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节 黄雀(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伐清最新章节!
相比依靠赋税的湖广和两江督抚衙门,邓名更重视周培公掌管的剿邓总理衙门,因为周培公的衙门依靠长江贸易获得收入,这是一笔更容易调动的资源。各府县的库存虽然多,但总督衙门想要集中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时间也要长的多;而周培公不同,他随时能够拿出大笔的钱来招募士兵,而且也没有保留一定的储备来应付诸如饥荒之类的必要。走进邓名的营帐后,周培公和他相视而笑,不等邓名开口,周培公就抢先道谢道:“保国公反应神速,这次算是帮了下官大忙了。”“周布政使客气了,我这不过是自救而已,而且周兄不要用这个称呼,听起来太生分,也别用什么下官,我听着难受。”邓名笑道。“好,那我还是叫邓提督好了。”周培公微笑着坐下,他现在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势基础是来自邓名而不是其他什么人,邓名越强大,周培公就越重要;如果东南局势骤变,湖广和两江都开始脱离邓名的控制,那么剿邓总理衙门的用处也就大减,至于现在周培公这个衙门享有的种种特权,比如持剿邓总理衙门执照的货船免地方税一项,很可能就会被四省出于敛财的目的而取消。这次邓名雷厉风行,把四省的野心掐灭在萌芽里,还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战争动员力,除了邓名以外,得益最大的就是周培公。因此周培公进门就向邓名道谢,他们两人之间话不用说得很透,点一下就够了,邓名就会明白周培公并没有头脑发热,依旧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我给邓提督的账册,不知道有没有帮上忙?”虽然邓名和东南督抚早有协议,剿邓总理衙门要由崇明派人查账,不过所有的督抚都吩咐周培公做假账糊弄邓名。但身兼四省布政使的周培公,在制作了假账本给崇明来人看后,却把真账本抄写了一份秘送给川西。“太有用了!”没有周培公的帮助,邓名不可能把东南督抚的藩库了解得一清二楚。他们沿江运输的物资用的都是周培公的船。除了这些一手资料外,周培公还不遗余力地帮邓名偷偷打探各地的赋税缴纳情况:“没有周布政使的账册,我至少要少卖三成的债券。”“邓提督客气了,我这也是自助。”周培公微笑着把邓名的话还了回去:“邓提督不会让我买债券了吧?”“当然不会。”邓名大笑起来:“除非周兄心甘情愿。”“那我就心甘情愿地买一点儿好了,也省得那些老家伙们疑心。”周培公轻松地说道:“不过我有条件。”“愿闻其详。”“我打算购买一笔大明战争债券,作为交换,我需要邓提督帮我建立一支军队,就叫长江剿邓总队好了,由剿邓总理衙门提供军饷,训练经费,武器统统从提督这里采购。”周培公说,东南督抚多半也会欢迎这个建议,一支四省联军既可以用来防备邓名,也可以用来对付满清,而且这支军队还是全新的,比清洗现有的绿营军队更简单而且更安全。“这支军队当然是掌握在周兄手里,对吧?”邓名确认了一句。“万无一失。”周培公笑容依旧。“没问题。”两个聪明人马上就开始商议建军的细节问题,这一谈就一直谈到太阳西沉。“可惜四省的督抚自命不凡,却不知道周兄才是黄雀在后啊。”请周培公共进晚餐的时候,邓名恭维道。“提督太谦虚了,有提督在,这个黄雀怎么轮得到我呢?”周培公说完后,二人又是齐声大笑。……“中国实在是太富饶了。”小宅生顺的日本使团跟着邓名的大军一起沿江前行,在九江驻扎的时候,他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得知郑成功的死讯后,日本使者虽然震惊,但还没有太明显的迟疑,依旧表示会在不威胁日本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支持明军对清廷作战,简而言之就是继续保持友好中立的态度——现在除了暹罗,没有任何一个邻国愿意在这场战争中站在明军一边。不过邓名不敢引泰国兵入境,因为暹罗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军纪也未必就能强于清军。但在得知了郑成功和郑经的具体矛盾后,小宅生顺就告诉邓名,当这个消息传回江户后,恐怕德川幕府会改变对明军的态度,因为郑经的行为不太符合日本人的家族观念。邓名以前就听到小宅生顺发出过中国实在太富饶的感慨,今天又听到了一遍,忍不住就仔细询问起其中的原因。上次邓名询问的时候,小宅生顺含糊其辞,只是表示郑成功是德川幕府中的南海顶梁柱,他的逝世会让幕府对明军前途彻底丧失信心。现在德川幕府对川军还缺乏了解,所以小宅生顺表示如果邓名希望对日贸易顺利的话,就需要帮助他们尽快返回日本,以增强幕府对明军继续抵抗的信心。