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乱弹上古那些事
推荐阅读: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中华秘典最新章节!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果然,这个大儿子在变成“智襄子”之后,很有气魄,有一次吃饭,当场就不太给韩国国君面子。智襄子大约是“晋襄公”,这个有神圣传承的高级领导人(详见《河渠书解读》)看不起国内的几个土地主(韩人一向充满土气和官僚气,如今日之“团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晋国就有一些无聊的知识分子,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韩人的收买,不停地说反话,反对国君藐视韩人。其实究竟怎么“戏”,怎么“侮”,司马光也拿不出任何细节来。但是他提到一点,就是这些庸俗可恶的知识分子,其实才是真正看不起韩国君臣的人,他们竟然把对方称为“?、蚁、蜂、虿”,所以劝晋君要防小人。问题是你凭什么说别人是小人呢?小人就没有“大气”的时候吗?就没有“知耻而后勇”的时候吗?(不是对抗性的勇,而是自我振作式的勇)。是否同样是像你们这种知识分子,才把韩国君臣变成了小人呢?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
原来小人就是这个“段规”。不过这个人小水平太低,出的什么馊主义,估计是晋襄公安插在韩君身边的奸细。于是韩康子还真地给出了一个“万家之邑”。他这一给,同样有小人的魏国就也给。最后赵国没给,襄子果然就“怒”了。但是他怒的也很有水平,竟然是带着韩魏两国的军队一起去打赵,进一步检视你们的“忠心”。哈哈,真不愧是神族之后。
·子将出,曰:“吾何走乎?”
当然,一涉及打仗,就有了一些技术性。当然也不用把这个“技术”想得多神秘,战略上的藐视还是必要的。但这里的问题是,襄子所在的地方显然还跟赵国的“核心”有一定距离,所以要去打它的话,一要确定路线,二要找好一个桥头堡。他想到的桥头堡城池有三个,一是长子(长平?),一是邯郸,一是晋阳。但是长子和邯郸这两个地方,看来“民心”已经成了大问题,为了在那里筑城和存粮,都已经死了不少人。所以究竟当地人是姓“晋”还是姓“赵”,问题已经是大大的。可见襄子同学选择这个时候“削藩”,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但晚做总比不做的好,难道任由晋室落入这帮宵小手中吗?
想来想去,长子和邯郸都不太可靠,最后想到了老都城晋阳,那大约是晋室的发源地吧,神圣的遗存,至今还剩下多少呢?如果老祖先们多向希腊人学习,塑点“虞神”的石像铜像多好啊,尤其是应当在主神旁边多搞一些“小神”,比如文殊普贤张龙赵虎啥迪,这才能显出上帝之子的威严来。你又造神又不敢包装,人们怎么会来劲呢?时间长了,谁还记得住武王姬发在**之后梦到的那三个“yu”呢?唉,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是小襄子想改变也改变不了的啦。
但是他还是倾向于祖先发迹的地方,这就很成问题了,因为你等于承认晋室不过是个家族产业,而缺少普世信仰。同样糟糕的是,那里之所以民风淳厚,至少有一半已经不是晋室的功劳,而是赵国派去的一个大臣(尹铎)努力的结果。襄子还很感激这个大臣,国中之无人,看来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攻打赵国,竟然要依靠赵国大臣提供的后勤,事情到这里变得比较讽刺了。
举报回复
楼主:时间:2011-09-2412:31:38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
“城不浸者三版”是什么意思?看不懂。看不懂也没关系,联系下文就清楚了,总之是围攻赵国而胜利在望。此时又出现小人,名字很古怪的一个人,看名字即不像好人。此人怀疑韩魏必反的证据,竟然是“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赵国好歹是晋国的一部分,大家说起来都是一国人,竟然搞得“人马相食”的惨剧,有点良心的人还笑得出来?不管韩魏国君究竟怎么想,这个时候不笑是正常的,笑反而是奇怪的。但是这个小人的心思,还真真与众不同。
此时襄子的反应最关键,他就直愣愣把?疵这番话告诉了韩魏国君。什么意思呢?当然不纯是冒傻气,一如其先祖晋文公的风采。襄子的意思应该是想和韩魏国君“以诚相待”,毕竟都是胜利者,马上就要三分赵国之田,这个时候,按照一般的逻辑,还是坦诚一点的好。另外,说不定他也想赶走?疵这种无聊人士,后者发现言语泄露,还真就走了(“使于齐”)。问题是像这样的小人虽然讨人嫌,但是管理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政治力>80),把他们都赶走了,搞得你需要用人时两手空空,甚至用他国之人,毕竟是很被动的。项羽的“后车之鉴”,应当要吸取。
