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慈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
休养数日,在除夕这日,曹寅还是起身,主持家中祭祀之礼。
病了这一场,他的阴郁之色消减许多,看着神容清奇,看着有些道骨仙风之感。
或许是熄了归宗的心思,或是留了保全嫡宗家族之念,曹寅对于这次祭祀,格外重视。
在祭祀之前,将子侄孙儿们召集在一起,当着众人之面,重新书写族谱。开头一句,是“尝思水流千里,发于一源,木高千寻,基于一本。况人生在世,各有根由,余曹氏岂独不然”。
这一支盛京始迁祖的位置上,添了曹锡远的名字,而后曹振彦,分房祖的名字,则是添的曹玺。至此,江宁曹家,断了归宗的心思,自称一脉传承。
接下来,曹寅又把长房、二房众人名字都位列其上。
天佑、恒生等人尚小,不知道.祖父用意,只晓得他神色严肃地挥笔,都乖乖侍立了不敢打岔。曹颂与曹项兄弟都大了,自是明白伯父要换新族谱。
老族谱一收,江宁曹家这房就真.单成了一支,不受本家族法约束。
其实,正经的分宗,要有族长的.许可,族宗长辈的见证,还要有请邻里朋亲做中人。只是曹家这支,多年就被拒于本家之外,实际上早已单成一支,不受本家约束。如今这般,不过是补全个仪式。
曹颙见状,暗暗松了口气。
要是父亲真动了归宗的心思,一心归宗,曹颙也为.难。那样的话,就要出来的宗子族兄压在他头上,他必须敬之如父兄,要不然品行就要受到苛责。
上辈子看《红楼梦》时,他就觉得奇怪。既然曹家是金.陵世家,分了十来房传承,那么怎么倒台那么快,切再无翻身之力。要说这红楼是曹雪芹的家族缩影,那曹家其他族人都哪里去了?但凡有个伸把手的,也不会让曹雪芹过着“举家食粥”的日子。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的就是此事。
丰润本家与曹府历年的人情往来,曹颙都看过.了。除了那个七老太爷,还有早年去江宁依附的子侄辈,其他人同曹家都淡薄的很。
曹颙看了屋子.中众人一眼,这就是他的血亲,是他费劲心思想要保护的人。其他人,与自己何干?
父系族亲,与母系族亲,曹颙都亲近不起来。
换上新族谱,开始繁琐的祭祀之礼。天佑与恒生两个今年还是头一次行全礼,兄弟两个穿着新衣,按照祖父之前教导的规矩,有模有样。
为了太后薨逝之事,李氏消沉了大半月,但是今儿是除夕日,阖家团圆的日子,她也得顾惜家人。
置办了几桌席面,倒是过了个和乐年。只是在就坐时,发生点小意外。
除了带媳妇、女儿来,兆佳氏身边还带了绿菊。绿菊是正经娶的二房,不比寻常婢妾,但是也没有资格与初瑜、静惠等妯娌同坐。
兆佳氏这边看来,绿菊身边可比怜秋、惜秋强多了。既然绿菊不能坐,那两位也没有资格入座才是。
因这个缘故,她脸色就有些不好看,少不得唤过初瑜,嘀咕几句。
初瑜笑着听了,没有理睬她,只是笑着跟婆婆请示,再摆一桌,请封姨娘与钱姨娘过来。这个腊月,因为国丧之事,也使得两位姨娘有所操劳。
李氏这边,自是赞几句媳妇想得周全。兆佳氏脸上还有些不自在,初瑜笑着说道:“二太太,还得请您示下,用不用请东府两位姨娘过来?”
