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场地乾清宫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踢开永乐最新章节!
而允熥之所以出这道题目,原因很简单,他这段日子被企图谏止出兵西北的文臣弄烦了。
大明自从允熥继位已来,已经打过许多仗了,虽然国库还充盈,但文官们出于自己的利益,也出于对国家的担忧,不支持同撒马尔罕国开战。
当然,允熥在广州的时候公开了撒马尔罕国的奸细要暗害他之事,不和撒马尔罕国打仗皇帝的脸面就丢尽了,依照儒家的思想,他们不敢也不能反对同撒马尔罕国开战,但反对大打。
正好他们又得知撒马尔罕国有东犯大明之意,所以自从他回京已来,无数进谏此事的奏折来到他面前,提出:虽然必须要出兵西北惩戒其国,但为了不劳师糜饷,减轻国家负担,只需将进犯的撒马尔罕军队击败,对其略施惩戒即可。他们虽然没有只说,但就是这个意思。
允熥被他们进谏的烦透了,但因为大多数文官的出发点其实是对国家好,反而不进谏此事的文官对大明的忠诚度存疑,他也不能处置他们,于是就定下了这样一个会试题目,以‘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出于一时节省开销的考虑,没有彻底平定西北导致后来党项人崛起,宋国不得不连年征战,开销远远超过当时平定西北的开销’为例,告诉大臣们不能轻纵了撒马尔罕国。
在场的贡士都想到了允熥的这个意思,在短暂的愣神后提起笔写了起来。
但周述却没有马上开始作答,而是一边继续研墨,一边想还有没有其它意思。
‘……迁定难军节度使李继善为内地节度,……。但有李氏族人滞留当地未能一并内迁,致使当地生乱,数年不能平定。’
‘但有李氏族人滞留当地未能一并内迁,致使当地生乱,致使当地生乱,’周述思考良久,想了想自从入京已来看的邸报,终于体会出允熥的另外一层意思。
在色目军队‘造反’后,允熥将所有参与造反的色目士兵家人都贬为奴仆,这使得一些文官颇有微词,认为皇上处置略有严酷。允熥以李家为例表明,若是不能彻底铲除这些造反士兵的家人,难保他们不会在地方上生乱。
想到这一层意思的周述再无停顿,提起笔来开始作答。
……
……
殿试的时候,允熥当然也没有干坐在龙椅上等着。
‘明年征伐撒马尔罕,到底要不要征召蒙古本部的军队作战?蒙古本部并不会马上受到帖木儿东进的威胁,不会像瓦剌和亦力把里两国这样尽心同撒马尔罕的军队打仗,甚至有拖累全军的可能。’
‘但大军征伐西北,却留蒙古人在草原休养生息,却不是什么好事。还是要征召他们派兵参战,绝不能允许游离于外。’
‘只是如何征召他们派兵参战却需要多费思量,还是召杨峰等人入宫询问一番在做打算。’
允熥思量已定,正要派王喜宣杨峰、曹行等人入宫,就见到王喜手里端着一叠试卷说道:“陛下,诸位学生已经作答完毕,请陛下审阅。”
“噢,”允熥从他手中接过这一百多份试卷,看了起来。头一份试卷才看了几眼,他就略带惊讶的说道:“周述竟然想到了朕的另外一个意思。”
头一份自然就是周述的文章。老实说,看到他的文章,允熥是有些惊喜的。他并不是歧视这个年头的人智商,根据录取比例计算,古代能考中举人的书生相当于现代大多数省份考中清华北大的学生,能考中贡士或进士的书生相当于现代的全省前几名,甚至有些省份的第一都考不中进士。能考中进士的,除了极少数以外都是即聪明又勤奋的人,只论智商允熥还比不过他们。
但允熥的出题思路是这个年代前所未有的,虽然古代人也经常使用隐喻,但与允熥的思路并不一样,并且他出题的时候也不多,至今解缙等人还无法完全理解他出的题目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允熥看到周述竟然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有些惊喜。
他又仔细看了看文章的文采与行文脉络,发觉逻辑性很强,文采也出类拔萃,顿时就起了心思。
‘连中三元也是一段佳话,就点他为状元。至于之后,照例留在身边为中书舍人,看他生性如何再分派官职。’允熥定下了对周述的安排。
随后允熥又看了接下来的试卷。想到另一个意思的贡士不多,但也有那么一二十个,允熥将这些人排在前面,其余的让解缙等人斟酌,排定了这次殿试的名次。
