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浩:我只是用两种方法证明了猜想
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浩:我只是用两种方法证明了猜想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西摩森把整理好的内容传给了唐凯。
唐凯还是有一些基础水平的,他接收了内容以后,仔细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的内容,牵扯到了函数、数论、分析等内容。
虽然大部分是看不懂的,但他还是知道是对数论问题的论证,西摩森说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他觉得也没有多大问题。
“西摩森应该不会坑我,他只是想赚钱。”
“这一篇内容很可能是废稿,或者是他的或者是同事的,总之没有多大意义,所以他才会传给我。”
“如果能用废稿赚一点钱,确实也很不错……”
这就是唐凯的理解。
唐凯还是非常谨慎的,牵扯到学术的东西,很难说有没有问题。
上一次只是解一个方程,是王浩出的题目,他让西蒙森帮忙解出来,就完全没有问题,就当是自己解的就可以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篇很复杂的论证,而且连看都看不懂。
唐凯干脆自己手写了一份,随后还找到专业网站做了个查重,甚至登录了国外的论文网站进行查重。
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
“看来没有问题啊!”唐凯顿时放心了。
这一篇内容查重没有问题,就说明没有相关论文发布出来,应该是研究的废稿了。
“应该是这样。照着这个方向去研究,结果研究不出来,废弃又有些可惜了。”
“所以就卖给了我!”
这次他确定了。
在确定了以后,唐凯马上就把内容发到了网络上,并标注了一句话,“平时研究的废稿,不发可惜了,发了,也没多大意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吧!”
他发完了消息以后,顿时有些期待了。
这就是立人设的方法。
在账号下面有相关的研究,让大家更清楚他的学霸人设,自然就会认可他的专业性,就会对他发的其他内容更感兴趣。
哪怕没有多少人真正去看,但只要人设立住了,说的话就更有权威性。
这才是最重要的。
唐凯的粉丝中还是有一些数学人士的,最高级的甚至还有数学专业的博士。
当消息发布了以后,好多粉丝的评论都是看不懂,没兴趣之类。
但有两个懂数学的,却认真的看起来,还发表了惊讶的言论,“这个博主还真是有点东西呀!”
“这应该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思路。”
“很牛啊!”
“虽然没有完成证明,但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想法!”
唐凯看着几条专业的发言,顿时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把人设立住,让大家都知道他是数学专业人士。
“看来这两千美元花的值了,再看看效果,如果效果更好的话,就再给西摩森转一千!”
……
唐凯的目标就只是立人设,让他个人在粉丝心中更有专业性。
还有其他人也动了心思。
数学的研究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理论的研究,想发表一篇高水平的SCI 是很难的。
对于一些数学教授来说,想要在数学理论研究上有成果,都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学者知道了王浩对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想法,还了解了一些很详细的内容以后,也打起了其他的心思。
“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研究,只要有一点成果就可以发表出来。”
“不一定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只是顺着这个思路去做研究,提供一个哥德巴赫猜想,看似可能的证明方式,就是成果啊!”
“如果能把成果发表到更好的数学期刊上,也许还能凭此申请一个项目……”
有些数学学者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顿时开始认真的研究起来,当然研究是很不容易的,他们不可能把原版内容进行论文投稿,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有一点成果才可以。
当然,想有一些小进展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顺着一个很好的思路继续研究,总比自己去做开创性研究容易太多了。
也许,一个月、两个月,就能有进展呢?
数学研究上,速度已经是超级快了!
于此同时。
王浩正闷在主任办公室,认真的写着证明,他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有出来,就一直待在办公室里工作。
平时的时候,学生会轮流给他送饭。
王浩带了有六个研究生,每个研究生帮忙送一次饭,就能坚持上两天。
张志强、郑尧军等人有时间也会帮忙。
这一个星期,王浩的课程都是找人带上的,他觉得自己的思路不能断,一定要一口气完成研究,否则一耽误可能就是半天或一天时间。
连续一个多星期的研究,也终于成功完成了论文。
“大功告成!”