那么究竟桓子和康子会不会造反呢?从他们的回话来看,还是很正常的反应,毕竟先把到手的肥肉拿下再说。乱世之中,人人自危,哪用想什么将来?(“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可是人就是这样,你不提这事,他们未必会想。你当着两人面把这事提出来,就表明你的确开始怀疑他们了,而他们也就具备了“第一次合作契机”。那么作为襄子,究竟是提还是不提的好呢?各有各的好处,如何选择,看天意,看性格。
·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大难当头的赵君,当然也不会闲着。于是派出这个最管用的“张孟约”。张孟约果然就跟韩魏两君谈拢了,毕竟襄子削藩的意图非常明确,那么三家联成一体,应当是意料之中的,区别仅在于早联还是晚联。赵国都快完蛋了他们才联合起来,说明襄子的全盘计划差一点点就成功了。功亏于?,也是尽过人事的英雄,天意不帮忙,他也没有办法。
当然,韩魏这两个滑头,谈拢不谈拢未必是最关键的,他们一直在等待的时机,是亲眼看到襄子军队“救水而乱”。如果襄子没乱起来,或者反而赵国乱得更快,那么他们的态度或许又有不同。(注意此段文字中的“襄子”指的是赵国国君,非晋君。连名字都要起成一样的,功利之心昭昭然。这种毫无气度的民族,最后被秦灭掉真是再正常不过,蔺相如廉颇白起之类的故事,拿来解解闷也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战术问题:明明是自己用水淹别人,怎么反而被对方淹掉了?可见这个晋君的技术水平,或者说跟技术人员的沟通水平,实在是个大问题。在字母文字(声音文字)没有流行的年代,技术人员在权衡之下,只会跟着韩魏这些文人或者小人走,否则他们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甚至,图画文字的昌盛,本身不就是小人意淫的结果么?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司马光这究竟是在骂谁是“小人”?是骂智伯(襄子)吗?不像。是骂他身边和手下的人吗?也不像。从上文看,看不出他身边的小人多,他反而常常赶走小人,倒是赵魏韩那里多“智者”。
那么这番才德之论,究竟想说什么呢?难道真是号召大家都用有“德”者,少用有“才”者吗?
唉,又一个说反话的马克思啊。找不到出路,也不肯如老马般号召起义,就只能编出这种书来骗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果然,这个大儿子在变成“智襄子”之后,很有气魄,有一次吃饭,当场就不太给韩国国君面子。智襄子大约是“晋襄公”,这个有神圣传承的高级领导人(详见《河渠书解读》)看不起国内的几个土地主(韩人一向充满土气和官僚气,如今日之“团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晋国就有一些无聊的知识分子,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韩人的收买,不停地说反话,反对国君藐视韩人。其实究竟怎么“戏”,怎么“侮”,司马光也拿不出任何细节来。但是他提到一点,就是这些庸俗可恶的知识分子,其实才是真正看不起韩国君臣的人,他们竟然把对方称为“?、蚁、蜂、虿”,所以劝晋君要防小人。问题是你凭什么说别人是小人呢?小人就没有“大气”的时候吗?就没有“知耻而后勇”的时候吗?(不是对抗性的勇,而是自我振作式的勇)。是否同样是像你们这种知识分子,才把韩国君臣变成了小人呢?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
原来小人就是这个“段规”。不过这个人小水平太低,出的什么馊主义,估计是晋襄公安插在韩君身边的奸细。于是韩康子还真地给出了一个“万家之邑”。他这一给,同样有小人的魏国就也给。最后赵国没给,襄子果然就“怒”了。但是他怒的也很有水平,竟然是带着韩魏两国的军队一起去打赵,进一步检视你们的“忠心”。哈哈,真不愧是神族之后。
·子将出,曰:“吾何走乎?”
当然,一涉及打仗,就有了一些技术性。当然也不用把这个“技术”想得多神秘,战略上的藐视还是必要的。但这里的问题是,襄子所在的地方显然还跟赵国的“核心”有一定距离,所以要去打它的话,一要确定路线,二要找好一个桥头堡。他想到的桥头堡城池有三个,一是长子(长平?),一是邯郸,一是晋阳。但是长子和邯郸这两个地方,看来“民心”已经成了大问题,为了在那里筑城和存粮,都已经死了不少人。所以究竟当地人是姓“晋”还是姓“赵”,问题已经是大大的。可见襄子同学选择这个时候“削藩”,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但晚做总比不做的好,难道任由晋室落入这帮宵小手中吗?