殿试结束,侍者带领准进士们对皇上行礼后离开皇宫,允熥返回乾清宫吩咐过王喜派人宣杨峰、曹行等人入宫,自己又回到前殿批答起奏折来。
过不多时就到了午时,允熥放下笔,和四辅官一起用过午膳,又睡了个午觉,未时起来正要继续去批答奏折,忽然宇哥小宦官跑进来说道:“官家,中山长公主与淮南长公主殿下求见。”
“她们过来做什么?”允熥虽略有疑惑,但还是说道:“让她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就见到昀芷拉着昀兰的胳膊小跑着进了这间寝殿,见到外衣没有穿戴整齐的允熥也没有避讳,反而走过来从小宦官手里接过腰带,笑着对允熥说道:“皇兄,让妹妹给你系腰带。”
允熥坦然受了她的服侍,笑着问道:“今日怎么这么勤快,还给兄长系起腰带来?”
“这些宦官都笨手笨脚的,如何能够将皇兄服侍得好?”昀芷答道。
“他们都是服侍兄长久了的人,可比你会服侍人。”允熥笑道:“你是有什么事情要求兄长吧,所以才如此殷勤,”说着,他看了一眼昀兰:“还把你二姐拉过来,是因为所求之事重大所以让你二姐帮你求情?”
“什么都瞒不过皇兄。”好不容易将腰带系好的昀芷笑道:“妹妹是有事要求皇兄。”
“皇兄,现在是四月初,天气已经暖和起来,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妹妹想去宫外转一转。也不去别的地方,就去皇兄给了妹妹的庄子上看看,尝尝农家饭,看看农民是如何辛劳。”
“你少来。”允熥马上说道:“兄长还不知道你!看什么农民如何辛劳,你现在嘴上这样说,但真出了宫就不会这样做了。”
“何况你最爱热闹,仅仅去庄子上看看怎会满足?定然会要去街上逛一逛。若是没有兄长陪同,那些侍卫和宫女如何敢违背你的意思?最后定然会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上转过后才会回宫。”
“所以兄长是绝对不会答应你出宫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兄长!”昀芷马上抓住他的胳膊,撒娇起来。建业三年昀兰被发现喜欢杨峰,允熥从此对公主见外男提防起来,当时他正在气头上,昀芷也不敢求他允许她出宫。
之后建业四年开春开始朝堂上就不安稳,允熥整天琢磨安南的事情,昀芷瞧着也不敢求。
好不容易,今年没什么事,允熥和昀兰的关系又缓和了许多,她才壮着胆子过来求允熥允许她出宫,可不会这样轻易放弃。
昀兰也出言帮衬道:“皇兄,四妹妹年纪还小呢,又从小喜欢武艺,想在宫外多转转也是有的,皇兄不如就答应了她。”
“也不小了,”允熥看了一眼昀芷:“马上就要过十四岁生日了,该像个大姑娘的样子了。”
“十五岁才是大姑娘,昀芷还差着一岁多呢。何况就是大姑娘,也不必一定不能出宫。妹妹有一次去女子学堂,就听到她们说,在入宫上学前有时还出府到外面看看,即使入宫上学后过年时也会跟着父母去集市上逛一逛。”昀兰又道。
“那好吧,皇兄就许你出宫去转一转。但是你绝不能自己出宫,明日下午,皇兄带着你到宫外去。”允熥说道。他毕竟是来自后世的人,对于皇家的公主成婚前不能出宫之事有些不忍,最终还是同意了她出宫的请求。但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与下人和侍卫出宫,他被言官弹劾倒不是什么大事,但若是昀芷的名声毁了就十分不好了。正巧自己已经回京二十天,也想体察一下民情,于是决定亲自带她到宫外去。
“多谢皇兄。皇兄对妹妹最好了。”昀芷马上高兴的说道。
允熥又与她们说笑几句,昀兰带着昀芷就要告退。可王喜忽然小跑着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昀兰,凑到允熥耳边轻声说道:“官家,杨峰和曹行求见。”
听到这话,允熥也看了一眼昀兰。正好此时昀兰说道:“皇兄,既然皇兄还有事,妹妹带着昀芷就告退了。”说着,带着昀芷就要离开这间寝殿。
却不想忽然从她背后传来声音道:“二妹妹你先别走,皇兄过一会儿还有事要吩咐你。”
昀兰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好奇的问道:“皇兄还有何事要吩咐妹妹?”
