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改元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嫡长女最新章节!
在沈庆德行过拜师礼之后,新的一年,终于到来了。
改元之年,百兴肇始,朝官和百姓们都会新的一年十分期待。
正月初一,景兴帝颁下诏令,改元景兴,这一年,称景兴元年。
诏令曰:“改元更号。举前古之旧章,荡秽涤瑕;洽普天之大庆,大赦天下。改长泰四十四年为景兴元年。大永宇内,永保延鸿之祚,四夷八蛮,永通于和气……”
诏令布告天下,咸使闻之。至此,大永进入景兴年。景兴这个年号,将被载入史书,与惠和、长泰这些年号一样,为历史所铭记。
与此同时,含元殿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改元大典。含元殿内外,已经修饰一新,挂着红绸和旌旗,喜庆又不失庄重。
本应供奉在太庙里面的青铜礼器,如今都被搬了出来,摆放在含元殿前,这些方尊礼器的中间,是一尊巨大的铜制三足大圆鼎。
这尊大鼎是新铸的,鼎身三足都有光亮,上面没有一丝锈痕。鼎身中间,有九条蟠龙在祥云中翱翔,风调雨顺这四个大字,就镶嵌在蟠龙中间;三足之上,乃是“景兴”字样,同样是祥云缭绕。
这就是大永改元所用的风调雨顺鼎。每一个帝王改元之前,都要新铸一尊大圆鼎,和太庙珍藏的礼器一起,受天子香火,以示朝廷得天护佑、民间风调雨顺之意。
这个三足大圆鼎,此后也会被安放在太庙,作为旌功记绩之器。
景兴帝身穿衮冕,头戴十二旒冠,站在了高台之上,他的身边,是穿戴隆重的皇后左氏。
景兴帝看着跪伏在丹陛之下的百官,心中激荡难言。上一次登基大典,乃是长泰帝崩天不久,仪式庄严之中,带着无可掩饰的悲痛和压抑。
登基仪式之上,长泰驾崩的影响是那么浓烈,如今这一切,都不一样了,所有的,都是喜庆和期待。
“今者百官在列。万国来庭。朕被衮冕以临朝。顺乾坤而布政,朕以兢慎为心,以百姓为怀,改元景兴。凡尔臣民,当体朕怀……”
景兴帝的嗓音,在静寂的含元殿前响起,回荡在文武百官的心头。
新帝改元,大永朝堂民间,都不一样了。百姓们口中的年号,再不是长泰四十四年了,而是景兴元年。
当然,最显著变化的,就是朝廷官员的官职。改元大典过后,朝臣们的官职也相继有了调整。
这一次官职,是在吏部考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吏部每五年一次的考课,也因为新帝改元而提前了。
在此之前,吏部考功司早就将官员的政绩等第一一准备好,也通过了门下省的审核,最后景兴帝才通过官员任命。
这一次官职调整,涉及朝廷上下的官员,从八品到二品,官职差不多都有调整,可算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
官职调整,当然是有官员进,有官员退。改元之后,韦景曜和萧厚仁就正式致仕了。
他们是长泰朝的重臣老臣,在长泰帝驾崩之后,就应该引退的了。只是为了帮助景兴帝稳定朝局,以让景兴帝顺利度过刚登基那一段时间,才拖到这个时候。
当然,他们的存在,有没有对景兴帝有帮助,对稳定朝局有没有作用,这就是不好评论了。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几乎就不再出现在朝堂之上了。
致仕,所欠缺的,只不过是一个正式仪式而已。
改元之后,韦景曜和萧厚仁联袂来到紫宸殿,最后一次,以在朝臣子的身份拜见景兴帝。
他们都很清楚,致仕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们不会有机会再见到景兴帝了。
景兴帝连忙给韦萧两人赐座:“两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坐。唐密,给两位大臣奉茶。”
这两个是先帝重臣,非同一般,景兴帝吩咐内侍首领亲自奉茶,是以示敬重。这个细节,倒让韦景曜和萧厚仁心中有些复杂。
虽然从以往朝堂所为看来,皇上对他们并不看重,但临致仕的这个时候,表面功夫做到了,也难得。
君恩臣义两相得,其实也可以有的。想到这里,韦景曜脸上便浮上了一丝不舍,不舍之中还着宽慰。
奇异的是,萧厚仁脸上的表情也差不多。这是重臣致仕特有的表情了,既对皇上、朝堂不舍,又因为对皇上仁明、朝堂顺平而宽慰放心。
