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门双贵 第212章 不为鱼肉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朝第一公子最新章节!
第212章 不为鱼肉
墙倒众人推,虽说国公府鼎盛依旧,但随着灏二爷遭遇贬斥,以往众多的趋炎附势之徒早已消失不见,门庭虽说不算是冷冷清清,但比起往日繁华,也算是天差地远了。
而自家老爷张辅又是刚正不阿之人,从不在家接待一干下属和同僚,结果使得府上越发门庭冷落,除了族中亲戚和一些跑来打秋风的远亲外,很少有人会登门拜访。
失去权势,此种情形必不可免,好在张灏只是成了一介平民,又无人不知他和皇帝的关系,往日的那些门人或是下属友人并未从此离心离德,依然时常派人上门送份礼物,如往常般彼此联系。
只是张灏知道这只不过是暂时的,随着自己离权势越来越远,时间拖得越来越久,那必定要有很多人会选择改换门庭,此乃人之常情,不必责备。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张灏倒是无所谓,他最关心的,只有身边最信任之人,会不会在未来选择背叛自己。
但一些事还要提前筹划,尤其是可能遇到的威胁,一直以来,张灏对于权势漠不关心,但这几日,却罕见的天天议事,当让身边的心腹们大喜过望。
“二爷,圣上有意命太监执掌锦衣卫,但却被朝中大臣一同阻拦,现在已经任命兴国公郭亮之子郭义为指挥使了。”
“郭义,原来是他。”张灏神色疑惑,这兴国公家也是靖难之役的功臣,但郭亮为人低调,多年来一直荣养在家,不问朝政,而这位郭义却是当年和淇国公邱福之子邱义关系莫逆,号称京城盖世双翼的纨绔子弟,当年军营一事,骂的最凶,事后带头上门寻衅滋事最活跃的就属他了。
此刻习武堂里坐着的都是心腹,不过以往一些人都已出去做官,目前参与核心的只剩下四五个人,下首坐着蔡永,朱银丰则现效力于兄长朱勇麾下。
张继开张继往兄弟也都去了锦衣卫,连同三十多位亲随,大多做了小旗以上的武官,而另有一些人则送去各地军营做了武将。
未雨绸缪,张灏早在七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没想到今日就显示出其眼光深远,屋中兄弟人人神色钦佩,要是晚上哪怕几日,这局面就会大不相同。
取代朱银丰的是西门荣轩和严海龙,此外还有陆云和一位文士打扮的青年,胡凯因年纪还小,临时做起了小厮的活计,来回端茶送水,殷勤伺候。
蔡永缓缓点头,皱眉道:“此事蹊跷,郭义其人文韬武略都算是中等,又一直做的闲职,突然间越级提拔,被陛下如此信任看重,委实令人深思不解。”
“有话直说,是不是陛下有意把芳宁许配给他?或是要借他之手来消除我的影响,哼郭家人口单薄,又从不和京城豪门来往,算是最佳人选,那郭义又和我有过节,为了得到公主,势必要和我势不两立。”张灏语气平静,但目光深沉。
“二爷高明,所言甚是,这郭义一上任,就开始准备清除我张家嫡系,好在他势单力薄,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这祸不单行的,却是一件件不好消息随之而来。”
看着神色轻松的蔡永,张灏含笑点头,其他几位兄弟也未紧张,其中坐在蔡永下首的一位年轻文人,却是第一次进入习武堂,还显得有些不自在,此时更是神色略显焦急,他名叫王太平,其人乃是世代匠户出身,其家族精于火器研发,早在五年前就被张灏惊为天人,并亲自相邀,引到自己家族中来。
张灏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笑道:“太平明日就要到工部上任,真是可喜可贺,可惜我却不能亲自去道喜,今后更是官路坎坷,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呵呵。”
赶紧站起,王太平感激的双手抱拳,恭敬的道:“太平一家得二爷折节下交,衣食无忧,我无以为报,今后定当做事勤勉,尽心尽力,已报二爷知遇之恩。”
“尽忠国事足以,我张家一心为国,咱们图的是为国为民,只是为了防止遭人排挤,这才彼此间互为奥援,太平你身负重任,不要令我失望。”
