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怒潮(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伐清最新章节!
邓名驻扎在九江的时候,江西巡抚张朝没有去与他会晤,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副手董卫国,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与江宁巡抚蒋国柱秘谈。这种封疆大吏的私下串通非常惹朝廷忌讳,但蒋国柱和张朝都担心朝廷会翻脸发动南征,既然这种可能性不能百分之百地排除,那他们就有必要制定攻守同盟。这种同盟会谈事关两个人的前程,他们都不放心用使者进行沟通,所以蒋国柱就秘密前往安庆府,与乔装打扮而来的张朝当面进行谈判。这场谈判除了周培公没有第四个人在场,就是两人的心腹幕僚都被排除在外,双方一致认为开源练兵是当务之急,他们需要兵力来北抗朝廷、东拒邓名。在这天的谈判中,蒋国柱和张朝就商贸、税收达成了诸多协议,期间两人曾几次争执不下,但都被圆滑的周培公好言化解了。现在周培公是两江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全权负责的海贸问题被蒋国柱给予很大的希望,让江宁巡抚编练更多忠于他的军队成为可能,现在周培公已经接近实至名归的江南第二人;而张朝同样希望借助周培公与邓名的关系让瓷器的统购统销顺利进行下去。本来给予周培公江西布政使衔只是一个拉拢的手段,其中很大成份是因为他背后的张长庚的面子,但现在张朝却甘愿给予周培公更大的权力,让他成为仅次于董卫国的自己的副手。身兼两江两省布政使的周培公,能够站在两江的全面高度看问题,这次两位巡抚的会谈若少了这个润滑剂几乎就一定会失败。在这次会谈上,周培公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南京和南昌都不拦阻另一方的货物,不征收额外的赋税,对内消除贸易壁垒,分享海贸和长江贸易的利润。当然,这都是对有官方背景的商人,至于那些中小商人,两江衙门都要征收厘金以充实南京、南昌的府库。这个策略不但能进一步增加两省的收入,而且还能打击竞争者,争取在和明军贸易谈判中的有力地位。由于官商拥有诸多特权,所以南京和南昌都不会单方面给商人发放执照,所有的特权发放都要事先得到对方的同意。最后蒋国柱和张朝一致同意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来从事此事,他们计划联名上奏朝廷,申请建立“两江剿邓总理衙门”,明面上的职能就是负责情报收集、侦查通邓的细作、向穆谭和类似的贪财好色之徒行贿以打入明军内部、制定长江贸易审核规则以防被明军利用,并且肩负一部分替两江藩库筹集经费的责任;暗地里自然是全权负责通邓,发放这种被南京、南昌共同承认的官方执照。周培公将被两位巡抚共同保举为第一任剿邓总理督办大臣,挂两省布政使衔。两江剿邓总理衙门将要设在安庆,简称剿总衙门,它在南昌和南京都会下设办事处,简称南京剿总和南昌剿总。此时两位巡抚都认为这会是一个职能简单的负责收钱的衙门,周培公总理的权利也很有限,无论是蒋国柱还是张朝,甚至周培公本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剿邓总理衙门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一个怪兽,而周培公总理有朝一日又会变得如何权势熏天。除了经济上的合作外,两位巡抚更关心的是政治权力的划分。在未来的剿邓总理大臣的斡旋下,张朝保证退出两江总督的竞争,并全力支持蒋国柱取得这个位置;而蒋国柱则保证在取得总督职位后,不干涉江西的人事权和财权,不插手江西内政,并竭尽所能维护张朝在江西的地位。剿总衙门既然确定在安庆,两位巡抚都不可以向朝廷建议它改驻其它地方。