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刺明最新章节!
第566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566)
吴三桂是来自辽东镇,许定国却是来自蓟镇,两者以前互不统属。但是,兵部的命令是很清楚的,许定国是配合吴三桂作战的。北直隶就在天子脚下,眼皮底下,只要吴三桂一份诉状上去,许定国就有麻烦。在朝廷的眼里,吴三桂要比许定国有分量多了。
此外,吴三桂是骑兵,许定国是步兵。许定国怎么会不听吴三桂的指挥?除非是他自己不要命了。在北直隶这样的地方,没有骑兵配合,步兵单独出击,简直就是找死。许定国就算再愚蠢,也应该知道,虎贲军有骑兵到达了北直隶。
因此,只能是说,吴三桂想要许定国死一点人。毕竟,他们这次是南下,是来找张准麻烦的,是要将张准杀死又或者是逐出北直隶的,要是一点战斗都没有,无法向朝廷交代。既然要死人,那就让许定国死人好了。吴三桂自己的骑兵,还是比较宝贵的。他想看清楚虎贲军的实力,然后才动手。
当许定国付出一定代价以后,吴三桂的价值,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他将会估摸着鞑子南下的时间,然后装模作样的向张准发起攻击。或许在两军接战的时候,鞑子南下的消息,就会传到兵部,然后他就可以迅速的挥军北上,占据天津卫的有利位置,坐山观虎斗,静坐获利了。
不得不承认,真是好算计
陈圆圆……是不是也是吴三桂的算计呢?
张准忽然微微一笑:“吴总兵,你是否认识一个叫做陈圆圆的女子?”
吴三桂有些纳闷的摇摇头,肯定的说道:“不认识。”
张准点点头,高深莫测的说道:“你最好不要认识。”
……
“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无论是刘邦、刘秀、刘备,还是李渊、朱元璋,这些开国的政治家在创业初期,都重视并致力于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从而奠定了他们事业发展的基础。而黄巢等农民起义军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张准缓缓的说道。
在吴三桂离开以后,张准召集虎贲军在河间府的各级军官,还有来自闻香教的部分骨干,还有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的部分年轻骨干,上了两天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是围绕建立根据地而设立的。
吴三桂和张准之间,达成了一些秘密的协议,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吴三桂有希望飞黄腾达,张准有希望在北直隶进一步的扩展自己的影响力。现在,张准就是要将虎贲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这个讲课,是在董悼武的强烈要求下召开的。
在张准和吴三桂的碰撞里面,董三槐、曹思明、柳宗芍、柳宗荔等人,显然是退缩了。他们颇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和张准、吴三桂之间的水平,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的,因此,他们识趣的退出了两人之间的争斗,免得大神打架,小鬼遭殃。
但是,董悼武、董华夏等董家的年轻一辈,以及柳宗芍、柳宗荔的儿子刘勋春、刘宗春,曹思明的儿子曹飞河等人,对张准却是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年轻人的冲劲,总是比较大的。既然朝廷都逼迫他们到了这样的份上,他们当然不愿意引颈就戮。他们都愿意跟着张准起来拼一拼。
对于他们来说造反,已经没有什么疑问的了。关键是,如何造反。他们不缺热情,不缺精力,甚至不缺人,不缺粮,不缺武器,唯一缺少的,就是正确的引导。他们都太年轻。太年轻就意味着经验不足,意味着容易犯错,意味着容易走弯路,容易遭受损失。张准当然要努力的帮助他们。
张准答应吴三桂,自己不会做出太大的动作,不会进一步的刺激朝廷。虎贲军只会在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之间的三角区域活动。但是,董悼武、董华夏、刘宗春等人,做出适当的动作,可和张准没有关系。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发”的,是北直隶人民内部的自发行为。
河间府的练武人士那么多,有些人在下面搞些小动作,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当初,马家军到处欺压乡里,官府不也说马家军和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吗?现在,马家军被打败了,又有人起来,想要搞风搞雨的,很理所当然。你官府总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北直隶有十几个府,一百多个县,几百万的人口,在虎贲军不出动的情况下,要将虎贲军的影响力扩展到最大,只有依靠这些“民间组织”。嗯,张准称呼他们为民间组织,坚决否认他们和虎贲军有任何的联系——这是北直隶民间自发形成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成功的将北直隶的民众发动起来,不但董淑嫣的人口迁移计划,可以更加顺利的实施,还可以有效的包围京师。什么叫人民战争?就是有无限无尽的人力。前面死了一万,后面立刻补上十万,这就是人民战争。在没有大杀伤力武器的时代,人海战术绝对是非常恐惧的,尤其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训练的人海战术。
