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江陵 第三百三十五章 关上思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幻之盛唐最新章节!
半个多月后,我已经站清溪关残破的城墙上晒太阳了,有数千口族人做人质,那几个河蛮头领,还是顺利的用压粮官的身份,带着前锋骗开了南沼乡兵留守的关城。
清溪关位于州越郡北、大渡河南,因为关前周围是高山深峡,碧水奔流,故名清溪,几个天然地裂形成谷道,分别通向不同的地域。其地连山带谷,夹漳临溪,倚险结关,恃为控御,古时西南夷入犯,必经此道。
州越郡(四川西昌县),为镇抚西南而制,设有新安、三阜、沙野、苏祁、保塞、罗山、西泸、蛇勇、遏戎九子连环城,以清溪关为枢纽。
这些汉裳蛮愿意反乱的理由很简单,又要被迫背井离乡,因为在其国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一个地方人口繁衍到一定规模,就会给强制拆分,大部分青壮分别迁徙到其他更蛮荒边远的地区去,以替南沼改造开发边境,移风易俗。而空出来的土地用来安置白蛮和封分黑蛮。
南诏国行施统治权,自然要和诸族接触,在接触中诸族接受一些较高的文化,改革一些野蛮的“故俗”,设立节度使也是为了用兵力迫胁,破坏诸族的闭塞生活,使其人力物力资源为国所用,迁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汉人最重乡土。要他们离开熟悉的地方,颠沛流离是很痛苦地一件事情,除非大范围的天灾人祸。而那些混居的金齿、漆齿、银齿、绣脚、穿鼻、裸形、磨些、望外喻等落后部落。这些部落要通过三译四译,才能与南诏言语相通。自然不用担心他们会与汉裳蛮串联勾结,影响南沼的统治。
刚好这一批与河蛮的汉裳蛮,又快到了二十年的迁徙之期了,如果在南沼国内。也就这么忍受下去了,但是南沼大举出兵也给了他们一个重新聚集的机会,为了防止这些尚未完成驯熟地部落在国内空虚时作乱,也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实力,因此大举征发从军,以这些生蛮部为先锋。府军和乡兵为中坚。王军为预备队和督战。驱使攻占四方,连汉裳蛮也的担负了劳役输送的任务。
于是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就有了这次反乱投诚事件。
为了生活,大量汉裳蛮组成的行脚商人和马帮的足迹,遍部布了百蛮各族最边远地地区,甚至远抵天竺和骠国。因此,对南沼国内地地形道路,最是通达不过。有他们做内应,还有凤迦异这个活招牌。一路势如破竹。地确省却了不少麻烦。
更多的时候,是装成凤迦异地部下。打着他的旗号,用那些河蛮做门面,派人骗那些四散的南沼兵聚集起来,然后一举成擒。由于这里人马看起来有粮食武装也好,还真骗倒了不少人,许多人都是跑来排队等开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稀里糊涂的做了唐军俘虏。
但随后才没收复多久的清溪关,就经历了一场考验。
尾随着他们,接踵而来的就是南沼兵潮。为了取得回家地通道,南沼人在坚城面前,可以说是爆发出了相当可观地勇气和信念。
满山遍野,兽衣披甲的蛮兵,象大海海啸一样,不知疲倦,也似乎没有尽头地冲击着残败而摇摇欲坠的城头,多少能穿上部分铁甲的,几乎是十大节度使的常备军和王军,然后是自备武器的府兵,他们的按照同乡和地域的不同特色,既有高地黑蛮的短衣兽袍皮胯,也有低原白蛮曳地的麻衣苎布缠头缠身,各自又分做各类行具的袍服穿戴,组成大大小小与块快五颜六色的海洋,
再就是附属各族所出的族兵,装备就更不如了,除了少部分看起来明显是首领卫队的藤甲,竹甲外,大多数人连外甲都没有,相当部分赤身裸体的只有胯下一团不名材质的包裹物,甚至手中还拿着木标、石斧,骨锤这类原始风味十足的的武器。
