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番外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红楼之谁家妖孽最新章节!
探春的亲事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嫁给了林如海的弟子张文知做填房。张文知妻子病逝,留下了一个四岁的儿子。张文知出了妻孝之后,张家父母便张罗着为他续弦。
张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张文知也不过是寒门学子出身,但如今的张文知已经官拜副都御使兼上书房行走,因为出身翰林,与翰林院一众学士也都交情甚笃,在贾政眼里,就难得的儒雅人才。虽说探春嫁过去是续弦填房,到底不如原配,但以荣国府如今没落的地位和探春庶出的身份,能够嫁给这样清贵的人家做续弦,也算不上辱没了。
贾政对于张文知的才华人品是十分的满意,探春听说是做填房,最初很不情愿,后来眼见着找不到比张家更合适的人家,又听弟弟贾环说起那张御史虽然年纪大了些,但生的斯文俊秀、风度翩翩,性子又温和知礼,更是才华横溢,探春便也动了心思不再抗拒这门亲事。最终贾家与张家结亲,探春嫁给了张文知做续弦。
张家人口简单,张父、张母原就是林家庄上的下人,后来因为儿子张文知被林如海看中收为弟子才除了奴籍,夫妇两个除了张文知这个儿子,便只有翠儿一个女儿。张文知中举做官之后,张家举家迁来了京城,当初宅院还是林如海帮忙置办的。也正是因为林如海对张文知的确是恩重如山,张文知才会在林如海和璟轩两个中间如此为难,最终还是选择了倾向于师傅林如海。
如今翠儿出嫁,张家除了张父、张母外只有张文知原配留下的一个四岁大的儿子,张文知院子里也只有一个通房,是他原配抬举的陪嫁丫头。
这样简单的张家情况,在经历过荣国府里王熙凤和王夫人明争暗斗诸多事情的探春眼里,便算不得什么了。
而张家父母并不知道荣国府的情况,他们是平民百姓出身,从前国公府这样的高门大户在他们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当年张文知成亲,取得也是同样寒门翰林人家的女儿,哪想到续弦竟然能高娶到国公府的小姐,这让探春在张家的地位有些超然。
公婆不难相处,唯一的通房也是个闷嘴葫芦的性子,和府上的周姨娘似得并不惹事,也没见丈夫张文知有多喜欢,探春越发的松了口气。那四岁的小公子还懵懵懂懂的,眼下对她虽然还不亲,但毕竟是个孩子,好好教导一番未必便不与她亲近。
探春想得很通透,张家并不是什么世族大户,也不牵扯什么家产继承之类的,子弟想要出人头地都是得通过科举取士,她没必要苛待原配的孩子,白白叫人诟病。日后她若有了孩子,一并好好教导,日后若能父子一门三进士,不也是佳话不是?
想到丈夫张文知斯文有礼的模样,探春不觉脸颊有些红晕,对方的模样比她想象中要出色不少,不像是个丧偶的男人,反倒和戏里面多情的书生似得。
小一辈的姐妹里,最小的惜春在南边出嫁,她自小便随着东府搬去了金陵,比起整日里在道馆里修道的父亲,她还是跟在哥哥贾珍和嫂子尤氏身边生活。
贾家虽然发迹于江南,这几代人下来,在江南的根基早已经没了,当年的至交好友如同甄家这样的世家也都灰飞烟灭,贾家独木难支,贾珍既走不通仕途,也不乐意去行商做下等人,索性东府的田产不少,靠着这些,贾珍这边倒也算得上是富足的乡绅,只不过比起当年在京城里面奢华无度的生活,眼下的富足便也不值得一提了。
惜春对于哥哥嫂子经常感怀的所谓的京中生活全无什么印象,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里来了江南,小时候的记忆都模糊了,反倒是长于江南的记忆更鲜活,对于眼下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不觉得不如意。
