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十章 无奈抉择(8)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天烽最新章节!
《人口生育规划》?
初次拿到这份文案,陈群很是惊讶了一阵,在他印象中,恢复人口只需要官府鼓励,于民休养生息即可,一切都顺其自然。反正百姓总要生儿育女,人口自然会慢慢增长。可眼前……迫不及待的翻开第一页,上面是高勇的亲笔字:人口乃国家之本,不可不慎。然,却与土地息息相关。人多地少则民乱,人少地多则难守。故,人口当与土地融而为一。量地而生人,人少时激励生育,人多是开疆廓土。以此往复循环,直至占尽天下每一寸土地!
“啊!”陈群嘴巴大长,如此论断尚属首次得见。与其说是生育规划,不如说是明目张胆的强盗逻辑。地多,生人;人多,占地……“这……”愣了片刻,陈群继续往下看去。下面主要讲述人口管理,从宏观到微观,从治政到经济,完全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国家治理方略。洋洋洒洒千余言,最后,则提出了生育规划的具体措施纲领:人少地多阶段,采纳诸多方法鼓励生育扩充人口。如养育三子,官府奖励钱粮布匹,并减免一年农税;养育四子,奖励加倍,减免三年农税;养育五子,各项赏赐按人头增加。当然,一户内人口不可过多,五子当为上限,超过则开始递次削赏赐幅度,借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便于随时调控,防止出现爆炸性增长(如建国后的三十年)。而当一地域人口接近饱和之际,激励生育政策将逐步取消,最终维持略低于土地承受力即可。
在高勇看来,人口要扩张。但不能无节制盲目扩张,一旦速度超过承受力,不等占领新地自己本身就将在沉重的人口负担下崩溃。故而,人口增速要始终在官府的控制之下,用国家地强制力保持地域人口密度。如此,即便遇到天灾也足以应付过来。
阅毕,陈群沉默许久,方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拿着文案的手却仍在颤抖不止。曾署理过民政事务的他对文案中的观点、措施只能用崇拜来形容。立足全局高瞻远瞩。“如此一来,土地兼并受到官府监控,人口增长亦由官府掌握,就算天灾不断,也难以撼动国家分毫!此乃万世立国之策!来人啊,速去请来政务院各部主官前来议事!”
高勇边走边看边想,将后世关于人口学的论述整理出来,在配合当前形势,辅以自己的观点。虽然字数不多,却句句真知灼见。作为后来人,高勇深知国家稳定的基础无外乎土地与人口两点。只要协调好二者的平衡,国家爆发民乱、饥荒的危险将大大降低。其中,还特别强调量地而行和因地制宜地观点,人口要与土地配比,多了就向外迁徙。没有土地?那就去打去抢!如此不但可以适时转移内部矛盾,还能刺激经济。即便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周期,也能凭借战争转嫁出去!至于说强盗逻辑?高勇相信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明清甚至更后时那般迂腐!
“老子人多地少,需要生存空间!给不给?……不给?那就屠你全家,灭你全族,吞并你全国!你喊没天理?错!大错特错!老子的刀就是王道!老子的枪就是天理!”
“主公,长安城怎会变化如此之大?”贾诩眺望前方宏伟的长安城不禁失声惊呼。此等变化绝非修复城墙那般简单,而是从里到外整个精神面貌的变化。不过,古人恐怕还没有这个词,姑且用气势来代替。那便是真正的帝都,俯瞰天下的磅礴气势!
东城上数十面黑鹰军旗迎风飘扬,甲士列队巡逻,枪戟高举盾牌侧立,俨然一副严阵以待地状态。如此景象与城门下熙熙攘攘的人流格格不入,真应了那句老话:战争与和平!因为高勇并未提前通报行止,故而长安令乐祥并不知道高勇的到来。不过,比起出入车马围护的队列,高勇还是比较喜欢现在这种微服私访,可以接近百姓倾听民声。而且。身边随时都有两营近卫甲士守护,外围还有两营特种兵暗里护卫,高勇相信没有人敢于向当年幽州、冀州那般偷袭。即便遇袭,附近兵马也能在小半个时辰内抵达。
司马朗请示道:“主公,是否入城告知长安令准备官署住所?”