刘勋春、刘宗春、董悼武、董华夏、曹飞河等人,就是张准的第一批火星。他们有背景,有能力,有漏*点,有干劲,很容易就将火星在河间府点燃。张准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走对路。要走对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建设根据地,将北直隶的民众都发动起来。
“战争是人力、物力的较量。人力、物力资源离不开后方根据地源源不断的补给。因此,无论在哪朝哪代,是否建立一个强大巩固的战略根据地,是关系到每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站稳脚跟,在强大的敌人或群雄割据势力包围下立于不败之地,获得生存发展并最终消灭各路对手赢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黄巢是唐末农民军领袖。他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两次出山东展开流动作战,长途转战,初期也取得了很大胜利,一度占领唐都长安。但因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当唐军围攻长安时,农民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加上朱温叛变等原因,终于失败。”
“我们现在来看陕西的民军,他们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从陕西打到山西,又从山西打到河南,又从河南进入南直隶,最后又转战湖广、西川、甘肃,驰骋千里,到过的地方非常多。但是,他们始终无法稳定下来。他们的伤员得不到安全,他们的粮食得不到保证,他们没有稳定的财源,他们长期的处于苦战当中,部队没有休息整顿的机会。这样子下去,终究是要出大问题的。”
当了八年的士官,张准最熟悉的,当然是***军事思想这一套了,张口就来,根本不需要经大脑的。事实上,张准相信,这个年代的人,只要能够融会贯通***的军事思想,造反,割据一方,占地为王,绝对是不成问题的。
鞑子再强,有美国人强吗?
常凯申再烂,也要比崇祯强一点吧?
“根据应该选择在哪里?应该选择有利地区,即敌人势力薄弱而又地形优越、有群众基础的地方。历史上成功的开国者,在创业时期,多依托山川形胜,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如巴蜀地区以山川盆地为主,道路崎岖难行。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刘邦同项羽争天下,依托的巴蜀、关中根据地,都是形势险要、人力、物产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诸葛亮《隆中对》,建议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汉末年王匡、王凤起义,聚集于绿林山。北宋宋江起义,凭藉梁山泊。”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依凭于洞庭湖。这些农民义军即所谓山大王,在举义之初力量不很强大的时候,都聚集于远离封建统治中心的山林川泽,凭借险要地理地形,反抗统治阶级的镇压并与之展开疾风骤雨的斗争。”
在第一天的下午,张准开始更加具体的阐述。
“如何建立根据地?无非是组织、政权、武装力量三大方面。”
“历史上的开国者在根据地建设上,都很重视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楚汉战争期间,萧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在后方根据地镇国家,侍太子,治栎阳。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加强中央政权和各级地方政权建设。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汉中卒,辄补缺。”
“萧何不断向前方输送兵员、军粮,证明他在后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注重召募训练军队,制造军械,积聚战略物资,为支持前方长期战争提供充足的兵员粮饷,补给线安全也得到有效的武力保障。”
