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阅兵式即将开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刺明最新章节!
“小姐小姐”。
“死丫头,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小姐,我听到他们说,张准明天要在崔练场举行阅兵式”。
“的?什么阅兵式?”
“不知道,他们没有说,好像他们也不知道,但是他们的样子,都好像要去看
“那咱们也去看看
当天下午,杨映菡和薛知蝶等人告辞以后,沈凌菲和思思,就住在了凤仪客栈里面。这一个小姐,一个侍女,都是十分好动的人物,住下来以后,一点文静的意思都没有,就在客栈的里里外外,周围转悠,到处打探消息。她们的装扮,都是普通的女子,到也没有引出什么麻烦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八卦侍女思思从外面打探到一个消息,引起了两人的好奇。根据思思的说法,好像客栈内外的很多人,都提及到了“阅兵式”三个字。尽管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却敏锐的察觉到,肯定是什么新鲜好玩的事情,于是马上回来报告自己的小姐。沈凌菲本身也是个好热闹的,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两女一早起来,就急匆匆的来到练场。根据打探到的消息,阅兵式的举行地点,就在浮山城内的钟练场。距离客栈并不是很远。
小姐,这里好多人”。
思思愕然的说道。
“是很多人
沈凌菲也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
她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很早起来,能够最先来到练场,占据一个好位置,好好的观看那个阅兵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没想到,当她们来到这里的时候,练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至少有两三千人了。她们站在后面,必须踮起脚尖。才能看到里面的一切。说不得,八卦侍女思思又要发挥自己火眼金睛的本领,为小姐寻找一个好位置。好不容易的,两女总算是找了一个可以观看的位置,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透过人群的缝隙,她俩可以看到,在练场的中间,用石灰划了很多的白线。同时,在另外一边,还有十二个同样是用石灰勾勒出来的圆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白线和圆点,都不像是某种图案。她俩身边也有不少人猜测,这些白线和白点。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却是谁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阅兵式”三个字,是周围民众们提到的最多的名词。每个到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观看这个从来没有听过的阅兵式。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阅兵式,到底是怎么搞的。张准经常搞搞新意思,每次搞出来的新名词。都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大家都非常好奇。今天又是节日,到来看热闹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在练场的外面,更是有各色各样的商贩,摆起了临时的摊档,兜售月饼、冰糖葫芦、水果、干货、煎饼、小吃什么的,搞得练场的外面,就好像是菜市场一样的热闹。每个从外面进来人,就算自己不买,也会忍不住会给自己的小孩买点好吃的。结果,每个小商贩,都是赚得盆满钵满,眉开眼笑。乐开了花。
中秋节,向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民间的地位仅次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元旦之类的节日,和中秋节的地位,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到明朝的时候,中秋节的地位更加突出,甚至可以和春节并驾齐驱。因为当初朱元璋起事的时候,就是八月中秋,大家相约吃月饼,杀教子。建国以后,他依然不能忘怀这段历史,所以,每到中秋节,都是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甚至是大赦天下的。
大明朝走过两百多年以后,中秋节的习俗,已经趋于大众化。主要是赏月和吃月饼。在江南一带,还有挂灯笼、提花灯游街的形式。
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还有扭秧歌、凤阳花鼓、走高跷等众多的歌舞节庆表演。这一天,杂耍艺人也是格外活跃的,大大小小的城镇,都能够看到他们的矫健的身影。
张准本来以为白娘子、红娘子可能会到浮山城来的,她们没有理由错过浮山城的市场,但是很遗憾,并没有看到她俩的身影。她们俩就好像是蜻蜓点水一样,在浮山城的旁边掠过,留下美丽的倩影,却没有落在浮山城的上面。甚至,连王家班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中秋节到来浮山城举办杂耍的,全部都是生面孔。