高勇摆手道:“不急,先绕城一周,我想看看长安民生吏治。如直接进官署。只怕什么都听不到了。”说完不待司马朗劝说。当先催马向南驰去。典韦、许褚、花子摩三大猛男同时吆喝一声尾随上去。
贾诩望一眼无奈的司马朗说道:“走吧,长安三辅驻军十余万。自去年攻打下来已经前前后后扫荡贼寇七八次,别说山野贼寇,就算鸡鸣狗盗也没了踪影。长安令乐祥可是员干吏,当年在河东郡时就已小有名气,如今有了这样宽广的舞台供其发挥,诩也很想看看政绩如何呢!”言罢拍马追去。司马朗哭笑不得,只好摇摇头,也跟随上去。没办法,主公脾气那样也就算了,可左军师居然也跟小孩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唉!
五百来人的马队在如今调兵频繁的长安看来实在没什么,几天前可是有一支超过两万骑兵地部队经过,那时候着实把长安城内的百姓吓个不轻。曾在军旅当过差的老兵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那支骑兵带来的肃杀之气,绝对是百战之兵,刀山火海里滚过来。怕是当年的西凉铁骑也要逊色三分。于是,一些谣言流传开来,范围也随着商队逐步扩散,将西凉、汉中囊括进来。
有趣的是,面对谣言满天飞,长安令乐祥始终保持缄默,整天忙碌着处理政务。官署内的吏员也奔波不休,文案、奏报、批复往来传递。官府办事效率极高。简单的事情一两日内必有答复,即便稍微复杂需要上报州府的问题,因为有着高速完善地传驿网络,也仅需七八日即可。此情此景,竟让许多老秦后裔恍惚间看到了当年大秦帝国的影子。如果说不同的话,恐怕也只有律法上不再严苛。
绿色无边无际,纵横分布的大树犹如围栏,分割出一块块平整的土地。绿色麦子随风荡漾,犹如大海碧波。劳作田间的百姓就似那海中穿腾跳跃的鱼儿,欣喜着、企盼着、感动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终有余粮,家中儿孙满堂,这简单诉求却成为最为遥远的期盼,曾经离他们那么遥远。然而,随着高将军的到来,一切都变了模样。土地、平安,吃饱、穿暖。一切仿佛梦中。“也许梦中他们也会笑出来吧!”高勇如是想着。
“老哥,看这麦子长势不错,今年该是个丰收年了吧!”高勇下马步行,走到一位坐在田埂上休息地中年汉子身旁问道。
中年汉子放下水碗,打量高勇一番,见其穿着略显华贵,料想是外地来地行商。遂放松警惕,笑道:“那是自然。这边原本就靠近渭河,加上去年底长安令组织百姓大修沟渠,相信丰收不过是池塘里的鱼儿,逃不掉的!”说着,伸手向西指去,果见一条明渠延伸向北,渠内水势奔腾,灌溉着明渠两侧数十万顷的良田。“听东边来的行商说,中原大旱滴雨未下。可是真的?”
高勇点点头:“是极,土地龟裂,吓人啊!”
“唉!”老汉叹息一声,“还是咱这秦川好,有渭河养育,只要没有战乱,端的是天下富饶之地。”
“呵呵,老哥此言小子不敢苟同。先不说冀州,单说幽州三江郡,其地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比八百里秦川好出非一星半点!”
“三江郡?倒是常听人提起。可惜人老了,就不喜出远门。不过,等娃长大了,一定让他去看看,长长见识。听说奉天城离三江郡不远,倒是可以让娃试试那个士子们口中地奉天大学,现在新法令也准许庶民投考。嘿嘿。小子。老哥看你年纪轻轻,还是考一下试试。说不定能被选取,到时候光耀门楣,家人也跟着光荣哩!”