政治权利划分完毕后,张朝和蒋国柱再次讨论起经济问题。不过今天几乎一直是张朝在发言,蒋国柱昨天接到了林起龙的一封来信,自那以后就一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如果将来因为任何原因导致剿邓总理衙门无法在安庆呆下去,我建议也要在江西和江南的边境上选一个新址作为驻地。”无论如何,江南的实力还是在江西之上,张朝生怕剿总衙门最后完全被两江总督衙门吸收,变成它的一个下属机构,因此未雨绸缪地提出要求:“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剿总衙门的驻地都不能放在江宁或是南昌,也不能位于江宁或是南昌的一百里内。”“我没有异议。”蒋国柱今天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好,显得心事重重,张朝的提议他没有进行任何讨价还价就一口答应下来。见此情景,陪同的周培公也露出些诧异之色。昨天蒋国柱看过林起龙的来信后就一直精神恍惚,但张朝和周培公询问信的内容时,蒋国柱又强笑着说一切安好,朝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既然蒋国柱这样说,张朝和周培公也不好强求江宁巡抚分享漕运总督给他的私人信件。正在这时,一个站岗的卫兵在门外大声报见,进入房间后,这个张朝带来的卫兵说道:“启禀三位大人,董布政使大人来了。”“他来干什么?”张朝不高兴地大叫一声。作为江西巡抚的副手,董卫国当然知道上司在安庆的秘密会谈,但董卫国来了那江西岂不是唱空城计了?“布政使大人要求立刻见巡抚大人。”卫兵脸上也有疑惑之色:“布政使大人说十万火急的事,嗯,还说是关于年号的。”“不就是明年改元康熙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张朝生气了,不过董卫国既然来了他也不能不见:“让他进来吧。”“这样不太好吧。”虽然蒋国柱没有反对,但周培公看不下去了。双方会谈前已经说好,除了周培公这个中立人士外,不让任何一方的下属和幕僚参与,这既是为了保密也是为了平衡。现在江宁巡抚明显不在状态,周培公觉得他有必要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以保证谈判双方不会出现更多的矛盾:“下官觉得可以暂时休会,巡抚大人可以私下……”“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刚才听到“康熙”二字后,蒋国柱又是全身一抖,他打断了周培公,还从怀里掏出了那封林起龙的来信:“让董大人进来吧,如果本官所料不差的话,就是为了这封信中的内容来的。”……钟祥北方。一队身着清军军服的骑兵开到打着红旗的军营前,为首的军官翻身下马,缓步走到明军军营前,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封信交给明军的卫兵,自我介绍道:“在下是武昌马军提督,奉湖广总督之命而来。”“久仰,久仰!”明军军官抱拳行礼,把来人领入营中。这里是贺珍的军营。高邮湖之战的消息传到襄阳后,明军一片沸腾,在和郧阳郝摇旗几次书信往来后,贺珍就誓师出发,向武昌发起了进攻。出兵前,贺珍和郝摇旗还联名给张长庚发出战书,在信中称张长庚为大清湖广总督先生大人阁下。以往若是贺珍、郝摇旗进攻清军,那自然是绝对不会发出任何战书,恨不得杀到城下时对方还不知道才好。就算发出战书,里面肯定也会称呼对方为虏丑、鞑子,怎么难听怎么来。但这次进攻,本质上是要去武昌见邓名一面,贺珍和郝摇旗担心邓名没时间来汉水流域一趟,只会顺路到荆州和夷陵看看李来亨和刘体纯就直接返回奉节。二人就很客气地向张长庚申请入境许可,他们保证不会攻打张长庚的州县,见过邓名就走,绝不会在对方领地内多做停留。使者被带到贺珍面前,以前这位马军提督还带兵和贺珍在钟祥这里厮打过好几场,把贺珍赶回了襄阳。