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骨头汤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田园纪事最新章节!
沈家青一番话说得实心实意,方红梅也认真听到心里头去,知道她话里的意思,反正沈家贤指望不上了,这家里就得靠方红梅来打算,两个人靠着衙门的银粮只能勉强过日子,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是哪天衙门不要沈家贤了呢,两个人可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了,而且沈家贤这枉占了这么大的院子,却只住了三间破茅屋,可不是让人唏嘘。
“我也想过了呢。”沈家青虽然说有些责怪她不会过日子,但是说到底还是为她们打算,方红梅不是不分好歹的人,也就认真和沈家青说起她的打算:“等再过几天,我把这院子开出来,全种上菜,在后院圈个鸡窝,盖两个猪圈,再挖个粪坑,先慢慢打算着,等过段时间再看看以后怎么办。家里的那些田,肯定是不能回去要的,沈家贤当年既然说给哥哥,那就给他们,我也听说了,沈家贤读书期间他们受了不少委屈,我肯定不能让沈家贤去做那种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这时候的人,最大的依仗依然是田地,就像方屠户,赚了没多少钱却已经在筹划着借钱买地了,若不是她意外成亲,家里肯定已经买好田了,方红梅不是什么心思大的人,她觉得家里能有点田地,再喂几十只鸡,养上两头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对于她来说,就是此生最好的日子了。
“能这么想就好啊,你们都还年轻,多干几年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沈家青知道方红梅是城里长大的,也不指望她能像村里的丫头一样,嫁过来就田里家里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日子早早的打算好怎么过,在她看来方红梅能有这个心,其他的就都好说了。
“娘,我渴了。”两人正聊着怎么种菜,文静跑过来拉着沈家青的袖子要水喝,这边的人一般都是喝井水,但是大冬天的谁也不乐意喝,都是烧好了热水温在灶台上的。
“看我糊涂的,说了这么久的话都忘记给你们倒杯水了。”方红梅把人带到厨房,她在大锅里熬着骨头汤,这边的骨头极便宜,七八文钱就能买上两根大骨头,添上一大锅的水,放在锅里慢慢熬着,也不用时时看着火,保持锅底有温度就行,虽然有些费柴,熬出来的汤却是极好的,营养好不说,正好给沈家贤补补伤。
一进厨房,一股香味就迎面扑来。
“我还说不知道哪家做好吃的,总闻到香味,原来是你家啊。”沈家青闻着这香味和前几天相同,才知道原来是方红梅家传出来的,心里不禁叹了口气,本来沈家贤就不是会过日子的,现在竟然来了个比沈家贤还不会过日子的。
“大夫说他的伤要多补补,我就在那边街上买了两根骨头,加上葱姜熬上一下午,最是补伤了,不贵,营养也好,你若是有空也多熬些,给孩子喝最好了,能长骨头,也不用时时盯着火,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过来看一眼添把柴就好,只是这柴要是耐烧的才行。”方红梅看沈家青的脸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本身就不是精打细算的人,也不在乎沈家青怎么想,不过看到沈家青突然想起她家的那几个孩子,这边又没有钙片什么的,能给孩子补钙的东西很少,骨头汤是最经济实惠的,给孩子喝好处最大了,而且现在的屠户都是很厚道的,骨头上的肉并不剔除干净,多少总会留些肉,可以顺便给孩子打打牙祭。
“能帮着孩子长骨头?”沈家青满脸疑惑,若真是这样可就太好了,听大嫂说文栋文中现在都是长个期间,经常抽筋,若是这骨头汤能帮着孩子长骨头,以后家里的两个孩子可是能少受点罪,再说骨头也不贵,只是买了又不能吃,很少有人买就是了。