“是啊,光耀门楣!”
“可不吗?说起来这一切都是拜高将军所赐。有了自己地田地,有了自己的房子,娃子也能读书识字,去年还在为如何活着发愁,可今年……不敢想象啊!听城里人说为了天下百姓有地种,高将军不惜根皇帝对着干,好人啊!只可惜高将军不是皇帝,否则……哎呀,小子看老哥又……呵呵!”中年汉子憨憨地笑了,因为他看到身旁的小子的注意力已经放到面前的麦田里了。
“主公!”一声惊呼传来,登时有七八人跃过来将高勇围护当中。十余丈外,原本打坐休息的家仆也一跃而起,持弩、持剑小心戒备。这一番变故,吓得中年汉子目瞪口呆,傻傻的望着人群中地青年商贾。
高勇循声望去,正看到一脸惊呆相的乐祥,不禁爽笑:“兵器收起来吧!”几人侧身退后,眨眼间又恢复到刚刚的模样。
高大的乐祥迫不及待的下马奔近,单膝跪地道:“长安令乐祥拜见主公!”
高勇抬手搀扶,笑问:“你不在官署处理政务,跑道外面做什么?”
乐祥道:“长安已有两月滴雨未下,属下担心远离河道的田地因旱减收。故带人巡视一番,看看能否寻得方法解决。”
“旱情如何?”高勇皱眉问道。
“不乐观,渭水流域尚无大碍,可长安以东至蓝田旱情逐步加重;向西至陈仓也出现池水剧减。幸好年初修建不少蓄水池塘,百姓用水尚无问题。但据老农户估计,今年丰收已然无望。”乐祥声音有些沉重。
高勇点头道:“此事我已知晓,一路西行发现河南、弘农皆有不同程度的旱情。政务院正在制订应对方法,准备从三江郡调运粮食供给长安一地。你须着手统计,预估出所需数额,也好统一调配。长安城内的粮仓修建完毕了吧,此番调运的粮食数量不会少,别到时装不下浪费了!”
乐祥闻言大喜:“如此长安三辅近百万百姓有救了!此地酷热,还请主公入城歇息。”
“罢了!本想绕长安转一圈呢。走,入城。想必待处理地事件又有一大堆了!”
直到高勇一行人离去,中年汉子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高将军?真的是高将军?高将军居然跟老黑说话了?”
这时,一名少年斜挎小布包沿着田埂走到汉子身边,见汉子恍惚失神,急切道:“爹?爹?咋了?”
被少年呼唤,汉子打了一个激灵,一把将孩子抱住热泪盈眶道:“娃,大恩人高将军跟你爹说话了!跟你爹说话了!哈哈,走回家,让你娘烧肉,咱家得好好庆祝一番!”长安城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去年的破败早已没了踪影。大街上重新铺平的青石板,沿街墙壁也粉饰一新,曾经遭到焚毁的房屋也重建完毕,抽签取得资格入住的百姓无不笑逐颜开。当然了,也有一部分百姓在抽得幸运签后转手卖出。城内区域划分除了沿袭旧有体制外,还悄然向奉天城靠拢,使功能区愈加完备,也开辟出几块绿地池水,作为休憩之用。
一入城内,除了喧嚣熙攘的闹市区外,还有静谧宜人的休憩区,端得生活好滋味。高勇策马缓行,饶有兴趣的打量秦川的人文风情。“照此速度发展,三五年后长安必将成为西北地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长安令,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基础决定高度,你这基础打得越牢靠,将来的发展才越能无可限量。”
“得主公嘱托,祥必鞠躬尽瘁,令长安成为西北第一城!或许有朝一日能超过邺城也说不定!”乐祥憧憬道。
“邺城?哈哈,你的志向不够远大啊。记住,要以奉天城为目标!”
