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胤禟的成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红楼之四爷在上最新章节!
弘晖的后事在伊尔根觉罗氏的操办下很顺利的办完了,说是伊尔根觉罗氏操办,其实她不过也就是挂个名儿而已,事实上,在弘晖出事之后,她的精神状态就不是很好,对于这个时代的女人来说,死了男人那就和天塌了没什么区别。
尤其是永琨年纪还小,身体又不怎么好,要是他也有个万一,那剩下弘晖府上的那些个女人,就真的是没什么奔头了。
弘晖的后事,胤禛和乌喇那拉氏都派了人前去襄理,事实上也就是他们做主了,弘昊兄弟三人也从旁看着,务必要让弘晖体体面面的去。
在弘晖下葬之后,朝廷上下的目光就更多的集中到了弘昊身上。弘晖这个嫡长子的死,让排行第四的弘昊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子,再加上他的生母是除了皇后乌喇那拉氏之外位份最高的纯贵妃,身份贵重,他本身也是文武双全,既让汉臣们欣赏,又让满臣们称赞,颇有些众望所归的架势。
与此同时,弘昼的小动作也更加频繁起来。他今年也开始上朝参政了,和佟家走得近的一些势力自然是围在了他的身边。
康熙朝九龙夺嫡的事情让大臣们有了更多的念想,一开始被寄予厚望的不一定能笑道最后,一开始没什么优势的也能够获得胜利。尤其是现在胤禛的身体状况也是非常的健康,这也让朝臣们觉得属于雍正帝的时代还有很长的时间,未必没有后起之秀反超的情况出现。
甚至还有的人朝弘寿靠拢,想要挑起他的野心。双生子又怎么了?这不是模样完全不同么。是顺治爷的转世又怎么了?顺治爷能当皇帝不就更意味着六阿哥有皇帝的命?
至于顺治帝做的那些蠢事就不在众人的考虑之中了,只要能够给他们从龙之功,谁管你这个皇帝到底当得称职不称职?再说,这都转世重生了,看六阿哥的性格和当初的顺治爷相比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顺治爷喜文厌武,六阿哥却刚好相反,对文化课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倒是很喜欢骑射武艺。
大清是马上得的天下,有个喜武的皇帝不是正相宜么?
至于弘昭,倒是没人把他当做夺嫡的主力来看,毕竟他娶的是蒙古女人,现在的大清是绝对不会接受一个蒙古皇后的。不过不管是弘昊的支持者还是弘寿的支持者,都极力劝他们两个要拉拢弘昭,毕竟他们是亲兄弟,要拉拢的话,有着先天的便利。
这天弘寿就在黛玉跟前儿给她说起这个笑话来,“那些蠢货,天天在儿子耳边念叨,要儿子防备着四哥,说儿子和五哥是双生子,应该更加亲近一些才是。想来大哥那边也差不多。”
弘昊淡定的点头。
弘昭头疼的道:“我说四哥、老六,你们这主意太缺德了吧?把大臣们玩得团团转不说,那是他们咎由自取。可是为什么把我也牵扯进去啊?你们不知道,现在你们的那些奴才也是一有机会就在我跟前儿唠叨。四哥的人就说四哥是多么的疼爱弟弟,说老六还要和四哥争,是为不悌。老六的人就说老六是顺治爷转世,这辈子也是天生的皇帝命,说四哥应该自觉礼让才对。我这段时间可是被烦得不行了。”
黛玉看儿子愁眉苦脸的模样,就觉得可乐,笑得快喘不过气来了。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一开始有人在弘寿耳边挑唆,弘寿就跟弘昊说了,兄弟两个一嘀咕,觉得这还真是一个办法,与其搞个“两极分化”,还不如搞个“三足鼎立”,多一个出头的,兄弟两个就能多拉到一部分势力,毕竟总是有些人不喜欢弘昊的行事作风而偏向于弘寿的。与其是把这些人放过,让他们投到了弘昼那边去,还不如弘寿站出来把他们收拢起来。兄弟两个表面上斗一斗,也好安别人的心。
也就是在弘昊兄弟几个中才能够把这个想法实施下去,要是换了别的兄弟,肯定是谁也信不过谁的。但是在弘昊兄弟之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毕竟弘昊很清楚,相比起人世间短短几十年的帝王生涯,他的两个兄弟是更加向往与天同寿的修行之路的。便是他,如果可以修行,怕是也不愿被人世间这些俗世所束缚。
每每想起兄妹们能够和额娘长长久久的相伴,他心中就又是羡慕又是悲伤。他唯一能走的就是做一个好皇帝,让大清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所有国度仰望的存在。唯有这样,或许在遥远的将来,他的额娘和兄妹们才能偶尔想起他来……
“对了额娘,听说九叔就快回京了。”
听到弘寿的话,黛玉恍惚了一下,“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又三年了。”