但是打起战来,就想野兽一样的凶狠,甚至不用武器,赤手空拳的攀上城墙,用牙齿和指甲来战斗。
刚刚占领清溪关的山羌营和安东高丽兵组成的锐字营合计三千人,楞是打到最后弓矢耗尽,便削竹为箭,以对付兽衣轻甲的蛮军,顺便将城里的建筑拆的差不多,等到我的后军赶到时,关城中能站起来的,也就剩下不足百人了。
经过这场回光返照式的战斗,宣告南沼人最后的一点努力失败,监军的王叔蒙阿思战死在城下,随军的大清平官尹辅俅突围无路,自杀于帐中。
但没想到,敌人从姚州军过境的,因此州是从后方被攻陷的。清溪关一收复,南沼人回国的最近一处大门就算彻底闭上了。
想回国就只能走更远的戎州南溪郡,不过那是人的传统聚居地,
但那里有戎州都督府的石门、龙腾、和戎、马湖、移风、伊禄、义宾、可封、泥溪、开边、平寇十一个小镇,还有亲附大唐的阿傍部落、阿夔等人部落。因为南沼人攻破州后,沿四川盆地的边缘北上直取成都,没有向东继续攻取戎州都督府的镇治,只派了少量牵制的兵力,因此十一个小镇倒有一半战斗力完好保留下来,
而且这一段路程艰险漫长,充满敌意的世仇部落,没有粮食并缺少武装,全靠两条腿的南沼败军,估计走不到一半,能剩下多少人还是个问题。
随着各地陆续消息传来。几路追兵都有不小的斩获,光韦韬率领的中军一路,就杀获各万,俘虏南沼大军将周罗陀,以及军将若干,虽然这期间追击的龙武军,与困兽犹斗地南沼人。没少爆发了十几场大大小小战斗,甚至几次打退了唐军的追击,但是对南沼人来说已经无力回天了。
他们既缺少粮食,又缺少武装,人少一点,面对遍地的剑南百姓的汪洋大海还很危险。那些流散的南沼兵逃到乡间试图抢劫食物而被乡民打死了不少。后来不得不出台了一条政策。可以用俘虏的南沼人来和官军交换布匹粮食,才遏止了这种势头。
各地一路高歌猛进。陆续抓到并押还成都的俘虏至少也有近十万,甚至还有大小十几个完整地白蛮、河蛮部落,因为南沼人有意在剑南长期占领下去,为了降低统治的阻力,因此后续跟进的是,从国内迁移了好些中小部落过来。
跑的最快的骑兵追杀过去的时候,他们携儿带老。牵牛挽马。塞满了整个道路和山谷,把败军地退路也给堵住了。结果一同作了俘虏。。
薛景仙抓住这个机会,将里面看起来强壮凶悍挑出来,连同活捉地南沼王子凤迦异,还搞了一场声势浩大地献俘与城下的大游行,以鼓舞民心士气,然后召集民夫为大军出力,就从者踊跃。
于是我帐下重新聚集了勤王地边军、本部的禁军、各州府兵、团练、守捉兵,林林总总也达到了六万之众,还有汇集而来的工匠民夫,流水一样向后方输送去的俘虏,和输送来物资。小小关城已经装不下,甚至将一个关城外谷地,也挤的满满当当,人声日喧。
这个时代。
大唐与南沼交锋的前线,主要集中在姚州和州,同时还有一个管理众多羁縻属的戎州都督府,所谓一镇两军州。其中以戎州距离南沼最远,州次之、姚州最近。
从戎州出发,向南过邓枕山、马鞍渡二百二十五里,又经蒙夔山百九十里又百八十里至谕官川,经薄季川百五十里至界江山下,又经荆溪谷、数池三百二十里才能到达至南沼地边境汤麻顿城,
而州向北二百五十里至比邻吐蕃地柘东城,向东北经安宁井三百九十里至曲水,又经石鼓二百二十里渡石门至龙驿,又六十里至南沼的云南城,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又八十里至龙尾城,又四十里才能抵达羊苴咩(太和)城。
姚州都督府领三十二州,约五十七县,其地域包括今之楚雄州西北部、大理州几乎全部,乃至丽江地区之一部。古又称云南郡,最远地边哨,西距羊苴咩城(太和)只有三百里,南向隔着羁縻属的河东州,就是南沼的永昌镇,是切入南沼境内的一个战略要点,一向也是南沼人的眼中钉,被攻陷过好几次。
因此这次南沼人攻略的重点,也在姚州。
虽然说如今的姚州治下已经大为缩水,但州城内至少有六千名边军,还有三万规模的军民,作为后备,顷刻就被攻陷了,这不仅仅是一个敌人势大可以解释的。