对于浮山所的军户来说,崇祯七年的中秋节,是特别有意义的。以前的中秋节,很多人甚至连月饼的样子都没有看到。由于对未来的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希望,自然没有什么心思过节。大部分的军户们都穷的要死,也没有什么购买力,卖月饼的商贩们都懒得来。但是,今年的中秋节,很多商贩,都提前将做好的月饼,贩卖到了浮山城。大量倾销。原因很简单,浮山所军户们手里有钱了。
除了分田分地之外,军户们来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帮忙干活。摇役免除了以后,所有的铺设道路、修建水库、挖掘沟渠、架设桥梁、开挖矿坑、耸耸城墙、修筑营房之类的活,都是出钱出粮请人来做的。只要家里的人手足够,能够安排平时的农活,又能抽出一两个人来干活的话,每天的收入还是不错的。一般来说,干一天的活,基本可以挣到三十文钱左右。至于那些专业的匠户、矿工,收入就更高了。
好像负责制造虎贲镝的工匠小每个月能拿到手的银子,基本上都在二两左右。至于工头,自然就更多了。一般的铁匠,每个月的工钱,也差不多有一两五钱左右。完全可以说,他们的收入,是要比单纯种田高出一截的。这也是张准的初衷。否则,大家都埋头种田,哪里还有人出来干活啊?没有人愿意干活,浮山城根本无法建设起来。
其实,如果按照五亩田来计算,一年的收成,也就是七八石粮食,兑换成银子,也就是七八两左右。扣掉各种各样的成本,纯利润肯定不到五两银子。但是如果出来做工的话,每个月至少有七八钱的银子。一年累计下来,十两银子是差不多有的。又不需要什么成本,所有的工作还管饭,;二起来,的确是要比种田土,算此,愿意出来一公洲人办是不少的。做工的人多了,商业贸易自然就跟着兴旺起来了。
这个中秋节,显然是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最丰盛的一个中秋节,最有希望的一个中秋节。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月。稻谷就要成熟了。丰收在即,民众们的心情,自然是相当的愉快。至于那些靠做工赚钱的人,也希望借这个节日,买一点趁手的东西,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在节前的几天,浮山城的大街小巷,还有各个屯,已经有很多小孩子,抱着大大小小的月饼,美滋滋的啃着,提前过节了。这要是放在一年前,只有总旗、百户以上家庭的孩子,才有这样的专利,普通军户家里的孩子,只有看着别人吃的份。
早上,浮山城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
巳时整,张准出现在高台上。
他出现在这个场合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的阐述浮山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浮山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均田地,免继役,兴华夏小建大同。”前面的六个字,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但是后面的六个字,还要继续努力。
在今天的群众集会上,张准全面的阐述了什么叫做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实,对于大同社会,张准还有很多的见解。只是,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他的见解,远远不如圣人的言语来的有力。与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不如直接引用圣人的言论。于是,孔子的这段话,就华丽的出场了。只要是明朝的读书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段话。因为,这段话正是出自《礼记?礼云》,是天下士子的必读之书。
“均田地!”
“免继役!”
“兴华夏!”
“建大冉!”
在张准的带领下,民众们不断的呼叫着口号。
人声一浪接一浪,尽情的释放着内心的兴奋之情。通过张准的阐述,大家对浮山城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有人不断的琢磨着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希望能够从中理解到更多的意思。只不过,一般军户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自己自然是琢磨不到什么东西来。最后,还是张准说得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这就是大同社会。
当然,人群中,也有人低声的窃窃私语:“均田地,免继役 兴华夏,建大同”此子野心勃勃也。如果不及时铲除,日后必成大患。”只是他们的声音很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至于他们的身份,就更加没有人关心了。
张准发言以后,民众们并没有散去,大家都期待着更加精彩的节目:阅兵式!
巳时三刻,张准宣布阅兵式开始。
扛着虎贲饶的护卫队战士,神情肃穆的出现在了场地的中间。护卫队的全部战士,军装都经过特殊的处理,看起来格外的笔挺,将他们挺拔的身姿,衬托得淋漓尽致。他们手中的武器,也经过反复的擦拭,亮丽如新,一尘不染。
毫无疑问,护卫队战士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后世的国旗护卫队,突然从金水桥的方向出现一样。全场的气氛,顿时肃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护卫队的战士身上,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个阅兵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标兵出列!”
