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百战先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唐盗帅最新章节!
第三章 百战先锋
魏府。
魏征今日轮休,空闲在家,本打算看看古籍聊以度日,却不想吏部尚书侯君集来访。
侯君集因高昌一事,受到了牢狱之灾,但李世民毕竟是顾念旧情之人,念在侯君集昔日大功,还是给予了赦免。对于侯君集的任职,李世民也是煞费苦心。原来侯君集任兵部尚书一职,但随他下狱之后,兵部尚书已由李绩担任。论才干,李绩毫不逊色侯君集,在谋略、为人方面,甚至更胜一筹。他任兵部尚书,并无侯君集的恃才傲物,同僚关系和睦,较之侯君集更为出色。侯君集想要再度担任兵部尚书已经不可能了。
有人提议让侯君集担任十二卫大将军其中之一,如此提议让李世民否决。
李世民太了解自己这位爱将了,昔日侯君集位列兵部尚书是李绩的直系长官,如今让侯君集成为原下属的部下,以侯君集的性格是万万接受不了的。故而兵部失去了侯君集的立足之地。
恰逢其会,原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告老还乡,这特殊的位子上空缺一位能人。吏部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地位何其重要,非能人不可担任。
侯君集性格固然不好,但却有大才,李世民不计前嫌的调任他为吏部尚书,希望能够让他改过之余,体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好好的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对他是一如既往的器重。
然而侯君集却没有体会李世民的用心,反而觉得李世民当初处事不公,怀恨在心。
魏征对于侯君集还是颇有好感的,他非常的赞赏侯君集的才华,多次提议让侯君集参知政事,成为宰相中的一员。得知他的到来,魏征热情迎接,将他迎入客厅奉茶。
两人入座,客套一番。
侯君集便单刀直入道:“魏侍中,君集今日前来是有事相求……”
魏征和气的笑道:“你我同僚,何须客套,但你知我脾气,公事公办,私事到可随意。”
侯君集正坐道:“魏侍中刚正无私,朝野中谁能不知。今日君集却为公事而来,但绝不是因为一己之私。我早年投入秦王帐下,麾下有一偏将叫仲孙之,是我一手提拔而起,随我多年,立过赫赫战功。”
魏征略作回忆,记起了这个名字道:“可是你麾下的那员百战先锋?”
“就是他……”侯君集道:“仲孙之刚猛无错,擅打硬仗,摧城拔寨,攻无不克。君集每次出征,他必为先锋。贞观九年,我唐军讨伐吐谷浑时,在沓无人烟地区行军两千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人龀冰、马瞰雪,最后追上了伏允可汗。孙之领两百骑首先突破敌阵,生擒吐谷浑猛将哈米克。贞观十二年,我大军征讨高昌时,为了扬威西域,我率大军追击西突厥余部。深入西突厥腹地八百多里,西突厥可汗咥利失欺我军远来疲乏,纠集了八万兵马迎战。我令仲孙之率五千骑兵,从正面硬抗西突厥的八万大军,而我与其他诸将分左右夹击。仲孙之硬是以五千之众将敌八万大军咬住,为我军创造了辉煌的胜果。此战过后,仲孙之身受十疮,依然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真勇将也!”魏征也算是行伍出身,听之闻之,肃然起敬。
侯君集叹道:“确实是一员难得的悍将,只可惜,脾气差了点。高昌一战后,我因过入狱,他心中有些不满,一怒之下也弃官不干了。如今空闲在家,靠打猎砍柴为生。我不忍如此悍将埋没于乡野,希望侍中大人,能够向朝廷举荐,令他重新得到重用。”
魏征道:“人无完人,如此悍将,有些脾气,倒也正常。”他想起了程咬金,这货的脾气让人蛋疼,但话说回来,他上战场以后的那股狠劲,便是秦琼、尉迟敬德也未必比得上。随即,却又奇道:“此事身为吏部尚书的你更有说话的权利吧?何须通过我来?”