这两个浸yin朝堂几十年的人,当然是老戏骨了。
“皇上,臣等老迈,不能再侍奉皇上,不能为皇上分忧解难了。愿皇上身体康健,愿大永兴隆,臣等虽退亦心中欣喜。”
韦景曜这样说道,声音略微低沉。亲贤臣、远小人这样的劝君之言,他此前已经说过多次,此时不必再赘了。
景兴帝的话语,当然是作挽留:“两位大人乃朝堂柱梁,相助朕良多,朕心中感念。朕本欲多留两位大人几年,奈何祖宗家法有规定,朕心中不舍。”
紫宸殿中的气氛顿时颇为忧伤。
“臣等多谢皇上厚意。如今河内道已平,西燕有示好,朝中有贤臣。臣等是该退的时候了。只要皇上亲贤臣、远小人,必定能为大永臣民带来福祉。臣在山野之间,也会为皇上祷祝。”
随即,萧厚仁说话了。他的话语一落,紫宸殿中淡淡的忧伤,就随即消散了。
韦景曜看着萧厚仁,心里忍不住想道:萧老弟还是忍不住嘴贱了一把呀。
“朕当听从两位大人的教诲……两位大人为朝廷立下赫赫功劳,致仕之后的一应待遇,朕定不会亏待。”
景兴帝倒不在意萧厚仁此刻说了什么,语气还是十分亲厚。这两个人就要远离朝政了,不管他们此时说什么,景兴帝也能一笑置之。
况且,关于韦景曜和萧厚仁致仕的事情,他早就安排妥当了。
在正月十五之前,韦景曜和萧厚仁致仕。他们致仕之后的待遇,比当年的甘明泉有过之而无不及。
享有全俸、赍银两万两、安车蒲轮十驾外、赏赐了不少御用衣冠、少府文绮貂皮,这些自然是不用说,景兴帝还下令免除了韦、萧两家子孙的赋税、劳役和兵役,直到这两人去世为止。
更重要的是,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待遇之外,景兴帝还下令:韦、萧两家子孙,三代皆可封荫。
这个旨意,能够惠及韦景、萧两家几十年,虽然荫封的只能是六七品官,但家族在官场上的根基,就不会断。
皇上对韦、萧这两个先帝重臣是等厚遇恩宠!——这是官员啧啧称叹的事情。因为这一则事,关于景兴帝君恩有明的形象,瞬间就在朝臣中立了起来。
不少朝臣心里都在想着,得为皇上尽忠尽义,将来的待遇必定不会差!
不得不说,景兴帝这一个笼络朝臣的手法,非常漂亮。
景兴元年正月十五,韦景曜和萧厚仁已退,朝堂诸官,也迎来了他们的新官职。
大永最重要的官职,前四卿的人选,当然是落实了。沈华善就任中书令、左良哲就任门下侍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尚书左仆射乃国子祭酒卫复礼,这就不是所有官员都知道的了,而尚书右仆射的人选,更是令朝官们感到意外。
在卞之和身死之后,尚书右仆射这个位置就空了下来。朝官们都在猜测会是谁担任这个位置,他们原先以为,会是尚书郎中温桂章的!
却没有想到,这个官职,却落到了原秘书监楚炎身上!
楚炎有女儿嫁给了幼王,虽然只是侧妃,但楚家也算是皇亲,他一直是亲近上官皇族的人。他原本是在吏部任职的,如今就任尚书右仆射,对于尚书省的事务也不会陌生。
因此,景兴帝会擢升他,也不是没有因由的。
前四卿这样重要的官职都已经全部换了,其余三、四品这样的官员调整,倒没在朝中引起多大的震动了。
其实,还有几个官职是值得一说的。杨简锐先前只是暂代御史大夫之职,如今是正式就任了;邱盛年出任工部尚书,顶上了范载常的位置;而国子祭酒,则由司农少卿魏慕白担任。
对于这几个人,不少朝官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又暗暗惋惜当初没有抓紧机会。因为,这几个人,都是当初太子詹事府的官员!当初的东宫属官,也是如今景兴朝的重臣。
这再次证明了,当初人人争着去詹事府任职,是绝对有原因的。这不,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的好处,就不来了?
京兆官员调整,京外官也有变化。倒是天下七大道的观察使,因为河内道动乱的事情,暂且没有变动。
这一次官职调整,对于沈家而言,是个大喜事!自任命颁下之后,上沈家拜访恭贺的官员就络绎不绝,这还不包括姻亲故旧们!
沈俞氏和沈安氏这两个主理后宅的人,因为沈华善升职这个大喜事,根本就没有闲暇的时候。
就连沈胡氏,每天也笑得合不拢嘴。除了为老太爷沈华善高兴之外,她的欢喜,更多是来自儿子沈余乐!
这一次官职调整,也惠及沈余乐,他从正六品上的司天丞,连升两等,成为了正五品上的春官正。
这个原本神神叨叨的儿子,如今是朝廷的五品官了!这怎么不让她喜出望外?