“待会儿再说,等皇兄将他们二人打发了就回来告诉你。”允熥又对昀芷说道:“四妹妹你先回去吧。”
“我也要听听皇兄要交代二姐什么。”昀芷说道。
“这,”允熥犹豫了一下,思量半晌才说道:“也好。”
允熥又嘱咐她们二人几句,自己带着王喜走出寝殿。但没走几步远就走进一间屋子,并且吩咐王喜道:“叫杨峰和曹行到这里来见朕。”
王喜一看他挑选的这间屋子就明白他的打算了,马上转身去宣他们两个过来。
允熥侧头看了一眼右面的墙壁,之后才坐下来,让小宦官沏了一壶茶,等候杨峰二人过来。
……
……
‘陛下怎么会在这里接见我们二人?’杨峰看着两边的房屋,有些疑惑地想着。
刚才他与曹行在乾清宫外等了一会儿,王喜出来带领他们二人去面见允熥,他们二人马上跟着王喜走过来。但越走,杨峰越是疑惑:‘此处已经是陛下平日里休息的地方了,为什么要在这里接见我们二人?’
同时心里也有些忐忑。他倒是没有想到类似于‘林冲误闯白虎堂’之类的事情,允熥要想干掉他有的是办法不必这样做;他是想到:自古伴君如伴虎,做大臣的与皇上的距离太近,虽然容易升官,但若是让皇帝失望了,受到的处置往往比一般大臣更重。
可陛下接见他,他能挑选地方?只能心里一边暗自担忧,一边跟随王喜走着。
不过时,他们走进一间阁子,允熥正坐在阁子里看书。他们二人马上跪下说道:“见过陛下。”
“和你们说过了叫官家便好。”允熥放下书,站起来将他们二人扶起,笑道。
他又问道:“朕上午派人去叫你们两个,如何现在才过来?”
“官家,上午臣去城外了。”曹行说道:“臣在宣府的时候得了两匹好马,其中一匹进献给了官家,另外一匹自己骑着。”
“臣回京已来因为一直在城内,也没有跑马的时候,正好今日上午没什么事就出城骑马去了。却不想官家正好宣召臣。杨峰虽然未出城,但因等着臣一起入宫见官家,所以与臣一道此时才入宫。还请官家恕臣之罪。”
“你有什么罪过?你现下又没有在五军都督府办差,也不是故意耽误朕的事情,并无罪过。”允熥又带着羡慕的语气说道:“说起来,朕已经许久没骑过马了,真想去骑骑马。”
他旋即下定决心道:“明日下午朕就去城外的马场骑马。”又对他们二人说道:“你们两个明日下午未时入宫,陪着朕一起去骑马。”他们二人连忙答应。
说过此事,允熥和他们说起正事来。“杨峰,曹行,你们以为,朕若是要征召蒙古本部的兵马跟随一起征伐撒马尔罕,可使得?”
“陛下,若是要征召蒙古人一同去打仗,自然使得。但鬼力赤又受不到撒马尔罕东进的威胁,即使勉强派出兵马跟随打仗也是三心二意,说不定会拖全军的后腿。”
“何况陛下若是需要轻骑,还有亦力把里和瓦剌这两个番国,他们也是蒙古人的国家,又直面撒马尔罕,必定愿意出兵征战。”
“何况若是要征召他们为大明打仗,即使不给军饷依照功劳酬谢,总要在见仗前给他们一些刀枪铠甲。等对撒马尔罕之战打完了他们回到草原,凭借这些武器铠甲骚扰边界如何?”