王浩看着已经录入电脑的三十几页论文,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然后他的表情又变得有些怪异。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难度:S)。】
【灵感值:85。】
“又85了?”
这就是奇怪的来源,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灵感值还在不断的增长。
如果再涨到100点,又会怎么样呢?
脑子里的知识和灵感已经有了答桉,他最初就想了两种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向,后来其中一种方法有了相应的灵感。
在不断写论文的过程中,另一种方法也出现了灵感。
他知道了证明的主要方向,然后一切水到渠成,灵感值就在不断的增长。
换句话说,他还能用另一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可是证明又怎么样呢?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一个问题,一种方法证明就可以了,第二种方法应该没什么意义。”
“只要用一种方法证明,猜想就会变成定理。”
王浩带着思索,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张志强正在楼道里站着,发现主任办公室的门打开,顿时惊讶的看了过去。
王浩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脸上带着些疑惑的神色,似乎对什么事情有些不解。
张志强一看就知道,王浩肯定是研究碰到了问题,他马上问道,“王浩,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问题?”
“嗯。”
王浩思考着轻轻点头。
张志强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像是这种研究,碰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别在意就行了,也许偶尔想一下就能有突破。你这么天才,不用担心。”
王浩继续皱着眉,他忽然问向张志强道,“如果我用一种方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然后再用第二种方法证明,有什么意义吗?”
“……”
张志强听的有些发懵,但还是顺着想了一下,“也许……第二篇也是研究,只是没有多大影响力?可以当做数学题目的另一种解法投个小论文?”
“不能投顶刊吗?”王浩问道。
“不行吧。”张志强继续道,“除非是一起投稿。如果有一个顶刊发表了一个猜想的证明,下一个证明就不会有顶刊接收了。”
王浩思考着继续问道,“如果是一起投稿,两篇顶刊能都获得学校的补助吗?”
“这个……”
张志强从来没想过这么深奥的问题,他犹豫着说道,“可能吧,这个你要问朱建荣了。”
……
王浩和张志强说了几句,就出门到学校里转了一圈,随后就去了教务楼的科技处。
在科技处办公室里,他找到了朱建荣。
“王教授?快进!”
朱建荣对王浩实在太热情了,他主动搬来一个凳子,让王浩坐一下,问道,“怎么有时间来这里了?是有什么事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来咨询的。”
“你说。”
“是这样的。”王浩直接问道,“如果我同时在顶刊发表了两篇不同的论文,但针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学校方面会给几份补助?”
“这个……”
朱建荣也被问这个问题问住了,他犹豫着反问道,“你说的研究是……?”
“哥德巴赫猜想。”
“呃~~”
朱建荣的表情直接凝住了。
旁边李明半张着嘴,好半天都没有闭上,他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说话了。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发表两篇顶刊?
这说的是什么?
朱建荣咽了咽口水,道,“这样啊,这个问题,我觉得吧,如果你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哪怕是要三份论文补助,学校也肯定会给的,也肯定会给奖金,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王浩摇头道,“补助是补助,奖金是奖金,这是两件事。反正你的意思就是没问题,对吧?”
“呃,对。”
朱建荣直接点头了。
他觉得相对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什么学校补助完全就是小问题,根本不用考虑的。
至于发表两篇相关的论文,感觉比做梦还不实际,应下来也没什么。
王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顿时觉得写另一篇证明也是有意义的。
他在学校里转了转,到操场上跑了去几圈,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差不多时间去吃了个午饭,然后就又回到了梅森数实验室的办公室。
另一边。
朱建荣想着王浩问自己的问题,越想就越觉得奇怪,他干脆去了理学院实验楼,到院长办公室找到了栾海平。
他把事情说给了栾海平。
栾海平又叫来了周清源等几个教授,一起进行了一下分析。
“这个事,我感觉直接问王浩不太好,他的精神状态……”朱振说着摇了摇头,“可能是研究太着魔了,感觉一直在想这东西。”
“他在办公室一个星期了,听他的学生说就是在做研究。”
“那间办公室挺好的,没有问题,实验室那么多人,也不会出问题。”
“这个倒是不担心,我就想知道,他问这些是什么意思?”朱建荣把话题拉了回来。
周清源道,“要不我打电话问问?”
