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变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做千户最新章节!
第27章 变化
公元1590年4月23日。五寨堡大东街。
比起去年,五寨堡街容街貌这几个月中变化了不少,首先是堡内街上的人多了,特别是大东街这一带。由于黄来福招募屯丁,五寨堡的人口又不足,这样一些外地的民户和流民前来,让五寨堡的人口增加不少。反应在街上,就是街上人流多了许多。
其次是堡内各人的面貌也变了不少,以前那遍布街上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也少了,各人脸上都带上了红润,许多人还穿上了新衣。比起以前堡中军户脸上的麻木绝望,现在各人脸上都是充满了对生活希望向往的笑容,笑容似乎带来了活力,让整个五寨堡的精神面貌大大不同。
现在街旁的房屋不全是到处开满口子的茅屋,那些口子基本上都用新泥堵上,房顶上的草也换了新草,甚至有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新的砖瓦房。比如刘总旗以前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就换成了一座正在新建的瓦房。这让五寨堡看起来不再象是一个乞丐窝,多少有些新兴城镇的味道。
最后五寨堡内的变化,就是外地来的商人和进堡来卖东西的乡人增加了不少,让堡内的商业味道浓了不少。
五寨堡加外地管辖的各军堡,本来有人口约六千人左右,五寨堡内本部就约有人口四千。这六千人中,其中三千多人是18到50岁的壮劳力,一千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妇女。还有一些十岁到十五岁可以做事的小孩。不过这些人,现在基本上都在五寨堡各地农场畜场做事。
除了原来五寨堡几千人口外,还有约二千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户在五寨堡各个农场做事。如果将五寨堡比作一个大农场,大工厂的话,里面就是些稳定的工人,他们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月粮),每日还有伙食,相当于后世大工厂的包吃包住。
这近万人,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还是比较有消费力的市场。特别是现在五寨堡还处于生产阶段,粮食,布匹,青菜,肉食等,都要向外购买,因此,这几个月中,就吸引了许多商人前来。
特别是那些手眼灵通,感觉敏锐的晋商,一感觉到五寨堡的商机,各人便不断地向五寨堡内涌来,在五寨堡各处建房设店,流寓定居。
特别是五寨堡的黄金街,大东街上,4月份的这些天中,更是每几天就有一家晋商的新店开门营业。比起去年五寨堡内各商客零落,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芝麻绿豆的商客,真是恍如梦境。
商人的纷纷到来使现在的五寨堡已经有了一些舟楫车马的味道。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竹木、茶叶、桐油、生漆、药材、曲酒等各种物资汇集在此贸易,让五寨堡越来越热闹。
除了店铺外,街上还有许多衣着俭朴,满脸皱纹,神情憨厚的乡民买卖人,担着自己的一些土特产,满怀希望地在街上吆喝买卖着。
他们多卖一些青菜、大蒜、葱、韭菜、茴子白、丝瓜、苦瓜等。或是抓来了自己的鱼、鸭、鹅、鸡、猪等,希望能卖一些钱,换一些食盐、布匹等生活用品回去。
商人的纷纷到来虽然使五寨堡内的粮食、棉花、食盐等生活物质不用愁,但这些青菜,肉食等生活食用的东西,他们却不方便押运,这就给五寨堡附近的民堡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希望之路。
本来这几个月中,看着今年的年景又不好,田中的粮食看来到年底又要收成不佳,这日子真是过不了。附近民堡中的民户们是个个愁容满面,一些家中有在五寨堡各个农场做事的人还可混个衣食饱足,另一些人怎么办。
他们都后悔以前为什么不去五寨堡各个农场内招募屯丁。白白便宜了那些外乡的流民们,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五寨堡人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民堡的人已经将自己视为五寨堡人了。以前的他们,可是很鄙视五寨堡内那些穷军户的。
可惜现在五寨堡各个农场的屯丁招募工作已经停了下来,人们多方打听,得知五寨堡的黄来福大少爷再次招募屯丁,要到年底或是明年初了。其实黄来福是很想再招募屯丁的,他胸中可是有大计划的。