当初胤禟还不大乐意去天赐大陆,宜妃还特意来请她向胤禛求情,没想到胤禟最后还是答应了。这三年来,胤禟在天赐大陆的所作所为黛玉是很清楚的,他还真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以前的天赐大陆只是贵族阶层赚钱的渠道,天赐大陆上面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些是大清本土上所没有的,有些权贵家族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每年往返在天赐大陆和大清本土之间,将天赐大陆上特殊的或者是廉价的物产运到大清本土来高价贩卖,赚取了不少的利润。
这样的事情当然是给天赐大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动的,可是这些权贵家族和大商行们到底还是守旧的,发现了好东西自然是不愿意和别人共享,所以,这些商机只成为了他们牟利的工具,对天赐大陆的开发所起到的作用很小。
在胤禟离京之前,林如海和他交谈了很久,将许多先进而又开明的思想传授给他,更重要的是教他从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来看待问题。胤禟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胤禟去了天赐大陆,就让人汇集整理了天赐大陆有价值的物产资料,又派人进行更加详细的考察,寻找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之后,他把这些资料整理好,派人将这些资料和实物带回大清本土,在各个省府进行宣传。
天赐大陆的好处至今还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里,有更多的中低阶层的商人虽然知道天赐大陆的存在,但是航线什么的却是完全不清楚。要知道,远渡重洋没有具体的航线图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人财两失。而那些掌控着天赐大陆航海图的人,又如何愿意把这个财路和别人共享。
这一次胤禟的所作所为却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只要愿意带上一百个奴仆前往天赐大陆定居的,就无偿发给航海图和天赐大陆上面的物产分布图,如果个人实力不够的,还可以和别人一起“组团”获得一张航海图。
这个想法胤禟详细的写了一份折子递给胤禛,经过朝廷一个多月的论证在最终在胤禛的强势拍板下通过的。主要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将天赐大陆的利益分润出来,因此百般阻挠,更以天赐大陆是满洲最后的退路为借口,阻止汉人进入。
不过这一点胤禟早就想到了,他提出,作为航海图条件的一百个迁往天赐大陆定居的奴仆,在天赐大陆生活五年之后就可以除去原来的奴籍,列入八旗包衣。这是朝廷强制规定的,他们原本的主子不得有任何异议。
只要是被划入了八旗包衣,那么就是满洲人的奴才了,对奴才是不用防备的。
选择将奴仆划入包衣,一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奴才,身上已经有了奴性,再把他们化作包衣,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造反,甚至从普通的奴才变成包衣奴才,在大清来说都是一种身份的提升。除此之外,在他们进入包衣籍之后,朝廷还会给予那一百个奴仆每人五亩良田、十亩山地。他们只会对朝廷感激,不会有什么逆反的心理。
甚至胤禟还在秘折中提出,在那些奴才成为包衣奴才之后,在天赐大陆耕耘二十年以上的,将在其中选择优秀的人才提拔入汉军旗,将这些人里面的优秀人才慢慢的转变为满人。
胤禛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强势通过了这一新条例。
倒是胤禟另外一个想法被暂时压了下来。胤禟提出,如果有旗人愿意前往天赐大陆定居的,每人给予一顷两天,两顷山地,并且允许他们经商。
现在大清的祖制是旗人不许经商。虽然许多权贵家族都是阳奉阴违,让门下奴才出面经营他们的产业,但是当胤禟提出来允许旗人经商的这一条的时候,却是大部分的满大臣都予以严厉的反对。
在他们看来,士农工商,商人是汉人眼中最低贱的人,而他们满人应该是最为高贵的,岂能做那些连汉人也歧视的事情?他们宁愿让很多的旗人每个月只领着朝廷很少的一点补贴,过得比许多汉人还贫穷落寞,也不愿让他们出去赚钱,自己养活自己,过上穿金戴银的生活……R1148