“所以臣以为,陛下还是不征召蒙古本部的兵马为好。”过了一会儿,杨峰很认真的说道。称呼都恢复回去了。
“你说的朕也想过,但是征伐撒马尔罕出动的将士绝不会少,说不得还会从北边调兵,留他们在草原上阵不放心。”
“何况大明与撒马尔罕激烈交战,却让许多蒙古人在草原上修养声息,朕总觉得不应该这样。至于给他们的一些刀枪,朕倒并不在意。有了这些刀枪,他们也不攻不破城池,只要不给铠甲就好。”允熥说道。
杨峰还要说话,忽然曹行说道:“陛下,臣以为,若是要征召蒙古本部的人打仗也不是不成,但不能让鬼力赤派兵。不仅是他们打仗三心二意的缘故。”
“蒙古人之所以不得不退回草原,就是被太祖皇帝赶出中原的,如同鬼力赤这般有所谓黄金家族血统的人对此都很愤恨,只是现在大明势大,不得不臣服而已。”
“所以对鬼力赤来说,对付大明比对付撒马尔罕更为重要。若是征调鬼力赤的军队,他们很可能与帖木儿勾结在一起,为其充当内奸。”
“如此,若统兵大将稍有不察就有败亡之逾;即使察觉或有所防备,鬼力赤的军队也会牵制许多军队,得不偿失。所以陛下,不能征调鬼力赤的军队。”
听了他的话,允熥忽然惊出冷汗来。曹行所说的他完全没有想到,并且细想起来也不无道理。虽然鬼力赤对帖木儿也未必有好感,但大明才是他的生死大敌,若是能让大明出征撒马尔罕的军队全军覆没或者损失惨重,帖木儿帅兵逼进关中与大明死斗,他就可以在草原上安安稳稳的看戏并且休养声息了。
“曹行你说的不错,是朕想的简单了。”允熥说道:“可你所说能征召蒙古本部的人打仗,是征召什么人?”
“陛下,若是定要征召蒙古本部的人打仗,只能不让鬼力赤得知,征召那些不从属于他的小部落。”
而允熥之所以出这道题目,原因很简单,他这段日子被企图谏止出兵西北的文臣弄烦了。
大明自从允熥继位已来,已经打过许多仗了,虽然国库还充盈,但文官们出于自己的利益,也出于对国家的担忧,不支持同撒马尔罕国开战。
当然,允熥在广州的时候公开了撒马尔罕国的奸细要暗害他之事,不和撒马尔罕国打仗皇帝的脸面就丢尽了,依照儒家的思想,他们不敢也不能反对同撒马尔罕国开战,但反对大打。
正好他们又得知撒马尔罕国有东犯大明之意,所以自从他回京已来,无数进谏此事的奏折来到他面前,提出:虽然必须要出兵西北惩戒其国,但为了不劳师糜饷,减轻国家负担,只需将进犯的撒马尔罕军队击败,对其略施惩戒即可。他们虽然没有只说,但就是这个意思。
允熥被他们进谏的烦透了,但因为大多数文官的出发点其实是对国家好,反而不进谏此事的文官对大明的忠诚度存疑,他也不能处置他们,于是就定下了这样一个会试题目,以‘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出于一时节省开销的考虑,没有彻底平定西北导致后来党项人崛起,宋国不得不连年征战,开销远远超过当时平定西北的开销’为例,告诉大臣们不能轻纵了撒马尔罕国。
在场的贡士都想到了允熥的这个意思,在短暂的愣神后提起笔写了起来。
但周述却没有马上开始作答,而是一边继续研墨,一边想还有没有其它意思。
‘……迁定难军节度使李继善为内地节度,……。但有李氏族人滞留当地未能一并内迁,致使当地生乱,数年不能平定。’
‘但有李氏族人滞留当地未能一并内迁,致使当地生乱,致使当地生乱,’周述思考良久,想了想自从入京已来看的邸报,终于体会出允熥的另外一层意思。
