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春和殿纪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踢开永乐最新章节!
允熥回来的时候,王恭正在文华殿文渊阁正厅指使小宦官在重新布置;虽然吕妃之前布置的整个文渊阁的装饰是很好看的,但是允熥肯定不愿意继续使用吕妃的之前的布置,所以让王进他们几个商量一个新的布置,由王恭总负责。
见到允熥进来,王恭行礼问好。允熥也不愿意衣服脱脱换换的,对王恭问道:“王步回来了吗?在干嘛?”
王恭回道:“王步正在后院帮着王喜斟酌整个文华殿的太监宫女的去留问题。哦,只有太监,没有宫女。”所有的宫女都被老朱派到了李侧妃等妃嫔的新寝宫,没有一个留在文华殿。
允熥说道:“既然王步他们都忙着呢,那你就派人进去把陈兴他们今天送过来的宫外的小玩意儿拿出来,带上两个小宦官跟我去春和殿。对了,陈兴是否有说买到了安庆的特产?”
王恭一边让小宦官进去取东西,一边回道:“殿下,陈兴特意说了有几个安庆府样式的小玩意儿,说是他跑了好多地方才买到的。”
允熥在正厅坐下,一边等着一边和王恭闲聊。也没有多长时间,进去取东西的小宦官出来,允熥带着他们向现在李侧妃和文英所住的春和殿走去。
允熥之所以要去亲自见李侧妃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允熥确实很感激李侧妃的提醒,严格说来,之前的李崖、王步转述唐伯鹤夫妻的提醒都差点儿起了反作用,只有李侧妃的提醒真正有用,所以允熥对她很感激。
第二,是为了向老朱表示他对于亲人的爱护和关心。
第三,文英今年已经十四岁(实岁)了,只比允熥小几个月而已,这在古代已经是可以出嫁的年龄了。明代的皇女大概是十七岁(虚岁)左右出嫁。后世的允熥没注意过文英到底是多大出嫁的,不过他之前听说朱标在还活着的时候就曾经和李侧妃讨论过这个问题,只是后来朱标过世才中断。但是老朱随时有可能提出这件事情,而李侧妃在老朱面前是说不上话的,不过允熥可以,所以他要提前和李侧妃沟通一下,以免耽误了文英。
从文华殿到李侧妃和文英现在住的春和殿也挺远的,允熥又走了不短的时间,才到春和殿。
这次他刚进殿门,李侧妃就迎了出来,向允熥行礼。允熥也忙还礼。然后李侧妃带着允熥向正厅走去,半道上文英也出来了,兄妹二人又是一番行礼拜见,这才到了正厅。
到了正厅,宾主落座,李侧妃笑着问道:“不知殿下今日来我春和殿干什么?是来看英儿的吗?你们兄妹还真是兄妹情深。”
允熥笑着回道:“今天的事情,确实是有和文英有关的地方,不过第一件事情,是”他说着,已经站起身来,并已经变成了很郑重的表情,“感谢娘娘对于允熥的救命之恩。”说着躬身行礼。
李侧妃马上指使自己身边的太监去搀扶允熥,站起身来并说道:“殿下真是折煞我了,那是我应该做的,岂能受殿下之谢。”
允熥也知道她一定会让人来拦,所以挣扎了几下发现确实是挣扎不动,直起身来又连声道谢,李侧妃当然推辞。二人互相推脱一会儿才罢。
然后允熥让王恭把东西拿出来给李侧妃,并说道:“今日我从宫外买来了一些小玩意儿给娘娘和妹妹,东西不值什么,你们就不要推辞了。”
李侧妃让身边的宫女去接过来,并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允熥又说道:“这之中有几样东西卖的人说是安庆的样式,我也不知真假,娘娘看看我可是被骗了。”
李侧妃闻言仔细看了一下这些东西,并惊喜地从中拿出几样说道:“殿下真是费心了。”
然后她像小孩子似的摆弄几下,说道:“这个的样式就是我们桐城县的,那个是潜山的样式,这里和我们桐城的有细微的差别,外地人根本看不出来……”
她又说了几句话,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忙住口说道:“对不住殿下,我睹物思人,一不小心失态了,还请殿下见谅。”
允熥回道:“不妨事。”允熥之前了解过李侧妃的家庭情况,她家原本很穷,在她当上太子侧妃之后得了些赏,家境也一天天在变好;但是她一个哥哥借着她的名头在外面张扬,被老朱知道后处死,李侧妃也受到责罚,之后她的家里人就不和她联系了。她生的又是个女儿,生怕影响了孩子的以后,从不派太监出宫,所以她已经有十年未见到过家乡的事物了,有所失态也正常。
不过李侧妃自己还是感觉比较尴尬,忙转移话题:“殿下之前说的和英儿有干系的事情是什么?”