不过钟祥是邓名和张长庚的协议边界,湖广兵占据了这里后武昌的安全也就有了保证,张长庚没有乘胜追击,而贺珍自知实力差湖广总督太多,也识趣地没有尝试夺回。展开张长庚的回信,里面的口气也相当客气,大清的湖广总督不但给两位大明国公回信了,而且也没有流寇、闯贼的乱骂一气,同样称他们为先生,并答应了明军的入境要求。当然,张长庚已经向北京报告了明军的入寇行动,这位送信的马军提督就是湖广总督的剿匪总指挥,全权负责抵御贺珍和郝摇旗的进攻。来信上还交代了邓名的行程,张长庚表示若是一切顺利,不但贺珍,就是还没有赶到钟祥的郝摇旗也绝对来得及在武昌城下见邓名一面。当着使者的面,贺珍按照信中的要求烧毁了来信,示意部下带武昌马军提督去检查明军的营房。“多谢国公大人。”马军提督恭敬地躬身告退,然后在明军军官的陪同下检查了整个营地,以确认明军没有携带任何攻城设备,尤其是张长庚再三强调的火药和爆破使用的大钟。“贵使满意了吗?”检查明军营地完毕,明军军官问道:“我是不是能去看看贵军的防御呢?”“理所应当,理所应当。”马军提督毫不犹豫地带着明军军官去视察清军的阵地,以证明清军没有埋伏,也没有收集粮草或是集结部队。“郝国公怎么还没有到?”陪同检查完毕,马军提督又问道。“哦,是这样的,安东王也要去武昌一趟。”明军军官答道,安东王一直受到郝摇旗的保护,这些年总是呆在安全的竹山后方,邓名驰骋湖广时安东王曾经动过心思,但最后还是觉得前线太危险了而没有出山。以后邓名的捷报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安东王见湖广清军畏邓名如虎,心里也颇后悔。这次高邮湖的消息传到竹山,安东王实在忍不住了,突然勇气百倍,决意去见见这个年轻宗室,顺便聊聊家常,看看能不能攀上什么关系。“啊,有位大王要来啊。好的,我知道了,武昌会准备最好的戏班、伶人,送到贵军中,一定让大王满意而归。”马军提督知情识趣,既然不可能冒着惹怒邓名的危险对付安东王,那拍马屁就是唯一的选择。“有劳贵军了。”明军军官连连点头。T
邓名驻扎在九江的时候,江西巡抚张朝没有去与他会晤,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副手董卫国,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与江宁巡抚蒋国柱秘谈。这种封疆大吏的私下串通非常惹朝廷忌讳,但蒋国柱和张朝都担心朝廷会翻脸发动南征,既然这种可能性不能百分之百地排除,那他们就有必要制定攻守同盟。这种同盟会谈事关两个人的前程,他们都不放心用使者进行沟通,所以蒋国柱就秘密前往安庆府,与乔装打扮而来的张朝当面进行谈判。这场谈判除了周培公没有第四个人在场,就是两人的心腹幕僚都被排除在外,双方一致认为开源练兵是当务之急,他们需要兵力来北抗朝廷、东拒邓名。在这天的谈判中,蒋国柱和张朝就商贸、税收达成了诸多协议,期间两人曾几次争执不下,但都被圆滑的周培公好言化解了。现在周培公是两江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全权负责的海贸问题被蒋国柱给予很大的希望,让江宁巡抚编练更多忠于他的军队成为可能,现在周培公已经接近实至名归的江南第二人;而张朝同样希望借助周培公与邓名的关系让瓷器的统购统销顺利进行下去。本来给予周培公江西布政使衔只是一个拉拢的手段,其中很大成份是因为他背后的张长庚的面子,但现在张朝却甘愿给予周培公更大的权力,让他成为仅次于董卫国的自己的副手。身兼两江两省布政使的周培公,能够站在两江的全面高度看问题,这次两位巡抚的会谈若少了这个润滑剂几乎就一定会失败。在这次会谈上,周培公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南京和南昌都不拦阻另一方的货物,不征收额外的赋税,对内消除贸易壁垒,分享海贸和长江贸易的利润。