在色目军队‘造反’后,允熥将所有参与造反的色目士兵家人都贬为奴仆,这使得一些文官颇有微词,认为皇上处置略有严酷。允熥以李家为例表明,若是不能彻底铲除这些造反士兵的家人,难保他们不会在地方上生乱。
想到这一层意思的周述再无停顿,提起笔来开始作答。
……
……
殿试的时候,允熥当然也没有干坐在龙椅上等着。
‘明年征伐撒马尔罕,到底要不要征召蒙古本部的军队作战?蒙古本部并不会马上受到帖木儿东进的威胁,不会像瓦剌和亦力把里两国这样尽心同撒马尔罕的军队打仗,甚至有拖累全军的可能。’
‘但大军征伐西北,却留蒙古人在草原休养生息,却不是什么好事。还是要征召他们派兵参战,绝不能允许游离于外。’
‘只是如何征召他们派兵参战却需要多费思量,还是召杨峰等人入宫询问一番在做打算。’
允熥思量已定,正要派王喜宣杨峰、曹行等人入宫,就见到王喜手里端着一叠试卷说道:“陛下,诸位学生已经作答完毕,请陛下审阅。”
“噢,”允熥从他手中接过这一百多份试卷,看了起来。头一份试卷才看了几眼,他就略带惊讶的说道:“周述竟然想到了朕的另外一个意思。”
头一份自然就是周述的文章。老实说,看到他的文章,允熥是有些惊喜的。他并不是歧视这个年头的人智商,根据录取比例计算,古代能考中举人的书生相当于现代大多数省份考中清华北大的学生,能考中贡士或进士的书生相当于现代的全省前几名,甚至有些省份的第一都考不中进士。能考中进士的,除了极少数以外都是即聪明又勤奋的人,只论智商允熥还比不过他们。
但允熥的出题思路是这个年代前所未有的,虽然古代人也经常使用隐喻,但与允熥的思路并不一样,并且他出题的时候也不多,至今解缙等人还无法完全理解他出的题目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允熥看到周述竟然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有些惊喜。
他又仔细看了看文章的文采与行文脉络,发觉逻辑性很强,文采也出类拔萃,顿时就起了心思。
‘连中三元也是一段佳话,就点他为状元。至于之后,照例留在身边为中书舍人,看他生性如何再分派官职。’允熥定下了对周述的安排。
随后允熥又看了接下来的试卷。想到另一个意思的贡士不多,但也有那么一二十个,允熥将这些人排在前面,其余的让解缙等人斟酌,排定了这次殿试的名次。
殿试结束,侍者带领准进士们对皇上行礼后离开皇宫,允熥返回乾清宫吩咐过王喜派人宣杨峰、曹行等人入宫,自己又回到前殿批答起奏折来。
过不多时就到了午时,允熥放下笔,和四辅官一起用过午膳,又睡了个午觉,未时起来正要继续去批答奏折,忽然宇哥小宦官跑进来说道:“官家,中山长公主与淮南长公主殿下求见。”
“她们过来做什么?”允熥虽略有疑惑,但还是说道:“让她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就见到昀芷拉着昀兰的胳膊小跑着进了这间寝殿,见到外衣没有穿戴整齐的允熥也没有避讳,反而走过来从小宦官手里接过腰带,笑着对允熥说道:“皇兄,让妹妹给你系腰带。”
允熥坦然受了她的服侍,笑着问道:“今日怎么这么勤快,还给兄长系起腰带来?”
“这些宦官都笨手笨脚的,如何能够将皇兄服侍得好?”昀芷答道。
“他们都是服侍兄长久了的人,可比你会服侍人。”允熥笑道:“你是有什么事情要求兄长吧,所以才如此殷勤,”说着,他看了一眼昀兰:“还把你二姐拉过来,是因为所求之事重大所以让你二姐帮你求情?”