可惜,他的钱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银子,他得放着以备不时之需,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要有钱,也要等到秋收后看怎么样了。
不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粮食,食盐、布匹等,民堡乡农们没办法提供,他们很快发现了五寨堡内另一个庞大的需求,那就是这些时间五寨堡内的青菜和肉食价格不断上涨。因此,附近的一些民堡的民户们都开始大力种植起蔬菜,养殖起家畜来。
每月逢五寨堡三、六、九的集日时,他们便担着自己的农产品,每天走个十几里路,甚至几十里路,到五寨堡内来卖东西,或此以谋生,或是卖一些钱换一些盐布等生活物质。
“三子,等把些菜都卖了,就给娘和你媳妇儿都扯几尺花布,做身新衣裳。”
大东街的一个晋商米铺旁,三子爹脸上满是满足的神情,撩起衣袖擦了擦汗,对旁边不停东张西望的儿子张大三笑道。
三子爹有笑的理由,他今天担来的一些青菜,萝卜,还有一些鸡、鸭、蛋等,早上来时没过多久,就卖得差不多了。想必最多再过一个时辰,他今天和儿子担来的东西,就可以全部卖完了。怀里沉甸甸的碎银和铜板,让他的心也是喜滋滋的。
想起自己的婆姨跟了自己几十年,还没有换过几身新衣裳,媳妇儿三年前进门后,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三子爹决定,今日无论如何,也要给婆媳二人做身新衣裳,让二人高兴高兴。
他的儿子张大三却是对老爹的话恍若未觉,只是贪婪地看着街上的景象。比起自己所住的杏岭子小山村,五寨堡真是大地方啊,特别是这大东街,怎么都让人看不够。
街上各种店铺林立,不断还有新开业的店铺放鞭炮的声音传来,夹着伙计们的卖力的吆喝声,街头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杂烩面摊,羊肉骨头摊。猪肉、豆腐、粉条、茴子白烩在一起,满满的一大碗的杂烩面,一大碗才三文钱,一碗吃下去,决对吃饱。
还有那羊肉骨头汤,羊肉带骨一起剁成块加萌萝卜炖在一起,热腾腾的,香气到处弥漫,让人闻了馋涎欲滴,一大碗也不过四文钱,张大三下定决心,今天杂烩面和羊肉骨头汤一定都要吃一碗。
还有大东街街头那边的大乐楼,今天是集日,不知道是哪个商客请了戏班在唱戏,那戏真好看啊,看得张大三都舍不得移开脚步。
他心里感叹,这才是自己梦想中的生活,象以前那样,每天在地里刨食,有什么出息?象老爹一样,刨了几十年,还是衣食不周,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张大三打定主意,有机会一定要留在五寨堡内,听说黄来福大少爷明年还要招募屯丁,自己到时无论如何,可不能错过了。
三子爹看了自家儿子一眼,眼中有一些无奈,他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安份,脑中老是稀奇古怪地想着什么,和自已想的完全不一样,三子爹都不知该如何和儿子“沟通”是好。其实他二人这种情形在后世也是普遍存在,不是有一个词叫“代沟”吗?
“这位老倌,你这菜怎么卖?”一个五寨堡的军户妇女昂首阔步地走过来问道。
三子爹忙满脸堆笑,恭敬地道:“好让这位大婶知道,韭菜每斤一文钱,青菜一斤三文钱,大蒜每三个一文钱,茴子白每斤二文钱。”
“太贵了,便宜点就每样买五斤。”军户妇女熟练地讨价还价。
三子爹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道:“看您真会还价,也好,俺这菜也卖得差不多了,早日卖完,早日收摊,就便宜些卖给您。”
二人在称菜卖菜,张大三则是有些不耐烦地在一旁看着,又用一些比较嫉妒的眼神看着妇女那红光满面的神情,身上显是新剪不久的新衣裳。心中哼了一声,心想:“不就是一个军户吗?现在过上好日子了,以前哪有这么得意。”
黄来福在五寨堡各个农场屯丁中,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军户和民户的屯丁待遇是不同的,在外招募屯丁时,也是优先五寨堡各军堡的军户们,这样不免让五寨堡的军户们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也让一些外地民堡的民户屯丁们有种放弃民户户籍,加入五寨堡军户户籍的想法。
这种想法的产生可说是五寨堡历史中的第一次,以前民堡的民户们,听得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堡内的军户们又逃跑了多少,什么时候听说过现在这种“黑白颠倒”的事情发生了?不过事实摆在眼前,虽是矛盾不愿,也让许多人的思想慢慢发生了改变。