而今天邓名旧话重提的时候,小宅生顺想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话:“国姓爷去世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挽回的事,甚至郑经夺取了藩主的位置在我们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嗯,只要继承人比前人更优秀,家族很可能走上更光辉的大道。”“就好比武田信玄夺取了信虎的位置?”邓名问道:“对吧,他爸是信虎对吧?”“国公对敝国的历史也有了解?”见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国显贵,居然会有兴趣研究日本历史,小宅生顺的眼睛顿时也亮起来了,当初万历时,明军同日本交战数年,明朝内阁还认为丰臣秀吉是想当日本国王。“有一点。”邓名笑道,在这个时代的东亚,中国对周围的藩国相当的轻视,当然也有交通的问题,比如更孤陋寡闻的缅甸人,居然在永历避祸前还以为顺治是朱明皇室的旁系,明清战争是自家人在争夺皇位。“正是,国公举的例子很好。”小宅生顺点点头:“敝国非常贫瘠,战国时小大名……嗯,就是诸侯。”“我知道大名的意思。”邓名连忙拦住了对方,表示不用仔细解释。“小大名有的都要自己去种地,家康公早年,手下的家老们在平时都要种种萝卜,补贴家用,因此很多贵国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在敝国是很正常的。比如父亲昏庸,家臣就拥立少主夺取家业,岳家衰落,女婿不是去帮一把大舅哥,而是立刻设法并吞。”“就好像织田信长。”邓名微笑道,他发现利用这点知识很容易博取日本使者的好感。“不错,不错,国公见识广博,真是聪明才智之士。”小宅生顺明显更加高兴了:“因为大家都很穷,如果君主衰老了,撑不住家业了,就必须让年轻有力的人来掌握,不然家族就会灭亡;如果岳家不行了,女婿不抢夺下来也会被别人拿走,至少这样还是外孙的产业。中国有句话叫仓禀足,知礼仪。敝国没有中国这样富饶,经不起混主的折腾,主君老朽了就得腾位置,家臣即使心里在流泪,也要义无反顾地把他流放。国姓爷是了不起的大英雄,但如果这次是因为国姓爷昏庸了,那部将支持郑经夺位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也是一开始国公周围的人都大骂逆子,而敝国人却没有什么反应的原因。”“嗯,但后来你们改变了看法。”“是的,国姓爷的做法敝国人认为没有一点错,培养一个继承人很不容易,但郑经这次做的实在是大错特错,为了一个女子让家臣离心,家族分裂,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国姓爷断然让他自裁,想必心里的苦痛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但这是对家族最好的办法。大明已经很危急了,和国家的存亡相比,一个儿子根本不足挂齿。”小宅生顺觉得,就是因为中国太富裕,所以对人更宽容,郑经身边的人因此把忠诚、往日的恩义、感情或许还有一些个人私心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太多郑家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或许他们还认为做的很对,但和敝国的观念却是差距太大了。幕府的重臣肯定会断定郑家灭亡已经成为定局,为了不触怒鞑子最好还是赶紧抽身。”邓名轻叹了一声。“不过这也未必就好,现在敝国太平了,我们的将军打算大力推广儒学,教导日本人尊师、爱人和慈悲。”小宅生顺见邓名似乎有些不快,就急忙补充道:“只是郑家,现在似乎还没有到太平的时候。”“多谢指教。”邓名抱拳一礼:“只是不知道今天贵使为什么有这种感慨,还决定直言相告。”“来的时候就觉得中国广大得无边无际,跟着国公从四川到江西这一路上,顺风顺水,但走了这么久还没有到大海。这次沿途能够仔细地观察风物,果然土地肥沃、应有尽有。国公的这些敌人,献给国公的东西足够让敝国的大名灭亡一百次,但他们还觉得自己手里留有筹码,而他们还确实真的有,因此鼓不起和国公拼死一战的勇气。要是放在敝国,贫瘠的大名肯定不敢坐山观虎斗,指望邻居先去和国公拼命自己在后面捡便宜,因为交这么多东西出来,不管后面怎么样,自己已经饿死了,所以一开始多半就会咬紧牙关和国公拼到底。至于和国公坦言——”小宅生顺和身边的同僚对望了一眼,严肃地答道:“国公坚韧,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武力,该明白的时候明白,该糊涂的时候糊涂,虽然国姓爷不在了,但我们都相信国公能够把大明维持下去,我们会让幕府明白这一点,所以也没有必要对国公隐瞒。”〖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www.〗T