《人口生育规划》?
初次拿到这份文案,陈群很是惊讶了一阵,在他印象中,恢复人口只需要官府鼓励,于民休养生息即可,一切都顺其自然。反正百姓总要生儿育女,人口自然会慢慢增长。可眼前……迫不及待的翻开第一页,上面是高勇的亲笔字:人口乃国家之本,不可不慎。然,却与土地息息相关。人多地少则民乱,人少地多则难守。故,人口当与土地融而为一。量地而生人,人少时激励生育,人多是开疆廓土。以此往复循环,直至占尽天下每一寸土地!
“啊!”陈群嘴巴大长,如此论断尚属首次得见。与其说是生育规划,不如说是明目张胆的强盗逻辑。地多,生人;人多,占地……“这……”愣了片刻,陈群继续往下看去。下面主要讲述人口管理,从宏观到微观,从治政到经济,完全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国家治理方略。洋洋洒洒千余言,最后,则提出了生育规划的具体措施纲领:人少地多阶段,采纳诸多方法鼓励生育扩充人口。如养育三子,官府奖励钱粮布匹,并减免一年农税;养育四子,奖励加倍,减免三年农税;养育五子,各项赏赐按人头增加。当然,一户内人口不可过多,五子当为上限,超过则开始递次削赏赐幅度,借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便于随时调控,防止出现爆炸性增长(如建国后的三十年)。而当一地域人口接近饱和之际,激励生育政策将逐步取消,最终维持略低于土地承受力即可。
在高勇看来,人口要扩张。但不能无节制盲目扩张,一旦速度超过承受力,不等占领新地自己本身就将在沉重的人口负担下崩溃。故而,人口增速要始终在官府的控制之下,用国家地强制力保持地域人口密度。如此,即便遇到天灾也足以应付过来。
阅毕,陈群沉默许久,方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拿着文案的手却仍在颤抖不止。曾署理过民政事务的他对文案中的观点、措施只能用崇拜来形容。立足全局高瞻远瞩。“如此一来,土地兼并受到官府监控,人口增长亦由官府掌握,就算天灾不断,也难以撼动国家分毫!此乃万世立国之策!来人啊,速去请来政务院各部主官前来议事!”
高勇边走边看边想,将后世关于人口学的论述整理出来,在配合当前形势,辅以自己的观点。虽然字数不多,却句句真知灼见。作为后来人,高勇深知国家稳定的基础无外乎土地与人口两点。只要协调好二者的平衡,国家爆发民乱、饥荒的危险将大大降低。其中,还特别强调量地而行和因地制宜地观点,人口要与土地配比,多了就向外迁徙。没有土地?那就去打去抢!如此不但可以适时转移内部矛盾,还能刺激经济。即便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周期,也能凭借战争转嫁出去!至于说强盗逻辑?高勇相信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明清甚至更后时那般迂腐!
“老子人多地少,需要生存空间!给不给?……不给?那就屠你全家,灭你全族,吞并你全国!你喊没天理?错!大错特错!老子的刀就是王道!老子的枪就是天理!”
“主公,长安城怎会变化如此之大?”贾诩眺望前方宏伟的长安城不禁失声惊呼。此等变化绝非修复城墙那般简单,而是从里到外整个精神面貌的变化。不过,古人恐怕还没有这个词,姑且用气势来代替。那便是真正的帝都,俯瞰天下的磅礴气势!
东城上数十面黑鹰军旗迎风飘扬,甲士列队巡逻,枪戟高举盾牌侧立,俨然一副严阵以待地状态。如此景象与城门下熙熙攘攘的人流格格不入,真应了那句老话:战争与和平!因为高勇并未提前通报行止,故而长安令乐祥并不知道高勇的到来。不过,比起出入车马围护的队列,高勇还是比较喜欢现在这种微服私访,可以接近百姓倾听民声。而且。身边随时都有两营近卫甲士守护,外围还有两营特种兵暗里护卫,高勇相信没有人敢于向当年幽州、冀州那般偷袭。即便遇袭,附近兵马也能在小半个时辰内抵达。
司马朗请示道:“主公,是否入城告知长安令准备官署住所?”