兆佳氏听了,忙摇头道:“大冷天,别折腾她们了。”
于是,里屋就另置了一桌,由封姨娘、钱姨娘与绿菊坐了。
兆佳氏也被岔开话,同李氏絮叨起其他家常。
静惠尚未显怀,但是怕她累着,也早早地让她坐了。她看着堂嫂应付婆婆的样子,低着头,淡淡地笑了笑。
绿菊早年没嫁曹项时,侍候过兆佳氏参加过家宴,今年自己有了座,丝毫不觉欣喜。依照她本意,原是想留在东府,同宝蝶与翡翠两位姨娘一到吃团圆饭的。
因她早年是兆佳氏的贴身丫鬟,宝蝶待她原本极为客气疏离。绿菊心里虽愿意与她亲近,但是碍于兆佳氏,也是中规中矩。只是私下里,待她尊敬几分,送这边的礼,也多是费了些心思的。
一来二去的,宝蝶也晓得她的苦心,婆媳二人也算有了默契。
外屋这边,曹寅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两个侄儿的应试的。他倒是没有让侄子们打保证书,但是也将丑话说在前头。让他们熄了靠家族余荫出仕的心思,全心攻书。
倘若这一科榜上有名,那万事大吉;否则的话,他会请严师回来,将侄子们禁足苦读三年等待下一科。
曹项与曹頫兄弟两个听了,只能俯首称是。这兄弟两个被伯父说的,都心里有了负担。曹项想的是,如今已经有了妻儿,还要靠家里月例银子生活。
这次去洛阳,虽最后得了些外财,但是他没有全部留在自己手中。将其中一些银两,交给曹颂入了公账,补他去年谋官所耗费。
这笔银子,曹颂本不收,要弟弟留作私房,省得这么大人了手紧。曹项却是死活给了,出去见识得多了,越发觉得家人可贵。
他出京之前,是怀着怨愤之心的。
因身份之别,打小受的各种磨难与白眼,都不能忘。但是在生死关上走了一遭后,他的心境已经开阔许多。
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在世之时,似乎对他这庶出之子,还格外怜惜过一段日子。长房亲长,也没有因自己是婢妾所出,就冷眼相待。
除了嫡母不待见,上面的兄长曹颂与故去的曹硕,待自己甚为照拂;弟弟曹頫性子有些骄纵,但是在自己面前也是手足义气。
不知是长大了,还是眼界宽了,曹项心中的怨愤淡了许多,就剩下那抹痕迹,看不着嫡母的时候都不会想起。
即便他心中还抱着分家之念,但是也晓得,手足就是手足,血亲就是血亲。不管他往后碌碌无为,还是平步青云,都是曹家子。
其他的银钱,曹项又收拾出八百两,交给了堂兄曹颙。
虽不能带娇娇回京,但是身为男儿,一诺千金。曹项既答应受了娇娇祖母的托付,不会对娇娇放手不管。但是他能力有限,只能恳请堂兄帮着斡旋。
曹颙平素最讨厌多事,这个时候却没有说什么。那八百两,三百两打点了河南巡抚衙门监狱,剩下的五百两,也留在河南府,交代下去,等将来贼首家眷官卖时,做娇娇的赎买之资。
河南府的时动静闹的虽大,但是以曹颙与蒋坚的分析,朝廷顾惜颜面,处置起来,定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淡化这件事的影响。
要不然,宣扬开了,引得其他地方的汉人有样学样,那朝廷如何能放心?
满汉之防,在今上眼中,才是重中之重。
这两笔银子一去,剩下的银钱就有数,总有坐吃山空之时。
曹頫心里也没底,却不是为了银钱,而是怕自己考不好,使得大伯失望。
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大伯,四哥功课向来是好的,侄儿于八股之道上,只是平平。要是侄儿名落孙山,可否跟着大伯学习课业?不是侄儿偷懒,换做诗书,侄儿都不怕的;这八股文章,却像是生生将人逼成呆子似的,侄儿有些不惯。”
他平日心高气傲,眼下能说出这番话,委实不容易。
曹寅笑着点点头,道:“你能知晓自身优劣,大善。我虽希望你们顺利通过会试,博个正经出身,但是也没指望你一科中的。你十六就中了举人,这已经强出别人许多。明春这科不过是下场熟悉熟悉,而后用心攻读,也能摸索出方向,不至于盲人摸象一般。”