因与黛玉年纪相仿,两家也有亲戚,她也常常跟着尤氏去林家,比起叫尤氏艳羡非常的林家大宅的阔气,惜春心里面却还是更喜欢充满野趣的乡间生活,总觉得林府虽然大气堂皇,却总觉得太过拘束了些,即便也有修建雅致的花园小径、碧湖锦鲤,但比起浑然天成的乡间,却还是少了些自然的味道。
到了十五岁上的时候,江宁的一户乡绅钱家来人提亲,钱家大爷是贾蓉媳妇的表亲,当年跟着父母到过一次贾家,偶然瞥见带着一个小丫头从溪边回来的惜春,当时就上了心。
钱家也是乡绅人家,钱家大少爷有秀才的身份,没有再考进士,而是帮着家里打理庶务,十里八乡也有些美名。钱家富足,又是世居江南,比起空有一个宁国公后人名头的贾家,江南反倒更看重钱家的人。贾珍心里面也清楚,因而虽然不大满意钱大公子不过是个秀才,钱家也没有做官的,却也没有拒绝。
钱家聘礼给的丰厚,贾珍就这么一个妹妹,儿子又已经娶妻生子,倒也不吝于给惜春置办了体面的嫁妆。惜春出嫁,虽称不上十里红妆,却也足以叫不少女孩子羡慕非常了。
时光流转,当年年纪还小的姐妹们都相继出嫁,没过几年,便也接连陆续的有了孩子,做了母亲。而老一辈的人,贾母身体硬朗,看着最宝贝的孙子宝玉娶了外孙女儿黛玉,两个孩子亲上加亲不说,有了林如海的帮衬,宝玉如今也有了秀才的功名,就等着更进一步金榜题名了。
贾母心满意足,就等着抱重孙子了,不省心的大儿子如今无权无势也没钱,掀不起什么风浪来,贾母越发觉得搬回金陵老家的决定再好不过,更是心满意足得很,身子骨越发强健的颐养天年自不消说。
贾母八十大寿的这一年,贾家决定大排筵宴庆祝老寿星的寿诞,而远在京城或是各地的贾家子弟、亲戚,能赶回来的也都纷纷赶往了金陵。
贾琏和王熙凤早就从京城赶了回来帮着张罗寿宴的事,虽说王熙凤常年不在贾母身边,但她那张能说会道的嘴,不肖几日的时间,就消弭了和贾母之间淡淡的生分,逗得贾母笑容满面,更是得了金陵贾家上上下下的赞誉,都说琏二奶奶是难得的爽利能干。
邢夫人一向在贾母面前不得看重,也和王熙凤不大亲近,到如今更不敢招惹王熙凤,她可是觉得这儿媳妇周身的气势越发的不好惹了。不得不说,在趋利避害这方面,邢夫人还是十分敏锐的。
王熙凤筹办这寿宴风光无限,宝二奶奶黛玉便专职的负责接待前来庆贺的女眷。
王夫人去世之后贾政并非续弦,左右京城贾家不过是个空壳子,贾政没了差事便没了俸禄,连供养贾环、贾兰和李纨这些人都有些捉肘见肋,又舍不下脸面向侄儿媳妇王熙凤要钱,还是贾母知道儿子差事丢了之后叫人送来了些体己,贾政这才靠着这些钱勉强度日。
及至探春嫁了张文知做填房,张文知见岳父过得不如意,便疏通了关系在崇文馆给贾政寻了个差事,贾政虽不是科举出身,但于八股一道却也有些底蕴,并非狗屁不通之辈,在崇文馆当差,虽然没法和工部员外郎的职位相提并论,但总也好过赋闲在家指望着老母的体己过日子。
待贾环和贾兰都得了功名,自然有他们的俸银,赵姨娘周姨娘和李纨这些女眷也都做针线活持家,贾政这日子才稍稍有了些起色。
这次贾母八十大寿,身为贾母最疼爱的儿子,贾政自然是向书院那边请了假,打算带着这一房人回金陵拜寿,还给同在京城的连襟林如海去了封信,询问林家是否同行。
自打新皇登基之后,一直被按在江南的林如海终于得了调回京城的机会,比起小心眼看到林如海就心烦的武帝桓谌,新皇对于林如海倒是没什么喜恶,因为林如海能力甚是卓越,新皇对林如海倒很重用。
终于得了重用,林如海哪里能够不尽心尽力,到如今林如海终于如愿以偿的入阁拜相,对新皇更是鞠躬尽瘁了。这回贾母大寿,思念母亲和女儿的贾敏自然是要回江南的,林如海公事繁忙走不开,这时候便托付了贾政带着贾敏同行,一路上也有照应。
贾政自然是欣然同意的,而此时元春、探春两姐妹也都派人给贾政回了消息,元春无法离开王府去江南,但却派了人送来了丰厚的贺礼,央托父亲带给祖母。而探春则是与张文知一道与贾政等人同行。
一大家子人提前好些时候便离开了京城去往江南,张文知与贾政叙话,顺带着也考校贾环和贾兰的学问,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都没有随行,李纨与贾敏、探春在里面闲话家常,探春的女儿张莹如今已经七岁大了,生的模样极好,声音稚嫩,也叫李纨和贾敏两个十分疼爱。