“东汉缔造者刘秀,至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复汉官名,选拔贤能官员,加强政权建设,治理地方。他要求镇守河内的寇恂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渡。寇恂按刘秀指示,不仅稳定了后方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加强了防务,而且还从根据地调糇粮、治器械以供军,军虽远征,未尝乏绝。”
“诸葛亮隆中对策,建议刘备在占领荆益后,首要任务不是进攻曹操,而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即对内加强政权、法制等建设,对外搞好民族和邦交关系。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废除元朝苛政,录用贤能,让民众安居乐业。而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南宋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刘福通起义,在摧毁封建统治者地方政权、捕杀贪官污吏的同时,都曾在其根据地建立过农民政权。”
“纵观历史上这些革故鼎新的英豪们,在破坏旧世界的同时,都能加强根据地新政权建设,严明法纪,稳定或建立新秩序,安抚百姓,训练军队,加强战备,为将事业做大做强建设稳固的战略大后方。”
经过一天的授课,与会的人,多多少少的都有些感悟。这是肯定的。因为张准的讲述,绝对是造反的独门秘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一招,简直是无敌的。如果下面听课的人里面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一定会深有感触。
从第二天开始,张准的话题更加的深入。
“什么叫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核心精髓,就是深入开展土地**,加强经济建设,以争取最广大民众的拥护简而言之,就是争取最多的人和你一起战斗在战场上,十个打一个,胜算总是比较大的”
“刘邦的丞相萧何留守于巴蜀、关中根据地,填抚谕告,给馈饷,不绝粮道,能注意严明法纪,稳定秩序,安抚人民,发展生产,以支援前线。刘秀在河北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安置转移就食的流民,发展生产,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
“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改变缺粮现状,支持长期战争,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负责根据地水利兴修。制订且耕且战(即屯田)制度,下令各部队在驻地垦荒种粮,并以产量多少明定赏罚。北宋王小波提出均贫富口号。”
“李顺命令地主呈报所有财产粮食,除留给他们生活需要外,多余的全部没收,分给贫民。钟相宣布凡参加起义的,一律免除赋税徭役,不受南宋法律束缚。元末农民军废除租税徭役,开仓救济贫民。广大的贫苦农民,从地主手里夺回了土地。大量的驱口、匠户,重新获得了人身自由。”
“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人多力量大。没有谁是全能的,很多工作,需要依靠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你看着可能毫不起眼的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却有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两天的授课结束,张准就离开了董家堡。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566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566)
吴三桂是来自辽东镇,许定国却是来自蓟镇,两者以前互不统属。但是,兵部的命令是很清楚的,许定国是配合吴三桂作战的。北直隶就在天子脚下,眼皮底下,只要吴三桂一份诉状上去,许定国就有麻烦。在朝廷的眼里,吴三桂要比许定国有分量多了。
此外,吴三桂是骑兵,许定国是步兵。许定国怎么会不听吴三桂的指挥?除非是他自己不要命了。在北直隶这样的地方,没有骑兵配合,步兵单独出击,简直就是找死。许定国就算再愚蠢,也应该知道,虎贲军有骑兵到达了北直隶。
因此,只能是说,吴三桂想要许定国死一点人。毕竟,他们这次是南下,是来找张准麻烦的,是要将张准杀死又或者是逐出北直隶的,要是一点战斗都没有,无法向朝廷交代。既然要死人,那就让许定国死人好了。吴三桂自己的骑兵,还是比较宝贵的。他想看清楚虎贲军的实力,然后才动手。
当许定国付出一定代价以后,吴三桂的价值,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他将会估摸着鞑子南下的时间,然后装模作样的向张准发起攻击。或许在两军接战的时候,鞑子南下的消息,就会传到兵部,然后他就可以迅速的挥军北上,占据天津卫的有利位置,坐山观虎斗,静坐获利了。
不得不承认,真是好算计
陈圆圆……是不是也是吴三桂的算计呢?
张准忽然微微一笑:“吴总兵,你是否认识一个叫做陈圆圆的女子?”