“是,二爷教诲时刻不敢忘怀,此事本就是对我等匠户之家有天大恩德,怎敢不用尽全力,定当不负二爷期望。”神色激动,王太平心中感激。
其他人纷纷点头,全都是了然于心,原来早在太祖朝时,这当官有三条门路,就是科举,恩萌,和杂流一途,科举不用多言,乃是天下读书人的进身之阶,而恩萌则是官宦世家出身的豪门子弟的当官之路,而杂流也叫举荐,乃是其他人的不二选择,凡是小吏,富商,大户家的后辈子弟,平民百姓,异族人士等等,甚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可以不经科举而选拔为官。
原本三路并举,互相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又能彼此制衡,也能防止百官结党营私,下面人互相勾结,也可以任人唯贤,专才专用,比如治水,工程,造船,农商等,必须起用精于此道的人才为官,以免胡乱指挥而徒耗人力物力,遗祸天下。
只可惜如今文人一家独大,更是因为历次科举,几乎进士都被南方人包揽,天下官员竟然十之八九都是出自南方,就连北方同为读书人的文人都被排挤,更别说恩萌和杂流出身的了。
自古以来,地域性和文人本身就有互相依赖,互相结党的习惯,此刻朝中大臣瞧不起靠家族权势富贵而进身的勋贵子弟,但以往也无可奈何,毕竟永乐朝重武轻文。
随着豪门子弟多年锦衣玉食,很多人不喜习武而转为读书,就如此时的张家子弟,或恩萌或科举,开始大举进入文臣之列,而天下承平,武将地位必不可免的要被削弱,就连帝王都开始收回各地兵权,重用文臣。
如此一来,原本文臣和武将之间就关系紧张,现在就越发的显露出一系列弊端,就算是朝中阁臣为人清正廉洁,但一样排斥勋贵子弟和杂流出身的官吏,等到了后期,更是水火不容,以至于土木堡之变,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大臣有意不作为,任由满朝勋贵陪着皇帝去送死。
当然,其中原因复杂难明,几乎都随着时间湮灭,后人无从调查出真正原因,但事实证明,此一役,绝大多数靖难之役的豪门世家集体陨落,再不复往日荣耀,历史上,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包括无数手握重权的武将,全都战死沙场,连带着众多大太监集体一起跟着倒霉。
读书人出身的文臣趁此良机,一举掌握国家权柄,至此阁臣已然能和皇帝分庭抗礼,闹得皇帝最终祭出太监这个大杀器,司礼监开始有了批红权,算是成了宦官内阁,以至于最后总算是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直到明朝灭亡,此种局面都未改变。
按理说文人一家独大,又是最有学问,最是老谋深算的群体,应该是最强大才是,倒也不然,毕竟古时皇权至上,无人敢与之争锋,而文人自己也不争气,不能万众一心,也是读书人自古相轻,互相争权夺利,往往内部互相倾轧。
太子朱高炽登基后,就有感于南方文人势力太过庞大,就定下天下取士的新规矩,按照北四南六来选拔,让文人自己去闹去,果然从此以后,文人开始主动分化,从而大大减轻皇帝的顾虑,而这南四北六的选才制度,全盘被满清继承,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虽说把勋贵武将统统排挤出权力中枢,而杂流更几乎是消失无踪,但文人之间却按照地域性,同窗,同年,座师等等原因,分化成了无数利益集团,后世有名的东林党人就是如此诞生的。
张灏一手策划身边人当官,又安排王太平这种杂流出身的实干家当官,目前用意只不过是培植班底,毕竟一切只不过是刚刚开始,都还远远未成气候,他看不惯靠着八股文而当官的文臣,又想为国保留选才的其他途径。
至于今后到没太过考虑,实因权力会使人蒙昧双眼,会滋生人的贪婪和欲望,自己保持其心为正,但求心安足以,让这些官员自己去发展,去竞争,而不会一心想着去控制所有人,控制所谓的大局,所谓的朝纲,那样的话,早晚会遭遇反噬,原因太简单了,没有人会甘于久居人下,历朝历代的权臣哪个能有好下场?