曹頫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虽侥幸考上了举人,名次却是靠后得紧。换做是四哥,就算不能博个解元回来,也定会是名列于前。”说到这里,他迟疑片刻,低声道:“大伯,听说有人科举半辈子,都跃不了龙门。侄儿不怕自己丢脸,只是不愿让大伯失望。”
曹寅见最小的侄儿也长大成人,心里叹然,正色道:“頫儿,我虽盼着你们春闱高中,却不是为了什么光耀门楣那一套。我不是腐儒,不会教导你们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是世俗功利,士农工商中,只有士为人尊敬认可,工商被视为贱民,农民生计艰难。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伯只是希望有生之年,看着你们兄弟都能自立自强,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不求你们闻达天下,只盼着你们能平安康泰。”
他第一次当着子侄说这些,连着曹颂在内,众人都起身垂手听了。
天佑、恒生几个小的,见叔叔们都站起来,虽还懵懂,但是也都跟着起身。
曹寅说完,对侄子们摆摆手,道:“你们都坐吧。”而后又看着几个小的道:“方才那些话,你们未必懂,不过要记得,当好好读书,长大后才不会有后悔那日。”
几个小的,恭恭敬敬地应了。
曹颙在旁,看着父亲交代侄儿孙辈,只觉得他的精神头比生病前还足。
到了晚年,最怕的,就是孤寂与无所事事吧?父亲现下要拟族规,还要抓侄儿、孙儿的教育大业,往后的日子,看来有得忙了……
*
正月初一,曹项与曹頫兄弟就到海淀园子,闭门读书去了。毕竟春闱在二月,要是他们忙完正月里的人情应酬,就要耽搁大半月的功夫。
初三,曹颙又跟着父亲,到宫里举哀。初六,因脚疾的缘故,康熙起身往汤泉休养。
康熙五十七年,似乎在一片平和中拉开序幕。
曹颙这边,听着十六阿哥那边传来的各种八卦。例如什么十四阿哥亲访雍亲王府,德妃娘娘也传召了四阿哥几次。再有,就是九阿哥似乎摒弃前嫌,与十四阿哥重归旧好。
曹颙这边,才不相信九阿哥是大度之人。
都是利益所指罢了,没有永恒的仇人,也没有永恒的盟友。
原本还以为因八阿哥之死,九阿哥的人生轨迹,也会发生变化,没想到折腾一番,他还是要跟那个注定要倒霉的十四阿哥搅和在一块。
这似乎验证了一点,贪心是原罪。
想到此处,曹颙只觉得好笑,自己好像有点闲操心了。
初八这日,正好无事,曹颙与十六阿哥结伴前往十三阿哥府。
自太后薨逝,十三阿哥已经携带家眷,从汤泉行宫回来。
十三阿哥情绪不高,但是有十六阿哥惯会耍宝,也使得他愁容舒展。说话间,十三阿哥望向曹颙的眼神,就有些复杂。
曹颙心里颇为自责,但是也不能实话跟他说,他的前程指望不上康熙,全指望在四阿哥身上。
毕竟十三阿哥与四阿哥更亲厚,谁晓得这兄弟两个是不是知话不谈。要是这个意思传到四阿哥耳中,曹颙之前对四阿哥那边的恭敬,就都成了“有心之举”。
因此,曹颙只能泛泛道:“十三爷且宽心,宝剑锋从磨砺出,苍鹰,总有一飞冲天之时。”
十三阿哥闻言,脸上只有苦笑,怕是也没听进去几分。
少年的傲气,青年的干劲,都被康熙的冷淡给磨没了,他如今只剩下中年人的迷惘。
所求不可得,退居其次,仍是不可,他已经失去魄力与胆量。
送走曹颙与十六阿哥后,他在书房坐了好久,直到十三福晋亲自相请,他才跟着妻子回内宅。
十三福晋向来和气,在丈夫面前,多是一副笑面,现下却难掩愤愤之态,拉着丈夫的手,半晌说不出话。
十三阿哥心中一禀,道:“是在宫里收到责难了?娘娘传你何事?”
今儿十三福晋受德妃娘娘的传召,进宫去了。
十三福晋红了眼圈,低着头,道:“原看德妃娘娘是慈爱的,待爷也视如己出,现下才晓得偏心就是偏心。”
“何事?”十三阿哥神色未变,再次问道。
“是惦记上方太医了,同我说能不能让方太医到十四弟身边当差。”十三福晋回道。
十三阿哥缄默了一会儿,才道:“你如何回的?”