“什么都瞒不过皇兄。”好不容易将腰带系好的昀芷笑道:“妹妹是有事要求皇兄。”
“皇兄,现在是四月初,天气已经暖和起来,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妹妹想去宫外转一转。也不去别的地方,就去皇兄给了妹妹的庄子上看看,尝尝农家饭,看看农民是如何辛劳。”
“你少来。”允熥马上说道:“兄长还不知道你!看什么农民如何辛劳,你现在嘴上这样说,但真出了宫就不会这样做了。”
“何况你最爱热闹,仅仅去庄子上看看怎会满足?定然会要去街上逛一逛。若是没有兄长陪同,那些侍卫和宫女如何敢违背你的意思?最后定然会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上转过后才会回宫。”
“所以兄长是绝对不会答应你出宫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兄长!”昀芷马上抓住他的胳膊,撒娇起来。建业三年昀兰被发现喜欢杨峰,允熥从此对公主见外男提防起来,当时他正在气头上,昀芷也不敢求他允许她出宫。
之后建业四年开春开始朝堂上就不安稳,允熥整天琢磨安南的事情,昀芷瞧着也不敢求。
好不容易,今年没什么事,允熥和昀兰的关系又缓和了许多,她才壮着胆子过来求允熥允许她出宫,可不会这样轻易放弃。
昀兰也出言帮衬道:“皇兄,四妹妹年纪还小呢,又从小喜欢武艺,想在宫外多转转也是有的,皇兄不如就答应了她。”
“也不小了,”允熥看了一眼昀芷:“马上就要过十四岁生日了,该像个大姑娘的样子了。”
“十五岁才是大姑娘,昀芷还差着一岁多呢。何况就是大姑娘,也不必一定不能出宫。妹妹有一次去女子学堂,就听到她们说,在入宫上学前有时还出府到外面看看,即使入宫上学后过年时也会跟着父母去集市上逛一逛。”昀兰又道。
“那好吧,皇兄就许你出宫去转一转。但是你绝不能自己出宫,明日下午,皇兄带着你到宫外去。”允熥说道。他毕竟是来自后世的人,对于皇家的公主成婚前不能出宫之事有些不忍,最终还是同意了她出宫的请求。但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与下人和侍卫出宫,他被言官弹劾倒不是什么大事,但若是昀芷的名声毁了就十分不好了。正巧自己已经回京二十天,也想体察一下民情,于是决定亲自带她到宫外去。
“多谢皇兄。皇兄对妹妹最好了。”昀芷马上高兴的说道。
允熥又与她们说笑几句,昀兰带着昀芷就要告退。可王喜忽然小跑着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昀兰,凑到允熥耳边轻声说道:“官家,杨峰和曹行求见。”
听到这话,允熥也看了一眼昀兰。正好此时昀兰说道:“皇兄,既然皇兄还有事,妹妹带着昀芷就告退了。”说着,带着昀芷就要离开这间寝殿。
却不想忽然从她背后传来声音道:“二妹妹你先别走,皇兄过一会儿还有事要吩咐你。”
昀兰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好奇的问道:“皇兄还有何事要吩咐妹妹?”
“待会儿再说,等皇兄将他们二人打发了就回来告诉你。”允熥又对昀芷说道:“四妹妹你先回去吧。”
“我也要听听皇兄要交代二姐什么。”昀芷说道。
“这,”允熥犹豫了一下,思量半晌才说道:“也好。”
允熥又嘱咐她们二人几句,自己带着王喜走出寝殿。但没走几步远就走进一间屋子,并且吩咐王喜道:“叫杨峰和曹行到这里来见朕。”
王喜一看他挑选的这间屋子就明白他的打算了,马上转身去宣他们两个过来。
允熥侧头看了一眼右面的墙壁,之后才坐下来,让小宦官沏了一壶茶,等候杨峰二人过来。
……
……
‘陛下怎么会在这里接见我们二人?’杨峰看着两边的房屋,有些疑惑地想着。
刚才他与曹行在乾清宫外等了一会儿,王喜出来带领他们二人去面见允熥,他们二人马上跟着王喜走过来。但越走,杨峰越是疑惑:‘此处已经是陛下平日里休息的地方了,为什么要在这里接见我们二人?’