第27章 变化
公元1590年4月23日。五寨堡大东街。
比起去年,五寨堡街容街貌这几个月中变化了不少,首先是堡内街上的人多了,特别是大东街这一带。由于黄来福招募屯丁,五寨堡的人口又不足,这样一些外地的民户和流民前来,让五寨堡的人口增加不少。反应在街上,就是街上人流多了许多。
其次是堡内各人的面貌也变了不少,以前那遍布街上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也少了,各人脸上都带上了红润,许多人还穿上了新衣。比起以前堡中军户脸上的麻木绝望,现在各人脸上都是充满了对生活希望向往的笑容,笑容似乎带来了活力,让整个五寨堡的精神面貌大大不同。
现在街旁的房屋不全是到处开满口子的茅屋,那些口子基本上都用新泥堵上,房顶上的草也换了新草,甚至有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新的砖瓦房。比如刘总旗以前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就换成了一座正在新建的瓦房。这让五寨堡看起来不再象是一个乞丐窝,多少有些新兴城镇的味道。
最后五寨堡内的变化,就是外地来的商人和进堡来卖东西的乡人增加了不少,让堡内的商业味道浓了不少。
五寨堡加外地管辖的各军堡,本来有人口约六千人左右,五寨堡内本部就约有人口四千。这六千人中,其中三千多人是18到50岁的壮劳力,一千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妇女。还有一些十岁到十五岁可以做事的小孩。不过这些人,现在基本上都在五寨堡各地农场畜场做事。
除了原来五寨堡几千人口外,还有约二千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户在五寨堡各个农场做事。如果将五寨堡比作一个大农场,大工厂的话,里面就是些稳定的工人,他们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月粮),每日还有伙食,相当于后世大工厂的包吃包住。
这近万人,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还是比较有消费力的市场。特别是现在五寨堡还处于生产阶段,粮食,布匹,青菜,肉食等,都要向外购买,因此,这几个月中,就吸引了许多商人前来。
特别是那些手眼灵通,感觉敏锐的晋商,一感觉到五寨堡的商机,各人便不断地向五寨堡内涌来,在五寨堡各处建房设店,流寓定居。
特别是五寨堡的黄金街,大东街上,4月份的这些天中,更是每几天就有一家晋商的新店开门营业。比起去年五寨堡内各商客零落,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芝麻绿豆的商客,真是恍如梦境。
商人的纷纷到来使现在的五寨堡已经有了一些舟楫车马的味道。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竹木、茶叶、桐油、生漆、药材、曲酒等各种物资汇集在此贸易,让五寨堡越来越热闹。
除了店铺外,街上还有许多衣着俭朴,满脸皱纹,神情憨厚的乡民买卖人,担着自己的一些土特产,满怀希望地在街上吆喝买卖着。
他们多卖一些青菜、大蒜、葱、韭菜、茴子白、丝瓜、苦瓜等。或是抓来了自己的鱼、鸭、鹅、鸡、猪等,希望能卖一些钱,换一些食盐、布匹等生活用品回去。
商人的纷纷到来虽然使五寨堡内的粮食、棉花、食盐等生活物质不用愁,但这些青菜,肉食等生活食用的东西,他们却不方便押运,这就给五寨堡附近的民堡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希望之路。
本来这几个月中,看着今年的年景又不好,田中的粮食看来到年底又要收成不佳,这日子真是过不了。附近民堡中的民户们是个个愁容满面,一些家中有在五寨堡各个农场做事的人还可混个衣食饱足,另一些人怎么办。
他们都后悔以前为什么不去五寨堡各个农场内招募屯丁。白白便宜了那些外乡的流民们,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五寨堡人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民堡的人已经将自己视为五寨堡人了。以前的他们,可是很鄙视五寨堡内那些穷军户的。
可惜现在五寨堡各个农场的屯丁招募工作已经停了下来,人们多方打听,得知五寨堡的黄来福大少爷再次招募屯丁,要到年底或是明年初了。其实黄来福是很想再招募屯丁的,他胸中可是有大计划的。