据逃出来躲在山林的部分幸存者零碎信息,南沼人陷姚州后,仗着山地行进的优势,又从后方袭击了州,而当地土著也乘机举事响应,因此州并没有抵抗多久,马厩全境失陷了,但随后合兵一处得到大量军械粮草的南沼人,并没有继续袭掠南线的昆、黎诸州,而是留下牵制的兵力,就拔师大举北上,攻陷南川平原末端相对防御薄弱的褒州、微州,饶过相对防御严密的戎州,又奔行三百五十里袭取泸州,从这里收集船只北渡泸水(大渡河),连克嘉州、俞州,一路不停一直杀到成都城下。
龙武军出清溪关后,同样分兵三路,以熟悉地形的残余边军为先导,开展轰轰烈烈的大反攻。
其中一路一万六千人,带二十天人份的口粮,南向山路行军百一十里收复大定城,仕城,转向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收复当滇、笮要冲的永安城;南经水口西南度木瓜岭二百二十里再收复台登城;
另一路二万人其中一万是龙武军的主力,携带大量车马器械,走相对平坦的官道。南行九十里至苏祁县,又南行八十里收复州本治城,又经沙野渡二百六十里至羌浪驿,又经阳蓬岭百余里攻陷南沼前哨俄准添馆;以阳蓬岭为分界,北方是州境,其南面即为南诏境,自此州全境光复。
最后一路只有轻装八千人。全是边军中挑选出来的山兵,经菁口、会川至河子镇城,渡过了泸水(大渡河)下游,他们的任务是最艰巨、要沿着当年梁建方平南地间道(小路),过数百里绵延的山地抵达姚州,判断情况进行机动作战。或向南扫荡九十里至南沼边境的外荡馆;或在龙驿与戎州往羊苴咩城道路的边军会合。继续向云南县进发。
随着清溪关变成反攻南沼的大本营。我也升官了。崔光远带队而来的二路援军和后继粮草,还带了来自成都最新的诰书。加封我为平南招讨处置大使地头衔,以节镇云南、昆宁诸镇边军权总南蛮交涉攻伐事物。
显然这位陛下也发狠了,毕竟身为堂堂的大唐皇帝,金殿坐五十载的太平天子,曾经的天可汗,虽然晚节有暇,但何尝被外戎特别是南沼这种罔尔小国。兵临城下逼到眼皮底下。胁迫城下之盟的境地,因此他来书时。隐约提到,问我能有没有把握给他的陵寝前,再增加一座石像。
这算是老李皇帝家一种传统了,自唐太宗以来地历代君王,特别喜欢把被征服地四夷八荒拿来折腾,不但让他们地子弟守卫皇宫,还把他们君王酋长做成塑像摆到陵寝前的永世陪站。
因此山陵前地石人像,成为衡量这位帝王文治武功的重要指标,太宗的昭陵以包括东西突厥再内的十六国君王像的记录,至今未有人能打破,高宗虽然只有收成气象,但是在他的陵墓前也完成了太宗的遗愿,立上了高句丽末王泉高藏地石人。在这种前赴后继地努力下,无数或强横或伟大外番君王、可汗,象骨牌一样的接连倒在了唐军地兵锋下,成为李唐皇家攀比武功的牺牲品。
这位皇帝老爷子,以其垂拱五十载功业,灭国无数,本来最有希望打破太宗陪站的记录,据说连吐蕃赞普的石人都已经雕好了,可惜让一个叫安禄山的家伙给搅了局。
话说回来。
据说,现在成都那里一片斗志高昂,充满了革命乐观注意精神,那些曾经在南沼围城的人海面前面如土色的大人们,看到南沼数十万大军,是如此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也想变本加厉的从南沼人那里把丢人场子给找回来,对于一举平南的呼声很高。
不过我在接到谕旨的那一刻却苦笑起来,对于他们这种的盲目乐观情绪,我多少有些的信心和准备不足,
打败南沼容易,但是扫平南荒哪有那么容易,
这越发深入边境以后就不好打了,经过连年征战,边境上双方居民结下了血仇,三次天宝战争,唐军也不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的,沿途那些土著山夷,不乏对唐军苦大仇深的。
特别是鲜于仲通还干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要将战败粉饰成胜利,必须有战果,比如用来献功的战利品和首级,于是那些边境上的夷人,就成了他授意下的牺牲品。三次天宝战争下来,许多羁縻州打成了废墟,大量原本藩属大唐的部落,举族迁徙到南沼去,其中就是多是拜他所赐。