然而,在沈家这一片喜庆当中,沈余乐却没有一点点高兴的情状。他虽然升了职,却哀伤无比。
因为,那个待他无比亲厚的司天监大人君复乐,病重了!RS
在沈庆德行过拜师礼之后,新的一年,终于到来了。
改元之年,百兴肇始,朝官和百姓们都会新的一年十分期待。
正月初一,景兴帝颁下诏令,改元景兴,这一年,称景兴元年。
诏令曰:“改元更号。举前古之旧章,荡秽涤瑕;洽普天之大庆,大赦天下。改长泰四十四年为景兴元年。大永宇内,永保延鸿之祚,四夷八蛮,永通于和气……”
诏令布告天下,咸使闻之。至此,大永进入景兴年。景兴这个年号,将被载入史书,与惠和、长泰这些年号一样,为历史所铭记。
与此同时,含元殿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改元大典。含元殿内外,已经修饰一新,挂着红绸和旌旗,喜庆又不失庄重。
本应供奉在太庙里面的青铜礼器,如今都被搬了出来,摆放在含元殿前,这些方尊礼器的中间,是一尊巨大的铜制三足大圆鼎。
这尊大鼎是新铸的,鼎身三足都有光亮,上面没有一丝锈痕。鼎身中间,有九条蟠龙在祥云中翱翔,风调雨顺这四个大字,就镶嵌在蟠龙中间;三足之上,乃是“景兴”字样,同样是祥云缭绕。
这就是大永改元所用的风调雨顺鼎。每一个帝王改元之前,都要新铸一尊大圆鼎,和太庙珍藏的礼器一起,受天子香火,以示朝廷得天护佑、民间风调雨顺之意。
这个三足大圆鼎,此后也会被安放在太庙,作为旌功记绩之器。
景兴帝身穿衮冕,头戴十二旒冠,站在了高台之上,他的身边,是穿戴隆重的皇后左氏。
景兴帝看着跪伏在丹陛之下的百官,心中激荡难言。上一次登基大典,乃是长泰帝崩天不久,仪式庄严之中,带着无可掩饰的悲痛和压抑。
登基仪式之上,长泰驾崩的影响是那么浓烈,如今这一切,都不一样了,所有的,都是喜庆和期待。
“今者百官在列。万国来庭。朕被衮冕以临朝。顺乾坤而布政,朕以兢慎为心,以百姓为怀,改元景兴。凡尔臣民,当体朕怀……”
景兴帝的嗓音,在静寂的含元殿前响起,回荡在文武百官的心头。
新帝改元,大永朝堂民间,都不一样了。百姓们口中的年号,再不是长泰四十四年了,而是景兴元年。
当然,最显著变化的,就是朝廷官员的官职。改元大典过后,朝臣们的官职也相继有了调整。
这一次官职,是在吏部考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吏部每五年一次的考课,也因为新帝改元而提前了。
在此之前,吏部考功司早就将官员的政绩等第一一准备好,也通过了门下省的审核,最后景兴帝才通过官员任命。
这一次官职调整,涉及朝廷上下的官员,从八品到二品,官职差不多都有调整,可算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
官职调整,当然是有官员进,有官员退。改元之后,韦景曜和萧厚仁就正式致仕了。
他们是长泰朝的重臣老臣,在长泰帝驾崩之后,就应该引退的了。只是为了帮助景兴帝稳定朝局,以让景兴帝顺利度过刚登基那一段时间,才拖到这个时候。
当然,他们的存在,有没有对景兴帝有帮助,对稳定朝局有没有作用,这就是不好评论了。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几乎就不再出现在朝堂之上了。
致仕,所欠缺的,只不过是一个正式仪式而已。
改元之后,韦景曜和萧厚仁联袂来到紫宸殿,最后一次,以在朝臣子的身份拜见景兴帝。
他们都很清楚,致仕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们不会有机会再见到景兴帝了。
景兴帝连忙给韦萧两人赐座:“两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坐。唐密,给两位大臣奉茶。”
这两个是先帝重臣,非同一般,景兴帝吩咐内侍首领亲自奉茶,是以示敬重。这个细节,倒让韦景曜和萧厚仁心中有些复杂。
虽然从以往朝堂所为看来,皇上对他们并不看重,但临致仕的这个时候,表面功夫做到了,也难得。
君恩臣义两相得,其实也可以有的。想到这里,韦景曜脸上便浮上了一丝不舍,不舍之中还着宽慰。
奇异的是,萧厚仁脸上的表情也差不多。这是重臣致仕特有的表情了,既对皇上、朝堂不舍,又因为对皇上仁明、朝堂顺平而宽慰放心。
这两个浸yin朝堂几十年的人,当然是老戏骨了。
“皇上,臣等老迈,不能再侍奉皇上,不能为皇上分忧解难了。愿皇上身体康健,愿大永兴隆,臣等虽退亦心中欣喜。”