可惜,他的钱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银子,他得放着以备不时之需,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要有钱,也要等到秋收后看怎么样了。
不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粮食,食盐、布匹等,民堡乡农们没办法提供,他们很快发现了五寨堡内另一个庞大的需求,那就是这些时间五寨堡内的青菜和肉食价格不断上涨。因此,附近的一些民堡的民户们都开始大力种植起蔬菜,养殖起家畜来。
每月逢五寨堡三、六、九的集日时,他们便担着自己的农产品,每天走个十几里路,甚至几十里路,到五寨堡内来卖东西,或此以谋生,或是卖一些钱换一些盐布等生活物质。
“三子,等把些菜都卖了,就给娘和你媳妇儿都扯几尺花布,做身新衣裳。”
大东街的一个晋商米铺旁,三子爹脸上满是满足的神情,撩起衣袖擦了擦汗,对旁边不停东张西望的儿子张大三笑道。
三子爹有笑的理由,他今天担来的一些青菜,萝卜,还有一些鸡、鸭、蛋等,早上来时没过多久,就卖得差不多了。想必最多再过一个时辰,他今天和儿子担来的东西,就可以全部卖完了。怀里沉甸甸的碎银和铜板,让他的心也是喜滋滋的。
想起自己的婆姨跟了自己几十年,还没有换过几身新衣裳,媳妇儿三年前进门后,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三子爹决定,今日无论如何,也要给婆媳二人做身新衣裳,让二人高兴高兴。
他的儿子张大三却是对老爹的话恍若未觉,只是贪婪地看着街上的景象。比起自己所住的杏岭子小山村,五寨堡真是大地方啊,特别是这大东街,怎么都让人看不够。
街上各种店铺林立,不断还有新开业的店铺放鞭炮的声音传来,夹着伙计们的卖力的吆喝声,街头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杂烩面摊,羊肉骨头摊。猪肉、豆腐、粉条、茴子白烩在一起,满满的一大碗的杂烩面,一大碗才三文钱,一碗吃下去,决对吃饱。
还有那羊肉骨头汤,羊肉带骨一起剁成块加萌萝卜炖在一起,热腾腾的,香气到处弥漫,让人闻了馋涎欲滴,一大碗也不过四文钱,张大三下定决心,今天杂烩面和羊肉骨头汤一定都要吃一碗。
还有大东街街头那边的大乐楼,今天是集日,不知道是哪个商客请了戏班在唱戏,那戏真好看啊,看得张大三都舍不得移开脚步。
他心里感叹,这才是自己梦想中的生活,象以前那样,每天在地里刨食,有什么出息?象老爹一样,刨了几十年,还是衣食不周,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张大三打定主意,有机会一定要留在五寨堡内,听说黄来福大少爷明年还要招募屯丁,自己到时无论如何,可不能错过了。
三子爹看了自家儿子一眼,眼中有一些无奈,他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安份,脑中老是稀奇古怪地想着什么,和自已想的完全不一样,三子爹都不知该如何和儿子“沟通”是好。其实他二人这种情形在后世也是普遍存在,不是有一个词叫“代沟”吗?
“这位老倌,你这菜怎么卖?”一个五寨堡的军户妇女昂首阔步地走过来问道。
三子爹忙满脸堆笑,恭敬地道:“好让这位大婶知道,韭菜每斤一文钱,青菜一斤三文钱,大蒜每三个一文钱,茴子白每斤二文钱。”
“太贵了,便宜点就每样买五斤。”军户妇女熟练地讨价还价。
三子爹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道:“看您真会还价,也好,俺这菜也卖得差不多了,早日卖完,早日收摊,就便宜些卖给您。”
二人在称菜卖菜,张大三则是有些不耐烦地在一旁看着,又用一些比较嫉妒的眼神看着妇女那红光满面的神情,身上显是新剪不久的新衣裳。心中哼了一声,心想:“不就是一个军户吗?现在过上好日子了,以前哪有这么得意。”
黄来福在五寨堡各个农场屯丁中,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军户和民户的屯丁待遇是不同的,在外招募屯丁时,也是优先五寨堡各军堡的军户们,这样不免让五寨堡的军户们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也让一些外地民堡的民户屯丁们有种放弃民户户籍,加入五寨堡军户户籍的想法。
这种想法的产生可说是五寨堡历史中的第一次,以前民堡的民户们,听得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堡内的军户们又逃跑了多少,什么时候听说过现在这种“黑白颠倒”的事情发生了?不过事实摆在眼前,虽是矛盾不愿,也让许多人的思想慢慢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