等到了金陵得时候,离寿宴开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林家在金陵有宅院,贾家房子紧巴巴的住不下,贾敏便做主叫众人先行住在了林家。安顿好众人的住宿,又换下了风尘仆仆的衣服休整得体,众人这才去贾母那边见礼。
贾政带着贾环和贾兰给贾母扣头,对于这两个陌生的孙儿和重孙子,贾母虽然不似对宝玉那般的疼爱,但到底是血脉之亲,又都生的不俗、还有着功名,贾母也是面带慈祥的笑意,赏了不少好东西下去。
宝玉看到俊朗的弟弟和侄儿,也是十分高兴,问着最近看了什么书,京城可有什么趣事,兄弟叔侄几个人虽然对彼此十分陌生,却也有几分亲近,宝玉还叫儿子贾萱给叔叔、哥哥见礼,贾环和贾兰都知道贾萱的存在,也都备好了礼,两个人都给了文房四宝并状元及第的金锞子给贾萱。
贾萱说了两句吉祥话,便被宝玉打发到后面去见黛玉和新来的姐妹们了。贾萱看着相谈甚欢的宝玉、贾环和贾兰,心里面吐槽,这到底是什么时空啊?不是说贾环生的形容猥琐、贾兰性格孤僻么?他怎么瞧着这贾环眉眼间和他爹宝玉倒是有三分相似,眼神清亮毫无猥琐之色。而那贾兰也是声音洪亮,腰板挺得直直的,谈诗论赋也十分得体,丝毫不见什么性格孤僻的影子。
贾萱心思百转,一路到了内宅,刚一进屋,就被两眼发光的外祖母贾敏给抱了个满怀,小脑袋被按在了胸口处,贾萱的脸都涨红了,好不容易才挣脱了出来,给这些姑母、表妹表弟们见礼,贾萱瞧着内室这些国色天香的姑母们,心里面激动极了。
在这红楼的世界里,没见过十二钗,简直是枉来红楼啊!想当初他发现自己母亲是林黛玉,父亲是贾宝玉的时候,惊吓得他好悬没晕死过去重新投胎,到如今他已经分外的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一心盼着能够多多见一见传说中的红楼女孩子们。
可惜贾家衰败的太早,他是无缘见到晴雯、鸳鸯、紫鹃等等这些钟灵毓秀的丫鬟们了,也是种遗憾。每每想到这儿,贾萱就觉得穿越老乡那位享誉盛名的林璟轩不厚道,就算你是个弯的,也不至于这么不怜香惜玉啊,这可是红楼啊红楼!好歹也保全个红楼女儿们不是?
贾萱自己是现代人穿越,便也以为那璟轩也是同样的情况,他却并不知道,璟轩并非现代之人,对于所谓的红楼也是半点儿不知的。
贾萱心里面的这些念头黛玉自然无从得知,不过她倒是难得见到一向沉稳得不似普通孩童的儿子露出这样害羞的神色,抿着嘴笑得十分开怀。迎春婆家在姑苏,离金陵不远,丈夫又和宝玉关系不错,因而迎春也经常与黛玉见面,对于贾萱也十分熟悉,见到贾萱这模样,也跟着黛玉一道笑着。
探春是头一回见到贾萱,觉得这孩子玉团儿似得可爱,也带着笑给了不少的见面礼,贾萱今儿收礼收到手软,谢礼的话都说得再不能更熟练了。
惜春的儿子钱枫如今才刚四岁,站在地上比贾萱挨着一个半头,奶声奶气的给贾萱见礼,贾萱那才刚从贾环他们那边得来的小金锞子就全都给了这小表弟做礼物,钱枫白嫩嫩的小手捧着金灿灿的小金锞子,越发的看着像画上的金童了,惹得大人们又是一阵的笑。
李纨看着这些小孩子,一向无波的心里面也松泛了许多,等日后她的兰儿娶妻生子,她也过这样含饴弄孙的日子,那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脚步声,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儿引着薛宝钗母女二人到了这边,巧姐儿的性子和王熙凤如出一辙,虽也是初到江南,却跟在王熙凤身边帮忙筹备寿宴,毫不怕生怯场。
薛宝钗嫁到金陵王祁的堂兄家里,和黛玉颇合得来,与贾家又有亲,便也时常登门,也不时的也和黛玉一道去侯府与老夫人和王祁的夫人柳氏说话,侯府的老夫人十分喜欢钟灵毓秀的黛玉,待黛玉母子也亲近,璟轩虽然不大待见林如海,但是对这个“妹妹”林黛玉倒是有几分记挂,也托付了王祁和老夫人帮忙照看,因而两家的关系也越发的近了。
宝钗原打算寿宴的当日再过来贾家,但是听闻贾府出嫁的几位姑奶奶都回到了金陵,便带着女儿到了这边来,她女儿王琼比贾萱还年长一岁,生得肖似母亲,性子也十分沉稳,像个大姐姐似得,给在座的众位夫人都见了礼,黛玉笑着问宝钗:“怎么没带了琅儿过来?”