弘晖的后事在伊尔根觉罗氏的操办下很顺利的办完了,说是伊尔根觉罗氏操办,其实她不过也就是挂个名儿而已,事实上,在弘晖出事之后,她的精神状态就不是很好,对于这个时代的女人来说,死了男人那就和天塌了没什么区别。
尤其是永琨年纪还小,身体又不怎么好,要是他也有个万一,那剩下弘晖府上的那些个女人,就真的是没什么奔头了。
弘晖的后事,胤禛和乌喇那拉氏都派了人前去襄理,事实上也就是他们做主了,弘昊兄弟三人也从旁看着,务必要让弘晖体体面面的去。
在弘晖下葬之后,朝廷上下的目光就更多的集中到了弘昊身上。弘晖这个嫡长子的死,让排行第四的弘昊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子,再加上他的生母是除了皇后乌喇那拉氏之外位份最高的纯贵妃,身份贵重,他本身也是文武双全,既让汉臣们欣赏,又让满臣们称赞,颇有些众望所归的架势。
与此同时,弘昼的小动作也更加频繁起来。他今年也开始上朝参政了,和佟家走得近的一些势力自然是围在了他的身边。
康熙朝九龙夺嫡的事情让大臣们有了更多的念想,一开始被寄予厚望的不一定能笑道最后,一开始没什么优势的也能够获得胜利。尤其是现在胤禛的身体状况也是非常的健康,这也让朝臣们觉得属于雍正帝的时代还有很长的时间,未必没有后起之秀反超的情况出现。
甚至还有的人朝弘寿靠拢,想要挑起他的野心。双生子又怎么了?这不是模样完全不同么。是顺治爷的转世又怎么了?顺治爷能当皇帝不就更意味着六阿哥有皇帝的命?
至于顺治帝做的那些蠢事就不在众人的考虑之中了,只要能够给他们从龙之功,谁管你这个皇帝到底当得称职不称职?再说,这都转世重生了,看六阿哥的性格和当初的顺治爷相比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顺治爷喜文厌武,六阿哥却刚好相反,对文化课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倒是很喜欢骑射武艺。
大清是马上得的天下,有个喜武的皇帝不是正相宜么?
至于弘昭,倒是没人把他当做夺嫡的主力来看,毕竟他娶的是蒙古女人,现在的大清是绝对不会接受一个蒙古皇后的。不过不管是弘昊的支持者还是弘寿的支持者,都极力劝他们两个要拉拢弘昭,毕竟他们是亲兄弟,要拉拢的话,有着先天的便利。
这天弘寿就在黛玉跟前儿给她说起这个笑话来,“那些蠢货,天天在儿子耳边念叨,要儿子防备着四哥,说儿子和五哥是双生子,应该更加亲近一些才是。想来大哥那边也差不多。”
弘昊淡定的点头。
弘昭头疼的道:“我说四哥、老六,你们这主意太缺德了吧?把大臣们玩得团团转不说,那是他们咎由自取。可是为什么把我也牵扯进去啊?你们不知道,现在你们的那些奴才也是一有机会就在我跟前儿唠叨。四哥的人就说四哥是多么的疼爱弟弟,说老六还要和四哥争,是为不悌。老六的人就说老六是顺治爷转世,这辈子也是天生的皇帝命,说四哥应该自觉礼让才对。我这段时间可是被烦得不行了。”
黛玉看儿子愁眉苦脸的模样,就觉得可乐,笑得快喘不过气来了。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一开始有人在弘寿耳边挑唆,弘寿就跟弘昊说了,兄弟两个一嘀咕,觉得这还真是一个办法,与其搞个“两极分化”,还不如搞个“三足鼎立”,多一个出头的,兄弟两个就能多拉到一部分势力,毕竟总是有些人不喜欢弘昊的行事作风而偏向于弘寿的。与其是把这些人放过,让他们投到了弘昼那边去,还不如弘寿站出来把他们收拢起来。兄弟两个表面上斗一斗,也好安别人的心。
也就是在弘昊兄弟几个中才能够把这个想法实施下去,要是换了别的兄弟,肯定是谁也信不过谁的。但是在弘昊兄弟之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毕竟弘昊很清楚,相比起人世间短短几十年的帝王生涯,他的两个兄弟是更加向往与天同寿的修行之路的。便是他,如果可以修行,怕是也不愿被人世间这些俗世所束缚。
每每想起兄妹们能够和额娘长长久久的相伴,他心中就又是羡慕又是悲伤。他唯一能走的就是做一个好皇帝,让大清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所有国度仰望的存在。唯有这样,或许在遥远的将来,他的额娘和兄妹们才能偶尔想起他来……
“对了额娘,听说九叔就快回京了。”
听到弘寿的话,黛玉恍惚了一下,“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又三年了。”
