种狂妄自大,他很有自知之明。
居安思危,李复圭这会倒是将这个理念贯彻的很好!
“将军,西夏终究不是久居之地,该提前想办法才是……”即便李复圭已经叛逃在外,可陈桥一时间却也改不了口。
李复圭轻轻点头:“是啊,只是该去哪里呢?如今身在西夏,虽说是颇受礼遇,可实际上也是身不由己啊!”
“将军切莫着急,慢慢等待,机会总是有的。西北除了宋夏之地,吐蕃也去不得,索性继续往西,去西域吧!”
“西域?”李复圭也觉得是个不错的地方,只是想要顺利前往并不容易。而且,也就在此时,传来一个消息,让李复圭又有些迟疑了。
林昭来西北了,并且成为大顺城的守将。
一听到林昭的名字,李复圭便恨的咬牙启齿,自己之所以落到今日这般局面,可以说完全是败林昭所赐。虽然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意孤行的结果,可李复圭这种人从来不会将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
若非林昭,自己何至于如何?
一想到这一点,李复圭就怒不可遏,报仇之心格外强烈。只是他而今在西夏是个被软禁贵客,只能提供一些信息,这种情况下,想要报仇谈何容易?无疑是痴人说梦。
李复圭难免有些沮丧,陈桥却笑道:“将军不必着急,有时候报仇并非必须要自己出手,借刀杀人不是很好吗?”RS
许多人都期待着林昭的表现,好在他本人并不知道,否则所要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
王韶因为对林昭很有好感,又有欧阳修的引荐和请托,对林昭自然是格外重视,甚为厚待。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指挥使,按理说手下不过才堪堪率领五百人,可王韶却并不打算亏待了林昭。
任命很快就有了,林昭的任务是驻守大顺城!
大顺城在庆州西北四十里,是庆州的门户,是大宋朝数一数二的重要城堡,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眼下与西夏激烈开战的时候,大顺城的战略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大顺城的守将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或许级别都不是很高,但是权力,尤其是发挥的作用绝对非同寻常。是个好差事,责任却也十分重大。
王韶有此安排也算是高看林昭,特意给他机会,让他展示能力,期待他的精彩表现。
当然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很人性化的原因。比如林昭此前在大顺城待过,尤其是最艰苦的大顺城守卫战,更是指挥者之一。
虽说是个客串的将领,但对大顺城的情况却算得上是了如指,军事指挥方面也甚有才华。是个可造之材,完全可以胜任大顺城的防御任务。
对于林昭而言,大顺城还有另外的意义。
重生以来,第一次的生死危机就是在这里,意义自然非同寻常。他清楚地记着,就是在这里,和将士们一起浴血奋战,杀敌立功。也是在这里,被李复圭陷害,身陷囹圄,九死一生。
大顺城是有特殊意义的,尤其是那里长眠的一千多将士,死因多少和自己有关系,林昭一直以来都有些内疚。
林昭此番来庆州,本来打算着是必然要去大顺城的,目的自然是去祭奠那一千多枉死的英灵。而今,没想到他正好成为大顺城守将,正好顺道前往,方便了许多。
不过林昭毕竟只是个指挥使,为大顺城一方守将显得有些分量不足。所以王韶以景思立为主,林昭为辅。
景思立本身的职位很高,经验丰富,能力也不错,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曾经的大顺城守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有谁比他更了解呢?让他重掌大顺城无疑是最合适的安排。
再回大顺城,景思立与林昭一起配合,相得益彰。至于刘昌祚,则是去了荔原堡,他本来就是那里的守将。
原本,他们两人的命运和轨迹可能都很平淡。如果不是遇到林昭,他们这一辈子都只能是个小小的将领,不会有太大的升迁,想要青史留名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林昭在庆州的作为之后,他们的人生也随之发生改变。
因为林昭蒙冤,李复圭原形毕露,王韶才会前来平定并且主政庆州。如此,王韶与景思立之间才有了交集,景思立才有机会被王韶认识,并且赏识。若干年后,王韶奉旨经略熙河,对吐蕃作战,开疆拓土时副将正是景思立,他们之间的搭档关系正是起于今日。
至于刘昌祚,若非林昭的出现,他在军中的前程如何会一步步逐渐有了起色。当宋朝五路讨伐西夏的时候,他可以成为其中一路主将。
他们的人生,正因为林昭而改变。而今只是因为他们在先前的大顺城之战中立功,以及揭发李复圭受苦许多而有个补偿。而今他们的官阶和地位都略微有些提升,隐约之间他们对林昭多有感激。
他们并不知道,这才只是个开始!