十三福晋脸上添了几分讥色,道:“方太医是皇阿玛御口钦定,指到爷这边的,要是离开,也得有皇阿玛的旨意,我哪敢坏了规矩……都是亲生儿子,四哥去年病入膏肓,也不见她过问两句;十四弟习武,身体最是康健,倒让她未雨绸缪……”
*
地上画圈圈,求月票。
休养数日,在除夕这日,曹寅还是起身,主持家中祭祀之礼。
病了这一场,他的阴郁之色消减许多,看着神容清奇,看着有些道骨仙风之感。
或许是熄了归宗的心思,或是留了保全嫡宗家族之念,曹寅对于这次祭祀,格外重视。
在祭祀之前,将子侄孙儿们召集在一起,当着众人之面,重新书写族谱。开头一句,是“尝思水流千里,发于一源,木高千寻,基于一本。况人生在世,各有根由,余曹氏岂独不然”。
这一支盛京始迁祖的位置上,添了曹锡远的名字,而后曹振彦,分房祖的名字,则是添的曹玺。至此,江宁曹家,断了归宗的心思,自称一脉传承。
接下来,曹寅又把长房、二房众人名字都位列其上。
天佑、恒生等人尚小,不知道.祖父用意,只晓得他神色严肃地挥笔,都乖乖侍立了不敢打岔。曹颂与曹项兄弟都大了,自是明白伯父要换新族谱。
老族谱一收,江宁曹家这房就真.单成了一支,不受本家族法约束。
其实,正经的分宗,要有族长的.许可,族宗长辈的见证,还要有请邻里朋亲做中人。只是曹家这支,多年就被拒于本家之外,实际上早已单成一支,不受本家约束。如今这般,不过是补全个仪式。
曹颙见状,暗暗松了口气。
要是父亲真动了归宗的心思,一心归宗,曹颙也为.难。那样的话,就要出来的宗子族兄压在他头上,他必须敬之如父兄,要不然品行就要受到苛责。
上辈子看《红楼梦》时,他就觉得奇怪。既然曹家是金.陵世家,分了十来房传承,那么怎么倒台那么快,切再无翻身之力。要说这红楼是曹雪芹的家族缩影,那曹家其他族人都哪里去了?但凡有个伸把手的,也不会让曹雪芹过着“举家食粥”的日子。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的就是此事。
丰润本家与曹府历年的人情往来,曹颙都看过.了。除了那个七老太爷,还有早年去江宁依附的子侄辈,其他人同曹家都淡薄的很。
曹颙看了屋子.中众人一眼,这就是他的血亲,是他费劲心思想要保护的人。其他人,与自己何干?
父系族亲,与母系族亲,曹颙都亲近不起来。
换上新族谱,开始繁琐的祭祀之礼。天佑与恒生两个今年还是头一次行全礼,兄弟两个穿着新衣,按照祖父之前教导的规矩,有模有样。
为了太后薨逝之事,李氏消沉了大半月,但是今儿是除夕日,阖家团圆的日子,她也得顾惜家人。
置办了几桌席面,倒是过了个和乐年。只是在就坐时,发生点小意外。
除了带媳妇、女儿来,兆佳氏身边还带了绿菊。绿菊是正经娶的二房,不比寻常婢妾,但是也没有资格与初瑜、静惠等妯娌同坐。
兆佳氏这边看来,绿菊身边可比怜秋、惜秋强多了。既然绿菊不能坐,那两位也没有资格入座才是。
因这个缘故,她脸色就有些不好看,少不得唤过初瑜,嘀咕几句。
初瑜笑着听了,没有理睬她,只是笑着跟婆婆请示,再摆一桌,请封姨娘与钱姨娘过来。这个腊月,因为国丧之事,也使得两位姨娘有所操劳。
李氏这边,自是赞几句媳妇想得周全。兆佳氏脸上还有些不自在,初瑜笑着说道:“二太太,还得请您示下,用不用请东府两位姨娘过来?”