黛玉说的是宝钗的小儿子王琅,如今五岁大,宝钗闻言叹气道:“那皮猴儿前两日从树上摔了下来,好险没摔断了腿,如今被我拘在家里面,不许他出门,好好的养一养,也拘一拘他的性子。”
宝钗和丈夫都是十分沉稳的人,女儿王琼也是个稳重的孩子,偏儿子王琅性子不似他父亲,倒是和叔叔王祁肖似了个十成十,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爬树、掏鸟窝什么的整日的不见消停,叫宝钗头疼至极。
偏公婆二人十分疼爱这小孙子,越发的纵着,这回险些摔断了腿,二老也是后怕至极,这才撒手不管,叫宝钗狠狠的教训了那臭小子一番。
贾萱听了这话眼睛一亮,他早就看王琅那个没心没肺就知道疯玩傻淘的臭小子不顺眼,这回臭小子被禁足,他心里面可是舒坦极了。
到了寿宴的这一日,贾家的男丁齐齐的给老祖宗磕头拜寿,贾母看着跪在下面的贾赦、贾政、贾琏、贾宝玉、贾环、贾兰和贾萱,连连称好,眼中竟还闪现了泪光:“老国公爷若是能看到这一幕那便好了,如今咱们家就指望着你们这些孩子们了。”
眼看着贾赦和贾政两兄弟不争气,国公府山河日下,贾母如今可是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到了宝玉他们这一代的身上,尤其是在宝玉和贾环都有了功名,重孙子辈的贾兰也得了秀才的出身,贾母的这份希望便越发的强烈了。
贾萱跪在下面,看着神色坚定的叔叔贾环、一脸激动的堂兄贾兰,再看看眼睛里面还带着些茫然的父亲宝玉,小脸上面色不变,心里面却在重重的叹气。老祖宗是指望着宝玉爹爹重振家业,只不过以他爹这性子,只怕老祖宗这愿望难以实现呐。
正如贾萱所料,宝玉虽然因为自小就离了京中荣国府,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没有被女孩子们包围着,那性子倒是少了好一些脂粉气。读书有林如海做教导和启蒙,倒也没生出觉得读书人是国贼一类的想法。
不过他到底没有那么强烈的“上进”的心思,重振荣国府这样的话老祖宗总是说与他听,他都点头应着,心里面却觉得沉甸甸的,总想着避开这样的担子。
尤其是和黛玉成亲之后,发觉彼此志趣相投,夫妻间每每谈诗论画都让他觉得放松舒坦极了,越发的对于考取进士进入官场生了抗拒的心思。
不过他却不敢明言,强压着心里头的不乐意,最终还是考取了二甲的进士,在林如海的帮衬下进了翰林院,混了好几年,却还是个小编修,林如海见他委实不上进,再加上宝玉的儿子贾萱天资聪明,表现出了对于仕途的渴望,林如海也把对宝玉的督促换到了贾萱的身上。
的确,比起宝玉的“不上进”,贾萱可是极为上进的,十岁就下场童子试,考取了案首,紧接着乡试也不负众望,又是案首加身。贾家对这个小神童寄予厚望,林如海也请了致仕的大儒教导贾萱。
最终三元及第加身,贾萱成为了本朝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状元,跨马游街好不得意,围观的众人都纷纷羡慕。
而宝玉面对同僚们羡慕的眼神,想的却是:儿子踏入了仕途,他是不是能功成身退的回家陪着黛玉谈诗论画去了?
终于,在贾萱十分乖觉的和父亲宝玉谈心之后,宝玉义无反顾的辞官不做,乐呵呵的回到家里,和黛玉过起了大隐隐于市的神仙眷侣的生活,每日不过是侍弄花草、赏读诗文曲辞,活得好不自在。
而年纪轻轻的状元郎贾萱心里面哭笑不得,他本来也不想做出一副多智近妖的早熟模样,可是看着终于能够喜结连理的木石良缘两个人都过得不开心,他这心里也不好受。罢了罢了,补天的顽石到底不适合入仕,谁叫这辈子他成了这二位的儿子了呢?顶门立户什么的,全当是做人家儿子对父母的孝顺好了。
他也该享受享受在古代特权阶级的生活,封侯拜相什么的,哪个男人心里面没这样的想法呢?日后也和外祖父似得当个丞相,再娶娇妻美妾,这才是人生赢家嘛!
贾萱想得倒是十分美好,至于他这齐人之福能不能享受得到,谁知道呢?