高勇摆手道:“不急,先绕城一周,我想看看长安民生吏治。如直接进官署。只怕什么都听不到了。”说完不待司马朗劝说。当先催马向南驰去。典韦、许褚、花子摩三大猛男同时吆喝一声尾随上去。
贾诩望一眼无奈的司马朗说道:“走吧,长安三辅驻军十余万。自去年攻打下来已经前前后后扫荡贼寇七八次,别说山野贼寇,就算鸡鸣狗盗也没了踪影。长安令乐祥可是员干吏,当年在河东郡时就已小有名气,如今有了这样宽广的舞台供其发挥,诩也很想看看政绩如何呢!”言罢拍马追去。司马朗哭笑不得,只好摇摇头,也跟随上去。没办法,主公脾气那样也就算了,可左军师居然也跟小孩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唉!
五百来人的马队在如今调兵频繁的长安看来实在没什么,几天前可是有一支超过两万骑兵地部队经过,那时候着实把长安城内的百姓吓个不轻。曾在军旅当过差的老兵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那支骑兵带来的肃杀之气,绝对是百战之兵,刀山火海里滚过来。怕是当年的西凉铁骑也要逊色三分。于是,一些谣言流传开来,范围也随着商队逐步扩散,将西凉、汉中囊括进来。
有趣的是,面对谣言满天飞,长安令乐祥始终保持缄默,整天忙碌着处理政务。官署内的吏员也奔波不休,文案、奏报、批复往来传递。官府办事效率极高。简单的事情一两日内必有答复,即便稍微复杂需要上报州府的问题,因为有着高速完善地传驿网络,也仅需七八日即可。此情此景,竟让许多老秦后裔恍惚间看到了当年大秦帝国的影子。如果说不同的话,恐怕也只有律法上不再严苛。
绿色无边无际,纵横分布的大树犹如围栏,分割出一块块平整的土地。绿色麦子随风荡漾,犹如大海碧波。劳作田间的百姓就似那海中穿腾跳跃的鱼儿,欣喜着、企盼着、感动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终有余粮,家中儿孙满堂,这简单诉求却成为最为遥远的期盼,曾经离他们那么遥远。然而,随着高将军的到来,一切都变了模样。土地、平安,吃饱、穿暖。一切仿佛梦中。“也许梦中他们也会笑出来吧!”高勇如是想着。
“老哥,看这麦子长势不错,今年该是个丰收年了吧!”高勇下马步行,走到一位坐在田埂上休息地中年汉子身旁问道。
中年汉子放下水碗,打量高勇一番,见其穿着略显华贵,料想是外地来地行商。遂放松警惕,笑道:“那是自然。这边原本就靠近渭河,加上去年底长安令组织百姓大修沟渠,相信丰收不过是池塘里的鱼儿,逃不掉的!”说着,伸手向西指去,果见一条明渠延伸向北,渠内水势奔腾,灌溉着明渠两侧数十万顷的良田。“听东边来的行商说,中原大旱滴雨未下。可是真的?”
高勇点点头:“是极,土地龟裂,吓人啊!”
“唉!”老汉叹息一声,“还是咱这秦川好,有渭河养育,只要没有战乱,端的是天下富饶之地。”
“呵呵,老哥此言小子不敢苟同。先不说冀州,单说幽州三江郡,其地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比八百里秦川好出非一星半点!”
“三江郡?倒是常听人提起。可惜人老了,就不喜出远门。不过,等娃长大了,一定让他去看看,长长见识。听说奉天城离三江郡不远,倒是可以让娃试试那个士子们口中地奉天大学,现在新法令也准许庶民投考。嘿嘿。小子。老哥看你年纪轻轻,还是考一下试试。说不定能被选取,到时候光耀门楣,家人也跟着光荣哩!”