林昭和景思立之间的配合还算是默契的,毕竟他们曾经协同作战,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抵御西夏的猛攻,这份并肩作战的袍泽之情弥足珍贵。何况彼此之间曾经有共同的敌人李复圭,加之脾气性格都比较相投,故而相处十分愉快。
守卫大顺城,虽说自己为主,可景思立却一点也不敢小觑了林昭。这次在汴京,他可是见识到了林昭的影响和实力,人家背后的支持是自己不敢想的,太皇太后都出面了。
林东阳觉得前程远大,虽说目前只是个指挥使,但将来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何况人家有个威远伯的爵位。一句话,自己根本惹不起,景思立有这个自知之明。何况林昭并非是个纨绔子弟,人家的能力摆在那里,自己除了经验略微丰富,其他的当真比不上。
再者,景思立也是有些许私心的。也许以前他觉得,只要在军中好好表现,尽职尽责,勇武作战,总是会有升迁,一展抱负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他推移,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机遇很重要,贵人相助也很重要。若非韩绛看中提拔自己,此刻只怕还是个小将校,永无出头之日。
到庆州之后和韩绛的交集越来越少,注定以后是没什么助力了。想要在军中有所提升必须要有靠山,可景思立本身并非那种善于阿谀奉承之人,曲意逢迎他是做不来的。不过遇到林昭之后,景思立看到了另外的希望。
林昭的脾性他已经掌握了一些,不需要刻意去讨好,只需要和林昭保持良好的关系,将来都是大有好处的。所以这趟大顺城的差事,景思立实际上是以林昭为主的,至少必须要尊重林昭的意见。
两人来到大顺城的时候,这座经过烽火和鲜血洗礼的城池依旧屹立,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在此之前,李复圭虽然屠杀了大顺城的守军,但至关重要的城池却丝毫不敢有失,始终掌控在宋军手中,并未丢失。
大顺城外,本来大一片的平地,此刻却突出了许多低矮的小丘。这些正是那枉死的一千多将士的坟茔。李复圭将其残杀之后,对外宣称是林昭与西夏人所为,所以将士们依旧享受到英烈的待遇。
有的骨灰被送回了家乡,有得则直接埋在了大顺城之外。即便是身死之后,英魂也一直护卫着大顺城。
骑着小白龙,远远看到这一幕,林昭立即心如刀绞。
几个月前的那个夜晚,惨烈的情景再次浮现在眼前,熊熊的火光,将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不绝于耳……
林昭默默地闭上了已经有些发红,有些湿润的眼睛。沉默了片刻,再次睁开眼睛便翻身下马,一步步地走向那新堆起不久的坟茔。景思立也紧随其后,仔细说起来他的感情是最深的,毕竟这些将士曾经是他的属下。
走在坟前,林昭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男儿膝下有黄金,是绝对不会轻易下跪的。古代也有传统,跪只跪天地君亲师,实际上在开明的宋朝,即便是面见皇帝也不需要下跪。
但是今天,林昭在这里跪下了。
这千余将士是抵御西夏,经历了一场场恶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幸存下来的英雄。是为大宋朝浴血奋战的勇士,这些人本身就值得尊敬。
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最终却被李复圭一把火烧死,着实有些冤枉。林昭很清楚,火虽然是李复圭放得,却有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有道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李复圭本身是不会轻易谋害将士们的,只是在构陷自己的时候,千余将士成为最不利的证人,于是乎他举起了屠刀。
林昭对此内疚不已,若非自己,也许那千余将士就不会这样枉死。他们之中有人会从军中退伍,解甲归田,与妻儿一道共享天伦;或许有人积累军功,得以升迁,去更大的舞台上表演;也许……
可是他们的生命却这样无端的终止在大顺城的那个夜晚,林昭愧疚不已。这一跪也是应该,不只是个形势,他的心无比虔诚。
跪下了那一刻,林昭想起了自己的誓言。那夜,当着李复圭的面,当着数千将士,林昭曾经说过,必定要手刃李复圭,为将士报仇。
大丈夫言出必行,这不是一句空话,林昭会尽一切可能去完成这个诺言。即便是李复圭逃去了西夏,也要想办法将其斩杀,以慰将士们在天之灵。
~~~~~~~~~~~~~~~~~~~~~~~~~~~~~
西夏,兴庆府。
居住在国相府的李复圭连续几个喷嚏,擦去鼻涕的时候,忍不住道:“到底是什么人,这般念叨我?”