当然,这都是对有官方背景的商人,至于那些中小商人,两江衙门都要征收厘金以充实南京、南昌的府库。这个策略不但能进一步增加两省的收入,而且还能打击竞争者,争取在和明军贸易谈判中的有力地位。由于官商拥有诸多特权,所以南京和南昌都不会单方面给商人发放执照,所有的特权发放都要事先得到对方的同意。最后蒋国柱和张朝一致同意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来从事此事,他们计划联名上奏朝廷,申请建立“两江剿邓总理衙门”,明面上的职能就是负责情报收集、侦查通邓的细作、向穆谭和类似的贪财好色之徒行贿以打入明军内部、制定长江贸易审核规则以防被明军利用,并且肩负一部分替两江藩库筹集经费的责任;暗地里自然是全权负责通邓,发放这种被南京、南昌共同承认的官方执照。周培公将被两位巡抚共同保举为第一任剿邓总理督办大臣,挂两省布政使衔。两江剿邓总理衙门将要设在安庆,简称剿总衙门,它在南昌和南京都会下设办事处,简称南京剿总和南昌剿总。此时两位巡抚都认为这会是一个职能简单的负责收钱的衙门,周培公总理的权利也很有限,无论是蒋国柱还是张朝,甚至周培公本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剿邓总理衙门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一个怪兽,而周培公总理有朝一日又会变得如何权势熏天。除了经济上的合作外,两位巡抚更关心的是政治权力的划分。在未来的剿邓总理大臣的斡旋下,张朝保证退出两江总督的竞争,并全力支持蒋国柱取得这个位置;而蒋国柱则保证在取得总督职位后,不干涉江西的人事权和财权,不插手江西内政,并竭尽所能维护张朝在江西的地位。剿总衙门既然确定在安庆,两位巡抚都不可以向朝廷建议它改驻其它地方。政治权利划分完毕后,张朝和蒋国柱再次讨论起经济问题。不过今天几乎一直是张朝在发言,蒋国柱昨天接到了林起龙的一封来信,自那以后就一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如果将来因为任何原因导致剿邓总理衙门无法在安庆呆下去,我建议也要在江西和江南的边境上选一个新址作为驻地。”无论如何,江南的实力还是在江西之上,张朝生怕剿总衙门最后完全被两江总督衙门吸收,变成它的一个下属机构,因此未雨绸缪地提出要求:“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剿总衙门的驻地都不能放在江宁或是南昌,也不能位于江宁或是南昌的一百里内。”“我没有异议。”蒋国柱今天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好,显得心事重重,张朝的提议他没有进行任何讨价还价就一口答应下来。见此情景,陪同的周培公也露出些诧异之色。昨天蒋国柱看过林起龙的来信后就一直精神恍惚,但张朝和周培公询问信的内容时,蒋国柱又强笑着说一切安好,朝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既然蒋国柱这样说,张朝和周培公也不好强求江宁巡抚分享漕运总督给他的私人信件。正在这时,一个站岗的卫兵在门外大声报见,进入房间后,这个张朝带来的卫兵说道:“启禀三位大人,董布政使大人来了。”“他来干什么?”张朝不高兴地大叫一声。作为江西巡抚的副手,董卫国当然知道上司在安庆的秘密会谈,但董卫国来了那江西岂不是唱空城计了?“布政使大人要求立刻见巡抚大人。”卫兵脸上也有疑惑之色:“布政使大人说十万火急的事,嗯,还说是关于年号的。”“不就是明年改元康熙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张朝生气了,不过董卫国既然来了他也不能不见:“让他进来吧。”“这样不太好吧。”虽然蒋国柱没有反对,但周培公看不下去了。双方会谈前已经说好,除了周培公这个中立人士外,不让任何一方的下属和幕僚参与,这既是为了保密也是为了平衡。