探春的亲事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嫁给了林如海的弟子张文知做填房。张文知妻子病逝,留下了一个四岁的儿子。张文知出了妻孝之后,张家父母便张罗着为他续弦。
张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张文知也不过是寒门学子出身,但如今的张文知已经官拜副都御使兼上书房行走,因为出身翰林,与翰林院一众学士也都交情甚笃,在贾政眼里,就难得的儒雅人才。虽说探春嫁过去是续弦填房,到底不如原配,但以荣国府如今没落的地位和探春庶出的身份,能够嫁给这样清贵的人家做续弦,也算不上辱没了。
贾政对于张文知的才华人品是十分的满意,探春听说是做填房,最初很不情愿,后来眼见着找不到比张家更合适的人家,又听弟弟贾环说起那张御史虽然年纪大了些,但生的斯文俊秀、风度翩翩,性子又温和知礼,更是才华横溢,探春便也动了心思不再抗拒这门亲事。最终贾家与张家结亲,探春嫁给了张文知做续弦。
张家人口简单,张父、张母原就是林家庄上的下人,后来因为儿子张文知被林如海看中收为弟子才除了奴籍,夫妇两个除了张文知这个儿子,便只有翠儿一个女儿。张文知中举做官之后,张家举家迁来了京城,当初宅院还是林如海帮忙置办的。也正是因为林如海对张文知的确是恩重如山,张文知才会在林如海和璟轩两个中间如此为难,最终还是选择了倾向于师傅林如海。
如今翠儿出嫁,张家除了张父、张母外只有张文知原配留下的一个四岁大的儿子,张文知院子里也只有一个通房,是他原配抬举的陪嫁丫头。
这样简单的张家情况,在经历过荣国府里王熙凤和王夫人明争暗斗诸多事情的探春眼里,便算不得什么了。
而张家父母并不知道荣国府的情况,他们是平民百姓出身,从前国公府这样的高门大户在他们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当年张文知成亲,取得也是同样寒门翰林人家的女儿,哪想到续弦竟然能高娶到国公府的小姐,这让探春在张家的地位有些超然。
公婆不难相处,唯一的通房也是个闷嘴葫芦的性子,和府上的周姨娘似得并不惹事,也没见丈夫张文知有多喜欢,探春越发的松了口气。那四岁的小公子还懵懵懂懂的,眼下对她虽然还不亲,但毕竟是个孩子,好好教导一番未必便不与她亲近。
探春想得很通透,张家并不是什么世族大户,也不牵扯什么家产继承之类的,子弟想要出人头地都是得通过科举取士,她没必要苛待原配的孩子,白白叫人诟病。日后她若有了孩子,一并好好教导,日后若能父子一门三进士,不也是佳话不是?
想到丈夫张文知斯文有礼的模样,探春不觉脸颊有些红晕,对方的模样比她想象中要出色不少,不像是个丧偶的男人,反倒和戏里面多情的书生似得。
小一辈的姐妹里,最小的惜春在南边出嫁,她自小便随着东府搬去了金陵,比起整日里在道馆里修道的父亲,她还是跟在哥哥贾珍和嫂子尤氏身边生活。
贾家虽然发迹于江南,这几代人下来,在江南的根基早已经没了,当年的至交好友如同甄家这样的世家也都灰飞烟灭,贾家独木难支,贾珍既走不通仕途,也不乐意去行商做下等人,索性东府的田产不少,靠着这些,贾珍这边倒也算得上是富足的乡绅,只不过比起当年在京城里面奢华无度的生活,眼下的富足便也不值得一提了。
惜春对于哥哥嫂子经常感怀的所谓的京中生活全无什么印象,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里来了江南,小时候的记忆都模糊了,反倒是长于江南的记忆更鲜活,对于眼下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不觉得不如意。
因与黛玉年纪相仿,两家也有亲戚,她也常常跟着尤氏去林家,比起叫尤氏艳羡非常的林家大宅的阔气,惜春心里面却还是更喜欢充满野趣的乡间生活,总觉得林府虽然大气堂皇,却总觉得太过拘束了些,即便也有修建雅致的花园小径、碧湖锦鲤,但比起浑然天成的乡间,却还是少了些自然的味道。