“别,别!”朱建荣马上阻止道,“你要是打电话问了,让王浩知道我乱嚼舌头?到时候我还怎么说?”
“……也对。”
现在朱建荣过来把事情说出来,也是出于对王浩的一种关心,让王浩对他产生不满也不太好。
几个教授商量了一下,也想不出原因。
后来干脆找了张志强。
张志强过来以后,就被问起王浩研究的情况,他马上摇头道,“王浩也问我这个了,但是我肯定他没有完成研究。”
“我看他一脸思索,好像有些魂不守舍,估计就是碰到了什么难点。”
他说的非常肯定。
其他人也听着点点头,他们根本不敢想象,用两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这一听就有问题!
最后还是栾海平分析出了原因,“我知道了!”
“肯定是王浩研究碰到了问题,他发现这种方法不能证明,就想了其他方法。”
“后来又想着原来的方法,就对能不能发表两个证明产生了好奇……”
“所以就问了一嘴,我们也不要过分解读。”
其他人都听着点点头。
有道理啊!
也许就是他们过分解读了,王浩只是感兴趣的问一下,有什么奇怪的?
……
张志强离开了理学院实验楼以后,就回了综合楼办公室,也忍不住和其他人说起来这件事。
颜静的判断和栾海平一样,“也许就是好奇吧?他一心做研究,有些问题想不出来,可能就钻了牛角尖,又想到一个问题,就想知道答桉。”
罗大勇则是道,“为什么你们不去想,万一王浩真的是想了两种方法呢?”
他说的也笑了。
他只是说出了一个可能,但是就连他自己也很难相信。
朱萍则是说道,“我可不关心这个。”
“为什么?”其他人都好奇的看过去。
朱萍理所当然的道,“你们想啊,这是什么事?王浩关心的是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是否能拿到两份补助。”
“我呢?我连一篇SCI都写不出来,还在发愁博士论文写什么呢!”
其他人整齐的叹气。
有道理啊!
这个是根本就不是他们‘普通人’能关心的,反正他们没办法一口气发表两篇顶刊论文。
朱萍看向张志强问道,“对了,张志强,我想起一件事,你们梅森数实验室还要人吗?”
“你要加入?”
“对啊。”
张志强不解道,“为什么啊?你是在读博士,来我们实验室最多就是拿个补贴,完全没有必要吧?而且现在在做项目,很忙的。”
“忙,没关系,没有钱也没关系,陈院长建议我去你们实验室,他说你们有大项目。”
“这有关系吗?”张志强满脸不解,“这又不是物理实验,是项目啊,就和软件企业的工作性质一样。”
“主核心内容和博士生肯定没关系,到时候,你忙了半天,博士论文还是要自己想啊,即便是进了实验室,研究还是你一个人做啊?”
朱萍听的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以后,顿时咬牙切齿的,“原来陷阱在这里啊!”
“我就说陈老头怎么好心建议我去你们实验室,这下我知道了!”
“他肯定是不想带我,差点被他忽悠了!”
看着朱萍气的张牙舞爪的样子,办公室其他人顿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
王浩已经完成了第一种证明方法,他重新回到实验室以后又继续开始‘闭关’。
他已经有了做第二种证明的理由。
一个是教学币。
S级成果每一项都能增加3000点教学币。
第二就是学校补贴,一个顶刊的论文,能多拿二十万以上的补助。
另外,他也觉得用第二种方法证明很有意思。
第二种就不是覆盖法了,而是建立中心线的方法,方法说起来直接粗暴。
首先把数字n,看成是大偶数S的中心数字,也就是n等于大偶数除以二。
如果数字n是素数,自然所对应的偶数就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如果n不是素数,就以n为中心线,找出前面所有的素数p、p1、p2……
再找出后面对应的S-p、S-p1、S-p2……
然后展开分析。
只要S-p、S-p1、S-p2……中包含一个素数,就足以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个方法想要分析还是很困难的,但越过困难的地方,证明反倒比第一个方法容易一些。
王浩很耐心的做着研究,中途还看了两篇论文找灵感。
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完成了证明。
这次论文写了25页。
“又完成了一个证明!”他有些激动的看着电脑屏幕,随后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以后就投稿了。
首先,他找了《数学新进展》的主编布鲁斯-普利策。
“布鲁斯,我这里有一篇研究论文,你们肯定会感兴趣。”
普利策马上回道,“什么论文?”