我的士兵主要都是北人,在成都平原上作战和在西南山地丛林作战是两回事,不要说国内主场战争的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就光是崎岖的道路将大大削弱龙武军装备上优势,还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和骑兵机动力,都没有了多少用武之地。
和高原苦寒的吐蕃一样,南沼也有自己的自然天险,就是所谓的蛇虫、瘴气、疫病的南荒三害。
这可是三次天宝战争中,数十万将士用生命堆出来的血的教训。除非想让我的龙武军深陷在南沼泥塘里十数年一边打战以便逐渐适应环境,或许还有见效的最后那一天。
但说实话,我根本没有做好打一场长期的拉锯战争的心理准备,龙武军的战场,也不应该局限于这南疆一隅。
好在南沼人是在秋熟后出兵,到现在是秋末近冬,天气渐冷,春夏间活跃的各种虫兽什么的也进入冬眠和蛰伏时期,追击的部队就算深入一些也没有大碍,要是刚好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雨季,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早期在姚州设立训练营地,固然是未尝有类似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打算,但姚州军失陷的太快,这个营地连同驻留边境练兵的林字营,都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了。
总算那位陛下还不算头脑发热,或者是不想让这只可以倚重的禁卫武装,长期深陷在南疆战争泥塘中。所以在诰书内给了一个相当含糊的授权,所谓招讨大使,又是招抚又是征讨的,颇有些机变从权的味道。
又一个月后,龙尾关城之下,我看着他们清理一块残破的石碑,努力将其树起来。。
“这是梁氏平南碑,”
半个多月后,我已经站清溪关残破的城墙上晒太阳了,有数千口族人做人质,那几个河蛮头领,还是顺利的用压粮官的身份,带着前锋骗开了南沼乡兵留守的关城。
清溪关位于州越郡北、大渡河南,因为关前周围是高山深峡,碧水奔流,故名清溪,几个天然地裂形成谷道,分别通向不同的地域。其地连山带谷,夹漳临溪,倚险结关,恃为控御,古时西南夷入犯,必经此道。
州越郡(四川西昌县),为镇抚西南而制,设有新安、三阜、沙野、苏祁、保塞、罗山、西泸、蛇勇、遏戎九子连环城,以清溪关为枢纽。
这些汉裳蛮愿意反乱的理由很简单,又要被迫背井离乡,因为在其国内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一个地方人口繁衍到一定规模,就会给强制拆分,大部分青壮分别迁徙到其他更蛮荒边远的地区去,以替南沼改造开发边境,移风易俗。而空出来的土地用来安置白蛮和封分黑蛮。
南诏国行施统治权,自然要和诸族接触,在接触中诸族接受一些较高的文化,改革一些野蛮的“故俗”,设立节度使也是为了用兵力迫胁,破坏诸族的闭塞生活,使其人力物力资源为国所用,迁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汉人最重乡土。要他们离开熟悉的地方,颠沛流离是很痛苦地一件事情,除非大范围的天灾人祸。而那些混居的金齿、漆齿、银齿、绣脚、穿鼻、裸形、磨些、望外喻等落后部落。这些部落要通过三译四译,才能与南诏言语相通。自然不用担心他们会与汉裳蛮串联勾结,影响南沼的统治。
刚好这一批与河蛮的汉裳蛮,又快到了二十年的迁徙之期了,如果在南沼国内。也就这么忍受下去了,但是南沼大举出兵也给了他们一个重新聚集的机会,为了防止这些尚未完成驯熟地部落在国内空虚时作乱,也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实力,因此大举征发从军,以这些生蛮部为先锋。府军和乡兵为中坚。王军为预备队和督战。驱使攻占四方,连汉裳蛮也的担负了劳役输送的任务。