“可不是,以前一个大夫专门跟我说的,我弟弟严子你可见过,长的高吧,我娘说了严子十几岁的时候她天天用卖剩下的骨头给他熬汤,不然他现在能长的比我爹爹还高一头啊。”方红梅不好说什么补钙不补钙的,只能用最实际的例子说话,严子就是最实际的例子,虽然他小时候其实没喝过几次骨头汤。
沈家青虽然不是很相信她的话,但是也动了心,骨头本来就不是很贵,若是真有这样的功效,倒是可以每个月熬是上一两次给几个孩子喝,向方红梅问了详细的法子,沈家青打算什么时候有空就熬锅来试试。
方红梅添柴,沈家青给几个孩子都倒了些水,看厨房里东西比以往多了很多,但是却并不显的脏乱,在方红梅看不到的地方微微的点了点头,厨房的角落里放了面缸,下面用几块青砖垫了起来,显然是怕面缸被弄潮了,沈家青打开缸盖,里面放的满满当当,大半袋的玉米面,大半袋的白面,还有花生、红豆之类的东西,看着就让人觉的心里舒服。农家里,一般都没多少钱,看的主要就是厨房里的粮食,粮食多了,看着才舒心。
“我都忘记了,家贤本来该元宵节过后就去衙门的,现在都半个月没去了,估计这半个月的钱粮也没有了,你这家里的粮食可还够吃吗?不然先去我家拿一些。”这边自然没有什么带薪休假,不上班就没工资。
“家贤昨天还在和我说,他现在慢慢能走了,要去衙门做事呢,我寻思着他这伤要好好养,不能出什么问题,家里的粮食我估摸着还够吃一个月的,若是真不够吃的,我肯定会去姐姐那里借一些的。”沈家贤过日子很简单,主要就是靠衙门里发的粮食,方红梅不知道沈家贤什么时候能去上班,也不知道衙门什么时候能发粮食,不过现在家里有陪嫁时送过来的粮食,还有本来剩下的粮食,节省点吃,吃上一个多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把沈家青和几个孩子送走,差不多已经是下午四点多的时间了,太阳晒到身上也感觉不到温度了,方红梅挪回屋子里坐着,家里就她一个人,突然就想起在现代的日子,那时候的高中大学,那时候的朋友闺蜜,还有那时候的准备结婚的人……外面远远传来买东西的吆喝声和左邻右舍的说话声,王氏训孩子的声音,都仿佛和她隔了一个世界。
“娘子,我今天赢了一个倭瓜。”沈家贤回家的时候看方红梅正呆愣愣的看着远方,仿佛没看见他回来一样,只好大声的和方红梅说话,同时把倭瓜放到方红梅面前的桌子上。
这里说的倭瓜就是那种长的矮矮胖胖的南瓜,秋天里收回来能在地窖里放上很久,平日里和红薯一样的吃,算是大半个主食,只不过方屠户家和沈家贤这边都很少种地,这些东西也不值得用钱买,吃的比一般人家少一些。
方红梅很喜欢吃类于红薯南瓜这一类不用费多少牙齿本身带着些甜味的食物,看见沈家贤回家才反应过来该做晚饭了。
晚饭吃的很简单,热的杂面馒头,加些咸菜,沈家贤额外一碗骨头汤,方红梅做杂面馒头白面用了很多,差不多有五成的白面,吃起来口感很好,另外一种是玉米面,磨的细细的,还用筛子筛过了,带着些本身的甜味,竟是比白面馒头还要好吃,沈家贤每次都能吃两个,不过十几天的功夫,沈家贤就胖了两三斤。
晚上睡觉的时候,方红梅把手头的钱都翻出来,压箱底的五两银子,秦氏给她的十两银子,外加那个少年给的十多两银子,总共二十六两银子,她到这边来买东西都花了一两多的银子,现在手里还剩下二十五两银子,外加几百文的铜板,这才不过几日的时间,就花去一两多的银子,方红梅把银子收好,以后可不能这么花,不然这么点银子太不够花了。
“娘子,这个给你。”方红梅整理银子并没有避讳沈家贤,一来她觉得夫妻之前不需要隐瞒什么,二来古代这边的女人存私房钱是因为大部分都是丈夫管家,大多都没成算,妻子总要存上一些才能放心,也能贴补贴补娘家,方红梅没有这个顾虑,这几日接触下来,方红梅对沈家贤的了解更多了一点,对沈家贤来说,银子只要够花就好,其他的也没什么用,他所谓的够花,就是每天吃的饱饱的,穿的暖暖的,就是银子够花了,方红梅对他来说,比银子好,自从方红梅嫁过来,他每天都能吃的很饱,还都很好吃,穿的也不愁,对银子完全没需求,自然不了解方红梅为什么对着一堆银子叹气。
或许是觉得叫娘子比较好,方红梅纠正了很多次,沈家贤还是比较喜欢叫她娘子,方红梅也随他去了,听习惯了也一样的。