“哥德巴赫猜想。”
“……”
普利策似乎消化了很久的信息,好半天才回了一句,“上传发过来吧。”
王浩很愉快的和普利策结束了对话,然后又找到了《数学学报》的主编法耶斯-来布尼茨。
来布尼茨给他发过几封邮件,似乎是想把他‘挖’到《数学学报》。
王浩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过论文,但只发表过一篇蒙日安培方程的研究。
《数学学报》有一个大问题是,它是季刊,三个月才有一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太少,投稿到发表一般要等很久。
王浩是注意到《数学学报》新一期,在下个月就要刊印,才决定来投稿的。
他首先还是问了个问题,“如果我发表一篇很有影响力的论文,能插队在下个月发表吗?”
来布尼茨马上回复道,“没有任何问题!”
王浩干脆和来布尼茨进行了通话,他问道,“你确定可以在下个月发表吗?审稿到发表,只剩下半个月了。”
来布尼茨肯定道,“如果是重大研究,当然可以插队发表,王博士,你放心,全世界有很多顶级数学家,都愿意帮我们做审稿工作。”
“好吧。”
“是什么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
“……”
来布尼茨确定了一下,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对吧,王博士?”
“当然。”王浩说完补充了一句,“对了,顺便说一声,最好是下个月发表,因为我同时投稿了《数学新进展》。”
来布尼茨听的一惊,“一稿多投?这是不允许的!”
“当然不会。”王浩解释道,“我用了两种方法,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所以就分别投了两个期刊。”
来布尼茨沉默了好半天,说道,“现在我确定你是在开玩笑了。”
(求月票)
西摩森把整理好的内容传给了唐凯。
唐凯还是有一些基础水平的,他接收了内容以后,仔细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的内容,牵扯到了函数、数论、分析等内容。
虽然大部分是看不懂的,但他还是知道是对数论问题的论证,西摩森说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他觉得也没有多大问题。
“西摩森应该不会坑我,他只是想赚钱。”
“这一篇内容很可能是废稿,或者是他的或者是同事的,总之没有多大意义,所以他才会传给我。”
“如果能用废稿赚一点钱,确实也很不错……”
这就是唐凯的理解。
唐凯还是非常谨慎的,牵扯到学术的东西,很难说有没有问题。
上一次只是解一个方程,是王浩出的题目,他让西蒙森帮忙解出来,就完全没有问题,就当是自己解的就可以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篇很复杂的论证,而且连看都看不懂。
唐凯干脆自己手写了一份,随后还找到专业网站做了个查重,甚至登录了国外的论文网站进行查重。
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
“看来没有问题啊!”唐凯顿时放心了。
这一篇内容查重没有问题,就说明没有相关论文发布出来,应该是研究的废稿了。
“应该是这样。照着这个方向去研究,结果研究不出来,废弃又有些可惜了。”
“所以就卖给了我!”
这次他确定了。
在确定了以后,唐凯马上就把内容发到了网络上,并标注了一句话,“平时研究的废稿,不发可惜了,发了,也没多大意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吧!”
他发完了消息以后,顿时有些期待了。
这就是立人设的方法。
在账号下面有相关的研究,让大家更清楚他的学霸人设,自然就会认可他的专业性,就会对他发的其他内容更感兴趣。
哪怕没有多少人真正去看,但只要人设立住了,说的话就更有权威性。
这才是最重要的。
唐凯的粉丝中还是有一些数学人士的,最高级的甚至还有数学专业的博士。
当消息发布了以后,好多粉丝的评论都是看不懂,没兴趣之类。
但有两个懂数学的,却认真的看起来,还发表了惊讶的言论,“这个博主还真是有点东西呀!”