想来想去,长子和邯郸都不太可靠,最后想到了老都城晋阳,那大约是晋室的发源地吧,神圣的遗存,至今还剩下多少呢?如果老祖先们多向希腊人学习,塑点“虞神”的石像铜像多好啊,尤其是应当在主神旁边多搞一些“小神”,比如文殊普贤张龙赵虎啥迪,这才能显出上帝之子的威严来。你又造神又不敢包装,人们怎么会来劲呢?时间长了,谁还记得住武王姬发在**之后梦到的那三个“yu”呢?唉,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是小襄子想改变也改变不了的啦。
但是他还是倾向于祖先发迹的地方,这就很成问题了,因为你等于承认晋室不过是个家族产业,而缺少普世信仰。同样糟糕的是,那里之所以民风淳厚,至少有一半已经不是晋室的功劳,而是赵国派去的一个大臣(尹铎)努力的结果。襄子还很感激这个大臣,国中之无人,看来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攻打赵国,竟然要依靠赵国大臣提供的后勤,事情到这里变得比较讽刺了。
举报回复
楼主:时间:2011-09-2412:31:38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
“城不浸者三版”是什么意思?看不懂。看不懂也没关系,联系下文就清楚了,总之是围攻赵国而胜利在望。此时又出现小人,名字很古怪的一个人,看名字即不像好人。此人怀疑韩魏必反的证据,竟然是“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赵国好歹是晋国的一部分,大家说起来都是一国人,竟然搞得“人马相食”的惨剧,有点良心的人还笑得出来?不管韩魏国君究竟怎么想,这个时候不笑是正常的,笑反而是奇怪的。但是这个小人的心思,还真真与众不同。
此时襄子的反应最关键,他就直愣愣把?疵这番话告诉了韩魏国君。什么意思呢?当然不纯是冒傻气,一如其先祖晋文公的风采。襄子的意思应该是想和韩魏国君“以诚相待”,毕竟都是胜利者,马上就要三分赵国之田,这个时候,按照一般的逻辑,还是坦诚一点的好。另外,说不定他也想赶走?疵这种无聊人士,后者发现言语泄露,还真就走了(“使于齐”)。问题是像这样的小人虽然讨人嫌,但是管理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政治力>80),把他们都赶走了,搞得你需要用人时两手空空,甚至用他国之人,毕竟是很被动的。项羽的“后车之鉴”,应当要吸取。
那么究竟桓子和康子会不会造反呢?从他们的回话来看,还是很正常的反应,毕竟先把到手的肥肉拿下再说。乱世之中,人人自危,哪用想什么将来?(“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可是人就是这样,你不提这事,他们未必会想。你当着两人面把这事提出来,就表明你的确开始怀疑他们了,而他们也就具备了“第一次合作契机”。那么作为襄子,究竟是提还是不提的好呢?各有各的好处,如何选择,看天意,看性格。
·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大难当头的赵君,当然也不会闲着。于是派出这个最管用的“张孟约”。张孟约果然就跟韩魏两君谈拢了,毕竟襄子削藩的意图非常明确,那么三家联成一体,应当是意料之中的,区别仅在于早联还是晚联。赵国都快完蛋了他们才联合起来,说明襄子的全盘计划差一点点就成功了。功亏于?,也是尽过人事的英雄,天意不帮忙,他也没有办法。
当然,韩魏这两个滑头,谈拢不谈拢未必是最关键的,他们一直在等待的时机,是亲眼看到襄子军队“救水而乱”。如果襄子没乱起来,或者反而赵国乱得更快,那么他们的态度或许又有不同。(注意此段文字中的“襄子”指的是赵国国君,非晋君。连名字都要起成一样的,功利之心昭昭然。这种毫无气度的民族,最后被秦灭掉真是再正常不过,蔺相如廉颇白起之类的故事,拿来解解闷也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战术问题:明明是自己用水淹别人,怎么反而被对方淹掉了?可见这个晋君的技术水平,或者说跟技术人员的沟通水平,实在是个大问题。在字母文字(声音文字)没有流行的年代,技术人员在权衡之下,只会跟着韩魏这些文人或者小人走,否则他们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甚至,图画文字的昌盛,本身不就是小人意淫的结果么?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司马光这究竟是在骂谁是“小人”?是骂智伯(襄子)吗?不像。是骂他身边和手下的人吗?也不像。从上文看,看不出他身边的小人多,他反而常常赶走小人,倒是赵魏韩那里多“智者”。
那么这番才德之论,究竟想说什么呢?难道真是号召大家都用有“德”者,少用有“才”者吗?
唉,又一个说反话的马克思啊。找不到出路,也不肯如老马般号召起义,就只能编出这种书来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