于是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就有了这次反乱投诚事件。
为了生活,大量汉裳蛮组成的行脚商人和马帮的足迹,遍部布了百蛮各族最边远地地区,甚至远抵天竺和骠国。因此,对南沼国内地地形道路,最是通达不过。有他们做内应,还有凤迦异这个活招牌。一路势如破竹。地确省却了不少麻烦。
更多的时候,是装成凤迦异地部下。打着他的旗号,用那些河蛮做门面,派人骗那些四散的南沼兵聚集起来,然后一举成擒。由于这里人马看起来有粮食武装也好,还真骗倒了不少人,许多人都是跑来排队等开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稀里糊涂的做了唐军俘虏。
但随后才没收复多久的清溪关,就经历了一场考验。
尾随着他们,接踵而来的就是南沼兵潮。为了取得回家地通道,南沼人在坚城面前,可以说是爆发出了相当可观地勇气和信念。
满山遍野,兽衣披甲的蛮兵,象大海海啸一样,不知疲倦,也似乎没有尽头地冲击着残败而摇摇欲坠的城头,多少能穿上部分铁甲的,几乎是十大节度使的常备军和王军,然后是自备武器的府兵,他们的按照同乡和地域的不同特色,既有高地黑蛮的短衣兽袍皮胯,也有低原白蛮曳地的麻衣苎布缠头缠身,各自又分做各类行具的袍服穿戴,组成大大小小与块快五颜六色的海洋,
再就是附属各族所出的族兵,装备就更不如了,除了少部分看起来明显是首领卫队的藤甲,竹甲外,大多数人连外甲都没有,相当部分赤身裸体的只有胯下一团不名材质的包裹物,甚至手中还拿着木标、石斧,骨锤这类原始风味十足的的武器。
但是打起战来,就想野兽一样的凶狠,甚至不用武器,赤手空拳的攀上城墙,用牙齿和指甲来战斗。
刚刚占领清溪关的山羌营和安东高丽兵组成的锐字营合计三千人,楞是打到最后弓矢耗尽,便削竹为箭,以对付兽衣轻甲的蛮军,顺便将城里的建筑拆的差不多,等到我的后军赶到时,关城中能站起来的,也就剩下不足百人了。
经过这场回光返照式的战斗,宣告南沼人最后的一点努力失败,监军的王叔蒙阿思战死在城下,随军的大清平官尹辅俅突围无路,自杀于帐中。
但没想到,敌人从姚州军过境的,因此州是从后方被攻陷的。清溪关一收复,南沼人回国的最近一处大门就算彻底闭上了。
想回国就只能走更远的戎州南溪郡,不过那是人的传统聚居地,
但那里有戎州都督府的石门、龙腾、和戎、马湖、移风、伊禄、义宾、可封、泥溪、开边、平寇十一个小镇,还有亲附大唐的阿傍部落、阿夔等人部落。因为南沼人攻破州后,沿四川盆地的边缘北上直取成都,没有向东继续攻取戎州都督府的镇治,只派了少量牵制的兵力,因此十一个小镇倒有一半战斗力完好保留下来,
而且这一段路程艰险漫长,充满敌意的世仇部落,没有粮食并缺少武装,全靠两条腿的南沼败军,估计走不到一半,能剩下多少人还是个问题。
随着各地陆续消息传来。几路追兵都有不小的斩获,光韦韬率领的中军一路,就杀获各万,俘虏南沼大军将周罗陀,以及军将若干,虽然这期间追击的龙武军,与困兽犹斗地南沼人。没少爆发了十几场大大小小战斗,甚至几次打退了唐军的追击,但是对南沼人来说已经无力回天了。
他们既缺少粮食,又缺少武装,人少一点,面对遍地的剑南百姓的汪洋大海还很危险。那些流散的南沼兵逃到乡间试图抢劫食物而被乡民打死了不少。后来不得不出台了一条政策。可以用俘虏的南沼人来和官军交换布匹粮食,才遏止了这种势头。
各地一路高歌猛进。陆续抓到并押还成都的俘虏至少也有近十万,甚至还有大小十几个完整地白蛮、河蛮部落,因为南沼人有意在剑南长期占领下去,为了降低统治的阻力,因此后续跟进的是,从国内迁移了好些中小部落过来。
跑的最快的骑兵追杀过去的时候,他们携儿带老。牵牛挽马。塞满了整个道路和山谷,把败军地退路也给堵住了。结果一同作了俘虏。。