“这应该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思路。”
“很牛啊!”
“虽然没有完成证明,但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想法!”
唐凯看着几条专业的发言,顿时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把人设立住,让大家都知道他是数学专业人士。
“看来这两千美元花的值了,再看看效果,如果效果更好的话,就再给西摩森转一千!”
……
唐凯的目标就只是立人设,让他个人在粉丝心中更有专业性。
还有其他人也动了心思。
数学的研究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理论的研究,想发表一篇高水平的SCI 是很难的。
对于一些数学教授来说,想要在数学理论研究上有成果,都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学者知道了王浩对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想法,还了解了一些很详细的内容以后,也打起了其他的心思。
“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研究,只要有一点成果就可以发表出来。”
“不一定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只是顺着这个思路去做研究,提供一个哥德巴赫猜想,看似可能的证明方式,就是成果啊!”
“如果能把成果发表到更好的数学期刊上,也许还能凭此申请一个项目……”
有些数学学者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顿时开始认真的研究起来,当然研究是很不容易的,他们不可能把原版内容进行论文投稿,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有一点成果才可以。
当然,想有一些小进展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顺着一个很好的思路继续研究,总比自己去做开创性研究容易太多了。
也许,一个月、两个月,就能有进展呢?
数学研究上,速度已经是超级快了!
于此同时。
王浩正闷在主任办公室,认真的写着证明,他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有出来,就一直待在办公室里工作。
平时的时候,学生会轮流给他送饭。
王浩带了有六个研究生,每个研究生帮忙送一次饭,就能坚持上两天。
张志强、郑尧军等人有时间也会帮忙。
这一个星期,王浩的课程都是找人带上的,他觉得自己的思路不能断,一定要一口气完成研究,否则一耽误可能就是半天或一天时间。
连续一个多星期的研究,也终于成功完成了论文。
“大功告成!”
王浩看着已经录入电脑的三十几页论文,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然后他的表情又变得有些怪异。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难度:S)。】
【灵感值:85。】
“又85了?”
这就是奇怪的来源,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灵感值还在不断的增长。
如果再涨到100点,又会怎么样呢?
脑子里的知识和灵感已经有了答桉,他最初就想了两种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向,后来其中一种方法有了相应的灵感。
在不断写论文的过程中,另一种方法也出现了灵感。
他知道了证明的主要方向,然后一切水到渠成,灵感值就在不断的增长。
换句话说,他还能用另一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可是证明又怎么样呢?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一个问题,一种方法证明就可以了,第二种方法应该没什么意义。”
“只要用一种方法证明,猜想就会变成定理。”
王浩带着思索,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张志强正在楼道里站着,发现主任办公室的门打开,顿时惊讶的看了过去。
王浩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脸上带着些疑惑的神色,似乎对什么事情有些不解。
张志强一看就知道,王浩肯定是研究碰到了问题,他马上问道,“王浩,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问题?”
“嗯。”
王浩思考着轻轻点头。
张志强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像是这种研究,碰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别在意就行了,也许偶尔想一下就能有突破。你这么天才,不用担心。”
王浩继续皱着眉,他忽然问向张志强道,“如果我用一种方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然后再用第二种方法证明,有什么意义吗?”
“……”
张志强听的有些发懵,但还是顺着想了一下,“也许……第二篇也是研究,只是没有多大影响力?可以当做数学题目的另一种解法投个小论文?”
“不能投顶刊吗?”王浩问道。
“不行吧。”张志强继续道,“除非是一起投稿。如果有一个顶刊发表了一个猜想的证明,下一个证明就不会有顶刊接收了。”
王浩思考着继续问道,“如果是一起投稿,两篇顶刊能都获得学校的补助吗?”
“这个……”
张志强从来没想过这么深奥的问题,他犹豫着说道,“可能吧,这个你要问朱建荣了。”
……
王浩和张志强说了几句,就出门到学校里转了一圈,随后就去了教务楼的科技处。
在科技处办公室里,他找到了朱建荣。
“王教授?快进!”