现在江宁巡抚明显不在状态,周培公觉得他有必要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以保证谈判双方不会出现更多的矛盾:“下官觉得可以暂时休会,巡抚大人可以私下……”“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刚才听到“康熙”二字后,蒋国柱又是全身一抖,他打断了周培公,还从怀里掏出了那封林起龙的来信:“让董大人进来吧,如果本官所料不差的话,就是为了这封信中的内容来的。”……钟祥北方。一队身着清军军服的骑兵开到打着红旗的军营前,为首的军官翻身下马,缓步走到明军军营前,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封信交给明军的卫兵,自我介绍道:“在下是武昌马军提督,奉湖广总督之命而来。”“久仰,久仰!”明军军官抱拳行礼,把来人领入营中。这里是贺珍的军营。高邮湖之战的消息传到襄阳后,明军一片沸腾,在和郧阳郝摇旗几次书信往来后,贺珍就誓师出发,向武昌发起了进攻。出兵前,贺珍和郝摇旗还联名给张长庚发出战书,在信中称张长庚为大清湖广总督先生大人阁下。以往若是贺珍、郝摇旗进攻清军,那自然是绝对不会发出任何战书,恨不得杀到城下时对方还不知道才好。就算发出战书,里面肯定也会称呼对方为虏丑、鞑子,怎么难听怎么来。但这次进攻,本质上是要去武昌见邓名一面,贺珍和郝摇旗担心邓名没时间来汉水流域一趟,只会顺路到荆州和夷陵看看李来亨和刘体纯就直接返回奉节。二人就很客气地向张长庚申请入境许可,他们保证不会攻打张长庚的州县,见过邓名就走,绝不会在对方领地内多做停留。使者被带到贺珍面前,以前这位马军提督还带兵和贺珍在钟祥这里厮打过好几场,把贺珍赶回了襄阳。不过钟祥是邓名和张长庚的协议边界,湖广兵占据了这里后武昌的安全也就有了保证,张长庚没有乘胜追击,而贺珍自知实力差湖广总督太多,也识趣地没有尝试夺回。展开张长庚的回信,里面的口气也相当客气,大清的湖广总督不但给两位大明国公回信了,而且也没有流寇、闯贼的乱骂一气,同样称他们为先生,并答应了明军的入境要求。当然,张长庚已经向北京报告了明军的入寇行动,这位送信的马军提督就是湖广总督的剿匪总指挥,全权负责抵御贺珍和郝摇旗的进攻。来信上还交代了邓名的行程,张长庚表示若是一切顺利,不但贺珍,就是还没有赶到钟祥的郝摇旗也绝对来得及在武昌城下见邓名一面。当着使者的面,贺珍按照信中的要求烧毁了来信,示意部下带武昌马军提督去检查明军的营房。“多谢国公大人。”马军提督恭敬地躬身告退,然后在明军军官的陪同下检查了整个营地,以确认明军没有携带任何攻城设备,尤其是张长庚再三强调的火药和爆破使用的大钟。“贵使满意了吗?”检查明军营地完毕,明军军官问道:“我是不是能去看看贵军的防御呢?”“理所应当,理所应当。”马军提督毫不犹豫地带着明军军官去视察清军的阵地,以证明清军没有埋伏,也没有收集粮草或是集结部队。“郝国公怎么还没有到?”陪同检查完毕,马军提督又问道。“哦,是这样的,安东王也要去武昌一趟。”明军军官答道,安东王一直受到郝摇旗的保护,这些年总是呆在安全的竹山后方,邓名驰骋湖广时安东王曾经动过心思,但最后还是觉得前线太危险了而没有出山。以后邓名的捷报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安东王见湖广清军畏邓名如虎,心里也颇后悔。这次高邮湖的消息传到竹山,安东王实在忍不住了,突然勇气百倍,决意去见见这个年轻宗室,顺便聊聊家常,看看能不能攀上什么关系。“啊,有位大王要来啊。好的,我知道了,武昌会准备最好的戏班、伶人,送到贵军中,一定让大王满意而归。”马军提督知情识趣,既然不可能冒着惹怒邓名的危险对付安东王,那拍马屁就是唯一的选择。“有劳贵军了。”明军军官连连点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