薛景仙抓住这个机会,将里面看起来强壮凶悍挑出来,连同活捉地南沼王子凤迦异,还搞了一场声势浩大地献俘与城下的大游行,以鼓舞民心士气,然后召集民夫为大军出力,就从者踊跃。
于是我帐下重新聚集了勤王地边军、本部的禁军、各州府兵、团练、守捉兵,林林总总也达到了六万之众,还有汇集而来的工匠民夫,流水一样向后方输送去的俘虏,和输送来物资。小小关城已经装不下,甚至将一个关城外谷地,也挤的满满当当,人声日喧。
这个时代。
大唐与南沼交锋的前线,主要集中在姚州和州,同时还有一个管理众多羁縻属的戎州都督府,所谓一镇两军州。其中以戎州距离南沼最远,州次之、姚州最近。
从戎州出发,向南过邓枕山、马鞍渡二百二十五里,又经蒙夔山百九十里又百八十里至谕官川,经薄季川百五十里至界江山下,又经荆溪谷、数池三百二十里才能到达至南沼地边境汤麻顿城,
而州向北二百五十里至比邻吐蕃地柘东城,向东北经安宁井三百九十里至曲水,又经石鼓二百二十里渡石门至龙驿,又六十里至南沼的云南城,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又八十里至龙尾城,又四十里才能抵达羊苴咩(太和)城。
姚州都督府领三十二州,约五十七县,其地域包括今之楚雄州西北部、大理州几乎全部,乃至丽江地区之一部。古又称云南郡,最远地边哨,西距羊苴咩城(太和)只有三百里,南向隔着羁縻属的河东州,就是南沼的永昌镇,是切入南沼境内的一个战略要点,一向也是南沼人的眼中钉,被攻陷过好几次。
因此这次南沼人攻略的重点,也在姚州。
虽然说如今的姚州治下已经大为缩水,但州城内至少有六千名边军,还有三万规模的军民,作为后备,顷刻就被攻陷了,这不仅仅是一个敌人势大可以解释的。
据逃出来躲在山林的部分幸存者零碎信息,南沼人陷姚州后,仗着山地行进的优势,又从后方袭击了州,而当地土著也乘机举事响应,因此州并没有抵抗多久,马厩全境失陷了,但随后合兵一处得到大量军械粮草的南沼人,并没有继续袭掠南线的昆、黎诸州,而是留下牵制的兵力,就拔师大举北上,攻陷南川平原末端相对防御薄弱的褒州、微州,饶过相对防御严密的戎州,又奔行三百五十里袭取泸州,从这里收集船只北渡泸水(大渡河),连克嘉州、俞州,一路不停一直杀到成都城下。
龙武军出清溪关后,同样分兵三路,以熟悉地形的残余边军为先导,开展轰轰烈烈的大反攻。
其中一路一万六千人,带二十天人份的口粮,南向山路行军百一十里收复大定城,仕城,转向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收复当滇、笮要冲的永安城;南经水口西南度木瓜岭二百二十里再收复台登城;
另一路二万人其中一万是龙武军的主力,携带大量车马器械,走相对平坦的官道。南行九十里至苏祁县,又南行八十里收复州本治城,又经沙野渡二百六十里至羌浪驿,又经阳蓬岭百余里攻陷南沼前哨俄准添馆;以阳蓬岭为分界,北方是州境,其南面即为南诏境,自此州全境光复。
最后一路只有轻装八千人。全是边军中挑选出来的山兵,经菁口、会川至河子镇城,渡过了泸水(大渡河)下游,他们的任务是最艰巨、要沿着当年梁建方平南地间道(小路),过数百里绵延的山地抵达姚州,判断情况进行机动作战。或向南扫荡九十里至南沼边境的外荡馆;或在龙驿与戎州往羊苴咩城道路的边军会合。继续向云南县进发。
随着清溪关变成反攻南沼的大本营。我也升官了。崔光远带队而来的二路援军和后继粮草,还带了来自成都最新的诰书。加封我为平南招讨处置大使地头衔,以节镇云南、昆宁诸镇边军权总南蛮交涉攻伐事物。
显然这位陛下也发狠了,毕竟身为堂堂的大唐皇帝,金殿坐五十载的太平天子,曾经的天可汗,虽然晚节有暇,但何尝被外戎特别是南沼这种罔尔小国。兵临城下逼到眼皮底下。胁迫城下之盟的境地,因此他来书时。隐约提到,问我能有没有把握给他的陵寝前,再增加一座石像。