允熥也转移到正事:“是这样的,文英今年年纪也不小了,我听说之前父王还在世的时候就和娘娘商讨过文英的婚事,可有此事?”
李侧妃听到他说道这个,已经知道允熥要说什么了,忙回道:“是有此事。”文英忙掩面出门。
允熥知道文英感到尴尬,也不追问,说道:“文英也大了,就算是为了父王守孝,但是不妨碍先定下人来。我是来问问娘娘的意思,是想要什么样的人家?皇爷爷和我说起来我也好答复,不至于让文英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家过一辈子。”
李侧妃很高兴,因为允熥来征询她的意见,而不是和老朱商量了就直接定下来,说明她是真的和文英感情好。她斟酌半晌,才回道:“如果可以,请不要把文英赐婚给勋贵世家,找一家本分的文官家里最好;要不开平王府也可。”
允熥理解她的顾虑,老朱杀得大将太多了,指不定在允熥继位、老朱去世之前还要再杀一波,她可不想女儿变成寡妇。
但是允熥作为一个准皇帝,想得多些,并且能更加把握老朱的心思:老朱一向是把公主嫁给手下大将,这不是允熥能改变的;特别是明知允熥有可能实行分封的情况下,更不可能了。
所以允熥说道:“娘娘,这皇爷爷的想法,我是没法改变的,只能是能大概说几句;并且,这时候皇爷爷定下的郡马人选,一定是甚和皇爷爷心思,不会有事的人。”他隐约记得看过的《明史》里边朱标的长女嫁给了耿炳文的儿子,所以有此一说。
李侧妃也是激动过头了,清醒过来,知道除非老朱在几个月内去世,否则文英的夫君人选一定是老朱来定,允熥只能是提提意见。并且允熥说的也有道理:这时赐婚的人家一定是给允熥笼络人来的,不会有事。
然后允熥又说道:“娘娘何不问问文英的意见,是喜欢什么样的?这将来过日子是她的事情,总还是自己喜欢的好。我和文英是亲兄妹,也不用避讳什么。”他毕竟是有现代思维,觉得婚姻大事,应该问问本人的意见。
李侧妃也觉得是正理,忙回道:“那我回头问问文英的意思,改天再告知殿下。”
李侧妃应该是关心则乱,这可是送客的话,她这就说出来了。不过允熥也不计较,并且他确实是该走了,于是起身说道:“那娘娘忙,我先走了。”
李侧妃这时也发现自己说错话了。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送客了。起身又谦让几句,把允熥送到春和殿门口。
允熥回来的时候,王恭正在文华殿文渊阁正厅指使小宦官在重新布置;虽然吕妃之前布置的整个文渊阁的装饰是很好看的,但是允熥肯定不愿意继续使用吕妃的之前的布置,所以让王进他们几个商量一个新的布置,由王恭总负责。
见到允熥进来,王恭行礼问好。允熥也不愿意衣服脱脱换换的,对王恭问道:“王步回来了吗?在干嘛?”
王恭回道:“王步正在后院帮着王喜斟酌整个文华殿的太监宫女的去留问题。哦,只有太监,没有宫女。”所有的宫女都被老朱派到了李侧妃等妃嫔的新寝宫,没有一个留在文华殿。
允熥说道:“既然王步他们都忙着呢,那你就派人进去把陈兴他们今天送过来的宫外的小玩意儿拿出来,带上两个小宦官跟我去春和殿。对了,陈兴是否有说买到了安庆的特产?”