方红梅接过沈家贤拿出的一个小坛子,坛子不大,但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
沈家青一番话说得实心实意,方红梅也认真听到心里头去,知道她话里的意思,反正沈家贤指望不上了,这家里就得靠方红梅来打算,两个人靠着衙门的银粮只能勉强过日子,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是哪天衙门不要沈家贤了呢,两个人可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了,而且沈家贤这枉占了这么大的院子,却只住了三间破茅屋,可不是让人唏嘘。
“我也想过了呢。”沈家青虽然说有些责怪她不会过日子,但是说到底还是为她们打算,方红梅不是不分好歹的人,也就认真和沈家青说起她的打算:“等再过几天,我把这院子开出来,全种上菜,在后院圈个鸡窝,盖两个猪圈,再挖个粪坑,先慢慢打算着,等过段时间再看看以后怎么办。家里的那些田,肯定是不能回去要的,沈家贤当年既然说给哥哥,那就给他们,我也听说了,沈家贤读书期间他们受了不少委屈,我肯定不能让沈家贤去做那种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这时候的人,最大的依仗依然是田地,就像方屠户,赚了没多少钱却已经在筹划着借钱买地了,若不是她意外成亲,家里肯定已经买好田了,方红梅不是什么心思大的人,她觉得家里能有点田地,再喂几十只鸡,养上两头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对于她来说,就是此生最好的日子了。
“能这么想就好啊,你们都还年轻,多干几年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沈家青知道方红梅是城里长大的,也不指望她能像村里的丫头一样,嫁过来就田里家里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日子早早的打算好怎么过,在她看来方红梅能有这个心,其他的就都好说了。
“娘,我渴了。”两人正聊着怎么种菜,文静跑过来拉着沈家青的袖子要水喝,这边的人一般都是喝井水,但是大冬天的谁也不乐意喝,都是烧好了热水温在灶台上的。
“看我糊涂的,说了这么久的话都忘记给你们倒杯水了。”方红梅把人带到厨房,她在大锅里熬着骨头汤,这边的骨头极便宜,七八文钱就能买上两根大骨头,添上一大锅的水,放在锅里慢慢熬着,也不用时时看着火,保持锅底有温度就行,虽然有些费柴,熬出来的汤却是极好的,营养好不说,正好给沈家贤补补伤。
一进厨房,一股香味就迎面扑来。
“我还说不知道哪家做好吃的,总闻到香味,原来是你家啊。”沈家青闻着这香味和前几天相同,才知道原来是方红梅家传出来的,心里不禁叹了口气,本来沈家贤就不是会过日子的,现在竟然来了个比沈家贤还不会过日子的。
“大夫说他的伤要多补补,我就在那边街上买了两根骨头,加上葱姜熬上一下午,最是补伤了,不贵,营养也好,你若是有空也多熬些,给孩子喝最好了,能长骨头,也不用时时盯着火,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过来看一眼添把柴就好,只是这柴要是耐烧的才行。”方红梅看沈家青的脸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本身就不是精打细算的人,也不在乎沈家青怎么想,不过看到沈家青突然想起她家的那几个孩子,这边又没有钙片什么的,能给孩子补钙的东西很少,骨头汤是最经济实惠的,给孩子喝好处最大了,而且现在的屠户都是很厚道的,骨头上的肉并不剔除干净,多少总会留些肉,可以顺便给孩子打打牙祭。
“能帮着孩子长骨头?”沈家青满脸疑惑,若真是这样可就太好了,听大嫂说文栋文中现在都是长个期间,经常抽筋,若是这骨头汤能帮着孩子长骨头,以后家里的两个孩子可是能少受点罪,再说骨头也不贵,只是买了又不能吃,很少有人买就是了。