李复圭叛逃西夏,待遇还算不错。
虽说他曾经是宋军将领,多次与西夏在战场上交锋,死在他手下的西夏士卒也不在少数。西夏人虽然有些许怨恨,可大局为重的道理他们是明白的。
尤其是眼下,西夏大规模进攻宋朝,李复圭这样一个叛逃的高级将领,掌握了宋军最多的秘密。尤其是对宋军边防布局情况了如指掌,他的存在无疑是好有好处的。
至少西夏人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宋军的堡寨的准确位置,以及驻军状况,尤其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这可是西夏斥候忙活好几年都很难掌握的情报,有了这个就可以趁虚而入,将宋军打的七零八落。
这种优势而今已经凸显出来,战争最开始的阶段,西夏人全面出击,确实在数千里边防线上取得了一定战果,至少占便宜不少。李复圭的价值自然而然更加凸显了,国相梁乙埋更是将李复圭看作是至宝,直接接回到到自己府中居住,就是想要据为己有,不让其他人染指其中,情报是很宝贵的资源。
这一次,梁乙埋想要依靠李复圭这个宝贝,在对宋朝作战中立下大功,从而一雪前耻,也好巩固自己在西夏国内的地位。所以此战对他十分重要,本来梁乙埋是想要稳扎稳打的,可自从有了李复圭之后,梁乙埋便觉得这是无比难得的好机会,并且动了亲自领兵作战的打算。于是乎,李复圭成为国相府的座上宾。
在所有人眼里,李复圭价值连城。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潜在价值却在不断减少。接下来在西夏该如何过活,这是李复圭最为头疼的事情。
目前在西夏如鱼得水,受的礼遇,那是因为自己还有利用价值。可是一旦战事 结束,自己还有用吗?当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全部说出来的时候,怕也就一文不值了。尤其是宋夏之间的关系若是好转,宋朝说不定会提出要西夏交出自己的要求。
一旦议和,西夏能得罪宋朝吗?能不答应吗?自己一个宋朝的逃犯,在西夏这边又一文不值,会是什么结果不言而喻。所以处境很尴尬,也很危险。
李复圭虽然是流落在外,可头脑还是相当清醒的,尤其是涉及到自己的生死存亡,他已经没了往日的那种狂妄自大,他很有自知之明。
居安思危,李复圭这会倒是将这个理念贯彻的很好!
“将军,西夏终究不是久居之地,该提前想办法才是……”即便李复圭已经叛逃在外,可陈桥一时间却也改不了口。
李复圭轻轻点头:“是啊,只是该去哪里呢?如今身在西夏,虽说是颇受礼遇,可实际上也是身不由己啊!”
“将军切莫着急,慢慢等待,机会总是有的。西北除了宋夏之地,吐蕃也去不得,索性继续往西,去西域吧!”
“西域?”李复圭也觉得是个不错的地方,只是想要顺利前往并不容易。而且,也就在此时,传来一个消息,让李复圭又有些迟疑了。
林昭来西北了,并且成为大顺城的守将。
一听到林昭的名字,李复圭便恨的咬牙启齿,自己之所以落到今日这般局面,可以说完全是败林昭所赐。虽然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意孤行的结果,可李复圭这种人从来不会将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
若非林昭,自己何至于如何?
一想到这一点,李复圭就怒不可遏,报仇之心格外强烈。只是他而今在西夏是个被软禁贵客,只能提供一些信息,这种情况下,想要报仇谈何容易?无疑是痴人说梦。
李复圭难免有些沮丧,陈桥却笑道:“将军不必着急,有时候报仇并非必须要自己出手,借刀杀人不是很好吗?”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