王恭一边让小宦官进去取东西,一边回道:“殿下,陈兴特意说了有几个安庆府样式的小玩意儿,说是他跑了好多地方才买到的。”
允熥在正厅坐下,一边等着一边和王恭闲聊。也没有多长时间,进去取东西的小宦官出来,允熥带着他们向现在李侧妃和文英所住的春和殿走去。
允熥之所以要去亲自见李侧妃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允熥确实很感激李侧妃的提醒,严格说来,之前的李崖、王步转述唐伯鹤夫妻的提醒都差点儿起了反作用,只有李侧妃的提醒真正有用,所以允熥对她很感激。
第二,是为了向老朱表示他对于亲人的爱护和关心。
第三,文英今年已经十四岁(实岁)了,只比允熥小几个月而已,这在古代已经是可以出嫁的年龄了。明代的皇女大概是十七岁(虚岁)左右出嫁。后世的允熥没注意过文英到底是多大出嫁的,不过他之前听说朱标在还活着的时候就曾经和李侧妃讨论过这个问题,只是后来朱标过世才中断。但是老朱随时有可能提出这件事情,而李侧妃在老朱面前是说不上话的,不过允熥可以,所以他要提前和李侧妃沟通一下,以免耽误了文英。
从文华殿到李侧妃和文英现在住的春和殿也挺远的,允熥又走了不短的时间,才到春和殿。
这次他刚进殿门,李侧妃就迎了出来,向允熥行礼。允熥也忙还礼。然后李侧妃带着允熥向正厅走去,半道上文英也出来了,兄妹二人又是一番行礼拜见,这才到了正厅。
到了正厅,宾主落座,李侧妃笑着问道:“不知殿下今日来我春和殿干什么?是来看英儿的吗?你们兄妹还真是兄妹情深。”
允熥笑着回道:“今天的事情,确实是有和文英有关的地方,不过第一件事情,是”他说着,已经站起身来,并已经变成了很郑重的表情,“感谢娘娘对于允熥的救命之恩。”说着躬身行礼。
李侧妃马上指使自己身边的太监去搀扶允熥,站起身来并说道:“殿下真是折煞我了,那是我应该做的,岂能受殿下之谢。”
允熥也知道她一定会让人来拦,所以挣扎了几下发现确实是挣扎不动,直起身来又连声道谢,李侧妃当然推辞。二人互相推脱一会儿才罢。
然后允熥让王恭把东西拿出来给李侧妃,并说道:“今日我从宫外买来了一些小玩意儿给娘娘和妹妹,东西不值什么,你们就不要推辞了。”
李侧妃让身边的宫女去接过来,并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允熥又说道:“这之中有几样东西卖的人说是安庆的样式,我也不知真假,娘娘看看我可是被骗了。”
李侧妃闻言仔细看了一下这些东西,并惊喜地从中拿出几样说道:“殿下真是费心了。”
然后她像小孩子似的摆弄几下,说道:“这个的样式就是我们桐城县的,那个是潜山的样式,这里和我们桐城的有细微的差别,外地人根本看不出来……”
她又说了几句话,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忙住口说道:“对不住殿下,我睹物思人,一不小心失态了,还请殿下见谅。”
允熥回道:“不妨事。”允熥之前了解过李侧妃的家庭情况,她家原本很穷,在她当上太子侧妃之后得了些赏,家境也一天天在变好;但是她一个哥哥借着她的名头在外面张扬,被老朱知道后处死,李侧妃也受到责罚,之后她的家里人就不和她联系了。她生的又是个女儿,生怕影响了孩子的以后,从不派太监出宫,所以她已经有十年未见到过家乡的事物了,有所失态也正常。
不过李侧妃自己还是感觉比较尴尬,忙转移话题:“殿下之前说的和英儿有干系的事情是什么?”
允熥也转移到正事:“是这样的,文英今年年纪也不小了,我听说之前父王还在世的时候就和娘娘商讨过文英的婚事,可有此事?”
李侧妃听到他说道这个,已经知道允熥要说什么了,忙回道:“是有此事。”文英忙掩面出门。
允熥知道文英感到尴尬,也不追问,说道:“文英也大了,就算是为了父王守孝,但是不妨碍先定下人来。我是来问问娘娘的意思,是想要什么样的人家?皇爷爷和我说起来我也好答复,不至于让文英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家过一辈子。”
李侧妃很高兴,因为允熥来征询她的意见,而不是和老朱商量了就直接定下来,说明她是真的和文英感情好。她斟酌半晌,才回道:“如果可以,请不要把文英赐婚给勋贵世家,找一家本分的文官家里最好;要不开平王府也可。”
允熥理解她的顾虑,老朱杀得大将太多了,指不定在允熥继位、老朱去世之前还要再杀一波,她可不想女儿变成寡妇。
但是允熥作为一个准皇帝,想得多些,并且能更加把握老朱的心思:老朱一向是把公主嫁给手下大将,这不是允熥能改变的;特别是明知允熥有可能实行分封的情况下,更不可能了。
所以允熥说道:“娘娘,这皇爷爷的想法,我是没法改变的,只能是能大概说几句;并且,这时候皇爷爷定下的郡马人选,一定是甚和皇爷爷心思,不会有事的人。”他隐约记得看过的《明史》里边朱标的长女嫁给了耿炳文的儿子,所以有此一说。
李侧妃也是激动过头了,清醒过来,知道除非老朱在几个月内去世,否则文英的夫君人选一定是老朱来定,允熥只能是提提意见。并且允熥说的也有道理:这时赐婚的人家一定是给允熥笼络人来的,不会有事。
然后允熥又说道:“娘娘何不问问文英的意见,是喜欢什么样的?这将来过日子是她的事情,总还是自己喜欢的好。我和文英是亲兄妹,也不用避讳什么。”他毕竟是有现代思维,觉得婚姻大事,应该问问本人的意见。
李侧妃也觉得是正理,忙回道:“那我回头问问文英的意思,改天再告知殿下。”
李侧妃应该是关心则乱,这可是送客的话,她这就说出来了。不过允熥也不计较,并且他确实是该走了,于是起身说道:“那娘娘忙,我先走了。”
李侧妃这时也发现自己说错话了。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送客了。起身又谦让几句,把允熥送到春和殿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