“可不是,以前一个大夫专门跟我说的,我弟弟严子你可见过,长的高吧,我娘说了严子十几岁的时候她天天用卖剩下的骨头给他熬汤,不然他现在能长的比我爹爹还高一头啊。”方红梅不好说什么补钙不补钙的,只能用最实际的例子说话,严子就是最实际的例子,虽然他小时候其实没喝过几次骨头汤。
沈家青虽然不是很相信她的话,但是也动了心,骨头本来就不是很贵,若是真有这样的功效,倒是可以每个月熬是上一两次给几个孩子喝,向方红梅问了详细的法子,沈家青打算什么时候有空就熬锅来试试。
方红梅添柴,沈家青给几个孩子都倒了些水,看厨房里东西比以往多了很多,但是却并不显的脏乱,在方红梅看不到的地方微微的点了点头,厨房的角落里放了面缸,下面用几块青砖垫了起来,显然是怕面缸被弄潮了,沈家青打开缸盖,里面放的满满当当,大半袋的玉米面,大半袋的白面,还有花生、红豆之类的东西,看着就让人觉的心里舒服。农家里,一般都没多少钱,看的主要就是厨房里的粮食,粮食多了,看着才舒心。
“我都忘记了,家贤本来该元宵节过后就去衙门的,现在都半个月没去了,估计这半个月的钱粮也没有了,你这家里的粮食可还够吃吗?不然先去我家拿一些。”这边自然没有什么带薪休假,不上班就没工资。
“家贤昨天还在和我说,他现在慢慢能走了,要去衙门做事呢,我寻思着他这伤要好好养,不能出什么问题,家里的粮食我估摸着还够吃一个月的,若是真不够吃的,我肯定会去姐姐那里借一些的。”沈家贤过日子很简单,主要就是靠衙门里发的粮食,方红梅不知道沈家贤什么时候能去上班,也不知道衙门什么时候能发粮食,不过现在家里有陪嫁时送过来的粮食,还有本来剩下的粮食,节省点吃,吃上一个多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把沈家青和几个孩子送走,差不多已经是下午四点多的时间了,太阳晒到身上也感觉不到温度了,方红梅挪回屋子里坐着,家里就她一个人,突然就想起在现代的日子,那时候的高中大学,那时候的朋友闺蜜,还有那时候的准备结婚的人……外面远远传来买东西的吆喝声和左邻右舍的说话声,王氏训孩子的声音,都仿佛和她隔了一个世界。
“娘子,我今天赢了一个倭瓜。”沈家贤回家的时候看方红梅正呆愣愣的看着远方,仿佛没看见他回来一样,只好大声的和方红梅说话,同时把倭瓜放到方红梅面前的桌子上。
这里说的倭瓜就是那种长的矮矮胖胖的南瓜,秋天里收回来能在地窖里放上很久,平日里和红薯一样的吃,算是大半个主食,只不过方屠户家和沈家贤这边都很少种地,这些东西也不值得用钱买,吃的比一般人家少一些。
方红梅很喜欢吃类于红薯南瓜这一类不用费多少牙齿本身带着些甜味的食物,看见沈家贤回家才反应过来该做晚饭了。
晚饭吃的很简单,热的杂面馒头,加些咸菜,沈家贤额外一碗骨头汤,方红梅做杂面馒头白面用了很多,差不多有五成的白面,吃起来口感很好,另外一种是玉米面,磨的细细的,还用筛子筛过了,带着些本身的甜味,竟是比白面馒头还要好吃,沈家贤每次都能吃两个,不过十几天的功夫,沈家贤就胖了两三斤。
晚上睡觉的时候,方红梅把手头的钱都翻出来,压箱底的五两银子,秦氏给她的十两银子,外加那个少年给的十多两银子,总共二十六两银子,她到这边来买东西都花了一两多的银子,现在手里还剩下二十五两银子,外加几百文的铜板,这才不过几日的时间,就花去一两多的银子,方红梅把银子收好,以后可不能这么花,不然这么点银子太不够花了。
“娘子,这个给你。”方红梅整理银子并没有避讳沈家贤,一来她觉得夫妻之前不需要隐瞒什么,二来古代这边的女人存私房钱是因为大部分都是丈夫管家,大多都没成算,妻子总要存上一些才能放心,也能贴补贴补娘家,方红梅没有这个顾虑,这几日接触下来,方红梅对沈家贤的了解更多了一点,对沈家贤来说,银子只要够花就好,其他的也没什么用,他所谓的够花,就是每天吃的饱饱的,穿的暖暖的,就是银子够花了,方红梅对他来说,比银子好,自从方红梅嫁过来,他每天都能吃的很饱,还都很好吃,穿的也不愁,对银子完全没需求,自然不了解方红梅为什么对着一堆银子叹气。
或许是觉得叫娘子比较好,方红梅纠正了很多次,沈家贤还是比较喜欢叫她娘子,方红梅也随他去了,听习惯了也一样的。
方红梅接过沈家贤拿出的一个小坛子,坛子不大,但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