同时心里也有些忐忑。他倒是没有想到类似于‘林冲误闯白虎堂’之类的事情,允熥要想干掉他有的是办法不必这样做;他是想到:自古伴君如伴虎,做大臣的与皇上的距离太近,虽然容易升官,但若是让皇帝失望了,受到的处置往往比一般大臣更重。
可陛下接见他,他能挑选地方?只能心里一边暗自担忧,一边跟随王喜走着。
不过时,他们走进一间阁子,允熥正坐在阁子里看书。他们二人马上跪下说道:“见过陛下。”
“和你们说过了叫官家便好。”允熥放下书,站起来将他们二人扶起,笑道。
他又问道:“朕上午派人去叫你们两个,如何现在才过来?”
“官家,上午臣去城外了。”曹行说道:“臣在宣府的时候得了两匹好马,其中一匹进献给了官家,另外一匹自己骑着。”
“臣回京已来因为一直在城内,也没有跑马的时候,正好今日上午没什么事就出城骑马去了。却不想官家正好宣召臣。杨峰虽然未出城,但因等着臣一起入宫见官家,所以与臣一道此时才入宫。还请官家恕臣之罪。”
“你有什么罪过?你现下又没有在五军都督府办差,也不是故意耽误朕的事情,并无罪过。”允熥又带着羡慕的语气说道:“说起来,朕已经许久没骑过马了,真想去骑骑马。”
他旋即下定决心道:“明日下午朕就去城外的马场骑马。”又对他们二人说道:“你们两个明日下午未时入宫,陪着朕一起去骑马。”他们二人连忙答应。
说过此事,允熥和他们说起正事来。“杨峰,曹行,你们以为,朕若是要征召蒙古本部的兵马跟随一起征伐撒马尔罕,可使得?”
“陛下,若是要征召蒙古人一同去打仗,自然使得。但鬼力赤又受不到撒马尔罕东进的威胁,即使勉强派出兵马跟随打仗也是三心二意,说不定会拖全军的后腿。”
“何况陛下若是需要轻骑,还有亦力把里和瓦剌这两个番国,他们也是蒙古人的国家,又直面撒马尔罕,必定愿意出兵征战。”
“何况若是要征召他们为大明打仗,即使不给军饷依照功劳酬谢,总要在见仗前给他们一些刀枪铠甲。等对撒马尔罕之战打完了他们回到草原,凭借这些武器铠甲骚扰边界如何?”
“所以臣以为,陛下还是不征召蒙古本部的兵马为好。”过了一会儿,杨峰很认真的说道。称呼都恢复回去了。
“你说的朕也想过,但是征伐撒马尔罕出动的将士绝不会少,说不得还会从北边调兵,留他们在草原上阵不放心。”
“何况大明与撒马尔罕激烈交战,却让许多蒙古人在草原上修养声息,朕总觉得不应该这样。至于给他们的一些刀枪,朕倒并不在意。有了这些刀枪,他们也不攻不破城池,只要不给铠甲就好。”允熥说道。
杨峰还要说话,忽然曹行说道:“陛下,臣以为,若是要征召蒙古本部的人打仗也不是不成,但不能让鬼力赤派兵。不仅是他们打仗三心二意的缘故。”
“蒙古人之所以不得不退回草原,就是被太祖皇帝赶出中原的,如同鬼力赤这般有所谓黄金家族血统的人对此都很愤恨,只是现在大明势大,不得不臣服而已。”
“所以对鬼力赤来说,对付大明比对付撒马尔罕更为重要。若是征调鬼力赤的军队,他们很可能与帖木儿勾结在一起,为其充当内奸。”
“如此,若统兵大将稍有不察就有败亡之逾;即使察觉或有所防备,鬼力赤的军队也会牵制许多军队,得不偿失。所以陛下,不能征调鬼力赤的军队。”
听了他的话,允熥忽然惊出冷汗来。曹行所说的他完全没有想到,并且细想起来也不无道理。虽然鬼力赤对帖木儿也未必有好感,但大明才是他的生死大敌,若是能让大明出征撒马尔罕的军队全军覆没或者损失惨重,帖木儿帅兵逼进关中与大明死斗,他就可以在草原上安安稳稳的看戏并且休养声息了。
“曹行你说的不错,是朕想的简单了。”允熥说道:“可你所说能征召蒙古本部的人打仗,是征召什么人?”
“陛下,若是定要征召蒙古本部的人打仗,只能不让鬼力赤得知,征召那些不从属于他的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