到了十五岁上的时候,江宁的一户乡绅钱家来人提亲,钱家大爷是贾蓉媳妇的表亲,当年跟着父母到过一次贾家,偶然瞥见带着一个小丫头从溪边回来的惜春,当时就上了心。
钱家也是乡绅人家,钱家大少爷有秀才的身份,没有再考进士,而是帮着家里打理庶务,十里八乡也有些美名。钱家富足,又是世居江南,比起空有一个宁国公后人名头的贾家,江南反倒更看重钱家的人。贾珍心里面也清楚,因而虽然不大满意钱大公子不过是个秀才,钱家也没有做官的,却也没有拒绝。
钱家聘礼给的丰厚,贾珍就这么一个妹妹,儿子又已经娶妻生子,倒也不吝于给惜春置办了体面的嫁妆。惜春出嫁,虽称不上十里红妆,却也足以叫不少女孩子羡慕非常了。
时光流转,当年年纪还小的姐妹们都相继出嫁,没过几年,便也接连陆续的有了孩子,做了母亲。而老一辈的人,贾母身体硬朗,看着最宝贝的孙子宝玉娶了外孙女儿黛玉,两个孩子亲上加亲不说,有了林如海的帮衬,宝玉如今也有了秀才的功名,就等着更进一步金榜题名了。
贾母心满意足,就等着抱重孙子了,不省心的大儿子如今无权无势也没钱,掀不起什么风浪来,贾母越发觉得搬回金陵老家的决定再好不过,更是心满意足得很,身子骨越发强健的颐养天年自不消说。
贾母八十大寿的这一年,贾家决定大排筵宴庆祝老寿星的寿诞,而远在京城或是各地的贾家子弟、亲戚,能赶回来的也都纷纷赶往了金陵。
贾琏和王熙凤早就从京城赶了回来帮着张罗寿宴的事,虽说王熙凤常年不在贾母身边,但她那张能说会道的嘴,不肖几日的时间,就消弭了和贾母之间淡淡的生分,逗得贾母笑容满面,更是得了金陵贾家上上下下的赞誉,都说琏二奶奶是难得的爽利能干。
邢夫人一向在贾母面前不得看重,也和王熙凤不大亲近,到如今更不敢招惹王熙凤,她可是觉得这儿媳妇周身的气势越发的不好惹了。不得不说,在趋利避害这方面,邢夫人还是十分敏锐的。
王熙凤筹办这寿宴风光无限,宝二奶奶黛玉便专职的负责接待前来庆贺的女眷。
王夫人去世之后贾政并非续弦,左右京城贾家不过是个空壳子,贾政没了差事便没了俸禄,连供养贾环、贾兰和李纨这些人都有些捉肘见肋,又舍不下脸面向侄儿媳妇王熙凤要钱,还是贾母知道儿子差事丢了之后叫人送来了些体己,贾政这才靠着这些钱勉强度日。
及至探春嫁了张文知做填房,张文知见岳父过得不如意,便疏通了关系在崇文馆给贾政寻了个差事,贾政虽不是科举出身,但于八股一道却也有些底蕴,并非狗屁不通之辈,在崇文馆当差,虽然没法和工部员外郎的职位相提并论,但总也好过赋闲在家指望着老母的体己过日子。
待贾环和贾兰都得了功名,自然有他们的俸银,赵姨娘周姨娘和李纨这些女眷也都做针线活持家,贾政这日子才稍稍有了些起色。
这次贾母八十大寿,身为贾母最疼爱的儿子,贾政自然是向书院那边请了假,打算带着这一房人回金陵拜寿,还给同在京城的连襟林如海去了封信,询问林家是否同行。
自打新皇登基之后,一直被按在江南的林如海终于得了调回京城的机会,比起小心眼看到林如海就心烦的武帝桓谌,新皇对于林如海倒是没什么喜恶,因为林如海能力甚是卓越,新皇对林如海倒很重用。
终于得了重用,林如海哪里能够不尽心尽力,到如今林如海终于如愿以偿的入阁拜相,对新皇更是鞠躬尽瘁了。这回贾母大寿,思念母亲和女儿的贾敏自然是要回江南的,林如海公事繁忙走不开,这时候便托付了贾政带着贾敏同行,一路上也有照应。
贾政自然是欣然同意的,而此时元春、探春两姐妹也都派人给贾政回了消息,元春无法离开王府去江南,但却派了人送来了丰厚的贺礼,央托父亲带给祖母。而探春则是与张文知一道与贾政等人同行。
一大家子人提前好些时候便离开了京城去往江南,张文知与贾政叙话,顺带着也考校贾环和贾兰的学问,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都没有随行,李纨与贾敏、探春在里面闲话家常,探春的女儿张莹如今已经七岁大了,生的模样极好,声音稚嫩,也叫李纨和贾敏两个十分疼爱。
等到了金陵得时候,离寿宴开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林家在金陵有宅院,贾家房子紧巴巴的住不下,贾敏便做主叫众人先行住在了林家。安顿好众人的住宿,又换下了风尘仆仆的衣服休整得体,众人这才去贾母那边见礼。