“是啊,光耀门楣!”
“可不吗?说起来这一切都是拜高将军所赐。有了自己地田地,有了自己的房子,娃子也能读书识字,去年还在为如何活着发愁,可今年……不敢想象啊!听城里人说为了天下百姓有地种,高将军不惜根皇帝对着干,好人啊!只可惜高将军不是皇帝,否则……哎呀,小子看老哥又……呵呵!”中年汉子憨憨地笑了,因为他看到身旁的小子的注意力已经放到面前的麦田里了。
“主公!”一声惊呼传来,登时有七八人跃过来将高勇围护当中。十余丈外,原本打坐休息的家仆也一跃而起,持弩、持剑小心戒备。这一番变故,吓得中年汉子目瞪口呆,傻傻的望着人群中地青年商贾。
高勇循声望去,正看到一脸惊呆相的乐祥,不禁爽笑:“兵器收起来吧!”几人侧身退后,眨眼间又恢复到刚刚的模样。
高大的乐祥迫不及待的下马奔近,单膝跪地道:“长安令乐祥拜见主公!”
高勇抬手搀扶,笑问:“你不在官署处理政务,跑道外面做什么?”
乐祥道:“长安已有两月滴雨未下,属下担心远离河道的田地因旱减收。故带人巡视一番,看看能否寻得方法解决。”
“旱情如何?”高勇皱眉问道。
“不乐观,渭水流域尚无大碍,可长安以东至蓝田旱情逐步加重;向西至陈仓也出现池水剧减。幸好年初修建不少蓄水池塘,百姓用水尚无问题。但据老农户估计,今年丰收已然无望。”乐祥声音有些沉重。
高勇点头道:“此事我已知晓,一路西行发现河南、弘农皆有不同程度的旱情。政务院正在制订应对方法,准备从三江郡调运粮食供给长安一地。你须着手统计,预估出所需数额,也好统一调配。长安城内的粮仓修建完毕了吧,此番调运的粮食数量不会少,别到时装不下浪费了!”
乐祥闻言大喜:“如此长安三辅近百万百姓有救了!此地酷热,还请主公入城歇息。”
“罢了!本想绕长安转一圈呢。走,入城。想必待处理地事件又有一大堆了!”
直到高勇一行人离去,中年汉子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高将军?真的是高将军?高将军居然跟老黑说话了?”
这时,一名少年斜挎小布包沿着田埂走到汉子身边,见汉子恍惚失神,急切道:“爹?爹?咋了?”
被少年呼唤,汉子打了一个激灵,一把将孩子抱住热泪盈眶道:“娃,大恩人高将军跟你爹说话了!跟你爹说话了!哈哈,走回家,让你娘烧肉,咱家得好好庆祝一番!”长安城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去年的破败早已没了踪影。大街上重新铺平的青石板,沿街墙壁也粉饰一新,曾经遭到焚毁的房屋也重建完毕,抽签取得资格入住的百姓无不笑逐颜开。当然了,也有一部分百姓在抽得幸运签后转手卖出。城内区域划分除了沿袭旧有体制外,还悄然向奉天城靠拢,使功能区愈加完备,也开辟出几块绿地池水,作为休憩之用。
一入城内,除了喧嚣熙攘的闹市区外,还有静谧宜人的休憩区,端得生活好滋味。高勇策马缓行,饶有兴趣的打量秦川的人文风情。“照此速度发展,三五年后长安必将成为西北地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长安令,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基础决定高度,你这基础打得越牢靠,将来的发展才越能无可限量。”
“得主公嘱托,祥必鞠躬尽瘁,令长安成为西北第一城!或许有朝一日能超过邺城也说不定!”乐祥憧憬道。
“邺城?哈哈,你的志向不够远大啊。记住,要以奉天城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