兆佳氏听了,忙摇头道:“大冷天,别折腾她们了。”
于是,里屋就另置了一桌,由封姨娘、钱姨娘与绿菊坐了。
兆佳氏也被岔开话,同李氏絮叨起其他家常。
静惠尚未显怀,但是怕她累着,也早早地让她坐了。她看着堂嫂应付婆婆的样子,低着头,淡淡地笑了笑。
绿菊早年没嫁曹项时,侍候过兆佳氏参加过家宴,今年自己有了座,丝毫不觉欣喜。依照她本意,原是想留在东府,同宝蝶与翡翠两位姨娘一到吃团圆饭的。
因她早年是兆佳氏的贴身丫鬟,宝蝶待她原本极为客气疏离。绿菊心里虽愿意与她亲近,但是碍于兆佳氏,也是中规中矩。只是私下里,待她尊敬几分,送这边的礼,也多是费了些心思的。
一来二去的,宝蝶也晓得她的苦心,婆媳二人也算有了默契。
外屋这边,曹寅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两个侄儿的应试的。他倒是没有让侄子们打保证书,但是也将丑话说在前头。让他们熄了靠家族余荫出仕的心思,全心攻书。
倘若这一科榜上有名,那万事大吉;否则的话,他会请严师回来,将侄子们禁足苦读三年等待下一科。
曹项与曹頫兄弟两个听了,只能俯首称是。这兄弟两个被伯父说的,都心里有了负担。曹项想的是,如今已经有了妻儿,还要靠家里月例银子生活。
这次去洛阳,虽最后得了些外财,但是他没有全部留在自己手中。将其中一些银两,交给曹颂入了公账,补他去年谋官所耗费。
这笔银子,曹颂本不收,要弟弟留作私房,省得这么大人了手紧。曹项却是死活给了,出去见识得多了,越发觉得家人可贵。
他出京之前,是怀着怨愤之心的。
因身份之别,打小受的各种磨难与白眼,都不能忘。但是在生死关上走了一遭后,他的心境已经开阔许多。
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在世之时,似乎对他这庶出之子,还格外怜惜过一段日子。长房亲长,也没有因自己是婢妾所出,就冷眼相待。
除了嫡母不待见,上面的兄长曹颂与故去的曹硕,待自己甚为照拂;弟弟曹頫性子有些骄纵,但是在自己面前也是手足义气。
不知是长大了,还是眼界宽了,曹项心中的怨愤淡了许多,就剩下那抹痕迹,看不着嫡母的时候都不会想起。
即便他心中还抱着分家之念,但是也晓得,手足就是手足,血亲就是血亲。不管他往后碌碌无为,还是平步青云,都是曹家子。
其他的银钱,曹项又收拾出八百两,交给了堂兄曹颙。
虽不能带娇娇回京,但是身为男儿,一诺千金。曹项既答应受了娇娇祖母的托付,不会对娇娇放手不管。但是他能力有限,只能恳请堂兄帮着斡旋。
曹颙平素最讨厌多事,这个时候却没有说什么。那八百两,三百两打点了河南巡抚衙门监狱,剩下的五百两,也留在河南府,交代下去,等将来贼首家眷官卖时,做娇娇的赎买之资。
河南府的时动静闹的虽大,但是以曹颙与蒋坚的分析,朝廷顾惜颜面,处置起来,定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淡化这件事的影响。
要不然,宣扬开了,引得其他地方的汉人有样学样,那朝廷如何能放心?
满汉之防,在今上眼中,才是重中之重。
这两笔银子一去,剩下的银钱就有数,总有坐吃山空之时。
曹頫心里也没底,却不是为了银钱,而是怕自己考不好,使得大伯失望。
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大伯,四哥功课向来是好的,侄儿于八股之道上,只是平平。要是侄儿名落孙山,可否跟着大伯学习课业?不是侄儿偷懒,换做诗书,侄儿都不怕的;这八股文章,却像是生生将人逼成呆子似的,侄儿有些不惯。”
他平日心高气傲,眼下能说出这番话,委实不容易。
曹寅笑着点点头,道:“你能知晓自身优劣,大善。我虽希望你们顺利通过会试,博个正经出身,但是也没指望你一科中的。你十六就中了举人,这已经强出别人许多。明春这科不过是下场熟悉熟悉,而后用心攻读,也能摸索出方向,不至于盲人摸象一般。”
曹頫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虽侥幸考上了举人,名次却是靠后得紧。换做是四哥,就算不能博个解元回来,也定会是名列于前。”说到这里,他迟疑片刻,低声道:“大伯,听说有人科举半辈子,都跃不了龙门。侄儿不怕自己丢脸,只是不愿让大伯失望。”