贾政带着贾环和贾兰给贾母扣头,对于这两个陌生的孙儿和重孙子,贾母虽然不似对宝玉那般的疼爱,但到底是血脉之亲,又都生的不俗、还有着功名,贾母也是面带慈祥的笑意,赏了不少好东西下去。
宝玉看到俊朗的弟弟和侄儿,也是十分高兴,问着最近看了什么书,京城可有什么趣事,兄弟叔侄几个人虽然对彼此十分陌生,却也有几分亲近,宝玉还叫儿子贾萱给叔叔、哥哥见礼,贾环和贾兰都知道贾萱的存在,也都备好了礼,两个人都给了文房四宝并状元及第的金锞子给贾萱。
贾萱说了两句吉祥话,便被宝玉打发到后面去见黛玉和新来的姐妹们了。贾萱看着相谈甚欢的宝玉、贾环和贾兰,心里面吐槽,这到底是什么时空啊?不是说贾环生的形容猥琐、贾兰性格孤僻么?他怎么瞧着这贾环眉眼间和他爹宝玉倒是有三分相似,眼神清亮毫无猥琐之色。而那贾兰也是声音洪亮,腰板挺得直直的,谈诗论赋也十分得体,丝毫不见什么性格孤僻的影子。
贾萱心思百转,一路到了内宅,刚一进屋,就被两眼发光的外祖母贾敏给抱了个满怀,小脑袋被按在了胸口处,贾萱的脸都涨红了,好不容易才挣脱了出来,给这些姑母、表妹表弟们见礼,贾萱瞧着内室这些国色天香的姑母们,心里面激动极了。
在这红楼的世界里,没见过十二钗,简直是枉来红楼啊!想当初他发现自己母亲是林黛玉,父亲是贾宝玉的时候,惊吓得他好悬没晕死过去重新投胎,到如今他已经分外的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一心盼着能够多多见一见传说中的红楼女孩子们。
可惜贾家衰败的太早,他是无缘见到晴雯、鸳鸯、紫鹃等等这些钟灵毓秀的丫鬟们了,也是种遗憾。每每想到这儿,贾萱就觉得穿越老乡那位享誉盛名的林璟轩不厚道,就算你是个弯的,也不至于这么不怜香惜玉啊,这可是红楼啊红楼!好歹也保全个红楼女儿们不是?
贾萱自己是现代人穿越,便也以为那璟轩也是同样的情况,他却并不知道,璟轩并非现代之人,对于所谓的红楼也是半点儿不知的。
贾萱心里面的这些念头黛玉自然无从得知,不过她倒是难得见到一向沉稳得不似普通孩童的儿子露出这样害羞的神色,抿着嘴笑得十分开怀。迎春婆家在姑苏,离金陵不远,丈夫又和宝玉关系不错,因而迎春也经常与黛玉见面,对于贾萱也十分熟悉,见到贾萱这模样,也跟着黛玉一道笑着。
探春是头一回见到贾萱,觉得这孩子玉团儿似得可爱,也带着笑给了不少的见面礼,贾萱今儿收礼收到手软,谢礼的话都说得再不能更熟练了。
惜春的儿子钱枫如今才刚四岁,站在地上比贾萱挨着一个半头,奶声奶气的给贾萱见礼,贾萱那才刚从贾环他们那边得来的小金锞子就全都给了这小表弟做礼物,钱枫白嫩嫩的小手捧着金灿灿的小金锞子,越发的看着像画上的金童了,惹得大人们又是一阵的笑。
李纨看着这些小孩子,一向无波的心里面也松泛了许多,等日后她的兰儿娶妻生子,她也过这样含饴弄孙的日子,那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脚步声,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儿引着薛宝钗母女二人到了这边,巧姐儿的性子和王熙凤如出一辙,虽也是初到江南,却跟在王熙凤身边帮忙筹备寿宴,毫不怕生怯场。
薛宝钗嫁到金陵王祁的堂兄家里,和黛玉颇合得来,与贾家又有亲,便也时常登门,也不时的也和黛玉一道去侯府与老夫人和王祁的夫人柳氏说话,侯府的老夫人十分喜欢钟灵毓秀的黛玉,待黛玉母子也亲近,璟轩虽然不大待见林如海,但是对这个“妹妹”林黛玉倒是有几分记挂,也托付了王祁和老夫人帮忙照看,因而两家的关系也越发的近了。
宝钗原打算寿宴的当日再过来贾家,但是听闻贾府出嫁的几位姑奶奶都回到了金陵,便带着女儿到了这边来,她女儿王琼比贾萱还年长一岁,生得肖似母亲,性子也十分沉稳,像个大姐姐似得,给在座的众位夫人都见了礼,黛玉笑着问宝钗:“怎么没带了琅儿过来?”