朱建荣对王浩实在太热情了,他主动搬来一个凳子,让王浩坐一下,问道,“怎么有时间来这里了?是有什么事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来咨询的。”
“你说。”
“是这样的。”王浩直接问道,“如果我同时在顶刊发表了两篇不同的论文,但针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学校方面会给几份补助?”
“这个……”
朱建荣也被问这个问题问住了,他犹豫着反问道,“你说的研究是……?”
“哥德巴赫猜想。”
“呃~~”
朱建荣的表情直接凝住了。
旁边李明半张着嘴,好半天都没有闭上,他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说话了。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发表两篇顶刊?
这说的是什么?
朱建荣咽了咽口水,道,“这样啊,这个问题,我觉得吧,如果你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哪怕是要三份论文补助,学校也肯定会给的,也肯定会给奖金,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王浩摇头道,“补助是补助,奖金是奖金,这是两件事。反正你的意思就是没问题,对吧?”
“呃,对。”
朱建荣直接点头了。
他觉得相对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什么学校补助完全就是小问题,根本不用考虑的。
至于发表两篇相关的论文,感觉比做梦还不实际,应下来也没什么。
王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顿时觉得写另一篇证明也是有意义的。
他在学校里转了转,到操场上跑了去几圈,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差不多时间去吃了个午饭,然后就又回到了梅森数实验室的办公室。
另一边。
朱建荣想着王浩问自己的问题,越想就越觉得奇怪,他干脆去了理学院实验楼,到院长办公室找到了栾海平。
他把事情说给了栾海平。
栾海平又叫来了周清源等几个教授,一起进行了一下分析。
“这个事,我感觉直接问王浩不太好,他的精神状态……”朱振说着摇了摇头,“可能是研究太着魔了,感觉一直在想这东西。”
“他在办公室一个星期了,听他的学生说就是在做研究。”
“那间办公室挺好的,没有问题,实验室那么多人,也不会出问题。”
“这个倒是不担心,我就想知道,他问这些是什么意思?”朱建荣把话题拉了回来。
周清源道,“要不我打电话问问?”
“别,别!”朱建荣马上阻止道,“你要是打电话问了,让王浩知道我乱嚼舌头?到时候我还怎么说?”
“……也对。”
现在朱建荣过来把事情说出来,也是出于对王浩的一种关心,让王浩对他产生不满也不太好。
几个教授商量了一下,也想不出原因。
后来干脆找了张志强。
张志强过来以后,就被问起王浩研究的情况,他马上摇头道,“王浩也问我这个了,但是我肯定他没有完成研究。”
“我看他一脸思索,好像有些魂不守舍,估计就是碰到了什么难点。”
他说的非常肯定。
其他人也听着点点头,他们根本不敢想象,用两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这一听就有问题!
最后还是栾海平分析出了原因,“我知道了!”
“肯定是王浩研究碰到了问题,他发现这种方法不能证明,就想了其他方法。”
“后来又想着原来的方法,就对能不能发表两个证明产生了好奇……”
“所以就问了一嘴,我们也不要过分解读。”
其他人都听着点点头。
有道理啊!
也许就是他们过分解读了,王浩只是感兴趣的问一下,有什么奇怪的?
……
张志强离开了理学院实验楼以后,就回了综合楼办公室,也忍不住和其他人说起来这件事。
颜静的判断和栾海平一样,“也许就是好奇吧?他一心做研究,有些问题想不出来,可能就钻了牛角尖,又想到一个问题,就想知道答桉。”
罗大勇则是道,“为什么你们不去想,万一王浩真的是想了两种方法呢?”
他说的也笑了。
他只是说出了一个可能,但是就连他自己也很难相信。
朱萍则是说道,“我可不关心这个。”
“为什么?”其他人都好奇的看过去。
朱萍理所当然的道,“你们想啊,这是什么事?王浩关心的是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是否能拿到两份补助。”
“我呢?我连一篇SCI都写不出来,还在发愁博士论文写什么呢!”
其他人整齐的叹气。
有道理啊!