韦景曜这样说道,声音略微低沉。亲贤臣、远小人这样的劝君之言,他此前已经说过多次,此时不必再赘了。
景兴帝的话语,当然是作挽留:“两位大人乃朝堂柱梁,相助朕良多,朕心中感念。朕本欲多留两位大人几年,奈何祖宗家法有规定,朕心中不舍。”
紫宸殿中的气氛顿时颇为忧伤。
“臣等多谢皇上厚意。如今河内道已平,西燕有示好,朝中有贤臣。臣等是该退的时候了。只要皇上亲贤臣、远小人,必定能为大永臣民带来福祉。臣在山野之间,也会为皇上祷祝。”
随即,萧厚仁说话了。他的话语一落,紫宸殿中淡淡的忧伤,就随即消散了。
韦景曜看着萧厚仁,心里忍不住想道:萧老弟还是忍不住嘴贱了一把呀。
“朕当听从两位大人的教诲……两位大人为朝廷立下赫赫功劳,致仕之后的一应待遇,朕定不会亏待。”
景兴帝倒不在意萧厚仁此刻说了什么,语气还是十分亲厚。这两个人就要远离朝政了,不管他们此时说什么,景兴帝也能一笑置之。
况且,关于韦景曜和萧厚仁致仕的事情,他早就安排妥当了。
在正月十五之前,韦景曜和萧厚仁致仕。他们致仕之后的待遇,比当年的甘明泉有过之而无不及。
享有全俸、赍银两万两、安车蒲轮十驾外、赏赐了不少御用衣冠、少府文绮貂皮,这些自然是不用说,景兴帝还下令免除了韦、萧两家子孙的赋税、劳役和兵役,直到这两人去世为止。
更重要的是,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待遇之外,景兴帝还下令:韦、萧两家子孙,三代皆可封荫。
这个旨意,能够惠及韦景、萧两家几十年,虽然荫封的只能是六七品官,但家族在官场上的根基,就不会断。
皇上对韦、萧这两个先帝重臣是等厚遇恩宠!——这是官员啧啧称叹的事情。因为这一则事,关于景兴帝君恩有明的形象,瞬间就在朝臣中立了起来。
不少朝臣心里都在想着,得为皇上尽忠尽义,将来的待遇必定不会差!
不得不说,景兴帝这一个笼络朝臣的手法,非常漂亮。
景兴元年正月十五,韦景曜和萧厚仁已退,朝堂诸官,也迎来了他们的新官职。
大永最重要的官职,前四卿的人选,当然是落实了。沈华善就任中书令、左良哲就任门下侍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尚书左仆射乃国子祭酒卫复礼,这就不是所有官员都知道的了,而尚书右仆射的人选,更是令朝官们感到意外。
在卞之和身死之后,尚书右仆射这个位置就空了下来。朝官们都在猜测会是谁担任这个位置,他们原先以为,会是尚书郎中温桂章的!
却没有想到,这个官职,却落到了原秘书监楚炎身上!
楚炎有女儿嫁给了幼王,虽然只是侧妃,但楚家也算是皇亲,他一直是亲近上官皇族的人。他原本是在吏部任职的,如今就任尚书右仆射,对于尚书省的事务也不会陌生。
因此,景兴帝会擢升他,也不是没有因由的。
前四卿这样重要的官职都已经全部换了,其余三、四品这样的官员调整,倒没在朝中引起多大的震动了。
其实,还有几个官职是值得一说的。杨简锐先前只是暂代御史大夫之职,如今是正式就任了;邱盛年出任工部尚书,顶上了范载常的位置;而国子祭酒,则由司农少卿魏慕白担任。
对于这几个人,不少朝官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又暗暗惋惜当初没有抓紧机会。因为,这几个人,都是当初太子詹事府的官员!当初的东宫属官,也是如今景兴朝的重臣。
这再次证明了,当初人人争着去詹事府任职,是绝对有原因的。这不,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的好处,就不来了?
京兆官员调整,京外官也有变化。倒是天下七大道的观察使,因为河内道动乱的事情,暂且没有变动。
这一次官职调整,对于沈家而言,是个大喜事!自任命颁下之后,上沈家拜访恭贺的官员就络绎不绝,这还不包括姻亲故旧们!
沈俞氏和沈安氏这两个主理后宅的人,因为沈华善升职这个大喜事,根本就没有闲暇的时候。
就连沈胡氏,每天也笑得合不拢嘴。除了为老太爷沈华善高兴之外,她的欢喜,更多是来自儿子沈余乐!
这一次官职调整,也惠及沈余乐,他从正六品上的司天丞,连升两等,成为了正五品上的春官正。
这个原本神神叨叨的儿子,如今是朝廷的五品官了!这怎么不让她喜出望外?
然而,在沈家这一片喜庆当中,沈余乐却没有一点点高兴的情状。他虽然升了职,却哀伤无比。
因为,那个待他无比亲厚的司天监大人君复乐,病重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