相比依靠赋税的湖广和两江督抚衙门,邓名更重视周培公掌管的剿邓总理衙门,因为周培公的衙门依靠长江贸易获得收入,这是一笔更容易调动的资源。各府县的库存虽然多,但总督衙门想要集中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时间也要长的多;而周培公不同,他随时能够拿出大笔的钱来招募士兵,而且也没有保留一定的储备来应付诸如饥荒之类的必要。走进邓名的营帐后,周培公和他相视而笑,不等邓名开口,周培公就抢先道谢道:“保国公反应神速,这次算是帮了下官大忙了。”“周布政使客气了,我这不过是自救而已,而且周兄不要用这个称呼,听起来太生分,也别用什么下官,我听着难受。”邓名笑道。“好,那我还是叫邓提督好了。”周培公微笑着坐下,他现在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势基础是来自邓名而不是其他什么人,邓名越强大,周培公就越重要;如果东南局势骤变,湖广和两江都开始脱离邓名的控制,那么剿邓总理衙门的用处也就大减,至于现在周培公这个衙门享有的种种特权,比如持剿邓总理衙门执照的货船免地方税一项,很可能就会被四省出于敛财的目的而取消。这次邓名雷厉风行,把四省的野心掐灭在萌芽里,还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战争动员力,除了邓名以外,得益最大的就是周培公。因此周培公进门就向邓名道谢,他们两人之间话不用说得很透,点一下就够了,邓名就会明白周培公并没有头脑发热,依旧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我给邓提督的账册,不知道有没有帮上忙?”虽然邓名和东南督抚早有协议,剿邓总理衙门要由崇明派人查账,不过所有的督抚都吩咐周培公做假账糊弄邓名。但身兼四省布政使的周培公,在制作了假账本给崇明来人看后,却把真账本抄写了一份秘送给川西。“太有用了!”没有周培公的帮助,邓名不可能把东南督抚的藩库了解得一清二楚。他们沿江运输的物资用的都是周培公的船。除了这些一手资料外,周培公还不遗余力地帮邓名偷偷打探各地的赋税缴纳情况:“没有周布政使的账册,我至少要少卖三成的债券。”“邓提督客气了,我这也是自助。”周培公微笑着把邓名的话还了回去:“邓提督不会让我买债券了吧?”“当然不会。”邓名大笑起来:“除非周兄心甘情愿。”“那我就心甘情愿地买一点儿好了,也省得那些老家伙们疑心。”周培公轻松地说道:“不过我有条件。”“愿闻其详。”“我打算购买一笔大明战争债券,作为交换,我需要邓提督帮我建立一支军队,就叫长江剿邓总队好了,由剿邓总理衙门提供军饷,训练经费,武器统统从提督这里采购。”周培公说,东南督抚多半也会欢迎这个建议,一支四省联军既可以用来防备邓名,也可以用来对付满清,而且这支军队还是全新的,比清洗现有的绿营军队更简单而且更安全。“这支军队当然是掌握在周兄手里,对吧?”邓名确认了一句。“万无一失。”周培公笑容依旧。“没问题。”两个聪明人马上就开始商议建军的细节问题,这一谈就一直谈到太阳西沉。“可惜四省的督抚自命不凡,却不知道周兄才是黄雀在后啊。”请周培公共进晚餐的时候,邓名恭维道。“提督太谦虚了,有提督在,这个黄雀怎么轮得到我呢?”周培公说完后,二人又是齐声大笑。……“中国实在是太富饶了。”小宅生顺的日本使团跟着邓名的大军一起沿江前行,在九江驻扎的时候,他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得知郑成功的死讯后,日本使者虽然震惊,但还没有太明显的迟疑,依旧表示会在不威胁日本安全的情况下,继续支持明军对清廷作战,简而言之就是继续保持友好中立的态度——现在除了暹罗,没有任何一个邻国愿意在这场战争中站在明军一边。不过邓名不敢引泰国兵入境,因为暹罗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军纪也未必就能强于清军。但在得知了郑成功和郑经的具体矛盾后,小宅生顺就告诉邓名,当这个消息传回江户后,恐怕德川幕府会改变对明军的态度,因为郑经的行为不太符合日本人的家族观念。邓名以前就听到小宅生顺发出过中国实在太富饶的感慨,今天又听到了一遍,忍不住就仔细询问起其中的原因。上次邓名询问的时候,小宅生顺含糊其辞,只是表示郑成功是德川幕府中的南海顶梁柱,他的逝世会让幕府对明军前途彻底丧失信心。现在德川幕府对川军还缺乏了解,所以小宅生顺表示如果邓名希望对日贸易顺利的话,就需要帮助他们尽快返回日本,以增强幕府对明军继续抵抗的信心。