吴三桂有些纳闷的摇摇头,肯定的说道:“不认识。”
张准点点头,高深莫测的说道:“你最好不要认识。”
……
“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无论是刘邦、刘秀、刘备,还是李渊、朱元璋,这些开国的政治家在创业初期,都重视并致力于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从而奠定了他们事业发展的基础。而黄巢等农民起义军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张准缓缓的说道。
在吴三桂离开以后,张准召集虎贲军在河间府的各级军官,还有来自闻香教的部分骨干,还有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的部分年轻骨干,上了两天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是围绕建立根据地而设立的。
吴三桂和张准之间,达成了一些秘密的协议,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吴三桂有希望飞黄腾达,张准有希望在北直隶进一步的扩展自己的影响力。现在,张准就是要将虎贲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这个讲课,是在董悼武的强烈要求下召开的。
在张准和吴三桂的碰撞里面,董三槐、曹思明、柳宗芍、柳宗荔等人,显然是退缩了。他们颇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和张准、吴三桂之间的水平,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的,因此,他们识趣的退出了两人之间的争斗,免得大神打架,小鬼遭殃。
但是,董悼武、董华夏等董家的年轻一辈,以及柳宗芍、柳宗荔的儿子刘勋春、刘宗春,曹思明的儿子曹飞河等人,对张准却是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年轻人的冲劲,总是比较大的。既然朝廷都逼迫他们到了这样的份上,他们当然不愿意引颈就戮。他们都愿意跟着张准起来拼一拼。
对于他们来说造反,已经没有什么疑问的了。关键是,如何造反。他们不缺热情,不缺精力,甚至不缺人,不缺粮,不缺武器,唯一缺少的,就是正确的引导。他们都太年轻。太年轻就意味着经验不足,意味着容易犯错,意味着容易走弯路,容易遭受损失。张准当然要努力的帮助他们。
张准答应吴三桂,自己不会做出太大的动作,不会进一步的刺激朝廷。虎贲军只会在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之间的三角区域活动。但是,董悼武、董华夏、刘宗春等人,做出适当的动作,可和张准没有关系。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发”的,是北直隶人民内部的自发行为。
河间府的练武人士那么多,有些人在下面搞些小动作,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当初,马家军到处欺压乡里,官府不也说马家军和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吗?现在,马家军被打败了,又有人起来,想要搞风搞雨的,很理所当然。你官府总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北直隶有十几个府,一百多个县,几百万的人口,在虎贲军不出动的情况下,要将虎贲军的影响力扩展到最大,只有依靠这些“民间组织”。嗯,张准称呼他们为民间组织,坚决否认他们和虎贲军有任何的联系——这是北直隶民间自发形成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成功的将北直隶的民众发动起来,不但董淑嫣的人口迁移计划,可以更加顺利的实施,还可以有效的包围京师。什么叫人民战争?就是有无限无尽的人力。前面死了一万,后面立刻补上十万,这就是人民战争。在没有大杀伤力武器的时代,人海战术绝对是非常恐惧的,尤其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训练的人海战术。
刘勋春、刘宗春、董悼武、董华夏、曹飞河等人,就是张准的第一批火星。他们有背景,有能力,有漏*点,有干劲,很容易就将火星在河间府点燃。张准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走对路。要走对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建设根据地,将北直隶的民众都发动起来。
“战争是人力、物力的较量。人力、物力资源离不开后方根据地源源不断的补给。因此,无论在哪朝哪代,是否建立一个强大巩固的战略根据地,是关系到每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站稳脚跟,在强大的敌人或群雄割据势力包围下立于不败之地,获得生存发展并最终消灭各路对手赢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黄巢是唐末农民军领袖。他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两次出山东展开流动作战,长途转战,初期也取得了很大胜利,一度占领唐都长安。但因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当唐军围攻长安时,农民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加上朱温叛变等原因,终于失败。”
“我们现在来看陕西的民军,他们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从陕西打到山西,又从山西打到河南,又从河南进入南直隶,最后又转战湖广、西川、甘肃,驰骋千里,到过的地方非常多。但是,他们始终无法稳定下来。他们的伤员得不到安全,他们的粮食得不到保证,他们没有稳定的财源,他们长期的处于苦战当中,部队没有休息整顿的机会。这样子下去,终究是要出大问题的。”
当了八年的士官,张准最熟悉的,当然是***军事思想这一套了,张口就来,根本不需要经大脑的。事实上,张准相信,这个年代的人,只要能够融会贯通***的军事思想,造反,割据一方,占地为王,绝对是不成问题的。
鞑子再强,有美国人强吗?