当初胤禟还不大乐意去天赐大陆,宜妃还特意来请她向胤禛求情,没想到胤禟最后还是答应了。这三年来,胤禟在天赐大陆的所作所为黛玉是很清楚的,他还真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以前的天赐大陆只是贵族阶层赚钱的渠道,天赐大陆上面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些是大清本土上所没有的,有些权贵家族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每年往返在天赐大陆和大清本土之间,将天赐大陆上特殊的或者是廉价的物产运到大清本土来高价贩卖,赚取了不少的利润。
这样的事情当然是给天赐大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动的,可是这些权贵家族和大商行们到底还是守旧的,发现了好东西自然是不愿意和别人共享,所以,这些商机只成为了他们牟利的工具,对天赐大陆的开发所起到的作用很小。
在胤禟离京之前,林如海和他交谈了很久,将许多先进而又开明的思想传授给他,更重要的是教他从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来看待问题。胤禟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胤禟去了天赐大陆,就让人汇集整理了天赐大陆有价值的物产资料,又派人进行更加详细的考察,寻找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之后,他把这些资料整理好,派人将这些资料和实物带回大清本土,在各个省府进行宣传。
天赐大陆的好处至今还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里,有更多的中低阶层的商人虽然知道天赐大陆的存在,但是航线什么的却是完全不清楚。要知道,远渡重洋没有具体的航线图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人财两失。而那些掌控着天赐大陆航海图的人,又如何愿意把这个财路和别人共享。
这一次胤禟的所作所为却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只要愿意带上一百个奴仆前往天赐大陆定居的,就无偿发给航海图和天赐大陆上面的物产分布图,如果个人实力不够的,还可以和别人一起“组团”获得一张航海图。
这个想法胤禟详细的写了一份折子递给胤禛,经过朝廷一个多月的论证在最终在胤禛的强势拍板下通过的。主要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将天赐大陆的利益分润出来,因此百般阻挠,更以天赐大陆是满洲最后的退路为借口,阻止汉人进入。
不过这一点胤禟早就想到了,他提出,作为航海图条件的一百个迁往天赐大陆定居的奴仆,在天赐大陆生活五年之后就可以除去原来的奴籍,列入八旗包衣。这是朝廷强制规定的,他们原本的主子不得有任何异议。
只要是被划入了八旗包衣,那么就是满洲人的奴才了,对奴才是不用防备的。
选择将奴仆划入包衣,一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奴才,身上已经有了奴性,再把他们化作包衣,也不用担心他们会造反,甚至从普通的奴才变成包衣奴才,在大清来说都是一种身份的提升。除此之外,在他们进入包衣籍之后,朝廷还会给予那一百个奴仆每人五亩良田、十亩山地。他们只会对朝廷感激,不会有什么逆反的心理。
甚至胤禟还在秘折中提出,在那些奴才成为包衣奴才之后,在天赐大陆耕耘二十年以上的,将在其中选择优秀的人才提拔入汉军旗,将这些人里面的优秀人才慢慢的转变为满人。
胤禛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强势通过了这一新条例。
倒是胤禟另外一个想法被暂时压了下来。胤禟提出,如果有旗人愿意前往天赐大陆定居的,每人给予一顷两天,两顷山地,并且允许他们经商。
现在大清的祖制是旗人不许经商。虽然许多权贵家族都是阳奉阴违,让门下奴才出面经营他们的产业,但是当胤禟提出来允许旗人经商的这一条的时候,却是大部分的满大臣都予以严厉的反对。
在他们看来,士农工商,商人是汉人眼中最低贱的人,而他们满人应该是最为高贵的,岂能做那些连汉人也歧视的事情?他们宁愿让很多的旗人每个月只领着朝廷很少的一点补贴,过得比许多汉人还贫穷落寞,也不愿让他们出去赚钱,自己养活自己,过上穿金戴银的生活……R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