负责主持阅兵式的张准,亲自下达命令。
十二个小精心挑选出来的战士,手握上着刺刀的虎贲镝,首先进入练场的中央。他们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身高几乎都一样,持枪的姿势,基本相同。相比后世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而言,虎贲饶的长度要更长一些。在上了刺刀以后,刺刀的刀尖位置,基本上和人的耳朵持平。这样看起来,更加的威武,更加的修长,更加的挺拔。
标兵的每一个动作,都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因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格外的新颖。他们是迈着正步进入练场的。正步,几乎在场的观众,都没有看见过。这些来自四百年以后的标准动作,自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当第一个战士来到有白点的地方,停步,立正,转身,竖枪。尽管是非常简单的动作,换了任何的正常人都能够做到。但是,他们的动作,充满了阳刚之气,硬朗之风,现场情不自禁的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沈凌菲也不由自主的看得有些入迷了。
思思低声说道:小姐?”
沈凌菲愣了愣,反应过来,自言自语的说道:“怎么啦?” 思思好奇的问道:小姐,他们在做什么啊?怎么动作这么慢呢?”
沈凌菲摇头说道:“我也不懂,看下去。”
其实,好像她们这样看不懂的民众,大有人在。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理解,标兵们为什么要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慢。尤其是走路的动作,非常的特别。只是,他们已经感受到肃穆的气氛,对阅兵式充满了期待,因此,不会有人发出任何的声音。
不久以后,十二个标兵挨次站好,相互间形成一条直线。他们好像是雕塑一样,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一种感觉,就好像是岩石,坚不可摧的岩石。闪闪发亮的刺刀,映照着早晨的阳光,带有强劲的震慑力。现场,没有人敢高声说话,仿佛有一种无言的威压。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这个星期的推荐票很少啊,有推荐票的兄弟,能多投几张推荐票吗?谢谢大家的尖这几天的更新,都在两万字以上,大家要是看得过瘾,就给我多一点的票票吧!谢谢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柑有,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小姐小姐”。
“死丫头,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小姐,我听到他们说,张准明天要在崔练场举行阅兵式”。
“的?什么阅兵式?”
“不知道,他们没有说,好像他们也不知道,但是他们的样子,都好像要去看
“那咱们也去看看
当天下午,杨映菡和薛知蝶等人告辞以后,沈凌菲和思思,就住在了凤仪客栈里面。这一个小姐,一个侍女,都是十分好动的人物,住下来以后,一点文静的意思都没有,就在客栈的里里外外,周围转悠,到处打探消息。她们的装扮,都是普通的女子,到也没有引出什么麻烦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八卦侍女思思从外面打探到一个消息,引起了两人的好奇。根据思思的说法,好像客栈内外的很多人,都提及到了“阅兵式”三个字。尽管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却敏锐的察觉到,肯定是什么新鲜好玩的事情,于是马上回来报告自己的小姐。沈凌菲本身也是个好热闹的,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两女一早起来,就急匆匆的来到练场。根据打探到的消息,阅兵式的举行地点,就在浮山城内的钟练场。距离客栈并不是很远。
小姐,这里好多人”。
思思愕然的说道。
“是很多人
沈凌菲也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
她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很早起来,能够最先来到练场,占据一个好位置,好好的观看那个阅兵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没想到,当她们来到这里的时候,练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至少有两三千人了。她们站在后面,必须踮起脚尖。才能看到里面的一切。说不得,八卦侍女思思又要发挥自己火眼金睛的本领,为小姐寻找一个好位置。好不容易的,两女总算是找了一个可以观看的位置,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透过人群的缝隙,她俩可以看到,在练场的中间,用石灰划了很多的白线。同时,在另外一边,还有十二个同样是用石灰勾勒出来的圆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白线和圆点,都不像是某种图案。她俩身边也有不少人猜测,这些白线和白点。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却是谁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阅兵式”三个字,是周围民众们提到的最多的名词。每个到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观看这个从来没有听过的阅兵式。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阅兵式,到底是怎么搞的。张准经常搞搞新意思,每次搞出来的新名词。都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大家都非常好奇。今天又是节日,到来看热闹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在练场的外面,更是有各色各样的商贩,摆起了临时的摊档,兜售月饼、冰糖葫芦、水果、干货、煎饼、小吃什么的,搞得练场的外面,就好像是菜市场一样的热闹。每个从外面进来人,就算自己不买,也会忍不住会给自己的小孩买点好吃的。结果,每个小商贩,都是赚得盆满钵满,眉开眼笑。乐开了花。