而今天邓名旧话重提的时候,小宅生顺想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话:“国姓爷去世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挽回的事,甚至郑经夺取了藩主的位置在我们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嗯,只要继承人比前人更优秀,家族很可能走上更光辉的大道。”“就好比武田信玄夺取了信虎的位置?”邓名问道:“对吧,他爸是信虎对吧?”“国公对敝国的历史也有了解?”见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国显贵,居然会有兴趣研究日本历史,小宅生顺的眼睛顿时也亮起来了,当初万历时,明军同日本交战数年,明朝内阁还认为丰臣秀吉是想当日本国王。“有一点。”邓名笑道,在这个时代的东亚,中国对周围的藩国相当的轻视,当然也有交通的问题,比如更孤陋寡闻的缅甸人,居然在永历避祸前还以为顺治是朱明皇室的旁系,明清战争是自家人在争夺皇位。“正是,国公举的例子很好。”小宅生顺点点头:“敝国非常贫瘠,战国时小大名……嗯,就是诸侯。”“我知道大名的意思。”邓名连忙拦住了对方,表示不用仔细解释。“小大名有的都要自己去种地,家康公早年,手下的家老们在平时都要种种萝卜,补贴家用,因此很多贵国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在敝国是很正常的。比如父亲昏庸,家臣就拥立少主夺取家业,岳家衰落,女婿不是去帮一把大舅哥,而是立刻设法并吞。”“就好像织田信长。”邓名微笑道,他发现利用这点知识很容易博取日本使者的好感。“不错,不错,国公见识广博,真是聪明才智之士。”小宅生顺明显更加高兴了:“因为大家都很穷,如果君主衰老了,撑不住家业了,就必须让年轻有力的人来掌握,不然家族就会灭亡;如果岳家不行了,女婿不抢夺下来也会被别人拿走,至少这样还是外孙的产业。中国有句话叫仓禀足,知礼仪。敝国没有中国这样富饶,经不起混主的折腾,主君老朽了就得腾位置,家臣即使心里在流泪,也要义无反顾地把他流放。国姓爷是了不起的大英雄,但如果这次是因为国姓爷昏庸了,那部将支持郑经夺位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也是一开始国公周围的人都大骂逆子,而敝国人却没有什么反应的原因。”“嗯,但后来你们改变了看法。”“是的,国姓爷的做法敝国人认为没有一点错,培养一个继承人很不容易,但郑经这次做的实在是大错特错,为了一个女子让家臣离心,家族分裂,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国姓爷断然让他自裁,想必心里的苦痛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但这是对家族最好的办法。大明已经很危急了,和国家的存亡相比,一个儿子根本不足挂齿。”小宅生顺觉得,就是因为中国太富裕,所以对人更宽容,郑经身边的人因此把忠诚、往日的恩义、感情或许还有一些个人私心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太多郑家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或许他们还认为做的很对,但和敝国的观念却是差距太大了。幕府的重臣肯定会断定郑家灭亡已经成为定局,为了不触怒鞑子最好还是赶紧抽身。”邓名轻叹了一声。“不过这也未必就好,现在敝国太平了,我们的将军打算大力推广儒学,教导日本人尊师、爱人和慈悲。”小宅生顺见邓名似乎有些不快,就急忙补充道:“只是郑家,现在似乎还没有到太平的时候。”“多谢指教。”邓名抱拳一礼:“只是不知道今天贵使为什么有这种感慨,还决定直言相告。”“来的时候就觉得中国广大得无边无际,跟着国公从四川到江西这一路上,顺风顺水,但走了这么久还没有到大海。这次沿途能够仔细地观察风物,果然土地肥沃、应有尽有。国公的这些敌人,献给国公的东西足够让敝国的大名灭亡一百次,但他们还觉得自己手里留有筹码,而他们还确实真的有,因此鼓不起和国公拼死一战的勇气。要是放在敝国,贫瘠的大名肯定不敢坐山观虎斗,指望邻居先去和国公拼命自己在后面捡便宜,因为交这么多东西出来,不管后面怎么样,自己已经饿死了,所以一开始多半就会咬紧牙关和国公拼到底。至于和国公坦言——”小宅生顺和身边的同僚对望了一眼,严肃地答道:“国公坚韧,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武力,该明白的时候明白,该糊涂的时候糊涂,虽然国姓爷不在了,但我们都相信国公能够把大明维持下去,我们会让幕府明白这一点,所以也没有必要对国公隐瞒。”〖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ww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