这个是根本就不是他们‘普通人’能关心的,反正他们没办法一口气发表两篇顶刊论文。
朱萍看向张志强问道,“对了,张志强,我想起一件事,你们梅森数实验室还要人吗?”
“你要加入?”
“对啊。”
张志强不解道,“为什么啊?你是在读博士,来我们实验室最多就是拿个补贴,完全没有必要吧?而且现在在做项目,很忙的。”
“忙,没关系,没有钱也没关系,陈院长建议我去你们实验室,他说你们有大项目。”
“这有关系吗?”张志强满脸不解,“这又不是物理实验,是项目啊,就和软件企业的工作性质一样。”
“主核心内容和博士生肯定没关系,到时候,你忙了半天,博士论文还是要自己想啊,即便是进了实验室,研究还是你一个人做啊?”
朱萍听的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以后,顿时咬牙切齿的,“原来陷阱在这里啊!”
“我就说陈老头怎么好心建议我去你们实验室,这下我知道了!”
“他肯定是不想带我,差点被他忽悠了!”
看着朱萍气的张牙舞爪的样子,办公室其他人顿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
王浩已经完成了第一种证明方法,他重新回到实验室以后又继续开始‘闭关’。
他已经有了做第二种证明的理由。
一个是教学币。
S级成果每一项都能增加3000点教学币。
第二就是学校补贴,一个顶刊的论文,能多拿二十万以上的补助。
另外,他也觉得用第二种方法证明很有意思。
第二种就不是覆盖法了,而是建立中心线的方法,方法说起来直接粗暴。
首先把数字n,看成是大偶数S的中心数字,也就是n等于大偶数除以二。
如果数字n是素数,自然所对应的偶数就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如果n不是素数,就以n为中心线,找出前面所有的素数p、p1、p2……
再找出后面对应的S-p、S-p1、S-p2……
然后展开分析。
只要S-p、S-p1、S-p2……中包含一个素数,就足以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个方法想要分析还是很困难的,但越过困难的地方,证明反倒比第一个方法容易一些。
王浩很耐心的做着研究,中途还看了两篇论文找灵感。
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完成了证明。
这次论文写了25页。
“又完成了一个证明!”他有些激动的看着电脑屏幕,随后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以后就投稿了。
首先,他找了《数学新进展》的主编布鲁斯-普利策。
“布鲁斯,我这里有一篇研究论文,你们肯定会感兴趣。”
普利策马上回道,“什么论文?”
“哥德巴赫猜想。”
“……”
普利策似乎消化了很久的信息,好半天才回了一句,“上传发过来吧。”
王浩很愉快的和普利策结束了对话,然后又找到了《数学学报》的主编法耶斯-来布尼茨。
来布尼茨给他发过几封邮件,似乎是想把他‘挖’到《数学学报》。
王浩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过论文,但只发表过一篇蒙日安培方程的研究。
《数学学报》有一个大问题是,它是季刊,三个月才有一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太少,投稿到发表一般要等很久。
王浩是注意到《数学学报》新一期,在下个月就要刊印,才决定来投稿的。
他首先还是问了个问题,“如果我发表一篇很有影响力的论文,能插队在下个月发表吗?”
来布尼茨马上回复道,“没有任何问题!”
王浩干脆和来布尼茨进行了通话,他问道,“你确定可以在下个月发表吗?审稿到发表,只剩下半个月了。”
来布尼茨肯定道,“如果是重大研究,当然可以插队发表,王博士,你放心,全世界有很多顶级数学家,都愿意帮我们做审稿工作。”
“好吧。”
“是什么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
“……”
来布尼茨确定了一下,问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对吧,王博士?”
“当然。”王浩说完补充了一句,“对了,顺便说一声,最好是下个月发表,因为我同时投稿了《数学新进展》。”
来布尼茨听的一惊,“一稿多投?这是不允许的!”
“当然不会。”王浩解释道,“我用了两种方法,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所以就分别投了两个期刊。”
来布尼茨沉默了好半天,说道,“现在我确定你是在开玩笑了。”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