中秋节,向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民间的地位仅次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元旦之类的节日,和中秋节的地位,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到明朝的时候,中秋节的地位更加突出,甚至可以和春节并驾齐驱。因为当初朱元璋起事的时候,就是八月中秋,大家相约吃月饼,杀教子。建国以后,他依然不能忘怀这段历史,所以,每到中秋节,都是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甚至是大赦天下的。
大明朝走过两百多年以后,中秋节的习俗,已经趋于大众化。主要是赏月和吃月饼。在江南一带,还有挂灯笼、提花灯游街的形式。
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还有扭秧歌、凤阳花鼓、走高跷等众多的歌舞节庆表演。这一天,杂耍艺人也是格外活跃的,大大小小的城镇,都能够看到他们的矫健的身影。
张准本来以为白娘子、红娘子可能会到浮山城来的,她们没有理由错过浮山城的市场,但是很遗憾,并没有看到她俩的身影。她们俩就好像是蜻蜓点水一样,在浮山城的旁边掠过,留下美丽的倩影,却没有落在浮山城的上面。甚至,连王家班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中秋节到来浮山城举办杂耍的,全部都是生面孔。
对于浮山所的军户来说,崇祯七年的中秋节,是特别有意义的。以前的中秋节,很多人甚至连月饼的样子都没有看到。由于对未来的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希望,自然没有什么心思过节。大部分的军户们都穷的要死,也没有什么购买力,卖月饼的商贩们都懒得来。但是,今年的中秋节,很多商贩,都提前将做好的月饼,贩卖到了浮山城。大量倾销。原因很简单,浮山所军户们手里有钱了。
除了分田分地之外,军户们来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帮忙干活。摇役免除了以后,所有的铺设道路、修建水库、挖掘沟渠、架设桥梁、开挖矿坑、耸耸城墙、修筑营房之类的活,都是出钱出粮请人来做的。只要家里的人手足够,能够安排平时的农活,又能抽出一两个人来干活的话,每天的收入还是不错的。一般来说,干一天的活,基本可以挣到三十文钱左右。至于那些专业的匠户、矿工,收入就更高了。
好像负责制造虎贲镝的工匠小每个月能拿到手的银子,基本上都在二两左右。至于工头,自然就更多了。一般的铁匠,每个月的工钱,也差不多有一两五钱左右。完全可以说,他们的收入,是要比单纯种田高出一截的。这也是张准的初衷。否则,大家都埋头种田,哪里还有人出来干活啊?没有人愿意干活,浮山城根本无法建设起来。
其实,如果按照五亩田来计算,一年的收成,也就是七八石粮食,兑换成银子,也就是七八两左右。扣掉各种各样的成本,纯利润肯定不到五两银子。但是如果出来做工的话,每个月至少有七八钱的银子。一年累计下来,十两银子是差不多有的。又不需要什么成本,所有的工作还管饭,;二起来,的确是要比种田土,算此,愿意出来一公洲人办是不少的。做工的人多了,商业贸易自然就跟着兴旺起来了。
这个中秋节,显然是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最丰盛的一个中秋节,最有希望的一个中秋节。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月。稻谷就要成熟了。丰收在即,民众们的心情,自然是相当的愉快。至于那些靠做工赚钱的人,也希望借这个节日,买一点趁手的东西,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在节前的几天,浮山城的大街小巷,还有各个屯,已经有很多小孩子,抱着大大小小的月饼,美滋滋的啃着,提前过节了。这要是放在一年前,只有总旗、百户以上家庭的孩子,才有这样的专利,普通军户家里的孩子,只有看着别人吃的份。
早上,浮山城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
巳时整,张准出现在高台上。
他出现在这个场合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的阐述浮山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浮山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均田地,免继役,兴华夏小建大同。”前面的六个字,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但是后面的六个字,还要继续努力。
在今天的群众集会上,张准全面的阐述了什么叫做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实,对于大同社会,张准还有很多的见解。只是,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他的见解,远远不如圣人的言语来的有力。与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不如直接引用圣人的言论。于是,孔子的这段话,就华丽的出场了。只要是明朝的读书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段话。因为,这段话正是出自《礼记?礼云》,是天下士子的必读之书。
“均田地!”