吏部有着考核、任免四品以下的官员,侯君集要提拔一个人,甚至不用询问李世民,有着直接的权力。
侯君集顿了一顿道:“这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怕落人把柄……如今我身为吏部尚书,还没有什么作为就开始提拔旧部,怕人说闲话。”
魏征正色道:“侯尚书此言差矣,为国荐才,不分亲外,只要问心无愧,即便举荐亲子,又有何妨?”他为人正直,所作所为,只求问心无愧,根本不在乎他人所想,但见侯君集脸上有些谨慎,知道他经过了牢狱之苦,已经改了性子,也不强求道:“不过既然你有这个顾忌,那就让老夫代劳吧,如此悍将,不为大唐效力,实在是我大唐的损失。”
侯君集大喜,眼中闪着莫名的意思。
侯君集稍作逗留,告辞而去。
魏征也没有多想,他压根不在意侯君集这个举荐的人,他只在乎被举荐的对象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哪怕举荐人是一个乞丐,他也不在意。仲孙之的能力,恰在他的认可行列中。
魏征送走了侯君集,遥见大儿子魏叔玉冲冲赶来,正想训斥,还未开口,边听魏叔玉道:“父亲大人,不好了,弘福寺贪财奢靡,闹出了最大的丑闻,轰动了整个长安。现在长安上下所有百姓,都是义愤填膺,人心暴动。”
魏征先是一愣,随即忙问缘由。
魏叔玉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魏征。
原来弘福寺一事,并未因纳言、慧空的落网而告一段落,所带来的余波远远没有结束。
四万百姓在愤愤不平之中,四处将真实情况告之其他毫不知情的百姓。
佛教对于金钱的态度很明显,佛陀释迦摩尼就曾指着地上的黄金,说它是毒蛇。佛家之意钱在好人的手里就是无价之宝,在坏人手里就是毒蛇。有钱人不应该享受,而是用钱去做好事布施,不能执著与钱财。
如此说法,比唱的好听十倍,但一个个所谓“高僧”的面目揭露出来,他们才知道所谓“高僧”也不过如此。
百姓大多节俭,并不是因为他们小气,而是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都是血汗,不能奢侈花费。但为了求家人的平安,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捐出去,给能够庇佑他们的神佛。而今却得知自己受骗了,愤怒可想而知。
怒火随着知道的百姓越多,燃烧的越旺。
所有百姓的怒火就如无数的星星之火,聚在一起,威力足以掀起一场震撼京城的暴动。
魏征听后也是义愤填膺,愤慨大骂:“好一群可恨的和尚……”他作为儒家正统文士,对于外来的佛教本就有着强烈的排斥之心,这下更是让他这位面善心黑的老实人动了浓厚的杀机。
魏叔玉并没有继承父亲的那种稳重性格,慌张道:“百姓情绪很不稳定,万一受到挑唆,将会照成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
魏征却不疾不徐的道:“慌什么,天塌不下来。现在是太平盛世,乱不起来……给我准备朝服,我要进宫面圣。”
魏征治国重视民意,对于百姓的心里揣摩的相当清楚。
换在别的时代,可能会造成暴动。
但现在出在大唐,一个政治清明,朝廷凝聚力十足的辉煌时代。
所有的百姓,对于大唐这个王朝,对于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有着极大的信任。尤其是那些经历隋末,杨广的老一代人,更是对于现在的太平日子特别重视。
前车之鉴,他们老一辈人是不允许年青的这一辈人乱来的。
虽然事情已经闹得百姓心中有如火烧,但却没有造成什么。只是在等,在等大唐帝国给他们这些子民一个说法,等李世民这个天下所有百姓的“爹”,给他们一个公道。
不仅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三位宰相急急忙忙的进宫,满朝文武几乎得到消息的有着一定品级的大员,都马不停蹄的往皇宫赶去。
一场因为佛教引发的政治动荡,即将展开。
却说侯君集离开魏府之后,带着畅快的心情回到了府邸。
来到了演武场,一位身形修长面目冷峻的青年,正在舞动着手中的长戟,一招一式,刚猛无错,将长戟的长处发挥的淋淋尽致。
他就是侯君集麾下的百战先锋仲孙之。