这算是老李皇帝家一种传统了,自唐太宗以来地历代君王,特别喜欢把被征服地四夷八荒拿来折腾,不但让他们地子弟守卫皇宫,还把他们君王酋长做成塑像摆到陵寝前的永世陪站。
因此山陵前地石人像,成为衡量这位帝王文治武功的重要指标,太宗的昭陵以包括东西突厥再内的十六国君王像的记录,至今未有人能打破,高宗虽然只有收成气象,但是在他的陵墓前也完成了太宗的遗愿,立上了高句丽末王泉高藏地石人。在这种前赴后继地努力下,无数或强横或伟大外番君王、可汗,象骨牌一样的接连倒在了唐军地兵锋下,成为李唐皇家攀比武功的牺牲品。
这位皇帝老爷子,以其垂拱五十载功业,灭国无数,本来最有希望打破太宗陪站的记录,据说连吐蕃赞普的石人都已经雕好了,可惜让一个叫安禄山的家伙给搅了局。
话说回来。
据说,现在成都那里一片斗志高昂,充满了革命乐观注意精神,那些曾经在南沼围城的人海面前面如土色的大人们,看到南沼数十万大军,是如此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也想变本加厉的从南沼人那里把丢人场子给找回来,对于一举平南的呼声很高。
不过我在接到谕旨的那一刻却苦笑起来,对于他们这种的盲目乐观情绪,我多少有些的信心和准备不足,
打败南沼容易,但是扫平南荒哪有那么容易,
这越发深入边境以后就不好打了,经过连年征战,边境上双方居民结下了血仇,三次天宝战争,唐军也不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的,沿途那些土著山夷,不乏对唐军苦大仇深的。
特别是鲜于仲通还干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要将战败粉饰成胜利,必须有战果,比如用来献功的战利品和首级,于是那些边境上的夷人,就成了他授意下的牺牲品。三次天宝战争下来,许多羁縻州打成了废墟,大量原本藩属大唐的部落,举族迁徙到南沼去,其中就是多是拜他所赐。
我的士兵主要都是北人,在成都平原上作战和在西南山地丛林作战是两回事,不要说国内主场战争的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就光是崎岖的道路将大大削弱龙武军装备上优势,还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和骑兵机动力,都没有了多少用武之地。
和高原苦寒的吐蕃一样,南沼也有自己的自然天险,就是所谓的蛇虫、瘴气、疫病的南荒三害。
这可是三次天宝战争中,数十万将士用生命堆出来的血的教训。除非想让我的龙武军深陷在南沼泥塘里十数年一边打战以便逐渐适应环境,或许还有见效的最后那一天。
但说实话,我根本没有做好打一场长期的拉锯战争的心理准备,龙武军的战场,也不应该局限于这南疆一隅。
好在南沼人是在秋熟后出兵,到现在是秋末近冬,天气渐冷,春夏间活跃的各种虫兽什么的也进入冬眠和蛰伏时期,追击的部队就算深入一些也没有大碍,要是刚好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雨季,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早期在姚州设立训练营地,固然是未尝有类似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打算,但姚州军失陷的太快,这个营地连同驻留边境练兵的林字营,都没有什么东西剩下来了。
总算那位陛下还不算头脑发热,或者是不想让这只可以倚重的禁卫武装,长期深陷在南疆战争泥塘中。所以在诰书内给了一个相当含糊的授权,所谓招讨大使,又是招抚又是征讨的,颇有些机变从权的味道。
又一个月后,龙尾关城之下,我看着他们清理一块残破的石碑,努力将其树起来。。
“这是梁氏平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