和王太平说了会话,几位年轻人一同长大,彼此友情深厚,互相间志向相同,此刻还亲热的如同兄弟,说话间没有任何顾忌,说说笑笑的好不热闹。
其中陆云也要离别,他将要动身赶赴北京,成为辽东一位千户,算是张灏经略东北的重要棋子,今后更是要全力栽培,对此张灏没有丝毫隐瞒,早把视为心腹大患的辽东异族告知陆云,而这位良将也踌躇满志,就等着将来励精图治,把整个东北变成汉族人的天下。
等王太平和陆云告辞离去,张灏看着一直有些情绪落寞的西门荣轩,又提起郭义之事,问道:“老苗有何隐秘消息,一并说来。”
“嗯。”蔡永应承一声,却答非所问的道:“二爷,难道真的不启用青衣卫了吗?如今锦衣卫为他人所用,咱们相当于失去了重要耳目呀”
张灏毫不犹豫的拒绝,语气坚决的道:“除了以前由老苗掌控的那些姐妹,今后决不再动用任何可怜女子了,咱们都是顶天立地的爷们,岂能靠着女孩子去忍辱偷生,去牺牲性命而为大家换回情报?此事我意已决,不容更改。”
第212章 不为鱼肉
墙倒众人推,虽说国公府鼎盛依旧,但随着灏二爷遭遇贬斥,以往众多的趋炎附势之徒早已消失不见,门庭虽说不算是冷冷清清,但比起往日繁华,也算是天差地远了。
而自家老爷张辅又是刚正不阿之人,从不在家接待一干下属和同僚,结果使得府上越发门庭冷落,除了族中亲戚和一些跑来打秋风的远亲外,很少有人会登门拜访。
失去权势,此种情形必不可免,好在张灏只是成了一介平民,又无人不知他和皇帝的关系,往日的那些门人或是下属友人并未从此离心离德,依然时常派人上门送份礼物,如往常般彼此联系。
只是张灏知道这只不过是暂时的,随着自己离权势越来越远,时间拖得越来越久,那必定要有很多人会选择改换门庭,此乃人之常情,不必责备。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张灏倒是无所谓,他最关心的,只有身边最信任之人,会不会在未来选择背叛自己。
但一些事还要提前筹划,尤其是可能遇到的威胁,一直以来,张灏对于权势漠不关心,但这几日,却罕见的天天议事,当让身边的心腹们大喜过望。
“二爷,圣上有意命太监执掌锦衣卫,但却被朝中大臣一同阻拦,现在已经任命兴国公郭亮之子郭义为指挥使了。”
“郭义,原来是他。”张灏神色疑惑,这兴国公家也是靖难之役的功臣,但郭亮为人低调,多年来一直荣养在家,不问朝政,而这位郭义却是当年和淇国公邱福之子邱义关系莫逆,号称京城盖世双翼的纨绔子弟,当年军营一事,骂的最凶,事后带头上门寻衅滋事最活跃的就属他了。
此刻习武堂里坐着的都是心腹,不过以往一些人都已出去做官,目前参与核心的只剩下四五个人,下首坐着蔡永,朱银丰则现效力于兄长朱勇麾下。
张继开张继往兄弟也都去了锦衣卫,连同三十多位亲随,大多做了小旗以上的武官,而另有一些人则送去各地军营做了武将。
未雨绸缪,张灏早在七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没想到今日就显示出其眼光深远,屋中兄弟人人神色钦佩,要是晚上哪怕几日,这局面就会大不相同。
取代朱银丰的是西门荣轩和严海龙,此外还有陆云和一位文士打扮的青年,胡凯因年纪还小,临时做起了小厮的活计,来回端茶送水,殷勤伺候。
蔡永缓缓点头,皱眉道:“此事蹊跷,郭义其人文韬武略都算是中等,又一直做的闲职,突然间越级提拔,被陛下如此信任看重,委实令人深思不解。”
“有话直说,是不是陛下有意把芳宁许配给他?或是要借他之手来消除我的影响,哼郭家人口单薄,又从不和京城豪门来往,算是最佳人选,那郭义又和我有过节,为了得到公主,势必要和我势不两立。”张灏语气平静,但目光深沉。
“二爷高明,所言甚是,这郭义一上任,就开始准备清除我张家嫡系,好在他势单力薄,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这祸不单行的,却是一件件不好消息随之而来。”
看着神色轻松的蔡永,张灏含笑点头,其他几位兄弟也未紧张,其中坐在蔡永下首的一位年轻文人,却是第一次进入习武堂,还显得有些不自在,此时更是神色略显焦急,他名叫王太平,其人乃是世代匠户出身,其家族精于火器研发,早在五年前就被张灏惊为天人,并亲自相邀,引到自己家族中来。
张灏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笑道:“太平明日就要到工部上任,真是可喜可贺,可惜我却不能亲自去道喜,今后更是官路坎坷,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呵呵。”
赶紧站起,王太平感激的双手抱拳,恭敬的道:“太平一家得二爷折节下交,衣食无忧,我无以为报,今后定当做事勤勉,尽心尽力,已报二爷知遇之恩。”
“尽忠国事足以,我张家一心为国,咱们图的是为国为民,只是为了防止遭人排挤,这才彼此间互为奥援,太平你身负重任,不要令我失望。”
“是,二爷教诲时刻不敢忘怀,此事本就是对我等匠户之家有天大恩德,怎敢不用尽全力,定当不负二爷期望。”神色激动,王太平心中感激。