“免继役!”
“兴华夏!”
“建大冉!”
在张准的带领下,民众们不断的呼叫着口号。
人声一浪接一浪,尽情的释放着内心的兴奋之情。通过张准的阐述,大家对浮山城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有人不断的琢磨着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希望能够从中理解到更多的意思。只不过,一般军户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自己自然是琢磨不到什么东西来。最后,还是张准说得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这就是大同社会。
当然,人群中,也有人低声的窃窃私语:“均田地,免继役 兴华夏,建大同”此子野心勃勃也。如果不及时铲除,日后必成大患。”只是他们的声音很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至于他们的身份,就更加没有人关心了。
张准发言以后,民众们并没有散去,大家都期待着更加精彩的节目:阅兵式!
巳时三刻,张准宣布阅兵式开始。
扛着虎贲饶的护卫队战士,神情肃穆的出现在了场地的中间。护卫队的全部战士,军装都经过特殊的处理,看起来格外的笔挺,将他们挺拔的身姿,衬托得淋漓尽致。他们手中的武器,也经过反复的擦拭,亮丽如新,一尘不染。
毫无疑问,护卫队战士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后世的国旗护卫队,突然从金水桥的方向出现一样。全场的气氛,顿时肃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护卫队的战士身上,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个阅兵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标兵出列!”
负责主持阅兵式的张准,亲自下达命令。
十二个小精心挑选出来的战士,手握上着刺刀的虎贲镝,首先进入练场的中央。他们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身高几乎都一样,持枪的姿势,基本相同。相比后世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而言,虎贲饶的长度要更长一些。在上了刺刀以后,刺刀的刀尖位置,基本上和人的耳朵持平。这样看起来,更加的威武,更加的修长,更加的挺拔。
标兵的每一个动作,都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因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格外的新颖。他们是迈着正步进入练场的。正步,几乎在场的观众,都没有看见过。这些来自四百年以后的标准动作,自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当第一个战士来到有白点的地方,停步,立正,转身,竖枪。尽管是非常简单的动作,换了任何的正常人都能够做到。但是,他们的动作,充满了阳刚之气,硬朗之风,现场情不自禁的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沈凌菲也不由自主的看得有些入迷了。
思思低声说道:小姐?”
沈凌菲愣了愣,反应过来,自言自语的说道:“怎么啦?” 思思好奇的问道:小姐,他们在做什么啊?怎么动作这么慢呢?”
沈凌菲摇头说道:“我也不懂,看下去。”
其实,好像她们这样看不懂的民众,大有人在。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理解,标兵们为什么要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慢。尤其是走路的动作,非常的特别。只是,他们已经感受到肃穆的气氛,对阅兵式充满了期待,因此,不会有人发出任何的声音。
不久以后,十二个标兵挨次站好,相互间形成一条直线。他们好像是雕塑一样,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一种感觉,就好像是岩石,坚不可摧的岩石。闪闪发亮的刺刀,映照着早晨的阳光,带有强劲的震慑力。现场,没有人敢高声说话,仿佛有一种无言的威压。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这个星期的推荐票很少啊,有推荐票的兄弟,能多投几张推荐票吗?谢谢大家的尖这几天的更新,都在两万字以上,大家要是看得过瘾,就给我多一点的票票吧!谢谢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柑有,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