黛玉说的是宝钗的小儿子王琅,如今五岁大,宝钗闻言叹气道:“那皮猴儿前两日从树上摔了下来,好险没摔断了腿,如今被我拘在家里面,不许他出门,好好的养一养,也拘一拘他的性子。”
宝钗和丈夫都是十分沉稳的人,女儿王琼也是个稳重的孩子,偏儿子王琅性子不似他父亲,倒是和叔叔王祁肖似了个十成十,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爬树、掏鸟窝什么的整日的不见消停,叫宝钗头疼至极。
偏公婆二人十分疼爱这小孙子,越发的纵着,这回险些摔断了腿,二老也是后怕至极,这才撒手不管,叫宝钗狠狠的教训了那臭小子一番。
贾萱听了这话眼睛一亮,他早就看王琅那个没心没肺就知道疯玩傻淘的臭小子不顺眼,这回臭小子被禁足,他心里面可是舒坦极了。
到了寿宴的这一日,贾家的男丁齐齐的给老祖宗磕头拜寿,贾母看着跪在下面的贾赦、贾政、贾琏、贾宝玉、贾环、贾兰和贾萱,连连称好,眼中竟还闪现了泪光:“老国公爷若是能看到这一幕那便好了,如今咱们家就指望着你们这些孩子们了。”
眼看着贾赦和贾政两兄弟不争气,国公府山河日下,贾母如今可是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到了宝玉他们这一代的身上,尤其是在宝玉和贾环都有了功名,重孙子辈的贾兰也得了秀才的出身,贾母的这份希望便越发的强烈了。
贾萱跪在下面,看着神色坚定的叔叔贾环、一脸激动的堂兄贾兰,再看看眼睛里面还带着些茫然的父亲宝玉,小脸上面色不变,心里面却在重重的叹气。老祖宗是指望着宝玉爹爹重振家业,只不过以他爹这性子,只怕老祖宗这愿望难以实现呐。
正如贾萱所料,宝玉虽然因为自小就离了京中荣国府,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没有被女孩子们包围着,那性子倒是少了好一些脂粉气。读书有林如海做教导和启蒙,倒也没生出觉得读书人是国贼一类的想法。
不过他到底没有那么强烈的“上进”的心思,重振荣国府这样的话老祖宗总是说与他听,他都点头应着,心里面却觉得沉甸甸的,总想着避开这样的担子。
尤其是和黛玉成亲之后,发觉彼此志趣相投,夫妻间每每谈诗论画都让他觉得放松舒坦极了,越发的对于考取进士进入官场生了抗拒的心思。
不过他却不敢明言,强压着心里头的不乐意,最终还是考取了二甲的进士,在林如海的帮衬下进了翰林院,混了好几年,却还是个小编修,林如海见他委实不上进,再加上宝玉的儿子贾萱天资聪明,表现出了对于仕途的渴望,林如海也把对宝玉的督促换到了贾萱的身上。
的确,比起宝玉的“不上进”,贾萱可是极为上进的,十岁就下场童子试,考取了案首,紧接着乡试也不负众望,又是案首加身。贾家对这个小神童寄予厚望,林如海也请了致仕的大儒教导贾萱。
最终三元及第加身,贾萱成为了本朝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状元,跨马游街好不得意,围观的众人都纷纷羡慕。
而宝玉面对同僚们羡慕的眼神,想的却是:儿子踏入了仕途,他是不是能功成身退的回家陪着黛玉谈诗论画去了?
终于,在贾萱十分乖觉的和父亲宝玉谈心之后,宝玉义无反顾的辞官不做,乐呵呵的回到家里,和黛玉过起了大隐隐于市的神仙眷侣的生活,每日不过是侍弄花草、赏读诗文曲辞,活得好不自在。
而年纪轻轻的状元郎贾萱心里面哭笑不得,他本来也不想做出一副多智近妖的早熟模样,可是看着终于能够喜结连理的木石良缘两个人都过得不开心,他这心里也不好受。罢了罢了,补天的顽石到底不适合入仕,谁叫这辈子他成了这二位的儿子了呢?顶门立户什么的,全当是做人家儿子对父母的孝顺好了。
他也该享受享受在古代特权阶级的生活,封侯拜相什么的,哪个男人心里面没这样的想法呢?日后也和外祖父似得当个丞相,再娶娇妻美妾,这才是人生赢家嘛!
贾萱想得倒是十分美好,至于他这齐人之福能不能享受得到,谁知道呢?