其他人纷纷点头,全都是了然于心,原来早在太祖朝时,这当官有三条门路,就是科举,恩萌,和杂流一途,科举不用多言,乃是天下读书人的进身之阶,而恩萌则是官宦世家出身的豪门子弟的当官之路,而杂流也叫举荐,乃是其他人的不二选择,凡是小吏,富商,大户家的后辈子弟,平民百姓,异族人士等等,甚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可以不经科举而选拔为官。
原本三路并举,互相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又能彼此制衡,也能防止百官结党营私,下面人互相勾结,也可以任人唯贤,专才专用,比如治水,工程,造船,农商等,必须起用精于此道的人才为官,以免胡乱指挥而徒耗人力物力,遗祸天下。
只可惜如今文人一家独大,更是因为历次科举,几乎进士都被南方人包揽,天下官员竟然十之八九都是出自南方,就连北方同为读书人的文人都被排挤,更别说恩萌和杂流出身的了。
自古以来,地域性和文人本身就有互相依赖,互相结党的习惯,此刻朝中大臣瞧不起靠家族权势富贵而进身的勋贵子弟,但以往也无可奈何,毕竟永乐朝重武轻文。
随着豪门子弟多年锦衣玉食,很多人不喜习武而转为读书,就如此时的张家子弟,或恩萌或科举,开始大举进入文臣之列,而天下承平,武将地位必不可免的要被削弱,就连帝王都开始收回各地兵权,重用文臣。
如此一来,原本文臣和武将之间就关系紧张,现在就越发的显露出一系列弊端,就算是朝中阁臣为人清正廉洁,但一样排斥勋贵子弟和杂流出身的官吏,等到了后期,更是水火不容,以至于土木堡之变,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大臣有意不作为,任由满朝勋贵陪着皇帝去送死。
当然,其中原因复杂难明,几乎都随着时间湮灭,后人无从调查出真正原因,但事实证明,此一役,绝大多数靖难之役的豪门世家集体陨落,再不复往日荣耀,历史上,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包括无数手握重权的武将,全都战死沙场,连带着众多大太监集体一起跟着倒霉。
读书人出身的文臣趁此良机,一举掌握国家权柄,至此阁臣已然能和皇帝分庭抗礼,闹得皇帝最终祭出太监这个大杀器,司礼监开始有了批红权,算是成了宦官内阁,以至于最后总算是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直到明朝灭亡,此种局面都未改变。
按理说文人一家独大,又是最有学问,最是老谋深算的群体,应该是最强大才是,倒也不然,毕竟古时皇权至上,无人敢与之争锋,而文人自己也不争气,不能万众一心,也是读书人自古相轻,互相争权夺利,往往内部互相倾轧。
太子朱高炽登基后,就有感于南方文人势力太过庞大,就定下天下取士的新规矩,按照北四南六来选拔,让文人自己去闹去,果然从此以后,文人开始主动分化,从而大大减轻皇帝的顾虑,而这南四北六的选才制度,全盘被满清继承,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虽说把勋贵武将统统排挤出权力中枢,而杂流更几乎是消失无踪,但文人之间却按照地域性,同窗,同年,座师等等原因,分化成了无数利益集团,后世有名的东林党人就是如此诞生的。
张灏一手策划身边人当官,又安排王太平这种杂流出身的实干家当官,目前用意只不过是培植班底,毕竟一切只不过是刚刚开始,都还远远未成气候,他看不惯靠着八股文而当官的文臣,又想为国保留选才的其他途径。
至于今后到没太过考虑,实因权力会使人蒙昧双眼,会滋生人的贪婪和欲望,自己保持其心为正,但求心安足以,让这些官员自己去发展,去竞争,而不会一心想着去控制所有人,控制所谓的大局,所谓的朝纲,那样的话,早晚会遭遇反噬,原因太简单了,没有人会甘于久居人下,历朝历代的权臣哪个能有好下场?
和王太平说了会话,几位年轻人一同长大,彼此友情深厚,互相间志向相同,此刻还亲热的如同兄弟,说话间没有任何顾忌,说说笑笑的好不热闹。
其中陆云也要离别,他将要动身赶赴北京,成为辽东一位千户,算是张灏经略东北的重要棋子,今后更是要全力栽培,对此张灏没有丝毫隐瞒,早把视为心腹大患的辽东异族告知陆云,而这位良将也踌躇满志,就等着将来励精图治,把整个东北变成汉族人的天下。
等王太平和陆云告辞离去,张灏看着一直有些情绪落寞的西门荣轩,又提起郭义之事,问道:“老苗有何隐秘消息,一并说来。”
“嗯。”蔡永应承一声,却答非所问的道:“二爷,难道真的不启用青衣卫了吗?如今锦衣卫为他人所用,咱们相当于失去了重要耳目呀”
张灏毫不犹豫的拒绝,语气坚决的道:“除了以前由老苗掌控的那些姐妹,今后决不再动用任何可怜女子了,咱们都是顶天立地的爷们,岂能靠着女孩子去忍辱偷生,去牺牲性命而为大家换回情报?此事我意已决,不容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