常凯申再烂,也要比崇祯强一点吧?
“根据应该选择在哪里?应该选择有利地区,即敌人势力薄弱而又地形优越、有群众基础的地方。历史上成功的开国者,在创业时期,多依托山川形胜,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如巴蜀地区以山川盆地为主,道路崎岖难行。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刘邦同项羽争天下,依托的巴蜀、关中根据地,都是形势险要、人力、物产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诸葛亮《隆中对》,建议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汉末年王匡、王凤起义,聚集于绿林山。北宋宋江起义,凭藉梁山泊。”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依凭于洞庭湖。这些农民义军即所谓山大王,在举义之初力量不很强大的时候,都聚集于远离封建统治中心的山林川泽,凭借险要地理地形,反抗统治阶级的镇压并与之展开疾风骤雨的斗争。”
在第一天的下午,张准开始更加具体的阐述。
“如何建立根据地?无非是组织、政权、武装力量三大方面。”
“历史上的开国者在根据地建设上,都很重视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楚汉战争期间,萧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在后方根据地镇国家,侍太子,治栎阳。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加强中央政权和各级地方政权建设。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汉中卒,辄补缺。”
“萧何不断向前方输送兵员、军粮,证明他在后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注重召募训练军队,制造军械,积聚战略物资,为支持前方长期战争提供充足的兵员粮饷,补给线安全也得到有效的武力保障。”
“东汉缔造者刘秀,至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复汉官名,选拔贤能官员,加强政权建设,治理地方。他要求镇守河内的寇恂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渡。寇恂按刘秀指示,不仅稳定了后方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加强了防务,而且还从根据地调糇粮、治器械以供军,军虽远征,未尝乏绝。”
“诸葛亮隆中对策,建议刘备在占领荆益后,首要任务不是进攻曹操,而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即对内加强政权、法制等建设,对外搞好民族和邦交关系。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废除元朝苛政,录用贤能,让民众安居乐业。而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南宋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刘福通起义,在摧毁封建统治者地方政权、捕杀贪官污吏的同时,都曾在其根据地建立过农民政权。”
“纵观历史上这些革故鼎新的英豪们,在破坏旧世界的同时,都能加强根据地新政权建设,严明法纪,稳定或建立新秩序,安抚百姓,训练军队,加强战备,为将事业做大做强建设稳固的战略大后方。”
经过一天的授课,与会的人,多多少少的都有些感悟。这是肯定的。因为张准的讲述,绝对是造反的独门秘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一招,简直是无敌的。如果下面听课的人里面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一定会深有感触。
从第二天开始,张准的话题更加的深入。
“什么叫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核心精髓,就是深入开展土地**,加强经济建设,以争取最广大民众的拥护简而言之,就是争取最多的人和你一起战斗在战场上,十个打一个,胜算总是比较大的”
“刘邦的丞相萧何留守于巴蜀、关中根据地,填抚谕告,给馈饷,不绝粮道,能注意严明法纪,稳定秩序,安抚人民,发展生产,以支援前线。刘秀在河北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安置转移就食的流民,发展生产,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
“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改变缺粮现状,支持长期战争,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负责根据地水利兴修。制订且耕且战(即屯田)制度,下令各部队在驻地垦荒种粮,并以产量多少明定赏罚。北宋王小波提出均贫富口号。”
“李顺命令地主呈报所有财产粮食,除留给他们生活需要外,多余的全部没收,分给贫民。钟相宣布凡参加起义的,一律免除赋税徭役,不受南宋法律束缚。元末农民军废除租税徭役,开仓救济贫民。广大的贫苦农民,从地主手里夺回了土地。大量的驱口、匠户,重新获得了人身自由。”
“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人多力量大。没有谁是全能的,很多工作,需要依靠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你看着可能毫不起眼的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却有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两天的授课结束,张准就离开了董家堡。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