他并没有如侯君集说的那样,没于乡野,打猎砍柴,而是专心致志的练习武艺,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好戟法!”侯君集征战一身,摧凶克敌,可谓战无不胜,论武勇在大唐诸将中也排得上号,眼力自是不凡。
仲孙之收戟而立,恭恭敬敬的道:“将军……”他本是一个为了混口饭吃而加入军中的少年,因受到了侯君集的看重,学了武艺、学了韬略,方才有今日的成就。
他的一切都是侯君集给的,对于侯君集,他有着超乎一切的尊敬。
侯君集得意得道:“我已经为你铺好了路,不久魏征就会向陛下举荐你。而我趁势任命你右金吾卫将军负责宫中、京城巡警……”RO
第三章 百战先锋
魏府。
魏征今日轮休,空闲在家,本打算看看古籍聊以度日,却不想吏部尚书侯君集来访。
侯君集因高昌一事,受到了牢狱之灾,但李世民毕竟是顾念旧情之人,念在侯君集昔日大功,还是给予了赦免。对于侯君集的任职,李世民也是煞费苦心。原来侯君集任兵部尚书一职,但随他下狱之后,兵部尚书已由李绩担任。论才干,李绩毫不逊色侯君集,在谋略、为人方面,甚至更胜一筹。他任兵部尚书,并无侯君集的恃才傲物,同僚关系和睦,较之侯君集更为出色。侯君集想要再度担任兵部尚书已经不可能了。
有人提议让侯君集担任十二卫大将军其中之一,如此提议让李世民否决。
李世民太了解自己这位爱将了,昔日侯君集位列兵部尚书是李绩的直系长官,如今让侯君集成为原下属的部下,以侯君集的性格是万万接受不了的。故而兵部失去了侯君集的立足之地。
恰逢其会,原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告老还乡,这特殊的位子上空缺一位能人。吏部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地位何其重要,非能人不可担任。
侯君集性格固然不好,但却有大才,李世民不计前嫌的调任他为吏部尚书,希望能够让他改过之余,体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好好的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对他是一如既往的器重。
然而侯君集却没有体会李世民的用心,反而觉得李世民当初处事不公,怀恨在心。
魏征对于侯君集还是颇有好感的,他非常的赞赏侯君集的才华,多次提议让侯君集参知政事,成为宰相中的一员。得知他的到来,魏征热情迎接,将他迎入客厅奉茶。
两人入座,客套一番。
侯君集便单刀直入道:“魏侍中,君集今日前来是有事相求……”
魏征和气的笑道:“你我同僚,何须客套,但你知我脾气,公事公办,私事到可随意。”
侯君集正坐道:“魏侍中刚正无私,朝野中谁能不知。今日君集却为公事而来,但绝不是因为一己之私。我早年投入秦王帐下,麾下有一偏将叫仲孙之,是我一手提拔而起,随我多年,立过赫赫战功。”
魏征略作回忆,记起了这个名字道:“可是你麾下的那员百战先锋?”
“就是他……”侯君集道:“仲孙之刚猛无错,擅打硬仗,摧城拔寨,攻无不克。君集每次出征,他必为先锋。贞观九年,我唐军讨伐吐谷浑时,在沓无人烟地区行军两千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人龀冰、马瞰雪,最后追上了伏允可汗。孙之领两百骑首先突破敌阵,生擒吐谷浑猛将哈米克。贞观十二年,我大军征讨高昌时,为了扬威西域,我率大军追击西突厥余部。深入西突厥腹地八百多里,西突厥可汗咥利失欺我军远来疲乏,纠集了八万兵马迎战。我令仲孙之率五千骑兵,从正面硬抗西突厥的八万大军,而我与其他诸将分左右夹击。仲孙之硬是以五千之众将敌八万大军咬住,为我军创造了辉煌的胜果。此战过后,仲孙之身受十疮,依然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真勇将也!”魏征也算是行伍出身,听之闻之,肃然起敬。
侯君集叹道:“确实是一员难得的悍将,只可惜,脾气差了点。高昌一战后,我因过入狱,他心中有些不满,一怒之下也弃官不干了。如今空闲在家,靠打猎砍柴为生。我不忍如此悍将埋没于乡野,希望侍中大人,能够向朝廷举荐,令他重新得到重用。”
魏征道:“人无完人,如此悍将,有些脾气,倒也正常。”他想起了程咬金,这货的脾气让人蛋疼,但话说回来,他上战场以后的那股狠劲,便是秦琼、尉迟敬德也未必比得上。随即,却又奇道:“此事身为吏部尚书的你更有说话的权利吧?何须通过我来?”