曹寅见最小的侄儿也长大成人,心里叹然,正色道:“頫儿,我虽盼着你们春闱高中,却不是为了什么光耀门楣那一套。我不是腐儒,不会教导你们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是世俗功利,士农工商中,只有士为人尊敬认可,工商被视为贱民,农民生计艰难。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伯只是希望有生之年,看着你们兄弟都能自立自强,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不求你们闻达天下,只盼着你们能平安康泰。”
他第一次当着子侄说这些,连着曹颂在内,众人都起身垂手听了。
天佑、恒生几个小的,见叔叔们都站起来,虽还懵懂,但是也都跟着起身。
曹寅说完,对侄子们摆摆手,道:“你们都坐吧。”而后又看着几个小的道:“方才那些话,你们未必懂,不过要记得,当好好读书,长大后才不会有后悔那日。”
几个小的,恭恭敬敬地应了。
曹颙在旁,看着父亲交代侄儿孙辈,只觉得他的精神头比生病前还足。
到了晚年,最怕的,就是孤寂与无所事事吧?父亲现下要拟族规,还要抓侄儿、孙儿的教育大业,往后的日子,看来有得忙了……
*
正月初一,曹项与曹頫兄弟就到海淀园子,闭门读书去了。毕竟春闱在二月,要是他们忙完正月里的人情应酬,就要耽搁大半月的功夫。
初三,曹颙又跟着父亲,到宫里举哀。初六,因脚疾的缘故,康熙起身往汤泉休养。
康熙五十七年,似乎在一片平和中拉开序幕。
曹颙这边,听着十六阿哥那边传来的各种八卦。例如什么十四阿哥亲访雍亲王府,德妃娘娘也传召了四阿哥几次。再有,就是九阿哥似乎摒弃前嫌,与十四阿哥重归旧好。
曹颙这边,才不相信九阿哥是大度之人。
都是利益所指罢了,没有永恒的仇人,也没有永恒的盟友。
原本还以为因八阿哥之死,九阿哥的人生轨迹,也会发生变化,没想到折腾一番,他还是要跟那个注定要倒霉的十四阿哥搅和在一块。
这似乎验证了一点,贪心是原罪。
想到此处,曹颙只觉得好笑,自己好像有点闲操心了。
初八这日,正好无事,曹颙与十六阿哥结伴前往十三阿哥府。
自太后薨逝,十三阿哥已经携带家眷,从汤泉行宫回来。
十三阿哥情绪不高,但是有十六阿哥惯会耍宝,也使得他愁容舒展。说话间,十三阿哥望向曹颙的眼神,就有些复杂。
曹颙心里颇为自责,但是也不能实话跟他说,他的前程指望不上康熙,全指望在四阿哥身上。
毕竟十三阿哥与四阿哥更亲厚,谁晓得这兄弟两个是不是知话不谈。要是这个意思传到四阿哥耳中,曹颙之前对四阿哥那边的恭敬,就都成了“有心之举”。
因此,曹颙只能泛泛道:“十三爷且宽心,宝剑锋从磨砺出,苍鹰,总有一飞冲天之时。”
十三阿哥闻言,脸上只有苦笑,怕是也没听进去几分。
少年的傲气,青年的干劲,都被康熙的冷淡给磨没了,他如今只剩下中年人的迷惘。
所求不可得,退居其次,仍是不可,他已经失去魄力与胆量。
送走曹颙与十六阿哥后,他在书房坐了好久,直到十三福晋亲自相请,他才跟着妻子回内宅。
十三福晋向来和气,在丈夫面前,多是一副笑面,现下却难掩愤愤之态,拉着丈夫的手,半晌说不出话。
十三阿哥心中一禀,道:“是在宫里收到责难了?娘娘传你何事?”
今儿十三福晋受德妃娘娘的传召,进宫去了。
十三福晋红了眼圈,低着头,道:“原看德妃娘娘是慈爱的,待爷也视如己出,现下才晓得偏心就是偏心。”
“何事?”十三阿哥神色未变,再次问道。
“是惦记上方太医了,同我说能不能让方太医到十四弟身边当差。”十三福晋回道。
十三阿哥缄默了一会儿,才道:“你如何回的?”
十三福晋脸上添了几分讥色,道:“方太医是皇阿玛御口钦定,指到爷这边的,要是离开,也得有皇阿玛的旨意,我哪敢坏了规矩……都是亲生儿子,四哥去年病入膏肓,也不见她过问两句;十四弟习武,身体最是康健,倒让她未雨绸缪……”
*
地上画圈圈,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