吏部有着考核、任免四品以下的官员,侯君集要提拔一个人,甚至不用询问李世民,有着直接的权力。
侯君集顿了一顿道:“这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怕落人把柄……如今我身为吏部尚书,还没有什么作为就开始提拔旧部,怕人说闲话。”
魏征正色道:“侯尚书此言差矣,为国荐才,不分亲外,只要问心无愧,即便举荐亲子,又有何妨?”他为人正直,所作所为,只求问心无愧,根本不在乎他人所想,但见侯君集脸上有些谨慎,知道他经过了牢狱之苦,已经改了性子,也不强求道:“不过既然你有这个顾忌,那就让老夫代劳吧,如此悍将,不为大唐效力,实在是我大唐的损失。”
侯君集大喜,眼中闪着莫名的意思。
侯君集稍作逗留,告辞而去。
魏征也没有多想,他压根不在意侯君集这个举荐的人,他只在乎被举荐的对象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哪怕举荐人是一个乞丐,他也不在意。仲孙之的能力,恰在他的认可行列中。
魏征送走了侯君集,遥见大儿子魏叔玉冲冲赶来,正想训斥,还未开口,边听魏叔玉道:“父亲大人,不好了,弘福寺贪财奢靡,闹出了最大的丑闻,轰动了整个长安。现在长安上下所有百姓,都是义愤填膺,人心暴动。”
魏征先是一愣,随即忙问缘由。
魏叔玉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魏征。
原来弘福寺一事,并未因纳言、慧空的落网而告一段落,所带来的余波远远没有结束。
四万百姓在愤愤不平之中,四处将真实情况告之其他毫不知情的百姓。
佛教对于金钱的态度很明显,佛陀释迦摩尼就曾指着地上的黄金,说它是毒蛇。佛家之意钱在好人的手里就是无价之宝,在坏人手里就是毒蛇。有钱人不应该享受,而是用钱去做好事布施,不能执著与钱财。
如此说法,比唱的好听十倍,但一个个所谓“高僧”的面目揭露出来,他们才知道所谓“高僧”也不过如此。
百姓大多节俭,并不是因为他们小气,而是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都是血汗,不能奢侈花费。但为了求家人的平安,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捐出去,给能够庇佑他们的神佛。而今却得知自己受骗了,愤怒可想而知。
怒火随着知道的百姓越多,燃烧的越旺。
所有百姓的怒火就如无数的星星之火,聚在一起,威力足以掀起一场震撼京城的暴动。
魏征听后也是义愤填膺,愤慨大骂:“好一群可恨的和尚……”他作为儒家正统文士,对于外来的佛教本就有着强烈的排斥之心,这下更是让他这位面善心黑的老实人动了浓厚的杀机。
魏叔玉并没有继承父亲的那种稳重性格,慌张道:“百姓情绪很不稳定,万一受到挑唆,将会照成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
魏征却不疾不徐的道:“慌什么,天塌不下来。现在是太平盛世,乱不起来……给我准备朝服,我要进宫面圣。”
魏征治国重视民意,对于百姓的心里揣摩的相当清楚。
换在别的时代,可能会造成暴动。
但现在出在大唐,一个政治清明,朝廷凝聚力十足的辉煌时代。
所有的百姓,对于大唐这个王朝,对于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有着极大的信任。尤其是那些经历隋末,杨广的老一代人,更是对于现在的太平日子特别重视。
前车之鉴,他们老一辈人是不允许年青的这一辈人乱来的。
虽然事情已经闹得百姓心中有如火烧,但却没有造成什么。只是在等,在等大唐帝国给他们这些子民一个说法,等李世民这个天下所有百姓的“爹”,给他们一个公道。
不仅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三位宰相急急忙忙的进宫,满朝文武几乎得到消息的有着一定品级的大员,都马不停蹄的往皇宫赶去。
一场因为佛教引发的政治动荡,即将展开。
却说侯君集离开魏府之后,带着畅快的心情回到了府邸。
来到了演武场,一位身形修长面目冷峻的青年,正在舞动着手中的长戟,一招一式,刚猛无错,将长戟的长处发挥的淋淋尽致。
他就是侯君集麾下的百战先锋仲孙之。
他并没有如侯君集说的那样,没于乡野,打猎砍柴,而是专心致志的练习武艺,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好戟法!”侯君集征战一身,摧凶克敌,可谓战无不胜,论武勇在大唐诸将中也排得上号,眼力自是不凡。
仲孙之收戟而立,恭恭敬敬的道:“将军……”他本是一个为了混口饭吃而加入军中的少年,因受到了侯君集的看重,学了武艺、学了韬略,方才有今日的成就。
他的一切都是侯君集给的,对于侯君集,他有着超乎一切的尊敬。
侯君集得意得道:“我已经为你铺好了路,不久魏征就会向陛下举荐你。而我趁势任命你右金吾卫将军负责宫中、京城巡警……”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